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252(245)~550kV交流高壓斷路器的試驗_第1頁
進口252(245)~550kV交流高壓斷路器的試驗_第2頁
進口252(245)~550kV交流高壓斷路器的試驗_第3頁
進口252(245)~550kV交流高壓斷路器的試驗_第4頁
進口252(245)~550kV交流高壓斷路器的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進口252(245)?550kV交流高壓斷路器的試驗1型式試驗機械穩定性試驗:a)機械穩定性試驗應按表4的規定在單相斷路器上進行,三相聯動的斷路器應進行三相試驗。b)整個試驗過程中不得對試品進行檢修和機械調整,但可在一定的間隔內通過專門的潤滑孔或裝置添加潤滑劑。c)試驗過程中不允許拒動、誤動、漏油、漏氣。d)試驗后斷路器和輔助設備不得損壞和松脫,各項機械特性應在技術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回路電阻應給出各連接部位所占的比例。2溫升試驗:a)斷路器任何部分的溫升不得超過DL/T593中4.2.4.2的規定值。b)溫升試驗應考慮日照影響。試驗時,斷路器的回路電阻應接近于允許的最大值。為綜合考慮日照、回路電阻、觸頭的氧化和臟污的影響,對戶外產品可以用120%(對戶內產品用110%)的額定電流進行溫升試驗。表4機械穩定性試驗的操作次數操作順序操動機構的操作電壓或操作壓力值操作次數合一分最低值750合一分最高值750合一分額定值750分一t^一合分一V—合額定值375注:表中方為0.3s,t'為180s,一個“合一分”為一次。c)溫升試驗應分別在完成機械穩定性試驗,允許的不經檢修連續開斷試驗后進行復試。但在開斷試驗后被燒損的觸頭部分的溫升標準允許提高10Ko經過任何一個短路試驗方式后,在接觸點上仍保留有銀層的觸頭才能視為鍍銀觸頭。如果銅層裸露,則應按無銀層考核。機械穩定性試驗后應判別是否裸銅。短時耐受電流試驗和峰值耐受電流試驗:按DL/T593的6.5進行。絕緣試驗:a)試驗按DL/T593的6.1.1到6.1.7的要求進行,非自恢復絕緣和斷口間不得閃絡。耐壓水平見表2。b)SF6斷路器應在允許的最低密度下進行絕緣試驗。c)斷路器完成額定短路開斷電流的開斷試驗后應進行絕緣試驗校核。考核電壓為額定值的80%od)斷路器的并聯電容器應能耐受2倍最高相電壓2h,耐壓試驗后應進行局部放電試驗,在1.1倍額定電壓下應小于lOOpc;在1.1倍額定相電壓下應小于10pcoe)作為絕緣狀態檢驗的試驗電壓值見DL/T593的6.1.11規定。1.5端部短路條件下的開斷與關合試驗:a)開斷、關合能力試驗應分別在額定短路開斷電流的100%、60%、30%.10%下進行,其相應的試驗參數按表5選取。表5開斷、關合能力試驗的回路參數額定電壓(kV)開斷電流水平觥)首相開斷系數振幅系數恢復電壓上升率(kV/us)252(245)1001.31.42601.31.53301.51.55101.51.773631001.31.42601.31.53301.31.55101.51.78.35501001.31.42601.31.53301.31.55101.51.710b)工頻恢復電壓不得低于規定值的95%,持續時間不少于0.Isoc)試驗順序:分-0.3s-合分T80s-合分。d)試驗時的操作油(氣、電)壓為允許的最低值,SF6斷路器應在規定的最低密度下進行開斷試驗。e)開斷試驗時的直流分量百分數根據斷路器的分閘時間按GB1984《交流高壓斷路器》中5.11.2的要求選取。f)開斷能力試驗后應復核絕緣試驗,在必要時并應復核溫升試驗。g)燃弧時差(參見GB/T4473-84《交流高壓斷路器的合成試驗》)斷路器在開斷某一短路故障時,有一個確定的能可靠滅弧的最短燃弧時間。為保證系統安全運行,系統要求斷路器有一個最長的、能可靠滅弧的燃弧時間。二者之差即為燃弧時差。在各種試驗方式的試驗中獲得的斷路器成功開斷的最長燃弧時間與最短燃弧時間之差應等于或大于要求的燃弧時差。考慮斷路器開斷系統三相短路故障的操作中的各種隨機條件和實用的限定條件,計算中性點接地系統中斷路器首開極和后開極可能出現的燃弧時差分布規律,取能覆蓋運行中95%的情況的燃弧時差作為本節規定的依據。1)出線端故障的試驗方式L2,3,4(操作順序見表8):用單個開斷操作0s按首開極條件求出各試驗方式中斷路器的最短燃弧時間%5,并作為第一次有效開斷操作。為了確定最短燃弧時間,至少要作兩次試驗,一次開斷,一次失敗,兩次試驗的燃弧時間之差限定為大約1mso第二次及第三次開斷操作的燃弧時間取表6中第3欄和第4欄中的值,分別是首開極和后開極條件下要求的最長燃弧時間。由于沒有關于后開相TRV的規定標準,且在同一試驗方式的3次試驗中不便于及時更換試驗線路(改變TRV值),故列出了第5欄的后開極代用條件。這是經過園整后的值。對用于自動重合閘操作的斷路器,重合閘之后的Q,操作的燃弧時間是按首開極還是后開極條件,不作規定。但對試驗方式4重合閘之后的0s操作的燃弧時間應稍長于首開極條件的值。表6試驗方式1,2,3,4的燃弧時差系統中性點參數首開極條件后開極條件后開極代用條件12345接地燃弧時間(ms)tamin+5.5±0.5tamin+9.7±0.5%in+9±0.5電壓因數1.31.251.3電流零點時的變率相對值di/dt10.891注:表中,電壓因數是開斷后工頻恢復電壓瞬時值與最高相電壓幅值之比。電流零點時的變率相對值以三相對稱短路電流零點的山/d,為基準。實際試驗的燃弧時間可超過表中第3,4,5欄規定的上限,但不得低于其下限。2)出線端故障的試驗方式5:三次單個開斷操作按下述順序進行:第一次開斷操作在小半波之末熄弧,并由此確定最短燃弧時間tamin;第二次和第三次開斷操作均在大半波之末熄弧,其燃弧時間等參數見表7。表7試驗方式5的燃弧時差系統中性點參數首開極條件后開極條件后開極代用條件12345接地燃弧時間(ms)力amin+4.1±0.5tamin+8.7±0.5方amin+8.2±0.5電壓因數1.37T1.2541.37T電流零點時的變率相對值di/dtK0.894KV]—P_ -注:表中,K為 2寸,參見GB/T4473—84《交流高壓斷路器的合成試驗》7.30實際試驗的燃弧時間可超過表中第3,4,5欄規定的上限,但不得低于其下限。3)失步故障試驗中的燃弧時差:在兩次開斷操作中得到的燃弧時間之差不小于5.5±0.5msoh)端部短路關合試驗中的若干規定:短路關合試驗前的外加電壓見DL/T402的19.9.1。表8試驗方式1,2,3,4,5的合成試驗順序(252?550kV)序號試驗方式合成試驗方法操作順序11,2,3GB1984的7.150-e-co-io2代用法Os;0d-6-0s_t-Os34GB1984的7.15o-e-co-io4代用法10s;0D-o-CsOs-f-CDOs5代用法20s;0i)-0一CdOs一方—CsOs6代用法3Cs;0s;0i)-9-CdOs-t_CoOs75開斷操作0s; 0s;0s注:表中0—開斷;C—關合;0=0.3s;i=180s;Cs—合成中的關合操作;O,一合成中的開斷;Cd—低壓和額定關合電流下的關合操作;Od一低壓和額定開斷電流下的開斷操作。短路關合電流見DL/T402的19.9.3和DL/T593的4.2.6。短路關合試驗中所取用的首開相系數均為1.3o短路關合試驗中斷路器的準備狀態見DL/T402的19.Io短路關合試驗結果應記錄出主觸頭和并聯電阻觸頭之間的配合時間,并盡可能給出預擊穿時間。6失步條件下的開斷與關合試驗:試驗按GB1984的7.18和DL/T402的23的規定進行;試驗中的燃弧時差應滿足本標準4.1.5.g)3)中的要求。線路充電電流的開斷與關合試驗時的開斷與關合電流值:550kV時為500A;363kV時為315A;252(245)kV時為160Ao開斷過程中不得發生重擊穿。對使用單相自動重合閘的線路斷路器而言,開斷線路充電電流的操作方式為C-0;合成試驗中應考慮工頻電壓提高1.3倍;對使用三相重合閘的場所,開斷線路充電電流的操作方式為“0-0.3s-CO”,10次。其余規定見GB4876-85《交流高壓斷路器的線路充電電流開合試驗》及按DL/T402的23o開、合并聯電抗器試驗(僅適用于550及363kV):被試電抗器的電感電流值視安裝地點的實際容量而定。三相電抗器的容量范圍一般為90?270MVA。詳見DL/T402的26o近區故障試驗:按GB4474—84《交流高壓斷路器的近區故障試驗》的要求進行。10耐震試驗:a)耐震水平:地面加速度的水平分量0.15g;0.3gob)試驗按GB/T13540-92《高壓開關設備抗地震性能試驗》的規定進行,使用共振正弦拍波法激振5次,每次5波,各次間隙期2s。c)進行耐震試驗時,應將斷路器所受的外加荷載考慮在內。d)試驗時斷路器應裝在基座上。e)試驗后,斷路器應仍能正常工作,不漏油(氣),不得有機械損壞。1.11絕緣件局部放電試驗:a)對于斷路器內使用的澆注樹脂絕緣、樹脂粘接紙質等固體絕緣介質和油浸絕緣設備應進行局部放電試驗,在1.1倍額定電壓和1.1倍額定相電壓下的局部放電量應符合相應標準。b)局部放電使用的測量儀器、測量方法和試驗標準應符合GB7354—87《局部放電測量》的要求,并應在所有的絕緣試驗完成之后進行。12內部電弧試驗:根據DL/T593的6.12的要求進行。連續開斷能力試驗(參考性試驗):制造廠應提出斷路器在額定操作順序下連續開斷額定短路開斷電流不需檢修的次數的試驗報告。制造廠應按開斷試驗的要求,分別進行額定短路開斷電流的100%、60%、30%和10%的開斷試驗。根據連續開、合的試驗次數給出開斷特性曲線。連續開斷能力試驗中的最初三次開斷和最后三次開斷應采用額定操作順序。防雨試驗:戶外斷路器和操動機構進行防雨試驗時,應從設備的最不利方向與水平成45°角以3~10mm/min的雨量淋雨24h,試驗后斷路器和操動機構不應有進水痕跡,絕緣性能應滿足技術要求。試驗中斷路器還應進行開、合操作各10次。密封試驗:制造廠應采用可靠和定量的測漏設備及方法測量SF6電器的泄漏量。其值必須保證不大于工廠的保證值,且不得大于設/年。對于氣動操動機構在充壓至最高允許壓力后關閉氣源,靜置24h后其壓力降不得大于5%;對于液壓機構應充壓至最高允許壓力后關閉流體源,靜置24h后其壓力降不得大于105Pao機械強度試驗后應滿足上述要求。2例行試驗每臺斷路器均應在工廠內進行整臺組裝并進行出廠試驗,出廠試驗的技術數據應隨產品一起交付需方。產品在拆裝前對關鍵的連接部位和部件應做好標記。2.1結構檢杳:斷路器及其所有附件的質量、規格和尺寸均應符合技術文件和圖紙的要求。當需方對某個部件或配件的質量有懷疑時,廠家應提供型式試驗和例行試驗報告,必要時應進行試驗校核。2.2泄漏試驗:按1.15的要求進行。3絕緣試驗:a)SF6斷路器充氣到允許的最低壓力,進行相對地和斷口間的工頻耐壓試驗,試驗電壓按表2。b)對絕緣拉桿在組裝前進行90%閃絡電壓的工頻耐壓試驗,持續時間5min,應無過熱和放電現象。c)當操動機構連續進行10次合分操作后,對輔助回路和控制回路進行2000V、Imin工頻耐壓試驗。d)測量斷路器斷口間和對地的絕緣電阻,在直流40?60kV下測量泄漏電流。2.4并聯電容器的試驗:如斷路器配有并聯電容器,對電容器應單獨進行工頻耐壓試驗,試驗后電容量和介質損失角應符合技術要求。所有電容器均應進行局部放電試驗,每一電容器應測量介質損失角并換算到20℃的值,其數值應滿足技術要求。2.5合閘電阻器的試驗:每一個合閘電阻器均應進行局部放電試驗,試驗電壓為1.1倍額定相電壓,同時應無電暈放電。每一電阻器裝在斷口上后應記錄其電阻值。工廠應對每批電阻片進行熱容量抽查試驗,其結果應滿足3.3.5的要求,試驗時應記錄電阻片的溫升和阻值的變化范圍。2.6回路電阻測量:用不小于100A的直流電流測量各導電部位的回路電阻,導電回路各個連接部位電阻所占的比例應列入技術條件中。2.7斷路器附有電流互感器時應進行相應的例行試驗,并應符合技術規范。8機械操作試驗:斷路器應連續進行如下方式的50次合分操作而不得發生拒、誤動或損壞:a)在最高電壓及最低液(氣)壓下進行10次;b)在最低電壓及最高液(氣)壓下進行10次;c)在最高電壓及最高液(氣)壓下進行10次;d)在最低電壓及最低液(氣)壓下進行10次;e)在額定電壓和液(氣)壓下進行5次合分-。-合分,0為產品技術條件所規定的數值;f)檢查斷路器聯鎖裝置的可靠性,如防跳,高、低壓閉鎖,非全相合閘,防止失壓慢分等;g)操作試驗中應記錄下列參數:1)操作壓力、電壓及變化范圍,分合閘線圈中的電流值;2)主、輔觸頭的分合閘速度和特性曲線;3)主、輔觸頭的行程、超程及相間和斷口間的同期性;4)分、合閘時間,線圈中電流的持續時間,主、輔觸頭的時間配合。按相應專業標準進行SF6氣體、氮氣、油等介質的化驗和試驗。SF6斷路器所使用的環氧樹脂澆注件,在組裝前應分別測量其局部放電量,斷路器組裝完后還應測量整體局部放電量,且不大于10pC(不包括并聯電容器的局部放電量)。3現場驗收試驗現場驗收試驗在斷路器安裝完畢后進行。試驗時供方應派代表參加,所有試驗結果均應符合產品的技術規范。項目如下:量絕緣電阻值。量直流泄漏電流,試驗電壓為直流40?60kV。輔助和控制回路進行2000V、Imin工頻耐壓試驗。SF6斷路器相對地和斷口間進行工頻耐壓試驗,耐壓值為額定值的8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