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_第1頁
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_第2頁
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_第3頁
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_第4頁
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修辭思考和練習一1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一、有人說:“修辭就是咬文嚼宇,修辭就是雕琢詞句、賣弄文字技巧。”這種說法對不對?為什么?第一種說法欠妥。它的弊病是把修辭看作單純的文字技巧,貶低、縮小廠修辭的功用。不可否認,修辭是要從錘煉詞語的角度咬文嚼字的,可這只不過是它的部分功用。修辭還要研究句式的調整、修辭格的運用以及語言風格與同義手段選用的關系等,單單在文字上雕琢是不夠的。第二種說法雖然比第一種說法擴展了修辭的功用,然而也不盡合適。選用同義手段提高表達效果雖然離不開對詞句的雕琢,然而修辭是語言的綜合運用,要恰當地運用各種積極的語言手段,涉及面很廣,不是“雕琢詞句”所能全面概括的。再說,選擇什么樣的表達方式,達到什么樣的表達效果,并非只是語言形式的雕琢問題,思想內容的錘煉更為重要,不能把修辭看作單純追求文字技巧的問題,更不是“賣弄”。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二、結合實例談談修辭同語境的關系。修辭中語言手段的恰當運用要以適應語境為前提,修辭效果的檢驗也難以離開語境。像適應表達內容一樣,適應語境也是修辭的重要原則。“超常”是修辭特點之一。修辭往往借助故意違反常規表達而取得不同一般的表達效果,但這要緊緊依靠語境的配合和制約。雙關就是故意使語句具有雙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手法,不管是利用詞語意義,還是借助語音條件,總是以語境為前提的。這不必舉例。“種”是個動詞,它可以用“花草、樹木、藥材”等做賓語,這是正常的語法結構,如果以“希望、理想、精神、意志”做它的賓語,是搭配不攏的,但是,在甲乙兩件事連說的語境里,后一種用法卻可“起死回生”,產生別開生面、含意深厚的表達效果。如說:“在高原的土地上種下一株株樹秧,也就是種下了一個美好的希望。”在這句話里,把“種……樹秧”的“種”同“希望”拈用一起,不僅不是病句,而且頓生文采,含蓄、雋永,別具一格。修辭的情境意義、形象意義、色彩意義以及風格意義都要受制于語境。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

三、修辭同語言三要素有什么關系?明確它們的關系對學習和研究修辭有什么好處?修辭同語音、詞匯、語法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它們既非并列關系,也不是從屬關系。修辭從綜合運用的角度、提高表達效果的角度研究語音、詞匯和語法。修辭把語音的雙聲疊韻、疊音、輕聲、重音、兒化、字調、平仄等作為語言手段加以調動,使之在特定題旨情境中以聲傳情,以音達意,收到較好的修辭效果。修辭還從篩選、錘煉的角度,就聲音、形體、意義、色彩、用法方面對詞語加以選用,使語言材料成為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語言手段。語言的表達更多的是靠句子傳達修辭感受的。一般地說,修辭要在合乎語法的基礎上進行,但有時也可突破語法規則。修辭往往是從同義手段選擇的角度研究句子和句群的表達效果的。語言和文章的力量、氣勢、情采、義理、跌宕等方面的效果是離不開句式的選擇和調整的。總之,語言三要素為修辭手段的選用、為修辭效果的體現提供了條件,而修辭又在語言的綜合運用中擴大了語言三要素的功用。明確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從綜合角度研究語言的運用,有利于多方面地恰當地選用語言手段,也有利于了解修辭的某種特點并就此去辯證地分析修辭現象。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第六章修辭思考和練習二5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

一、詞語錘煉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為什么?詞語錘煉應該從意義和聲音兩方面人手。在意義方面,應力求用最準確妥帖的詞語集中地突出地揭示人物的外部特征和內心世界;通過聯想,用動態的詞語去烘托、渲染靜態的事物,使之栩栩如生;用含義比較具體、色彩比較鮮明的詞語描繪事物,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還須注意詞類活用,臨時改變某些詞的詞性,賦予新的生命力。這些都應以提高觀察、認識事物的能力為基礎。在聲音方面應力求音節整齊勻稱,平仄相間,韻腳和諧以及疊音、雙聲疊韻的運用恰當,使詞語聲音協調。因為詞語是聲音和意義的結合體,所以,要想以聲傳情達意,只有從意義和聲音兩方面錘煉詞語,才能收到完滿的表達效果。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

二、下面這些句子在聲音配合上各有些什么特色?①您的光輝將永遠照耀著雄偉的天安門廣場,照耀著我們偉大祖國的河山,照耀著五洲四海,照耀著我們的萬里征途。疊韻詞“照耀”(zhào)多次重現形成了聲音的反復美。各分句謂語結構大體一致。又,“廣場”(仄仄)和“河山”(平平)、“四海”(仄仄)和“征途”(平平),平仄相間,聲音錯落有致,悅耳動聽。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

二、下面這些句子在聲音配合上各有些什么特色?②他堅強不屈地斗爭,錚錚鐵骨,凜凜情操,真正表現了松樹的風格。

“錚錚鐵骨”(平平仄仄)和“凜凜情操”(仄仄平平),音節整齊勻稱、平仄相間,有節奏感。又“錚錚”和“凜凜”疊音相對,音調鏗鏘,表現了一位革命家的崇高氣節。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

二、下面這些句子在聲音配合上各有些什么特色?③人民中國,屹立亞東。光芒萬道,輻射寰空。艱難締造慶成功,五星紅旗遍地紅。生者眾,物產豐,工農長作主人翁。

這段文字或4個音節連用成句,或7個音節連用成句,或3個音節與7個音節連用成句,在音節配合—上比較整齊勻稱,有變化,有節奏感。押韻自然,合轍(中東轍)上口,讀起來很有詩詞的格調和韻味。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三、比較下面各組的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A組①山愈聚愈多,漸漸暮靄低垂了,漸漸進入黃昏了,紅綠燈漸次閃光,而蒼翠的山巒模糊為一片灰色。②山愈聚愈多,暮靄低垂了,進入黃昏了,紅綠燈閃著光,而蒼翠的山巒模糊為一片灰色。例①用“漸漸”修飾“暮靄低垂”和“進入黃昏”,用“漸次”修飾“閃光”,描繪了夜景的變化和時間推移的過程,表現了人的悠閑的心情和細微的觀察。例②雖也描寫了夜景,但不能使人明顯地感覺出它的變化,也暗示不出入的悠閑心情和細微的觀察。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三、比較下面各組的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不同。B組①那時候,天氣還很冷,濰河里還在流著冰水,平原上整天價在刮著老黃風。②那時候,天氣還很冷,濰河里還在流著冰水,平原上整天價在刮著揚天揭地的老黃風。

例①對“老黃風”缺乏具體的描寫。例②用“揚天揭地”修飾“老黃風”,寫出了“老黃風”猛烈的情狀,形象而有氣勢。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四、從詞語錘煉的角度談談下面這兩段文字中一些詞語的修辭效果。①金剛山的美景,被朝鮮人民引為自豪。她位于朝鮮中部東海岸大白山脈的北部地區,絢麗多姿,四季有不同的雅名。春天萬紫千紅,叫金剛山;夏天飛泉騰空,濃蔭蔽日,又名蓬萊山;秋天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外號楓岳山;冬天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人稱皆骨山。“絢麗多姿”一語十分準確地概括了對金剛山美好景色的總印象。“絢麗”言其美,“多姿”言其變化,只此一語便包括了下文的許多描寫。“萬紫千紅,飛泉騰空,濃蔭蔽月,漫山紅葉,層林盡染,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等四字格詞語描繪了金剛山四季景物的變化,音節整齊勻稱,聲調抑揚起伏,富于音樂美。又“飛、騰、蔽、染、裝、裹”等動詞使靜止的景物鮮明而牛動,隨季節的變化更替的山名,史使人感到金剛山的四時之美。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四、從詞語錘煉的角度談談下面這兩段文字中一些詞語的修辭效果。②這里的水,多,清,靜,柔。在園里信步,但見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條小渠。橋下有河,亭中有井,路邊有溪。石間細流脈脈,如線如縷;林中碧波閃閃,如錦如緞。這些水都來自難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掛著清代著名學者傅山寫的“難老泉”三個字。這么多的水長流不息,日日夜夜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首句用了“多、清、靜、柔”4個單音節形容詞,簡潔干脆,描寫貼切,有容量。作為總寫部分,很有概括力和形象感。次句對偶十分自然,“深潭”、“小渠”點出到處是深水淺流。第三句的“有河”、“有井”、“有溪”除了同前一句盡寫這里水多之外,還暗含無水不成景之意。接下來的對偶句又含蓄地寫出了這里的水給人的感官之美:清亮、平靜、柔和。水之源頭就是難老泉。這段文字用詞準確形象,樸素自然,透出一股清新之氣。單音節詞用得平實穩妥,全文有整句的效果。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第六章修辭思考和練習三14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一、句式選擇的總的原則是什么?不同的思想內容可以用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一個意思可以用幾種句式來表達。為什么用這種句式表達而不用那種句式表達?這說明人們在表達思想時對句式是要進行調整和選擇的。調整和選擇句式的總的原則就是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和表達的目的,選擇那種具有最佳表達效果的句式。這種句式應該是盡可能準確、鮮明、生動、簡練的,盡可能連貫得體的。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二、從《白楊禮贊》中選出適當的例子談談句式選擇的作用。

《白楊禮贊》中有短句、有長句;有整句,有散句;有陳述句,有反問句;有的句子有比較長的插入語。各種句式都有它的表達作用。以反問句為例,文中第七自然段連用4個反問句:“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么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就只覺得它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農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在敵后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這4個用“難道”的排比句,語氣激昂,極有氣勢和力量,啟人深思,激人奮斗,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幾句結構基本上相同,只是賓語越來越長,內容越來越豐富,熱情地贊頌白楊樹,贊頌堅持抗戰的北方農民,贊頌中華民族的斗爭精神,寫得有變化,有層次。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三、從句式選擇的角度看,下列句子是哪種類型?它們有什么修辭效果?①那種假統一論,不合理的統一論,形式主義的統一論,乃是亡國的統一論,乃是喪盡天良的統一論。

這個句子是個整句,有結構相同的兩個謂語,形式整齊,氣勢貫通,有力地揭露了反共頑固派所宜揚的“統一論”的陰謀實質。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三、從句式選擇的角度看,下列句子是哪種類型?它們有什么修辭效果?②抑不住的頌歌啊,盡情地唱吧,止不住的喜淚呀,甜甜地流吧,金子般的光輝題詞啊,把各族人民團結的金橋飛架!

這也是個整句,三個分句都是結構相似的主謂句,而且主語、謂語的末了都是押韻的,形式整齊,音韻和諧,流暢地抒發了贊頌黨的真摯感情。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三、從句式選擇的角度看,下列句子是哪種類型?它們有什么修辭效果?③他生得身材高大,面貌敦厚,眉目間透出股英武的俊氣。

這是個散句,兩個分句結構不同,但語意貫通,散而不亂,描述了一個英俊人物的特征。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三、從句式選擇的角度看,下列句子是哪種類型?它們有什么修辭效果?④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在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

這是書面語句式。句中用了“……而……,……而……”的結構,揭示了真、善、美的事物的發展規律,有嚴密的邏輯性。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從修辭角度去分,常見的句式還有松句和緊句、常式句和變式句,等等。現將松句和緊句加以比較,說明其特點:①中國人民是勤勞的勇敢的偉大的人民。②中國人民是勤勞的人民,是勇敢的人民,是偉大的人民。例①是單句組成的緊句,“勤勞(的)”、“勇敢(的)”、“偉大(的)”三個定語集中在一起說,沒有語音停頓,結構較緊。語意的重點是“人民”。例②是復句組成的松句,“勤勞(的)”、“勇敢(的)”、“偉大(的)”分開來說,作三個分句的“人民”的定語,分句間有語音停頓,結構較松,突出表明這三個定語是語意的重點。四、現代漢語的句式多種多樣,除了講到的五組,還有哪些?舉例并說明它們的特點。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A原句:蘇軾有“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一詩,久為人所傳誦。改句:蘇軾有名詩云:“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久為人所傳誦。原句的第一分句是賓語有同位短語的句式,因同位語列舉全詩而嫌長,在表意上詩的內容不突出,語感上拖沓不爽。改句將原句第一分句同位語中的引詩抽出來造成兼語句,引詩成了動詞“云”的賓語,雖然形式上仍是兩個分句,但詩的內容較原句鮮明突出,讀起來更覺順暢。五、分析下面各組的原句和改句,說明它們屬于哪種句式變換,再指出改句的修辭效果。現漢(下)修辭思考和練習1-3答案五、分析下面各組的原句和改句,說明它們屬于哪種句式變換,再指出改句的修辭效果。

B原句:他告訴將軍:因為天氣太熱,要多喝開水,等會來了咸菜要猛吃。告訴他:下班時候要把鞋里的沙土倒干凈,要不走到家就會打泡的!還告訴他:睡覺前要用熱水燙燙手腳。改句:他告訴將軍:因為天熱要多喝開水,等會兒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