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試題及答案_第4頁
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試題及答案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試題及答案成考《專升本政治》測試題及答案1.哲學是A.人們自發形成的世界觀B.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C.資產階級的世界觀D.無產階級的世界觀2.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一切舊哲學的最主要、最顯著的特征是A.階級性B.革命性C.科學性D.實踐性3.物質的唯一特性是A.客觀實在性B.可知性C.可變性D.廣延性4.在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上,唯心主義的錯誤在于A.片面夸大意識的能動作用B.否認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C.強調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D.夸大意識對物質的依賴作用5.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A.唯物論與辯證法相統一的觀點B.矛盾的觀點C.普遍聯系與永恒發展的觀點D.內因論的觀點6.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爭性C.事物的外部矛盾D.事物的內部矛盾7.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是A.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B.對立統一規律C.聯系與發展的觀點D.內因與外因辯證關系原理8.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是A.物質第一性的觀點B.普遍聯系的觀點C.矛盾的觀點D.實踐的觀點9.感性認識的特點是A.問接性、抽象性B.直接性、形象性C.真實性、可靠性D.深刻性、邏輯性10.在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是A.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B.社會的政治制度C.國家政權的性質,D.社會精神文明的水平11.國家實質上是A.階級統治的暴力工具B.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機關C.社會平等與正義的象征D.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12.經濟基礎是指A.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B.一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C.一切生產資料的總和D.社會生產力的總和13.在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制約條件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是A.生產方式B.黨的領導C.文化水平D.能力大小14.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A.三民主義B.新三民主義C.毛澤東思想D.鄧小平理論15.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國家領導人是A.毛澤東B.鄧小平C.江澤民D.胡錦濤16.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A.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C.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D.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17.1956年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國已經進人A.新民主主義社會B.資本主義社會C.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D.共產主義社會18.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C.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D.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19.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是把中國建設成為A.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B.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C.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D.經濟發達、軍事強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0.改革的目的是A.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B.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C.實現共同富裕D.建立社會主義物質基礎21.實行對外開放是中國的A.長期基本國策B.一項特殊政策C.一次臨時政策D.一時權宜之計22.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是()A.全民所有制B.集體所有制C.公有制D.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3.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A.補充B.重要組成部分C.主體D.主導24.中國的國體是()A.人民民主專政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D.民族區域自治制度25.在“三個有利于”標準中,最根本的標準是()A.實踐標準B.綜合國力標準C.人民生活水平標準D.生產力標準26.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A.堅持社會主義道路B.堅持人民民主專政C.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D.堅持黨的領導27.我們黨正式確定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的會議是一()A.十一屆三中全會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28.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有機統一,不可分割,構成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A.基本路線B.基本綱領C.基本方針D.基本原則29.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提出21世紀頭20年,我們的任務是A.建設總體小康社會B.全面建設小康社會C.基本實現現代化D.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30.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戰略的出發點和歸宿是A.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B.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31.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必須把教育放在A.社會發展的首要地位B.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C.全部工作的中心地位D.快速發展的戰略地位32.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A.公有資產占優勢上B.控制力上C.集體經濟大發展上D.國有資產占優勢上33.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A.指導思想B.唯一方法C.基本方略D.基本政策34.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A.社會主義勞動者為目標B.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為目標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D.先進思想的傳播者為目標35.“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最初是針對A.香港問題B.臺灣問題C.澳門問題D.國際爭端問題(36~40題為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的時事題,此處略)二、辨析題:41~42小題,每小題l0分,共20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41.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唯一原因。42.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是說在任何地方、在任何產業中,公有制必須居主導地位。三、簡答題:43~45小題,每小題l0分,共30分。43.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它的內容和作用是什么?44.簡述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對毛澤東思想內涵的科學表述。45.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方面的基本目標。四、論述題:46小題,20分。46.試述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內容和辯證關系。參考答案:一、1.B2.D3.A4.B5.C6.D7。B8.D9.B10.A11.A12.B13.A14.C15.C16.A17.C18.B19.C20.A21.A22.C23.B24.A25.D26.D27.C28.B29.B30.C31.B32.B33.C34.C35.B二、41.錯誤。割裂了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1)唯物辯證法認為:內因是指一事物自身所包含的諸要素之間的對立統一,外因是指一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對立統一。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分割的。(2)內因和外因的關系是: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是第一位的原因,它規定事物發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任何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離開外因必要的條件,事物的變化發展就不可能;外因必須經過內因而起作用。任何割裂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的做法都是錯誤的。42.錯誤。(1)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體現在:第一,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第二,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2)堅持公有制為主體是社會主義的一條根本原則。但需要注意的是,公有制經濟在整個經濟中占主體地位是就全國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產業能夠有所差別。能夠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三、43.(1)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2)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第二,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即意識能否認識現實世界的問題。(3)哲學基本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的唯一標準。對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44.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經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思想的內涵作出科學表述: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45.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中規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方面的基本目標,其主要內容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四、46.(1)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地理環境、人口因素三個基本方面。其中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起決定作用。社會意識是指各種社會精神現象的總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藝術、道德、宗教、哲學、科學等觀念體系和風俗習慣等社會心理。(2)唯物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社會存在是第一性的,社會意識是第二性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會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和發展,必然會引起社會意識或快或慢地發展。社會存在內容的復雜多樣性決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