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月牙兒與陽光》中人性異化的解讀_第1頁
對《月牙兒與陽光》中人性異化的解讀_第2頁
對《月牙兒與陽光》中人性異化的解讀_第3頁
對《月牙兒與陽光》中人性異化的解讀_第4頁
對《月牙兒與陽光》中人性異化的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月牙兒與陽光》中人性異化的解讀中文系08級漢語言文學4班王衛琴200884014217摘要:《月牙兒與陽光》是霍莊與徐曉星根據老舍的三部小說《月牙兒》,《陽光》,《微神》改編而成的小說。寫的是在北洋軍閥統治中國期間,混亂不堪的社會,在這個“損補足而奉有余”的社會中,爭權奪利之事橫行,人們為了生存,各自謀劃策略,不惜一切手段取得權利、財富。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有人生存,有人毀滅,在這種生存與毀滅的斗爭中人性走向異端,本文擬對此種情況作出拙劣的分析與探討。關鍵詞:男權,人性,欲求一、人性最初的偏失及延續人類產生初期就是山男人和女人共同構成的群體性狀態,‘'男與女成為人的基本結構,這也就是說,單有男性,或是單有女性,還不是完整的人性,完整的人性應該是男和女。”【1】(P158),做人基本上是順應人性,不斷擺脫物性、獸性,達到人性標準后向神性努力。這樣,男性和女性除了在生理上的自然差別以外,并無貴賤、主從、尊卑之說,然而,隨著人類及其社會的發展,男性以其自然的強力優勢打破了這種男女平衡關系,確立了以父權為中心的人類社會系統,即男權社會。從此女性就處于男權統治下,受著男性制定的種種戒律的約束和控制。“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陽也,妻陰也。天尊而處上,地卑而處下,日無盈虧,月有圓缺,陽唱而生物,陰和而成物,故婦專以柔順為德,不以強辯為美也”(《訓子?孫文》)這明顯是男性創造的有理有據的陽尊陰卑,男尊女卑的意識形態的書面形式,其意在使女性能夠對他們服服帖帖,恭恭敬敬;“夫有再取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違也。行違神氏,天則罰之,禮義違之,夫則薄之。”(《女戒?夫婦第二》)這種綱常論理表明了男性權威的絕對不可違,違背他們就是違背天命,將受到天的懲罰。事實上這些全都是荒唐無理之論,全是男性對女性的控制欲及人性的自私面造成的。可是,在男性占優勢地位,男權統治社會的現實中,男性掌握著包括倫理、道德、法律、意識等全部話語的創造全和解釋權,他們的規定則是天命,是真理,有絕對的不可侵犯性,女性對此沒任何話語權,只能一味的遵守,女性必須依黑男性才能生存,需要男性賦予他們名分和價值。呂潔如對女兒說:“他是男人,咱得靠著他。”【2】(P86)、“你爸說的對!別的都是假的,保住你的身份、地位,這才是真,要不你就什么都沒有了。”【2】(P298),這樣,這種人類社會構成要素力量失衡的男權社會代代相傳。事實上,這種男女性不平等正體現著人性發生的偏失。當然,對于這種不平等,女性并非完全沉默,也有過抗爭。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則天就是個典型的代表,她稱帝之事正是女性對男權的最大打擊,證明了女性并不愿受制于男權。雖然最后失敗了,但是可以理解,畢竟,以武后為首的新生力量群體是抵不過兒口年來以男權為主導的力量群體,無論在統治經驗、經濟基礎上還是上層建筑上都無法與之抗衡,失敗是必然的。若說完整的人性是男和女,那么,以武后為代表的種種與男性之間的斗爭就是人性之間的內亂;若說男和女才算是完整的人性,那么,男權社會本身就是不完整、不和諧的。二、人性走向異端男女不平等的社會中,女性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男性意識中就形成了一種非人性的態度,他們把女性當玩物,當做情欲的發泄對象,當做家族延續香火的工具,當做自身目的達成的憑借,在某種程度上女性失去了作為他們同伴的身份。“門第模樣兒我就不用說了,我主要是想找個能幫我在官場上周旋、張羅的。”【2】(P262),這是王至善在納妾時提出的要求,這哪里是娶媳婦,明顯就是找個能換來高官厚祿的工具嘛,至于其納妾之事本身先不做探討。通過羅燦陽之口還能看到王至善對其原配夫人的行為:“我公開的向我丈夫挑戰了,既然他可以用我來獲取利祿,我就要在他鼻子底下漂漂亮亮的約會我的情人……既然他把我當做禮物送給別人,我就有權向他要回我應得的回報。”【2】(P267),這既揭露了王至善的丑惡,也表現了羅燦陽的反抗精神,雖然他的反抗方式是不被認可的。王至善何以如此對待神圣的男女之愛,何以如此的不負責任?全是因為名利占據了整個靈魂。如果說,有人因為外在的功名利祿會不在乎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她人(包括自己的妻子)的幸福在當時那個道德準則缺失、人性退化的年代里是時代的錯,算有理山解釋,那么,這種情況發生在有骨肉關系的人之間是該作何解釋?畢竟,連野獸都曉得愛護自己的孩子,何況是所謂高級的人,實際上他們確實不如它們。“王八蛋,我給你找個總長的兒子,還虧待你啦?”、“我跟你說,你裝死也沒有用,今兒你就是死,也得給我把這個場圓下來”【2】(P155),這是梅小姐之父為了攀附權勢將梅小姐逼得自殺后對她說的話,這是人話嗎?是一個父親會對自己的女兒說的話嗎?在這個父親看來,女兒的命一點也比不上自己的面子重要,“就算要死也得等著把我的面子挽回后再死”。同時也說明了父權制下的強權是如此的殘酷。梅小姐是這樣說她的父親:“我爸生我……養我……不就是等著聘我……升官兒……發財嗎?”【2】(P136),這句話很是一針見血的點明了當時親情的淪喪;當羅燦陽的反抗失敗后,山于得罪了有權勢的人而被關進了監獄,其父羅雨軒竟然考慮到自己的政治仕途決然的拋棄了親生女兒,并登報表明與女兒斷絕父女關系,因為女兒的存在對自己而言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人性已經退化到低于獸性的境地。這一切的根源在于人的靈魂完全受權力、金錢、名利使喚,人成為那些東西的奴隸,失去了人性的指導。正常人是靈魂和肉體的有機結合體,也即精神和物質的結合體,人的精神層面的靈魂總是控制著物質層面的肉體,一旦,物質欲求脫離了靈魂的管制,人就與獸無異。王至善、羅燦陽、羅雨軒以及梅小姐之父等人都是靈魂物化使然。外在的功名利祿充斥著整個社會,充斥著人們的整個頭腦,靈魂就被功名利祿熏染,變成與功名利祿同一戰前上的意識,也就是說,人的靈魂本省發上了質變和異化,人性成冷冰冰的錢性、權性,人成為脫離了人性的一種動物的代名詞。當權、錢占據了人們的全部靈魂后,全部的行為標準都是在為自身謀利,凡是涉及自身利益的都堅決維護,容不得她人侵犯,一旦違背了自己的意志則絕對沒有好下場。張小月正是不愿委身于譚保羅才會被逼得走投無路,在食不果腹,生存受到威脅的情況下出賣了自己的肉體,放棄了所謂的道德、廉恥。“人類有一大缺點,就是常常要饑餓。”【3】(P343),食不果腹的欲望和需求壓倒一切的時候,肉體的物質需求掙脫靈魂的控制,所謂的人類道德也不復存在。“我真傻!那個小瓷人兒說的太對了!她有錢,所以得要'體面',講'道德',可是這些跟我有什么關系?那是有錢人說給別人聽的,對我,肚子餓才是最大的真理!”、“我憑什么還要對道德負責”(P328),她在肚子餓時總結的道理。面對這種情況,張小月的人生是不需要被人指責的,誰也沒權力指責她,誰都知道愛惜自己的生命,難道張小月得例外嗎?她求生本身沒有錯,只是,求生作為一切生命所具有的本能,在作為人的張小月身上占據了她的全部,也侵占了她的整個精神世界。一旦吃飯成為人生命的全部后,人所追求的自由、理想、文明將全部變成虛無的、無意義的東西。即人的靈魂一樣發生異變,人區別于動物的意識消失,精神世界不復存在,也就成為一般的普通的動物。無論是外在的功名利祿所造成的結果,還是吃飯的本能需求造成的結果,都是使人的精神世界喪失了其應有的狀態和特性。人的精神意識是使人區別與其他動物的標志,一旦這個標志發生變異,人性自然會走向其他的異端。三、都是人自身的悲劇“給人帶來最大快樂的是人,給人帶來最大痛苦的也是人。”【4】(P242)。一切都是人類自身造成的,一切悲劇的來源本與時代、政治、社會無關,只是人自身在發展的過程中的局限性造成的。無論哪個時代,哪種政治,哪種社會,都是山人自己決定的,不管決策者是誰,他都是人。人建立國家,創建政治制度,制定法度規范,創建意識形態,形成全面的人的社會系統。正因為有了人的規定,所以有了國家等級,有了權力大小,有了人的高貴與貧賤之分,有了壓迫,有了斗爭,有了苦難。這么說并不是否定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合理性和進步性,而是證明,一切的一切,痛苦、快樂都是人自己造成的。人們希望社會發展,希望過幸福的生活,人自己努力促使其發展就是為了能使人生活得更好,只是,因為人自己發展中沒有處理好公平公正,沒有注意到全面的幸福和全面的發展,理論上宣揚的是全民幸福,實際上總是一部分生活在天上,另一部分生活在地獄,這樣就造成了一部分人給另一部分人的痛苦。回顧歷史現實,總有一部分人是踩在一部分人的肩頭上作威作福,把自身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歷史就是這些高高在上的人的歷史,記錄的是他們怎樣給別人造成影響,怎樣對待別人,乂是怎樣享受生活的。歷史是人的歷史,發展也是人的發展,痛苦還是人的痛苦,“歷史可以重新納入軌道,人生卻不可能重頭開始。所謂歷史的悲劇犧牲掉的是無數活生生的個人。”[4](P252)。馬克思主義哲學這樣說,一切事物都是出于矛盾之中,要想獲得好的發展,就必須處理好這些矛盾,人類的存在也不例外,有優越性,也有缺陷,解決好缺陷是關鍵,當然,這也是人所決定的,是個愿不愿意的問題。不愿意認真解決問題,自然有人受到傷害,那么痛苦就是自然的了,如若愿意努力解決問題,那么一切就會好很多。看看那么多人受到那么多痛苦,情況自然就一目了然。這是為何呢?全在于人外在的欲求使其喪失了其本應該做的解救同伴之事,并且在欲望的驅使下,不僅不幫助同胞而且還壓迫盤剝同胞。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喬象”,其實講的就是人的欲求。人是一種極為貪婪的動物,其欲求總是無止盡的。用人類社會發展中人的關系及地位的變化來證明這一點:原始社會人們是集體生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無論男女;到了奴隸社會,就有了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差別,出現了等級、貴賤之分;直至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程度達到頂峰,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情況是普遍存在;到了社會主義社會,看似是平等為主流思潮,凡是盡量公平,可實際上等級、剝削依然嚴重。社會的這一發展過程本來是不斷文明的,但是,不幸福的人仍舊很不幸福,為什么呢?社會發展,人的欲求也在膨脹,而顧及到別人就會使自己的欲望不能得到滿足,所以,有人會騎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人都有欲求,為了各自的利益就會進行相互間的斗爭,有斗爭自然就有傷害,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傷害說白了不就是內訂嗎?所以,都是人自身的悲劇。唯物主義哲學觀這么講,意識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人之所以比動物高級,就是因為人具有意識層面的思維能力和精神控制,既靈魂的東西,它控制和影響著人的一切行為,而欲求則是人意識層面的一種存在形式,是人行為的動力來源,對人的行為有能動的有反作用。合理的、適度的欲求則促進人走向更美好的人生,而過度的、不合理的欲求則使人走向異化的深淵。金錢、權利是人的外在需求,也是欲求的一種形式,可當人把它當作生命的全部之后,人的尊貴的思想、自III等精神性的追求就成了虛假和無意義的東西,王至善、羅雨軒、梅小姐之父等人存在的唯一意義便是追求權和利,區別于它物的意識發生了質變,所以才會對其其妻、其女做出那種非人的行為。同樣,吃飯雖是人的本能,但當人把吃飯當作生命的全部之后,人的廉恥、理想等精神追求也將成為虛無和不必要的東西。對張小月而言,肚子餓才是最大的真理,道德與自己是無關的,放下人格尊嚴,賣身求生成為跟別人無關別人也無權評價的職業。實際上,她是無權選擇的,因為“在一個存在性別歧視與壓迫的社會生活秩序中,女性始終被注定了永遠只能屈辱的用自己性的被創傷去換取食物,去換去自己的生存。”[5](P214)<>事實上,人有欲望是無可厚非的,人可以向往富庶的物質生活,可以追求高高在上的權利,可以追求富足的財富,但是一旦欲求越界,開始沉迷于燈紅酒綠,并且無節制的索求時,人性就會被其扭曲,其至扼殺,這正是人性的走向的可怕境地。人性應該是美麗善良的,應該有著對同胞的同情與憐憫之心,應該有“我有妻所以我尊敬全天下的女人,我有孩子所以我愛護全天下所有的孩子”的這種本性,而不是踩在同胞的身體上往上爬,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