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可編輯修改-1基本情況本設計XXXXXXXXX,進行設計計算。重慶三元玩具廠房采用鋼筋混凝土內框架承重,外墻為370mm磚砌承重。采用單向板肋梁樓蓋。樓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漿面層,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板,15mm厚石灰砂漿抹灰。荷載:永久荷載,包過梁、柱、板及構造層自重,鋼筋混凝土容重25,水泥砂漿容重20,石灰砂漿容重17,分項系數(shù)。可變荷載,樓面均分布荷載為7.5,分項系數(shù)。材料選用:混凝土采用C30(=14.3,=1.43);鋼筋主梁、次梁采用HRB335級(=300)鋼筋,其它均用HPB300級(=270)鋼筋。主梁沿房屋的橫向布置,次梁沿縱向布置。主梁的跨度是5.7m,次梁的跨度是4.8m。梁每跨內布置兩根次梁。其間距是1.9m。樓蓋的布置如圖1-1。根據(jù)構造要求,板厚取次梁截面高度應滿足取h=400mm,截面寬度取為b=200mm。主梁的截面高度應滿足取截面高度h=500mm,截面寬度取為b=250mm。《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頁,當前為第1頁。圖1-1樓蓋布置圖《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頁,當前為第1頁。2單向板結構設計2.1板的設計2.1.1板的計算 按塑性分析法計算內力。2.1.2荷載 恒荷載標準值: 20mm水泥砂漿面層 80mm鋼筋混凝土板 15mm厚石灰砂漿抹灰 活荷載標準值 橫荷載設計值 活荷載設計值 合計 2.1.3內力計算 次梁的截面,板在墻上的支撐長度為,則板的計算跨度為: 邊跨中間跨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2頁,當前為第2頁。跨度差說明可按等跨連續(xù)板計算內力。取1m寬板作為計算單元,計算簡圖如圖2-1所示。《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2頁,當前為第2頁。圖2-1計算簡圖連續(xù)板各截面的彎矩計算見表2-1。表2-1連續(xù)板各截面彎矩計算截面1邊跨跨內B離端第二支座2中間跨跨內C中間支座彎矩計算系數(shù)計算跨度2.1.4截面承載力計算 。C30混凝土,=14.3。HPB300鋼筋,=270,連續(xù)板各截面的配筋計算見表2-2。《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3頁,當前為第3頁。表2-2連續(xù)板各截面配筋計算《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3頁,當前為第3頁。截面位置邊區(qū)板帶(1-2,5-6軸線間)中間區(qū)板帶(2-5軸線間)邊跨跨內離端第二支座離端第二支跨跨內、中間跨跨內中間支座邊跨跨內離端第二支座離端第二跨跨內、中間跨跨內中間支座M()3.48-3.482.34-2.673.48-3.480.82.34=1.870.8(-2.67)=-2.140.0670.0670.0450.0520.0670.0670.0360.0410.0690.0690.0460.0540.0690.0690.0370.042219219146172219219118134選配鋼筋6/8@1706/8@1706@1906@1606/8@1706/8@1706@2006@200實配鋼筋面積228228149177228228141141支座截面的受壓區(qū)高度系數(shù)均小于0.35,滿足彎矩調幅的要求;所以,2.1.5板的裂縫驗算裂縫寬度驗算屬于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采用荷載的標準組合。按彈性方法計算截面彎矩,考慮可變荷載的最不利布置,有式中—折算永久荷載標準值,—折算可變荷載標準值,—五跨連續(xù)板滿布荷載下相應截面的彎矩系數(shù),按有關表格查的;—五跨連續(xù)板最不利荷載布置下相應的彎矩系數(shù),按有關表格查的。由荷載標準組合產生的跨中和支座彎矩:《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4頁。受彎構件的受力特征系數(shù),光面鋼筋的相對粘結特征系數(shù),C30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保護層厚度c=15mm<20mm,取c=20mm,計算過程見表2-3,裂縫寬度均小于一類環(huán)境規(guī)范規(guī)定值。《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4頁,當前為第4頁。表2-3板的裂縫寬度驗算截面1B2C32.32-3.051.30-2.421.59228228149149149202.9266.8170.6317.5208.60.010.010.010.010.010.4560.6100.3340.6890.474(mm)11.4311.438.578.578.57(mm)129.44129.44106.56106.56106.56(mm)0.1080.1910.0550.2100.095注:,取。2.1.6板的撓度驗算 截面的短期剛度由下式確定:式中,,矩形截面,各截面的短周期剛度如下表所示。截面1B2C32192191461461460.4560.6100.3340.6890.4740.00370.00370.00240.00240.00241.8821.5671.6121.0101.305由上表可見,與很接近,滿足0.5<<2,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可取整跨剛度為計算撓度,這樣的簡化使撓度計算大為方便。《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5頁,當前為第5頁。長期剛度按下式確定《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5頁,當前為第5頁。其中, 第一跨撓度最大,對于等跨連續(xù)板可只驗算該跨撓度。永久荷載滿布,可變荷載在1,3,5跨布置,又相應表格查的相應的撓度系數(shù)分別是和,于是撓度: 《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6頁,當前為第6頁。
2.2次梁的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6頁,當前為第6頁。2.2.1次梁計算 次梁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方法計算。2.2.2荷載 恒荷載設計值 由板傳來 次梁自重 梁側抹灰 活荷載設計值 由板傳來 合計 2.2.3內力計算 計算跨度 邊跨取=4.675 中間跨 跨度差,說明可按等跨連續(xù)梁計算內力。計算簡圖如圖2-2所示。《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7頁,當前為第7頁。《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7頁,當前為第7頁。圖2-2計算簡圖連續(xù)次梁各截面彎矩及剪力計算分別見表2-4、表2-5。表2-4連續(xù)次梁彎矩計算截面1邊跨跨中B離端第二支座2中間跨跨中C中間支座彎矩計算系數(shù)計算跨度表2-5連續(xù)次梁剪力計算截面A邊支座B(左)離端第二支座B(右)離端第二支座C中間支座剪力計算系數(shù)0.450.60.550.55凈跨度=4.675=4.675=4.55=4.5554.6774.8166.7466.742.2.4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時,支座按矩形截面計算,跨中按T形截面計算,翼緣寬度取,又,故取 一類環(huán)境,梁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要求為25mm,單排鋼筋截面有效高度取=365mm。 判別T型截面類型:《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8頁,當前為第8頁。《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8頁,當前為第8頁。各跨跨中均屬于第一類T型截面。 次梁的正截面承載力過程見表2-6。表2-6次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截面邊跨跨中(1)離端第二支座(B)離端第二跨跨中(2)中間跨跨中(3)中間支座(C)彎矩設計值()53.0053.0034.51-39.440.1600.1600.0910.1040.1750.1750.0960.110選配鋼筋564.21044334.0383實際配筋512322312412=565=1140=339=452計算結果表明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內力重分布的條件。,滿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2.2.5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計算內容包括:截面尺寸復核、腹筋計算和最小配筋率驗算。(1)驗算截面尺寸 ,截面尺寸按下式驗算:截面尺寸滿足要求。(2)計算所需腹筋 采用6雙箍,計算支座B左側截面,。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確定箍筋間距s:《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9頁,當前為第9頁。調幅后受剪承載力應加強,梁局部范圍內將計算的箍筋面積增加20%。先調幅整箍筋間距,,大于箍筋最大間距200mm,最后取s=200mm。《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9頁,當前為第9頁。(3)驗算最小配箍率 彎矩調幅時要求的配箍率下限為,實際配箍率,滿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2.2.6次梁的裂縫寬度驗算 次梁的折算永久荷載;折算可變荷載。變形鋼筋的相對粘度特征系數(shù),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c=25mm。荷載標準值下彈性分析的荷載彎矩系數(shù),裂縫寬度的計算過程見表2-7,各截面的裂縫寬度均滿足要求。表2-7次梁的裂縫寬度驗算截面1B2C341.00-51.5524.54-41.4828.65565565339402339245.32308.45227.96324.94266.140.01410.01410.01000.01010.01000.7220.7990.6290.7020.609(mm)1212121212(mm)115.59115.59143.5142.54143.5(mm)0.2080.2640.1950.2760.221由荷載標準組合產生的跨中和支座彎矩:2.2.7次梁的撓度驗算《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0頁,當前為第10頁。 按等剛度跨度連續(xù)梁計算邊跨跨中撓度。短期剛度:《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0頁,當前為第10頁。其中,; ; 。長期剛度:其中, 撓度系數(shù)與板相同,撓度:《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1頁,當前為第11頁。
2.3主梁的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1頁,當前為第11頁。2.3.1主梁計算 主梁按彈性理論設計。2.3.2荷載 為簡化計算,將主梁自重及梁側抹灰重量等效為集中荷載。荷載設計值:由次梁傳來8.174.8=39.22主梁自重1.20.25(0.65-0.08)1.9172=8.13梁側抹灰1.20.015(0.65-0.08)1.9172=0.67G=48.02活荷載設計值:由次梁傳來Q=18.54.8=88.8G+Q=136.822.3.3計算簡圖 主梁端部支承在磚墻上,支承長度為370mm;中間支承在柱上,鋼筋混凝土柱截面為350mm350mm;墻、柱為主梁的鉸支座,主梁連續(xù)梁計算。圖2-3計算數(shù)計算跨度:邊跨《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2頁,當前為第12頁。《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2頁,當前為第12頁。取最小值中間跨:跨度差(5.715-5.7)/5.7=0.26%<10%,則可以按等跨連續(xù)梁計算。主梁的計算簡圖見圖2-3。2.3.4內力計算及包絡圖 內力計算可采用等跨連續(xù)梁的內力系數(shù)進行計算,跨中和支座截面最大彎矩及剪力按下式計算:不同截面下的彎矩及剪力的計算見表2-8、表2-9。《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3頁,當前為第13頁。表2-8主梁彎矩計算《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3頁,當前為第13頁。項次荷載簡圖①②③④⑤基本不利內力①+②213.63166.37-140.68-48.93-48.93-140.68①+③44.64-2.63-140.68119.61119.61-140.68①+④183.18106.48-230.9166.97104.43-118.38①+⑤51.912.6-118.38104.4366.97-230.91表2-9主梁剪力值計算序號計算簡圖①②③④最不利內力①+②112.1-161.5448.02①+③96.38-177.26156.53①+④27.3-68.74117.992.3.5主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4頁,當前為第14頁。 跨內按T形截面計算,其翼緣寬度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4頁,當前為第14頁。取=1210mm,取。 判別T形截面類型:故屬于第一類T形截面。 主梁正截面承載力的計算截面1B2彎矩設計值()213.63-203.55119.61-48.930.0640.2940.0320.0630.96690.82000.98370.96741673.81880.5871.6362.6選配鋼筋620620320220實配鋼筋面積()188418849426282.3.6主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1)驗算截面尺寸 ,截面尺寸按下式驗算:截面尺寸滿足要求。(2)計算所需腹筋 采用6@150雙箍《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5頁,當前為第15頁。,可知B截面上的剪力與剛好,現(xiàn)配兩根彎起,220,面積為628。《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5頁,當前為第15頁。驗算最小配箍率>,滿足要求。2.3.7主梁裂縫寬度驗算 受彎構件的受力特征系數(shù),變形鋼筋的相對粘結特征系數(shù),C30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保護層厚度c=25mm。主梁各截面的裂縫寬度驗算過程見表2-10,各截面的裂縫寬度均滿足要求。 表中B支座邊緣彎矩標準值:表2-10主梁各截面的裂縫寬度驗算過程截面1B2178.6-204.0193.12-36.4618841884942628247.6282.9244.35143.50.03010.03010.01510.01000.92470.9470.74590.1895(mm)20202020(mm)100.8100.8153.46207.5(mm)0.2190.2560.1800.0542.3.8主梁的撓度驗算 按等剛度跨度連續(xù)梁計算邊跨跨中撓度。短期剛度:《鋼筋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全文共16頁,當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安裝防盜報警系統(tǒng)市場分析報告
- 操場場地租賃合同范本:適用于學校體育活動
- 水電費精細化管理型廠房租賃合同范本及實施步驟
- 工業(yè)園區(qū)廠房抵押貸款合同
- 電子產品采購合同要素全面梳理
- 智能化車輛土方運輸與現(xiàn)場施工管理合同
- 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場地租賃合同終止及續(xù)約意向函
- 礦權質押貸款合同
- 老人飲食護理課件
- 美術史介紹課件圖片模板
- 在線媒體輿情公關合同(2篇)
- 2025年法院書記員招聘考試筆試試題(50題)附答案
- 食品產品溯源管理制度
- 護士思想政治教育
- 西學中結業(yè)考核復習測試有答案
- 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雙休政策下AI如何助力高中生高效學習?》主題班會課件
- 家鄉(xiāng)橋梁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大模型在證券行業(yè)合規(guī)的應用
- 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古代詩歌散文專題》期末紙質考試第三大題簡答題庫2025春期版
- 中國常規(guī)肺功能檢查基層指南(2024年)
- 花椒編制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