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作品的藝術特色_第1頁
宮崎駿作品的藝術特色_第2頁
宮崎駿作品的藝術特色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宮崎駿作品的藝術特色

無論是勇敢的范烏西卡人,還是強大的心有愛的千尋,無論是克服困難的千尋,還是擁有智慧而拯救父母的千尋,無論是哈爾移動城堡中的美麗寬容愛,無論是對真正愛的追求,都是宮崎駿動畫電影中令人驚嘆的女性角色。正是由于這些經典女性角色的成功塑造,賦予了影片母性的光輝和溫暖,使得整個影片豐滿圓潤、深刻感人。《龍貓》一片中的兩姐妹同樣具有這種純潔而美好的力量,她們走出影片,走進了每一個觀眾的心靈深處。一、運用感與情感的表達大和民族自古對于森林有著強烈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古時的森林不僅是人類的棲身之所,也為人類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森林猶如母親一般養育了大和民族,并且深刻地影響了這一民族的宗教信仰。日本學家梅原猛曾指出,日本人心靈深處對于森林的信仰是日本宗教信仰中的核心,是日本精神思想的支柱。《龍貓》將森林作為整個故事發生及發展的背景,充分體現了影片的母性特質。《龍貓》一片主要講述了兩姐妹隨父親喬遷新家,偶遇森林精靈龍貓,并與它之間發生的親切感人的溫情故事。整個故事被設定在一個遠離城市的寧靜鄉村,絢麗秀美的自然,善良友愛的鄉鄰,純潔勇敢的兩姐妹和真誠可愛的龍貓為整個故事奠定了溫暖和諧的基調。影片開篇便將觀眾帶入了風和日暖、風景秀麗的寧靜山村。繁茂的森林、和煦的陽光、整齊的麥田帶給故事一個溫暖的底色。此時姐姐志月和妹妹小梅與父親喬遷新家,一路上坐在車后的兩姐妹興奮地欣賞著周邊美景,不時嬉笑打鬧,親切地與素不相識的路人揮手致意,志月還拿出糖果與家人分享,儼然是其樂融融、幸福祥和的一家。新家坐落在森林的旁邊,在龐大的森林的映襯下房屋顯得格外渺小。姐妹二人先于父親見到新家,歡欣雀躍的她們新奇地探索著新家的每個角落。從此一家人與森林為鄰,和睦相處。到此,影片一直沉浸在溫暖寧靜的氣氛中,森林的秀美、豐富和博大都象征者無私的母愛。隨后小梅偶遇小龍貓,并一路緊追其后找到龍貓。憨態可掬的龍貓生活在森林的深處,它是森林孕育出來的精靈。一覺醒來的小梅不見了龍貓,當眾人跟隨小梅尋找龍貓未果后,父親帶領孩子們來到森林深處的一棵大樹旁向大樹鞠躬致敬,表達對照顧小梅的謝意。人類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在此處被凸顯地淋漓盡致。為了更加深刻地表現森林的母性的溫暖,影片中沒有出現枯木、枯葉等骯臟的植物以及蛇、蟲、蜘蛛網等丑陋的動物,亦沒有表現自然界中的弱肉強食和你爭我奪。更值得注意的是除喬遷當晚的大風之外,均是晴朗無云、陽光明媚的天氣,這在自然災害頻發的日本雖然有些理想化,但從此處宮崎駿在影片的細節處理上的嚴謹用心程度可見一斑。飛行是宮崎駿動畫電影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飛行器的設計也成為影片中的亮點。與以往作品中鋼勁有力的飛行器不同,《龍貓》中飛行這一意象的體現則由親切可人的龍貓自身來體現。圓潤肥大的身軀、松軟舒適的皮毛給影片增添了不少母性元素。小梅初見龍貓便溫柔地撫摸它的毛發,最后竟然在它身上沉沉睡去。尤其是當兩姐妹撲到龍貓身上開始一起飛翔時,觀眾心中的母性情愫也被瞬間激發了。二、女性主題—占據絕對優勢的女性角色縱觀宮崎駿作品不難發現,所有影片中的女性角色數量均占有巨大比例,且較男性角色更加優秀出彩。這是因為宮崎駿始終秉承著女性具備了男性所缺失的能力這一浪漫主義的、母性崇拜的觀點,并將這一觀點貫穿在他的動畫電影制作當中。《天空之城》中的希達擁有啟動和控制飛行石的超級能力,朵拉一家的男性也被描繪成嚴重的戀母情結者。《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繼承母親的血統,也具備了用掃帚飛行的能力;《紅豬》中男主人公波魯克雖然具有超凡的駕駛航天器的能力,但當他落到地面失去飛行能力時給他重新插上翅膀的是他柏拉圖式戀愛的對象,也可以稱之為母親的吉娜;《千與千尋》中的千尋雖沒有魔法,但卻告知了小白其真實姓名并拯救了他,而控制這個世界的湯婆婆和錢婆婆也被刻畫成為兩位魔女。同樣,《龍貓》的角色設定完全以女性為中心,劇情的發生發展和高潮結尾均圍繞著兩位女性。志月和小梅無可置疑地成為影片的主角,此外為孩子梳理頭發的寬容慈愛的母親,熱心幫忙草壁一家搬家并照顧兩姐妹的鄰家奶奶、通情達理的學校女教師都以溫柔的母性令人印象深刻。與此相比,男性角色則顯得格外單薄。除了父親及堪太之外其余男性角色幾乎沒有情節和臺詞。而父親也被塑造成為和藹可親,善于與孩子相處的“母性”父親形象。整個影片中并未出現父親責備孩子的情節。在吃午飯時他對小梅說:“小梅,坐下吃飯吧。”已是影片中最為嚴厲的批評。而堪太也僅僅是個配角,他性格木訥,不善言談,在志月面前一度無法順暢地表達自己。不僅學校里的老師均為女性,兩姐妹去堪太家送傘,迎接出來的也是堪太的母親,堪太父親的存在感微乎其微。此外,姐妹二人還具備了非同尋常的能力——能夠看到常人無法看到的灰塵精靈、龍貓以及貓巴士。并且能與這些精靈們友好交流并得到它們的信任和幫助。堪太的奶奶在小時候也曾親眼看到灰塵精靈,母親在病房中隱約看到在樹枝上微笑的兩姐妹,這些情節的安排完全迎合了導演“女性具備了男性所不具備的超級能力”這一觀點。在《龍貓》中宮崎駿不吝筆墨地渲染森林的博大和寬厚,表現人們在森林的呵護下融洽的生活,并極力凸顯女性的智慧及能力,這些都呈現出了整個影片的母性之光。三、運用小時和現的意義接觸,對愛的情感體驗為了表達影片的母性特質,宮崎駿在人物情感表達方式上也下足功夫。他極為重視親子間的親膚關系的表達,特別是在表達人物輕松和喜悅的感情時更多使用了歐美人管用的擁抱等親密動作,這在崇尚含蓄的東方文化的日本可以說非常獨特。以《龍貓》中的小梅為例,影片中有許多她與親人的親密接觸的場景。在醫院與母親重逢時,她急切地跑向母親并與母親緊緊擁抱,她還調皮地騎在父親脖子上享受父愛,第一次與龍貓相遇她趴在龍貓撫摸它的毛發,又在它身上沉沉睡去,她看到自行車的車燈害怕地緊緊抓住姐姐的衣角,她興奮地擁抱剛下車的父親,被姐姐找到后她又與姐姐緊緊相擁。親密接觸是幼小的孩子對母性關愛最直接的感觸,也是人類心靈深處對母愛最深刻的記憶。導演運用此種溫情的感情表達方式,更加深刻地體現了影片母性的特質。此外,為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親切,影片中互贈禮物的情節也不勝枚舉。其一,作為大自然母親的禮物的橡子在片中反復出現,體現了自然對人類的無私和饋贈。其二,堪太看到雨中無助的兩姐妹慷慨地將傘借給志月,而隨后志月在站牌邊又將傘借給龍貓。其三,小梅為表達對母親健康的期盼,將從堪太的奶奶那里得到的玉米送給了母親。而更為重要的是,在小梅走失之后龍貓和貓巴士聽到了志月的心愿,幫助她找到了走失的小梅并將她們送到了母親身邊。上述家庭成員之間以及鄰里之間的情感表露、熱心親切的核心就是母性的關愛。四、故事與人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