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6篇_第1頁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6篇_第2頁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6篇_第3頁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6篇_第4頁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6篇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1

今天是我們參觀烈士陵園的日子。

第一節課下,同學們去掃墓,我們都激動萬分,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循序井然的出發了,走在通往烈士陵園的路上,鳥兒的叫聲伴隨著我,風兒陪伴著我,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烈士陵園。

青島市城陽區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城區東部鳳凰山,于2000年興建,是青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陵園占地面積37.8畝,陵園內主要建筑有:有名烈士墓區、無名烈士墓區、紀念墻、悼念廣場、主題公園、主題雕塑、辦公區。陵園內安放著解放青島時期、抗美援朝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118名有名烈士和26名無名烈士。

參觀完其他建筑,我們來到了有名烈士墓區,我知道任全新、榮述生、淘寶之、李森先、劉同法、劉明德、于文清幾百位叔叔為解放青島、打敗帝國主義把他們趕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而犧牲的.

然后我們來到了悼念廣場,第一項:獻花圈,開始放音樂有學生代表獻花圈;第二項:默哀,主持人說為革命烈士默哀一分鐘;第三項:由袁主任演講,袁主任講了好多戰斗事件;第四項:學生代表上臺發表感想,她的話對我十分激勵;第五項:宣誓言,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我是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我在隊旗下宣誓:我決心遵照中國共產黨的教導,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勞動,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貢獻出一切力量!;第六項:唱隊歌,同學們唱著莊重的隊歌:1、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不怕困難,不怕敵人,頑強學習,堅決斗爭,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向著勝利,勇敢前進前進,向著勝利,勇敢前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2、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沿著革命先輩的光榮路程,愛祖國,愛人民,少先隊員是我們驕傲的名稱,時刻準備,建立功勛,要把敵人,消滅干凈,為著理想,勇敢前進,為著理想,勇敢前進前進,為著理想,勇敢前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這次活動不但讓我們向烈士致以崇高敬意,我們學習了烈士們那種大無畏的精神,讓我們埋在心中的那顆種子茁壯成長吧。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2

烈士,一個聽起來就讓人敬佩而又振奮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亂的我們,似乎已經快遺忘了這個詞語。舒適而又安逸的生活已經快讓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永遠遺忘在歲月的長河里了。很慶幸,我們實踐隊在過去幾天里參觀了商城縣烈士陵園、棗強烈士陵園、柘城縣烈士陵園,讓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故事,體會他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

逝去的是歲月是歷史,卻不是一種情懷。進入陵園,看著那一尊尊的墓碑,心情就頓時變得沉重起來,那每一尊墓碑里都是一位都是一位為國家犧牲性命的烈士啊。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歷史將會不斷證明,有一種精神永遠不會消失。忠誠、勇敢、無畏和無私,終將會跨越歷史的長河,使萬千人的心靈為之震撼。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是我在參觀陵園時覺得感觸很深的一句話。時光漫漫,許多往事都會如同過眼云煙,但是,這些為我們的祖國犧牲的人們,值得我們所有人銘記,因為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他們用血紅的鮮血換來的。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看著刻著戰士形象的浮雕,聽著屬于他們的故事,我們不禁感慨,為了創造一個機會,為了國家的勝利,多少人用他們的肩膀默默承受,扛起一片天。有人受傷了,有人倒下了,有人犧牲了,可他們前進的步伐卻沒有停止,他們知道只有不停的前進才會有勝利的希望,才不會辜負戰友的犧牲。作為中國人,我為他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3

我走進石門,就感到一種莊嚴,讓我肅然起勁。迎面望見兩座巨大的烈士群像的石雕。石雕上的每位烈士的身份、年齡、神情動作各不相同,但都怒視前方,這大概就是臨刑就義前的瞬間,向敵人噴射的最后一顆子彈吧!石雕的底座精糙堅實,連成一體,象征著烈士們團結戰斗,堅定不屈的精神風貌,加上背后那蒼松翠柏的綠色屏障,越發出烈士們永垂不朽,萬古長青的高貴品質!我在群像前默默佇立,深深思索

穿過一片樹林,我們走進了園內的一座展館,里面存放著許多已去世的烈士曾用過的東西。接著,我們走出展館,第一個看到的是那一座巨大的半身石雕,背對著我,半身露出地面,左手向天空中托起,把希望高高托起,那蒼勁有力的形象在碧綠草坪和松樹的映襯下更顯得格外雄偉、格外高大。它的旁邊就是墓地,也就是埋藏著烈士們的地方。雕塑前的長明火晝夜燃燒,經久不息,象征著烈士的生命之火不滅,象征著烈士革命的精神永駐!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4

進入陵園內,仰目能夠看到矗立的烈士紀念碑,立于陵園中心的高峰之巔,高大雄偉,氣勢磅礴,我們團體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達了我們心中的景仰之情。并宣誓好好讀書,長大后要報效祖國。隨即又來到了烈士墓碑前,墓碑上刻著周仲杰、湯根林、張長林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紀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告知世界,我們是不可侵犯和戰勝的。

我們又參觀了烈士的事跡,他們仿佛在給我們講訴了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周仲杰、湯根林、張長林多次立下戰功。在1977年6月中旬,潦河發生了特大洪水,上級任命周仲杰、湯根林、張長林三位同志為同機組人員執行抗洪救災任務。為了及時把黨的關懷和抗洪救災物資送到災區人民手中,搶救被洪水圍困的人民群眾,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堅決完成抗洪救災的飛行任務。6月17日上午,在飛往安義縣途經高安縣時,因天氣突變,濃霧彌漫,造成飛機失事,三位同志不幸壯烈犧牲的英雄故事。烈士們為國家的解放和繁榮強盛而奮斗的壯麗生涯,革命先烈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國幾代優秀中華兒女的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為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給中華民族渲染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自強、自信、自尊、自律,為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為我們完美的明天,努力奮斗,笑迎挑戰。用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風格去描繪未來,讓我們的未來更加完美、和諧。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5

我們五(6)班的6位同學組織起了雛鷹假日小隊準備出發前往雨花臺烈士陵園參觀。

說到雨花臺,我們自然會不約而同的想到那些曾經在戰場上披淋彈雨中壯烈犧牲的戰士們。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為爭取名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共產黨依靠和發動工農群眾,與合作,掀起了反帝_封建的大革命。而在這同時也有許多的戰士們為此犧牲了,如中國工人運動的杰出領袖鄧中夏、東北抗聯的創始人羅登賢、陳景星、史硯芬但最令我難忘的還是中國青年熱最熱愛的領袖:惲代英。惲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1930年5月在上海被捕,1931年2月來南京,4月犧牲,而那時他年僅36歲。雖然只有36年,但他的36年是不平凡的,是偉大的,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當選中央委員,1929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1930年任中共滬中、滬東區委書記。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也看到了惲代英曾今寫過的一段話,而這段話任然讓我記憶由心,他是這樣寫的:國不可不救,他人不去救,則為靠我自己。他人不能不救,則為靠我自己。他人不靠真心救,則為靠我自己。自己要不是真心救,就是亡國奴的本性了!看完這段話后,讓我深有感悟。而從這段話中,也可以看出惲代英是一位愛國愛民的烈士,而這種難而可貴的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心在沸,心在燒,在這恐怖的夜里,他死了!他死了!在這白色恐怖的夜里,我們的小同志,槍殺的,子彈丟進他的胸膛,躺下了小小的身子,草地上,留著一片鮮紅的血!多好的詩呀!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能反映出一個個烈士們的生活環境,和死亡對他們的不公平。每個烈士們都走在死亡的邊緣,但他們卻抱著一顆很好的心態。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光榮這是當時烈士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棟梁,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當年一個個戰士們壯烈犧牲的痛苦之上的,我們應該把握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后,回報社會,回報祖國。為了讓讓祖國的明天一片光明,加油,加油,加油!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心得體會6

10月17日團委組織我們大一團支書參觀雨花臺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南郊一座小山崗上,崗上風景秀麗,松柏蔥郁。就是這么一處風景絕佳的地方,在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卻成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先后有近10萬革命先烈在此慘遭殺害。新中國成立后,為緬懷先烈英靈,在雨花臺上建造了這座烈士陵園。陵園以自然山林與名勝古跡為依托,綿延數里。這里山丘疊繞,松柏高聳,沿路灌木成林,綠茵如氈。山上紅土遍布,卵石盡顯。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雄偉的烈士群雕。抬頭望去,那視死如歸的眼神,寧死不屈的氣概,實在是泣鬼神憾天地,魂蓋蒼穹啊!它是雨花臺烈士陵園的標志。建于1979年,高10.03米,寬14.2米,厚5.6米,由179塊花崗巖拼裝而成,總重量約1300噸,是目前我國同類題材花崗巖雕塑之最。它主題突出,層次分明,上實下虛。大家請看:那戴著鐐銬、蔑視敵人的工人;橫眉冷對的知識分子;怒目圓睜的農民;臨危不懼的女干部;咬緊牙、抿著嘴的小報童;身陷囹圄、充滿勝利希望的女學生;栩栩如生地再現了九位先烈在就義前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

進到烈士紀念館內,正門上有鄧小平親筆題寫的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橫額的上方用花崗巖雕鑿出日月同輝的圖案,象征烈士精神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墻壁上掛滿了烈士的照片以及他們的英雄事跡。玻璃柜里陳列著他們的遺物。不難聯想當年的腥風血雨:清晨,空曠的中華門外大街上傳來沉重腳鏈的撞擊聲。全副武裝的敵人露出猙獰的面容,押著一列共產黨人,他們衣裳襤褸,傷痕累累。他們的腳下流淌著斑斑鮮血:帶鐐長街行,告別眾鄉親。殺了我一個,自有后來人這悲壯的歌聲響徹黎明前的夜空。這些年輕的共產黨人面對死亡,長嘯當歌,一身正氣,威壓敵頑。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紀念館外,是優雅的烈士陵園風景區。也許風景秀麗,也許氣候宜人,但在這塊埋葬著無數先烈的土地上,我們始終步履蹣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黑暗統治的腥風血雨中,先烈們表現出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弘揚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他們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的獻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為了民族解放事業,頂住各種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革命遺志和遠大理想。

可如今,仰望藍天白云,俯瞰蔥蔥山林,生活似乎一如既往的平實,相對和平的時代,已經不需要我們實踐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壯志,不得不承認,新一代的我們存在著一些弊病與缺點,也遭受著長輩的質疑,可我們一定會堅定的說,我們也有著不輸于前輩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信心,一位偉人說過: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只是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牢牢緊記。不忘歷史,不忘恥辱,不忘艱辛,不忘苦難,更不會忘了革命先輩們為建立新中國所付出的所有血與淚。

作為青年人,很多人不忘主動肩負起革命與社會的責任,一批批的青年人主動積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