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介紹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優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1頁
詩人介紹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優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2頁
詩人介紹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優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3頁
詩人介紹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優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4頁
詩人介紹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優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人軼事1/33辛棄疾李白陸游2/33陸游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詩人、詞人,有“小李白”之稱。陸游是現留詩作最多詩人,今存九千多首。與王安石、蘇軾、黃庭堅并稱“宋代四大詩人”,又與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合稱“南宋四大家”。背景: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女真族)進犯。出生第二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于襁褓中即隨家人顛沛流離,因受社會及家庭環境影響,自幼立志殺胡救國。他一直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停受到當權派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文學內容,名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3/33格調:抒發政治理想,反應人民疾苦,批判當初統治集團屈辱投降,格調雄渾豪放,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強烈愛國熱情。主要詩作:《關山月》、《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書憤》、《示兒》、《游山西村》、《臨安春雨初霽》、《冬夜讀書示子聿》等篇均為后世所傳誦。詩: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队紊轿鞔濉?/p>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示兒》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稌鴳崱?/p>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妒辉滤娜诊L雨大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抖棺x書示子聿》4/33詞: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恫匪阕印ぴ伱贰?/p>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恫匪阕印ぴ伱贰?/p>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釵頭鳳》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釵頭鳳》他詩集中現存詩9300余首。大致能夠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從少年到中年(46歲)入蜀以前。這一時期存詩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還未得到生活充實。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歲罷官東歸,前后近,存詩2400余首。這一時期是他充滿戰斗氣息及愛國激情時期,也是其詩歌創作成熟期。第三期是長久蟄居故鄉山陰一直到逝世,亦有,現存詩約近6500首。詩中表現了一個清曠淡遠田園風味,并不時流露著蒼涼人生感嘆。“詩到無人愛處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時心情和所向往藝術境界。另外,在這一時期詩中,也表現出趨向質樸而沉實創作格調。5/33他作品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疆土,解放淪陷人民;首先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深永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波折情狀。陸游和唐婉20歲)陸游娶了他表妹唐琬(字蕙仙),同年于沈園中作《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21歲)唐琬被逐出家門,原因依古人說法是“不妥母夫人意”“二親恐其惰於學,數譴婦,放翁不敢逆尊者意,與婦訣”。意思是說,唐琬在夫家,與婆婆不合;或說因為夫妻兩人太恩愛,公婆認為會妨礙陸游上進之心,所以經常責罵唐琬,而造成二人分手.依據陸游自己在晚年詩作(《劍南詩稿》卷十四歲)則是因為唐琬不孕,而遭公婆逐出。6/33

陸游與唐婉難舍難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無緣,于是悄悄另筑別院安置唐婉,陸游一有機會就前往與唐婉鴛夢重續,燕好如初。(23歲)1147年陸母覺察兩人私會之事。嚴令二人斷絕來往,并為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王氏女為妻,徹底切斷了陸、唐之間悠悠情絲。(24歲)1148年王氏生了孩子。唐家憤憤不平,以為不把女兒嫁出去,面子會失盡。于是將女兒嫁于一位當初也很有名氣文人趙士程。趙家是皇室后代,門庭顯赫。而趙士程是個寬厚重情讀書人,他對曾經遭受情感挫折唐婉,表現出真摯同情與諒解。使唐婉飽受到創傷心靈已漸漸平復,而且開始萌生新感情苗芽。趙士程對唐婉很好,是唐家世交朋友,也是完全知道陸游文友,對陸游比較欽佩,也很同情唐婉,想盡力使她幸福。這一年,陸游在母親督教下,開始重理科舉課業。(7/3327歲)1151年陸游只身離開了故鄉山陰以他扎實學識功底和才氣橫溢文思博得了考官陸阜賞識,被薦為魁首。春季游春時在紹興城外沈氏園中,唐琬和丈夫趙士程也來此游春.兩人重逢,又無法當面相訴離情,隨即,唐琬派人送來一些酒菜,默默以示關心,而就與丈夫離去,陸游在難過之余,就是園子壁上題下了一首哀怨《釵頭鳳》-“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28歲)1152年唐婉再次來到沈園瞥見陸游題詞,不由感嘆萬千,于是和了一闕《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同年秋,唐婉病故。8/3373歲)1197年陸游后妻王氏病故。82歲)12作《夜聞姑惡》,詩云:學道當于萬事輕,可憐力淺未忘情。孤愁忽起不可耐,風雨溪頭姑惡聲。可能暗示其母逼他出妻之事。84歲)12再到沈園,寫下了”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急忙。”這正是陸游對唐琬最深思念。9/33辛棄疾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F存詞600多首,強烈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他詞基本思想內容。藝術格調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加抗金義軍,很快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采取主動辦法,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果斷主張抗金。他所提出抗金提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主和派打擊,曾長久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韓侂胄當政辛棄疾一度起用,很快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愛國情懷,傾訴壯志難酬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作品。10/33辛棄疾一向很羨慕笑傲山林隱逸高人,閑居鄉野同他人生觀并非沒有契合之處;而且,因為過去地位,他生活也盡能夠過得頗為奢華。不過,作為一個熱血男兒、一個風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為壯年被迫離開政治舞臺,這又使他難以忍受,“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所以,他經常一面盡情賞玩著山水田園風光和其中恬靜之趣,一面心靈深處又不停地涌起波瀾,時而為一生理想所激動,時而因現實無情而憤恨和氣餒,時而又強自寬慰,作曠達之想,在這種感情起伏中度過了后半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鷓鴣天》),在這些詞句中,埋藏了他深深感嘆。宋寧宗開禧元年(,辛棄疾任鎮江知府,時年六十五歲,登臨北固亭,感嘆對自己報國無門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于是寫下了《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篇傳唱千古之作。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擊,在一些諫官攻擊下被迫離職,于當年重回故宅閑居。即使后兩年都曾被召任職,無奈年老多病,身體衰弱,終于在開禧三年秋天溘然長逝,享年68歲。11/3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bì)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午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12/33《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上Я髂?,憂愁風雨,樹如同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13/33思想: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同之處:他一直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一生事業,并在自己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期望和失望、民族熱情與憤慨。14/33思想: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同之處:他一直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一生事業,并在自己文學創作中寫出了時代期望和失望、民族熱情與憤慨。15/33王維(7-761年),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其父遷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濟市),遂為河東人。盛唐山水田園派詩人、畫家,外號“詩佛”,今存詩400余首。主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菩薩講學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王維從小就受到了母親熏陶,《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文中述及了詩人同當代名僧道光禪師關系是說:“維十年座下,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虛空,無有是處,志其舍利所在而已?!笨梢娡蹙S確實也佛家姻緣不淺,其晚年更是過著僧侶般生活。據《舊唐書》記載:“在京師,長齋,不衣文采,日飯十數名僧,以玄談為樂,齋中無全部,惟茶鐺藥臼,經案繩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獨坐,以禪頌為事。”此時王維儼然是一僧侶了。盛唐時期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浦州(今山西永濟西),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藍田輞川別墅。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代表。16/33從小天資聰明,九歲時即能寫文章,十七歲時寫了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弟兄》詩,膾炙人口,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弟兄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成為千古傳誦佳句,顯示了王維超群才華。王維同唐室親王交往較多,并很被看重。寧王李憲乃玄宗長兄,曾讓太子位給玄宗,倍受玄宗尊寵,一時貴盛。一次寧王見一賣餅者之婦,長得“纖白明媚”,十分喜歡她,便給餅師很多錢,把她納為妾,溺愛無比。過了一年多,寧王問她還想念餅師嗎?并接來了餅師。她見了餅師后,“雙淚垂頰,若不勝情”。時在座十幾個賓客,皆是有名文士,見此“無不凄異”。寧王讓大家賦詩,王維才思靈敏,最先賦成,詩云:“莫以今時寵,能忘舊日恩??椿M眼淚,不共楚王言?!痹娨源呵飼r代息夫人故事來諷詠眼前這位無人身自由婦女遭遇,于是寧王乃將她償還餅師,“使終其志”。王維經過吏部釋褐試,授官太樂丞,正是用其所長。后因私自令舞黃獅子而被出。黃獅子舞是天子所用樂舞,王維私自令舞是越格,被出為濟州司倉從軍。17/33

王維大多數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同時,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情趣。王維寫景詩篇,慣用五律和五絕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表現幽靜山水和詩人恬適心情,尤為相宜。作品格調關鍵詞:繪影繪形,有寫意傳神、形神兼備之妙。"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格調,創造出一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意境,在詩壇樹起了一面不倒旗幟。18/33陶淵明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名潛,或名淵明。一說晉世名淵明,字元亮,入劉宋后更名潛。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自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晉代文學家。以清新自然詩文著稱于世。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等。出生于一個衰落世家,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父親早死,因家貧,曾做過幾年官,卻因“質性自然”,不愿“以心為形役”、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而解綬去職,過起了躬耕自足田園生活。陶淵明詩和辭賦散文在藝術上含有獨特格調和極高造詣,開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新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實感受,影響唐代詩歌創作。19/33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詩人。陶淵明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鄙夷功名利祿高遠志趣和守志不阿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黑暗官場極端憎惡和徹底決裂;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田園生活熱愛,對勞動認識和對勞感人民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追求和向往。作為一個文人士大夫,這么思想感情,這么內容,出現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尤其是在門閥制度和觀念森嚴社會里顯得尤其可貴。陶淵明田園詩中也有一些是反應自己晚年困頓情況,可使讀者間接地了解到當初農民階級悲慘生活。陶淵明《桃花源詩并記》大約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理想社會。表現了詩人對現存社會制度徹底否定與對理想世界無限追慕之情。它標志著陶淵明思想到達了一個嶄新高度。陶淵明是田園詩開創者。20/33中國古代有不少因維護人格,保持氣節而不食故事,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一例。東晉后期大詩人陶淵明,是名人之后,他曾祖父是赫赫有名東晉大司馬。年輕時陶淵明本有“大濟于蒼生”之志,可是,在國家瀕臨瓦解動蕩年月里,陶淵明一腔理想根本無法實現。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權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現實社會發生了尖銳矛盾,產生了格格不入感情。[2]為了生存,陶淵明最初做過州里小官,可因為看不慣官場上那一套惡劣作風,很快便辭職回家了。以后,為了生活他還陸續做過一些地位不高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生活。陶淵明最終一次做官,是義熙元年(4)。那一年,已過“不惑之年”(四十一歲)陶淵明在朋友勸說下,再次出任彭澤縣令。有一次,縣里派督郵來了解情況。有些人告訴陶淵明說:那是上面派下來人,應該穿戴整齊、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淵明聽后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愿為了小小縣令五斗薪俸,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家伙獻殷勤?!闭f完,就辭掉官職,回家去了。陶淵明當彭澤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他這次棄職而去,便永遠脫離了官場。21/33中國歷史上出色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黨領袖。宋神宗執政之時,王安石任宰相,曾發動改革,史稱“王安石變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變法改革,王安石變法之時,宋朝全盛,熙河之捷,擴地數千里,開國百年以來所未有者。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后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精神推進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積弊,推行一系列辦法富國強兵,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改革家。王安石做過官職簽書淮南東路節度判官公事: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秘書[地級市];鄞縣知縣事: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政府區長舒州通判:安徽省安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地級市];江南東路刑獄:相當于一個省政法委書記或者紀委書記[江西、安徽一帶];江寧知府: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市長參知政事:宰相或中國總理22/33王安石執政敢做敢為,矢志改革,王安石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發展改變規律,以“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大無畏精神推進改革變法。王安石變法目標在于富國強兵,借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局勢。然而變法觸犯了保守派利益,遭到保守派反對。所以,王安石在熙寧七年第一次罷相。尤其是因為變法設計者王安石與變法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怎樣變法問題上產生分歧,王安石復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加上變法派內部分裂,其子王雱病故,王安石于熙寧九年第二次辭去宰相職務,從此閑居江寧府。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保守派得勢,以前新法都被廢除。當他聽到免役法也被廢除時,不禁悲憤地說:“亦罷至此乎。”很快便郁然病逝。23/33《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渡眺薄纷怨膨屆裨谛耪\,一言為重萬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兜秋w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24/33個人恩怨說到蘇東坡政敵,最難措辭莫過于王安石了,然而實際上又絕對無法回避王安石,因為兩人不但分屬兩個政治營壘,又是上下級關系,而且彼此之間還有糾纏不清私人恩怨。王安石逝世后,中書舍人蘇軾為其撰《王安石贈太傅》"制詞",足見關系不普通。東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舊黨爭,他父親和弟弟、他敬愛朝中元老、他親朋摯友,幾乎無一不是站在舊黨一邊。當然,更主要是東坡本人政治觀念與新法南轅北轍。然而王安石卻絕非奸佞小人,他與蘇東坡矛盾僅僅是政治觀念不一樣,為了推行新政,王安石當然要打擊,排斥清洗反對派,但也僅僅是將其降職或外放,從不羅絡罪名陷害對手,也從未企圖將對方置于死地。甚至,當“烏臺詩案”(1079年元豐二年有些人有意把蘇東坡詩句扭曲,以諷刺新法為名大做文章。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網織“文字毀謗君相”網羅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發生時,已經辭官王安石還挺身而出上書皇帝,營救朋友兼政敵蘇東坡,直言“豈有圣世而殺才士乎”。當初不但蘇軾本人已經屈打成招,就連他自己許多親朋摯友都噤若寒蟬,無人敢為蘇東坡說一句話,而王安石這時卻是一個被皇帝和百官厭棄人,此時他受盡攻擊遍體鱗傷,又痛失愛子家破人亡,一人孤獨在家獨守貧寒,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冒險在蘇東坡親友都不敢為他說話時上書皇帝為他申冤。25/33另外,王安石品行不論是他敵人還是朋友都十分敬仰,無話可說。王安石質樸,節儉,博學多才,在當初士大夫中有極高威望,且是歷史上惟一不坐轎子不納妾,死后無任何遺產宰相。軼事典故拗相公明末馮夢龍纂輯《警世通言》,有《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寫王安石變法失敗事。王安石告老還鄉時,沿途所見所聞,都是百姓對變法不滿和怨憤,因之抑郁、悔恨而逝。文中寫道:“因他性子執拗,佛菩薩也勸他不轉,人皆呼為‘拗相公’?!鼻辶畼闼赝醢彩鲈紫鄷r候,兒媳婦家親戚蕭公子到了京城,就去造訪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第二天,蕭氏子穿盛裝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會用盛宴招待他。過了中午,他以為很餓,可是又不敢就這么離開。又過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沒準備。蕭公子心里以為很奇怪,喝了幾杯酒,才上了兩塊胡餅,再上了四份切成塊肉,上飯后,旁邊只安置了菜羹罷了。蕭氏子很驕橫放縱,只吃胡餅中間一小部分,把四邊都留下。王安石就把剩下餅拿過來吃了,那個蕭公子很慚愧地告辭了。26/33不邇聲色王安石任知制誥時,王安石妻子吳氏,給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往伺候王安石,王安石問:“你是誰?”女子說自己是“家欠官債、被迫賣身”而來。王安石聽罷,不但沒收她為妾,還送錢給她,幫助她還清官債,使其夫婦破鏡重圓。有些人告訴王安石夫人,說她丈夫喜歡吃鹿肉絲。在吃飯時他不吃別菜,只把那盤鹿肉絲吃光了。夫人問,你們把鹿肉絲擺在了什么地方?大家說,擺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位置調換了一下,鹿肉絲放得離他最遠。結果,人們才發覺,王安石只吃離他近菜,桌子上照常擺著鹿肉絲,他竟完全不知道。千錘百煉王安石作《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第三句最初寫作“春風又到江南岸”,以為不好,以后改為“過”字,讀了幾遍,又嫌不好;又改為“入”字,然后又改為“滿”字,換了十多個字,最終才確定為“綠”字:“春風又綠江南岸”。27/33蘇東坡蘇軾詩現存約兩千七百余首,其詩內容遼闊,格調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含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辟了新道路。蘇軾詞現存三百四十多首,沖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狹窄題材,含有遼闊社會內容。蘇軾在我國詞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精神,擴大到詞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并立豪放派,擴大了詞題材,豐富了詞意境,沖破了詩莊詞媚界限,對詞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先河,與辛棄疾并稱“蘇辛”。1079年7月,蘇軾在湖州任上,因烏臺詩案獲罪入獄,第二年元月,被流放至黃州。詩案之前,其詩詞作品在整體格調上是大漠長天揮灑自如,內容上則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詩案之后,即使有一段時間官至翰林學士,但其作品中卻少有致君堯舜豪放超逸,相反卻越來越轉向大自然、轉向人生體悟。至于晚年謫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曠達心境就愈加顯露出來,一承黃州時期作品格調,收斂平生心,我運物自閑,以達豁然恬淡之境。28/33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她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以后,與丈夫趙明誠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書畫搜集整理,共同從事學術研究。生活美滿。金兵入據中原后,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經歷了表面繁榮、危機四伏北宋末年和動蕩不已、偏安江左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通詩詞。她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詞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美。在同代人中,她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非凡。而她一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則是詞創作。她詞作在藝術上到達了爐火純青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藝術格調——“易安體”。29/33她被稱為“宋代最偉大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一位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詩詞特點李清照詞語言既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