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規院-12年重慶中韓產業園城市設計課件_第1頁
中規院-12年重慶中韓產業園城市設計課件_第2頁
中規院-12年重慶中韓產業園城市設計課件_第3頁
中規院-12年重慶中韓產業園城市設計課件_第4頁
中規院-12年重慶中韓產業園城市設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規院-12年重慶中韓產業園城市設計中韓產業園城市設計20124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西部分院項目背景201.9月14日,兩江新區中韓產業園開園。●201.5月-12月,重慶市規劃展覽館規劃研究中心編制了中韓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2012年1月,兩江新區管委會委托我院編制中蘄產業園城市設計,對控規進行必要的補充、修訂、深化和完善,為投資者、管理者提供形象的資料與可操作的管理依據場地基本情況●中韓產業園占地約8平方公里,南北長5.3公里,東西寬12公里⊙總體地勢呈現三個板塊,北高南均?方低,逐階下降;⊙場地內有四座山體較為明顯,集中于中部板塊和合家同從遼重看隨現狀三維模擬31.目標定位篇2.規劃策略篇3.規劃方案篇目標定位篇●定位研究:中韓產業園的功能和目標技術路線:1認識中韓產業園:■時代背景——國內外產業園的發展趨勢■區域關系—龍盛片區的未來發展■建設門檻——中韓合作層級本身的高要求2中韓產業園的功能和目標■目標定位產業指引想5國內外產業園發展趨勢產業園發展趨勢1——轉向高端產業冫由較低端產業轉移(降低成本)邁向優勢高端產業轉移(市場拓展)●產業園發展趨勢2——建設模式向綜合新城轉變由產業孤島轉向城市綜合新城區冫功能組織經歷了獨立工業園區發展階段后,轉向綜合性新城區功能注重生產、生活均衡,強調多元服務功能的支撐蘇州工業園●產業園發展趨勢3——由產品和資本輸出轉向文化信息輸出冫全球城市轉型:從產品和資本輸岀轉向文化和信息輸出。提升軟實力成為下一輪城市競爭的核心。波士頓濱水區從商務聚集區到文化聚集區:面向生產服務的商務聚集區建設一度是世界城市發展的潮流。上個世紀70年代,文化聚集區紛紛在西方發達城市出現,90年代后期,我國沿海大城市逐漸產生文化聚集區。三種類型的文化聚集區逐漸出現:文化消費、文化交往和原創文化區北京大山子世博會中新合作產業園案例研究三代中新合作產業園——規劃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2008s第一代:蘇州工業園第二代:中新生態城第三代:中新知識城四模中新經濟技術合作深化濱海新區: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產業基礎扎實,改革發展前沿陣地“生態型、創新型新城區”城市化帶動產業化、服務主導、生態城城市型產業區土地使用“白地”、“灰地”、彈性綠地"TOD、組團布局組團布局、功能混合、強度遞社區營造“鄰里居住單元”、鄰里中心社區分級,服務設施分級多元融合的社區環境建設Iso14001認證,綠化覆蓋率超45%藍綠復合生態系統,綠化覆蓋率50%梯度生態體系、綠地率超過50%文化營造保護歷史風貌保護傳統村落保護傳統村落,協調建設,發展旅游交通支撐公交優先環金雞湖自行車專用道職住平衡、慢行優先,公交主導步行>自行車>軌道>公交>私家車產業用地的彈性控制全方位的生態化建設高品質工作生活環境對中韓產業園的啟示1、工業用地比例逐步減少,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多,城市化推動產業化2、從生態環境維護,綠色交通策暗,引導文化聚集等多方面建設高品質工作生活環境,塑造片區特色龍盛片區的未來發展龍盛片區目標定位與職能: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重點地區,產業聚集動力引擎唐路兩江大道產業發展理念:核心引領、龍頭帶動、集群發展、開放引進場地東西臨盛唐路和兩江大道,南接繞主要城市城高速,對外交通方便中韓產業園東靠龍盛中心區,西臨體育公園,位于城市生活區中心部位,南北機場東聯絡線接主要工業區對中韓產業園的啟示1、城市化是必然趨勢和必然要求。2、扮演“促長補短”的角色,充分發揮中韓產業園對龍盛片區的促進和補充作用龍盛片區的未來發展促長提供與周邊產業集群相關研究開發和新產品設計等服務,保持產業集群可持續發展補短培育新型產業發展,提供創新動力尖端產業以龍興古鎮為根基,結合韓國文化,發揚文化融合魅力,文化立園,引導建設龍盛新文化中心巾功能產業區發展第四產業—智慧產業除了關注上游,也要關注下游兩端井重發區好究開發汽車產業園新產品設計t零部件生產正級利潤空國小裝備產上產業鏈價值微笑曲線7周邊落實項目示意龍盛產業規劃圖智慧產業案例a:蓋奇(中國)織染服飾有限公司1993-2003年2004年2007年以冷轉移技2007年至今3000熟練工人,年產與上海科研院校合作,在上海口術為核心的30個工人,年產值10億,值才能達到10億投資六億成立蓋奇研發基地布匹印刷機提升100倍案例b:美國頁巖氣革命1821年鉆開1976年美國能1982年,水平并技術被2006年水平井2010年開采量達到1378×10m3,為第一口商業源部正式啟動東運用于頁巖氣開發頁與技術及壓裂技術2005年的7倍,年頁巖氣井部頁巖氣項目巖氣開采技術取得進展實現突破進展均增長率47.7%技術創造高速增長轉折點成功經驗:對頁巖氣的技術創新和商業化主要由中小公司推動,大公司在相對成熟階段通過并購擁有頁巖區塊或開采技術的中小公司,或通過與中小公司合資合作等方式介入頁巖氣開發,推動頁巖氣向規模化發展。共有特征:通過某企業或研發院所應用知識轉化為技術生產力,提高制造業效率。26、要使整個人生都過得舒適、愉快,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類必須具備一種能應付逆境的態度。——盧梭

27、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羅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