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語法基礎知識及現代漢語語法教案_第1頁
現代漢語語法基礎知識及現代漢語語法教案_第2頁
現代漢語語法基礎知識及現代漢語語法教案_第3頁
現代漢語語法基礎知識及現代漢語語法教案_第4頁
現代漢語語法基礎知識及現代漢語語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詞類名稱定義語法特點類別舉例

(一)

名詞

(附)

方位詞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①前面可以加數量詞(一副對聯)

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類的副詞(不楹聯、很對聯)。

③后面不能加時態助詞“了”(楹聯了)①具體名詞人、牛、山、水、對聯②抽象名詞友誼、立場、觀點、思想名詞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詞常用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的后面

東、西、南、北、前、后、中間、下邊

(二)

代詞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的詞①能夠替代或指示各類實詞。②一般不帶修飾成分①人稱代詞我、你、他、我們、你們②指示代詞這、那、這里、那邊③疑問代詞誰、什么、哪、多少

(三)

動詞

(附一)

能愿動詞

(助動詞)(附二)

趨向動詞表示行為動作或發展變化的詞①前面可以加副詞(剛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著”“了”“過”之類時態助詞,表示動作的持續、完成或過去(看著、看了、看過)。

③多數能重迭(想想、看看、討論討論)①不及物動詞(自動詞)醒、病、游行、覺悟②及物動詞(他動詞)看、寫、打、調查、討論、認為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詞。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著”“了”“過”表示時態。

③經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夠、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該、當、應當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表示動作的趨向的詞。①不能重迭。

②經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后。

來、去、上、下、進、出、進來、出去、上來、下去

(四)

形容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或狀態的詞。①前面可以加副詞(很好、不壞)。

②后面能加“著”“了”“過”這類時態助詞,表示持續、完成或過去(紅著、紅了、紅過)。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①性質形容詞好、壞、大、小、方、高、美麗、英明、寬廣②狀態形容詞通紅、雪白、紅通通、黑不溜秋

(五)

數詞表示數目的詞。常和量詞結合,數詞量詞結合起來稱為數量詞。①基數一、二、百、千、萬、億②序數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數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數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數幾(個)、十來(個)、一百上下

(六)

量詞表示事物或動作單位的詞①常和數詞或指示代詞“這”、“那”結合。

②單音節量詞能重迭,重迭之后含有“每”的意思(個個、條條是每個、每條的意思)①名量詞(物量詞)一個(人)、一把(鐮刀)、一屋子(人)、這匹(馬)、那頭(豬)②動量詞去一次、說一遍、看一眼

(七)

副詞用來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的詞一般只能用在動詞、形容詞或其他副詞前作狀語。一般不能和名短語合。①表示程度的很、太、最、十分、非常②表示范圍的都、全、只、統統、僅僅③表示時間的正、剛、又、曾經、終于④表示否定的不、未、沒有(看見)⑤表示語氣的偏偏、也許、簡直、難道

(八)

介詞起轉介作用的詞,一般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的前邊,合起來組成介詞結構,以表示處所、時間、狀態、方式、原因、目的、比較對象等。①介詞后邊不能加時態助詞“著”“了”“過”。

②不能重迭。

③不能單說,也不能單獨作謂語,必須放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前邊組成介詞結構。

④介詞結構也不能單說,不能單獨作謂語,它在句中主要是作狀語,有少數也能作補語或定語。①表示對象、關系的把、被、對、對于、關于、連、周②表示處所、方向的在、向、從、往、朝③表示時間的從、自從、當④表示狀態方式的用、以、按照⑤表示原因的由于、因、因為⑥表示目的的為、為了、為著⑦表示比較的比、跟、同⑧表示排除的除了

(九)

連詞連接詞、短語或句子,表示他們之間的各種關系的詞。只能起連接作用,不能起修飾和補充作用。①表示聯合關系的和、跟、與、同、及、而、或、或者②表示偏正關系的如果、只要、因為、雖然、即使、不但

(十)

助詞附著在詞、短語、句子后,起輔助作用的詞。①獨立性最差,意義最不實在。

②每個詞的個性很強。①結構助詞的、地、得②時態助詞著、了、過③語氣助詞嗎、呢、吧

(十一)

嘆詞表示感慨、應答的詞。在句中的位置比較靈活,通常不同其他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發生特定的關系,也不充當一般的句子成分,它能獨立成句。①表示喜悅的哈哈②表示悲痛的唉、哎喲③表示憤怒的哼、呸④表示驚訝的唉呀、咦⑤表示呼喚的喂⑥表示答應的嗯、唉(十二)

擬聲詞摹擬事物聲音的詞。①經常充任修飾語。

②能單說。

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嘩嘩的水聲

嘟嘟!摩托車開來了。

二、短語名稱定義舉例并列短語由兩個以上的詞并列組成的短語。有的用連詞“和”、“或”、“并且”等連接,有的不用。個人和集體贊成或反對討論并且通過了多快好省偉大、光榮、正確的偏正

短語由中心詞(正)和對中心詞起修飾作用的詞(偏)兩部分組成的短語。“偏”在前,“正”在后,兩者之間有的用助詞“的”、“地”連接,有的不用。精妙的對聯好孩子不斷地提高認真學習述賓短語由動詞(述)和被動詞支配的詞(賓)兩部分組成的短語。“述”在前,“賓”在后。又稱動賓短語。看書洗衣服聯系實際建設中國述補短語由動詞或形容詞(述)和對動詞或形容詞補充說明的詞(補)兩部分組成的短語。“述”在前,“補”在后,兩者之間有的用助詞“得”連接,有的不用。寫得簡明扼要好得很看完看不完交代清楚主謂

短語由被陳述的詞(主)和陳述的詞(謂)兩部分組成的短語。“主”在前,“謂”在后。(他寫)的對聯(意義深遠)的大會(我們堅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介賓短語由介詞和賓語組成的短語。“介”在前,“賓”在后。他(在教室里)看書我(從去年)就開始練習書法了

三、句子成分成分

名稱定義經常用的

詞或短語舉例(一)

語謂語陳述的對象,指出謂語說的是“誰”,或者“什么”。名詞社會主義好代詞他天天鍛煉身體短語群眾的智慧無窮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斗

學習語法很有必要

想明白是說話前必須注意的事情

干部深入基層很有必要(二)

語對主語加以陳述,說明主語“做什么”、“怎么樣”或者“是什么”。動詞他走了

敵人全被消滅了形容詞身體健康

葉子紅了短語他又說又笑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三)

語動詞后邊的連帶成分,表示動作的對象、結果等,回答“誰”或者“什么”的問題。名詞我寫字,你讀書代詞大家喜歡他短語我們要學習對聯格律和有關知識

我看見他來了(四)

語用在動詞或者形容詞后邊,作補充說明的成分,指出行為動作的情況、結果、可能性,動作延續的時間或者性狀的程序動詞你繼續說下去形容詞這本書寫得好數量詞文章看了幾遍了代詞你學得怎么樣了介詞結構魯迅生于1881年短語他做的又快又好

小李說得大家都笑了(五)

定語

語修飾、限制名詞、代詞的一種成分。形容詞紅花紅的花數量詞三個人兩本書名詞、代詞祖國的兒女他的書短語又高又大的建筑

你來的時候(六)

語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的一種成分。副詞剛來很好形容詞快走慢慢地說代詞多么高這么說介詞結構從北京來為人民服務短語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很高興地說(七)

分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者短語指同一樣事物并作同一個句子成分的一種成份。稱代式復指: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詞或者短語放在句首,句中和它相應的是一個代詞,稱代句首的詞或者短語,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中國共產黨——這是多么偉大的名字啊

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這才是我們應有的風格重迭式復指:兩個詞或者短語緊緊相連,從不同的角度表示同一事物,并作句子的同一成分。她的女兒鄭萍,是個優秀的小學教師

中國的首都北京是一個美麗、清潔的城市(八)

分不作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也不同它們發生結構關系的一種成分,位置較靈活,往往能夠自由移動。呼語:詞、短語同志們,加油干哪!應答語:詞好,編寫方案就這么定了感嘆語:嘆詞啊,祖國——母親插說:詞、短語那滿山的楓樹,你看,葉子全紅了

昨天的書展,少說也有幾萬人參加

四、單句名稱定義舉例結構分類主謂句具備主語和謂語的句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們要練好基本功。

這本書很好。省略句依賴一定的語言環境和上下文,省略了一個或幾個成分的句子(省略了的部分,如果需要,可以確定地補出來。船在哪兒?~在鎮西北角。

誰去?我~。

你買了幾本書?~五本~。無主句只有謂語部分,沒有主語部分的句子(主語部分并非省略不說,而是說不去或者不需要說出,一般不能補出來)。下雪了。

禁止吸煙。

散會了。獨語句在一定條件下,由一個詞或一個偏正短語形成的句子。火!

多聰明的孩子!

清晨。鐵路附近的一所小學。用途分類陳述句敘述一件事情,或作出一個判斷,表示陳述語氣的句子,句末用句號改革開入二十年來,老百姓生活越來越好。今天是國慶節。他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疑問句提出疑問的句子,句末用問號。誰是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部隊,我們的戰士,難道不是最可受的人嗎?祈使句表示禁止、命令、請求語氣的句子。句末用句號,語氣強烈時,也可用感嘆號。你要注意身體。你要勤奮刻苦。出發!禁止吸煙。不準講話!感嘆句表示強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嘆號。多么平靜的原野!

五、復句名稱分句間的邏輯關系常用的關聯詞語舉例并

句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在一起,分別說明或描寫幾件事情、幾種情況或同一事物的幾個方面。也又既……又

一方面……一方面

不是……而是等。內容多的數萬字,少的只有幾百字。

我們寫對聯不是裝文雅,而是學知識

對后進學生,我們既要嚴格要求,又要耐心幫助。承

句各分句間按時間順序說出連續發生的動作或事件。又便于是等。穿過一個干涸的砂石河,又爬上一面土坡,就看見了那個村子。

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選

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分別說出幾件事情,表示要在這幾件事情中選擇一件。或者……或者是……還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寧可

……也(決)不與其

……不如等。通寶,你是賣繭子呢,還是自有做絲?

寧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遞

句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進一層的意思。不但(不僅、不光)……而且(還、并),或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并且”、“更”等,有時還用“不但”……“反而”表示。含有反詰語氣的遞進關系,還常用“尚且……何況”來表示。我們不但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愿望,還要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這本書我看過,而且看了不止一遍。

你們連新戰士的槍法尚且那么準,何況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呢?轉

句在語義上,后一分句同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對。雖雖然(盡管)……但是(可是、卻),或只在后一分句用“但”、“然而”、“只是”、“不過”、“卻”等。文章雖短,內容卻很豐富。

這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假

句前一分句提出假設,后一分句推論結果。如果(假如、要是)……那么(就)即使(即便、縱然、就算、就是、哪怕)……也等。如果不在戰略上藐視敵人,我們就要犯機會主義的錯誤。

縱有千難萬險,也擋不住我們前進的步伐。條

句前一分句提出條件,后一分句推論結果。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無論(不管、不論、任憑)……也(都、還)等。只有先做群眾的學生,才能做群眾的先生。

我們無論做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眾。因

句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說明結果。因為……所以由于

……因此之所以……是因為既然……就(可見)等。由于革命力量代表歷史發展的方向,因此,它在本質上是不可戰勝的。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個革命黨。目

句一個分句敘述事實或措施,另一分句說明目的。為了為……起見以以便用以以免免得等。為了寫好對聯,必須認真學好對聯格律。

我們要踏踏實實地把有關知識學好,以便有一個好的基礎。現代漢語語法教案1第四章

教學目的和要求

了解漢語語法學中有關概念數據,術語,了解現代漢語的語法特點,掌握漢語詞類劃分的標準、短語的結構類型和功能類型、句子成分和句子分析的方法、句類和句型、分析多層復句的方法。提高學生析句、造句能力,提高學生理解和分析現代漢語的水平。

教學重點、難點

漢語詞類劃分的標準,短語的結構類型和功能類型,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結構層次分析法,幾種特殊的現代漢語句型。§1.語法概述一、為什么要學習語法

現在己進入信息時代,信息科學主要有三個方面: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智能化需要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其中語言知識的研究處于重要的地位。智能計算機的研究己較好地解決了字處理和詞處理的問題,句處理問題亟待解決。句處理需要語音、語義、語法、語用等多方面的綜合知識,目前的語法研究還遠遠不能滿足中文句處理的需要。

以上從科技方面講了學習語法的重要性,我們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也離不開語法,語文知識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基礎不好,其他學科也學不好;日常生活中的口語表達、書面語表達也離不開語文知識,作教師的要講課,要批改學生作文等作業,這更離不開語文知識,語文知識中自然包括語法。

二、什么是語法

語法是語言的結構規律,它客觀地存在于語言之中,是語言中組詞造句的規律,是語言中大大小小的音義結合體進行組合時所依據的一套規律。

語法學是研究、說明語言結構規律的科學。

語法這一術語,可以指語言中客觀存在的結構規律本身,也可以指語法學或語法書。

三、語法學研究的內容

概括起來說是詞法和句法兩部分。詞法包括詞的構成、詞的分類、詞形變化的規律等內容。

句法:包括短語的結構規律及類型、句子的構成規律及類型、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等。

四、語法學的分類

根據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為:

①歷史語法學②比較語法學③描寫語法學

根據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為:

①傳統語法學②結構主義語法③轉換生成語法

五、漢語語法的特點(與印歐語系的語言相比、與古漢語相比)

1、構詞法、構短語法、構句法基本上是一套規則,即:詞法、句法二者之間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的。

2、漢語的詞缺乏嚴格意義的形態變化,所以詞類與句法成分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句式變化無標志,詞、短語不易分辨。

3、語序、虛詞是重要的語法手段。

4、詞的轉類,活用比古漢語有所減少。

5、量詞、語氣詞較豐富。

六、語法的性質

①概括性(抽象性)

語言中的詞成千上萬,句子難以計數,語法不是說明具體的詞和句子的含義的,而是從無數具體的詞句中抽象、概括出它們的結構規律和格式。

②穩固性

從歷時的角度看,語法與語音、詞匯比較起來,變化是相當緩慢的。詞匯的變化最快,從“五四”到現代,新詞不斷增加,舊詞不斷消失。語音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從韻文、韻書中可以看出。

③民族性

各種語言都有它們各自的特點。印歐語系語言的詞大都有豐富的形態變化,漢語缺乏,但語序固定。

④系統性

語法單位及單位間的組合、聚合都有規律性、系統性,其單位與規律之間也是互相聯系相互制約的,從而形成了一個整體的系統。如語序與語素組合,詞與詞組合、短語與短語組合,在漢語中基本上運用一套組合規則,從而形成了漢語語言單位的組合系統。

七、幾個基本概念:

形態:詞的形式變化。

語法形式:由一定的語音形式標示,并作語法意義的外部標志而存在的形式。

③語法意義:語法形式所表示出的意義,即語言結構中語法成分和結構關系所具有、所表示的意義。

④語法范疇:是語法意義的高度抽象。

⑤語法功能:是語法形式和語法意義相結合的產物,包括:詞或短語在具體語言結構中所表示出的作用,所具備的特點。

⑥語法特征:即語法功能和詞的某些形態變化特征。語法特征的概念大于語法功能的概念。

⑦語法體系:有兩個含義,一指客觀存在于語言之中的語法系統,一指語法學家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對客觀存在于語言中的語法結構規律所作的系統闡述。

⑧語法手段(語法方式):人們通常把語法形式歸納為若干種,成為語法中所特指的語法手段。

八、語法單位:從語法的角度,在語流中切分出來的一個個音義結合體。包括語素、詞、短語、句子。語素是最基本的、最小的語法單位,句子是最大的語法單位。劃分語法單位的目的是便于進行語法描寫和語法研究。

語法單位分三級四等:語素、詞、短語、句子共四等。其中詞、短語為一級,因為它們都可以構成句子。

語素是最小的音義結合的語法單位,詞是最小的能自由運用的語法單位。短語和句子是較大的語言單位。

(一)短語(詞組、結構、句法結構)

短語是詞按照語義搭配和語法規則組合起來的而尚未成句的語言單位,是介于詞和句子之間的語法單位。

語素、詞、短語之所以是靜態的、備用單位,就是因為它們不像句子那樣前后有較大的停頓,沒有一個完整的語調,末尾沒有語氣詞,書面上不用標點。語素是詞的備用單位,詞、短語是句子的備用單位,如果詞、短語加上一個超語段成分則構成一個動態的句子。超語段成分指語調、語氣,較大的停頓,書面上表現為句號、問號、感嘆號等。文章的題目是詞、短詞,還是句子?這個問題可以討論。

短語的六種基本結構關系:

短語名稱

偏正

述賓

述補

主謂

聯合

同位

中間可插入:

的/地

著、了、過

是不是

連詞

前后關系:

修飾限制

支配

補充

陳述

并列

等同

短語的組合形式有兩種。實詞+實詞:基本上可分六類,有的中間也可以借助虛詞的幫助。虛詞+實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方位短語、“所”字短語、比況短語等。

(二)句子

1、句子的概念

句子是由詞或短語構成的,能表達一個相對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句子前后有較大的停頓,書面上用句號、問號、嘆號等標點表示,整個句子伴有一定的語調和語氣。停頓、語調、語氣可統稱為“超語段成分”。因此句子可作如下表示:

句子=語段成分(詞、短語)+超語段成分。

2、漢語句子的特點

如果不區分語法和語用,漢語的句子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不一定具備主語、謂語。

②即使具備主語、謂語也不一定是NP+VP。

③即使NP+VP也不一定是施、受關系。主語可以是施事、受事、工具、處所等。

3、句子的分類

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把句子分成不同的類型。

①、按句子的語氣和功用分(一般稱“句類”):

②按句子的結構分(一般稱“句型”):

單句:不能分析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的句子,單句由詞或短語構成,由句子成分作構成材料。

復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意義上密切聯系的、在結構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組成的句子。復句中的單句叫分句,復句也有一個超語段成分。

③句子成分和句法成分

句子的構成成分叫句子成分,通常認為句子成分有六種: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除此之外,還有“小零碎兒”——獨立成分。

句子成分可以由短語充當,也可以由詞來充當。句子成分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語法關系,句子成分的命名大都是由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結構關系決定的。

4、句子分析

①、結構層次分析法:

②、句子成分分析法:

§2

詞類

一、詞類是詞的語法分類

二、分類的依據

主要依據詞的語法功能,即詞的組合能力和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詞的形態變化、詞的意義可以作為歸類的參考項。

(1)形態:根據詞的詞法特征,即表示詞的某些語法意義的形態來分類。

(2)功能:包括詞的組合功能和造句功能兩個方面,詞的語法功能是劃分詞類的主要標準。詞的組合功能指某類詞能跟什么詞組合,不能跟什么詞組合;詞的造句功能指某類詞能做什么句子成分,不能做什么句子成分。

組合功能可以用某些鑒別字標示,如“很”“是”“不”“有”等,這些詞語義比較單純,有廣泛的適用性。

(3)意義:詞的意義是個重要的參考項。

三、漢語詞類大系

漢語詞類首先可以分為實詞和虛詞,實詞再分為體詞和謂詞。體詞經常做主語和賓語,包括名詞、區別詞、數詞、量詞和部分代詞。謂詞經常做謂語,包括動詞,形容詞和部分代詞。

名詞一般能用數量詞修飾,不能用副詞修飾。名詞表示人或事物名稱。

2、名詞的語法特點

(1)名詞是體詞,所以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偏正短語的中心語,還可以構成體詞性聯合短語。

(2)可數名詞可以用表示物量的數量詞修飾,而不能用副詞修飾。

(3)一般不能重疊,少數名詞可以重疊,重疊后有“每”的意思。

(4)普通名詞復數可以加“們”。

3、名詞的附類

方位名詞

4、關于名詞的三種語法功能

①數量詞修飾、限制名詞的問題

②副詞修飾名詞的問題

③名詞修飾動詞的問題

動詞是表示行為、動作、心理活動、存在、變化、消失、趨向、判斷、能愿等的詞。

1、動詞的意義分類

①行為動詞:表行為、動作的。

②心理動詞:表示心理活動的。

③存現動詞:表示存在消失變化的。

④趨向動詞:表示趨向。

⑤判斷動詞:表示判斷。

⑥能愿動詞(助動詞):

⑦使令動詞:表示使令。

2、動詞的主要語法特點:

如下表:A、作謂語;B、帶受事賓語;C、帶“著、了、過”;D、用物量短語修飾;E、+程度副詞“很”;F、+“不、沒”;G、重疊;H、構成“×不×”。

A

B

C

D

E

F

G

H

①行為動詞:說、研究

+++--+++

休息、失敗

+-+--+±+

②心理動詞:想、喜歡

+++-++++

③存現動詞:有、發生

+++--+-+

④趨向動詞:來、過去

+--

--+-+

⑤判斷動詞:是

++---+-+

⑥能愿動詞:可以、應該

+---++-+

⑦使令動詞:請、命令

++---+-+

3、動詞中的幾個小類

判斷動詞“是”

能愿動詞(助動詞)

趨向動詞

使令動詞

4、動詞的再分類

根據動詞帶賓語的情況,可以把動詞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兩大類。不及物動詞(自動詞、內動詞)、及物動詞(外動詞、他動詞)的分類標準有三條:①±受事賓語,②在意義自足的主事主語句里,±賓語,③直接±賓語。一般取①②兩條標準確定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如果取第③條標準,那么不及物動詞就太少了,因為能帶施事賓語和處所賓語的動詞也是及物動詞了。

及物動詞的再分類

體賓動詞:只能帶體詞性賓語的動詞。

②謂賓動詞:只能帶謂詞性賓語的動詞。

③體賓動詞兼謂賓動詞:既能帶體詞性賓語又能帶謂詞性賓語的動詞。

形容詞

1、分類

表示性質、狀態、形象或形狀等的詞。可分為以下幾類:

表性質:

②表狀態:

③表形象或形狀:

④其他:

2、語法特征

①形容詞大都可以受程度副詞的修飾,狀態形容詞因為已有表示程度的意思,所以不再受程度副詞的修飾。

②部分形容詞可以重疊、加綴。

詞(非謂形容詞)

1、語法特點

不能作謂語,只能作定語,加“的”以后更加自由地作定語。

2、區別詞與一般形容詞的區別

區別詞和形容詞都可以修飾名詞作定語,但形容詞作謂語,一般可用“很”修飾,這兩項功能是區別詞沒有的,也是形容詞與區別詞的最大差別。

關于名、動、形的區分

1、比較明顯的名、動、形可以借助意義來辯別,這可以叫意義初識法。

2、比較復雜的,特別是有相同語素的,可用功能辨別法。

區分名、動、形首先應當抓住區別性功能,把名詞(體詞)和動、形(謂詞)區分開來。

3、名、動、形的兼類:

①、形兼動:

②、形兼名:

③、動兼名:

數詞是表示數目和次序的詞。

1、數詞的分類

(1)

單純數詞、復合數詞:

(2)基數詞、序數詞:

(3)確數詞、概數詞:

2、數詞的語法功能

①數詞常與量詞組合成數量短語,數量短語經常修飾名詞。

②數詞不能重疊。

③數詞表示年齡時,單獨作謂語,并受副詞修飾.。

④在算式中數詞可以作主語、定語、賓語。

3、正確使用數詞

量詞

1、量詞的分類

量詞是表示計算單位的詞,又叫單位詞。一般分為物量詞、動量詞、時量詞三類。

(1)物量詞

(2)動量詞

(3)時量詞

2、量詞的語法特點

(1)單音節量詞可重疊,重疊后有“每一”的意思,可作定語、主語、謂語。

(2)、量詞與數詞組合的數量短語可合稱數量詞。

3、量詞的特點

(1)個體量詞與名詞之間搭配關系比較固定,或說名詞對個體量詞的選擇性很強,漢語的量詞發達就是這一原因造成的。

(2)

增加了一種區別同音語段的語法手段。

(3)量詞的運用有時還帶有修辭色彩。

(4)名量搭配有一定的理據性。

代詞不是根據語法功能分出來的類,而是根據“替代”作用把它們聚合起來的。

1、代詞的分類

漢語有一套簡明的代詞,表示指稱,主要有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三類。

2、代詞的語法特點

代詞同它所代替的詞的功能大致相同,所指代的詞能作什么成分,這類代詞也能作什么成分。

只能做狀語的詞叫副詞。“極、很”等少數副詞還可以作補語。副詞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表程度、范圍、時間等。

有人把副詞歸入實詞,因為它可以充當句子成分,有的副詞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如:“不、沒有、也許、有點兒”等。有人把副詞歸入虛詞,因為它不作主要的句子成分,又無實在意義。還有人把它說成半虛詞。(半虛詞還有介詞,半實詞是代詞)。

1、副詞的分類

①、程度副詞

②、時間副詞:

③、范圍副詞

④、表重復、連續的副詞

⑤肯定副詞、否定副詞和估量副詞

⑥情勢副詞

⑦語氣副詞

2、副詞的位置

一是在動詞或形容詞性詞語前,一是在句首,即句中和句首。

3、副詞的語法功能

①只能充當狀語,但“很”“極”例外,還可以作補語。

②不能單獨回答問題,但也有例外。

③用在復句或緊縮句中的副詞既有關聯作用,又有修辭限制作用。

④副詞在名詞性謂語句中,可作謂語的修飾語。

4、副詞的運用

①、多層否定要正確。

②、運用副詞不能前后矛盾。

③、有關聯作用的副詞配搭要恰當。

④、程度副詞運用要適中。

5、時間名詞和時間副詞的區分

6、副詞同形容詞的區分

7、副詞和形容詞同音

8、副詞和區別詞的兼類

介詞用在詞或短語前頭,合起來表示起止、方向、處所、時間、對象、目的等。

1、介詞的分類

純粹介詞:

介詞兼動詞:

介詞還可以從表述的意義進行分類。

引出處所、方向、時間:

引出方式、方法、手段、依據:

③表比較:

④表處置:

⑤表被動:

⑥表排除:

⑦表對象、關聯:

⑧表原因、目的:

2、介詞的語法功能

①不單獨作句子成分,不能重疊,不能帶動態助詞“著、了、過”,不能帶“來、去、上來、下去”等趨向動詞。

②介詞和它的賓語構成介賓短語,在句子中充當句子成分,常作狀語、補語、定語也可以作賓語。

③介詞短語是一個特殊的功能類,不屬體詞性短語,也不屬謂詞性短語。

3、介詞與動詞的區分

連接詞、短語、分句、句子、句群等的虛詞。

連詞都有連接作用,但有連接作用的不一定都是連詞,某些副詞和少數短語也有連接作用。

1、連詞的語法功能和分類

連詞主要是表示連接項之間的語法關系。

2、連詞和有連接作用的副詞的區分

3、連詞與介詞的區分

4、常用的幾個連詞

助詞是粘附于詞、短語和句子上面,表示某種結構關系或附加意義的詞。

助詞與其他虛詞一樣,不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只表語法意義,無詞匯意義,讀輕聲。助詞有以下四類:

①結構助詞:的、地、得

②動態助詞:著、了、過

③比況助詞:似的、一樣、一般、般

④其他助詞:所、等、連、給、個、看、它、他們等

1、結構助詞

2、動態助詞

語氣詞

語氣詞是后置粘著詞,讀輕聲。一般認為語氣詞用在句末,表達句子的種種語氣,其實不一定。

1、語氣詞的分類

①表陳述語氣的:的、了、吧、呢、著呢、唄、罷了(而已)、也罷、也好、啦、嘞、嘍、啊等。

②表疑問語氣的:嗎(么)、吧、呢、啊(呀、哇、哪)、來著等。

③表祈使語氣的:吧、了、呢、啊(呀、哇、哪)等。

④表感嘆語氣的:啊、啦等。

2、語氣詞的特點

①語氣詞都讀輕聲,句子語調的高低升降變化主要體現在語氣詞。

②一種語氣可能有幾個語氣詞來表示,一個語氣詞也可能表達幾種語氣,所以一個語氣詞屬何語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