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腳手架(吊籃)_第1頁
吊腳手架(吊籃)_第2頁
吊腳手架(吊籃)_第3頁
吊腳手架(吊籃)_第4頁
吊腳手架(吊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版本,下載可自由編輯吊腳手架(吊籃)吊腳手架(吊籃)

又稱吊籃,是通過特設的支承點,利用吊索懸吊吊架或吊籃進行砌筑或裝修工程操作的一種腳手架。其主要組成部分為:吊架和吊籃、支承設施、吊索及升降裝置等。對于高層建筑的外裝修作業,采用懸掛的、自上而下的吊籃,比自下而上搭設外腳手架要經濟和方便,也是高層建筑平時進行維修保養的常備設備。

1.吊架和吊籃。其構造形式應根據腳手架的用途、建筑物結構情況和采用的懸吊方法而定。

常用的有下列幾種:

(1)桁架式工作臺用于工業廠房或框架結構建筑的圍護墻砌筑,在屋面或柱子上設置懸吊點。

(2)框式鋼管吊架適用于外裝修工程。在屋面上設置懸吊點,用鋼絲繩吊掛框架。

(3)小型吊籃常用于局部外裝修工程,一般為側面開口或頂、側兩面都開口的箱形構架,長3~4米,寬0.8~1米,高2米,由兩個吊架和底盤、護欄及頂蓋五部分用螺栓連接或承插結合方式組裝而成。

(4)組合吊籃的吊籃架由吊籃片和扣件鋼管組合而成。作業層高一般取1.8米,片寬0.8~1.2米,當陽臺寬度大于1.2時,毗鄰陽臺的吊籃應采用與陽臺大致同寬的吊籃片,以滿足陽臺側面的裝修要求。

2.挑梁(架)。常采用的是在屋頂上設置,用于高大廠房的內部施工時則可懸吊在屋架或大梁之下。沒有上述兩種條件可搭設專門的構架來懸掛吊籃。挑梁的形式有單梁式、雙梁式、斜撐式和桁架式、自穩式、移動式、裝拼式。

3.吊籃的升降方法。常用的升降方法有:手扳葫蘆連續升降、卷揚升降、使用倒裝液壓千斤頂升降、手動工具分節提升。使用吊腳手架必須注意安全:

(1)首次使用吊腳手架時,必須進行設計和各項驗算。挑梁和吊籃的使用安全系數應大于3.0,繩索的安全系數應大于4.0,重復使用時,應復核使用荷載。

(2)嚴格控制加工質量及使用荷載,作業人員不得超過規定的人數。

(3)設置安全保險繩,吊籃的靠墻一側應設支撐桿或支撐輪,用拉繩拉到結構上。(4)吊籃中的作業人員應系安全帶或安全繩,繩的另一端應系于結構上。

.-物業經理人

(5)吊籃的吊索(鋼絲繩)應經常檢查和保養,不用時應妥為存放保養。有磨損的鋼絲繩不得繼續使用。

(6)吊籃的升降機構、限速機構、控制設備和保險設備必須完好,并經常進行檢查和維修保養。

(7)作業人員應進行必要的培訓。

篇2:竹木外腳手架施工工藝標準

竹木外腳手架的施工工藝標準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以竹、木材搭設的外腳手架。

一、施工準備

1、材料

⑴圓木、木板、茅竹、篙竹和蔑等材料。

⑵竹或木制腳手架板。

⑶φ4(8號)鉛水線、碼釘等。

2、作業條件

同本章第一節。

二、操作工藝

1、主、副柱

⑴主柱,包括外主柱(排柵柱)、內立柱(平橋柱)、角柱和平臺柱,應選用直徑合適、順直的杉木或茅竹,尾徑不得少于8cm。

⑵主柱的縱向間距一般不得超過1.5m(一般只能在八層建筑物30m以下使用,八層以上則要另出搭設方案)雙排腳手架的內外排柱間距為0.8~1.2m,內排柱離建筑物20cm(當大于20cm時,平橋下如須加兜底安全網)。如遇裝飾線,也可能適當加上內柱的小橫桿,相釀陣竹。

主柱的彎曲面應在腳手架的縱向平面內背靠背設置。

角柱的彎曲面應向腳手架結構本身的縱向內側面。

⑶立主柱時先搭臨時支架將柱固定。柱頭入土不少于10cm,不得露出地面,且必須立于實土上。如土質松軟,應加以夯實,下設木墊板。若軟土過厚,應挖至實土,當挖土有困難時,可打樁作支承。荷載較大的柱腳,應加一對約30cm長的橫放短杉(俗稱稱“一字杉蟹腳”)。在河流、水塘邊或淤泥上搭腳手架時,柱腳應加設30~40cm長的雙重短杉(俗稱“十字杉蟹腳”),且須計算腳手架的荷載和淤泥的承載能力,必要時另行設計處理。

當柱立于露出地面的混凝土或石塊上時,應用篙竹將同一平面內的柱腳連結牢固。

⑷雙排腳手架的外排主柱及單排腳手架的主柱之間設副柱(俗稱“針柱”),副柱從第一度大橫桿(即打底梁)開始向上設置,間距一般不大于1m。如采用茅竹作大橫桿時,副柱的間距可適當加大,但最大不得超過2m。綁扎副柱時,首先要做好三條以上的大橫桿才能立副柱。

⑸柱的駁接分搭接和頂口接兩種方式。搭接用于副柱,其搭接長度不少于1.5m,綁扎不少于三度橫桿,如柱料稍彎曲,應采用靠搭接方式,接長后的柱重心應在一垂直線上。頂口駁接一般用于主柱,頂口處上下兩端應各有不少于三條大橫桿連接,采用不少于兩度索篾和一度扎篾綁扎。如茅竹駁柱要加厚2cm的木板墊在駁柱端上,并用笏扎牢固。

駁柱要垂直、貼服。頂口柱的對接端部接觸面平正。相鄰立柱接頭要錯開不少于一步架。

2、大橫桿(牽桿)

⑴大橫桿一般采用篙竹,也可使用茅竹或杉木。大橫桿用于連接腳手架縱向各排列的立柱,綁扎要牢固、平直,與立柱互成90°。

⑵大橫桿的垂直間距(從找底梁起)為:雙排腳手架的外排及單排腳手架不大于70cm,雙排腳手架的內排不大于2m(即外排每設三度,則內排設一度)。

⑶大橫桿一般用搭接,接口長度為:杉木不少于1m,篙竹不少于2m,而且應以牽桿頭接牽桿尾。如果是牽桿頭接牽桿頭,可以接在一條柱的位置上,桿尾的竹篾扎牢(癡篾)。

3、小橫桿(平橋托)

⑴小橫桿主柱部位要用小頭直徑不少于9cm的茅竹或杉,副柱(針柱)部位可用結實的篙竹頭。小橫桿用于連接內、外排架,以及承托腳手平橋。

⑵小橫桿的水平間距不大于1m,垂直間距不大于2.1m(一層平橋的高度),并緊靠立柱與大橫桿的交點綁扎牢固。

4、斜撐

⑴腳手架的斜撐包括風撐、十字撐(拍身撐)、吊魚撐和挑撐等。

⑵風撐和挑撐的撐頭應埋入土內,一般入土深度為15~20cm。如遇浮土則應夯實后用厚板或短杉作墊塊,必要時挖至實土。支承在石、混凝土結構、柏油路面上的外露撐頭,必須綁扎地腳牽桿。在水邊淤泥面上打撐,當撐力要求不大時,可在撐頭扎25~30cm的短杉(即“一字蟹”或“十字蟹”)墊腳如撐力較大須另定處理方案。

⑶十字撐的設置分為間斷式和連續式兩種。十字撐設在腳手架外側。每組間斷式十字撐的跨距應不少于四條立柱(約7─8cm)從底到頂連續搭設,并在腳手架的轉角,尺端及沿縱向每隔15cm左右設置一組。連續式十字撐,是在腳手架外側全面設置十字撐。

⑷斜撐的斜度(俗稱“標流”)按以下規定搭設:

1)風撐的斜度不大于“對標”(i≤1:1,即≤45°);

2)十字撐的斜度為“標八”至對標(i=0.8:1~1:1,即=38°40’45);

3)挑撐、吊魚撐的斜為“加一標”以上(i1.8:1,即a=47°50’)。

⑸斜撐使用的材料,應盡量挺直,如稍有彎曲,搭設時把曲面向上。

⑹斜撐的搭接長度一般應在2m以上。若采用頂口撐,其幫木俗稱“根引”應設在下方。

⑺搭設撐時,應首先扎緊撐的中部,以利安全操作。

5、頂撐(托靠柱)

頂撐要貼緊主柱綁緊,一般不少于三度篾,并且大頭在上,小頭在下,上下頂住小橫桿。最下一節頂撐下面墊木或石塊。

6、平橋

⑴平橋支承在腳手架的小橫桿(俗稱平橋托)上,一般多采用篙竹作對龍和陣竹,面上鋪用木或竹材制成的橋板。

⑵鋪直板(縱向散板)的平橋,板下的直對龍間距不應大于60cm,橫陣竹間距不大于20cm,板面上每隔2m左右夾一條竹,夾竹每50cm扎一度篾,搭口板的兩端及中部要夾緊并加欄口竹。

⑶鋪橫板(預制板)的平橋,板下一般只設直對龍,不設橫陣竹橫板平橋的直對龍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直陣橫板,平橋靠墻邊,直對龍用兩條揀手篙竹。

2)當平橋寬度為0.5m時,直對龍不少于4條.

3)當平橋寬度為1m時,直對龍不少于6條。

4)當平橋寬度為1.2m時,直對龍不少于7條。

5)平橋上鋪的橫板,其兩端用篙竹或其他材料夾緊,夾竹每隔40cm扎一度篾。

7、斜橋

斜橋的橋面角度不大于“標五”(i=1:2;即26°34’)縱向柱距不大于2m;橫向柱距視斜橋寬度而定,直對龍間距不大于60cm;小橫桿間距與縱向柱距相同;陣竹間距不大于30cm,踏步竹(壓板竹)與陣竹相對應著夾橋板,每隔50cm扎一度篾。橋面頭尾須扎攔口條(頂板口)。當橋面寬為1m時,直對龍應不少于4條。

8、平臺

⑴平如柱及底托,相當于平橋的小橫桿的間距一般為2m(荷重較大的平臺另定)。底托兩端必須加頂撐。

⑵扎陣竹的平臺,其對龍間距60~70cm陣竹間距20cm,上面鋪面板。

⑶不扎陣竹的平臺

,對龍間距不超過20cm,面板直接鋪在對龍之上。

⑷平合面板的厚度不應小于1.5cm,夾板的方法與平橋相同。

三、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⑴腳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橫桿要平正,斜撐要貼服而有力,頂撐要頂緊小橫桿,接觸面不小于三分之二。

⑵篾度必須結實,不得松動。

⑶平橋要橫直暢通,并能承受2.5KN/荷載(相當于單行側放三層普通紅磚)。

⑷斜橋的踏步竹、攔口條必須牢固,不得松動。

⑸平臺面要平正無凹凸,并能承受1.5KN/的荷載。

2、允許偏差

竹木腳手架搭設時的允許偏差見表12─2。

四、施工注意事項

1、避免工程質量通病

⑴腳手架整體傾斜:柱下的墊腳座出現不均勻下沉。立柱時應先夯實浮土并擴大墊腳座的面積。

⑵腳手架局部橫向彎曲:“連墻桿松脫或剛性不足。應采用足夠剛度的連墻桿件,并與墻體結構連結牢固。

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⑴腳手架的高度7m以內時,每5~6條主柱設一條風撐。風撐的設置方法見本節(二)之4。

⑵腳手架高于7m,無法設風撐時,必須設連墻桿。連墻桿可專門設計工具式構件,與預先藏入混凝土結構內的埋件連接,也可以利用小橫桿頂貼墻面,將在結構內預埋的φ6鋼筋或雙股8號鉛水線繞過立柱與大橫桿的綁扎點與墻體拉結并加固頭撐,加強剛度。連墻桿的間距為:垂直方向不大于4m,水平方向不大于4m。

⑶單排竹木腳手架的搭設高度不宜超過20m。

⑷在大風雨或停工一段時間后,必須對腳手架全面檢查,如發現變形、下沉,要及時加固維修方可使用。

篇3:腳手架材料質量控制措施

腳手架材料質量控制措施

(一)所有進場材料,采取出入登記制度,進場材料均應有材料合格證明,有懷疑時,應分批抽樣送檢;經驗收合格后,應整齊堆放在指定地點,且掛牌標示,杜絕不合格材料混入場內使用,不合格材料應封存示標識,禁止使用。

(二)鋼管材質要求:

1、嚴重銹蝕、彎曲、有裂縫的鋼管嚴禁使用,使用的鋼管應先作好防銹處理,使用的鋼管應符合國標3號鋼的技術要求,外徑不小于48mm,壁厚不小于3.5mm。

2、有脆裂、變形、滑絲的扣件,禁止使用,扣件使用前漫泡柴油作防銹處理后,才能使用,扣件活動部位應靈活轉動,當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于5mm,直角扣件大于500件,旋轉及對接扣件大于150件,批量在場350件以內,應用一批量驗收,直角扣件的比量大于3000件時,還應進行扭轉剛度試驗樣本數量為10件。

3、安全網:直接與建設部指定的廠家聯系,采購使用合格的"竹福"密目式阻燃安全網,安全網進場時,應核對合格證及防偽標志,嚴禁假冒產品混入現場。

4、竹腳手板,全部采用新竹腳手板,竹腳手板進場時,應仔細檢查竹片的好壞,扣緊竹片的螺栓直徑不進小于8mm,間距在500~600,離板端200~250mm,且應現場作受力試驗。

篇4:腳手架搭設保證施工質量措施

腳手架搭設保證施工質量措施

(一)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認真執行各項崗位責任制度,項目部成立全面質量管理小組,在施工階段,應明確各質量控制目標,在操作工序中作三檢制度。

(二)堅決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及分段驗收制度

1、腳手架搭設前,嚴格執行三級安技交底制度,每天上班前應舉行班會議交底,交底內容應具體、明確,且應有簽字記錄資料,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嚴格執行交接班簽字手續。

2、外架搭設過程中,應嚴格執行三檢制度,每段搭設好后,應先自檢,自檢合格后,由公司安全科專檢,驗收合格后,才能使用,驗收內容應量化,具體詳見腳手架檢查評分及量化驗收表。

3、外腳手架的搭設要加強測量放線工作,在搭設腳手架時,使腳手架的步距、橫距始終保持上下一至,使外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與允許偏差,完全控制在規范允許范圍之中,具體詳見下表:

項目項目技術要求允許偏差

1地基基礎表面堅實平整

地基土質符合技術要求

排水不積水

墊層不晃動

底座不滑動、不下陷

2立桿垂直度:Hma*40mHma*/400

3間距步距偏差±20mm

柱距偏差±50mm

排距偏差±20mm

4大橫桿高差桿兩端±20mm

同跨同一橫截面內高差±10mm

扣件安裝中心節點處各扣件高差≤150mm

兩根相鄰立桿對接扣件高差-50mm

扣件螺栓擰緊扭力距40-70N.M

6剪力撐斜桿與地面的偏差4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