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導學案(無答案)_第1頁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導學案(無答案)_第2頁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導學案(無答案)_第3頁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導學案(無答案)_第4頁
第11課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導學案(無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導學案(無答案)導學案

第11課: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

【課前預習】

領域成就意義

農業種植技術一年兩熟的稻麥復種制在南方普及糧食產量提高,人口增長

種植結構出現了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農戶,如棉花為手工業和商業發展提供原料,推動商品經濟發展

邊疆農業邊疆農業顯著進步開發邊疆,利于民族交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手工業制瓷業技術先進,瓷窯眾多,風格多樣,大量出口海外成為繼絲綢之后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

礦冶業普遍使用煤,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

印刷業造紙業雕版印刷普及,活字印刷術發明,進一步帶動造紙業發展推動文化普及和教育發展

商業市場①面向大眾的基層市場繁榮;②官方榷場推動邊境貿易發展;③海外貿易繁榮,外貿稅成為重要財源;研究某朝代的商業,可以從哪些角度搜集材料?市場、商品、貨幣、城市、商業稅除此之外,你還能提供哪些研究商業的角度?商人、交通、通過契約文書研究商業關系等

商品商品流通規模擴大

貨幣鑄幣量增加,北宋出現紙幣,元代將紙幣作為主幣發行;

城市出現人口超過百萬的大城市,市場活躍,交易頻繁,娛樂活動豐富;

【導入】

中國人的“飲食情結”

請依例填入生活俗語。

打招呼吃了嗎?

嫉妒

工作

人緣好

受不了

露馬腳

過得好

過的差

【探究一】

材料一宋代面條的品種多達百余種,東京城內的分茶店售賣有罨生軟羊面、桐皮面,川飯店賣有插肉面、大燠面等,南食店賣有桐皮熟膾面。臨安城飲食市場上售賣有絲雞面、炒雞面、炒鱔面、三鮮面、鹽煎面、大燠面、乳韲面、筍辣面、筍韲淘、筍潑肉面等30余種面條。

——劉夢娜:《宋代飲食文化的考古學考察》

材料二米食在宋代主要以飯、粥、糕、團、粽的形式出現。

——劉夢娜:《宋代飲食文化的考古學考察》

材料三

思考:宋元時期食材種類的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二】

材料四

材料五汴都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無一家燃薪者。

——〔宋〕莊綽著,蕭魯陽點校《雞肋編》卷中

思考: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推理宋元時期的百姓使用什么餐具?可能有哪些烹飪方式?請說明理由。

【探究三】

材料六《清明上河圖》局部圖

材料七(北宋汴京即有)正店七十二戶,此外不能遍數……州東宋門外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樓、藥張四店、班樓、金粱橋下劉樓、曹門蠻王家、奶酪張家,州北八仙樓,戴樓門張八家園宅正店,鄭門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靈宮東墻長慶樓。

——伊永文《行走在宋代的城市:宋代城市風情圖記》

思考: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推理宋元時期百姓可能的就餐地點?分析飲食業繁榮的原因?

【探究四】

材料八

對比唐宋都城的格局圖,嘗試發現不同并作出解釋?

【隨堂測驗】

1.棉花在我國的種植歷史悠久,棉布直到現在依然是人們的主要衣料之一。我國人民種植棉花始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2.北宋初期全國戶數只有650萬,到北宋末年已增長到2088萬。北宋戶數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農業的發展B.手工業的發展C.商業的發展D.外貿的發展

3.北宋錢幣鑄造量最多時高出唐朝10多倍,并出現了紙幣。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流通規模擴大B.對外貿易的發展

C.商品種類日益豐富D.邊境市場的繁榮

4.唐代全國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僅13處。到北宋中期,全國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已增加到46處,如成都、興元(陜西漢中)、建康、杭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商業大城市。材料反映出()

A.北宋商業發展超過唐代B.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C.北宋經濟總量超越唐代D.城市數量不斷增加

5.有學者認為:“在建筑和城市規劃上,兩宋時期更為開放的城市設計導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現。而這相應地促進了本地市場和全國商業的發展”。這種“更為開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