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3.080.10CCS
P
20DB63 DB
63/T
1981—2021公路預制裝配式擋土墻設計規范 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
布DB63/T
1981—2021 前 言
..........................................................................
II1 范圍
............................................................................
12 規范性引用文件
..................................................................
13 術語和定義
......................................................................
14 總體要求
........................................................................
25 材料要求
........................................................................
36 作用(或荷載)
..................................................................
47 基礎設計和穩定性驗算
............................................................
78 懸臂式擋土墻
....................................................................
89 扶壁式擋土墻
...................................................................
1010 重力式擋土墻
..................................................................
1711 連接結構設計與計算
............................................................
18附錄
土壓力計算........................................................
22DB63/T
1981—2021 本文件按照GB/T
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運輸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提出。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運輸廳歸口。中心。國全、殷俊明、王志華、韓文旭、葸生海、曾鵬、孟永發、鐘慶道、鄧景輝、胡少東、干求學、高偉、史雪琛。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運輸廳監督實施。IIDB63/T
1981—20211 范圍設計和穩定性驗算、懸臂式擋土墻、扶壁式擋土墻、重力擋土墻以及連接結構設計與計算。本文件適用于公路新建和改擴建工程預制裝配式擋土墻的設計。2 規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
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T
8077 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GB
50661 鋼結構焊接規范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2 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T
鋼筋連接用灌漿套簡JG/T
鋼筋連接用套筒灌漿料JGJ
18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鋼筋焊接網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鋼筋錨固板應用技術規程JTG
2120 公路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JTG/T
3310 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JTG
3362 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
3363 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3430 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
公路工程抗震規范JTG
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公路圬工橋涵設計規范JTG
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JTG
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DB63/T
1981—20213.1預制裝配式擋土墻在工廠或現場分段(分節)預先制作,在施工現場裝配組成的擋土墻。3.2裝配單元在工廠或現場預制的混凝土構件。3.3全預制所有部件均采用預制施工。3.4部分預制部分部件采用預制施工,其他部件采用現場澆筑施工。3.5焊接連接部件間通過預埋鋼筋焊接形成的連接。3.6螺栓角鋼連接部件間通過預埋螺栓和角鋼緊固形成的連接。3.7錨栓連接部件間通過預埋螺栓和預留鍵槽緊固形成的連接。4 總體要求4.1
應遵循“少規格、多組合”的原則。4.2
設計使用年限應符合
JTG
2120
規定。4.3
墻型可選擇懸臂式、扶壁式和重力式等,應結合實際情況參照
JTG
D30
選用。4.4
預制構件連接應滿足以下要求:a) 采取有效的連接方式保證結構的整體性;b) 節點和接縫受力明確、構造可靠,并應滿足承載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c) 根據連接和接縫的構造方式和性能確定結構的整體計算模型;d) 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專項設計,并編制結構計算書。4.5 每
10
m~15
m
2
cm
的沉降伸縮縫,可采用瀝青麻絮等填塞。4.6 墻身應設置傾向墻外、且坡度不小于
4
據墻背滲水情況合理布設,最底層距地面(設計水位)高度應大于
30
cm,宜采用管材,進水口宜采用透水土工布。流動度/mmJG/T
30抗壓強度/MPaGB/T
28豎向膨脹率/%JG/T
24
0.020.5氯離子含量/%GB/T
泌水率/%GB/T
GB/T
DB63/T
1981—20214.7
墻背應采用透水性強的填料,其防、排水系統的設置應符合
規定。4.8
抗震設防類別及標準應符合
JTG
B02
規定。4.9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應符合
JTG/T
3310
規定。4.10
預制構件應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
%后,方可吊運、安裝。5 材料要求5.1 混凝土、鋼筋和鋼材5.1.1 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
JTG
3362
和
JTG
JTG/T
規定。5.1.2 鋼筋宜選用
和
1499.1
和
GB/T
規定。普通鋼筋采用套筒灌漿連接和漿錨搭接連接時,鋼筋選用應符合
GB/T
1499.2
規定。5.1.3 鋼筋焊接網應符合
規定。5.1.4 預制構件吊環應符合
GB/T
1499.1
規定,且計算拉應力應不大于
MPa。5.1.5 預制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宜不小于
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不小于
C30;現澆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不小于
C25。5.2 連接材料5.2.1 鋼筋套筒灌漿連接采用套筒應符合
JG/T
398
1
規定。表1 水泥基灌漿料的性能要求5.2.2
鋼筋錨固板材料應符合
256
規定。5.2.3
受力預埋件的錨板及錨筋材料應符合
JTG
3362
5.2.4
連接用焊接材料和螺栓緊固件材料應符合
GB
50661、JGJ
18
和
JTG
5.2.5
砂漿強度等級應符合
JTG
D61
規定。6 作用(或荷載)kN/m3kN/m378.523.025.021.024.024.024.021.0DB63/T
1981—20216.1 作用(或荷載)的分類與組合6.1.1 預制裝配式擋土墻設計采用的作用(或荷載)及作用(或荷載)組合應符合
JTG
規定。6.1.2 預制裝配式擋土墻的地震作用力,地震主動土壓力及抗震強度、穩定性驗算應符合
JTG
規定。墻頂護欄的車輛碰撞力應符合
規定。6.1.3 滑坡、泥石流路段的路基擋土墻,所承受的滑坡、泥石流作用力及其設計原則應符合
規定。6.1.4 預制裝配式擋土墻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極限狀態設計表達式中,作用(或荷載)效應的設計值定義為標準值乘以分項系數。作用(或荷載)標準值按以下規定取用:a)
結構自重:按構件設計尺寸與材料的標準重度計算;b)
車輛荷載:按本文件
計算;c)
人群荷載:按本文件
計算;d)
土壓力:按本文件
及附錄
A
計算;e)
靜水壓力、水的浮力和流水壓力:按本文件
6.2.8、6.2.9、6.2.10
計算。6.1.5 預制裝配式擋土墻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時,常用作用(或荷載)分項系數應符合
規定,除有其他規定外。6.1.6 計算擋土墻結構的重力時,其材料標準重度應符合表
2
規定。表
2 材料標準重度表6.2 常用作用力計算6.2.1 作用在擋土墻的填料側壓力,依據土力學原理按墻背形狀、墻體位移條件、墻背填料所處的狀態計算確定。除符合本文件
6.2.4
規定時可計入部分墻前被動土壓力外,僅考慮墻后主動土壓力。6.2.2 并根據地基的滲水情況,計算水的浮力。6.2.3 擋土墻墻背填料的主動土壓力計算:a)
填方路基擋土墻(下擋墻): 高速、一級公路的擋土墻應按
3430
規定進行墻背填料的土工試驗,確定填料的物理力學指標;其他等級公路的擋土墻當缺乏試驗數據時,填料內摩擦角(φ)可按
規定取值。主動土壓力按本文件
計算; 墻背填料為黏性土時,可采用綜合內摩擦角近似按本文件
A.1~A.6
合內摩擦角
φ0宜根據土工試驗測得的物理力學指標按本文件
資料時,可按
規定取值;b)
挖方路基擋土墻(上擋墻):
A.1~A.8計算主動土壓力;DB63/T
1981—2021
采用墻背填料沿坡面滑動和破棱體位于填土中兩種工況分別計算主動土壓力,取大值。
A.8
采用楔體試算法計算主動土壓力。6.2.4 當基礎埋置較深、地層穩定,不受水流沖刷和其它擾動破壞,且對墻前填料進行充分壓實時,可計入墻前的部分被動土壓力。計算方法應符合本文件
規定。6.2.5 車輛荷載作用于墻背填料引起的附加土體側壓力,可按
規定換算成等代均布土層厚度計算。墻背填料破壞棱體上的車輛附加荷載按圖
1
布置。a) 作用于墻頂或墻背填料上的人群荷載標準值規定為
a) 作用于墻頂或墻背填料上的人群荷載標準值規定為
3kN/m
;城郊行人密集區可參照所在地區dHBαθL0q圖1 擋土墻附加荷載布置6.2.6 人群荷載及人群荷載作用在擋土墻墻背填料上所引起的附加土體側壓力,按以下確定:2城市橋梁設計規范規定采用,或取上述規定值的
倍;b) 作用于擋土墻欄桿立柱柱頂的水平推力標準值采用
0.75準值采用
1kN/m;c) 人群荷載作用在墻背填料上所引起的附加土體側壓力,可按公式(1)換算成等代均布土層厚度計算:
式中:h0——人群荷載換算的等代均布土層厚度,m;qr——作用于墻后填土上的人群荷載標準值,kN/m2;γ——墻后填土的重度,kN/m2。
(1)DB63/T
1981—20216.2.7 墻背填料中的地下水無法排出時的主動土壓力計算,可將墻后常水位上下視為不同的填料層。
6.2.8
立作用于墻背。6.2.8 墻面處。PP
H2
(2)式中:Pw——作用于每延米墻長的靜水壓力標準值,kN;γw——水的重度,kN/m3;Hw——水深,m。6.2.9 作用于擋土墻墻身上的計算浮力,應根據地基滲水情況,按以下確定:a)
100
b)
力的
c)
擋土墻基礎嵌入不透水性地基時,不計水浮力;d)
慮常水位的浮力或不計浮力;e)
當不能確定地基是否透水時,應分別以透水和不透水兩種情況進行荷載組合,取其不利者;f)
計算水位以下,每延米擋土墻墻身的水浮力標準值,按公式(3)計算:Gw
wVw
(3)式中:Gw——每延米墻身的水浮力標準值,kN;γw——水的重度,kN/m3;Vw——計算水位下墻身的體積,m3。g)
計入水浮力時,填料的重力(包括基礎襟邊上的土柱重力)應采用填料的有效重度進行計算。填料的有效重度
γ0按公式(4)計算:
0
sat
w
(4)式中:γ0——3;γw——水的重度,kN/m3;γsat——填料的飽和重度,kN/m3。6.2.10 水流流經擋土墻時,作用于每延米墻身迎水面上的流水壓力標準值按公式(5)計算,作用點取在設計水位的三分之一迎水墻面處。
(5)式中:Ph——Hw——計算水深,m;vφ——CL——水流與墻面間的側向阻力系數,按表3規定。基底傾斜度(tanα0
0.3
0.2μ
<0.50.00.5
μ
0.6
0.1μ
0.6
0.2注1:α0注2:μ為基底與地基土的摩擦系數。
αwCL0.00.5100.7200.9
301.0DB63/T
1981—2021表
3 側向阻力系數6.2.11 擋土墻受溫度作用引起的影響力應按
6.2.11 擋土墻受溫度作用引起的影響力應按
JTG
D60
規定。7.1 基礎一般構造7.1.1 預制裝配式擋土墻宜采用明挖基礎,宜設置在地質情況較好的地基上,當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設料的剛性角。7.1.2 基礎的埋置深度應符合
D30
規定。7.1.3 斜坡地面上的擋土墻,基礎前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離應符合
JTG
規定。7.1.4 擋土墻采用傾斜基底時,其傾斜度應符合表
4
規定。表
4 基底傾斜度7.2 地基計算7.2.1 擋土墻地基承載力計算時,傳至基礎底面的作用(或荷載)效應,宜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作
確定。7.2.2 擋土墻基礎底面壓應力按
JTG
和
JTG
3363
規定驗算。7.3 穩定性驗算7.3.1 擋土墻穩定性驗算時,施加于擋土墻的作用(或荷載)及效應組合應符合本文件
6
規定。7.3.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穩定方程和穩定系數應符合
JTG
D30
規定。DB63/T
1981—20217.3.3 擋土墻設計為滑動穩定控制時,宜采取以下抗滑動穩定性措施:a)
采用傾斜基底;b)
采用凸榫基底,凸榫應設置在堅實地基上;c)
當符合本文件
6.2.4
規定時,宜計入墻前被動土壓力。7.3.4 擋土墻設計為傾覆穩定控制時,宜采取以下抗傾覆穩定性措施:a)
調整墻面、墻背坡度;b)
改變墻身形式,宜采用扶壁式等抗傾覆穩定性較強的擋土墻形式;c)
擴展基礎前趾,當剛性基礎的前趾擴展受剛性角限制時,宜采用配筋擴展基礎。8 懸臂式擋土墻8.1 一般規定8.1.1
m。8.1.2 結構重要性系數(γ0)應符合
JTG
D60
規定。8.1.3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及構造等,除應滿足本文件要求外,還應符合JTG
3362
規定。8.1.4 地基、基礎設計及構造要求,除應滿足本文件
7
JTG
3363
規定。8.2 一般構造8.2.1
立壁厚度應不小于
8.2.3 8.2.3 外側墻面的分布鋼筋直徑應不小于8
500
mm
,1—前趾板;2—后踵板;3—立壁;H圖2 懸臂式擋土墻8.2.2 懸臂式擋土墻中的主鋼筋直徑宜不小于
應配置大于
50
%主鋼筋面積的構造鋼筋。2間距應不大于
mm。DB63/T
1981—20218.2.4 鋼筋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
JTG
3362
規定。8.2.5 懸臂式擋土墻可將底板和立壁分別作為裝配單元(見圖
3),結構尺寸應滿足以下要求:a)
底板橫向長度根據擋土墻的穩定性驗算確定;b)
立壁高度根據工程段落要求確定;c)
立壁縱向長度和底板縱向長度等同,應結合運輸條件確定。a)
底板 b)
立壁圖3 懸臂式擋土墻裝配單元示意圖8.3 設計計算8.3.1 承受的作用(或荷載)及作用(或荷載)組合應符合本文件
6
規定,基礎設計及整體穩定性驗算應符合本文件
7
規定。8.3.2 懸臂式擋土墻可取單位墻長進行內力計算。按地基承載力和穩定性驗算,確定前趾板和后踵板筋配置。8.3.3 懸臂式擋土墻的土壓力可按附錄
A
規定計算。驗算地基承載力、穩定性、底板正截面抗彎承載計算立壁正截面抗彎承載力時,可按實際墻背計算土壓力,可不計入墻背與填料間的摩擦力。8.3.4 立壁可按固定在底板上的懸臂梁進行計算。立壁截面設計時,可不計立壁自重,僅計入主動土壓力的水平分量。8.3.5 后踵板宜按固定在立壁與前趾板結合部的懸臂梁進行計算,并應滿足以下要求:a)
力的豎向分量、后踵板自重、基底反力;b)
計彎矩。8.3.6 前趾板宜按固定在立壁與后踵板結合部的懸臂梁進行計算,并應滿足以下要求:a)
作用于前趾板上的計算荷載:前趾板上填料重、前趾板自重、基底反力;b)
前趾板上填料重按天然地面或沖刷線以下
1.0
m
計算,墻前被動土壓力可不計入。9 扶壁式擋土墻9.1 一般規定9.1.1 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宜在地基承載力較低的填方路段使用,單級墻高不宜大于
9.1.2 結構重要性系數(γ0)應符合本文件
8.1.2
規定。DB63/T
1981—20219.1.3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及構造要求等,應符合本文件
8.1.3
規定。9.1.4 地基、基礎設計及構造要求應符合本文件
8.1.4
規定。9.2 一般構造9.2.1 扶壁式擋土墻由立壁、扶壁、底板(包括前趾板與后踵板)組成,見圖
4。1—前趾板;2—后踵板;3—中扶壁;4—邊扶壁;5—立壁。圖4 扶壁式擋土墻9.2.2
8.2.5規定。a)底板 b)立壁 c)扶壁圖5 扶壁式擋土墻裝配單元示意圖9.2.3 扶壁間距宜為墻高的
1/3
~
1/2;扶壁厚度宜為兩扶壁間距的
1/8
~
0.30
扶壁應隨高度變化逐漸向墻后加寬。9.2.4 立壁、底板宜采用等厚板,立壁厚度應不小于
0.20
m,底板厚度應不小于
m。10DB63/T
1981—20219.2.5 分段長度不宜超過
m。每分段長度中扶壁宜不少于
3
個。每段墻兩端立壁懸出邊扶壁外的凈長度宜為
~
0.5
倍扶壁間的凈距。9.3 設計計算9.3.1 承受的作用(或荷載)及作用(或荷載)組合應按本文件
6
規定,基礎設計及整體穩定性驗算應按本文件
7
規定。9.3.2 扶壁式擋土墻計算單元宜采用墻的分段長度。按地基承載力和穩定性驗算,確定前趾板和后踵尺寸及鋼筋配置。9.3.3 前趾板可按固定在立壁與后踵板結合部的懸臂梁進行計算。9.3.4 后踵板可按支撐在扶壁上的連續板計算,不計立壁對底板的約束作用,后踵板與扶壁按鉸支連接。后踵板上的作用(或荷載)和效應計算可做以下簡化:a)
后踵板上的計算荷載,除與本文件
8.3.4
所規定的作用于懸臂式擋土墻后踵板上的荷載相同分布見圖
6。后踵板端部的豎向壓應力(σw)及組合荷載綜合分項系數(γQC),可按公式(6)
σw內插法求得;
pG MB B
(6)
(7)式中:σw——γQC——后踵板組合荷載的綜合分項系數;σy2——按本文件8.3.3計算,后踵板端部的豎向土壓應力,kPa;p2——后踵板端部的基底應力,kPa;Gs——按本文件8.3.5計算,每延米擋土墻計算墻背與實際墻背間的填土重及換算土層重,kN/m;B2——后踵板寬度,m;M2B2——hj——后踵板的厚度,m;γk——后踵板的材料重度,kN/m3;γG——分別采用;γQ1——b)
(8)、公式(9)和公式(10)計算: 支點負彎矩組合設計值:M
2d1i
M
2d0i
1.5
(8) 跨中正彎矩組合設計值:M
2d2i
M
2d0i
2.5
(9)11DB63/T
1981—2021 支點剪力組合設計值:2d1i
wi
0
0
(10)式中:M2d0i——后踵板第i個板條上,以相鄰扶壁凈距為跨徑的簡支梁跨中彎矩組合設計值,kN·m;γQC——后踵板上組合荷載的綜合分項系數;σwi——組合荷載引起后踵板第i個板條的豎向壓應力,kPa;L0——相鄰扶璧間的凈距,m;b0——后踵板板條的寬度,1.0m。h)
依據立壁豎直板條固結端的作用效應組合設計值,配置后踵板的橫向鋼筋。σ組合荷載引起后踵板端部的豎向壓應力;σ
個板條的豎向壓應力。圖6 后踵板上組合豎向荷載分布示意圖9.3.5 作用于立壁上的作用(或荷載)可按以下方法簡化計算,見圖
7:a)
的豎直分量、墻前被動土壓力等;b)
作用于立壁上的替代水平土壓應力簡化為梯形分布,1/4
~
墻高段的替代水平土壓應力σPJ,可按公式(11)計算:
(12)式中:σPJ——作用于立壁上的替代水平土壓應力,kPa;12DB63/T
1981—2021σS、σD——按本文件6.2的規定所計算的作用于立壁頂面、底端的水平土壓應力,kPa。1—替代水平土壓應力;2—計算水平土壓應力;H作用于立壁上的替代水平土壓應力;作用于立壁頂面、底端的水平土壓應力。圖7 立壁上的替代水平土壓應力示意圖9.3.6 計算立壁沿墻長方向的作用效應時,可沿立壁高度方向截取單位寬度的縱向板條進行計算,并作如下簡化,見圖
a)
布,其荷載值等于該板條所在立壁高度處的替代水平土壓應力;b)
公式(13)和公式(14)計算: 支點負彎矩組合設計值:
(12) 跨中正彎矩組合設計值:
(13) 支點剪力組合設計值:
(14)式中:M1d0j——立壁第j個板條上,以相鄰扶壁間凈距為跨徑的簡支梁跨中彎矩組合設計值,kN·m;γQ1——σj——作用于立壁第j個板條上的替代水平土壓應力,kPa;bH——m;L0——相鄰扶璧間的凈距,m。13DB63/T
1981—2021a)連續梁計算圖式b)簡化計算圖式標引符號說明:H1—立壁高度;Hj—第
j
層立壁板條距立壁頂面的距離;b—扶壁厚度;bH—立壁板條寬度;L0—相鄰扶璧間的凈距;L1—σj—
M1d0j—
圖8 立壁計算的單元水平板條及計算圖式9.3.7 計算立壁豎直方向的作用效應時,可沿擋土墻長度方向截取單位寬度的豎直板條進行計算,并作如下簡化,見圖
a)
立壁豎向彎矩在距墻頂
墻高處為最大正彎矩,在底部為最大負彎矩;b)
2L0/3
區段內的立壁最大正彎矩
Mmax
Mmin
L0/6
區段的立壁最大正彎矩和最小負彎矩為跨中區段取值的一半。M
max
0.0075DH1L0bLM
min
4M
max式中:L0——相鄰扶壁間的凈距,m;bL——立壁豎直板條的寬度,1.0σD——H1——立壁高度,m。
(15)(16)14DB63/T
1981—20211—扶壁;2—立壁;L0MmaxMmin圖9 立壁豎向彎矩分布示意圖9.3.8 扶壁可按錨固在底板上的
T
形截面懸臂梁計算,立壁為梁截面的翼緣板,扶壁為腹板。其荷載與作用效應計算可作如下簡化,見圖
a)
扶壁計算時僅計入墻背水平土壓力,可不計入立壁與扶壁自重及豎向土壓力;b)
當立壁高度為
H1
BE×H1寬度
BE按公式(17)和公式(18)計算: 中扶壁:E中
0
(17) 邊扶壁:E邊0
1
(18)式中:L0——L1——邊扶壁距墻端的距離,m;b——扶壁的厚度,m。c)
沿扶壁高度選取的計算截面,可按鋼筋混凝土
T
形截面受彎構件計算,并應符合
3362
規定;d)
形截面受壓區的翼緣計算寬度
Bk式(21)計算:15DB63/T
1981—2021 中扶壁:Bk=b
L0
(19)當
L
>12B時,Bk=b12B1
(20) 邊扶壁:Bk=b
L0
L1
(21)
(22)當
0.91L0
(22)式中:Bk——扶壁底端
T
形截面翼緣計算寬度,m;B——立壁的厚度,m。e)
扶壁上高度為
Hi處,T
形計算截面的受壓區翼緣計算寬度
bi
式中:Hi——計算截面處的立壁高度,m;bi'——T形截面受壓區翼緣計算寬度,m;H1——立壁高度,m;Bk——f)
T
形計算截面的腹板寬度等于扶壁的厚度
b。L0H1HibiBk圖10 扶壁
T
形計算截面的翼緣計算寬度示意圖9.3.9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鋼筋布置與構造要求,除應符合
JTG
3362
和本文件
8.2.2、8.2.3
還應符合以下規定:16DB63/T
1981—2021a)
U形鋼筋,開口端埋入扶壁,埋入長度應不小于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b)
根據立壁縱向板條與扶壁連接處的支點剪力組合設計值,配置扶壁與立壁結合區段的水平
U形鋼筋,開口端埋入扶壁,埋入長度應不小于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c)
應以立壁內豎向鋼筋為起點。10 重力式擋土墻10.1 一般規定10.1.1 可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件,單級墻高宜不大于
8.0
10.1.2 按墻背線形可分為仰斜式、垂直式和俯斜式等。10.1.3 重力式擋土墻除應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外,還應符合
JTG
規定。10.2 一般構造10.2.1 重力式擋土墻由預制標準件和現澆結構柱組成,見圖
11。圖11 重力式擋土墻10.2.2
1.0
m。圖12 重力式擋土墻裝配單元示意圖10.2.3 預制標準件交界面應采用砂漿砌筑。10.3 設計計算10.3.1
6
應按本文件
7
規定。10.3.2 結構驗算應按
規定。17DB63/T
1981—202111 連接結構設計與計算11.1 搭接構造設計臺階式搭接構造,見圖13。a)立壁間搭接構造 b)底板間搭接構造圖13 預制構件間縱向連接構造示意圖11.2 懸臂式擋土墻連接結構設計11.2.1 立壁和底板應分開預制,可采用焊接連接、錨栓連接和螺栓角鋼連接。11.2.2 對應,預留鋼筋間距根據縱向鋼筋間距確定,二次澆筑混凝土封閉連接結構,見圖
14。圖14 懸臂式擋土墻焊接連接示意圖11.2.3 洞。拼裝時將錨栓插入孔洞,用螺母和厚墊圈緊固,二次澆筑混凝土封閉連接結構,見圖
a)擋墻預制立壁 b)擋墻預制底板 c)擋墻拼裝 d)二次澆筑圖15 懸臂式擋土墻錨栓連接示意圖11.2.4 用角鋼連接,用螺母和厚墊圈等緊固件加固連接結構,二次澆筑混凝土封閉連接結構,見圖
16。18DB63/T
1981—2021a)預制單元 b)特制角鋼 c)擋墻拼裝 d)二次澆筑圖16 懸臂式擋土墻螺栓角鋼連接示意圖11.3 扶臂式擋土墻連接結構設計11.3.1 立壁、底板和扶壁應分開預制,采用螺栓角鋼連接。11.3.2 時采用角鋼進行連接,用螺母和厚墊圈等緊固件加固結構,見圖
17。
(23)11.4 重力式擋土墻連接結構設計預制標準件通過混凝土榫以及現澆結構柱形成連接。11.5 連接結構耐久性設計連接結構鋼筋、螺栓應二次澆筑混凝土封閉,保護層厚度可按JTG/T
3310附錄A規定計算,且應不小于JTG/T
3310中對最小保護層厚度的規定。11.6 連接結構計算11.6.1 連接方式預制裝配式擋土墻宜采用焊縫和螺栓進行裝配單元的連接。11.6.2 焊接連接宜采用角焊縫,當焊縫只承受與鋼筋方向相同的軸心力時,可按以下規定驗算:a)
切應力τf可按公式(23)計算:
19DB63/T
1981—2021式中:N——焊縫承受的軸心力,kN;he——角焊縫的有效厚度,mm;Σlw——兩焊件間角焊縫的計算長度總和,mm;fwf——角焊縫強度設計值,MPa。b)
有效厚度
he按公式(24)計算:
式中:d1、d2——圓鋼直徑,mm;a——焊縫表面到兩圓公切線的距離,mm。
(24)標引符號說明:d1、d2—圓鋼直徑;a—圖18 焊縫有效厚度計算圖式11.6.3 螺栓連接11.6.3.1 螺栓連接應滿足以下要求:a)
螺栓間距為螺栓孔徑的
3~8
倍,最外側螺栓至邊緣距離為螺栓孔徑的
2~4
倍;b)
每一個裝配單元的連接結構中螺栓數量宜不少于
3
個;c)
采用高強度螺栓拼接時,緊固輔助構件應采用鋼板制作。11.6.3.2 螺栓連接宜采用高強度螺栓,應按以下規定進行設計和驗算:a)
高強度螺栓的預拉力設計值
P
按公式(25)計算:P
0.90.9
0.91.2
A
f
(25)b)
b)
單個高強度螺栓的抗剪承載力設計值Nv 按公式(26)計算:Ae——螺栓螺紋處的有效截面面積,m2;fu——螺紋材料經熱處理后的最低抗拉強度,MPa。8.8級為830
MPa;10.9級為1040
MPa。b
(26)式中:nf——高強度螺栓的傳力摩擦面數目,單剪時為1,雙剪時為2;μ——摩擦面抗滑移系數。c)
單個高強度螺栓的抗拉承載力設計值按公式(27)計算:tb
(27)t20DB63/T
1981—2021N NN N
1
(28)N N式中:Nv、Nt——單個高強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kN。e)
高強度螺栓群軸心受剪時所需螺栓數目
n
按公式(29)計算:Nn (29)Nf)
高強度螺栓群軸心受拉時所需螺栓數目
n
按公式(30)計算:n
NN
(30)21E
LHH
2hK
..............................
(A.1)E
LHH
2hK
..............................
(A.1)AA附
錄 A(規范性)土壓力計算A.1 擋土墻墻后破壞棱體上,作用附加均布荷載時的主動土壓力,可按以下規定計算:a)
附加均布荷載作用于破棱體坡面上,見圖
A.1,主動土壓力可按公式(A.1)計算:12土壓力作用點至計算土層底面的距離按公式(A.2)計算:Z
hH
h1
...............................
(A.2)3
H
2h
附加均布荷載q換算為等代均布土層厚度h0(m),按公式(A.3)計算:
..............................
(A.3)庫侖理論土壓力系數
Ka砂性土填料:
2
2
2
..................
(A.4)黏性土填料:
0
0
0
2
20
2
..................
(A.5)式中:E——作用于擋土墻墻背上的主動土壓力,kN;H——擋土墻高度,m;Z——土壓力作用點至所計算土層底面的距離,m;L——沿行車方向的擋土墻計算長度,m,可取單位長度計算,以下主動土壓力計算公式均按單位長度列出;γ——墻背填料的重度,kN/m3;h0——附加均布荷載的換算土層厚度,m;φ——墻后砂性填料的內摩擦角,°;φ0——墻后黏性土填料的總和內摩擦角,°,可按本文件
A.5
規定計算;α——過墻背頂點的豎直面與墻背的夾角,豎直面位于墻背內為正,墻背外為負;β——填土表面與墻頂水平面的夾角,°,填土表面位于墻頂水平面之上為正,之下為負;δ——墻背與填土之間的摩擦角,°,可按本文件第
A.4
條的規定采用。22DB63/T
1981—2021EHZα過墻背頂點的豎直面與墻背的夾角;δβ填土表面與墻頂水平面的夾角;h0q圖A.1 墻后破壞棱體坡面上作用附加均布荷載的主動土壓力計算示意圖b)
附加均布荷載作用于破壞棱體頂面的路堤式擋土墻,見圖
A.2,主動土壓力可按公式(A.6)計算:
tan
cot
tan
A
E
H
KK,E
E
,E
Esin
E
H
KK,E
E
,E
Esin
..................
(A.6)AH
aH
a2h1 2d batanh
,h
,h
H
h
htan
tan
aaH
h
2H
h
h
3hHZ
3 3H
K
,Z
BZ
破裂角
θ
計算公式中的
<>號。式中:h0——作用于破壞棱體頂面附加荷載的換算土層厚度,m;a——擋土墻頂面填土高度,m;b——墻頂后緣至路基邊緣的水平投影長度,m。其余符號同本文件
A.2
上。當為黏性土填料時,可以綜合內摩擦角
φ0替代公式
A.6
φ
進行計算。23DB63/T
1981—2021EExEyZxZyh3h1h4Bdαδβh0abq圖
A.2 路堤式擋土墻破棱體頂面作用附加均布荷載的主動土壓力計算示意圖A.2 β=θ的正切值,可按公式(A.7)和公式(A.8)計算:
cot
......................
(A.7)
..................................
(A.8)根號前的±取值與式(A.6)相同。當為黏性土填料時,可采用綜合內摩擦角
φ0替代上式中的內摩擦角
φ,進行計算。A.3 24DB63/T
1981—2021
.............
(A.9)
破裂角計算公式中,根號前的±取值與式(A.6)相同。式中:h0——附加均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27553-2:2025 EN Information security,cyber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 Security and privacy requirements fo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s on mobile devices
- 代駕司機安全崗位面試問題及答案
- 2025屆河北省阜平一中化學高二下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云南省保山市昌寧一中化學高一下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母雞孵化小雞管理辦法
- 公務接待出差管理辦法
- 保健食品備案管理辦法
- 巨細胞病毒抑制機制-洞察及研究
- 公安監管醫院管理辦法
- 三查四定知識詳解與應用
- 機加工工藝培訓
- GB/T 14260-2010散裝重有色金屬浮選精礦取樣、制樣通則
- GA 1283-2015住宅物業消防安全管理
- midas分析設計原理
- 質量管理手冊(隧道)(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 黃大年式教學團隊申報材料
- 出香港貨物發票樣板樣本空白
- 醫院免疫室標準化操作程序免疫室內質量控制操作指南(ELISA)人民醫院檢驗科免疫SOP人民醫院質量管理體系課件
- 柳州市柳東新區南慶安置區項目工程基坑支護方案
- 卵巢腫瘤ppt課件
- 發電可靠性考試真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