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3-2024學年河北省保定重點學校七年級(上)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共50.0分)1.下列顯微鏡的結構中對物體放大作用的是()A.反光鏡、目鏡 B.物鏡、目鏡 C.遮光鏡、鏡筒 D.轉換器、光圈2.顯微鏡的光圈位于()A.載物臺上 B.鏡筒上 C.遮光器上 D.轉換器上3.顯微鏡的通光孔位于()A.載物臺的中央 B.光圈的中央 C.轉換器的中央 D.遮光器的中央4.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若要轉換物鏡,需要調節()A.轉換器 B.光圈 C.反光鏡 D.目鏡5.顯微鏡調節光線強弱時的結構是()A.反光鏡、遮光器 B.目鏡、物鏡 C.轉換器、反光鏡 D.目鏡、遮光器6.某同學觀察黃瓜果肉細胞時看不清楚,要使視野變亮,應該在使用顯微鏡時選擇()A.小光圈、平面鏡 B.大光圈、平面鏡 C.大光圈、凹面鏡 D.小光圈、凹面鏡7.如圖是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用于調節鏡筒升降的是()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⑤和⑥
D.⑦和⑧8.下面是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完“走進生物實驗室”后,總結的顯微鏡構造及特點(或作用),其中不合理的是()同學構造特點(或作用)甲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乙遮光器更換物鏡丙粗準焦螺旋較大范圍地升降鏡筒丁凹面反光鏡使視野變亮A.甲 B.乙 C.丙 D.丁9.如圖是顯微鏡的一些鏡頭,包括物鏡和目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2、3號是目鏡,4、5、6號是物鏡 B.1、2、3號是物鏡,4、5、6號是目鏡
C.1與6號組合的放大倍數最小 D.3與4號組合的放大倍數最大10.下列關于顯微鏡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物鏡長度越長,物鏡放大倍數越小 B.細準焦螺旋可以微小范圍升降鏡筒
C.反光鏡的作用是放大物像 D.物鏡的作用是反射光線11.顯微鏡是人類探索微觀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下列關于顯微鏡的使用正確的是()A.當環境光線較暗時,用反光鏡的凸面鏡 B.對光完成時,應觀察到明亮圓形的視野
C.在下降鏡筒過程中,眼睛應該看著目鏡 D.清潔收鏡時,使用紗布擦拭物鏡、目鏡12.一位同學在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在視野內看到一小黑點,分別移動載玻片和目鏡,小黑點都不動,則黑點可能在()A.反光鏡上 B.物鏡上 C.蓋玻片上 D.目鏡上13.使用顯微鏡觀察人口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選擇下列哪組鏡頭觀察到細胞數目最多()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14.在使用光學顯微鏡對光時,轉動轉換器選擇的鏡頭是()A.低倍物鏡 B.高倍物鏡 C.低倍目鏡 D.高倍目鏡15.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步驟是()
①取鏡和安放
②觀察
③對光
④收鏡.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16.下列關于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的說法正確的是()A.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觀察的視野范圍也就越大
B.顯微鏡對光完成的標志是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
C.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注視目鏡
D.若載玻片上寫有英文字母“p”,則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b”17.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時,當看到模糊的狀態①后,要想進一步調節為清晰的狀態②,一般情況下正確的操作是()A.換用高倍物鏡
B.調節細準焦蜾旋
C.用擦鏡紙擦拭鏡頭
D.調節反光鏡18.用顯微鏡觀察數字“2019”,看到的物像是()A. B.2019 C. D.19.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如圖所示,若要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他應該向哪個方向移動玻片()A.左上方
B.右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20.觀察過程中,要將圖中視野甲變為視野乙,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換用高倍物鏡,再向右上方移動裝片 B.換用高倍物鏡,再向左下方移動裝片
C.向右上方移動裝片,再換用高倍物鏡 D.向左下方移動裝片,再換用高倍物鏡21.如圖四種測量水溫的方法正確的是()A. B. C. D.22.下列實驗儀器中,可以用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是()A. B. C. D.23.如圖所示,讀出量筒示數的四種方法,正確的是()A. B. C. D.24.下列測量人體體溫的部位中不正確的是()A.口腔 B.腋窩 C.肚臍 D.直腸25.將葉片放在方格紙上,沿著葉片邊緣畫線,可用來()A.測量葉片的面積 B.測量葉片的體積 C.測量方格的面積 D.測量葉片的周長26.對生物體進行測量時,要想減小誤差,應該采用()A.肉眼觀察估計出的數值 B.一次測量得到的數據
C.兩次測量得到的平均值 D.多次測量得到的平均值27.小李測量某植物的高度,四次測量的結果分別是5.45m、5.44m、5.47m、5.43m。那么,該植物的高度最有可能是()A.5.43m B.5.45m C.5.46m D.5.47m28.下列屬于常用加熱工具的是()A.酒精燈 B.放大鏡 C.鑷子 D.量筒29.科學探究是研究生物學問題的重要方法,其基本步驟順序正確的是()
①作出假設
②實施計劃
③表達與交流
④提出問題
⑤得出結論
⑥設計實驗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⑥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⑥②④①⑤③30.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鼠婦喜歡在什么樣的環境下生活”時,一同學提出“鼠婦可能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A.提出問題 B.設計實驗 C.作出假設 D.得出結論31.我們在用螞蟻做實驗后,應該怎樣處理螞蟻()A.扔進垃圾桶 B.弄死再扔進垃圾桶 C.放回自然環境里 D.做完就不管了32.前進中學某班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設置了一組對照實驗。以下幾組對照,符合他們實驗要求的是()A.陰暗低溫與陰暗高溫 B.陰暗潮濕與明亮潮濕
C.陰暗潮濕與陰暗干燥 D.陰暗潮濕與明亮干燥33.當實驗結果與假設不相符,正確的做法是()A.馬上否定原來的假設 B.修改實驗數據,使結論與假設一致
C.如實記錄,照舊再做一次實驗 D.仔細分析原因,找出問題,重做實驗34.小強同學為探究光照對鼠婦分布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鼠婦的數量/只光照溫度/℃土壤對照組20陰暗25濕潤土壤實驗組20明亮①②該實驗方案中①、②應為()A.25℃、干燥土壤 B.25℃、濕潤土壤 C.10℃、干燥土壤 D.30℃、濕潤土壤35.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時,所要觀察的材料一定要()A.進行染色 B.形狀規則 C.肉眼看得見 D.薄而透明36.用從生物體上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玻片標本叫做()A.永久切片 B.臨時涂片 C.永久涂片 D.臨時裝片37.如圖是制作臨時裝片的幾個步驟,其先后順序應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38.如圖所示蓋蓋玻片的操作方法,最不可能在玻片內出現氣泡的是()A. B. C. D.39.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首先向載玻片上滴的液體分別是()A.清水,生理鹽水 B.清水,清水
C.生理鹽水,清水 D.生理鹽水,生理鹽水40.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一滴生理鹽水;而制作植物臨時裝片時滴的是清水,雖然液體不同但其作用都是為了()A.殺死細胞 B.減慢細胞運動 C.維持細胞形態 D.分散細胞41.制作臨時玻片標本時,下列選項中,避免產生氣泡的方法是()A.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輕輕蓋在生物材料上
B.當載玻片上水滴中的生物材料沒有展平時,用蓋玻片將其壓平
C.在擦拭干凈的載玻片中央滴加稀碘液
D.用吸水紙吸去載玻片上多余的水42.繪生物圖時,對圖中較暗部分的繪制要求是()A.用直線條涂黑它 B.點上細點表示 C.用橫線條涂黑它 D.用斜線涂黑它43.下列不屬于動物細胞的是()A. B. C. D.44.與口腔上皮細胞相比,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特有的結構是()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細胞核
⑤葉綠體
⑥液泡
⑦線粒體A.①⑥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⑦45.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時,不可能觀察到的結構是()A.細胞壁 B.細胞質 C.細胞膜 D.細胞核46.植物細胞結構區別于動物細胞是因為植物結構多了()
①細胞膜
②細胞核
③細胞壁
④細胞質
⑤葉綠體
⑥液泡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 C.④⑤⑥ D.③⑤⑥47.動物細胞與植細胞基本結構的相同點是都有()A.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 B.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C.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 D.細胞壁、細胞質、液泡48.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細胞時,不太容易觀察到的結構是()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細胞核49.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就“不同水質對蛙卵孵化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其實驗記錄如下表,該實驗設計的不妥之處是()項目
組別水質水量水溫蛙卵數孵出的蝌蚪數A組河水500毫升22℃30個28只B組蒸餾水500毫升10℃30個9只A.水量過多 B.水中沒有水草
C.水溫太高 D.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50.下列符合學生實驗規則的一項是()A.學生進實驗室前無須進行任何準備
B.學生進實驗室前必須進行認真預習
C.未經老師允許可以擅自在實驗室做實驗
D.實驗過程中,出現異常或意外事故,不要麻煩老師,要學會自行處理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34.0分)51.許多實驗使用了顯微鏡,回答下面幾個小問題,檢驗你對顯微鏡及其操作了解多少.
(1)在圖中,A是______,D是______
(2)如果目鏡上標有10×,物鏡上標有40×,則顯微鏡觀察到的物體被放大的倍數是______倍.
(3)當顯微鏡的鏡頭不清潔時,要用______除去污物.
(4)甲同學觀察到物像在顯微鏡視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他應該把玻片往______方向移動.
(5)在調節物像時,乙同學已經看到模糊的物像,接下來他應該調節______使物像變清晰.
A.細準焦螺旋
B.轉換器
C.光線亮度
D.粗準焦螺旋.52.如圖為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圖(被打亂順序),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按正確的實驗步驟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2)圖E的操作可以避免產生______。圖C撕取的是洋蔥鱗片葉的______(填“外”或“內”)表皮。
(3)圖D所滴的液體是______。圖G所滴液體是______。觀察細胞時,發現細胞中的______(結構)染色最深。
(4)顯微鏡下觀察同一洋蔥表皮細胞標本的同一部位時,50倍視野比200倍視野看到的細胞個體______(填“大”或“小”),細胞數目______(填“多”或“少”)。
(5)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若想清晰地看到一個個洋蔥表皮細胞,被觀察材料必須是______。
A.薄而透明的
B.新的
C.干燥的
D.完整的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6.0分)53.生物興趣小組根據鼠婦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這一現象,提出了“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嗎?”這一問題,并制訂和實施了如下實驗操作。
步驟1:在一紙盒內撒上一層濕土,以盒的橫軸中線為界分為A.B兩區(如圖)。
步驟2:選10只大小,健康狀況相同的鼠婦,將其平均分成兩組分別放在A、B兩區的中央,A區蓋上紙板,B區蓋上玻璃板。
步驟3:靜置2分鐘后,每隔1分鐘觀察統計1次鼠婦在兩區的數量,連續統計6次,統計數據如下表。
請你根據以上實驗操作和實驗統計數據,回答下列問題。次數123456A區(只)5679910B區(只)543110(1)該探究實驗做出的假設是______。
(2)該實驗是否沒計了對照實驗?______,其理由是A、B兩區除了______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
(3)該實驗的變量是______。根據實驗現象,你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
(4)有的同學認為該結論不很科學,其理由是探究實驗除了變量唯一外,還需要______。避免誤差和偶然性。
(5)興趣小組想利用該套裝置探究土壤濕度對鼠婦分布的影響,設計了如表方案。但指導老師認為該方案有一定的問題,需要改進,你認為應該將______改為______,實驗效果會更科學。項目鼠婦數量蓋板土壤濕度A區10玻璃板濕潤B區10玻璃板干燥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顯微鏡的鏡頭有目鏡和物鏡兩種,物鏡是安裝在轉換器上的,因此物鏡有螺絲紋。目鏡是直接放在鏡筒里的,因此目鏡無螺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故選:B。
本題考查顯微鏡的使用,可結合著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掌握。
此題的關鍵是明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要想做好此類題目,一定要多動手,多思考。2.【答案】C
【解析】解:在顯微鏡的結構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可以調節光線的強弱,當外界光線較暗時使用大光圈,當外界光線較亮時使用小光圈。
故選:C。
本題考查顯微鏡的結構,普通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如圖所示:
熟練掌握顯微鏡的結構。3.【答案】A
【解析】解:在載物臺的中央的小孔,就是通光孔,可以透過光線。
故選:A。
根據顯微鏡的結構分析解答。
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時考查的重點內容,平時多使用,多觀察,多思考即能做好此類題。4.【答案】A
【解析】解:如圖物鏡安裝在轉換器上,在更換物鏡時,需要轉動轉換器。光圈和反光鏡的功能是調節光線的強弱;透過目鏡可以觀察到視野內的物像。
故選:A。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明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
本題為基礎性考查,較為簡單。正確使用顯微鏡并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要多動手、多思考。5.【答案】A
【解析】解: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視野亮度變強,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線進入;反光鏡有凹面鏡和平面鏡,凹面鏡能夠聚光,可以使視野變亮.所以如果光線較暗,就需要用大光圈和凹面鏡.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顯微鏡調節光線強弱時的結構是遮光器和反光鏡.
故選:A.
在顯微鏡的結構中,調節光線強弱的結構是遮光器和反光鏡,需要強光線用凹面鏡和大光圈,需要弱光線用小光圈和平面鏡.
解本題時,要注意顯微鏡的結構中能夠調節光線強弱的結構是遮光器和反光鏡.6.【答案】C
【解析】解: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某同學觀察黃瓜果肉細胞時看不清楚,要使視野變亮,應該在使用顯微鏡時選擇大光圈、凹面鏡調節,會使視野變亮。
故選:C。
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小光圈通過的光線少視野暗,平面鏡只能反射光線不能改變光線強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會使視野變暗;大光圈通過的光線多視野亮,凹面鏡使光線匯聚,視野亮度增強,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會使視野變亮。
理解反光鏡的平面鏡和凹面鏡的作用是解答本題的關鍵。7.【答案】D
【解析】解:①目鏡的作用是放大物像;②轉換器可以換用物鏡;③物鏡的作用是放大物像;④載物臺的作用是放置需要觀察的物體;⑤反光鏡可以調節光線的強弱;⑥鏡座的作用是支持鏡身;⑦粗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大幅度的升降鏡筒;⑧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還能調出更清晰的物像。
故選:D。
本題考查的是顯微鏡的結構,首先明確圖中各結構的名稱:①目鏡、②轉換器、③物鏡、④載物臺、⑤反光鏡、⑥鏡座、⑦粗準焦螺旋、⑧細準焦螺旋。
顯微鏡的結構以及功能是考查的重點,可結合著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掌握。8.【答案】B
【解析】解:A、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A正確。
B、遮光器在載物臺下緊靠載物臺,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調節光線進入鏡筒的多少;轉換器在鏡筒的下端,圓形可以安裝物鏡,調節轉換器更換物鏡,B錯誤。
C、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鏡筒,其中粗準焦螺旋是較大幅度的升降鏡筒,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外,還能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C正確。
D、反光鏡有凹面鏡和平面鏡,凹面鏡能夠聚光,可以使視野變亮,D正確。
故選:B。
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調節光線進入鏡筒的多少;轉換器是安裝物鏡部位,轉動轉換器,可以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細準焦螺旋可以小范圍的升降鏡筒,可以調節物像的清晰;反光鏡有平面鏡和凹面鏡之分,能夠調節光線。
掌握顯微鏡各部分的結構功能是解題的關鍵。9.【答案】B
【解析】解:A、B鏡頭1、2、3無螺紋是目鏡,4、5、6有螺紋是物鏡,A正確,B錯誤;
C、目鏡中1放大倍數最小,物鏡中6放大倍數最小,因此1與6組合放大倍數最小,C正確;
D、目鏡中3放大倍數最大,物鏡中4放大倍數最大,因此3與4組合看到的細胞最大,D正確.
故選:B
分析題圖可知,鏡頭1、2、3是目鏡,4、5、6是物鏡;目鏡的放大倍數之間的關系的1<2<3,物鏡的放大倍數之間的關系是4>5>6.
對于物鏡和目鏡的辨認及放大倍數與視野細胞體積大小、細胞數目、視野亮度之間關系的理解是解題的關鍵.10.【答案】B
【解析】解:A、物鏡倍數越高,鏡頭越長;目鏡倍數越高,鏡頭越短;A錯誤;
B、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外,還能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B正確;
C、反光鏡在鏡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轉動,是反射光線用的,C錯誤;
D、物鏡的作用是放大物像,D錯誤。
故選:B。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安放、對光、放片、調焦、觀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是解題的關鍵。11.【答案】B
【解析】解:A、反光鏡能反射光線,上有平面鏡和凹面鏡兩個面。當外界光線較強時使用平面鏡,當外界光線較弱時使用凹面鏡,A錯誤;
B、對光時,轉動轉換器,使低倍鏡正對通光孔,然后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用手翻轉反光鏡,對向光源,這時從目鏡中可以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只要視野中看到明亮視野,光就對好了,B正確;
C、下降顯微鏡鏡筒時,眼睛應該看著物鏡,以免物鏡壓壞玻片標本,C錯誤;
D、實驗完畢用潔凈的紗布將顯微鏡的鏡身擦拭干凈,用擦鏡紙將目鏡和物鏡擦拭干凈,錯誤。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的顯微鏡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識,顯微鏡的使用包括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等步驟。
理解掌握顯微鏡的操作使用方法。12.【答案】B
【解析】解:反光鏡只是用來反射光線的,我們的視野看不到反光鏡上的東西,視野中能看到污點的位置只有目鏡、物鏡、與玻片標本,在實驗中移動裝片和換用目鏡污點都不動,這就排除了污點在裝片與目鏡上的可能,只能是在物鏡上了。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視野中污點的位置有三個:目鏡、物鏡、裝片,據此解答。
關于視野中的污點的位置,可結合著具體的情況分析,需要記住的一點就是污點的位置只能有三個。13.【答案】B
【解析】解;要想看到細胞的數目最多,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應是最小,即最小目鏡和物鏡組合。物鏡倍數越小,鏡頭越短,則圖中的甲放大倍數最??;目鏡倍數越低,鏡頭越長,則圖中的丁放大倍數最小。故甲和丁組合才能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
故選:B。
(1)物鏡是安裝在轉換器上的,有螺紋;目鏡安放在鏡筒上,沒有螺紋。因此丙丁是目鏡,甲乙是物鏡。
(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就越小,看到的細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數目較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就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數目細胞數目就越多。
解本題的關鍵是:一、顯微鏡目鏡和物鏡的區分方法;二、細胞數目與放大倍數的關系。14.【答案】A
【解析】解:用光學顯微鏡對光時,調節轉換器,選用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故選:A。
對光時有四轉:一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二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三轉動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四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直到看到一個白亮的視野。
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時考查的重點內容,平時多使用,多觀察,多思考即能做好此類題。15.【答案】A
【解析】解: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1、取鏡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②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上,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2、對光
①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注意,物鏡的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的距離。
②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于以后觀察畫圖。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視野。
3、觀察
①安裝裝片:把所要觀察的載玻片放到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
②調焦: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這時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找到物象,物象不清晰,再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4.整理實驗臺收鏡。
綜上所述,使用顯微鏡的正確操作步驟應該是: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收鏡,A正確。
故選:A。
使用顯微鏡的正確步驟是取鏡→安放→對光→觀察→清潔→收鏡。
正確使用顯微鏡是中學生應具備的一項基本實驗技能。嚴謹、規范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實驗效率,保護顯微鏡,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16.【答案】B
【解析】解:A、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觀察的視野范圍也就越小,錯誤;
B、扭轉轉換器,使低倍鏡正對通光孔,打開聚光器上的光圈,然后左眼對準接目鏡注視,右眼睜開,用手翻轉反光鏡,對向光源,光強時用平面鏡,光較弱時用凹面鏡。這時從目鏡中可以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只要視野中光亮程度適中,光就對好了,正確;
C、調節粗準焦螺旋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注視物鏡,以免物鏡壓壞玻片標本,錯誤。
D、顯微鏡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轉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載玻片上寫的是字母p,則顯微鏡下看到的像是“d”,錯誤;
故選:B。
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安放、對光、放片、調焦、觀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是解題的關鍵。17.【答案】B
【解析】解:
A.換用高倍物鏡后,物像變大,細胞數目變多,故A不符合題意;
B.旋轉細準焦螺可小范圍地升降鏡筒,使物像更加清晰。由圖(1)調整為圖(2)后,物像變清晰了,故B符合題意;
C.用擦鏡紙擦拭鏡頭可除去鏡頭中的污點,故C不符合題意;
D.調節反光鏡可調節視野的亮度,使視野變暗或變亮,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使用顯微鏡時,旋轉細準焦螺可小范圍地升降鏡筒,使物像更加清晰。
本題考查顯微鏡的使用。18.【答案】C
【解析】解:在一張小紙上寫好一個“2019”后,旋轉180度后看到的是“”。所以用顯微鏡觀察數字“2019”,看到的物像是“”。
故選:C。
顯微鏡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轉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類題有個小訣竅,就是把這個字母寫到一張小紙上,然后把這張紙旋轉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顛倒的圖象了。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顯微鏡成倒立的像,是旋轉180度后得到的像。19.【答案】B
【解析】解: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示中的物像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動裝片,物像會向左下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顯微鏡呈倒像,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解答即可。
對于顯微鏡物像偏離視野玻片的移動方向,可總結規律,即與物像的偏離方向一致。20.【答案】D
【解析】解:由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物像是實物的上下左右顛倒的倒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如我們向右移動玻片標本,而在顯微鏡內看到的物像則是向左移動的。視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為了使物像能出現在視野的中央,應將玻片標本向左下方移動玻片標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越小,進入的光線越少,視野就越暗,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細胞的體積越大;反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越大,進入的光線越多,視野越亮,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多,細胞的體積越小。
因此,上圖所示顯微鏡下的視野“甲”變為視野“乙”,很明顯的是向左下方移動裝片,再換用高倍物鏡。
故選:D。
在視野中的物像是實物的倒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變大時,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體積變大、數目變少、視野變暗,據此解答
本題考查的是視野中物像的特點,在視野中的物像是實物的倒像;及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發生變化時,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細胞體積、數目以及視野亮度的變化。21.【答案】B
【解析】解:在使用溫度計時,溫度計的液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讀數,液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讀數時視線應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ACD錯誤。
故選:B。
掌握溫度計的正確使用和讀數方法是解答本題的關鍵,常用溫度計和體溫計不同,常用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液體讀數,液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本題考查學生對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22.【答案】A
【解析】解:A、量筒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以及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B、酒精燈主要用來加熱;
C、滴管以及滴瓶主要是用滴加液體;
D、培養皿是一種用于微生物或細胞培養的實驗室器皿。
因此可以用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是量筒。
故選:A。
由于有些物體的形狀不規則,可以通過用排水轉化的方法可以求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即水面上的體積就等于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量筒、酒精燈、培養皿和滴管以及滴瓶的用途。23.【答案】D
【解析】解:選項D、液面是凹形的,視線與凹形液面的頂部相平,D正確。
故選:D。
量筒是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使用之前要明確其量程和分度值;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上的刻線相垂直,液體體積以液面最凹處或者最凸處所對刻度為準。
俯視讀數,視線高于凹液面,讀數大于實際液體體積;仰視讀數,視線低于凹液面,讀數小于液體的實際體積。24.【答案】C
【解析】解:體溫測量主要指標有三部分:分別是口腔溫度、腋下溫度和直腸溫度.最接近體溫的地方是直腸溫度.由于身體內部的溫度不容易測量,所以臨床上常以口腔、腋窩和直腸的溫度來代表體溫.正常人的口腔溫度為36.7~37.7℃(平均為37.2℃),腋窩溫度為36.0~37.4℃(平均為36.8℃),直腸溫度為36.9~37.9℃(平均為37.5℃).其中直腸溫度最接近人體內部的溫度,但測量不方便,因此大多采用腋下和口腔測量.
故選:C.
人的體溫是指人身體內部的溫度,最接近體溫的地方是直腸溫度.
平常應識記一些常識性的基礎知識,是解答此題的關鍵.25.【答案】A
【解析】解: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將柳葉放在畫有細小方格的紙上,沿著葉片的邊緣畫線,是要測得葉片的葉緣周長,求出葉片的面積,這屬于觀察法。
故選:A。
科學探究既需要觀察、實驗、調查,又需要進行推理和判斷;科學探究還需要正確地表達、需要與人交流和合作。
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并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26.【答案】D
【解析】解: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這種偏差叫誤差。產生誤差的原因是儀器精密度不夠或實驗方法不完善;觀察者估讀時的偏差及環境對儀器的影響,誤差是不可避免。減小誤差的途徑:選用準確度較高的測量儀器,改進實驗方法,熟練實驗技能等。在一般實驗中,減小誤差的有效途徑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這種方法對偶然誤差的減小有效)。
故選:D。
任何測量中的誤差都是不可避免的,只能設法減小誤差,不可能消除誤差。誤差與錯誤不同,錯誤是由于方法不當、人為主觀因素(讀錯、記錯等)造成的,因此在實驗中錯誤應該避免也能夠避免。
理解生物實驗中為了減小誤差或者尋找規律進行多次測量,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實驗誤差。27.【答案】B
【解析】解:物體的長度為L=(5.45m+5.44m+5.47m+5.43m)÷4≈5.45m。
故選:B。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減小測量誤差;
多次測量時,每次的測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測某一數據與其它數據偏差較大,則該數據是錯誤的,應舍去;
然后求正確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所測物體的長度,與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測量值誤差最小。
用刻度尺多次測量物體長度時,平均值并保留到與測量數值位數一樣,這樣更接近物體長度真實值。28.【答案】A
【解析】解:實驗室中對物質進行加熱時常用到的器材有:酒精燈、石棉網(使受熱均勻)、三腳架(作支架用,上面放石棉網,下面放酒精燈)、燒杯、試管等,可見A正確。
故選:A。
實驗室中常用到的器材有:酒精燈、燒杯、試管、載玻片和蓋玻片等。
實驗能力是學習生物學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技能。對不同物質加熱需要的實驗器材是有所不同的,要學會識別。29.【答案】C
【解析】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可見正確順序是:④提出問題、①作出假設、⑥設計實驗、②實施計劃、⑤得出結論、③表達與交流。
故選:C。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
關鍵是熟記掌握科學探究各個環節的過程以及作用。30.【答案】C
【解析】解:科學探究的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作出假設。再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制定并實施探究計劃。然后,根據實驗現象,分析結果,得出結論,最后表達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作出假設是在觀察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參考有關資料,對提出的問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所以,一同學提出“鼠婦可能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作出假設。
故選:C。
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本題考查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屬理解層次,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對選項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31.【答案】C
【解析】解:要養成關愛動物的好習慣,保護動物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這樣對于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非常有利,所以在進行完探究實驗后,要將螞蟻放回適合它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螞蟻是動物,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員,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本題考查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為基礎題,熟記即可。32.【答案】C
【解析】解:對照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的唯一變量,因此探究“濕度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實驗變量是土壤干濕度,其它條件都相同。
A、陰暗低溫與陰暗高溫,唯一變量是溫度,A錯誤;
B、陰暗潮濕與明亮潮濕,唯一變量是光照,B錯誤;
C、陰暗潮濕與陰暗干燥,唯一變量是水分,C正確;
D、陰暗潮濕與明亮干燥,有兩個變量光照和水分,D錯誤。
故選:C。
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對照試驗中變量的惟一性。在設計探究實驗時,要設置對照組,對照組時必須遵照惟一的變量這一原則來進行設計。否則實驗設計就會不科學合理。33.【答案】D
【解析】解:A、評價探究方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驟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顛倒現象,變量設計是否做到只有一個變量,不能馬上否定原來的假設,A錯誤;
B、實驗數據是不能隨便篡改的,尊重實驗事實,這是做實驗的基本要求。實驗的結果與假設出現矛盾,可能是假設不正確,那么就需要進一步查找資料,重新作出假設,也可能是實驗過程中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那么就需要重新進行實驗,B錯誤;
C、評價探究方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驟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顛倒現象,變量設計是否做到只有一個變量,不能如實記錄,照舊再做一次實驗,C錯誤;
D、實驗數據是不能隨便篡改的,尊重實驗事實,這是做實驗的基本要求。實驗的結果與假設出現矛盾,可能是假設不正確,那么就需要進一步查找資料,重新作出假設,也可能是實驗過程中的某一環節出了問題,那么就需要重新進行實驗,D正確。
故選:D。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后,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
探究實驗的考查方式多樣,對探究方案的設計、評價、修改、完善是命題的重要方面。34.【答案】B
【解析】解:對照實驗所要探究的條件就是實驗的唯一變量,因此小強同學探究“光照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唯一變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條件都應該相同且適宜,如鼠婦數量、溫度、濕度、土壤干濕度等。因此表中實驗該實驗方案中①、②應為25℃、濕潤土壤。
故選:B。
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實驗中,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3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掌握顯微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是解題的關鍵。
【解答】
顯微鏡是利用光學原理成像的,光線必須透過觀察材料進入到物鏡、目鏡、眼內才能形成物像。因此觀察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如觀察材料不透明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故選D。36.【答案】D
【解析】解:A.永久切片和臨時切片制作過程基本一致,只是在染色時需要預先將材料染色,且需防止材料中的細胞脫水變形,用從菠菜葉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標本是臨時切片,A不符合題意。
B.臨時涂片是用液體的生物材料(如細菌培養液、血液)經過涂抹制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永久涂片是用液體的生物材料(如細菌培養液、血液)是在染色時需要預先將材料染色,且通過防止材料中的細胞脫水變形處理后,經過涂抹制成的,C不符合題意。
D.臨時裝片是用從生物體上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臨時玻片標本,D符合題意。
故選:D。
玻片標本按制作方法可分為:切片、涂片和裝片。切片是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是用液體的生物材料(如細菌培養液、血液)經過涂抹制成的;裝片是用從生物體上撕取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
通過比較將切片、裝片和涂片的制作過程和材料的不同,區分三種不同的玻片標本的類型。37.【答案】D
【解析】解: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包括:1擦、2滴、3取、4展(涂)、5蓋、6染、7吸。圖中①是蓋、②是展、③是滴、④是取,所以正確順序為:③④②①。
故選:D。
臨時裝片就是將要用顯微鏡觀察的事物臨時做成裝片。臨時裝片是從生物體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1擦、2滴、3取、4展(涂)、5蓋、6染、7吸。
熟練掌握臨時裝片制作的一般步驟。38.【答案】C
【解析】解:制作臨時裝片時,“蓋”這一步的正確操作是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側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其目的是防止蓋玻片下出現氣泡,C正確。
故選:C。
制作臨時裝片,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擦拭載玻片和蓋玻片時,要用潔凈的紗布;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蓋蓋玻片時,要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再緩緩放下;染色時要把染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這樣染液才能浸潤標本的全部。
如何制作臨時裝片是考查的重點內容,可結合著具體的實驗操作掌握。39.【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細胞、制作臨時裝片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制作臨時裝片觀察植物細胞、制作臨時裝片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解答】
制作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臨時裝片,在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不同的,目的是為了保持細胞原形。
在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向潔凈的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為了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在載玻片上必須滴加與體液濃度相同的0.9%的生理鹽水。為保證滴加液體的適度,必須用滴管來向載玻片上滴加液體。
故選:A。40.【答案】C
【解析】解: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刮、涂、蓋、染。其中在“滴”這一步,滴的是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為的是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這樣可以使口腔上皮細胞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脹,因失水而皺縮。更容易看清楚細胞的結構。
故選:C。
本題考查的是制作臨時裝片時滴加的液體是為了讓實驗材料的細胞不吸水或失水,從而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
制作臨時裝片觀察細胞的結構是考查的重點,可結合著實驗步驟掌握。41.【答案】A
【解析】解:在制作臨時裝片是蓋蓋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產生氣泡,氣泡與細胞重疊不易觀察。其正確操作是:讓蓋玻片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張力,緩緩的蓋下時使水充滿載玻片與蓋玻片之間,不留氣泡。
故選:A。
制作臨時裝片,防止產生氣泡的關鍵在于蓋蓋玻片。先用蓋玻片的一側接觸水滴,水會沿玻片向兩邊散開,然后緩緩放平后,水從一側趕向另一側,就不容易產生氣泡。
在制作玻片標本要防止產生氣泡,目的是便于觀察,蓋蓋玻片是關鍵。一般來說,氣泡在顯微鏡視野中表現為四周較黑、中間較亮,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鑷子尖輕輕壓一下蓋玻片,氣泡會變形或移動。細胞則不具有這些特征。42.【答案】B
【解析】解:根據生物圖的畫法和要注意的事項知:圖中的陰影部分不能涂黑,要點細點來表示。
故選:B。
生物圖的畫法和要注意的事項有:
(1)圖的大小要適當,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側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寫圖名稱的地方。
(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鉛筆。
(3)圖中比較暗的地方用鉛筆點細點來表示。不能涂陰影表示暗處。
(4)字盡量標注在右側,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線,然后注字。
(5)在圖的下方寫上所畫圖形的名稱。據此分析解答此題。
要熟記生物圖的畫法和注意的事項。43.【答案】D
【解析】解:A神經細胞、B肌細胞和C口腔上皮細胞都不具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而D圖示細胞具有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等結構,因此D細胞屬于植物細胞,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此題考查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A是神經細胞、B是肌細胞、C是口腔上皮細胞、D是植物細胞。
注意區別動、植物細胞的形態結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4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動物細胞的結構以及動植物細胞的異同點,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動物細胞的結構以及動植物細胞的異同點。
【解答】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細胞類型相同點不同點植物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
細胞核有:細胞壁、葉綠體、
液泡動物細胞無:細胞壁、葉綠體、
液泡
?????①細胞壁、⑤葉綠體、⑥液泡是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動物細胞沒有,但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不含葉綠體。②細胞膜、③細胞質、④細胞核、⑦線粒體,都是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
口腔上皮細胞是動物細胞、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是植物細胞,因此口腔上皮細胞與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共同具有的細胞結構是②細胞膜、③細胞質、④細胞核、⑦線粒體,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特有的結構是:①細胞壁、⑥液泡。
故選:A。45.【答案】A
【解析】解: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此外植物細胞還具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等結構。所以用顯微鏡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觀察不到的結構是細胞壁。
故選:A。
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都有的結構是細胞膜、線粒體、細胞質和細胞核;動物細胞比植物細胞少了細胞壁(這是動植物細胞的根本區別)、大液泡和葉綠體。
解題的關鍵是熟悉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異同。46.【答案】D
【解析】【解答】
動物細胞和植物的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不同點:是動物細胞內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而植物細胞內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
故選:D。
【分析】
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區別。解此題運用比較法,比較動物細胞和綠色植物的細胞在結構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區別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依據是動物細胞內沒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而植物細胞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細胞的基本結構是學習生物細胞的基礎,也是重要的考點之一,要牢記掌握。47.【答案】B
【解析】解: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胞核、液泡、葉綠體等結構。它們的異同點如下:相同點不同點植物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可見B正確。
故選:B。
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相比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但是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又有一些重要的區別,如動物細胞的最外面是細胞膜,沒有細胞壁;動物細胞的細胞質中不含葉綠體,也不形成中央液泡,覺得解答即可.
本題考查的是基礎性的知識點,只要基礎扎實,掌握了細胞的結構以及功能,即可答題.48.【答案】B
【解析】解:A、細胞壁位于最外面,有保護和支持作用,不符合題意.
B、細胞膜是緊貼細胞壁的一層薄膜,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不太容易觀察到,能控制物質的進出,符合題意.
C、細胞質位于細胞核的外面和細胞膜的里面,具有流動性,不符合題意.
D、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其中的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不符合題意.
故選:B
此題重點考察的關于植物細胞結構及功能方面的知識,只要基礎扎實就能輕松作答.
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是考試的重點,要熟練掌握此部分內容.49.【答案】D
【解析】解:對照實驗要求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除了控制的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為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應使對照實驗只有一組變量。本實驗是為了探究不同水質對蛙卵孵化的影響,實驗變量為水質,而A組和B組除水質不同外,溫度也不相同,不符合單一變量原則。
故選:D。
一個探究實驗中只能有一個實驗變量,其他因素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這樣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響、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
掌握對照試驗應遵循變量唯一的原則。50.【答案】B
【解析】解:A、學生進入實驗室前,必須進行任何準備,如預習實驗步驟,實驗用具和實驗目的等等,做到有的放矢。A錯誤;
B、學生進實驗室前必須進行認真預習,進實驗室后一定按老師的要求去做,B正確;
C、進實驗室后,要經過老師允許后,方可自主操作、完成實驗。C錯誤;
D、實驗過程中,出現異?;蛞馔馐鹿?,要找老師,千萬不能自己處理。D錯誤。
故選:B。
在實驗中,必須遵守實驗規則。違背實驗規則就會出現安全事故,實驗前要認真預習,按實驗規定的步驟和方法進行,檢查儀器用品,試驗中要互相配合、完成實驗;未經老師認可,不能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
回答此題的關鍵是明確實驗規則。51.【答案】(1)目鏡;反光鏡;
(2)400;
(3)擦鏡紙;
(4)左上角;
(5)A.
【解析】解:(1)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門頭裝修保修協議書
- 集體股權分紅協議書
- ktv噪音環保協議書
- 飯堂內部轉讓協議書
- 起訴房產分割協議書
- 共同承包地建房協議書
- 配件損壞賠償協議書
- 防汛倉庫整修協議書
- 婚沒孩子離婚協議書
- 解除資產合同協議書
- 【MOOC】大學生健康教育與自衛防身-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新能源高效節能家電開發
- 地鐵與輕軌復習提綱
- 學校食堂用餐信息公開制度
-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國際金融》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人格權法》課程教學大綱
- 【語文課件】徐霞客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記》課件
- 奇異的仿生學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電力市場概論》 課件 張利 第6、7章 電力市場與輸電網絡、發電投資分析
- 大學生專業技能培訓課程
- 國家電網公司招聘高校畢業生應聘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