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針法針刀閉合松解術治療頸椎病_第1頁
五針法針刀閉合松解術治療頸椎病_第2頁
五針法針刀閉合松解術治療頸椎病_第3頁
五針法針刀閉合松解術治療頸椎病_第4頁
五針法針刀閉合松解術治療頸椎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與針刀的美麗邂逅

----由疼痛科的發展之路說開去南華醫院疼痛科副主任周華茂湖南省疼痛學會青年委員衡陽市疼痛學會委員醫學碩士我院疼痛科的發展歷史90年代:硬膜外填充,治療腰椎間盤突出2012年11月疼痛門診2013年4月疼痛病房2023/9/8醫生團隊2012年一人2014年四人博士2人,碩士2人2023/9/8醫療設備2012年一雙手、注射器2015年雙極射頻、臭氧儀、銀質針巡檢儀、干擾波疼痛治療儀2023/9/8醫療團隊在擴大設備在增加困惑???----我的核心技術在哪里??!2023/9/8由于科室發展初期,沒有設備可用,針刀成為了有利武器現在,設備有了,針刀依然是我的主要武器之一針刀醫學非常有生命力2023/9/8五針法針刀閉合松解術治療頸椎病的療效觀察

周華茂、唐小容、全科、楊艷頸椎病在臨床非常常見,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以長期伏案工作及低頭用頸較多的人群為主。其臨床癥狀多一頸、肩、臂、手等處疼痛麻木為主。頸椎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導致頸椎骨質增生,上下關節突關節、韌帶及關節囊等產生病理改變,從而刺激、壓迫神經根、脊髓、椎動脈等。

2023/9/8【摘要】目的:探討自創五針法治療頸椎病的臨床效果,并試圖探究本方法治療頸椎病的原理。方法:對105例頸椎病患者進行五針法針刀閉合松解術治療,患者治療后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評分明顯降低。治療總有效率為96.19%.結論:五針法針刀閉合松解術治療頸椎病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2023/9/82023/9/8研究內容對2013年9月~2014年3月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疼痛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共105例頸椎病患者進行五針法針刀閉合松解術治療,對患者治療前后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評分進行統計和觀察分析。2023/9/8數據詳情有效病例105例,其中男46例,女59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45.23,病程7天~5年,平均41.5個月。均攝頸椎X片正側位片及頸椎MRI檢查。2023/9/8研究病例臨床影像學檢查結果統計生理曲度變淺生理曲度消失反弓椎管狹窄而無明顯脊髓壓迫征64(例)29(例)12(例)3(例)數據詳情2023/9/8按照頸椎病分型標準,研究病例可分為:病例分型情況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型頸型混合型例數(例)23322260數據詳情2023/9/8納入標準凡符合小針刀松解術的頸椎病應用指征的病例均在納入范圍:患者自覺某處有疼痛癥狀;醫生在病變部位可觸到敏感性壓痛;觸診可摸(按到)到皮下有條索狀、片狀或球狀硬物、結節;用指彈撥病變處有響聲或指下有滑動感2023/9/8排除標準凡具有以下情況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者均不納入研究病例范圍:年齡18歲以下、65歲以上。伴有先天性頸椎畸形者。患有腫瘤、骨結核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患有嚴重內科疾病或精神病、傳染病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有明顯脊髓壓迫征的患者2023/9/8本研究操作方法一、定點

首先定第二頸椎棘突下緣及其左右各旁開1.5cm處共三點;再根據患者病變頸椎節段的不同選擇相應節段處頸椎棘突左右各旁開1.5cm處為進針點。2023/9/8本研究操作方法二、消毒及局麻75%酒精常規消毒后以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2023/9/8本研究操作方法三、進針針刀刀口線與人體縱軸平行,垂直皮膚表面按針刀四部進針法進針刀直達骨面,縱疏橫撥2-3刀后調整刀口方向為內上方,在骨面提插2-3下后出針刀。所有針刀操作幅度在2-3mm范圍內。2023/9/8本研究操作方法四、刀口以無菌敷料按壓3-5分鐘,囑患者24小時內保持刀口干潔。2023/9/8本研究操作方法五、上述操作5天重復一次,每位患者重復施術3~5次,若患者5次治療未完成即癥狀緩解,停止施術;若5次治療完成后患者癥狀仍未緩解,亦不繼續觀察。并在治療前及每次治療后對患者進行頸椎功能障礙指數調查。2023/9/8評定標準痊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復正常,NDI較治療前下降幅度>20%好轉癥狀和體征改善,頸肩部疼痛減輕,頸推、上肢功能改善,NDI較治療前下降幅度為10%~20%(不含20%)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好轉,頸推、上肢功能未見改善,NDI較治療前下降<10%或上升2023/9/8NDI數據統計分組總例數(N)痊愈好轉無效總有效率(%)①例數▲●(%)10560(57.14%)37(35.24%)8(7.62%)97(92.38%)②例數▲★(%)10567(63.81%)31(29.52%)7(6.67%)98(93.33%)③例數●★(%)10587(82.86%)14(13.33%)4(3.81%)101(96.19%)注:①例數(%):第一次針刀治療后各種療效組人員數及所占百分比;②例數(%):第二次針刀治療后各種療效組人員數及所占百分比;③例數(%):患者最后一次針刀治療后各種療效組人員數及所占百分比2023/9/8數據分析將上述數據輸入SPSS19.0軟件中進行分析可知▲p<0.05●p<0.05★p<0.05;說明五針針刀閉合松解治療前后頸椎病患者NDI指數的改變具有統計學意義。2023/9/8結語1、在本組臨床觀察中,總有效率高達96.19%,痊愈/顯著有效率82.86%。2、五針法針刀閉合松解術對頸椎病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2023/9/8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本次觀察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1、沒有相關治療對照組數據充分對照說明;2、本次研究病例所采集的事件較集中,未能避開發病季節等的影響因素;3、對于研究所產生的療效還有待更進一步的追蹤調查以期待了解更遠期的療效。2023/9/8原理探討第二頸椎下緣是人體椎間盤結構的起始部,即動靜結合處,其橫突是頸部多塊肌肉的附著處(如頸夾肌、半棘肌、肩胛提肌等)。寰樞關節又是頸部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頸部的旋轉活動約50%首先發生在寰樞關節。從生物力學的角度分析,旋轉時樞椎較寰椎面相對不動,兩側橫突處所受到的牽拉應力較大,應力點則是軟組織中容易受損傷的部位。2023/9/8原理探討另外椎動脈從第二椎橫突孔穿出,向后繞過寰椎的側塊,到寰椎后弓上面外側的椎動脈溝內,然后轉向前方,穿過寰枕后膜向外上行,經枕骨大孔入顱腔,此段椎動脈紆曲較大。因此日常生活中由于頸部姿勢不良,頻繁低頭、仰頭或旋轉頸部等動作,均可造成第二頸椎橫突附近的肌肉、筋膜損傷,從而發生痙攣或無菌性炎癥,刺激到血管或神經或者造成局部韌帶損傷甚或攣縮鈣化。2023/9/8原理探討2023/9/8原理探討在第二頸椎棘突下緣進行針刀松解,能夠改善項韌帶及該處棘間韌帶的攣縮情況,從而達到改善樞椎活動的靈活性。棘突下緣旁開,針尖直達骨面,這個骨面其實就是樞椎的橫突根部的位置,松解這里,直接可以松解到頸部各肌肉在此的附著點,從而達到松解頸部肌肉的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