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素養講練大一輪岳麓版新題快訓強技提能16.47商鞅變法_第1頁
歷史素養講練大一輪岳麓版新題快訓強技提能16.47商鞅變法_第2頁
歷史素養講練大一輪岳麓版新題快訓強技提能16.47商鞅變法_第3頁
歷史素養講練大一輪岳麓版新題快訓強技提能16.47商鞅變法_第4頁
歷史素養講練大一輪岳麓版新題快訓強技提能16.47商鞅變法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馨提示: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節合適的觀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新題快訓·強技提能1.(2019·濰坊模擬)(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唐朝在總結秦漢邊地設置郡縣得失的基礎上,首創了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羈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設置羈縻府州,任命該族首領為都督或刺史,世襲其職,讓其繼續統轄本族人民,但必須由中央任命,同時取消了少數民族首領原有的“可汗”稱號。羈縻府州賦稅不上交中央財政,戶口一般也不上報戶部。該制度在突厥實施成功后,又推廣到其他少數民族地區。唐政府在上述羈縻府州基礎上設立都護府,代表中央行使對羈縻府州的管理權,如安西、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各羈縻府州。都護由漢人擔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襲。唐王朝設置的羈縻府州遍布于東西南北各邊疆民族地區,邊疆的行政包括都護府、都督府、州、縣四級,共約八百多個。后來宋代在西南地區設置羈縻州、縣,明代在邊境部分地區設置羈縻衛所。——摘編自韋慶遠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唐代對邊疆民族地區管理的特點。(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代對邊疆民族地區管理的影響。(7分)【解析】第(1)題據材料“在總結秦漢邊地設置郡縣得失的基礎上,首創了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羈縻府州制度”“該制度在突厥實施成功后,又推廣到其他少數民族地區”“任命該族首領為都督或刺史,世襲其職,讓其繼續統轄本族人民”“設立都護府,代表中央行使對羈縻府州的管理權”等信息歸納。第(2)題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國家統一、民族融合、內地與邊疆交流、邊疆發展、對后世影響等角度作答。答案:(1)特點:吸取前代經驗與教訓;先試點后推廣;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享有較大自主權;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加強了中央對邊疆地區的控制。(8分)(2)影響:鞏固了國家統一;促進了民族融合;加強了內地與邊疆的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鑒。(7分)2.(2019·沙市模擬)(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宋初,朝廷對百官實行月俸制。自咸平年間(9981003年)開始,官吏隊伍日漸龐大,而且物價上漲,官俸未增,于是出現了“俸祿不繼,士人家鮮不窮窘”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官吏或“不守名節”“冒法受贓”,或“不恥賈販,與民爭利”,進而致使“吏有奸贓而不敢發,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貧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訴,徭役不均,刑罰不正,比屋受弊,無可奈何”。真宗時便在月俸之外恢復了前代的職田制度。范仲淹認為,職田是在國家財用匱乏、無力增加官俸的情況下實行的一項制度,其目的是養廉,以“督其善政”,不應廢除,而應“不均者均之”“未給者給之”,至于有些官吏雖有職田仍然“侵民”“枉法”,那不是職田制度本身的問題。——項懷誠主編《中國財政通史》(1)根據材料,概括宋代恢復職田制度的背景。(9分)(2)結合材料,簡評宋代職田制度。(6分)【解析】本題考查宋代社會改革,第(1)題根據“官吏隊伍日漸龐大”可知是宋初加強中央集權,造成官吏隊伍龐大,財政負擔加重;由“物價上漲,官俸未增,于是出現了‘俸祿不繼,士人家鮮不窮窘’的狀況”可知是官員俸祿未隨物價上漲,生活困難;“不守名節”“冒法受贓”“不恥賈販,與民爭利”說明部分官吏貪贓枉法,與民爭利;“吏有奸贓而不敢發,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說明激化社會矛盾,危害統治。第(2)題評價要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增加了官俸,有利于宮員廉潔從政,另一方面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答案:(1)官吏隊伍日漸龐大,政府財政負擔加重;官員俸祿未隨物價上漲;部分官員貪贓枉法,與民爭利;社會矛盾加劇,威脅封建專制統治。(9分)(2)評價:通過給予職田增加官俸,促使官吏廉潔從政,有一定積極意義。但是,在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下,這種辦法難以根除官吏貪贓枉法的弊端。(6分)【備選習題】(2019·新余模擬)(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時至(明)嘉、隆之際,當時用人“不論其才,只取無過”“不論其大,每以一眚(過失)棄之”。“考察之時,不肖者造作言語,鼓弄風波,傾陷善人”。“今人做官……奔趨巧媚,以為善官”,致使“朝廷詔旨多廢格不行……禁之不止,令之不從”,使明王朝陷入邊事廢弛,財政困難,民眾困窮,社會動亂的窘境。隆慶三年十二月,高拱被授任吏部尚書,提出:“非大破格整頓,必不能易亂以為治。”他責成吏部在甄別人才時,“但系賢能,一例升取,不得復有所低昂”,并“廉(察)訪賢才”;用人上“俟其成而用之”,讓初選出來的人才,先到有關部門或下屬機構任屬官,使其取得實際工作的經驗,然后再根據需要及本人特點,委以重任。鑒于明中期以來考核中弊端叢生,高拱強調必須嚴格考核制度和辦法,“惟考其政績,而不必問其出身”,以治效為準,進行賞罰,對貪污官員不僅要罷官削職,還要提問追贓,“以后凡遇有卻賄之官,便當記之善薄”。在高拱署吏部事期間,選拔了一批賢能,充實到各級機構,使得諸事廢弛的局面有所好轉。——摘編自王興亞《高拱的吏治思想及其改革》(1)根據材料,概括指出明朝高拱推行吏治改革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簡要說明高拱吏治改革的主要舉措。(9分)【解析】本題考查明代中期吏治改革。第(1)題根據材料“時至(明)嘉、隆之際,當時用人‘不論其才,只取無過’”可知改革之前選官用人不重才能,從材料“鑒于明中期以來考核中弊端叢生”可得出當時考核賞罰機制不當;根據材料“考察之時,不肖者造作言語,鼓弄風波……邊事廢弛,財政困難,民眾困窮,社會動亂的窘境”可知當時吏治腐敗,政事廢弛;民眾困窮,社會矛盾尖銳。第(2)題措施:根據材料“但系賢能,一例升取,不得復有所低昂”,并“廉(察)訪賢才”;用人上“俟其成而用之”中可得出惟才是舉,改革選拔官吏的方法;從材料“讓初選出來的人才,先到有關部門或下屬機構任屬官,使其取得實際工作的經驗”可得出注重人才的培養;依據材料“鑒于明中期以來考核中弊端叢生……‘以后凡遇有卻賄之官,便當記之善薄’”可得出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