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場地環境調查技術手冊_第1頁
浙江省場地環境調查技術手冊_第2頁
浙江省場地環境調查技術手冊_第3頁
浙江省場地環境調查技術手冊_第4頁
浙江省場地環境調查技術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件1浙江省場地環境調查技術手冊(試行)浙江省固體廢物監督管理中心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十二月目錄一、概述 1二、初步調查 32.1、記錄調查 32.2、現場勘察 72.2.1、概述 72.2.2、常規勘察 72.2.3、場地勘察 82.2.4、內部觀測 82.2.5、外部觀測 82.3、現場走訪 92.3.1、走訪對象 92.3.2、走訪內容 92.4、初步調查匯報與有關表格 102.4.1、初步調查表格 102.4.2、初步調查匯報 102.4.3、有關表格與匯報范例 10三、詳細調查 223.1、信息核查 223.2、補充調查 223.2.1、場地環境信息 223.2.2、場地水文地質信息 233.2.3、二次現場勘察與走訪 233.3、初步采樣與監測 243.3.1、采樣方案 243.3.2、初步監測 253.4、數據分析與評估 263.5、詳細調查匯報與有關表格 263.5.1、詳細調查表格 263.5.2、詳細調查匯報 263.5.3、有關表格與匯報范例 27四、風險評估 364.1、場地特性參數調查 364.2、加密采樣與監測 364.2.1、前期采樣方案與監測成果分析評估 374.2.2、制定加密采樣方案 374.2.3、現場監測實行 394.3、數據分析與風險評估 394.4、風險評估匯報與有關表格 404.4.1、風險評估表格 404.4.2、風險評估匯報 404.4.3、有關表格與匯報范例 40一、概述本調查手冊簡介了場地環境調查的基本原則和工作程序,論述了場地環境調查的工作內容和任務。合用于對各類場地進行不一樣階段的調查,為后續的場地環境管理、風險控制、污染場地治理修復等有關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和信息。本調查手冊不合用于具有放射性污染的場地調查。場地環境調查與地表水和空氣環境調查有明顯區別。由于場地環境介質的復雜性,污染物在場地中的分布不均勻,導致了場地環境調查工作比較復雜,采用一次性全面調查不僅成本高,并且很難實現對場地環境狀況的精確和全面理解。因此需采用系統的措施由簡到繁,在對場地污染源或也許的污染源的全面理解下,分階段進行場地環境調查,逐漸減少調查中的不確定性,提高調查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本手冊根據調查目的和任務的不一樣,將場地環境調查分為初步調查、詳細調查以及風險評估三個階段,各個階段的任務和目的詳見表1-1。表1-1場地調查的各個階段任務與目的工作名稱工作任務工作目的初步調查記錄調查、現場勘察、走訪與會談確定場地與否受到污染詳細調查補充信息調查、初步采樣與監測、確定污染物因子與最高污染濃度、確定場地的污染物濃度與否超過對應的原則(篩選值或修復啟動值)風險評估確定場地特性參數及場地污染物濃度分布,計算場地內污染物的潛在風險及有關限值確定場地污染風險與否滿足后續使用功能,提出與否需進行治理修復的提議在調查過程中,假如調查人員對場地狀況不理解,提議按照圖1-1的工作流程,對上述三個階段進行分步調查,并根據各個階段的調查狀況,決定與否進行后續的調查工作;假如在實際狀況中,調查人員確定該場地已經受到污染并將進行修復時,也可以在完畢場地初步調查、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后形成一份綜合的調查匯報。初步調查與否需要詳細調查初步調查與否需要詳細調查否風險評估記錄核查與補充初步調查信息核查其他場地環境信息補充評估與分析制定初步采樣監測計劃現場采樣與監測數據評估與分析編制場地環境調查匯報場地特性參數調查現場加密采樣與監測是是是否否現場走訪與會談 現場勘察記錄調查詳細調查與否需要進行現場采樣與否需要風險評估圖1-1場地環境調查的工作內容與程序項目啟動項目結束成果分析初步采樣與監測二、初步調查場地環境初步調查的重要任務是確定場地與否有受到污染的也許性。對于未受污染的場地,原則上應當完畢初步調查的全面內容,并撰寫初步調查匯報;而對于也許受到污染的場地,一旦發現該場地存在污染的也許性,應當嚴格按照初步調查的工作內容,全面細致地理解該場地的信息。此外,對于受到污染的場地,一般原則上應當繼續進行詳細調查。場地環境初步調查的重要包括記錄調查、現場勘察、現場走訪和會談和調查匯報撰寫四個方面的工作內容,其中前三個方面的內容互相之間關聯性較強,調查者應當對于每一項信息的處理應當同步考慮三個方面的范圍。例如對于某污染場地的歷史背景調查中,場地曾經作為加油站使用,不過對該場地所有者的走訪過程中沒有提及場地有或曾經有地下儲油罐的信息,那么當調查者進行現場勘察的時候就必須注意現場與否有明顯的地下儲油罐存在的特性。場地環境初步調查一般不對現場進行任何形式的取樣。2.1、記錄調查記錄調查重要通過調閱和審查和目的場地有關的資料和記錄,對于后續的環境風險評估提供有協助的資料和信息。在記錄調查和資料搜集過程中,調查人員應根據專業知識和經驗識別資料中的錯誤和不合理的信息,如資料缺失影響判斷場地污染狀況時,應在匯報中闡明。資料搜集應注意資料的有效性,防止獲得錯誤或過時的資料。常見場地類型及特性污染物可參照表2-1。實際調查過程中應根據詳細狀況確定。表2-1常見場地類型及特性污染物行業分類場地類型潛在特性污染物類型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品制造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農藥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重金屬、有機氯溶劑、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紡織業重金屬、氯代有機物造紙及紙制品重金屬、氯代有機物金屬制品業重金屬、氯代有機物金屬冶煉及延壓加工重金屬機械制造重金屬塑料和橡膠制品半揮發性有機物、揮發性有機、重金屬石油加工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石油烴煉焦廠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交通運送設備制造重金屬、石油烴、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皮革、皮毛制造重金屬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農藥采礦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重金屬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重金屬、氰化物非金屬礦物采選業重金屬、氰化物、石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烴、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火力發電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電力供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燃氣生產和供應半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水污染治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農藥危險廢物的治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其他環境治理(工業固廢、生活垃圾處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其他軍事工業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研究,開發和測試設施半揮發性有機物、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干洗店揮發性有機物、有機氯溶劑交通運送工具維修重金屬、石油烴在記錄調查過程中,波及到的環境信息包括的內容諸多,在初步調查階段,重要以搜集場地歷史信息為主,并根據表2-1有針對性的對不一樣類型的場地的潛在特性污染物進行排查,詳細的場地歷史信息包括:場地有關記錄:產品、原輔材料和中間體清單、化學品儲存和使用清單、泄漏記錄、廢物管理記錄、地上和地下儲罐清單、環境監測數據、環境影響匯報書或表、環境審計匯報等;場地運用變遷資料:場地的土地使用和規劃資料,其他有助于評價場地污染的歷史資料,如土地登記信息資料等。場地運用變遷過程中的場地內建筑、設施、工藝流程和生產污染等的變化狀況;由政府機關和權威機構所保留和公布的環境資料:如區域環境保護規劃、環境質量公告、企業在政府部門有關環境立案和批復、生態和水源保護區和規劃等;場地周圍建筑物或設施的使用狀況。對于場地歷史信息中,明確提及場地所有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有常見環境污染物(見表2-2)的使用、生產或存儲等行為的,應當認定該場地存在潛在的污染風險,并在后續的初步調查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進行深入調查。表2-2常見環境污染物一覽表序號污染物CAS編號一、無機污染物1鎘7440-43-92汞7439-97-63砷7440-38-24總鉻7440-47-35六價鉻18450-29-96鎳7440-02-07鋅7440-66-68硒7782-49-29釩7440-62-210銻7440-36-011氰化物57-12-512氟化物16984-48-813石棉14567-83-0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14丙酮67-64-115氯甲烷74-87-316二氯甲烷75-09-217苯71-43-218甲苯108-88-319乙苯100-41-4201,4-二氯苯106-46-721氯仿67-66-322溴仿74-95-323氯苯108-90-724四氯化碳56-23-5251,1-二氯乙烷75-34-3261,2-二氯乙烷107-06-2271,1,1-三氯乙烷71-55-6281,1,2-三氯乙烷79-00-5291,1,2,2-四氯乙烷79-34-530氯乙烯75-01-4311,1-二氯乙烯75-35-4321,2-二氯乙烯(順)156-59-2331,2-二氯乙烯(反)156-60-534三氯乙烯79-01-635四氯乙烯127-18-436苯乙烯100-42-537二甲苯(總)1330-20-7三、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38六氯苯118-74-139苯胺62-53-340硝基苯98-95-341苯酚108-95-2422,4-二硝基甲苯121-14-243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84-66-244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nBP)84-74-245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117-84-046鄰苯二甲酸雙2-乙基己酯(DEHP)117-81-747鄰苯二甲酸丁基卡基酯(BBP)85-68-748屈218-01-949萘91-20-350苊83-32-951蒽120-12-752熒蒽206-44-053芴86-73-754芘129-00-055苯并(a)蒽56-55-356苯并(a)芘50-32-857苯并熒(b)蒽205-99-258苯并熒(k)蒽207-08-959苯并熒(a,h)蒽53-70-360茚并(1,2,3-cd)芘193-39-5四、農藥/多氯聯苯/其他61多氯聯苯——62七氯76-44-863毒殺芬8001-35-264滴滴涕(DDT)50-29-365α-六六六319-84-666β-六六六319-85-767γ-六六六58-89-968二惡英類(PCDDs/PCDFs)——69敵敵畏62-73-770狄氏劑60-57-171艾氏劑309-00-272異狄氏劑72-20-873樂果60-51-52.2、現場勘察2.2.1、概述現場勘察重要是通過場地的實地考察,獲得第一手的現場信息,為環境風險評估提供事實根據。在現場勘察前,調查人員應根據場地的詳細狀況掌握對應的安全衛生防護知識,并裝備必要的防護用品。現場勘察的范圍以場地內為主,并應包括場地的周圍區域,周圍區域的范圍應由現場調查人員根據污染也許遷移的距離來判斷。在勘查場地時,除非受到環境或障礙物所阻礙,或其他無法克服的原因,應盡量勘查場地的設施、建筑物、構筑物,如罐、槽、溝等。現場勘察的重要內容包括:場地的現實狀況與歷史狀況,相鄰場地的現實狀況與歷史狀況,周圍區域的現實狀況與歷史狀況,區域的地質、水文地質、地形的描述等。現場勘察的重點包括: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處理、儲存、處置或生產設備,儲槽與管線,惡臭、化學品味道和刺激性氣味,污染和腐蝕的痕跡,多種儲罐與容器,排水管與污水池或其他地表水,廢棄物,井,污水系統等。同步應當觀測和記錄場地及周圍與否有也許受污染物影響的居民區、學校、醫院、行政辦公區、商業區、飲用水源保護區以及公共場所等地點,并在匯報中明確其與場地的位置關系。現場勘察過程重要通過對異常氣味的辨識、攝影和攝影、現場筆記、定位標示等方式初步判斷場地污染的狀況。勘察期間,調查人員可以配置便攜式監測儀器。2.2.2、常規勘察常規的場地勘察重要包括如下內容:場地目前的用途場地過去的用途場地所屬區域過去以及目前的規劃用途場地既有建筑物或設施的基本描述場地內的道路以及毗鄰的道路場地內飲用水源設施場地污水處理系統2.2.3、場地勘察場地內部以及外部的勘察包括如下內容:場地建筑物或設施目前的用途場地建筑物或設施過去的用途場地環境污染物的重要用途(生產設施)場地內的儲存罐狀況場地內與否有異味場地內與否有自然或人為形成的污染物池(包括水池、水塘)場地內與否有用于儲存環境污染物的鐵桶場地內與否有其他用于儲存環境污染物的容器(生產設施除外)場地內與否有未知物儲存容器場地內與否有電力或液壓設備(一般該類設備都具有多氯聯苯PCBs)2.2.4、內部觀測內部觀測重要針對建筑物或設施內部狀況的調查,重要包括如下內容:加熱設備/冷卻系統:包括鍋爐、空調等設備以及有關的燃料、動力源生銹或腐蝕:建筑物或設備外觀可見的生銹、腐蝕等類似的現象下水道和污水池2.2.5、外部觀測外部觀測重要涵蓋場地內除去重要建筑物和設施以外的狀況調查,重要包括如下內容:場地內的水坑、水塘、湖泊等場地內可見的污染土壤或地面場地內受到污染影響的植被狀況場地內可見的固體廢棄物場地內可見的污水場地內的井:包括監測井、澆灌井、廢棄井等任何形式的井場地內的化糞池或糞坑2.3、現場走訪現場走訪重要是通過和場地有關人員進行交談和會商,結合前期記錄調查和現場勘察獲得的場地信息,對場地狀況進行深入的調查。現場走訪的問題應當包括資料搜集和現場踏勘所波及的疑問,以及信息補充和已經有資料的考證。受訪者為場地現實狀況或歷史的知情人,應包括:場地管理機構和地方政府的官員,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官員,場地過去和目前各階段的使用者,場地所在地或熟悉當地事物的第三方,如相鄰場地的工作人員和附近的居民。現場走訪可采用當面交流、電話交流、電子或書面調查表等方式進行。訪談結束后應對訪談內容進行整頓,并對照已經有資料,對其中可疑處和不完善處進行核算和補充,最終作為調查匯報的附件。2.3.1、走訪對象現場走訪的對象,詳細可以包括如下幾類人群:場地的實際負責人場地所有者場地范圍內的重要活感人群場地過去使用者以及負責人場地的監管部門負責人其他有關的人群2.3.2、走訪內容走訪的內容重要涵蓋如下幾種方面:與否有環境風險評估匯報與否有環境影響評估匯報場地與否有有關的環境許可或生產資質危險廢棄物生產以及處置措施其他有關信息2.4、初步調查匯報與有關表格2.4.1、初步調查表格初步調查表格一般應當涵蓋前期記錄調查、現場勘察、現場走訪的各項內容,并且應當按照不一樣的調查目的,準備專門的調查清單、現場調查走訪表格、現場勘察登記表格。詳細的表格可參照2.4.3節的表格范例。2.4.2、初步調查匯報初步調查匯報需要綜合前三個方面獲得的信息,對場地的調查進行總結性的概況。初步調查匯報應當明確場地內及周圍區域有無也許的污染源,并進行不確定性分析。若有也許的污染源,應闡明也許的污染類型、污染狀況和來源,并對后續的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和風險評估提出提議。此外,初步調查匯報中應列出調查過程中碰到的限制條件和欠缺的信息,及對調查工作和成果的影響。初步調查匯報的內容應當包括場地環境調查的概述、場地的描述、資料分析、現場踏勘、人員訪談、成果和分析、調查結論與提議、附件等。匯報格式可參照2.4.3節的匯報范例2.4.3、有關表格與匯報范例本手冊提供的表格和匯報范例僅供參照,在實際調查過程中,應當根據場地的特點和實際調查的需求對表格和匯報內容進行調整。本手冊中的調查清單(表2-3)、現場調查走訪表格(表2-4)、現場勘察登記表格(表2-5)重要參照了ASTME-1527原則,并根據本省的實際狀況進行了修改。調查清單重要供初步調查項目負責人使用,而現場調查走訪表格、現場勘察登記表格則重要供現場調查人員使用。以上表格一般以附件的形式放在初步調查匯報中以便于審閱。

表2-3場地調查清單項目名稱項目地點項目負責人聯絡方式電話:傳真:單位地址:現場調查日期:調查匯報完畢日期:記錄調查是否無資料本次調查與否根據浙江省場地環境調查技術手冊實行?()()()本次調查風險評估與否有專業的環境從業人員進行?()()()場地/設施生產使用變遷資料()()()場地/設施環境影響評價或風險評價資料()()()政府機關和權威機構所保留和公布的場地/設施環境資料()()()場地/設施所有者的歷史記錄()()()與否在場地范圍內發現也許的污染源或污染場景?是否無資料記錄調查過程中發現也許的污染源或污染場景?()()()現場勘察過程中發現也許的污染源或污染場景?()()()現場走訪過程中發現也許的污染源或污染場景?()()()也許的污染源或污染場景潛在的污染物

表2-4現場調查走訪表格現場走訪是否無資料本次調查與否有任何人為或客觀的原因導致現場調查無法正常進行?()()()本次調查與否對場地/設施外觀進行了觀測?()()()與否對場地/設施外觀進行了清晰明了的實地觀測?()()()與否在匯報中提供了必要的詳細闡明?()()()本次調查與否對場地/設施內部進行了觀測?()()()與否對可進入的內部場所進行了觀測?()()()與否選用了至少一處場地/設施常駐人員場所進行觀測?()()()與否發現場地/設施過往的環境影響評估匯報或環境風險評估匯報?()()()與否發現環評/風評匯報與目前觀測有出入的地方?()()()環評/風評匯報與否提及場地的用途和使用條件?()()()環境保護/風評匯報與否提及調查人員現場未發現的污染源或污染區域?()()()本次調查匯報與否引用了過去的環評/風評匯報內容?()()()場地所有者與否在現場調查時在場?()()()與否對場地所有者進行了面談?()()()場地所有者與否提供了除環評/風評匯報外其他有關的場地/設施的文獻匯報資料?()()()現場走訪時與否獲得了如下資料場地/設施既有用途和使用條件匯報()()()場地毗鄰的場所和設施既有用途和使用條件匯報()()()設施/建筑物簡要簡介()()()場地內以及周圍與否有飲用水源保護地或自然保護區()()()與否可以從現場識別場地/設施過去的用途()()()本次調查與否按照《浙江省場地環境調查技術手冊》執行()()()表2-5現場勘察登記表格1、場地調查1.1、場地基本信息現場勘察現場勘察員勘察時間勘察期間天氣狀況項目名稱場地描述場地名稱場地地點場地毗鄰的道路場地的面積場地/設施現場描述建筑物數量建造時間建筑面積建筑層數其他場地特性場地內地形起伏1.2、場地既有使用狀況在“與否觀測到”欄填入“√”表達該項信息在當日現場勘察中被觀測到;否則表達該項信息在當日現場勘察中未被觀測到。分類項目信息與否觀測到生產車間生產設備原料存儲半成品/中間體存儲產品存儲廢料/副產品存儲動力車間鍋爐空氣壓縮機液壓設備地面存儲區域地面大型儲罐/槽罐不小于等于20升的儲存容器露天堆積場地原材料倉庫產品倉庫廢棄物/副產品存儲場所地下存儲區域以及排污系統地下大型儲罐/槽罐污水池污水管道蓄水池、集水區、干井隔油池,水油分離區化糞池以及浸出區雨水搜集排放系統多氯聯苯有關的電力設備堆放的電力變壓器或電容污染或潛在污染的表觀證據植被生長受到克制可見的地表土壤污染可見的道路、便道或其他地面污染可見的污染物或廢棄物的滲濾液垃圾、殘骸以及其他廢棄物堆積廢棄物傾倒或處置區域建筑垃圾或建筑填充物堆積強烈刺鼻的惡臭污水管道直接向環境排放化學通風櫥系統、焚化爐污水處理系統設施其他重要的觀測點地表水(河流、池塘、泉水等)采石場或礦坑現場觀測記錄以及有關事項:1.3、場地過去使用狀況2、走訪會談面談人姓名:單位/職務:在該場地/設施工作服務年限:會談信息:面談人姓名:單位/職務:在該場地/設施工作服務年限:會談信息:面談人姓名:單位/職務:在該場地/設施工作服務年限:會談信息:面談人姓名:單位/職務:在該場地/設施工作服務年限:會談信息:3、現場照片記錄照片編號#描述照片編號#描述11521631741851962072182292310241125122613271428表2-6場地環境初步調查匯報格式1 執行總結2 概述2.1 調查的目的和原則2.2 調查范圍2.3 有關法律、法規、原則、技術規范和文獻2.4 調查措施3 場地概況3.1 場地環境狀況3.2 敏感目的3.3 場地描述4 資料分析4.1 政府和權威機構資料搜集和分析4.2 場地資料搜集和分析4.3 其他資料搜集和分析5 現場踏勘和訪談5.1 有毒有害物質的儲存、使用和處置狀況分析5.2 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的處理評價5.3其他與污染物有關的環境原因分析6 成果和分析7 結論和提議8 附件(現場照片、有關法規文獻等)

三、詳細調查詳細調查是指在場地環境初步調查基礎上,對于受到污染或存在污染風險的場地進行的深入調查。詳細調查過程中,通過對也許產生污染區域的定向監測,深入核算場地與否受到污染、篩選場地的重要污染物因子、并對初步調查搜集的信息進行補充和完善。詳細調查的重要工作內容包括:信息核查、補充調查、初步采樣與監測、數據分析和評估四個方面的工作內容,其中前兩個方面的內容與初步調查的成果有著親密的關聯,而后兩項工作則重要是為確定場地內的污染源和污染因子。3.1、信息核查信息核查的重要目的是對場地受到污染或存在污染風險的有關信息進行核算,尤其是在初步調查匯報中明確列出的有關內容。例如某污染場地在初步調查過程中發現了存在地下儲罐泄漏的污染風險,則應當對該信息進行核算:包括調閱有關的地下儲罐建設、維護資料;與有關負責人或負責人進行面談;搜集地下儲罐所在區域的水文地質資料。在信息核查過程中,調查人員的重要任務是保證初步調查匯報信息來源的精確性和真實性:對于表述不清或的信息,應當深入核算;對于不實或虛假的信息,應當標識并予以核算改正;對于殘缺不全甚至完全缺失的部分信息,應當重新調查核算補充。3.2、補充調查補充調查的重要目的是對初步調查過程中未波及的場地環境信息、場地水文地質信息等記錄進行補充調查,在根據補充調查確定的范圍,對場地周圍和場地內部進行二次現場勘察和走訪。補充調查波及的環境信息重要是為后續的初步采樣與監測提供根據,尤其是場地的土壤類型、地下水埋深、污染物潛在遷移路線等環境信息與場地自身特點親密有關,因此不一樣的場地差異性往往十分明顯。3.2.1、場地環境信息補充調查的首要目的是確定調查的范圍和內容,由于污染物也許通過土壤、地下水等多種途徑進行擴散,因此對于調查的范圍不應當僅限于目的場地自身。參照國外的有關原則和技術規范,本手冊推薦在調查過程中首先確定補充調查時的最小調查距離(minimumsearchdistance,MSD),MSD確實定重要根據場地所在區域的特點和實際調查過程的需要進行。其他需要調查的信息還包括:有關記錄的精確性和完畢性;重要記錄來源的可靠性:公眾可查詢、獲取記錄消耗的時間和費用在合理的可接受范圍內、記錄可讀性;其他記錄來源的也許性;通過其他方式協調而獲得信息。調查范圍內其他已核算的污染場地信息;調查范圍內的填埋場/固體廢棄物處置場所信息;調查范圍內的貯罐(包括地面和地下);調查范圍內土地使用狀況和有關記錄;所在地有記錄的環境泄漏事件有關匯報;所在地的已被污染的地下水井的記錄;場地范圍內或附近的環境敏感區域資料信息(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保護地等);其他有關的信息。3.2.2、場地水文地質信息場地水文地質信息重要可以提供污染物也許的遷移路線。重要包括如下內容:場地地質條件概況;場地地下水信息;場地地表地貌信息;其他有關的水文地質信息。3.2.3、二次現場勘察與走訪二次現場勘察與走訪重要是對MSD范圍內的場地環境信息和水文地質信息進行實地勘察,詳細內容包括:場地毗鄰地塊目前的用途場地毗鄰地塊過去的用途場地周圍區域過去以及目前的規劃用途場地的水文地質地貌信息場地內儲罐(地面、地下)的信息提供場地內使用過的物質的安全數據表格公眾知情權的規劃場地的安全生產、緊急狀況下的應急響應計劃書,防止污染物泄漏的計劃。已經有的水文地質調查匯報其他有關信息3.3、初步采樣與監測調查人員應當根據初步調查匯報和詳細調查前期搜集的信息,結合場地的詳細狀況、場地內外的污染源分布、污染物的遷移和轉化等原因判斷場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也許分布,并制定對應的初步采樣與監測方案。3.3.1、采樣方案采樣方案一般包括:采樣點的布設、樣品數量、樣品的采集措施、現場迅速檢測措施,樣品搜集、保留、運送、儲存等規定。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工作現場的實際狀況制定場地調查人員的健康和安全防護計劃。由于詳細調查僅為確定污染源和污染物因子,因此在采樣過程中,著重對已發現或已確定污染區域進行布點監測,對于確定污染區域的范圍不做規定。采樣點水平方向的布設應遵照如下原則:監測點位應選擇在地塊的中央或有明顯污染的部位,如生產車間、污水管線、廢棄物堆放處等。根據場地面積、污染類型及場地內不一樣使用功能區域劃分,可以酌情增長或減少采樣點,但對于不一樣的污染源應當至少選用一處采樣點。對于場地中有硬覆蓋層或構筑物的地塊,應對硬覆蓋層或構筑物底層的土壤進行鉆孔采樣監測。可將應覆蓋層和或構筑物歸為表層土壤范圍,將其下的土壤歸為深層土壤進行監測點位的布設。采樣點垂直方向的土壤采樣深度可根據污染源的位置、遷移和地層構造、水文地質等進行判斷設置。若對場地信息理解局限性,難以合理判斷采樣深度,可按0.5-2米設置采樣垂直間距。一般狀況下,在采樣過程,若發現某一深度的土壤/土層出現明顯未受污染的狀況,則可以停止垂直方向的采樣;對于調查過程中,發現場地內具有淺層地下水狀況,應當根據《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有關規定和規定對地下水進行監測。此外,在條件容許的狀況下,應在調查場地附近選擇清潔對照點。對于地下水采樣點的布設應考慮地下水的流向等水文地質條件,對于場地內或臨近區域內的既有地下水井,假如符合《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則可以作為地下水的取樣點和對照點。3.3.2、初步監測監測項目應根據保守性原則,按照初步調查確定的場地內原有生產工藝、原輔材料儲放、污染排放及處理等過程中產生的潛在污染物,確定樣品的檢測分析項目;對于不能確定的項目,可選用少許潛在重污染樣品進行掃描分析。一般工業場地可選擇的檢測項目有:重金屬氰化物石棉揮發性有機物(VOCs)半揮發性有機物(SVOCs)總石油烴(TPH)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有機氯農藥有機磷農藥檢測措施應采用國標檢測措施。檢測措施的測定下限應低于或等于有關原則限值。現場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應包括:制定防止樣品污染的工作程序,運送空白樣分析,現場反復樣分析,采樣設備清洗空白樣分析,采樣介質對分析成果影響分析,以及樣品保留方式和時間對分析成果的影響分析等。試驗室分析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詳細規定見《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和《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3.4、數據分析與評估數據分析與評估重要對場地調查信息和檢測成果進行整頓,評估檢測數據的質量,分析數據的有效性和充足性,確定與否需要補充采樣分析等。數據分析與評估的重要任務是核算場地的污染狀況,確定場地內污染物的種類、土壤與地下水中的最高濃度、污染的最大深度等有關信息,為后續的風險評估提供根據。3.5、詳細調查匯報與有關表格3.5.1、詳細調查表格初步調查表格一般應當涵蓋信息核查、補充調查、初步采樣與監測的各項內容,并且應當按照不一樣的調查目的,準備專門的補充調查清單、初步采樣與監測記錄登記表格。詳細的表格可參照3.5.3節的表格范例。3.5.2、詳細調查匯報詳細調查匯報重要包括信息核算、補充調查的有關內容,以及后續的采樣監測數據和成果分析。詳細調查匯報應當明確場地內的污染源所處位置、污染物的種類、土壤和/或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濃度、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最大深度等信息,并對監測數據進行必要闡明和分析。此外,詳細調查匯報還應當根據既有的數據和結論,對后續的污染物分布范圍確實定以及加密采樣監測方案的編制提出提議,為接下來的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提供有關根據和資料。此外,詳細調查匯報中應列出調查過程中碰到的限制條件和欠缺的信息,及對調查工作和成果的影響。詳細調查匯報的內容應當包括場地環境調查的概述、場地的概況描述、采樣工作方案的制定、監測與數據分析、調查結論與提議、附件等。匯報格式可參照3.5.3節的匯報范例3.5.3、有關表格與匯報范例本手冊提供的表格和匯報范例僅供參照,在實際調查過程中,應當根據場地的特點和實際調查的需求對表格和匯報內容進行調整。本手冊中的補充調查清單(表3-1)、水文地質調查表(表3-2)重要參照了ASTME-1527原則,并根據本省的實際狀況進行了修改。補充調查清單重要供詳細調查項目負責人使用,水文地質調查表重要供詳細調查人員使用。以上表格一般以附件的形式放在初步調查匯報中以便于審閱。

表3-1補充調查清單項目名稱項目地點項目負責人聯絡方式電話:傳真:單位地址:現場調查日期:調查匯報完畢日期:記錄調查是否無資料本次調查與否根據浙江省場地環境調查技術手冊實行?()()()本次調查風險評估與否有專業環境從業人員進行?()()()調查匯報與否附帶場地/設施概況簡介?()()()調查匯報與否附帶場地/設施過去的環境影響評估匯報或場地風險評估匯報?()()()本次初步調查選用的最小調查距離(MSD)1?是否場地所在范圍及距場地周圍1.6公里范圍的所有區域場地所在范圍及距場地周圍0.8公里范圍的所有區域場地所在范圍及毗鄰的建筑物僅限場地所在范圍未按規定的最小調查距離進行范圍確定與否對MSD進行合理的調整(根據)對應的新的MSD?(公里)記錄調查是否無資料調查人員與否在MSD范圍內發現任何也許的污染源或污染場景?()()()本次調查與否采用了原則的場地實景地理地貌圖2作為場地物理基本設定?()()()場地以及周圍環境歷史文獻清晰的鳥瞰圖片()()()場地的歷史地圖()()()場地的歷史地貌地圖()()()現場走訪是否無資料場地毗鄰的場所和設施既有用途和使用條件匯報()()()場地地貌以及水文地質條件匯報()()()場地內以及周圍的道路交通信息匯報()()()信息核算是否無資料業主或場地所有者與否提供了場地環境初步調查匯報()()()調查過程中與否對初步調查匯報中提供的資料進行了核算()()()初步調查匯報中信息與否翔實、精確()()()信息核算過程中發現初步調查匯報中存在的問題或局限性

表3-2水文地質調查表場地/設施以及周圍范圍基本條件信息來源場地地表/地貌特性場地海拔地表徑流/地形坡度近來的地表水源土壤基本性質土壤類型詳細描述水文地質信息地質巖層構造詳細描述預測地下水出水深度水文地質梯度圖(假如有)場地水源場地周圍環境使用現實狀況方向描述北面東面南面西面場地以及周圍地區平面草圖現場照片記錄照片編號#描述照片編號#描述19210311412513614715816

表3-3場地環境詳細調查匯報格式1 執行總結2 概述2.1 調查的目的和原則2.2 調查范圍2.3 有關法律、法規、原則、技術規范和文獻2.4 調查措施3 場地概況3.1 場地環境狀況及初步調查有關結論3.2 場地描述3.3 場地的使用現實狀況和歷史3.4 相鄰場地的使用現實狀況和歷史3.5 其他補充環境信息4 采樣與監測方案4.1 污染源與污染區域的分析4.2 采樣方案4.3 監測方案5 現場采樣和試驗室分析5.1 現場探測措施和程序5.2 采樣措施和程序5.3 試驗室分析5.4 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6 成果和評價6.1 場地的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6.2 監測成果6.3 成果分析和評價7 結論和提議8 附件(現場記錄照片、現場監測的記錄、監測井建設記錄、試驗室匯報、質量控制成果、樣品追蹤監管登記表等)

四、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重要分為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和生態風險評估,本調查手冊波及的風險評估均指人體健康風險評估。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估是指針對特定土地運用方式下的場地條件,評價場地上一種或多種污染物質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也許性的技術措施;場地受到污染后,一般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以削減土地運用過程中的人群健康風險。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估考慮到多種污染物也許同步存在于場地不一樣的介質之中,如土壤、空氣、水、食物和塵埃等,通過度析與受體有關的多種暴露途徑,實現對多介質的健康風險評估;以可接受健康風險水平為出發點,提出保護人體健康的土壤修復目的值。風險評估的重要工作內容包括:場地特性參數調查、加密采樣與監測、數據分析與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成果一般以場地風險評估匯報的形式提交,和場地調查匯報、其他場地資料一起作為編制場地修復修復方案的數據來源和重要根據。4.1、場地特性參數調查常見的場地特性參數包括:不一樣代表位置和土層或選定土層的土壤樣品的理化性質分析數據(土壤pH值、容重、有機碳含量、含水量、質地等)場地(所在地)氣候、水文、地質特性信息和數據(地表年平均風速、水力傳導系數等)場地及周圍地區土地運用方式人群及建筑物等有關信息在特性參數調查過程中,可以采用資料查詢、數據庫檢索、現場實測和試驗室分析測試等措施。場地特性參數調查和接下來的加密采樣與監測工作可同步進行,但也可以單獨進行。4.2、加密采樣與監測加密采樣與監測的工作內容包括:對詳細調查階段的初步采樣方案與監測成果進行分析評估;根據詳細調查匯報和修復總體目的制定采樣方案;根據現場的實際狀況對實際監測進行優化調整。4.2.1、前期采樣方案與監測成果分析評估本階段的重要工作任務是分析初步采樣獲取的場地信息,重要包括土壤類型、水文地質條件、現場和試驗室檢測數據等;初步確定特性污染物種類、程度和空間分布;評估初步采樣分析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通過前期的分析評估,核算場地內污染物的大體分布,場地污染物因子的種類,為后續制定有針對性的加密采樣與監測提供根據。4.2.2、制定加密采樣方案由于風險評估與后續的場地修復治理親密有關,因此在制定加密采樣方案過程中,應當根據前期調查有關結論確定的地理位置及場地邊界條件,確定布點范圍。有條件的狀況下,應當在所在區縣的地圖標注出精確的地理位置;在比例尺為1:500的規劃圖上繪制出場地邊界,并對場界邊界點進行GPS精確定位;如場地沒有1:500的規劃圖,應專門勘測繪制。4.2.2.1、土壤采樣布點在確定布點監測方案過程中,應當有針對性地對于場地內需要修復的區域進行采樣布點,對于修復區域以外的場地,原則不做布點規定。系統隨機布點法系統布點法分區布點法圖系統隨機布點法系統布點法分區布點法常用的監測布點措施有系統隨機布點法、系統布點法、分區布點法及經驗判斷布點法等,參見圖4-1。詳細的布點原則如下:一般狀況下,根據原場地不一樣地塊的使用功能和不一樣的污染特性,采用分區布點法劃分監測地塊。根據每個監測地塊的污染程度和地塊面積,可將其提成1-9個均等面積的網格,在每個網格中心進行采樣,將同層的土樣制成混合樣(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的場地例外)。分區的原則為:面積不不小于1600m2的區域獨立構成一種監測地塊;對于面積超過1600m2以上的區域,需對該區域等面積劃分,劃分后每個監測地塊面積應不超過1600m2;對于有污染嚴重的區域,監測地塊的面積可酌情減小。對于污染較均勻的場地(包括污染物種類和污染程度)和地貌嚴重破壞的場地(包括拆遷性破壞、歷史變更性破壞),采用系統布點法劃分監測地塊,在每個監測地塊的中心進行采樣,單個監測地塊的面積原則上不應超過1600m2。在風險評估階段,一般不推薦采用系統隨機布點法和經驗判斷法。4.2.2.2、地下水采樣布點在制定加密采樣方案過程中,應當根據初步調查匯報、詳細調查匯報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對場地區域內的地下水狀況進行分析。若場地內有地下水,應在疑似污染嚴重的區域布點,同步考慮在場地內地下水徑流的下游布點。如場地范圍內沒有地下水或地質構造十分復雜的地區可不進行地下水監測。如需要通過地下水的監測理解該場地的污染特性,則在一定距離內的地下水徑流下游匯水區內布點。地下水采樣布點詳細原則如下:地下水監測點位應沿地下水流向布設。假如場地下水流向未知,需結合有關污染信息間隔一定距離按三角形或四邊形至少布置3-4個點位監測判斷地下水流向。假如場地內沒有符合規定的淺層地下水監測井,則在場地內地下水徑流的下游,且未受其他污染或污染較輕的部位布設監測井。假如沒有場地地下水徑流的有關信息,則根據場地面積、水文地質特性及已初步鑒定的污染特性,在場地中心區域未污染或污染較輕的部位布設監測井。假如場地地下巖石層較淺,沒有淺層地下水富集,則在徑流的下游方向也許的地下蓄水處布設監測井。監測井的深度應根據監測目的、所處含水層類型及其埋深和相對厚度來確定,至少應在淺層地下水埋深如下2m深。一般狀況下,應在場地內地下水流向的上游設置對照監測井。如場地面積較大,地下水污染較重,地下水較豐富,在場地風險評估監測階段應在場區內徑流的上游和下游各增長1~2個監測井位。若前期監測的淺層地下水污染非常嚴重,且也許存在深層地下水時,需增長一口深井至深層地下水(在非污染區或輕污染區),以理解和評價深層地下水的污染狀況。4.2.3、現場監測實行現場監測重要根據4.2.2提供的采樣方案實行,實行過程中在考慮污染物遷移狀況、構筑物及管線破損狀況、土壤特性等場地原因的同步,原則上3m以內深層土壤的采樣間隔為0.5m,3m-6m采樣間隔為1m,6m至地下水采樣間隔為2m,采樣深度應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層等厚度。對于垂直方向構造特性不一樣的土壤,應根據土壤構造的變化和污染物遷移的規律合適調整垂直方向點位的間隔。在監測過程中,深層土壤采樣深度一般狀況下到淺層地下水,假準期間有巖層則采樣到巖層為止,對于地下水位超過10m的地塊一般狀況下可采集到10m為止。假如發現采樣點的某一深度樣品明顯未受到污染,則對于更深層次的樣品數目可以酌情考慮減少,在合適的狀況下也可直接終止后續采樣。現場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應包括:制定防止樣品污染的工作程序,運送空白樣分析,現場反復樣分析,采樣設備清洗空白樣分析,采樣介質對分析成果影響分析,以及樣品保留方式和時間對分析成果的影響分析等。試驗室分析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的詳細規定見《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和《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4.3、數據分析與風險評估數據分析與風險評估重要根據前期的加密采樣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