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域文化期終復習題_第1頁
江西地域文化期終復習題_第2頁
江西地域文化期終復習題_第3頁
江西地域文化期終復習題_第4頁
江西地域文化期終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江西地域文化期終復習題一、單選題1、新干大洋洲遺址出土的主要文物為

(

C

)

A.陶器

B.瓷器

C.青銅器

D.陶瓷

2、江西文化與中央文化、中原文化匯集、融合與哪三件大事有關(

A

)

A.永嘉之亂、安史之亂、宋金戰爭

B.永嘉之亂、黃巢起義、紅巾軍起義

C.三國紛爭、永嘉之亂、安史之亂

D.黃巾軍起義、黃巢起義、宋金戰爭

3、被視為明代最大的異端是

(

C

)

A.朱學

B.陸學

C.王學

D.李贄

4、()時期江西地方文化遺址密集出現

C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春秋戰國

5、在家鄉建造“萃和堂”讓全族過起“大同”生活的思想家是

(

B

)

A.顏鈞

B.何心隱

C.王陽明

D.陸九淵

6.政治中心東移及大運河開通后,國內主要的南北通道為

D

A.漢水-長江-湘江-西江-珠江

B.運河-長江-湘江-西江-珠江

C.運河-漢水-湘江-贛江-珠江

D.運河-長江-贛江-北江-珠江

7.稱江西為“文章節義之邦”是在()時期

B

A.唐宋

B.兩宋

C.元明

D.明清

8.目前所知江西最早的書院是

(A

A.東佳書院

B.華林書院

C.雷塘書院

D.白鹿書院

9.江西哪個文學家被稱為“乾隆三大家”之一

C

A.魏禧

B.陳三立

C.蔣士銓

D.朱耷

10.《禾譜》的作者是

(C

A.孫思邈

B.宋應星

C.曾安止

D.賈思勰

11.明清時期江西造紙業的中心是

D)

A.九江府

B.吉安府

C.南安府

D.廣信府

12.江西移民將(

)帶到全國各地

B

A.風水和采茶戲

B.萬壽宮和弋陽腔C.萬壽宮和采茶戲

D.風水和弋陽腔

13、明代第一位戲曲理論家是

(

A

)

A.朱權

B.湯顯祖

C.沈璟

D.朱耷

14.(

)被稱為“儺舞之鄉”

B

A.萍鄉

B.南豐

C.樂安

D.婺源

15.安源工人俱樂部成立于

(B

A.1921年

B.1922年

C.1919年

D.1927年

16、豫章郡是在什么時候設置的

(

B

)

A.秦朝

B.西漢初年

C.西漢末年

D.東漢

17、江西地貌類型特點是

(

A)

A.邊緣多山地,中間為丘陵和平原

B.中間多山地,邊緣為丘陵和平原

C.以丘陵和平原為主,邊緣多山地

D.山地和丘陵多分布在邊緣

18、吊桶環遺址地處()境內

(A

)

A.萬年

B.樂平

C.新干

D.樟樹

19、()時期江西地方文化遺址密集出現

(C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春秋戰國

20、春秋戰國時期江西文化與()交流與融合較為深入

(

A

)

A.吳越文化和荊楚文化

B.齊魯文化和巴蜀文化

C.荊湘文化和齊魯文化

D.吳文化和越文化

21.政治中心東移及大運河開通后,國內主要的南北通道為

D

A.漢水-長江-湘江-西江-珠江

B.運河-長江-湘江-西江-珠江

C.運河-漢水-湘江-贛江-珠江

D.運河-長江-贛江-北江-珠江

22.稱江西為“文章節義之邦”是在()時期

(B

A.唐宋

B.兩宋

C.元明

D.明清

23.“江西詩派”的開創者是

(C

A.陶淵明

B.歐陽修

C.黃庭堅

D.曾鞏

24.佛教凈土宗“祖庭”在

C

A.吉安靜居寺

B.永修云居寺

C.廬山東林寺

D.永修真如寺

25.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水稻品種專著是

C

A.《農政全書》

B.《天工開物》

C.《禾譜》

D.《農學》

26.明清時期江西造紙業的中心是

(D

A.九江府

B.吉安府

C.南安府

D.廣信府

27.被西方學者稱為“東方馬可波羅”的是

B)

A.鄭和

B.汪大淵

C.朱孟震

D.馬歡

28、目前分布在江西全省的萬壽宮有()所

(

B

)

A.560

B.580

C.720

D.740

29.《輿地圖》的作者是

A

A.朱思本

B.歐陽修

C.羅洪先

D.蔣士銓

30.形勢派風水發源地是

(B

A.福建泉州

B.江西興國

C.福建廈門

D.江西贛南

二、名詞解釋

1、

正統文化------指每一個時代符合統治階級思想的文化,是每個時代的主流文化。

2、

陸學------------指南宋陸九淵開創的“心學”,其學說以“心”為最高哲學范疇,認為心是宇宙本體,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3、

王學------------指明代王守仁的心學學說。

4、

文章節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品質之一,被認為關乎國家氣運興衰。

5、

義門------------是朝廷為了表彰以孝義著稱的個人或以世代同居著稱的家族而樹立的社會典范,以推行傳統孝道和禮儀,維護統治秩序。

6、

家訓------------是某一宗族要求族人共同遵守的規矩、訓誡。

7、

白蓮教---------又稱白蓮社,是一種混合有佛教、道教、明教等內容的民間秘密組織。

8、

莊---------------每一字號都會在自己的經營范圍內設立派出機構。

9、

冶鑄------------是中國傳統鑄造技術論述最詳細的記錄,重點敘述銅鐘、鐵鍋、銅錢的鑄造技術和設備,包括施蠟、實模和無模鑄造等量3種基本方法。

10、殺青-----------論述紙的種類、原料和用途,詳細地論述了造竹紙和皮紙的全套工藝技術和設備。

11、樣式雷--------是指清代永修雷氏建筑世家,因其家族長期主管清宮廷樣式房且設計建造了一大批著名建筑而得名。

12、八大山人-----是明宗室寧獻王朱權后裔,一生所用名號頗多,眾所周知的有用名朱耷,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道朗等,著名書畫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

13、儺舞-----------歷史悠久,是一種意在驅逐厲鬼、祈福的宗教活動,一群人頭戴面具、手持兵器、跳舞唱歌地表演,以娛樂神靈、驅逐魔鬼。

14、紅色文化-----是中國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和進步人士領導人民群眾共同創造、積淀的文化遺產。

15、井岡山精神---是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堅持黨的領導的革命傳統,依靠群眾的民主政治作風。

16、金星硯---------又名金星宋硯,原產地在星子縣橫塘鎮駝嶺,相傳首塊金星硯出自陶淵明之3、明清時期北方移民進入江西的主要表現。P30\34

4、移民對江西人口構成的影響及表現。P32-34

第三章第二節

1、政治中心東移對江西文化地位的提升有何影響?P34-35

2、經濟重心南移后,江西經濟文化發展有何重要表現?P35-38

3、明代江西三組對應文化現象的主要表現是什么?P37

第三章第三節

1、簡述江西異端文化的主要表現?P38第二段

2、簡述明代江西的異端學說。P38-40

3、論述江西異端文化的作用。P38-45第四章第一節

1、簡述江西儒家文化鼎盛的表現。P48

2、簡述江西書院在儒家文化發展中的作用。P48-52

第四章第二節

1、簡述朱熹學說的主要觀點及其重要意義。P52-53

2、簡述陸九淵常說的主要觀點。P54

3、簡述江右王門的思想特色。P56

第四章第三節

1、為何稱江西為“文章節義之邦”?P58

第四章第四節

1、簡述古代江西家族發達的表現。P66-67

2、論述江西家族發達與科舉興盛的關系。P68

3、論述江西宗族家訓的主要特點。P69-70

第五章第一節

1、簡述慧遠的宗教貢獻。P75

2、簡述江西禪宗發展的主要表現。P74-75

第五章第二節

1、簡述天師道的發展歷程。P80-82

2、簡述凈明道的主要教義。P84

第五章第三節

1、簡述基督教在江西的傳播P84-86

第五章第四節

1、簡述清代江西秘密會社發展表現在哪些方面。P90第六章第一節

1、簡述《禾譜》的主要內容及重要地位。P92-94

第六章第二節

1、簡述陸羽在江西的茶事活動。P95-96

2、江西精神層面的茶文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P97-98

第六章第三節

1、景德鎮“瓷都”地位是如何確立的。P99-102

2、簡述景德鎮的瓷業習俗。P101-104

第六章第四節

1、簡述樟樹藥業文化的主要表現。P106

第六章第五節

1、論述《天工開物》為何能夠出自江西人之手。P109-114

第六章第六節

1、何為“樣式雷”,其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有哪些?P114-116

第七章

1、簡述《島夷志略》的重要價值。P119

2、簡述江右商的分布區域。P122-1253、簡述萬壽宮的分布區域。P125-130第八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