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農民與石達開
石大凱的研究一直是太平天國史研究的熱點。歷史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石達開后的石達開研究,竟在短短的一個多世紀里,繞著革命和反革命的圓圈,走了一個大循環(huán)。他在本世紀初從敵對階級的誣蔑、誹謗聲中脫身出來,為資產階級民主派奉為慷慨揚鞭入劍門的英雄豪杰,轉而又被貶值是害了天國又害己的個人英雄主義者模式;六十年代后,他臉面涂的時代政治油彩更見濃厚,竟然為所謂的影射史學搬用,而論定為反動路線頭子、叛徒。石達開風風雨雨的每個時期,都受到后來者“古為今用”,被引為頗有價值法則的正宗模式,由此,人們對他的認知度,超過太平天國同時代的任何一個角色。直到今天,當中國以堅定的步伐走向改革開放、面向世界的時代,石達開研究“撥亂反正”,他作為一代人杰,又以學術界熱衷的課題方興未艾。近代中國社會研究,農民是一大課題。石達開是近代農民的一個典型,他的行為方式、思維定勢和由此產生的價值觀,是我們認識太平天國和近代農民的一把鑰匙。一、石達開的故事石達開是太平天國英雄的佼佼者,后期領導集團成員的陳玉成、李秀成和洪仁玕在先后被俘時,都異口同聲地稱贊他是太平天國的上上人物,有如陳玉成在答敵所“舉賊悍將以繩之,則曰:皆非將才,惟馮云山、石達開差可耳”(《清代野記》);李秀成談及“逆首才能及各偽王優(yōu)劣,皆云中中,而獨服石王,言其謀略甚深”。(《能靜居士日記》卷二十)他是首義集團中最年輕而又頗具權威的領袖之一。馮肖和楊韋早逝,天王進京后又是深居簡出,神龍見首不見尾,大小臣工、滿朝軍民只能自那些記述“福音”,充滿拜上帝會術語、“天話”的詔書中,尋得天王的行為和思想。石達開就不同了。他的末路顛沛,每從曲折之中見悲涼,而又在直道之上含奇險。時代給他塑造了可歌可泣的身世。在血雨腥風的近代中國,石達開自是一個具有復合文化心理的悲劇英雄;年方十八歲就背鄉(xiāng)離井,二十歲就成了貴縣客家領袖,帶同家族鄉(xiāng)人二千人赴金田團營。在北上行軍途中,開始是無所作為,但在肖朝貴戰(zhàn)死后,他率領殿左軍充任開路先鋒,沿途勢如破竹,斬將蹇旗,為此榮譽“石敢當”的綽號。在建都天京后,經年累月轉戰(zhàn)于長江中上游的廣闊地帶,多次出奇兵以少勝多擊潰對手,這些英武的行為,在仍以冷兵器為主體的近代中國農民起義者中,帶來很大的心理移位和角色崇拜。石達開形象傳奇化了,他在太平天國軍中樹立了能戰(zhàn)善謀文武全才的最佳模式。因為長期出征,在安徽、江西“上馬治軍,下馬安民”的政治生涯,使他接觸到社會各階層,以至在民間留下了不少可采的傳說。在他死后十幾年,江淮地區(qū)百姓還盛贊他的“威儀器量”(《江表忠略》);辛亥革命時期的留學生還稱譽他是“絕代英雄”(《近世中國秘史》);眾多有太平天國色彩點綴的小說,諸如《洪秀全演義》(黃世仲),《俠女恩仇記》(陸士鍔)和《紅羊豪俠》(張恂子)等,無不將石達開視為主要角色描繪和加工,對石達開的叫捧和宣傳,是一種農耕社會人們懷念太平天國所產生的心理均衡,但很重要的,是他確有不少有異于常人之處。1856年初冬,石達開回京,不以家仇而以國事為重,處理了內訌遺留問題,由此受合朝文武擁戴;他滿心要重振朝政,卻又受洪氏家族挾制,并“有謀害達開之意”(《石達開自述》)。此時此刻,他并未重蹈內訌模式,自相殘殺,而按照《春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舊義,奉行合則留不合則分的出奔路線,這在當時確為保命保國的最佳方案。但他在安慶半年,也是難以調度全軍,而與天王關系透明化,使他只有南下江西,遠走浙閩。此中情情切切,正是斷關河路絕,帶有中世紀傳統(tǒng)文化悲涼的氛圍,頗能引起農耕社會后來者愴然而涕下。在他孤軍自危道入川被圍困于大渡河險境時,又甘愿為救舊部而冒斧鉞舍身救人,其言行“仁愛忠義”,很符合傳統(tǒng)文化鼓吹的倫理規(guī)范。這些行為在古中國千百年里是罕見的,但它仍是儒家倡導成仁取義的一種實踐,以致憑借藝術形像思維的再現(xiàn),創(chuàng)造出動人心弦的作品,即使它有悖于歷史真實,只要社會有這種需要,民間歡迎、傳播,它就能生存、發(fā)揚、光大。忠君愛民,壯志未酬,唯悲劇能使人長相思,這大概就是石達開能被后來人選中,作為教育世代的愛國志士典范的原因罷。石達開的社會價值觀,很大程度上是后人在不同時空的加工和再加工,“人們總是很容易把我們所熟悉的東西加到古人身上去,改變了古人”(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一卷),他們按照自己的需要拔高或貶低某個歷史人物。辛亥革命的流產,中華民族仍然處在危亡境地,傳統(tǒng)文化心理素質的中國人,習慣于借古人行為發(fā)泄情感,石達開的偽托詩久炙人口,直到今天仍為人信以為真。由小說筆記野史杜撰的石達開故事風靡舞臺,這種光怪陸離、五彩繽紛的文化現(xiàn)象和產生的社會價值,遠遠超過他的歷史定位和影響。他作為后世人們在不同時空所塑造的彈性人物,卻改變了本來面目。人們通常把藝術型的石達開形象替代石達開的真實歷史活動,在這里,假作真來真作假是無所謂的。我們需要的是在界定歷史石達開和藝術石達開后,對這種由石達開產生的文化現(xiàn)象作出價值判斷,即石達開研究的價值觀,并從中窺視農耕社會近代農民的多元心態(tài)結構和復雜的價值法則。二、石達開是農耕社會的天人在太平天國,石達開以才德見識,深獲洪秀全特別是楊秀清的器重。1853年定都天京后,凡屬上游危急事,均由他掛帥出征,而經他努力也多是化險為夷。石達開雖然年輕,但頗具城府。當時,楊秀清的農民心態(tài),用要求嚴格,以威懾人,抬高自己的權威;洪秀全、韋昌輝和秦日綱、陳承瑢都挨過痛罵,被杖擊屁股。石達開與楊秀清相處,既無天王那樣滿肚怨恨,敢怒而不敢言,也不似韋昌輝口稱“肚腸細”,阿諛奉迎,敢笑而不敢言;他雖有尊重,也有憤懣,卻更有應付自如、能屈能伸的二重復合性格。他是包括洪秀全在內的領導集團圈子里,唯一未受到楊秀清責罵和杖擊的。石達開自有慎獨的處世之道的。他年紀雖輕,卻很懂得儒家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石達開是沒有功名的農村小知識分子,他能夠始終保持事上以禮,與同僚無有爭奪,這種器度大量,在當時的領導集團層中是罕見的。太平天國是輕視知識分子的。在農民起義層中,早先參加的農村知識分子(半文盲和失意未有功名的知識分子)在農民圈里是受人尊敬的知識階層;而在知識圈里,又是憑資格經歷,甚至因自己源自農村、是農民起義軍成員而排擠、壓制其他知識階層。石達開的翼王地位,使他能排除這種劣根,在安慶“張偽榜,假仁義,要結民心”(李濱《中興別記》)。遠征途中,每到一地就“安民招賢”(同治《綦江縣志》五卷)。他的骨干肖壽璜、李嵐谷、周竹岐和朱衣點、陶成湯等,皆是在湖北、江西期間先后參加的失意知識分子,后來多有自成一軍統(tǒng)率萬人的。農耕社會奉行完人的英雄模式,必須具備事君以忠,與友講義,忠義俱備;乃仁愛至,由此為傳統(tǒng)社會所認同。石達開忠義俱全,他在農耕社會,且是帶有近代革命家愛國救民色彩,足以具備一代完人模式。農民是最講究榜樣崇拜的,即使事跡行為不完整,他們也要自我完善,塑造為一代天人的。石達開所作所為,處處伸展忠義的合力。他事君盡忠,忠于天國事業(yè),君臣大義第一:(一)明知天王翦除楊韋,在攻破江南大營后,“狡兔死,走狗烹”,排除異姓,樹立洪氏家族統(tǒng)治,但仍效忠于天王。(二)天王疑忌,也只是出走安慶,為天京屏藩,蓋有上游之安全,天國可保無虞也。(三)離安慶西下江西,原擬在內線作戰(zhàn),但強敵壓逼、楊輔清等不合作,始才孤軍入湘,血戰(zhàn)寶慶。(四)在遠征期間,所部均冠太平天國旗號,凡授爵系從天京出,自所署官爵亦僅原系通軍主將翼王。至于臨時增設官職,因時空制宜,加床迭鋪,并無影響天國制度。1856年冬,他在誅韋后返京時,合朝文武“言其義氣,奉為義王”,此中之“義”,是太平天國最高道德標準,是被天國軍民視為完人的符號,也是小農經濟凝聚力的結晶。太平天國諸王封號幾都含有傳統(tǒng)的倫理因子的。石達開的“義氣”,在他參加革命的生涯里,表現(xiàn)得頗為顯眼,有如離京出走,沿途張貼布告表白忠貞之心。他發(fā)此行諄諭,“通告眾軍民,依然守本分,照舊建功名;或隨本主將,亦足標元勛“(《石達開布告》),但他并未因此使太平軍“大部分都沒有看清楚整體的革命前途,而激于一時義憤,大家?guī)Я岁犖楦S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史稿》卷二十二)1857年冬隨他南下江西的,并未見有安徽地區(qū)守軍,如安慶張朝爵、陳得才,桐城梁立泰,無為朱鳳魁,彭澤賴冠英,潛山葉蕓來等等。這種聽其自然似乎還與石達開當時僅是負氣,而并未想與天王為難,釜底抽薪。九九歸一,其自然根由仍是他講義氣。石達開也是靠倫理道德,團結人指揮人的。在遠征途中,將士跋涉千里,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卻仍能聚合在他麾下。魚龍滲淡,風云開合,最為凄涼的當推大渡河了,石達開堅決不降,但當考慮到自身價值,“因想真心投誠,或可僥倖免死;達開想救眾人,俱令棄械投誠“(《石達開自述》),因而在寬赦舊部的先決條件下,毅然投入敵營。此種農民領袖舍身救眾,在石達開前后就有陳玉成、李秀成、賴文光和杜文秀等人,可以說是農耕社會舍生取義的最高境界了。如此升華,以至石達開聲譽更佳;出自封閉社會給與人的文化心理機制,唯義昭著者才能傳世留彰,永垂不朽,這大概也是石達開行為有影響的一大原因吧!忠義是根本,求忠臣于義士之門。因此梁啟超、高旭(天梅)輩,乃是從石達開的忠溢于色,而不是從其歷史的軌跡,偽托詩文進行形象塑造的。黃小配根據(jù)羅本《三國志演義》模式創(chuàng)作的《洪秀全演義》,石達開講究義氣是頗鮮明的。陸士鍔1917年推出的《俠女恩仇記》,僅六回兩三萬字,寫了石達開始末。書中石達開大義凜然,不喜女色,亦淡于功利,頗有長者之風。作者對石為人忠義極為同情,在大渡河被圍時還不忍其被俘殺,而以“俠女”韓寶英之婿馬如龍為替身,讓石“率三五個心腹人,逃入印雅山去了”,后來當了和尚。由此衍生的許指嚴偽作《石達開日記》,雖無史料價值和參照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塑造的石達開,卻是農耕社會近代文人心理機制建構的理想英雄模式,也是石達開完人模式的新補充?!度沼洝分械氖_開以大義定位,具體又表現(xiàn)為兩方面:一是不愛女色,不以女色以誤天下大事,也不以此損害朋友之情。大凡英雄美人陽剛陰柔,相得益彰,此乃下層的理念,但純儒以為不可取,有如楚霸王、呂布都是萬人敵,但都囿于兒女之情,而烏江自刎、白門殞命的;唯關羽、岳飛才是英雄。舊史書(含小說平話)所記英主賢相良將,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石達開屢次卻姬,且將才女韓寶英收為義女(四姑娘),而又由韓與夫婿殉難,襯托石的大義。二是石在遠征途中,多次渴求隱退,在浙江、四川名山大寺求經說禪,向往道家最高的虛渺境界,以達與世無爭、與人無爭。這真是時人于紅塵消極而塑造的完人模式。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石達開日記》作為本世紀二十年代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自有其時代的價值。石達開的倫理觀和經過加工的倫理觀,使他的文化素質完人化了。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色定位,他可以說是被儒家、道教供奉為全民模式的諸葛亮、關羽、岳飛和文天祥等的補充;更因為他作為太平天國領袖人物,在近代中國反帝反封建斗爭中,因堅決反對滿洲貴族的投降賣國而顯得更為高大,也更使后人感到貼近、親切。如果不是囿于近代中國西學東漸和民初近代教育的崛起,按照傳統(tǒng)習俗,他本可以視作神袛樹碑立廟,供人們頂禮膜拜的,但作為歷史的偶象、藝術的造象,石達開的民眾化、生活化所沉淀的倫理道德,始終薰陶著時代和社會。三、石達開的“三自”思維近代農民學是一門大課題。要認識近代中國社會嬗變,太平天國的農民特色是不可不知的。石達開雖然被史學界青睞,戴上英雄桂冠,但他卻仍是近代農民領袖的模式。社會存在、時代的烙印,使正處在古代農民和近代農民交接點上護石達開,雖然頭已伸進了走在半殖民地途中的近代社會,可是整個身子還是牢牢地陷留在中世紀故土上。他的思維定勢,大抵仍是集中反映了奪取政權后舊式農民領袖的框架。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太平天國,是一場舊式農民為主體的群眾運動,即仍屬于封建社會中世紀走過來的人群,他們的斗爭是勇敢的,旗幟是鮮明的,但指導他們的世界觀還是傳統(tǒng)的循環(huán)論、天命觀,當然不可能有任何進化論意識。石達開是有濃厚的天命觀的,大渡河受困,他怪咎于時運不濟,后人也多有附和稱他是生不逢時云云,其實石達開所思所為都是舊式農民的沉淀,他仍是逃脫不了舊式農民領袖的思維靈光圈。石達開年輕有為,有踏實的作風,尤其在患難和逆境時,從容不迫,指揮若定,而且善于團結部屬,有較強凝聚力。由此博得虛懷若谷、禮賢下士的“太平天國第一王”譽號。但這不是所謂“民主”,舊式農民是不懂民主也并不民主的,他們擁護好皇帝,也熱衷于做好皇帝。石達開是被奉為“好皇帝”的,他揚臂一呼,幾十萬眾跟他走,有人貶之是“分散主義”、“鬧山頭”,其實正表現(xiàn)了這種上下合一的思維定勢;各派都有自己的“好皇帝”。合則留,不合則分,缺乏包含心理,它也正是石達開自我感覺良好的一大表現(xiàn)。石達開打過不少漂亮仗,但仍陷于舊式農民戰(zhàn)爭的流動作戰(zhàn),注重戰(zhàn)術而不懂得戰(zhàn)略。建業(yè)比開創(chuàng)更難,農民領袖都是習慣于表層而不愿搞艱巨的政權建設的。石達開的這種思維,在出走后,或一日百里,避開強敵,或熱衷于打硬仗、憑意氣而圍攻幾十天不罷休,如攻打寶慶、韋村。爾后,他又選擇了沃野千里的天府四川,企圖沿襲劉邦、劉備行軌,根據(jù)他們模式創(chuàng)業(yè),進可以攻,退可以守,而無睹于近代中國時空的變遷,在風云突變、四海翻騰的大時代里,卻要躲進當時還是封閉的大西南和四川盆地去開辟“新天地”,即便有“上帝天兄保佑”,也是難以入劍門上青天的。石達開的文化心理素質和情感方式如此陳舊,固步自封,使他和他所指揮的將士越走越閉塞,越閉塞越糊涂,最后走進了絕境,又為幾千年農民戰(zhàn)爭悲劇書寫了一個續(xù)篇,而這正是石達開農民思維產生的簡單戰(zhàn)術使然。血濃于水。舊式農民選擇骨干的最高標準,它是據(jù)血親親疏、鄉(xiāng)緣遠近而界定的。石達開能用人,但基本成員還得靠家族,前期石氏家族如石鳳魁、石明開、石祥楨和金田舊人張遂謀、曾錦謙等。1858年出走江西后,軍分五旗,由石鎮(zhèn)侖、石鎮(zhèn)常、陳享容等率領,在進抵福建汀州(長汀)時,“協(xié)天燕兩石國宗、護天豫四國戚率眾八萬余來投,皆達開私黨,謂之翼府兵,矯橫恣睢,賊中畏之如虎“(《寇汀紀略》)。所謂將士也是按親疏定尊卑的.1859年入廣西后,石達開分為三路,其中石達開軍是主力,另外最強的一支就是石鎮(zhèn)侖、石鎮(zhèn)常軍。石達開就是以家族和鄉(xiāng)緣控制部隊的。在農耕社會,他只能歸依家長制領導下的血緣鄉(xiāng)緣圈,人際間的親密和信任維度,就是涵蓋以親疏為既定和習慣型的。他是全軍的統(tǒng)帥,而且也是大家長,他和主要骨干間所承擔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帶有強烈的宗族色彩的,此處是不會有法律、契約化和科學化成份的。近代農民的大家長主義觀和社會意識是古代農民的歸依和認同。石達開要出走,即使洪秀全有“悔心”,特在金牌上雕刻“義王”,請他回朝,他也決不愿再回去;因為再返京,意味著他在安慶等地放棄家長的絕對大權,重新屈從洪秀全及其家族擺布,仰人鼻息。太平天國和洪秀全輩,大樹特樹天父天兄的絕對神權,把西方虛渺的造象嬗變?yōu)榭梢酝袎簟⒏缴?教誨人間巨細事宜,以及倡導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要聽上帝的話等等,都是因納入信仰合一的軌道,強求統(tǒng)一秩序和統(tǒng)一行為的,以求保證大家長制的絕對權威。石達開不可能取神化了的洪秀全而代之,否則他自己也將從神壇上滾將下來化為塵埃。出走——遠離并非是唯一正路,只是由此仍可在傳統(tǒng)的奉天法古和重血親人倫的祖宗靈光圈里馳騁,因此,石達開出走和出走后的石達開,他的行為不管有否創(chuàng)新、甚至是超越前人的,但仍因難以擺脫農耕社會大家長的舊思維而黯然失色。它缺乏時代價值,也缺乏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化學高一下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江蘇裝飾裝修管理辦法
- 新疆旅居人員管理辦法
- 機械外協(xié)加工管理辦法
- 人臉3D建模與渲染-洞察及研究
- 農業(yè)領域信用管理辦法
- 35kV變電站畢業(yè)設計指導:助力學生掌握電力系統(tǒng)知識與技能
- 生產過程數(shù)字化-洞察及研究
- 胎盤間充質干細胞在免疫調節(jié)中的作用與機制研究
- 教育考試考務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建設方案
- 車輛不過戶免責協(xié)議書范本
- 校園信息化建設中的技術難題與解決方案
- ?;肥褪髽I(yè)三基三記培訓
- 精-品解析:廣東省深圳紅嶺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學段考(期中)英語試題(原卷版)
- 論語十二章原文全篇高中版
- 食堂內部控制制度
- 世界衛(wèi)生組織人類精液及精子-宮頸粘液相互作用實驗室檢驗手冊第五版
- 2024-2025學年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科技)七年級下冊蘇科版(2023)教學設計合集
- 《創(chuàng)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2023)》解讀課件
- 水產品營銷課程設計
- 【真題】2024年常州市中考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