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報告-類白血病_第1頁
病理報告-類白血病_第2頁
病理報告-類白血病_第3頁
病理報告-類白血病_第4頁
病理報告-類白血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病例報告1一般情況姓名:陳×性別:女年齡:23歲職業:大學在校生婚姻:未婚主訴:間斷咳嗽、咯痰4年,加重伴乏力納差2周。2現病史患者于入院前4年余,主因“咳嗽、咯痰、發熱”,于我院診斷“肺結核”,給予HRZE抗結核治療5個月,自行停用抗結核治療。于2014-05-06至2014-05-15,主因“左側自發性氣胸、肺結核”就診于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閉式引流術,并給予HRZE聯合抗結核治療,好轉后轉至“天津市結核病防治所”繼續抗結核治療。3現病史

自述4個月前發現“SH耐藥”,調整抗結核治療方案為“利福平、吡嗪酰胺、1321、莫西沙星克拉霉素”治療。2015.5.30-6.10因“咳嗽咳痰伴發熱”第二次入院,查痰抗酸桿菌(+),鮑曼不動桿菌,予以替卡西林克拉維酸鉀抗感染治療,繼續抗結核治療并營養支持治療后癥狀好轉出院?;颊叱鲈汉罄^續抗結核治療(不規律),自覺乏力、納差等癥狀逐漸加重,并伴發熱39.5℃,伴明顯活動后氣短,進行性加重,再次入院。4既往史既往史:否認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免疫系統疾病史個人史:無吸煙、飲酒史家族史:其父患耐多藥肺結核(SHR耐藥),目前我院門診治療中5體格檢查T36.9℃P92bpmR22bpmBP100/60mmHg發育正常,惡液質,貧血貌,神志清楚,輪椅推入病房,查體合作。全身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頭顱無畸形,鞏膜無黃染,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咽無充血,雙側扁桃體無腫大。頸軟,無抵抗,氣管居中,雙肺叩診清音,可聞及少許濕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2次/分,律齊,心音有力,各瓣膜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部平坦,無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臟肋下未觸及。脊柱、四肢無畸形。肌力正常,肱二、三頭肌腱反射及跟、膝腱反射正常引出,雙巴氏征,布氏征、克氏征陰性。雙下肢不腫。6化驗檢查(2015.6.24)血氣分析:酸堿度7.537↑二氧化碳分壓33.3mmHg↓氧分壓54.9mmHg↓↓血氧飽和度89.7%↓。白細胞30.04×109/L↑↑

中性粒細胞比率0.87↑

血紅蛋白105g/L↓纖維蛋白原4.36g/L↑D-二聚體3774ng/ml↑血小板653×109/L↑

肌酐24umol/L↓尿素0.8mmol/L↓尿酸148umol/L↓鉀3.9mmol/L鈉126mmol/L↓氯85mmol/L↓↓葡萄糖6.3mmol/L↑白蛋白28.2g/L↓谷丙轉氨酶12U/L谷草轉氨酶75U/L↑總膽紅素17.8umol/L

痰抗酸桿菌(++++)7胸CT(2015.6.24)8入院診斷繼發性肺結核雙側涂(+)培()復治肺炎低蛋白血癥電解質紊亂貧血9治療耐藥肺結核治療: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莫西沙星、克拉霉素抗感染治療:亞胺培南/西司他汀1givdripQ8h抗感染治療平喘、化痰、營養支持治療

10病情變化(2015.6.26)患者仍持續高熱,最高39.5℃,且咳嗽咳痰癥狀無明顯緩解考慮患者為耐藥肺結核,為加強抗結核治療,加用PAS

10givdripQD11復查化驗(2015.6.30)血氣分析:酸堿度7.427二氧化碳分壓47.1mmHg↑氧分壓85.0mmHg血氧飽和度96.4%白細胞28.64×109/L↑

中性粒細胞比率0.846↑

血紅蛋白95g/L↓血小板718×109/L↑

肌酐14umol/L↓尿素氮2.1mmol/L↓尿酸103umol/L↓白蛋白22.9g/L↓谷丙轉氨酶3U/L↓谷草轉氨酶15U/L直接膽紅素6.8umol/L↑氯93mmol/L↓鈉135mmol/l↓葡萄糖4.6mmol/L痰TB培養(+):SHR耐藥,EMB敏感停用RFP,加用丙硫異煙氨抗結核治療12復查化驗(2015.7.8)白細胞44.89×109/L↑↑

中性粒細胞比率0.907↑

血紅蛋白95g/L↓血小板1010×109/L↑↑

尿素氮2.5mmol/L↓肌酐23umol/L↓尿酸137umol/L↓白蛋白26.7g/L↓谷丙轉氨酶3U/L↓谷草轉氨酶26U/L直接膽紅素7.0umol/L↑繼續“EMB、Mfx、PZA、Pas、1321、克拉霉素”抗結核治療亞胺培南/西司他汀抗感染治療13病情變化(2015.7.10)但患者仍高熱,白細胞44.89×109/L↑↑,但目前抗結核、抗感染治療力度均較強。且患者咳嗽、咳痰癥狀較前無明顯加重,體溫仍以午后為著,考慮:類白血病反應?處理:積極治療原發疾?。ǚ谓Y核),在“EMB、Mfx、PZA、Pas、1321、克拉霉素”抗結核治療基礎上加用利奈唑胺抗結核治療14復查化驗(2015.7.13)白細胞50.14×109/L↑↑

中性粒細胞比率0.866↑

血紅蛋白95g/L↓血小板計數800×109/L↑↑肌酐19umol/L↓尿素氮1.9mmol/L↓尿酸85umol/L↓白蛋白27.7g/L↓谷丙轉氨酶3U/L↓直接膽紅素6.8umol/L↑鈉131mmol/l↓氯86mmol/L↓↓鉀3.6mmol/L葡萄糖3.5mmol/L血氣分析:酸堿度7.476↑二氧化碳分壓49.8mmHg↑氧分壓47.6mmHg↓↓血氧飽和度82.0%↓痰培養:嗜麥芽寡氧單胞菌對“復方新諾明、左氧氟沙星、頭孢他啶”敏感,余均耐藥予以復方新諾明+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療痰培養:白色念珠菌予以氟康唑200mgivdripQD(首劑加倍)(體重32Kg)15治療目前“EMB、Pas、1321、Mfx、PZA、克拉霉素、利奈唑胺”抗結核治療“氟康唑、SMZCo、(Mfx)”抗感染治療16轉歸患者2015.7.17與其母爭吵后,喘息突發加重,咳嗽、痰粘不能自行咳出,隨后意識喪失,家屬拒絕搶救后死亡17思考類白血病反應:是指患者在某些情況下出現外周血白細胞顯著增高(>50×109/L)和(或)存在有異常未成熟白細胞,與某些白血病相類似,但隨后病程或尸檢證實沒有白血病。類白血病反應是正常骨髓對某些刺激信號作出的一種反應。類白血病反應的發生常與各種感染、中毒、惡性腫瘤、變態反應性疾病,甚至急性失血、溶血性貧血、組織損傷等有關。而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本病以兒童及青少年較多見,男女發病率無差別。18類白血病反應是繼發于其他疾病,因此無本身特定的臨床表現。其癥狀、體征因原發病不同而異。常見病原體有細菌、螺旋體、原蟲、病毒等。最常見的并發癥為繼發感染、發熱、肝脾、淋巴結腫大、貧血、溶血性貧血。類白血病反應預后一般較好,去除或治療原發病后類白血病反應可消失,預后主要由原發性疾病決定。19檢查1.血象:紅細胞、血紅蛋白可正常(除外急性溶血、大量失血及白血病),血小板計數正常。白細胞數明顯增高>25×109/L,最高可達200×109/L,根據對機體刺激因素不同而有不同類型的類白血病反應,可呈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或嗜酸粒細胞比例增高。分類可見幼稚細胞,中性粒細胞胞漿中常出現中毒性顆粒和空泡。2.骨髓象: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原始細胞多無明顯增高,且無白血病的細胞形態學異常。紅系、巨核細胞系正常。3.

細胞化學染色: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明顯增高。4.

遺傳學檢查:無Ph1染色體。20有相關文獻報道,惡性腫瘤合并類白血病反應的病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