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_第1頁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_第2頁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_第3頁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_第4頁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西漢建立文景之治休養生息

公元前202年

劉邦-漢高祖

垓下之戰

定都長安兵罷皆歸家

釋奴為民

鼓勵農業生產

輕徭薄賦以德化民

以農為本

廢除嚴刑峻法勤儉治國進一步輕徭薄賦經濟凋敝國力增強國庫充盈第11課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政治經思想公元前127年主父偃“推恩令”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五銖錢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漠北戰役北擊匈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創辦太學公元前141年董仲舒建議“刺史制度”“察舉制”完善監察機構建立廣納人才建立經濟軍事鹽鐵官營、專賣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劉徹登基西漢進入鼎盛時期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1年-前87年在位)沁園春作者:毛澤東(近代)……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歷史的車輪:時間線七國之亂公元前154年公元前141年漢武帝登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公元前127年推恩令漠北戰役公元前119年公元前118年五銖錢“誅晁錯,清君側”主父偃董仲舒衛青、霍去病簡介:是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四歲被封為膠東王,七歲時被冊立為太子,十六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

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那一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知識結構圖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推恩令”經濟:軍事:思想:人物:主父偃原因:諸侯王勢力強大,地主豪強橫行,導致社會秩序混亂內容:分封候國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刺史制度”政治內容:中央設司隸校尉監察京師百官以及皇族地方分13州部設剌史監察地方官吏加強中央集權時間:公元前127年“鹽鐵專賣”原因:私人鑄幣鹽鐵經營權在豪強手中富商大賈控制國家命脈內容:1.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2.鹽鐵官營、專賣收歸國有

3.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作用:使國家財政大為改善,為漢武帝許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經濟基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人物:董仲舒內容:《舉賢良對策》興辦太學“五經”為教材作用:儒學立為正統思想,居主導地位影響深遠“北擊匈奴”人物:衛青霍去病主要戰爭:漠北戰役作用:使匈奴一躕不振再無力與西漢對抗部分匈奴人開始西遷漢武帝全面鞏固了大一統王朝,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治國:忠君守禮“察舉制”內容:廣納人才金縷玉衣:漢諸侯王墓殮服諸侯王勢力強大地主豪強橫行威脅政局的穩定性七國之亂晁(cháo)錯——“削蕃策”引發“七國之亂”漢景帝平叛亂收回吳楚之地政治策略變化時期國情政治策略作用漢高祖劉邦國力衰弱分封諸侯王鞏固統治穩定政局漢文帝劉恒有所好轉賈誼《治安策》分齊、趙削弱諸侯王漢景帝劉啟太平治世晁(cháo)錯“削蕃策”引發“七國之亂”削吳、楚平叛亂鞏固統治漢武帝劉徹繁榮盛世主父偃“推恩令”

建立“刺史制度”削弱諸侯王勢力監視地方州部鞏固中央集權史書材料

然諸侯原本以大,末流濫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橫逆,以害身喪國。故文帝采賈生之議分齊、趙,景帝用晁錯之計削吳、楚。武帝施主父之冊,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陡。而藩國自析。自此以來,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為三。皇子始立者,大國不過十余城。長沙、燕、代雖有舊名,皆亡南北邊矣。景遭七國之難,抑損諸侯,減黜其官。武有衡山、淮南之謀,作左官之律,設附益之法,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

——漢·班固《漢書》卷十四《諸侯王表第二》推恩令的實施不行黜陡。而藩國自析。不用廢黜遷徙,諸侯國就自行分崩離析。左官之律:對諸侯手下的官員進行諸多限制的法律。如:不能住在京城、不能提升,諸侯犯罪連坐等附益之法:嚴禁官僚為諸侯王聚斂財富、嚴禁官僚與諸侯王勾結,為諸侯王謀取利益。目的:孤立諸侯王,削弱其勢力。推恩令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計謀頒布“推恩令。”“……愿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從其計。"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推恩令武帝"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名號。'"——《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序》元朔二年,"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漢書·武帝紀》推恩令前后諸侯國對比圖鑄幣權文帝之時,縱民得鑄錢、冶鐵、煮鹽。吳王擅障海澤……山東好滑,威聚吳國。……吳、鄧錢布天下,故有鑄錢之禁。禁御之法立,而奸偽息。——《鹽鐵論·錯幣》自造白金五銖錢后五歲,赦吏民之坐盜鑄金錢死者數十萬人。其不發覺相殺者,不可勝計。……而公卿請令京師鑄鍾官赤側,一當五,賦官用非赤側不得行。……白金終廢不行。……諸郡國所前鑄錢皆廢銷之,輸其銅三官。——《史記》卷三十《平準書》秦-半兩錢漢武帝時期:五銖錢公元前118年開始鑄統一五銖錢。鑄幣權收歸中央。枚重五銖,形制規整,重量標準,鑄造精良。1銖=0.65克秦半兩錢=8銖鹽鐵官營、專賣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元狩四年),董仲舒提出鹽鐵專賣。

文帝之時,縱民得鑄錢、冶鐵、煮鹽。”富商大賈“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大臣桑弘羊說:“當此之時,四方征暴亂,車甲之費,克獲之賞,以億萬計,皆贍大司農。此皆……鹽鐵之福也。”大農上方法論鐵丞孔僅、咸陽言:“因官器作煮鹽,官與牢盆……敢私鑄鐵器煮鹽者,欽(腳鐐)左趾,沒入(收)其器物。”——《史記·平準書》“均輸平準”政策均輸:“齊勞逸而便貢輸”——《鹽鐵論·本議》平準:抑天下之物,名曰“平準”——《漢書》卷二十四《食貨志下》目的:為了解決貢物運輸和物價管理方面的問題。實現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材料:“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史記·貨殖列傳》“商賈有市籍,及家屬,皆無得田,以便農。敢犯令,沒入田僮”。——董仲舒對比之下,從事商業比從事農業、手工業的人致富更快不利于發展農業生產影響國家的經濟基礎措施:重農抑商重農:改進農業工具提高農業生產水平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水患抑商:貨幣專鑄鹽鐵專賣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

西漢趙過發明漢代耬車

播種工具:開溝+播種+掩土漢武帝注重發展農業生產

西漢趙過推廣”耦犁”耕犁安裝犁壁比歐洲早一千多年。西漢冶鐵業和水利工程時期思想主張秦反對儒家尊祟法家以法治國漢初道家黃老學說無為而治恩威并施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忠君守禮秦:焚書坑儒材料1: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______《史記·秦始皇本紀李斯》秦坑儒谷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材料2: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董仲舒傳》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漢代講經圖“經”指什么?儒家的思想核心:忠君守禮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漢代太學禮堂秦、漢思想文化措施的比較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思想統一,鞏固中央集權。秦始皇:采用暴力鎮壓的方式,不僅沒有達到強化思想統一的目的,反而鉗制了文化的發展,激化了社會矛盾。漢武帝: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實現了思想統一,不僅鞏固了漢朝的大一統,也對以后鞏固統一的國家和中央集權產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北擊匈奴“封狼居胥”指西漢大將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壇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出自于《漢書·霍去病傳》,后來封狼居胥成為中華民族武將的最高榮譽之一衛青漢朝前期疆域圖西漢和匈奴的戰爭: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直達西域鞏固邊防P40越南河西四郡管轄河西走廊和玉門關一帶廣西北朝鮮大漠蔥嶺巴爾喀什湖漢武帝--雄才大略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第一位以正月為歲首。頒布太初歷的皇帝第一部紀傳體的史書司馬遷《史記》第一個用儒家學說統一思想的皇帝第一個創立太學培養人才的皇帝第一個開通西域的皇帝第一個用罪己詔自我批評的皇帝漢武帝的負面評價窮兵黷武:崇尚武力,好大喜功。連年征戰,耗盡國庫錢糧自奉奢侈,多所興作。農民賦役沉重民怨沸騰公元前91年,“巫蠱之獄”痛失太子公元前89年,下“哀痛之詔”——“輪臺罪己詔”“前有司奏欲蓋民賦三十(每口增加30錢稅收),助邊用,是重困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奏遣卒田輪臺。輪臺西于車師千余里,前開陵侯擊車師時,雖勝,烽其王,以遼遠乏食,道死者尚數千人,況蓋西乎!……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悻,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因養馬而免徭賦),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評價漢武帝臣光曰:“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然秦以之亡,漢以之興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受忠直之言,惡人欺蔽,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十二《漢紀十四》論“秦皇漢武”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暴君

漢武帝富有雄才大略,他重用人才、削除侯國、獨尊儒術、建立太學、興修水利、發展經濟、北擊匈奴、鞏固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