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氣安全技術培訓第1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電氣安全技術培訓
安全電壓人體與電接觸時,對人體各部位組織(如皮膚、心臟、呼吸器官和神經系統)不會造成任何損害的電壓叫做安全電壓。
安全電壓值的規定,各國有所不同。如荷蘭和瑞典為24伏;美國為40伏;法國交流為24伏;直流為50伏;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為50伏。
我國根據具體環境條件的不同,安全電壓值規定為:在無高度觸電危險的建筑物中為65伏;在有高觸電危險的建筑物中為36伏;在有特別觸電危險的建筑物中為12伏。
第2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跨步電壓觸電
第3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
當帶電設備發生某相接地時,接地電流流入大地,在距接地點不同的地表面各點上呈現不同電位,電位的高低與離開接地點距離有關,距離愈遠電位愈低。
當人的腳與腳之間同時踩在帶有不同電位的地表面兩點時,會引起跨步電壓觸電。如果遇到這種危險場合,應合攏雙腳跳離接地處20米之外,以保障人身安全。
第4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相間觸電所謂相間觸電,就是在人體與大地絕緣的時候,同時接觸兩根不同的相線或人體同時接觸電氣設備不同相的兩個帶電部分時,這時電流由一根相線經過人體到另一個相線,形成閉合回路。這種情形稱為相間觸電,此時人體直接處在線電壓作用之下,比單相觸電的危險性更大。
第5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人體觸電時的危險性與以下各因素有關:
(1).人體觸電時,致命的因素是通過人體的電流,而不是電壓,但是當電阻不變時,電壓越高,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大。因此,人體觸及到帶電體的電壓越高,危險性越大。但不論是高壓還是低壓,觸電都是危險。
第6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2)電流通過人體的持續時間是影響電擊傷害程度的又一重要因素。人體通過電流的時間越長,人體電阻就越降低,流守的電流就越大,后果就越嚴重。另一方面,人的心臟每收縮、擴張一次,中間約有0.1秒間歇,這0.1秒對電流最敏感。如果電流在這一瞬間通過心臟,即使電流很小,(零點幾毫安)也會引起心臟震顫;如果電流不在這一瞬間通過,即使電流較大,也不至于引起心臟麻痹。由此可知,如果電流持續時間超過0.1秒,則必然與心臟最敏感的間隙相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危險。
(3)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也與電擊傷程度有直接關系。電流通過人體頭部,會使人立即昏迷,電流如果通過脊髓會使人半截肢體癱瘓,電流通過心臟,呼吸系統和中樞神經,會引起神經失常或引起心臟停止跳動,中斷全身血液循環,造成死亡。因此,從手到腳的電流途徑最為危險。其次,是手到手的電流途徑,再次是腳到腳的電流途徑。
第7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4)電流頻率對電擊傷害程度有很大影響。50HZ的工頻交流電,對設計電氣設備比較合理,但是這種頻率的電流對人體觸電傷害程度也最嚴重。
(5)人的健康狀況,人體的皮膚的干濕等情況對電擊傷害程度也有一定影響。凡患有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或結核病的病人電擊傷害程度比健康人嚴重。此外,皮膚干燥的電阻大,通過的電流小,皮膚潮濕電阻小,通過的電流就大,危害也大。
第8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接地保護
接地保護又常稱為保護接地,就是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與接地體連接,以防止因電氣設備絕緣損壞而使外殼帶電時,操作人員接觸設備外殼而觸電。在中性點不接地的低壓系統中,在正常情況下各種電力裝置的不帶電的金屬外露部分,除有規定外都應接地。如:
(1)電機、變壓器、電器、攜帶式及移動式用電器具的外殼。
(2)電力設備的傳動裝置。
(3)配電屏與控制屏的框架。
(4)電纜外皮及電力電纜接線盒、終端盒的外殼。(5)電力線路的金屬保護管、敷設的鋼索及起重機軌道。(6)裝有避雷器電力線路的桿塔。
(7)安裝在電力線路桿塔上的開關、電容器等電力裝置的外殼及支架。
第9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低壓電力網的電力裝置對接地電阻的要求如下:
(1)低壓電力網中,電力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超過4歐。
(2)由單臺容量在100千伏·安的變壓器供電的低壓電力網中,電力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歐。
(3)使用同一接地裝置并聯運行的變壓器,總容量不超過100千伏·安的低壓電力網中,電力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超過10歐。
(4)在土壤電阻率高的地區,要達到以上接地電阻值有困難時,低壓電力設備的接地電阻允許提高到30歐。接觸電勢、接觸電壓、跨步電勢和跨步電壓
當接地短路電流流過接地裝置時,大地表面形成分布電位,在地表面上離設備水平距離為0.8米處與沿設備外殼、構架或墻壁垂直距離1.8米處兩點間的電位差,稱為接觸電勢。人體接觸該兩點時所承受的電壓,稱為接觸電壓;接地網網孔中心對接地網接地體的最大電位差,稱為最大接觸電勢,人體接觸該兩點時所承受的電壓,稱為最大接觸電壓。地面上水平距離為0.8米的兩點間的電位差,稱為跨步電勢。人體兩腳接觸該兩點時所承受的電壓,稱為跨步電壓;接地網外的地面上水平距離0.8米處對接地網邊緣接地體的電位差,稱為最大跨步電勢,人體兩腳接觸該兩點時所承受的電壓,稱為最大跨步電壓。
第10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一般人體的電阻
發生觸電時,流經人體的電流決定于觸電電壓與人體電阻的比值。人體電阻并不是一個固定數值。人體各部分的電阻除去角質層外,以皮膚的電阻最大。當人體在皮膚干燥和無損傷的情況下,人體的電阻可高達4-40萬歐。如果除去皮膚,則人體電阻可下降至600-800歐。但人體的皮膚電阻也并不是固定不變的,當皮膚出汗潮濕或是受到損傷時,電阻就會下降到1000歐左右。
第11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感知電流
用手握住電源時,手心感覺發熱的直流電流,或因神經受刺激而感覺輕微刺痛的交流電流,稱為感知電流。受試者雙手放在小銅絲上面,直流電流的平均感知電流男性是5.2毫安,女性是3.5毫安。
擺脫電流
觸電后能自行擺脫的電流,稱為擺脫電流。由測定結果得知,男性的工頻擺脫電流是9毫安,女性是6毫安。當18-22毫安(擺脫電流的上限)的工頻電流通過人體的胸部時,所引起的肌肉反應將使觸電者在通電時間內停止電流,呼吸即可恢復,而且不會因短暫的呼吸停止而造成不良后果。
第12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電氣設備在安全技術上的基本要求
從對各種觸電事故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電氣設備在結構上、裝置上有缺陷,不能滿足安全工作要求而造成事故比例是很大的。因此,為了防止電氣工作中的觸電事故,確保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電氣設備在設計、制造、和安裝時,在安全技術上應滿足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設備要采取保護性接地。
(2)設備的帶電部分對地和其他帶電部分相互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低壓電力系統要裝設保護性中性線。
(4)對地面裸露的帶電設備要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5)在電氣設備系統和有關的工作場所裝設安全標志。
(6)根據某些電氣設備的特性和要求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第13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什么是重復接地?
指零線上的一處或多處通過接地裝置與大地再連接,其安全作用:除低漏電設備對地電壓;減輕零線斷線時的觸電危險;縮短碰殼或接地短路持續時間,改善架空線路的防雷性能等。
接零保護
為了防止電氣設備因絕緣損壞而使人身遭受觸電危險,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與供電變壓器的中性點相連接者稱為接零保護。在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電力裝置應采用低壓接零保護。在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電力裝置應采用低壓接地保護。由同一臺發電機、同一臺變壓器或同一段母線供電的低壓電力網中,不宜同時采用接地保護與接零保護。
第14頁,課件共1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電氣安全技術培訓接地和接零相比較有哪些不同之處?
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是維護人身安全的兩種技術措施,其不同處是:
其一,保護原理不同。低壓系統保護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電設備對地電壓,使其不超過某一安全范圍;高壓系統的保護接地,除限制對地電壓外,在某些情況下,還有促成系統中保護裝置動作的作用。保護接零的主要作用是借接零線路使設備潛心電形成單相短路,促使線路上保護裝置迅速動作。
其二,適用范圍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