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百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摸底聯考生物試題_第1頁
山東省百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摸底聯考生物試題_第2頁
山東省百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摸底聯考生物試題_第3頁
山東省百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摸底聯考生物試題_第4頁
山東省百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摸底聯考生物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高三開學摸底聯考山東卷生物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考試時間為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老子平生湯餅腸,客間湯餅亦何嘗。怪來今晚加餐飯,一味廬山筍蕨香。”一詩中描述了詩人對美食的喜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湯”中所含脂肪的徹底水解產物是甘油和脂肪酸B.“餅”中的淀粉需經消化道分解成麥芽糖才能被吸收利用C.“腸”加工過程中蛋白質變性不影響蛋白質的營養價值D.“筍”作為食物時,其細胞壁中的纖維素不能被人體利用2.枇杷雖好吃,卻實在嬌嫩,稍微受到擠壓,立刻“鼻青臉腫”,第二天整個果實都變成褐色,不僅因為它果皮薄、果實柔軟,還因為果肉細胞中含有大量的多酚氧化酶(PPO)。一旦細胞破損,PPO與液泡里的酚類物質相遇,就把酚類氧化成黃褐色的醌類化合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PPO提供大量活化能加速了酚類的氧化B.過酸、過堿、高溫會破壞PPO的空間結構C.為了抑制PPO的作用,枇杷應在無氧環境中儲存D.PPO與酚類物質結合,會發生形變,且這種變化不可逆3.硝酸甘油是緩解心絞痛的常用藥,該物質在人體內轉化成NO,NO進入心血管平滑肌細胞后與鳥苷酸環化酶(簡稱G酶)的Fe結合,導致該酶活性增強、產物cGMP增多,最終引起心血管平滑肌細胞舒張,從而達到快速緩解病癥的目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GMP生成量的多少僅取決于人體內NO的量B.NO使血管平滑肌舒張的過程不屬于體液調節C.發生心絞痛時,心血管平滑肌細胞內cGMP含量可能較少D.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絞痛,可能是心肌細胞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刺激心臟神經所致4.下列有關生物學教材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和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均設置了自身對照B.若利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探究酶的專一性,既可用碘液檢測也可用斐林試劑檢測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攪拌不充分會導致35S標記組和32P標記組沉淀物的放射性都降低D.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的原理都有物質的溶解度不同5.某研究小組為研究新藤黃酸(GNA)對人宮頸癌細胞凋亡的影響,用不同濃度的GNA處理人宮頸癌細胞,定時測定并計算宮頸癌細胞的凋亡率(凋亡細胞數/總細胞數),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無GNA處理情況下,宮頸癌細胞不會凋亡B.100μmol/LGNA是促進宮頸癌細胞凋亡的最佳濃度C.宮頸癌細胞凋亡過程中并非所有酶的活性都下降D.由圖中數據可知,GNA與抑制宮頸癌細胞的轉移有關6.雄核生殖是需要有性親緣種的精子的刺激而促使卵子活化,導致卵子發育的一種生殖方式。人工誘導雄核發育的方法有卵裂抑制法(方法①)和抑制極體放出法(方法②)。下圖所示精子已用強紫外線或強X光照射破壞了染色體,但保留受精能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示MⅡ中期卵母細胞含3條染色體,6個核DNAB.經輻射處理可導致精子染色體斷裂失活,這屬于突變C.方法①②中細胞松弛素的作用效果類似秋水仙素D.若不考慮突變,則經方法①②培育的個體均為純合子7.在烏龍茶加工過程中,茶葉受到連續損傷脅迫,一方面組蛋白脫乙酰酶CsHDA8的表達量降低,另一方面結合在吲哚合成關鍵基因CsTSB2啟動子上的CsHDA8也減少,使得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加,染色質結構變得松散,進而激活CsTSB2的表達,最終促使烏龍茶特征香氣物質吲哚的形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CsTSB2的啟動子是D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B.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加并未使CsTSB2基因的堿基序列發生改變C.結合在CsTSB2上的CsHDA8減少,抑制了該基因的解旋,不利于轉錄D.染色體結構變得松散有利于解旋酶與CsTSB2結合以打開DNA雙鏈,開始轉錄8.研究發現,重癥肌無力患者的胸腺肌樣細胞分泌的物質M會激發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并產生抗物質M的抗體,該抗體與骨骼肌細胞表面的乙酰膽堿受體(AchR)結合后,會引起患者肌無力。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重癥肌無力和系統性紅斑狼瘡都屬于自身免疫病B.物質M刺激機體發生的特異性免疫一定需要漿細胞參與C.骨骼肌細胞膜上的AchR與信號分子的結合不具有特異性D.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產生抗物質M的抗體的細胞不能識別物質M9.超高速奔跑是獵豹的生存本領,它依靠減輕體重來實現低能耗。為了達到極速,獵豹的身體有很多特殊的結構,比如相對劣質的骨骼、修長的體型等。這些結構在加快獵豹速度的同時,也讓它成為了貓科動物中的“瓷娃娃”,一旦受傷,它就會幾乎失去捕食能力。獵豹奔跑速度越來越快的主要原因是瞪羚的速度越來越快。作為食草動物,瞪羚的速度只有獵豹的70%左右,但是瞪羚學會了一種繞過獵豹的方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跑得更快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B.獵豹等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C.瞪羚的速度越來越快導致獵豹產生了超高速奔跑的變異D.獵豹和瞪羚在追逐中速度的相互提升是協同進化的結果10.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通過信息分子構成一個復雜的網絡。下列關于人體信息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A.信息分子都可以持續作用于靶細胞B.信息分子的作用方式是與受體特異性結合C.信息分子在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進行單向調節D.抗體、溶菌酶等細胞因子屬于免疫調節中的信息分子11.分蘗是水稻、麥類等禾本科作物的一種特殊的分枝(相當于側芽)現象,頂端優勢是植物分枝調控的核心問題。為探究外源生長素極性運輸抑制劑對不同磷濃度處理條件下水稻分蘗數的影響,某科研小組取若干長勢相同的水稻幼苗進行實驗,并在水稻灌漿期統計分蘗數,分組、處理和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注:NPA為生長素極性運輸抑制劑,NP為正常供磷條件,LP為低磷條件。A.與正常供磷條件相比,低磷條件會抑制水稻分葉的發生B.正常供磷條件下,NPA最可能通過抑制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促進水稻分蘗的發生C.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可通過協助擴散方式向下運輸,使枝條上部的側芽發育受到抑制D.在低磷條件下,除生長素外,水稻體內可能還存在其他因素抑制分蘗的發生12.樣線法是調查鳥類種群密度的常用方法。該方法首先要劃定幾條樣線,然后沿樣線行走時,記錄前方和樣線兩側一定范圍內的鳥類的數量,不記錄調查者身后向前方飛行的鳥類。調查中使用的工具為雙筒望遠鏡、單簡望遠鏡、測距儀等。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對于數量少的瀕危鳥類宜采用逐個計數法B.記錄身后向前飛行的鳥類,有可能使調查結果偏大C.觀賞鳥類可以愉悅身心,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D.由于使用了望遠鏡,該調查方法的誤差與鳥類的體型大小無關13.肉蓯蓉是瀕危植物,葉退化,為我國傳統名貴中藥材,其從梭梭的根部吸取養分,梭梭是我國西北荒漠地區固沙造林的優良樹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肉蓯蓉與梭梭的種間關系主要是互利共生B.梭梭樹高低錯落有致,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C.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對肉灰蓉最有效的保護措施D.干旱荒漠物種數量少導致其具有較高的恢復力穩定性14.用高鹽稀態發酵法釀造的醬油風味獨特、具有復雜香氣,其生產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小麥中的淀粉和豆粕中的蛋白質均可為米曲霉提供碳源和氮源B.參與醬油釀造過程的米曲霉、酵母菌和乳酸菌等不全是真核生物C.制醪階段提高冷凍鹽水濃度,可降低雜菌污染概率,縮短發酵周期D.成品醬油中富含多種微生物,有助于人體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15.研究人員欲采用“異源囊胚補全法”將人源iPS細胞(誘導多能干細胞)培育出的腎元祖細胞導人囊胚,然后移植到去除生腎區既存的腎元祖細胞的仔豬體內,培育出100%人源iPS細胞來源的腎單位并實際應用于移植醫療(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將iPS細胞培育成腎元祖細胞的過程涉及基因的選擇性表達B.過程②需要將熒光蛋白標記的人源腎元祖細胞植入囊胚的滋養層C.過程③操作之前不需要對代孕豬進行超數排卵和同期發情處理D.過程④得到的熒光標記的腎臟進行移植時無需擔心免疫排斥反應二、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1分,有選錯的得0分。16.紫杉醇為抗腫瘤藥物,可影響紡錘體的正常形成,易溶于有機溶劑。傳統游離紫杉醇藥物的注射液采用蓖麻油和乙醇作為溶劑,易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科研人員制備出一種紫杉醇脂質體藥物(將紫杉醇藥物包封于具有類細胞結構的脂質體微粒中而形成的微型泡囊體,如下圖),利用肝腫瘤模型鼠開展研究,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組別對照組脂質體藥物組游離藥物組藥物濃度(mg/kg)0203520腫瘤重量(g)1.3790.6960.3910.631腫瘤抑制率(%)49.471.650.1A.紫杉醇藥物應處于圖示脂質體的a位置B.在脂質體表面加上靶向信號分子可以實現藥物的靶向治療C.與游離紫杉醇藥物相比,紫杉醇脂質體藥物對小鼠的副作用小D.20mg/kg的脂質體藥物組比35mg/kg脂質體藥物組抗腫瘤效果更好17.紫花苜蓿易造成家畜鼓脹病,百脈根富含單寧,單寧與植物蛋白質結合,不會引起家畜采食后鼓脹。科研人員利用野生型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奧百脈根為材料培育出了抗鼓脹病的新型牧草,研究主要流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注;IOA可抑制植物細胞呼吸第一階段,R—6G可止線粒體的功能。A.在制備兩種植物原生質體時,常用纖維素酶和膠原蛋白酶處理原材料B.過程①常使用滅活病毒誘導法誘導清水紫花苜蓿和里奧百脈根的原生質體融合C.過程②為脫分化,過程③為再分化,雜種細胞團的形成是植物體細胞雜交完成的標志D.培育抗鼓脹病的苜蓿新品種依據的生物學原理有細胞膜的流動性和植物細胞的全能性18.亨廷頓病(HD)是一種以舞蹈癥狀、認知障礙和精神行為異常為臨床特征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認為,亨廷頓病與異常Htt蛋白的積累有關,部分機理如圖所示。與正常Htt蛋白相比,異常Htt蛋白中谷氨酰胺的含量增加(谷氨酰胺的密碼子:CAA、CAG)。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HD的成因是染色體片段重復B.過程①需要的原料為游離的脫氧核苷酸C.HD基因表達過程中,a鏈為模板鏈D.HD基因表達過程中至少有三種RNA參與19.女婁菜(2n=46)為XY型性別決定的植物,花的顏色有白色、金黃色和綠色,花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葉片的形狀寬葉、窄葉為一對相對性狀,由X染色體上的一對基因D、d控制,含d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現將純合的兩親本綠花寬葉雌株(甲)和白花窄葉雄株(乙)進行雜交產生F?,F?均為綠花寬葉,選取F?中的雄株與雜合的寬葉雌株雜交產生F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自然界中與女婁菜花色和葉形相關的基因型有36種B.兩純合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XDXD、aaBBXdY或aabbXdYC.F2中的個體隨機交配產生的F3中,(只考慮葉形)純合寬葉雌株的比例為1/8D.若要對女婁菜進行基因組測序,需檢測23條染色體上的脫氧核苷酸排序20.某研究小組為探究不同處理條件下棉花葉片中細胞分裂素(CTK)的含量變化,進行了如下實驗:設置了低氮組(N150)和高氮組(N500)兩個供氮水平,每組分別進行了a、b、c、d四個處理。a不去除頂芽;b去除頂芽;c去除頂芽+羊毛脂;d去除頂芽+含生長素的羊毛脂。一周后取棉株相同部位的葉測定CTK含量,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實驗有2個自變量,分別是供氮水平和是否去除頂芽B.高氮水平下,b、c處理結果表明羊毛脂對實驗結果幾乎無影響C.由圖可知,低氮水平下生長素可以抑制CTK的合成D.植物體內CTK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種子、幼根和幼芽三、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21.(12分)生菜中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花青素等物質含量高,且不同品種口感不同,深受人們喜愛,是目前產量最大的人工種植蔬菜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圖1 圖2(1)圖1為生菜葉肉細胞光合作用部分過程的示意圖,PSⅠ和PSⅡ表示光系統Ⅰ和光系統Ⅱ,其中能完成水光解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填“光系統Ⅰ”或“光系統Ⅱ”)。電子(e—)由水釋放出來后,經過一系列的傳遞體形成電子流,電子的最終受體是_____________。光反應階段光系統Ⅰ和光系統Ⅱ吸收的光能儲存在_____________中。(2)圖2為生菜成熟葉片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光合速率的變化曲線。a點時,生菜葉肉細胞中能產生ATP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ac段限制生菜光合速率的內部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為提高生菜產量,可在培植區適當提高CO2濃度,該條件下c點會向_____________(填“左下”或“右上”)方向移動(3)不同光質處理下,Ⅰ、Ⅱ、Ⅲ三種生菜葉綠素總量、壯苗指數與對照組的比值,如圖3所示。為提高經濟效益,應選擇的生菜品種與光質的最佳組合是_____________。圖3(4)研究人員發現若營養液中缺乏Mg2+,生菜生長緩慢,葉片從綠色變成淡黃色,嚴重時會干枯脫落。請根據“減法原理”和“加法原理”,設計實驗證明Mg是生菜生長的必需元素,寫出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1分)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因肉味鮮美廣受人們歡迎。小龍蝦有挖洞筑巢的習性,且在稻田中會將土壤里的種子翻出、破壞幼芽生長。農業技術人員建立稻蝦共作的田間工程(如圖),通過挖掘環形溝環繞稻田,為小龍蝦提供繁殖和棲息環境。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龍蝦是入侵物種,入侵我國后的最初一段時間種群數量會迅速上升。從種群特征角度分析,導致小龍蝦數量上升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小龍蝦生存環境條件分析,導致小龍蝦數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小龍蝦與本地物種間的相互選擇可能會改變本地群落演替的。(2)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在自然條件下可攝食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和動物尸體等,因此屬于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成分)。捕捉的小龍蝦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_____價值。(3)稻蝦共作模式中,小龍蝦的主要食物是稻田中的雜草,但也食用水稻幼苗,因此在投放小龍蝦時應尤其注意_____________。(4)為研究稻蝦共作模式對水和產量及農田生態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水稻單作模式和稻蝦共作模式的比較試驗:統計結果如下表:雜草存量(kg/畝)化肥使用量(kg/畝)水稻產量(kg/畝)利潤(元/畝)水稻單作模式25062.9477.81386.2稻蝦共作模式532.4540.86058.3①稻蝦共祚模式下,小龍蝦的引入增加了生態系統的復雜性,從而使該生態系統_____________穩定性提高。②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小龍蝦的引入對于水稻生態系統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③據表可知,與水稻單作模式相比,稻蝦共作模式使農民增收的原因有: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23.(11分)酒精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少量飲酒后大腦皮層受到輕度抑制,使大腦抑制興奮的功能減弱,此時人的外在表現為興奮;大量飲酒后大腦皮層受到過度抑制而處于情緒不穩定狀態,長期飲酒對人的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及其他器官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回答下列問題:(1)研究表明,人體在攝入250mL的某酒精飲料后會排出800~1000mL的水,排出的水分相當于攝入飲料的4倍,從而導致機體脫水,其可能原因是血漿中過高濃度的酒精會抑制下丘腦合成和分泌_____________激素。尿液充盈對膀胱壁產生一定壓力時,引起興奮并使人產生尿意,排尿過程中膀胱壁肌肉收縮,導致膀胱壁壓力增大,興奮增強,這種_____________調節機制有利于排尿過程的順利進行。(2)對飲酒后的人員進行測試會發現,隨著血液中酒精濃度的迅速升高,神經行為能力指數相對值明顯降低,酒精會_____________興奮在相應反射弧上的傳輸時間,從而降低了機體的反應速度和判斷能力;酗酒的人動作不協調是因為酒精麻痹了。(3)谷氨酸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有關神經元釋放的谷氨酸能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此時突觸后膜上可實現_____________的信號轉換。科學家用大鼠進行酒精灌胃實驗,每天一次持續數周以模擬長期飲酒的影響,測量大鼠海馬區谷氨酸含量,結果如圖。圖中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大鼠進行實驗,探究某種“解酒藥”X是否具有解酒功效,請完善以下實驗內容:(觀察方法和指標;交管部門提供的吹氣式微電腦數控酒精測試儀,顯示酒精含量值。服用“解酒藥”X的時間不作要求)①實驗組服用____________,對照組服用____________,一段時間后,收集兩組大鼠呼出的氣體進行檢測。②預期結果及結論:當____________時,說明“解酒藥”X具解酒功效。當時,說明“解酒藥”X不具解酒功效。24.(11分)葫蘆科中有一種二倍體植物,花色有黃花和白花,性別有雄株、雌株和兩性株三種,決定花色和性別的基因分別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研究人員對這種植物花色和性別的遺傳進行了研究。(1)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點上,可以存在兩種以上的等位基因,遺傳學上把這種等位基因稱為復等位基因。這種植物性別是由3個復等位基因gD、g+、gd決定的,它們之間的關系是:gD對g+、gd為顯性,g+對gd為顯性。為確定這組基因對性別控制的關系,科研人員進行了3組雜交組合實驗,結果如下表:組合親代表型子代表型雄雌株兩性株1雄株X雄株220232兩性株自交010303雄株×兩性株211011①這種植物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雄株的基因型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為gDgD。②將組合1的子代兩性株進行去雄處理,再與組合3的子代雄株雜交,子代的性別比例是____________。(2)研究者進一步研究花色基因的遺傳,取一株黃花兩性株自交,產生F1的表型及比例是黃花兩性株:白花兩性株:黃花雌株:白花雌株=45:3:15:1。①從自交結果看,這種植物花色最可能由____________對等位基因控制,這些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上。②F?黃花雌株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種,其中雜合子有____________種。③F1黃花兩性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讓F1中的黃花兩性株自交,F1中白花雌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25.(10分)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出油脂高產的四尾柵藻,是獲取生物柴油的新途徑。科學家欲從紫蘇中提取DGAT1基因(催化油脂合成的關鍵酶基因),導入到四尾柵藻細胞,獲得轉基因油脂高產的四尾柵藻,流程如圖。質粒pCAMBIA與PCR擴增出的DGAT1酶切位點如圖所示。現有BamHI、BglⅡ、EcoRI三種限制酶,它們識別并切割的堿基序列如下表,BamHI5'—G,GATCC—3BglⅡ5'—A↓GATCT—3EcoRI5'—GAATTC—3(1)從紫蘇組織細胞中提取總RNA時,需要加入RNA酶抑制劑,目的是______________。過程①需要_________酶的催化,過程②通過PCR技術實現,進行PCR時,需要在兩種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_________的識別序列。(2)啟動子往往具有物種特異性,在載體pCAMBIA質粒中插入紫蘇DGAT1基因,其上游啟動子應選擇_________(填“紫蘇DGAT1基因”、“大腸桿菌”或“四尾柵藻”)啟動子。(3)將DGAT1與pCAMBIA分別用限制酶切割后進行連接可形成重組質粒,目的基因和質粒能連接成重組質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只考慮DNA片段的兩兩連接,構建重組質粒時可得到_______種大小不同的連接產物。將重組質粒導入大腸桿菌后,可向培養基中加入_______篩選出導入質粒的大腸桿菌。(4)為進一步篩選出符合要求的重組質粒,選用_______限制酶對不同的重組質粒進行酶切處理,得到的電泳結果如圖所示,其中_______組重組質粒為所需質粒。(已知質粒pCAMBIA中EcoRI的酶切位點與BamHI的酶切位點間的最短距離為600bp)(5)轉DGAT1基因四尾柵藻成功的標志是_______。2024屆高三開學摸底聯考山東卷生物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1.B【解析】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A正確:“餅”中的淀粉屬于多糖,需經消化道分解成為小分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B錯誤;蛋白質變性只是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不變所以“腸”加工過程中蛋白質變性不影響蛋白質的營養價值,C正確:“筍”作為食物時,其細胞壁中的纖維素不能被人體利用,因為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纖維素酶,D正確。2.B【解析】酶不能提供活化能,A錯誤;過酸、過堿、高溫會破壞多酚氧化酶的空間結構,B正確:無氧環境不能抑制PPO,反而會使枇杷細胞發生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導致枇杷腐爛,C錯誤:酶與底物結合后形狀會發生改變,但在反應完后又會恢復原狀,D錯誤。3.C【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cGMP生成量的多少除了受NO的影響為,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G酶的多少與活性、合成cGMP所需原料的多少等,A錯誤;激素等化學物質,通過體液傳送的方式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稱為體液調節,NO屬于化學物質,使血管平滑肌細胞舒張的過程屬于體液調節,B錯誤;cGMP增多有緩解心絞痛的效果,說明發生心絞痛時,心血管平滑肌細胞內cGMP含量可能較少,C正確;心肌細胞屬于動物細胞,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不會產生酒精,D錯誤。4.D【解析】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設置了自身對照,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設置了相互對照,A錯誤;蔗糖無論是否發生水解,都不與碘液反應,若利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探究酶的專一性,只能用斐林試劑檢測,不能用碘液作檢測試劑,B錯誤:正常情況下,3S標記組(標記蛋白質)上清液的放射性較高,沉淀物的放射性較低,若攪拌不充分,則含S的蛋白質外殼吸附在細菌表面,離心后進入沉淀物,使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正常情況下,p標記組(標記DNA)上清液的放射性較低,沉淀物的放射性較高,無論攪拌是否充分,沉淀物的放射性都很高,C錯誤:在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質溶于酒精,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初步分離DNA與蛋白質,在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反之則慢,這樣綠葉中的色素就會隨著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而分開,D正確。5.C【解析】由圖中數據可知,空白對照組(無GNA處理)宮頸癌細胞也會發生凋亡,只是凋亡率較低,A錯誤:由圖中數據可知,在一定范圍內,隨著GNA濃度的增加和處理時間的推移,宮頸癌細胞凋亡率增加,但無法判斷100μmol/LGNA是否是促進宮頸癌細胞凋亡的最佳濃度,B錯誤;在宮頸癌細胞凋亡過程中,與凋亡有關的酶活性升高,C正確;圖中數據僅顯示了GNA影響宮頸癌細胞凋亡,沒有顯示GNA與抑制宮頸癌細胞的轉移有關,D錯誤。6.D【解析】圖示MⅡ中期的卵母細胞中有3條染色體(有3個著絲粒),此時每個染色體上有2條姐妹染色單體,故含有6條姐妹染色單體,6個核DNA分子,A正確;經輻射處理可導致精子染色體斷裂失活,這是染色體變異,屬于突變,B正確;方法①②中細胞松弛素的作用效果類似秋水仙素,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C正確;若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換,則方法②培育的個體可能不是純合子,D錯誤。7.B【解析】啟動子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A錯誤;組蛋白乙酰化水平增加,但CsTSB2基因的堿基序列不發生改變,B正確;結合在CSTSB2上的CsHDA8減少,使得乙酰化水平增加,染色質結構變得松散,可以促進該基因的解旋,有利于轉錄過程,C錯誤;轉錄時用的是RNA聚合酶,無需解旋酶,D錯誤。8.C【解析】重癥肌無力和系統性紅斑狼瘡都屬于自身免疫病,A正確;物質M刺激機體發生的特異性免疫產生了抗體,抗體是由漿細胞產生的,B正確;骨骼肌細胞膜上的AchR與信號分子的結合具有特異性,C錯誤:產生抗物質M的抗體的細胞為漿細胞,漿細胞不能識別抗原,D正確。9.D【解析】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是生殖隔離,A錯誤:獵豹等捕食者往往吃掉個體數量多的物種,為其他物種的形成騰出空間,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B錯誤;變異是不定向的,瞪羚的速度越來越快對獵豹進行了選擇,奔跑速度快的獵豹可以通過捕食瞪羚存活,C錯誤:協同進化是指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獵豹與瞪羚之間是捕食關系,在長期的捕食過程中有優勢的個體會存活下來,并將有利的變異遺傳給后代,實現了二者的協同進化,D正確。10.B【解析】激素作為信息分子,發揮作用后會失活或分解,不能持續作用于靶細胞,A錯誤:神經調節中的神經遞質、體液調節中的激素等化學物質、免疫調節中的細胞因子等都屬于信息分子,這些信息分子的作用需要與受體接觸,進而引起細胞的生理活動變化,B正確;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存在相互調節,通過信息分子構成一個復雜的網絡,因此三個系統之間不是通過信息分子進行單向調節,C錯誤:抗體、溶菌酶不屬于細胞因子,D錯誤。11.C【解析】甲、丙兩組實驗結果表明,與正常供磷條件相比,低磷條件會導致水稻分蘗數減少,即低磷條件抑制了水稻分蘗的發生,A正確:甲、乙兩組實驗結果表明,在正常供磷條件下,施加NPA(乙組)水稻分蘗數多于不施加NPA(甲組),據此分析,正常供磷條件下,NPA最可能通過抑制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促進水稻分蘗的發生,B正確;植物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可通過極性運輸(或主動運輸)方式逐漸向下運輸,使枝條上部的側芽發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現出頂端優勢,C錯誤;根據丙、丁兩組實驗結果可知,與單獨的低磷條件相比,低磷條件下進一步施加NPA不能增加水稻的分蘗數,且分蘗數與單獨的低磷處理的分蘗數相近差異不顯著,綜上可知,在低磷條件下,除了生長素之外,水稻體內可能還存在其他因素抑制分蘗的發生,D正確。12.D【解析】對于數量少的種群的密度調查使用逐個計數法,A正確:調查時,記錄前方和樣線兩側一定范圍內的鳥類的數量,身后向前飛行的鳥類可能已經進行計數,記錄調查者身后向前方飛行的鳥類屬于重復計數,有可能使調查結果偏大,B正確;觀賞鳥類可以愉悅身心,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C正確;調查過程中需要根據鳥類體型的大小選擇調查范圍,所以該調查方法的誤差與鳥類的體型大小有關,D錯誤。13.C【解析】肉蓯蓉葉退化,從梭梭的根部獲取營養物質,故二者為寄生關系,A錯誤:梭梭樹為同一種生物同一種生物高低錯落有致不能體現群落的垂直結構,B錯誤;建立自然保護區屬于就地保護,是對肉蓯蓉最有效的保護措施,C正確:干旱荒漠和苔原物種數量少,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弱,恢復力穩定性也弱,D錯誤。14.B【解析】豆粕中的蛋白質可為米曲霉提供碳源和氮源,但淀粉的組成元素為C、H、O,故小麥中的淀粉可為米曲霉提供碳源,但不能提供氮源,A錯誤;參與醬油釀造過程的米曲霉、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但乳酸菌屬于原核生物,B正確;制醪階段提高冷凍鹽水濃度,不能縮短發酵周期,C錯誤:成品醬油罐裝前經過了嚴格的滅菌,故成品醬油中不含多種微生物,D錯誤。15.A【解析】iPS細胞分化成腎元祖細胞,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A正確:過程②需要將熒光蛋白標記的人源腎元祖細胞植入囊胚的內細胞團,從而保證人源腎細胞的正常發育,因為內細胞團會發育成完整胚胎,B錯誤:過程③操作之前需對代孕豬進行同期發情處理,但不需要進行超數排卵處理,因為代孕豬不提供卵母細胞,C錯誤;該技術培育的人源腎臟依然需要考慮腎移植個體之間的遺傳差異,仍有可能發生免疫排斥反應,D錯誤。16.ABC【解析】據圖可知,該脂質體的內部和外部都是磷脂分子親水的頭部,紫杉醇難溶于水,則紫杉醇藥物應處于圖示脂質體的a位置,即被包裹在兩層磷脂分子之間,A正確;在脂質體表面加上靶向信號分子,脂質體會隨著血液到達全身各處,與腫瘤細胞的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特異性結合,進而實現藥物的靶向治療,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B正確;藥物濃度都是35mg/kg,脂質體藥物組有明顯抗腫瘤效果,但是游離紫杉醇藥物組小鼠死亡,說明紫杉醇脂質體藥物對小鼠的副作用小,C正確:據表中數據,藥物濃度為35mg/kg的脂質體藥物組腫瘤重量最小,且腫瘤抑制率最大,所以濃度為35mg/kg的紫杉醇脂質體藥物組比20mg/kg脂質體藥物組抗腫瘤效果更明顯,D錯誤。17.ABC【解析】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利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細胞壁后可分離得到原生質體,A錯誤:滅活病毒誘導法用于誘導動物細胞融合,過程①常使用物理法和化學法誘導原生質體融合,B錯誤;植物體細胞雜交完成的標志是形成新植株,而非雜種細胞團的形成,C錯誤:植物體細胞雜交依據的原理是細胞膜的流動性和植物細胞的全能性,D正確。18.ABC【解析】據圖可知,異常Htt蛋白是其基因中CAG重復序列增多導致,故屬于基因突變,A錯誤;過程①表示轉錄,以DNA為模板,合成mRNA,需要的原料為核糖核苷酸,B錯誤:與正常Htt蛋白相比,常Htt蛋白中谷氨酰胺的含量增加(谷氨酰胺的密碼子:CAA、CAG),根據圖示上a鏈和b鏈的序列可知,b鏈為模板鏈,C錯誤:HD基因的表達至少需要三種RNA參與,mRNA為翻譯的模板,tRNA為搬運氨基酸的工具,rRNA為核糖體的成分之一,D正確。19.CD【解析】花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有3×3=9種,因為含d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即雄性不能產生Xd配子,后代中沒有Xdxd個體,所以控制葉形的基因型為XDXD、XDXd、XDY、XdY,共4種,因此自然界中與花色和葉形相關的基因型有4×9=36種,A正確;純合的綠花寬葉雌株和白花窄葉雄株雜交產生F1,F1均為綠花寬葉,兩純合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XDXD、aaBBXdY或aabbXdY,B正確:F1的雄株基因型為XDY,與雜合寬葉雌株XDXd雜交,F?基因型及比例為XDXD:XDXd:XDY:XdY=1:1:1:1,F?中的個體隨機交配,雌配子XD:Xd=3:1,雄配子中XD:Y=1:2,產生的F3中,純合寬葉雌株的比例為1/3×3/4=1/4,C錯誤;女婁菜是一種雌雄異株的草本植物,有性染色體,因此對女婁菜進行基因組測序,需要檢測22條常染色體+2條性染色體=24條染色體上的脫氧核苷酸排序,D錯誤。20.ACD【解析】本實驗目的是探究不同處理條件下棉花葉片中CTK的含量變化,結合柱形圖分析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供氮水平、是否去除頂芽、是否施加生長素,A錯誤;b、c組的自變量是去除頂芽后是否涂抹羊毛脂,兩組CTK的含量幾乎相等,表明羊毛脂不影響CTK的含量,對實驗結果無影響,B正確;a組不去除頂芽,合成生長素較多,b組去除頂芽,合成生長素較少,在低氮水平下,由圖中a組、b組與d組實驗結果可知,與不去除頂芽(a組)相比,去除頂芽處理(b組)的CTK含量降低,去除頂芽并補充生長素處理(d組)的CTK含量升高,說明低氮環境下生長素可以促進CTK的合成,C錯誤:CTK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D錯誤。21.(12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1)光系統Ⅱ NADP+(氧化型輔酶Ⅱ) NADPH和ATP(2分)(2)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類囊體膜(2分,答對2個給1分)光合色素和酶的含量右上(3)品種Ⅰ紅:藍=1:2(2分)(4)將長勢良好的生菜幼苗均分成A、B兩組,A組用完全營養液培養,B組用只缺鎂的營養液培養,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觀察兩組生菜的生長狀況:B組生菜葉片變成淡黃色后,更換成完全營養液,繼續在相同環境中培養,觀察生菜生長狀況(2分)【解析】(1)從圖1可以看出,光系統Ⅱ可以將水光解,光合作用過程中,接受電子的是NADP+,該物質接受電子和H+后,生成了NADPH;光反應過程中捕獲的能量儲存在ATP和NADPH中。(2)a點時葉肉細胞既能進行光合作用也能進行細胞呼吸,因此葉肉細胞中能產生ATP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類囊體膜。ac段隨著光照強度增強,CO?吸收速率增加,此時限制生菜光合速率的外部因素主要是光照強度,而限制生菜光合速率的內部因素主要是光合色素和酶的含量。適當提高CO?濃度,可促進光合作用,CO?吸收速率增加,可利用的最大光照強度增加,因此c點會向右上方向移動。(3)據圖3左圖可知,品種Ⅰ、Ⅱ葉綠素總量較高,據右圖可知,品種I紅:藍=1:2時,壯苗指數與對照組的比值最高,壯苗指數越高,產量越高,因此為提高經濟效益,應選擇的生菜品種與光質的最佳組合是品種Ⅰ紅:藍=1:2。(4)若要證明Mg是生菜生長的必需元素,則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含有Mg2+,因此實驗思路為:將長勢良好的生菜幼苗均分成A、B兩組,A組用完全營養液培養,B組用只缺鎂的營養液培養,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一段時間后觀察兩組生菜的生長狀況:B組生菜葉片變成淡黃色后,更換成完全營養液,繼續在相同環境中培養,觀察生菜生長狀況。22.(11分,每空1分)(1)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食物空間充足、氣候適宜、缺少敵害(答出2點即可)方向和速度(2)消費者和分解者直接(3)小龍蝦的投放時機(應在水稻過了幼苗期后再行投放小龍蝦)(4)①抵抗力②調整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③a.化肥使用量減少,降低成本b.水稻產量增加c.利用小龍蝦創收(減少了雜草量,節省了除草費用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給分)【解析】(1)小龍蝦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會導致數量上升:由于遷入地食物空間充足、氣候適宜、缺少敵害等條件,可以為小龍蝦提供更好的生存環境,因此使得其數量上升;群落的演替是一種群落類型取代另一種群落類型的過程,小龍蝦與本地物種間的相互選擇可能會改變本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小龍蝦可攝食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屬于消費者,攝食動物尸體屬于分解者,因此,小龍蝦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和分解者。小龍蝦可作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3)小龍蝦的主要食物是稻田中的雜草,但小龍蝦有挖洞筑巢的習性,且在稻田中會將土壤里的種子翻出、破壞幼芽生長。故在投放小龍蝦時應尤其注意小龍蝦的投放時機,應在水稻過了幼苗期后再行投放。(4)①小龍蝦的引入增加了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使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更加復雜,提高了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從而使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功能增強。②由表可知,小龍蝦的引入,減少了雜草的存量,這樣調整了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③由表可知,蝦在稻田中的覓食活動,起到了吃草、捕蟲、踩草等作用,減少了蟲吃水稻以及水稻和雜草的種間競爭,使水稻產量增加:同時蝦的排泄物又可以肥田,減少化肥的投入量,降低成本;除此之外,蝦也能增加農民收入,因此,與水稻單作模式相比,稻蝦共作模式使農民增收。23.(11分,除標注外,每空1分)(1)抗利尿 (正)反饋(2)延長(增加) 小腦(3)化學信號→電信號長期飲酒會導致谷氨酸含量降低,降低神經系統興奮性(2分)(4)①適量的酒精和解酒藥X等量的同種酒精和清水(等量的同種酒精和生理鹽水也得分)②實驗組(酒精測試儀顯示)的酒精含量值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的酒精含量值與對照組沒有明顯的差異【解析】(1)抗利尿激素可以促進腎小管、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抗利尿激素減少,尿量增多,據此推測血漿中過高濃度的酒精會抑制下丘腦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正反饋是指受控部分發出的反饋信息促進與加強控制部分的活動,最終使受控部分的活動朝著與它原先活動相同的方向改變。尿液充盈對膀胱壁產生一定壓力時,引起興奮并使人產生尿意,排尿過程中膀胱壁肌肉收縮,導致膀胱壁壓力增大,興奮增強,這種調節屬于正反饋調節,該調節機制有利于排尿過程的順利進行。(2)反射的完成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隨著血液中酒精濃度的迅速升高,會降低機體的反應速度和判斷能力,神經行為能力指數相對值明顯降低,說明酒精會延長在相應反射弧上的傳輸時間,從而導致反應變慢;小腦與軀體的平衡有關,造成酗酒的人動作不協調是因為酒精麻痹了小腦。(3)谷氨酸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有關神經元釋放的谷氨酸能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此時突觸后膜上可實現化學信號→電信號的信號轉換。由圖可知,長期飲酒會導致海馬區興奮性遞質谷氨酸含量降低,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4)為探究某種“解酒藥”X是否具有解酒功效,實驗的自變量為是否服用“解酒藥”X,依據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和等量原則可知:①實驗組應服用適量的酒精和“解酒藥”X,對照組應服用等量的同種酒精和清水,一段時間后,收集兩組小鼠呼出的氣體進行檢測。②預期結果及結論:當實驗組(酒精測試儀顯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