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閱讀專題
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模擬預測卷1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裴度字中立,河本聞喜人。貞元初,擢進士第。遷監察御史,論權嬖梗切,出為河南功
曹參軍。元和六年,以司封員外郎知御帶。田弘正效魏、博六州于朝,憲宗遣度宣諭,弘正
知度為帝高選,故郊迎趨跟受命。久之,進御史中丞。宣徽五坊小使秋閱鷹狗,所過撓官事,
厚得餉謝乃去。下邦令裴寰,不為禮,因構寰出丑言,送設諛。度言寰無辜,帝曰:“寰誠
無罪,杖小使;小使無罪,且杖寰?!倍仍?“責若此固宜,第寰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
帝色霽,乃釋寰。王師討蔡,以度視行營諸軍,還,奏攻取策,與帝意合。且問諸將才否,
度對:“李光顏義而勇,當有成功。”不三日,光顏破時曲兵,帝嘆度知言。時方連諸道兵,
環拿不解,內外大恐。及度當國,外內始安。于時,討蔡數不利,群臣爭請罷兵。唯度請身
督戰,俯伏流涕曰:“臣誓不與賊偕存?!奔窗莼次餍空杏懱幹檬?。度屯哪城,勞諸軍,宣
朝廷厚意,士奮于勇。是時,諸道兵悉中官統監,自處進退。度奏罷之,使將得顓制,號令
一,戰氣倍。未幾,李想夜入懸瓠城,縛吳元濟以報。度入朝,會帝以二劍付監軍,使悉誅
賊將,度騰奏申解,全宥者眾。敬宗縱弛,日晏坐朝。度諫日:“近開延英益稀,恐萬機奏
稟,有所壅闋。宜詰旦數坐,廣加延問?!钡奂渭{為數視朝太和四年數引疾不任機重愿上政
事帝擇上醫護治中人日勞問相躡乃詔進司徒須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書于是牛僧孺、李宗
閔同輔政,娼(嫉妒)度勛業久居上,欲有所逞,乃共損短之,出為山南東道節度使。開成
三年,以病丐還東都。翳,年七十六。
(節選自《新唐書?列傳第九十八》)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帝嘉納/為數視朝/太和四年/數引疾不任機重/愿上政事/帝擇上醫護治中人/日勞問
相躡/乃詔進司徒/須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書/
B.帝嘉納/為數視朝/太和四年數引疾/不任機重/愿上政事/帝擇上醫護治/中人日勞問
相躡/乃詔進司徒/須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書/
C.帝嘉納/為數視朝/太和四年/數引疾不任機重/愿上政事/帝擇上醫護治/中人日勞問
相躡/乃詔進司徒/須疾己/三日若五日一至中書/
D.帝嘉納/為數視朝/太和四年數引疾/不任機重/愿上政事/帝擇上醫護治中人/日勞問
相躡/乃詔進司徒/須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書/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河東,在古代指今山西省西南部,黃河由北向南流經這一地區,山西在黃河以東,
故以之稱代該地區。
B.制誥,指皇帝的詔令。知制誥,官名,指承命草擬詔令。南北朝時已有知制誥、典
制誥等名稱出現,到唐代發展成為知制誥這一專門的名稱。
C.詔獄,皇帝直接掌管的監獄,這里的罪犯由皇帝定罪。也指朝廷高官有罪,需要皇
帝下詔書才能定罪的案子。
D.薨,古代指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稱薨。《禮記?曲禮》:“天子死曰崩,
諸侯曰薨,大夫曰不祿,士曰卒,庶人曰死”。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裴度主持正義,善于開導皇帝。下邦縣令裴寰因為不討好五坊小使而惹怒了皇帝,
被抓進詔獄,裴度巧妙地向皇帝陳辭,最終使裴寰被釋放。
B.裴度善于識人,確認光顏有才。當皇帝詢問諸將中誰有才干時,裴度認為李光顏忠
義而有勇,必定能建立功勛,李光顏果然不久就建了大功。
C.裴度忠于國家,勸諫皇帝勤政。唐敬宗行為放縱,在政事上懈怠,裴度就勸他多開
延英殿來咨詢情況,以防耽誤政務,敬宗采納了他的建議。
D.裴度功業巨大,受到嫉妒排擠。牛僧孺、李宗閔輔佐皇帝治理政事時,在皇帝面前
說他的壞話,最終把他排擠出朝廷,做了山南東道節度使。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度言寰無辜,帝曰:“寰誠無罪,杖小使;小使無罪,且杖寰。”
(2)會帝以二劍付監軍,使悉誅賊將,度騰奏申解,全宥者眾。
10.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為:皇帝嘉獎并采納了他的意見,
多次上朝。大和四年,裴度屢次提出因病不能勝任機要重務,請求辭去宰相?;实圻x擇最高
明的醫生為他診視治病,宦官每天前去慰勞絡繹不絕,在這種情況下,皇帝下詔讓他擔任司
徒。等到他病愈之后,隔三天或五天到一次中書省。分析文章內容,“太和四年”表時間,
應單獨成句,故排除BD;“中人”是宦官的又一叫法,“護治”的賓語是“裴度”,不是“中
人”,故在“中人”前斷開,排除A。故選C。
11.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D.“大夫曰不祿,士
曰卒”說法錯誤,正確的是“大夫曰卒,士曰不祿"。故選D。
12.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因為不討好五坊
小使而惹怒了皇帝”理解有誤,原文內容為“下邦令裴寰,不為禮,因構寰出丑言,送詔獄”,
意思是皇帝被惹怒是因為五坊小使說裴寰的壞話,說他有誹謗之言。故選A。
13.【答案】(1)裴度進言裴寰無罪,憲宗說:“裴寰如果無罪,就杖責五坊小使;如
果五坊小使無罪,就將要杖責裴寰?!?/p>
(2)恰逢皇帝拿兩口劍交給監軍,派他誅殺所有的賊將,裴度上奏解釋,許多人被寬
恕而保全了生命。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點:“辜”,罪;“誠”,
如果;“杖”,名詞作動詞,杖責;“且”,將要。(2)得分點:“會”,恰逢;“悉”,全都;“全
宥”,被保全、寬恕。
【參考譯文】
裴度,字中立,河東聞喜人。德宗貞元初年考中進士科。被任命為監察御史,因議論權
貴能臣梗直而激烈,被調出京城任河南府功曹參軍。元和六年,以司封員外郎的身份掌管擬
制詔令的事。田弘正向朝廷獻出六個州的土地,唐完宗派裴度前去宣示皇帝的詔令,田弘正
知道裴度是皇帝特意選拔的使者,因此出郊遠迎急趨長跪接受詔命。過了一段時間,裴度升
任御史中丞。宣徽院的五坊小使在秋天放獵鷹獵犬,所到之處騷擾官府,得到厚禮饋贈才離
去。下邦縣令裴寰沒有贈送禮物,小使們就誣陷裴寰狂言侮辱朝廷,皇帝下詔將其拘捕入獄。
裴度進言裴寰無罪,憲宗說:“裴寰如果無罪,就杖責五坊小使;如果五坊小使無罪,就將
要杖責裴寰?!迸岫日f:“像這樣責罰本來是合理的,但是裴寰是一個縣令,顧惜陛下的子民,
怎么可以加罪于他呢?"憲宗怒色消散,就釋放了裴寰。官軍討伐蔡州叛亂,皇帝讓裝度視
察出征各軍。回來之后,上奏進攻的策略,與皇帝的心意相合?;实蹎柛魑粚㈩I是否有才干,
裴度回答:“李光顏忠義而勇敢。應當能夠建立功勛?!辈坏饺?,李光顏就打敗了時曲的叛
軍,皇帝感嘆裴度有先見之明。當時正值各道用兵。紛爭不解,朝廷內外人心恐慌。等到裴
度掌權,朝廷內外的人們才安定下來。當時,討伐蔡州一再失利,群臣爭相請求罷兵休戰。
只有裴度請求親自督戰。他俯伏在地流著淚說:“我與賊人誓不兩立?!本捅蝗蚊鼮榛次餍?/p>
招討處置使。裴度駐扎在哪城,慰勞各軍,宣布朝廷的深恩厚澤。士卒都振奮勇氣。這時候
各路軍隊都由宦官統率監軍,宦官自行決定軍隊的進退。裴度奏請朝廷將所有的監軍宦官一
并撤掉,使將領們能夠獨斷專行,號令統一,士氣倍增。不久,唐將李懣趁夜攻入蔡州懸瓠
城,活捉了吳元濟來報。裴度入朝,恰逢皇帝拿兩口劍交給監軍,派他誅殺所有的賊將,裴
度上奏解釋,許多人被寬恕而保全了生命。敬宗放縱恣肆,天晚了才上朝。裴度進諫說:“近
來開延英殿的次數逐漸減少了,恐怕各種政務的奏論稟報,有所堆積,應該在清晨多臨朝聽
政,廣泛地加以接見詢問?!被实奂为劜⒉杉{了他的意見,多次上朝。大和四年,裴度屢次
提出因病不能勝任機要重務,請求辭去宰相。皇帝選擇最高明的醫生為他診視治病,宦官每
天前去慰勞絡繹不絕,在這種情況下,皇帝下詔讓他擔任司徒。等到他病愈之后,隔三天或
五天到一次中書省。這時牛僧孺、李宗閔一同任宰相,嫉妒裴度的功勞和業績長期高于自己,
想要有所顯露,就共同詆毀他的言行來貶損他。裴度出任山南東道節度使。開成三年,因病
請求回東都。去世,時年七十六歲。
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模擬預測卷2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徐鹿卿,字德夫,隆興豐城人。博通經史,以文學名于鄉,后進爭師宗之。廷試進士,
有司第其對居二,詳定官以其直抑之,猶置第十。調南安軍學教厚。張九成嘗以直道謫居,
鹿卿摭其言行,刻諸學以訓。先是周敦頤、程潁與其弟頤皆講學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
義之學復明。立養士綱條。學坦多在溪恫異時征之無藝農病之鹿卿撫恤無逋租者其后盜作
環城屋皆毀惟學宮免。真德秀稱其氣平論正,有憂愛之誠心。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
不便養辭。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憚不來?”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許之。既至,
首罷科斂之無名者,明版籍,決壅滯,達冤抑。邑以大治。督府橫取秋茸建昌為米五千斛。
鹿卿爭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泵窨质骨?,請輸之以共命。鹿卿日:“民為守計則善
矣。守獨不為民計乎?”卒爭以免。會岳珂守當涂,制置茶鹽,自詭興利,橫斂百出,商旅
不行,國計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爭竄匿。鹿卿寬其期限,躬自鉤考,盡得其實。珂罷。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馮惟說決婺獄,惟說素廉平,至則辨曲直,出淹禁。大家不快其為,會
鄉人居言路,乃屬劾惟說。州索印紙,惟說笑曰:“是猶可以仕乎?”自題詩印紙而去。鹿
卿以委使不當,自劾罷之。及知泉州,改贛州,皆辭。丞相杜范遺書曰:“直道不容,使人
擊節。君不出,豈以馮惟說故耶?惟說行將有命矣?!甭骨淠顺?。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
恩怨俱泯,宗族鄉黨,各得歡心;居官廉約清峻,毫發不妄取,一廬僅庇風雨。
(選自《宋史?列傳一百八十三》)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學田多在溪恫/異時征之/無藝農病之/鹿卿撫恤/無逋租者其后盜/作環城屋皆毀/惟
學宮免/
B.學田多在溪響/異時征之/無藝農病之/鹿卿撫恤/無逋租者/其后盜作/環城屋皆毀/
惟學宮免/
C.學田多在溪恫/異時征之無藝/農病之/鹿卿撫恤/無逋租者其后盜/作環城屋皆毀/惟
學宮免/
D.學田多在溪響/異時征之無藝/農病之/鹿卿撫恤/無逋租者/其后盜作/環城屋皆毀/
惟學宮免/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辟,古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就是征召名望顯赫的社會知名人士出來做官。
B.學田,古時朝廷或地方政府撥給學校的公田,以田地的收益作為學校的辦學基金。
C.教授,古代職官名,專門負責地方教育事宜,設定教育內容,組織鄉試、會試等。
D.秋苗,古代官府按季節征收的一種田賦名稱,是指征收秋熟谷物賦稅,也叫秋稅。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徐鹿卿學問淵博,名揚鄉里??歼M士時,即使因文辭直率而被壓低名次,還是名列
前茅;居鄉里時,后輩求學之人爭相拜他為師。
B.徐鹿卿尊賢重士,重視教育。任南安軍學教授時,把張九成的言行刻印后作為學校
準則,請周敦頤、二程等到校講學。
C.徐鹿卿治政有方,愛民如子。他主宰南安縣時,裁減賦稅,改革弊政;他不畏強勢,
為民請命,寧愿丟官也不交糧。
D.徐鹿卿一身正氣,清正廉潔。他查辦岳珂案秉公辦事,涉事官吏逃竄隱匿;他為官
時不貪不占,住房只能遮蔽風雨。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首罷科斂之無名者,明版籍,決壅滯,達冤抑。
(2)鹿卿曰:''民為守計則善矣。守獨不為民計乎?”卒爭以免。
10.I)【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助學的田地多在溪流、
山洞等低洼之地,加上以前征收賦稅缺乏一定的尺度,農民為此困苦不堪。徐鹿卿好好地慰
問、安撫他們,從此再也沒有拖欠租稅的人。后來強盜興起,環城的房屋許多都被毀壞,只
有學校幸免于難?!罢髦疅o藝”是說“征收賦稅缺乏一定的尺度”,“無”是句子的謂語,“藝”
是賓語,不能斷開,排除AB:“逋租者”是“無”的賓語,應在“逋租者”后斷開,排除C。
故選Do
11.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C.“組織鄉試會
試等”錯,“教授”沒有組織考試的資格?!敖淌凇?,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后成為學官
名。漢唐以后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故選C。
12.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請周敦頤、二程等到校講學”
錯。原文是“先是周敦頤、程潁與其弟頤皆講學是邦,鹿卿申其教,山是理義之學復明”,
周敦頤、二程原來曾經在這里講學,徐鹿卿只是進一步弘揚了他們的教義。故選B。
13.【答案】(1)首先免除那些沒有依據的苛稅,厘清土地戶口,疏通百姓上訪的渠道,
使冤情上達。
(2)徐鹿卿說:“百姓為我考慮得很周全了,難道我就不替百姓著想嗎?”最終在他
的堅持下,建昌被免掉了秋稅。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點有:科斂之無名者,
定語后置句,沒有依據的苛稅;明,厘清;壅滯,上訪的渠道。(2)得分點有:善,好、全
面;獨,難道;卒,最終。
【參考譯文】
徐鹿卿,字德夫,隆興豐城人。他博覽并精通經書史傳,年輕人都爭著向他學習請教。
參加廷試,官署按其對策決定他名列第二位,詳定官因其文辭直率而加以貶低,仍然位居第
十。徐鹿卿調到南安軍學擔任教授。張九成曾因為正直行事被貶官而居住在那里,徐鹿卿收
集他的言行,把它刻在學校作為訓誡。之前周敦頤、程潁及其弟程頤都曾在這個地方講學,
徐鹿卿進一步弘揚他們的教義,從此崇理重義的學風重新興盛起來。徐鹿卿還制定資助士人
的制度。助學的田地多在溪流、山洞等低洼之地,加上以前征收賦稅缺乏一定的尺度,農民
為此困苦不堪。徐鹿卿好好地慰問、安撫他們,從此再也沒有拖欠租稅的人。后來強盜興起,
環城的房屋許多都被毀壞,只有學校幸免于難。真德秀稱贊徐鹿卿心氣平和、言行正直,有
關愛百姓之誠心。德秀駐守泉城時,調任徐鹿卿為南安的縣令。徐鹿卿以不便供養母親而請
辭。德秀說:“我們道同志合,一起來救助民眾,還害怕你的母親不讓你來嗎?”徐鹿卿進
去稟報母親,母親欣然答應。到了南安后,徐鹿卿首先免除那些沒有依據的科稅,厘清登記
土地戶口,疏通百娃上訪的渠道,使冤情上達。南安因此變得非常安定。某年督府要強行收
取秋苗賦稅,要建昌交納米糧五千斛。徐鹿卿據理力爭,說:“我的官可以免去,但米糧是
決不會交的。”百姓恐怕徐鹿卿被調走,紛紛請求交糧來完成督府的任務。徐鹿卿說:“百姓
為我考慮得很周全了,難道我就不替百姓著想嗎?”最終在徐鹿卿的堅持下,建昌被免掉了
秋稅。岳珂駐守當涂時,私自制造茶、鹽,自己在幕后操縱來獲取暴利,各種濫征的捐稅名
目繁多,導致路上再也沒有商旅出行,民生反而比從前更加艱難?;噬厦钚炻骨淙ズ瞬榇?/p>
事,當地的官吏聽說后爭著逃跑、躲藏。徐鹿卿寬定其期限,親自審查,全部了解了實情。
岳珂被免職。起初,徐鹿卿調用衢州推官馮惟說來婺州斷獄案,馮惟說平素廉潔公正,到后
則辨別曲直,釋放(被冤枉)監禁的人。大家不滿意他的行為,恰好同鄉人擔任諫官的職位,
于是叮囑他彈勒馮惟說。州官索要官府發給他的文簿證件,馮惟說笑道:“是不是還可以做
官呀?”自己在證件上題詩后離開了。徐鹿卿因為用人不當,自己奏請免職。后任泉州知州,
改任贛州知州,都辭不就職。丞相杜范送書信給他說:“直道不能被人所容,讓人擊節嘆息。
你不出任就職,難道是因為馮惟說的緣故嗎?馮惟說即將有新的任命廣。”徐鹿卿于是才出
來任職。鹿卿在家中對父母孝敬,對兄弟友愛,喜怒不形于色,從來不計較個人恩怨,他的
親族、同鄉都對他有好感。他做官時,廉潔節儉,剛直不阿,一分一毫都不亂拿,他的房子
也簡陋得僅僅能夠遮蔽風雨而已。
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模擬預測卷3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甲)
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安石少好讀書,其屬文動筆如飛,初若不經意,既成,見
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辯博濟其說,架于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于是上萬言書,以
為:“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公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爾。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閭巷
草野之間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悅乎?
愿監茍者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當世之變。臣之所稱,流俗之所不講,而
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也。”后安石當國,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書。
俄直集賢院,以母憂去,終英宗世,召不起。
即宇二年二月,拜參知政事。上謂曰:“人皆不能知卿,以為卿但知經術,不曉世務。”
安石對日:”經術正所以經世務,但后世所謂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為經術不可施
于世務爾?!鄙蠁枺骸叭粍t卿所施設以何先?”安石日:“變風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之?!?/p>
上以為然。于是設制置與可條例司,命與知樞密院事陳升之同皴之。而農田水利、青苗、均
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役相繼并興,號為新法,遣提舉官四十余輩,頒行分
下。安石性強枝,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甚者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罷黜中外老成人幾盡,多用門下僚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復相,歲余
罷。終神宗世不復召,凡八年。
(《宋史?王安石傳》有刪改)
(乙)
論曰:朱熹嘗論安石“以文章節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經濟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
相,世方仰其有為,庶幾復見二帝三王①中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財利兵革為先務引用兇邪
排排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囂然喪其樂生之心。卒之群好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寧、宣
和之際,而禍亂極矣?!贝颂煜轮砸?。昔神宗欲命相,問韓琦曰:“安右何如?”對日:
“安石為翰林學士則有余,處輔弼之地則不可。”神宗不聽,遂相安石。嗚呼!此雖宋氏之
不幸,亦刑公之不幸也。
(明張溥《宋史論》節選)
【注】①二帝三王:唐堯、虞舜及夏禹、商湯、周文(武)王。
10.1考點:文言斷句】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而安石乃汲汲以財利兵革為先/務引用兇邪/排排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囂然
喪其樂生之心
B.而安石乃汲汲以財利兵革為先務/引用兇邪/排挨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囂然
喪其樂生之心
C.而安石乃汲汲以財利兵革為先/務引用兇邪/排推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囂然
喪其樂生之心
D.而安石乃汲汲以財利兵革為先務/引用兇邪/排推忠直/躁迫強戾/使天下之人/囂然喪
其樂生之心
11.【考點:古代文化常識】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熙寧”,宋神宗的年號。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每位皇帝可以有一個或者多個年號,
如唐玄宗年號有天寶、開元等。
B.“三司”,古代官職名。宋代以“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專掌國家的財賦,都
由朝廷重要的大臣掌管。
C.“領”,兼任,指以本官兼較低職,同樣意思的還有“判”“權”等,而“攝”指暫
時兼任比本官高的職務。
D.“荊公”是對王安石的尊稱,因他曾被封為荊國公。古代對平輩或長輩也可稱“字”
表尊敬,如“王介甫”。
12.【考點:內容理解】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王安石思維敏捷,志向遠大。他寫文章下筆如飛,文章精妙讓人嘆服;立有改變世
事、風俗的志向,堅持變法。
B.王安石剛愎自用,固執已見。遇事不管對與錯,他都堅持自己的意見。當宰相時,
因為旱災,被罷免官職。
C.乙文中韓琦曾明確指出王安石不可擔任宰相,神宗沒有聽取他的建議,明代張溥認
為這是宋氏也是王安石的不幸。
D.甲文主要通過敘述人物言行來突出王安石的特點,乙文主要引用朱熹之言來褒貶他。
13.【考點:文言翻譯】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俄直集賢院,以母憂去,終英宗世,召不起。
(2)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寧、宣和之際,而禍亂極矣。
10.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而王安石竟迫不及待地將財物
貨利、征戰作為國家首要的事務,任用兇邪小人,排擠忠良正直之士,狂躁冒進,致使天下
的人不安,喪失了安居樂業的平和心態。“先務”的意思是首要的事務,”以……為先務”屬
于固定搭配,“引用兇邪”屬于動賓短語,所以應在“務"和''引"之間斷開,排除AC;”使
天下之人”,意思是致使天下的人,屬于動賓短語,其主語是“王安石”,承前省略,所以應
在“使”前斷開,排除B。故選D。
11.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C.“同樣意思的
還有“判”“權”等”錯,“領”和“判”都是高位兼低職,而“權”指暫代官職。故選C。
12.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B.“因為旱災,被罷免官職”錯誤,
原文“久之,以旱引去”,可知旱災時,王安石是自己引退。故選B。
13.【答案】(1)不久王安石(擔任)直集賢院,因母親去世離任,一直到英宗朝結束,
朝廷征召他,他都不肯就職。
(2)最終導致眾多奸邪小人相繼為虐(繼續做暴虐的事情),貽害社會(災害流傳天下),
到了崇寧,宣和年間,禍亂達到了極點。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不能翻譯
的助詞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加以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抓取賦分點,并一一落實。
第一句的得分點為:“俄”,不久;“終”,一直到,直到;“起”,就職。第二句的得分點為:
“卒”,最終;“嗣”,相繼,繼續;“流毒”,貽害,災害。
【參考譯文】
(甲)
王安石字介甫,撫州臨川人。王安石小時候喜歡讀書,他寫文章時下筆如飛,初看似不
經意,完成后,看過的人無不嘆服他的文章精妙。
王安石議論高深新奇,善于雄辯和旁征博引,自圓其說,敢于堅持按自己的意見辦事,
慷慨激昂立下了矯正世事、改變傳統陋習的志向。于是向宋仁宗上萬言書,認為:“自古以
來的太平盛世,不曾因為財富不足而造成國家的禍患,禍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財政不得其法。
居官任職的人的才能己經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國家的托付,疆域的保
護,陛下難道能夠長久地依靠上天賜予的幸運,而不考慮萬一出現禍患該怎么辦嗎?希望陛
下能夠明察朝政中茍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詔令大臣,逐漸采取措施,革除這些弊端以適應當
前的世事變化。我的這些議論,是那些沉溺在頹靡習俗中的人不會說的,而且那些議論的人
還會認為是這迂腐而不切實際的老生常談?!焙髞硗醢彩乒車?,他所安排的,大體上都
是以這份萬言書為依據的。
不久王安石(擔任)直集賢院,因母親去世離任,一直到英宗朝結束,朝廷征召他,他
都不肯就職。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皇上對他說:“人們都不了解愛卿
你的才能,都以為你只懂得經理學術,不懂的政治事務?!蓖醢彩卮鹫f:“經術學問正是用
來處理政務世事的,只是后來很多所謂“大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庸俗之人,因此世上俗人
才都以為經學不能輔佐治世罷了。”皇上問:“既然這樣那么你最先開始的施政措施是什么?”
王安石答道:“改變劣習風俗,樹立法規,是現在最亟需的了。”皇上認為是對的。于是開設
增置三司條例司機構,任命他與知樞密院事陳升之一并負責。而后農田水利、青苗、均輸,
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等等變法相繼開始實施,號稱新法,派遣提攜推舉各類官員
四十余人,分派頒布執行新法。王安石性格倔強剛愎,遇事不管對與錯,都堅持自己的意見,
執意不肯改變。他甚至說“天災不足以畏懼,祖宗不足以效法,人們的議論不足以憂慮”。
朝廷內外老成持重的人幾乎都被王安石解除官職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門下輕薄而有點小聰明
的年輕人。王安石當了很長時間的宰相,因為旱災而引退,等到再擔任宰相,只過了一年多
就被罷免了,直到神宗朝結束,也沒有被再召回朝廷,前后共八年。
(乙)
史作者評論:朱熹曾評論王安石''以文章的節操品行享譽-世,更突出的是以崇尚道德、
經世濟民為己任。承蒙宋神宗恩遇,官至宰相位,世人才有機會得以景仰他的才干作為,本
來,社會或許可以重新見到唐堯、虞舜及夏禹、商湯、周文(武)王時期的那種強盛。而王
安石竟迫不及待地將財物貨利、征戰作為國家首要的事務,任用兇邪小人,排擠忠良正宜之
士,狂躁冒進,致使天下的人不安,喪失了安居樂業的平和心態。終于導致群奸們隨之肆虐,
貽害社會,發展到崇寧、宣和年間,禍亂已登峰造極了?!边@種觀點是社會共識。當時宋神
宗打算任命宰相時,問過韓琦:“王安石怎么樣?”韓琦回答說:“安石當翰林學士則才學有
余,而擔任宰相身處輔弼的地位則不可?!鄙褡跊]有聽取這個意見,還是用王安石為相。悲
哀??!這雖然是宋朝的不幸,也是王安石本人的不幸呀。
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模擬預測卷5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73題。
上面定勛臣長孫無忌等冊自,命陳叔達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敘卿等勛賞或未當,
宜各自言?!庇谑侵T將爭功,紛紜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舉兵養西,首應義旗,今房玄齡、
杜如晦等專弄刀筆,功居臣上,臣竊不服?!鄙先眨骸傲x旗初起,叔父雖首唱舉兵,蓋亦自營
脫禍。及竇建德吞噬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闞再合余燼,叔父望風奔北。玄齡等運籌帷
幄,坐安社稷,論功行賞,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國之至親,朕誠無所愛,但不可以私恩
濫與勛臣同賞耳!”諸將乃相謂曰:“陛下至公,雖淮安王尚無所私,吾儕何敢不安其分
遂皆悅服。房玄齡嘗言秦府舊人未遷官者皆嗟怨日吾屬奉事左右幾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宮齊
府人之后上曰:“王者至公無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與卿輩日所衣食,皆取諸民者也。故
設官分職,以為民也,當擇賢才而用之,豈以新舊為先后哉!必也新而賢,舊而不肖,安可
舍新而取舊乎!今不論其賢不肖而直言嗟怨,豈為政之體乎!”民部尚書裴矩奏:“民遭毛平
暴踐者,請戶給絹一匹。”上曰:“朕以誠信御下,不欲虛有存恤之名而無其實,戶有大小,
豈得雷同給賜乎!”于是計口為率。益州大都督竇軌奏稱獴反,請發兵討之。上日:“短依阻
山林,時出鼠竊,乃其常俗;牧守茍能撫以恩信,自然帥服,安可輕動干戈,漁獵其民,比
之禽獸,豈為民父母之意邪!”竟不許。上命史即尚書長孫無忌等與學士、法官更議定律令,
寬絞刑五十條為斷右趾,上猶嫌其慘,曰:“肉刑廢已久,宜有以易之?!笔裢醴ú軈④娕岷?/p>
獻請改為加役流,徙三千里,居作三年;詔從之。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房玄齡嘗言/秦府舊人/未遷官者皆嗟怨曰/吾屬奉事/左右幾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宮/
齊府人之后/
B.房玄齡嘗言/秦府舊人未遷/官者皆嗟怨曰/吾屬奉事左右/幾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宮/
齊府人之后/
C.房玄齡嘗言/秦府舊人未遷官者/皆嗟怨曰/吾屬奉事左右/幾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宮/
齊府人之后/
D.房玄齡嘗言/秦府舊人未遷官者/皆嗟怨/日/吾屬奉事左右/幾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宮齊
府人之后/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爵邑,爵位和封邑;爵位,古代君主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
等爵位。
B.關西,區域名,秦漢時期指嶗山和函谷關以西地區:漢、唐時泛指函谷關(或潼關)以
西地區。
C.突厥,中國古代西北與北方草原地區繼匈奴、鮮卑、柔然后重要的游牧民族,其起源說
法不一。
D.吏部,官署名,三國魏始置;唐為六部之首,學科舉、勛封、考課之政:其后各朝也大
致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論功行賞時,唐太宗既開誠布公,讓臣下發表意見;又堅持原則,分等級排列功勞給
予賞賜,而不以內外、親疏作為標準。
B.唐太宗將民部尚書裴矩以戶為單位改為以人口為標準賞賜遭受突厥暴虐踐踏的百姓,體
現唐太宗不計虛名,以誠待民的作風。
C.唐太宗沒有準許益州大都督竇軌請求朝廷派兵討伐造反者的奏疏,他認為地方官應了解
民情,以恩信安撫百姓,不可輕易動武。
D.對于死刑,唐太宗主張一律廢除;在重議律令時,臣下寬減絞刑五十條,改為斷右趾,
他仍嫌其苛刻,主張用其他刑罰代替。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陛下至公,雖淮安王尚無所私,吾儕何敢不安其分。
(2)安可輕動干戈,漁獵其民,比之禽獸,豈為民父母之意邪!
【答案】10.C11.D12.D
13.(1)陛下如此公正,即使對皇叔淮安王也不循私情,我們這些人怎么敢不安守本分呢。
(2)怎么可以輕易動用武力,掠奪獴民,把他們當做禽獸一般,這難道是當百姓父母官的
本意嗎!
【分析】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本句譯為房玄齡曾說:“秦王府的舊僚屬未能升官的,都滿腹怨言地說:我等跟隨侍奉陛下
身邊,也有許多年了,現今拜官,反而都在前太子東宮、齊王府僚屬的后面。”
“秦府舊人未遷官者皆嗟怨曰”中,"秦府舊人未遷官者”中“未遷官者”是“秦府舊人”
的后置定語,中間不能斷開,后面應斷開,排除AB;
“今除官”中,謂、賓齊全,后面應斷開,排除及
故選Co
11.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的能力。
D.“三國魏始置”錯誤。東漢始置吏曹,改自尚書常侍曹,魏晉以后稱吏部。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D.“對于死刑,唐太宗主張一律廢除”于文無據。由原文“上命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等與學士、
法官更議定律令,寬絞刑五十條為斷右趾,上猶嫌其慘”,只能知道唐太宗讓大臣修改律令
減輕刑罰,未言明廢除死刑。
故選D。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關鍵詞:“至”,如此;“雖”,即使;“何”,哪里。
第二句關鍵詞:“安”,怎么;“干戈”,武力;“漁獵”,掠奪;“比”,當做,比作.
參考譯文:
太宗與群臣當面議定并國元勛長孫無忌等人的爵位田邑,命陳叔達在宮殿下唱名公布,
太宗說:“朕分等級排列你們的功勞賞賜,如有不當之處,可以各自申明。”于是各位將領紛
紛爭功,議論不休。淮安王李神通說:“我在關西起兵,首先響應義旗,而房玄齡、杜如晦
等人只是捉刀弄筆,功勞卻在我之上,我感到難以心服。”太宗說:“叔父雖然首先響應義旗
舉兵,這也是自謀擺脫災禍。等到竇建德侵吞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闊聯合余孽起兵時,
叔父丟兵棄甲,望風脫逃。房玄齡等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安定,論功行賞,
功勞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至親,朕對您確實不會吝惜爵位和田邑,但不可徇私情
濫與有功之臣同等封賞。”眾位將領于是相互議論道:“陛下極為公正,即使對皇叔淮安王也
不徇私情,我們這些人怎么敢不安本分呢。”大家都心悅誠服。房玄齡曾說:“秦王府的舊僚
屬未能升官的,都滿腹怨言地說:我等跟隨侍奉陛下身邊,也有許多年了,現今拜官,反而
都在前太子東宮、齊王府僚屬的后面?!碧谡f:“君主大公無私,因此能使天下人心服。朕
與你們平日的衣食,都取自百姓。因此設官吏定職守都是為了百姓,理應選擇賢才加以任用,
怎么能以新人舊人來作為選拔人才的先后順序呢!如果新人賢能,故舊不才,怎么可以放棄
新人而只取故1日呢!現在你們不論其是否賢能而只是怨聲不斷,這哪里是處理國家大政的方
法呢!”民部尚書裴矩上奏說:“遭受突厥暴虐踐踏的平民,朝廷應賜給每戶一匹絹?!碧?/p>
說:“我用誠實信用治理天下,不想徒有撫恤百姓的虛名而沒有實際恩德。戶有大小,怎么
能每戶給一樣的賞賜?”于是以人口數目作為賞賜的標準。益州大都督竇軌上奏稱獴人謀反,
請求發兵征討他們。太宗說:“旗人倚仗山林之險,不時出外偷竊,這是他們的習俗;州郡
長官如能以恩德信義安撫(猿人),(他們)自然相率歸服,豈能輕易動用武力,掠奪其人,
視他們為禽獸,(這)難道是為民父母的本意嗎!”最終沒有答應。太宗讓吏部尚書長孫無忌
等人與學士、法官重新議定律令,寬減絞刑五十條,改為斷右趾,太宗仍嫌其苛刻,說道:
“肉刑廢除已經很長時間,應當用其他刑罰代替。”蜀王府法曹參軍裴弘獻請求改斷趾為加
服勞役的流放,流放到三千里外,刑期三年。太宗下詔依此辦理。
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模擬預測卷6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郭生,邑之東山人。少嗜讀,但山村無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畫多訛。先是,家中患狐,
服食器用,輒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讀,卷置案頭,狐涂鴉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擇其稍
潔者輯讀之,僅得六七十首,心恚憤而無如何。又積窗課二十余篇,待質名流。晨起,見翻
攤案上,墨汁濃泄殆盡,恨甚。
會王生者,以故至山,素與郭善,登門造訪。見污本,問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殘課示
王。王諦玩之,其所涂留,似有舂秋。又復視流①卷,奧冗雜可刪。訝曰:“狐似有意。不
惟勿患,當即以為師。”過數月,回視舊作,頓覺所涂良確。于是改作兩題,置案上,以觀
其異。比曉,又涂之。積年余,不復涂,但以濃墨灑作巨點,淋漓滿紙。郭異之,持以白王。
王閱之曰:“狐真爾師也,佳幅可售矣。”是歲,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雞黍,備狐啖
飲。每市房書名稿②,不自選擇,但決于狐。由是吧子俱列萌芽,△用中期隼。
時葉公文章,風雅絕麗,家弦而戶誦之。郭有抄本,愛惜臻至。忽被傾濃墨碗許于上,
污蔭幾無余字,又擬題構作,自覺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漸不信狐。無何,葉公以正文體被
收,又稍稍服其先見。然每作一文,經營慘淡,輒被涂污。自以屢拔前茅,心氣頗高,以是
益疑狐妄,乃錄向之灑點煩多者試之,狐又盡泄: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遂不為狐設饌,取讀本鎖箱麓中。旦見封錮伊然,啟視則卷面涂四畫,粗于指,第一章畫五,
二章亦畫五,后即無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兩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畫
也。異史氏日滿招損謙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葉公之余習不③而不變勢不至大敗涂
地不止也滿之為害如是夫。
(選自《聊齋志異?郭生》,有改動)
【注】①演:弄臟。②房書名稿:進士考試的優秀閑墨。③柱(niu):因襲。
10.【考點:文言斷句】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異史氏曰滿招損/謙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葉公之余/習犯而不變勢/
不至大敗涂地不止也/滿之為害如是夫
B.異史氏日/滿招損/謙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葉公之余習/史而不變勢/
不至大敗涂地不止也/滿之為害如是夫
C.異史氏日/滿招損/謙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葉公之余習/犯而不變/勢
不至大敗涂地不止也/滿之為害如是夫
D.異史氏曰/滿招損/謙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葉公之余/習史而不變/勢
不至大敗涂地不止也/滿之為害如是夫
11.【考點:古代文化常識】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春秋”,這里指的是“春秋筆法二《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這部書敘事
簡括,但字里行間”寓褒貶,別美惡”,世稱“春秋筆法”。
B.“兩試”,明清科舉制度,諸生每三年參加兩次考試,一為歲試,一為科試。參加歲
考,成績優異者可補縻膳生員(即縻生)。科試成績優異者可錄送鄉試。
C.“前茅”,原指行軍時的先頭部隊。古代行軍時,前哨以茅為旌,遇敵情或變故,則
舉茅以示警告。后稱考試成績優秀,榜示名次在前為“名列前茅”。
D.“入闈中副車”,入闈,指參加科舉考試:副車,副貢。鄉試名額已滿,額外錄取,
貢入太學,稱副榜貢生,簡稱副貢。清初副貢仍需參加歲試,故下文有“一次四等,兩次五
等”之說。
12.【考點:內容理解】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郭生家中經常鬧狐患,丟失了許多東西,不少習作也被弄得污濁不堪,難以閱讀,
因此他起初非常怨恨狐貍。
B.老友王生前來拜訪,郭生向他傾訴了自己的煩惱。王生覺得狐貍不僅無惡意,而且
還可以當郭生的老師。
C.葉公名氣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貍卻在抄本上潑墨,郭生便明白了
葉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屢拔前茅之后,狐貍還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不以為然,就不再為狐貍設饌,
并將讀本鎖在箱子里。
13.【考點:文言文翻譯】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但以濃墨灑作巨點,淋漓滿紙。郭異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雞黍,備狐啖飲。
10.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異史氏說:“自滿招致損失,謙
虛得到益處,是自然的道理。名氣稍稍樹立,就認為自己正確,執意于葉、繆等人遺留的風
氣、習慣,習以為常掉以輕心而不知變通,情勢不失敗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是不會停止的,自
滿帶來的禍害就是這樣??!”這段話主要講述的是自滿的危害?!坝嗔暋保Y構,中間不
能斷開,排除A項、D項。“勢不至大敗涂地”作“不止”的主語,“也”表判斷,前后不能
斷開,據此排除B項。故選C。
11.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A.“《春秋》是中
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錯誤?!洞呵铩肥侵袊F存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故選A。
12.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歸納文章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郭生便明白了
葉公的文章并不出色”錯誤。原文第三段是“于是漸不信狐”,是說郭生漸漸不相信狐貍。
故選Co
13.(1)(狐貍)只是把濃墨酒成大黑點,點點滴滴(弄得)滿紙都是。郭生對此感到
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
(2)郭生因此感激狐貍,常常置辦(美味的)雞肉和飯,準備給狐貍吃喝。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賦分點:(1)“但”,只是;“異”,
是意動用法,應理解為以……為異,感到奇怪;“持以(之)白王”是省略句;“白”,告訴。
(2)“以是”,因為這,因此;“德”,是名詞動用,應理解為感激,感恩;“恒置”,常常置
辦;“啖”,吃。
【參考譯文】
郭生,是淄川縣的東山人。從小就喜歡讀書;但山村中沒有可以求教指正的人,二十多
歲了,他寫字筆畫還有很多錯誤。在此之前,他家中鬧狐貍,衣服,食物和器具用品,常常
很多都丟失了,郭生很厭恨狐貍。一天晚上郭生讀書,將書卷放在書桌上,被狐貍涂抹得一
塌糊涂;嚴重的地方,雜亂不堪連字行都分辨不清了。因此,郭生只好挑選出那些稍微干凈
的字句集聚起來讀,總共只有六七十首。郭生心里十分憤恨,卻又不知該怎么辦。后來又累
積習作二十多篇,準備向名人請教指正。早上起來后,發現那些習作被翻開攤在書桌上,幾
乎都被濃墨汁涂抹掉了。郭生更加憤恨。
恰逢王生因事來到東山,(王生)素來與郭生交好,(于是)上門拜訪。見到被墨汁弄臟
的書本,問郭生是怎么回事。郭生把自己苦惱的事詳細地告訴了王生,并拿出殘存的習作給
王生看。王生仔細玩味這些殘存的習作,發現那些被涂抹的和保留下來的地方,似乎有褒貶
之道;又審視查看那些被弄臟的書卷,大多是多余雜亂可以刪掉的。王生驚訝地說:“狐貍
好像是有意這樣做的。你不但不應為此苦惱,還應該立即拜它為師。”過了幾個月,郭生再
來看自己之前寫的文章,頓時覺得狐貍涂抹得確實很恰當。于是改作了兩篇文章,放在書桌
上,來觀察狐貍新的舉動。等到天亮,發現又被狐貍涂抹了。過了一年多,狐貍不再涂抹了;
只是用濃墨汁灑成大墨點,墨點鋪滿書卷。郭生感到奇怪,拿著書卷去告訴王生。王生看了
之后說:“狐貍真是你的老師啊,你的好文章可以考中了?!边@一年,郭生果然考入了縣學。
郭生因此感激狐貍,常常置辦些雞黍之類的食物,供狐貍食用。每次買到八股文(科考用)
的好文章,自己不挑選,而是讓狐貍來決斷。因此,郭生在兩次考試中都名列前茅,參加鄉
試,考取了副榜貢生。
當時,葉先生的文章,風格典雅、文辭華麗,家家戶戶傳習誦讀。郭生有他們文章的抄
本,非常珍愛。忽然被狐貍倒了約一碗濃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幾乎沒剩下什么字,郭生便又
擬題寫作,自己覺得很滿意,卻又被任意涂抹了。于是郭生漸漸不相信狐貍。過了不久,葉
公因為朝廷整頓文風而被收押入獄,郭生又稍微佩服狐貍有先見之明。然而此后郭生每作一
篇文章,都苦心籌劃構思,卻常常被狐貍涂抹污染。郭生認為自己多次名列前茅,心高氣傲,
因此更加懷疑狐貍是在胡亂涂抹。于是抄錄了以前被狐貍灑上很多墨點的文章來試探它,狐
貍又用墨汁把這些文章全部涂抹了。郭生便笑著說:“這真是胡鬧!為什么以前認為是好文
章的,現在又認為不好了呢?”于是郭生就不再給狐貍安排食物了,并把所讀的書卷鎖進箱
子里。天亮后看見箱子封鎖絲毫未動,打開箱子來看,只見書卷上用墨汁涂抹了四道,比手
指還要粗,第一章畫了五道,第二章也畫了五道,后面就沒有再畫了。從此以后狐貍竟然銷
聲匿跡了。后來郭生考試,考了一次四等,兩次五等,這才知道征兆已經寄寓在書卷中畫的
道道上了。異史氏說:''自滿招致損失,謙虛得到益處,是自然的道理。名氣稍稍樹立,就
認為自己正確,執意于葉公遺留的風氣、習慣,習以為常掉以輕心而不知變通,情勢不失敗
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是不會停止的,自滿帶來的禍害就是這樣?。 ?/p>
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模擬預測卷7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李逢吉為相,內結知樞密王守澄,勢傾朝野。惟翰林學士李紳,每承顧問,常排抑之,
擬狀至內庭,紳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遠也。會御史中丞缺,逢吉薦紳
清直,宜居風憲①之地。上以中丞亦次對官,不疑而可之。
初,穆宗既留李紳,李逢吉愈忌之。紳族子虞頗以文學知名,自言不樂仕進,隱居華陽
川。及從父者為左拾遺,虞與耆書求薦,誤達于紳。紳以書謂之,且以語于眾人。虞深怨之,
乃詣逢吉,悉以紳平日密論逢吉之語告之。逢吉益怒,使虞與補闕張又新及從子前河陽掌書
記仲言等伺求紳短,揚之于士大夫間,且言:“紳潛察士大夫,有群居議論者,輒指為朋黨,
白之于上?!庇墒鞘看蠓蚨嗉芍?。
及敬宗即位,逢吉與其黨快紳失勢,又恐上復用之,日夜謀議,思所以害紳者。逢吉乃
令王守澄言于上曰:“陛下所以為儲貳②,臣備知之,皆逢吉之力也。如杜元穎、李紳輩,
皆欲立深王。”度支員外郎李續之等繼上章言之。上時年十六,疑未信。會逢韌直奏直綻
不利于主請加貶謫上猶再三覆問然后從之二月癸未貶紳為端州司馬逢吉乃帥百官表賀,
有拾遵內供奉昊思獨不賀。逢吉怒,以思為些警告哀使。丙戌,貶翰林學士龐嚴為信州刺史,
蔣防為汀州刺史。嚴與防皆紳所引也。
張又新等猶忌紳,日上書言貶紳太輕,上許為殺之。朝臣莫敢言,獨翰林侍讀學士韋處
厚上疏,指述:“紳為逢吉之黨所讒,人情嘆駭。紳蒙先朝獎用,借使有罪,猶宜容假,況
無罪乎!”于是上稍開寤。會閱禁中文書,有穆宗所封一篋,發之,得裴度、杜元穎、李紳
疏請立上為太子。上乃嗟嘆,悉焚人所上譜紳書。雖未即召還,后有言者,不復聽矣。
(選自《通鑒紀事本末》卷三十五
下,有刪節)
【注】①風憲:風紀法度,這里代指御史。御史的職責是糾彈百官,以正風紀法度。②儲貳:
即太子。
10.【考點:文言斷句】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會逢吉亦有奏言/紳不利于上/請加貶謫/上猶再三覆/問然后從之/二月癸未/貶紳為
端州司馬
B.會逢吉亦有奏/言紳不利于上/請加貶謫/上猶再三覆問/然后從之/二月癸未/貶紳為
端州司馬
C.會逢吉亦有奏言/紳不利于上/請加貶謫/上猶再三覆問/然后從之/二月癸未/貶紳為
端州司馬
D.會逢吉亦有奏/言紳不利于上/請加貶謫/上猶再三覆/問然后從之/二月癸未/貶紳為
端州司馬
11.【考點:古代文化常識】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朋黨,指同類的人以惡相濟而結成的集團,后指因政見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傾軋的宗
派。
B.癸未,是干支之一,癸未日是中國干支歷法中的第二十天?!岸鹿镂础奔崔r歷二月
二十日。
C.右拾遺,屬中書省,與左拾遺一樣,又稱諫官,隸屬諫凈機構。古代右拾遺高于左
拾遺。
D.吐蕃,古國名,在今青臧高原,唐朝時曾建立過自己的政權,松贊干布被認為是實
際立國者。
12.【考點:內容分析】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逢吉身為宰相,交結黨羽,權傾朝野,與李紳產生矛盾后,打擊毀謗李紳,致使
李紳在士大夫中受到孤立,并失去敬宗皇帝的信任。
B.李紳的族侄李虞憑借文才而知名,起初自稱不喜歡為官,后來請求別人舉薦自己做
官,這一行為受到李紳的譏諷,李虞因此怨恨李紳。
C.敬宗即位后,李逢吉擔心李紳會重新被重用,于是他對敬宗說李紳等人當年想擁戴
其他皇子,后來敬宗在穆宗所留的文書中發現了真相。
D.張又新忌恨李紳,并對其進行詆毀。面對此境,大部分官員隨波逐流,不敢質疑,
但也有個別官員不趨炎附勢,仗義執言,為李紳辯解。
13.【考點:文言翻譯】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每承顧問,常排抑之,擬狀至內庭,紳多所臧否。
(2)紳蒙先朝獎用,借使有罪,猶宜容假,況無罪乎!
10.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這時正好李逢吉也有上奏,說
李紳不忠于皇上,請予以貶謫?;噬先栽偃儐柺欠駥賹?,然后聽從了他的意見。二月初三,
貶李紳為端州司馬。“言”是動詞,其賓語是“紳不利于上”,動賓短語,中間不能斷開,排
除AC;“上猶再三覆問”中“上”是主語,“覆問”共同作謂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D。故
選Bo
11.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的能力?!惫糯沂斑z高于左拾遺。"錯誤,比如唐宋
時期左比右尊。左拾遺隸屬門下省,右拾遺隸屬中書省。左右拾遺為正八品官職,除了元代,
漢族統治者朝代介以左為大,右為小。所以左拾遺比右拾遺大一些(元代以右為大)?故選
Co
12.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他對敬宗說李紳等人當年想擁
戴其他皇子”錯,由原文“逢吉乃令王守澄言于上”可知,關于李紳等人上疏的謠言,是李
逢吉讓王守澄對皇帝說的。故選C。
13.(1)(李紳)在每次接受皇帝咨詢時,經常排斥貶抑李逢吉,李逢吉擬好的呈狀送
到內庭,李紳多有批評。
(2)李紳被前朝獎賞重用,即使他有罪,也應給予寬容,何況他無罪呢!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顧問”,顧視問詢,咨詢;
“抑”,貶斥,貶抑;“臧否”,評論優劣,批評。(2)“借使”,假使;“宜”,應該;“假”,
寬容。
【參考譯文】
李逢吉擔任宰相,在宮中交結知樞密王守澄,權勢傾蓋朝野。只有翰林學士李紳,在
每次接受皇帝咨詢時,經常排斥貶抑李逢吉。李逢吉擬好的呈狀送到內庭,李紳多有批評。
李逢吉十分擔心,但皇上對李紳正十分信任,李逢吉無法使皇上疏遠他。這時恰好御史中
丞一職出缺,李逢吉便推薦李紳,說他清廉正直,適合承擔監察職責。穆宗考慮到御史中
丞也是次對官,未加懷疑就同意了。
當初,唐穆宗把李紳留在朝廷任職后,李逢吉更加忌恨他。李紳的族侄李虞因為文章
才學而知名,他自稱不喜歡做官,隱居在華陽川。等到他的叔父李耆擔任了左拾遺,李虞
寫信給李耆請求推薦,這封信誤送到李紳手中。李紳寫信譏諷他,并把這件事告訴了眾人。
李虞非常怨恨李紳,于是去見李逢吉,把李紳平時私下議論李逢吉的話全都告訴了他。李
逢吉更加生氣,讓李虞和補闕張又新以及他的侄子、前河陽學書記李仲言等人伺機探察李
紳的過失,在士大夫中間張場,并且說:“李紳暗地里窺察士大夫,凡有人在一起議論,
使指斥為朋黨,向皇上告狀。”由此士大夫也大多忌恨李紳。
等到敬宗即位,李逢吉和他的黨羽對李紳失勢拍手稱快,但又恐怕敬宗重新任用他,
日夜謀劃商量,想能夠傷害李紳的辦法。李逢吉于是讓王守澄對皇上說:“陛下所以能被
立為皇太子,我全都知道,這都是李逢吉的功勞。像杜元穎、李紳這些人,都是要立深王
李察的?!倍戎T外郎李續之等人接著上奏也這樣說?;噬线@時十六歲,疑而不信。這時
正好李逢吉也有上奏,說李紳不忠于皇上,請予以貶謫。皇上仍再三詢問是否屬實,然后
聽從了他的意見。二月初三,貶李紳為端州司馬。李逢吉率領百官上表稱賀,只有右拾遺
內供奉吳思不參與祝賀。李逢吉發怒,讓李思去做吐蕃告哀使。初六,貶翰林學士龐嚴為
信州刺史,蔣防為汀州刺史。龐嚴和蔣防都是由李紳推薦任職的。
張又新等人仍然忌恨李紳,每天上書說對李紳貶得太輕,敬宗許可殺掉李紳。朝臣沒有
誰敢說話,只有翰林侍讀學士韋處厚上書,指出:“李紳被李逢吉一伙誣陷,人們都為之嘆
息震驚。李紳被前朝獎賞重用,即使他有罪,也應給予寬容,來成就陛下不改父道的孝行,
何況他無罪呢!”于是皇上漸漸覺悟。這時恰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植樹節節約紙張活動方案
- 沃爾沃售后活動方案
- 河南農村閱讀活動方案
- 比武比賽活動方案
- 求婚政策活動方案
- 檢察院思想體檢活動方案
- 校長走訪教師活動方案
- 武漢婦聯聯誼活動方案
- 汽車修理店活動方案
- 母嬰洗澡活動方案
- 云南楚雄州金江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2030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技術路線與經濟性評估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深圳中考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
- 互聯網行業產品經理專業顧問聘用協議
- 2025年 東北石油大學招聘考試筆試試題附答案
- 2025年安徽省中考地理真題試卷(含答案)
- 人教版2025年八年級英語下學期期末總復習(專題訓練)專題01單項選擇【期末易錯100題】(人教版)(學生版+解析)
- 2025至2030中國心理保健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適應性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
- 2023流域超標準洪水防御預案編制導則
- 三寶、四口、五臨邊安全培訓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