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藤野先生》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6課《藤野先生》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6課《藤野先生》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6課《藤野先生》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6課《藤野先生》課件-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散文一種自由、靈活的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散文是同小說、詩歌、戲劇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通過對現實社會中某些片斷的生活事件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并揭示社會意義。它要求寫真人真事,并在此基礎上作適當的藝術加工。其主要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空限制,但材料必須為中心思想服務,集中地表現中心思想。根據表達方式的側重點不同,散文可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說理散文。回憶性散文是敘事散文的一種。回憶性散文以散文的基本形態為基礎,在敘述上用回憶過去的方式,對過去發生的事件進行記敘和描寫。特點:①片段式的,不追求完整性;②具有雙重視角,一是體驗主體——過去的“我”,二是回憶主體——現在的“我”,即文章中既有“當時的我”的感受,也有“現在的我”的感受。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李liyongqiang李永強魯迅先生最為敬重的老師有三位塾師壽鏡吾日本老師藤野青年時期的老師章太炎6.藤野先生

魯迅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1918年,他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他的作品語言犀利精辟,如投槍,如匕首,他被譽為“民族魂”,也被稱為“中國現代小說之父”。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魯迅生活的紹興河埠魯迅留學日本的經歷1902年4月到日本,入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積極參加反清愛國活動,在《自題小像》詩中發出“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1904年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兩年后棄醫從文,想以改變國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1906年到東京開始文學活動,翻譯介紹外國文學作品,并寫出《文化偏至論》等一系列論文。1908年從章太炎學《說文解字》,加入光復會。1909年8月,從日本回國。回國后,先在杭州和紹興教書,后來應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長蔡元培的邀請去教育部工作,1912年2到南京,3個月后隨教育部遷到北京。在教育部工作了十三年,1926年初春,去廈門大學擔任教授。《藤野先生》即寫于此時。挾著()櫻花()緋紅()宛如()落第()畸形()不遜()匿名()詰責()嗚呼()凄然()教誨()油光可鑒()杳無消息()抑揚頓挫()深惡痛疾()解剖()瞥見()piējījiěpōuxiéyīngyǎoxùnjiéjiànwùdùncuòfēihuìqīdìwūwǎnnì緋紅:鮮紅。不遜:傲慢無禮。遜,謙虛。詰責:責問。抑揚頓挫:(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李永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一、整體感知初讀課文,完成如下任務:文章是按照地點轉換順序行文的。請依次試著將文章分為三個部分,并簡述各部分大意。文章記錄了作者留學過程中的哪幾件事,試為每一件事擬一小標題。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李永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在東京的見聞、感受以及轉到仙臺求學的原因。1.表明地點轉換的語句:“東京也無非是這樣”“我就往仙臺的醫學專門學校去”“我離開仙臺之后”第二部分(第4—35段):寫“我”在仙臺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和分別,并通過具體事例,表現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第三部分(第36—38段):寫“我”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感激之情和行動。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李永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2.文章記錄了作者留學過程中的哪幾件事,試為每一件事擬一小標題1.離開東京之緣由2.仙臺求學受優待3.初識藤野先生4.添改講義5.糾正解剖圖6.關心解剖實習7.了解女人裹腳8.匿名信事件9.看電影事件10.離別先生

本文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識—相處—離別—懷念)為線索,圍繞表現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這一中心組織材料。明確線索1.課文如何描寫初見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耳聞親見——治學嚴謹生活儉樸學者形象外貌——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舉止——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聲調——緩慢而有頓挫二、細讀課文,把握先生品格白描手法藤野嚴九郎添改講義——認真負責糾正解剖圖——嚴格要求關心實習——熱情誠懇了解裹腳——求實精神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沒有民族偏見

課文具體寫了四個典型事例,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2.文中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相處的哪幾件事?表現了他的什么品質?(詳)(詳)(略)(略)3.概括人物形象:藤野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待人誠懇熱情、對學生嚴格要求、沒有狹隘民族偏見的學者。三、精讀細節,體會作者情感1.作者是抱著什么目的去日本的,為什么又離開東京去了仙臺?(參考《自題小像》)自題小像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這首詩是魯迅1903年在日本東京弘文書院求學時,贈給他的摯友許壽裳的剪辮題照。詩的意思是:我的愛國之心猶如被愛神之箭所射一般無處可逃,祖國正在風雨飄搖中黯然失色。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給人民,然而人民卻難以理解,我愿意把我畢生的精力托付給我的祖國。2.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表現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東京所見所聞——清國留學生的丑態修辭:比喻、夸張、反語所感——厭惡之極,不屑與之為伍不學無術思想腐朽愛國

日暮里:“日暮”會使作者自然想到“日暮途窮”之意,從而觸發他對社會黑暗的憂憤之情。

水戶: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這時也正身居異國他鄉,對這樣一位具有民族氣節的學者自然會產生仰慕之情。去仙臺去仙臺日暮里:水戶:觸發憂國之情反清志士客死之地愛國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李永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在仙臺看電影事件:思想受到極大震動,民族自尊心受到極大挫傷,他認識到中國國民不覺悟,是造成民族衰弱的主要原因。匿名信事件:弱國國民受歧視,個人與祖國的尊嚴受到侵犯,從而激發了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國富強的志向。愛國棄醫從文的原因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李永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離開仙臺直抒懷念之情——熱情贊頌高度評價懷念付諸行動——藏講義掛照片寫文章懷念之情化為斗爭的力量和勇氣愛國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李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雙線結構明線:暗線: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識——相處——離別——懷念)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作者的愛國主義情感——棄醫從文)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李永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四、思考探究

1.閱讀課文中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部分,說說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中的“偉大”指什么?作者為什么這么說?

①藤野先生治學嚴謹,教學認真,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能以公正之心對待來自弱國的學生,而且給予了極大的關心、鼓勵和真誠的幫助,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能夠做到這些尤其難能可貴。作者評價說:“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這段精要的議論性文字,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偉大。②他是一個對來自“弱國”的學生及其貧弱的祖國抱著同情與尊重,而又矢志于醫學事業的正直學者。所以,雖然他只是一個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

2.本文題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還用了大量篇幅寫和藤野先生無關的見聞和感受,你認為寫這些內容有什么作用?①從整篇文章的結構看,全文是圍繞藤野先生這個中心人物來組織材料的。寫對東京學習環境的厭惡,離開東京到仙臺,是寫與藤野先生結識的前因,接下來寫仙臺的學習生活,基本上都與藤野先生有關。而且,作者著力正面描述了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寫“愛國青年”的尋釁和看電影所受到的刺激,這些事或是與藤野先生有直接關系,或是襯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誠在那種環境下的難能可貴。可以說,寫作者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受,也都與寫藤野先生有關聯。②回憶性散文的基本特點,便是時時處處都有“我”的存在,表現“我”的生活經歷和感受。這篇散文的另一條線索,就是“我”的愛國之情,具體表現為“我”棄醫從文的心路歷程。從東京到仙臺留學的這段經歷在魯迅的一生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他的思想在這一階段也發生了重要轉變,而藤野先生與“我”的交往,是這段經歷中最讓“我”感懷的片段,也為“我”這段經歷增添了一抹亮色。可以說,“我”的人生經歷和思想感受是課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點則是藤野先生。沒有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會如此突出,不會如此動人,文章的內涵也不會如此深刻。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文寫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為中心的一段人生經歷”,而非簡單的“我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回憶對象與敘事者經歷的交織,是回憶性散文的一個重要文體特點。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李墨劍飄雨liyongqiang李永強五、品味作者語言,理解語句內涵(一)仔細比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談談這些修改好在哪里?(表格見課本第28頁)參考答案:1.加上“花下”,表意更準確,且使“清國留學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輕薄、浮華的意味。加上“成群結隊”,更表明不是偶然、個別的行為,而是他們的普遍行為,更加表現出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諷刺。2.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間的”,表達更準確。“咚咚”改為“咚咚咚”,更加形象地烘托出當時那種喧鬧、浮華的氣氛。“精通”比“熟識”程度更深,凸顯“清國留學生”的不務正業、腐朽墮落。3.增加“而且增加勇氣了”一句,堅定地表現出作者在嚴酷的國內政治環境中,一想到藤野先生對自己乃至對中國的希望,便增加了斗爭的勇氣和繼續戰斗的決心。“(二)研讀關鍵語段,深刻理解文意1.朗讀課文1、2段,思考:(1)“東京也無非是這樣”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緒?該句在全文的結構上有什么作用?“無非”即“只不過”的意思,這句話表露出作者對東京的失望之情,引起下文的描寫,為離開東京“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筆。“標致”是反語,用以諷刺。“實在”表示“的確”的意思,用“實在”加強“標致”,增強了這一反語的諷刺力量,更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動后則語意直露,缺乏諷刺意味。(2)“實在標致極了”改為“實在丑極了”可以嗎?為什么?

(3)“形成一座富士山。”比喻的本體是什么?喻體是什么?這句話抓住了部分中國留學生外部特征是什么?揭示了他們什么心理和政治傾向?

本體是盤著辮子,把學生制帽高高頂起,喻體是形成一座富士山,抓住特征是:頭上盤著辮子,揭示心理是“既不想剪除辮子又怕外國人嘲笑”,揭示這些人的政治傾向是:效忠滿清王朝。

2.朗讀第5段,思考:

“大概”表推測語氣,不敢肯定。為什么作者對在仙臺所受到的優待用“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來解釋呢?

作者在仙臺受到了免交學費的優待和職員們在生活上的關心。對一個來自異國他鄉的留學生給以特殊的關照,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誼。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希為貴”,包含著一個弱國國民的辛酸,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3.自讀課文第24至31段,合作探究:(1)怎樣理解“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這句話?(2)“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作者為什么要這樣特意寫明呢?(3)“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嘗”是什么意思?(4)匿名信和看電影事件促成作者棄醫從文的轉變,對這兩件事的敘述側重點有什么不同?(1)怎樣理解“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這句話?

這是在考試風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極大傷害后寫下的一句極為憤慨的話。這句話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憤慨,而是以歧視中國的日本人的心理來寫的:在他們看來,貧弱中國的國民是低能兒,分數六十分以上,是老師漏題,而不是個人能力所能達到的。這種出于偏見而武斷作結論,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極大憤慨,這種憤慨不僅是因個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強面前遭到歧視而產生的悲哀。所以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憂盼祖國強盛的愿望。(2)“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作者為什么要這樣特意寫明呢?

文中看電影事件中所敘述的中國人的情形,是依著一個要被槍斃的中國人、一群圍著看槍斃的中國人和一個“我”的次序來說的。特意寫明:“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說明作者沒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觀者。(3)“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嘗”是什么意思?

“何嘗”與“不”連用,以反詰的語氣加強肯定,說明他們無一例外的幸災樂禍、麻木不仁,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對人們精神麻木的極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學生看到槍斃中國人時興高采烈的表現。句中的“他們”指麻木的中國人。(4)匿名信和看電影事件促成作者棄醫從文的轉變,對這兩件事的敘述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匿名信事例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愛國青年”的荒謬邏輯,表現在遭受屈辱后極為辛酸和憤懣的感情。看電影事件反映作者難以抑制的激憤。這兩件事各有側重,第一件事側重寫弱國國民受人歧視,從而激發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國富強的志向,第二件事寫中國國民的不覺悟——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兩件事促使作者棄醫從文。4.如何理解“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原來“我的意見’”是什么,變化了以后又如何?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原來我的意見”是學醫,為祖國服務,為科學服務,“變化了以后”是想從事文藝運動,醫治同胞的麻木和愚昧。變化的原因是學醫難以治國人的麻木。5.課文結尾中“良心發現”“增加勇氣”“正人君子”各指什么?“良心發現”指作者熱愛祖國,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觸動;“增加勇氣”指作者早期遭受封建勢力,帝國主義勢力迫害,想到藤野先生對自己乃至對中國的希望,便增加了斗爭的勇氣;“正人君子”指帝國主義,封建勢力的御用文人。墨劍飄雨liyongqia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