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再別康橋》_第1頁
高一語文《再別康橋》_第2頁
高一語文《再別康橋》_第3頁
高一語文《再別康橋》_第4頁
高一語文《再別康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再別康橋我敢說,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條水!——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云中鶴、南湖、詩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并于同年應父命與年僅16歲的張幼儀成婚,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于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于婚外愛戀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與元配夫人張幼儀離異。同年8月辭別劍橋啟程回國。作者及背景簡介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經常發表詩作,1923年與胡適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徐志摩任翻譯,后隨泰漫游歐洲。同年認識有夫之婦陸小曼并相

戀,1926年10月,與陸小

曼結婚,1927年在上海光

華大學任教授,1929年兼

任中華書局編輯。1930年秋,應胡適之邀,到北京大學任教授。在此期間,徐志摩為了生計,往返于北平與上海之間疲于奔命,然而仍舊難以滿足早已移情別戀的陸小曼,只是礙于舊情與面子,不好再次離異。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從南京乘飛機去北平,途中飛機失事,不幸遇難,死于泰山腳下,時年35歲。《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

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徐志摩留學英國兩年,大部分時間在此度過。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時光。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涌上心頭。說得太傷感于事無補,寫得太淡漠未免矯

情,還是灑脫一些好。朗誦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一、從詩歌意象入手鑒賞詩歌一、從詩歌意象入手鑒賞詩歌【討論】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請同學們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別是哪些?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么作用?【總結】【總結】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總結】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一般離別詩的告別對象,而選取云彩等自然景物,描繪出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的境界,營造出一種清新感,以此來表現康橋秀美風光和自己對康橋的眷戀。二、從詩歌的情感入手鑒賞詩歌二、從詩歌的情感入手鑒賞詩歌【討論】1.“招搖”常含貶義,常與“過市”連用。用在這里恰當嗎?“甘心”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2.為什么詩人將“河畔的金柳”大膽地想象為“夕陽中的新娘”?3.詩人為什么用“輕輕”、“悄悄”來描繪他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呢?1.“招搖”常含貶義,常與“過市”連用。用在這里恰當嗎?“甘心”表現了

詩人怎樣的感情?

“招搖”寫康河的水草隨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詩人點頭致意,寫出了康橋對詩人的歡迎態度。在這詩情畫意中,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條水草”,寫出了詩人對康橋永久的、熱烈的愛戀。1.“招搖”常含貶義,常與“過市”連用。用在這里恰當嗎?“甘心”表現了

詩人怎樣的感情?2.為什么詩人將“河畔的金柳”大膽地想象為“夕陽中的新娘”?2.為什么詩人將“河畔的金柳”大膽地想象為“夕陽中的新娘”?

“新娘”既是一種景象,也是“我”心中之舊情的流露,把“金柳”比喻成“新娘”,表現詩人對康橋迷戀的感情。3.詩人為什么用“輕輕”、“悄悄”來描繪他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呢?詩人用與情人纏綿惜別的心情和筆調與康橋道別,他唯恐驚破心中之夢,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詩人仿佛在悉心呵護一個情人的睡夢,生怕這個夢境有絲毫的殘損,輕柔的嘆息般的韻律與依依別離情緒完美地統一地在一起。全詩感情線索全詩感情線索第一節:寫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全詩感情線索第一節:寫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第二~五節:寫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全詩感情線索第一節:寫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同時透露了難分難舍的離情,給全詩定下抒情的基調;第二~五節:寫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第六節:詩人由幻想回到現實,想到今晚要和康橋離別,情緒低落下來;第七節:跟開頭呼應,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第七節:跟開頭呼應,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總結第七節:跟開頭呼應,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總結(再到康橋)第七節:跟開頭呼應,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總結愁(再到康橋)第七節:跟開頭呼應,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總結愁(再到康橋)(看到康橋)第七節:跟開頭呼應,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總結愁(再到康橋)(看到康橋)喜第七節:跟開頭呼應,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總結愁(再到康橋)(看到康橋)(告別康橋)喜第七節:跟開頭呼應,表露出詩人不愿驚動他心愛的康橋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離去的哀愁。總結愁(再到康橋)(看到康橋)(告別康橋)喜愁三、從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詩歌三、從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詩歌

2.繪畫美

1.音樂美

3.建筑美音樂美A、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蕭、橋;來、彩。每節押韻,逐節換韻,音律和諧。)音樂美A、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蕭、橋;來、彩。每節押韻,逐節換韻,音律和諧。)B、節奏舒緩、悅耳,音節和諧、優雅。

音樂美A、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蕭、橋;來、彩。每節押韻,逐節換韻,音律和諧。)B、節奏舒緩、悅耳,音節和諧、優雅。

C、回環復沓。首節和尾節,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回環呼應的結構形式。音樂美繪畫美繪畫美七節詩,幾乎每節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語言上多采用有色彩的詞語:云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輝斑斕,描繪出一幅幅清新、明麗的畫面,創設出一種夢幻般的意境。而且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蕩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面都變成了動態的

畫面,給人以立體感。建筑美建筑美

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共七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上。都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小結本課小結本課賞析現代詩歌的三個角度小結本課詩歌的意象賞析現代詩歌的三個角度小結本課詩歌的意象詩歌的情感線索賞析現代詩歌的三個角度小結本課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詩歌的情感線索賞析現代詩歌的三個角度作者“悄悄地”走作者“悄悄地”走作別作者“悄悄地”走作別云彩作者“悄悄地”走金柳作別云彩作者“悄悄地”走金柳作別云彩青荇作者“悄悄地”走金柳柔波作別云彩青荇作者“悄悄地”走金柳水草柔波作別云彩青荇作者“悄悄地”走星輝金柳水草柔波作別云彩青荇作者“悄悄地”走星輝金柳水草柔波作別云彩青荇依依惜別之情思想內容感情真摯,意境深邃這首詩從思想內容上來說,只表達了一種微波輕煙似的情緒,社會投影很模糊,表現不出五四時代的時代精神。然而這首詩感情真摯,意境深邃。詩人很懂得主觀情緒和客觀景物和和諧融合。他筆下的康橋是有生命有靈性的,帶有詩人柔和飄逸的風度,與詩人的感情融為一體。秦老師的隨筆:有一種愛,無言而深幽;有一種痛,不見而能感受;有一種苦,因為嘗過太多的甜而無法表述;有一種思念,穿越時空,無望而寂寞。有的除了愛還是愛;有的把痛苦沉淀為冷漠;有的把思念釀成酒;而我們,當把它們寫成詩,裝進倉,開一扇窗,讓相

同的靈魂——一起守候沒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間不能沒有詩,詩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沒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間不能沒有詩,詩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請你作詩的知己吧!讓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