《不管教的勇氣》讀后感-心得體會_第1頁
《不管教的勇氣》讀后感-心得體會_第2頁
《不管教的勇氣》讀后感-心得體會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不管教的勇氣》讀后感讀《不管教的勇氣》37歲了,我們都已為人父為人母,現在這個人生階段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孩子教育問題。覺得應當讀某些育兒方面的書,這本《不管教的勇氣》是領導推薦的書,讀了確實有收獲。作者岸見一郎,是日本哲學家。他的作品勇氣系列尚有《被討厭的勇氣》,《變幸福的勇氣》,《面對年老的勇氣》。仿佛很愛用勇氣這個詞。金句摘錄:1、父母無法替代孩子去生活,但能夠協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對生活的勇氣。P222、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必須平的看待孩子。P303、孩子并不是為了滿足父母親的期待而生活。P45.因此首先要平等的看待孩子,尊重他的獨立人格,不要用命令式的,而是要向看待最佳的朋友同樣和他交流。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而你有自己的人生,你沒實現的愿望,沒有做到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孩子的人生。因此他將來的職業學業都要和他認真的探討,尊重他自己的選擇。讀完本書收獲重要有三點:1、不批評也不表楊的育兒方式;2、如果女孩子會學習的辦法;3、如何賦予孩子面對人生的勇氣。感受最深的還是不批評不表楊的育兒理論。不批評也不表楊的育兒方式是作者從心里學方面研究后的見解,我覺得很新穎,讀后也覺得很有道理。批評不是變化孩子行為的最佳辦法。一來沒有人喜歡批評,二來批評會帶來負面影響。有關批評重要有三種狀況:1、被關注是孩子最重要的需求。特別是3到14歲的孩子,當孩子規矩的做事得不到回應時,就會故意做某些被批評的事情以獲得關注。因此不要不理孩子,要注意回應孩子。2、有些孩子做錯事不是故意,而是不懂得自己的行為需要改正。因此但他不是故意為之,我們要做的不是批評,而是耐心解釋。3、批評在當下見效快,,并非真的見效快,而是由于孩子膽怯父母。久而久之,這種順從會使孩子變得逃避批評,做事消極,變得懦弱。因此批評久了并不是好事,不是變化孩子行為的最佳辦法,而是要注意回應孩子,耐心解釋,平等對話。避免孩子依賴表楊。除了批評,作者認為表楊也不是最要好的育兒方式,由于孩子可能會依賴表楊。一旦得不到表楊,孩子就不會好好做事。同時也需要讓孩子明白,不是全部人都會對自己好言相勸。當孩子做良好行為時,可與用“謝謝”,而不是表楊。例如孩子坐地鐵很安靜,能夠說:謝謝你這樣安靜。這樣能讓孩子獲得對別人的奉獻感。因此表楊也不是最要好的育兒方式,要把表楊改為“謝謝”。由于在公共場合就應當安靜,他做了應當做的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成果卻得到了家長的表楊,你真棒。那么他下次如果沒有得到表楊,或者家長漸漸覺得他應當懂了沒有再表楊,他可能就會郁悶,你還不懂得為什么郁悶,再下還沒有得到表楊,可能就不會這樣做了。而說謝謝,讓他懂得這是應當做的,同時也得到了父母平等的看待,也增加了他的奉獻感。如果孩子能從一種行為中獲得奉獻感,就不會再做讓家長頭疼的事情了。表楊是不平等的,是上級對下級,而謝謝是平等的,也是符合了平等看待孩子的理論。當下中國家庭最多的還是批評和表楊的方式,傳統的民間教育就是不打不成材,每個孩子必定也是挨過打的。我現在就開始刻意的不太表楊孩子了,而大部分用謝謝替代。如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