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臨床診斷課件_第1頁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臨床診斷課件_第2頁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臨床診斷課件_第3頁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臨床診斷課件_第4頁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臨床診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臨床診斷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臨床診斷1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臨床診斷課件2青少年脊柱側彎,醫學上稱特發性脊柱側彎癥,也稱側凸癥。在我國,有資料調查8165名6~15歲學生,有10°以上側彎占2.4%。男孩女孩都有發生,但在8歲以前男女之比為1:1,8歲以后則為1:23。也就是說,8歲以后的青少年脊柱側彎,多發于女孩子。青少年脊柱側彎,醫學上稱特發性脊柱側彎癥,也稱側凸癥。在我國3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臨床診斷課件4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癥臨床診斷課件5檢查孩子是否患有脊柱側彎癥的簡單方法:讓孩子端坐,手下垂,兩目平視。察看腰背兩側肌肉是否對稱。有側彎的孩子,往往是右側腰肌瘦小。這時即需要找骨科醫生進一步診斷。檢查孩子是否患有脊柱側彎癥的簡單方法:讓孩子端坐,手下垂,兩6根據臨床觀察,女孩子脊柱側彎度加大,往往是在月經初潮以后,隨著身高發育而不斷加大彎曲度。因此,在這一階段,家長應經常檢查孩子的脊柱,每月不少于一次。檢查方法:根據臨床觀察,女孩子脊柱側彎度加大,往往是在月經初潮以后,隨7讓孩子端坐,用拇指食指從第7頸椎(頸背高起者)夾住脊柱往下摸觸,至腰骶部,看是否一直線。讓孩子端坐,用拇指食指從第7頸椎(頸背高起者)夾住脊柱往下摸8另一方法:讓孩子站立,兩手合攏,慢慢往前彎曲脊柱,彎至90度。察看腰兩旁,胸兩旁是否一樣平坦,如發現一側高,一側低,需到醫院照X線片,找有經驗的骨科醫生診斷。另一方法:讓孩子站立,兩手合攏,慢慢往前彎曲脊柱,彎至90度9一旦發現脊柱側彎,可找整脊醫師行四維整脊矯正,配合針灸、推拿治療。臨床經驗說明這是有效控制并改善側彎度的方法。也可以捏脊,即每天早上或晚上給孩子捏脊。并讓孩子每天堅持作跨步壓腿,擴胸運動和俯臥撐鍛煉

,以恢復脊柱兩側肌力平衡。一旦發現脊柱側彎,可找整脊醫師行四維整脊矯正,配合針灸、推拿10

臨床診斷分型

臨床診斷分型11參考Moe按照側彎主曲線頂點的解剖位置,結合臨床,將脊柱側彎分為以下類型:參考Moe按照側彎主曲線頂點的解剖位置,結合臨床,將脊柱側彎12Ⅰ型:胸椎主弧形:主弧可由T4~12幾乎所有的凸面均突向右側,約占脊柱側彎的22%,側彎程度及預后有很大不同,弧度可發展到很嚴重,Ⅰ型:胸椎主弧形:主弧可由T4~12幾乎所有的凸面均突向13由于椎體旋轉使胸椎后突變平,肋骨后隆,而使肺功能下降。肋骨后隆起的程度不一定與側彎角度相稱。在腰椎出現一代償性側彎。由于椎體旋轉使胸椎后突變平,肋骨后隆,而使肺功能下降。肋骨后1416歲,女Ⅰ型胸椎主弧癥16歲,女Ⅰ型胸椎主弧癥15Ⅱ型:胸腰椎主弧形:弧度頂點在T11、12弧度可由T8、9到L3,側彎角度一般不大,并較柔軟,發生率約占脊柱側彎的16%。Ⅱ型:胸腰椎主弧形:弧度頂點在T11、12弧度可由T8、1615歲,女Ⅱ型胸腰椎主弧癥15歲,女Ⅱ型胸腰椎主弧癥17Ⅲ型:胸腰椎雙弧形:胸椎弧頂點在T7,并突向右側,腰椎弧頂點L1、2,胸腰椎側彎同時發生,彎度也大體相同。Ⅲ型:胸腰椎雙弧形:胸椎弧頂點在T7,并突向右側,腰椎弧頂18胸腰椎弧度交界處的移行椎體無旋轉畸形。在青少年時期側彎有發展趨勢。胸腰椎弧度交界處的移行椎體無旋轉畸形。在青少年時期側彎有發展19Ⅲ型胸腰椎雙弧形Ⅲ型胸腰椎雙弧形20胸椎主弧和腰椎次弧形腰椎弧頂點在T6、7,腰椎弧頂點在L2,為較常見的一種類型,胸椎側彎角度明顯,并較僵硬,腰椎側彎角度小而柔軟。胸椎主弧和腰椎次弧形腰椎弧頂點在T6、7,腰椎弧頂點在L21Ⅳ型:上胸椎主弧形:弧度頂點在T1、2,弧度凸面多突向左側一般不引起下胸椎代償性彎曲,但可引起頸椎畸形,發生率占1.3%。Ⅳ型:上胸椎主弧形:弧度頂點在T1、2,弧度凸面多突向左側2214歲,女,Ⅳ型上胸椎主弧形14歲,女,Ⅳ型上胸椎主弧形23Ⅴ型:腰椎主弧形:弧度頂點位于L2,弧度可包括T11、12到T5,在青少年型脊柱側彎中很少超過60°,但會引起上半身想側方傾斜。Ⅴ型:腰椎主弧形:弧度頂點位于L2,弧度可包括T11、12414歲,男,Ⅴ型腰椎主弧形14歲,女,Ⅴ型腰椎主弧形14歲,男,Ⅴ型腰椎主弧形14歲,女,Ⅴ型腰椎主弧形25青少年脊柱側彎源自腰椎

——中醫整脊研究新觀點

健康報記者劉燕玲青少年脊柱側彎源自腰椎

——中醫整脊研究新觀點健康報記者26中醫整脊是依據中醫原創思維,運用整體的,系統的,動態的研究和認識脊柱解剖生理和運動力學。椎曲論是中醫整脊的核心理論。韋以宗教授在研究人體腰曲、頸曲形成機理,發現腰大肌的重要作用以及腰曲對頸曲影響,中醫整脊是依據中醫原創思維,運用整體的,系統的,動態的研究和27有關論文先后發表于《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頸腰痛雜志》和《中華中醫藥雜志》,韋教授通過X線片動態觀察,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論證了腰椎是脊柱運動力學的基礎。有關論文先后發表于《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頸腰痛雜志》和《28因此,對表現為胸椎側彎為主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根據維系腰椎運動力學左右前后四維肌力,研究發明并獲得國家專利的“四維整脊儀”。因此,對表現為胸椎側彎為主的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癥,根據維系29運用四維調曲法,重點調整腰椎的側彎,胸椎側彎也可調整回來。韋以宗教授和他的學生自2004年起應用四維整脊療法為主,治療青少年脊柱側彎癥31例,取得滿意的療效。運用四維調曲法,重點調整腰椎的側彎,胸椎側彎也可調整回來。韋30

記者到北京光明骨傷醫院采訪時,該院有8位青少年脊柱側彎癥正在治療,其中一位來自浙江的女少年14歲,自9歲發現脊柱側彎,佩帶支架,但效果不佳,肩和肩胛一高一低(圖1),入院時胸椎側彎45°(圖2),腰椎側彎28°(圖3),記者到北京光明骨傷醫院采訪時,該院有8位青少年脊柱側彎癥正31經一個月四維整脊治療,雙肩也平了,肩胛也對稱了(圖4),照片顯示胸椎側彎25°(圖5),腰椎12°(圖6)。家長十分高興,盛贊中醫整脊。經一個月四維整脊治療,雙肩也平了,肩胛也對稱了(圖4),照片32

圖1圖2圖133

圖3圖4圖334

圖5圖6

35

一位來自山西的男孩,14歲,胸腰椎側彎,其中腰椎側彎45°(圖7),胸椎側彎25°(圖8),第1、2腰椎右低左高(圖7),治療一個月,腰椎恢復到22°,1、2腰椎右側明顯增高0.3-0.5cm(圖9),胸椎恢復到15°(圖10)。一位來自山西的男孩,14歲,胸腰椎側彎,其中腰椎側彎45°36

圖7圖8圖737

圖9圖10圖938這種療法遠期療效如何呢?韋教授給記者看了隨訪患者的X線照片,其中一位李姓小女孩,于04年6月就診時,胸椎側彎28°(圖11),經治療一個月恢復到15°(圖12),07年8月隨訪復查胸椎側彎是13°(圖13)。這種療法遠期療效如何呢?韋教授給記者看了隨訪患者的X線照片,39看到一個個康復的青少年,記者深感欣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中醫整脊能不能治療脊柱側彎,病人是最好的答案。看到一個個康復的青少年,記者深感欣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