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第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HACCP
是控制食品安全經濟而有效的管理體系第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世紀60年代由皮爾斯伯(Pillsbury)公司聯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一家軍方實驗室共同制定的,體系建立的初衷是為太空作業的宇航員提供具有百分之百安全保障的太空食品。
HACCP起源第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1973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將HACCP原理應用于低酸性罐頭食品生產中(21CFRpart113-114),這是HACCP體系作為法規最早成功地應用在食品生產中。HACCP發展第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HACCP的產生與發展與現代食品安全有關;
與歐美發達國家對HACCP發展與應用的大力推動有關;
國際貿易的發展促進了HACCP在全球水產業的推廣應用HACCP產生和發展的原因第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改變了以最終檢驗為主的傳統控制觀念,是從原料到消費每一個關鍵環節全面控制的控制體系;
分析食品中的危害,達到控制危害的目的,保證食品的安全;
適用于食品、飲品行業;HACCP的特點第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危害: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1997):
——會對食品產生潛在的健康危害的生物、化學或物理因素或狀態。美國全國食品微生物限量咨詢委員會(US-NACMCF):
——可導致食品不安全消費的生物、化學或物理的特性。食品中的危害(hazard)第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食品中的危害分類與原料自身有關的與加工過程有關的致病菌病毒寄生蟲天然毒素化學制品藥物殘留有關安全的腐敗金屬玻璃石頭輻射等生物危害危害物理危害化學危害第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生物危害(Biologicalhazard)包括有害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生物危害既可能來源于原料,也可能來源于食品加工過程生物危害第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生物危害-細菌某些細菌在食品中存活時,可以通過活菌的攝入引起人體(通常是腸道)感染——食品感染;或預先在食品中產生的細菌毒素導致人類中毒——食品中毒。第1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感染型:致病菌直接參與引起,如沙門氏菌、大部分變形桿菌;鼠傷寒沙門氏菌細菌—感染性1200萬60萬第1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生活場景(1)第1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西紅柿中含有沙門氏菌生吃西紅柿等新鮮的時蔬水果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然而,在美國中西部和南部30個州,卻有數百人因生食了從超市或是餐館購買的新鮮西紅柿而出現發燒、腹瀉、腹痛等癥狀,這些西紅柿進口自墨西哥。有幾十人因病情嚴重需住院,甚至已有重癥病人死亡。美國疾控中心通過檢驗發現,吃過這些西紅柿的患者檢查中都發現了沙門氏菌.西紅柿中毒事件第1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2010年8月17日加利福尼亞州衛生部門宣布,加州多個地區暴發沙門氏菌疫情,自6月迄今接到266例患病報告。初步調查顯示,多數病人食用雞蛋后染病。這些雞蛋可能遭沙門氏菌污染。明尼蘇達州認定,至少7例病例與雞蛋有關。美聯社報道,其他州沙門氏菌病例猛增??屏_拉多州6月和7月接到28例病例,數量是平時大約4倍。亞利桑那州、伊利諾伊州、內華達州、得克薩斯州、威斯康星州接到疑似病例報告。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與州衛生部門合作調查這場疫情。疾控中心官員說,尚未接到死亡報告。雞蛋召回數量起初為2.28億枚,18日升至3.8億枚,23日升至5.5億枚。雞蛋受感染事件第1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1.養成把雞蛋放入冰箱、保持雞蛋在7攝氏度冷藏的習慣,防止雞蛋變質。2.不要食用破損與破損后被污染的雞蛋,避免食用生雞蛋。3.雞蛋應該煮熟——煮到蛋白與蛋黃都凝固的程度。熟蛋也要及時放入冰箱保存,在溫暖處或室內存放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4.外出用餐時,避免接觸生蛋的各類餐具,避免食用含不熟蛋類的各類食品,尤其是小孩與老人。5.選購雞蛋的時候,盡量選購正規品牌企業雞蛋,避免三無農產品。如何防止因食用“問題蛋”而染病,美國疾病防控中心提出如下建議:
第1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肉的污染肉及其制品的沙門氏菌檢出率:美國為20%—25%、英國為9.9%、日本檢查進口家禽的污染率為10.3%,國內肉類沙門氏菌檢出率在1.1%—39.5%。蛋的污染中國蛋及其制品沙門氏菌檢出率為3.9%-43.7%,由于吃蛋引起鼠傷寒病的病例報告逐漸有增加的趨勢。(熟食雞蛋減少感染率)環境污染食品在加工、運輸、出售過程中往往被沙門氏菌污染。沙門氏菌在糞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個月至2年之久。傳播途徑第1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不喝未經處理的水,(例如池塘、溪水、湖水、被污染的海水等),不喝未經巴氏法消毒的牛奶(即生牛奶)第二、不吃生肉或未經加熱煮熟的肉;不吃生雞蛋,吃生雞蛋大補的個別習慣是非常錯誤的。第三、便后、換尿布后、接觸寵物后,應仔細洗凈雙手,特別注意在準備食物或就餐前預防措施第1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四、生家禽肉,牛肉、豬肉均應視為可能受污染的食物,情況允許時,新鮮肉應該放在干凈的塑料袋內,以免滲出血水污染別的食物。處理生肉后,未洗手前勿舔手指,或接觸其他食物,或抽煙第五、每接觸一種食物后,務必將砧板仔細洗凈,以免污染其它食物第六、特別在使用微波爐煮肉食時,要使肉食內外達到一致的溫度(通常是一百六十五華攝氏度以上),可用溫度計檢查爐內食物的溫度值。預防措施第1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生物危害-細菌芽孢菌肉毒梭菌產氣莢膜梭菌蠟樣芽孢桿菌非芽孢菌流產布氏桿菌豬布氏桿菌空腸彎曲桿菌致病性大腸桿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膿性鏈球菌弧菌屬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第1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芽孢菌和非芽孢菌的區別?芽孢菌和非芽孢菌有什么區別?第2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毒素型:致病菌產生毒素引起,如肉毒梭菌毒素、葡萄球菌毒素;
肉毒梭菌葡萄球菌細菌——毒素型第2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肉毒梭菌是革蘭氏陽性腐物寄生細菌。肉毒梭菌在不正確加工、包裝、儲存的罐裝罐頭食品或真空包裝食品里,都能生長。肉毒桿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境下的細菌,在罐頭食品及密封腌漬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對營養要求不高。肉毒梭菌圖片第2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肉毒梭菌的分布也稱肉毒梭狀芽孢桿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環境中:土壤、水、蔬菜、肉、奶制品、海洋沉積物、魚類腸道、蟹、貝類的鰓和內臟等第2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產生強烈的神經麻痹毒素——肉毒毒素1克毒素能殺死400萬噸小白鼠,一個人的致死量大概1微克左右。有A、B、C、D、E、F、G七種毒素類型A、B、E、F與人類肉毒中毒有關E型肉毒梭菌在水產品中最常見,3℃仍可生長,很少使食品產生腐敗跡象A型肉毒梭菌常見于陸上動、植物,使產品產生腐敗氣味,A型菌芽孢比E型菌芽孢耐熱性更強
肉毒梭菌生物學性狀(2)第2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肉毒素——消除皺紋
第2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瘦臉
利用麻痹肌肉來達到「失能性的萎縮」的目的,使的原本肥厚增生的肌肉縮小VS除皺:劑量不同第2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如上瞼下垂、面肌無力、視力障礙和角膜潰瘍。其它少見的嚴重不良反有心律失常和心臟病發作,嚴重可能導致死亡。(例:瘦腿)肉毒素的危險性第2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腹瀉、嘔吐、腹疼、惡心、虛脫,繼發為視力重疊、模糊,瞳孔放大、凝固,嚴重時呼吸道肌肉麻痹,導致死亡(例:部隊聯歡集體中毒)肉毒素中毒癥狀常見中毒的食品加熱不當的罐裝食品(通常是家庭自制的罐頭)半加工的食品(如:熏制、腌制和發酵食品)第2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加熱殺滅芽孢改變食品狀況抑制產毒采用低酸性罐頭熱力殺菌方法殺滅肉毒梭菌(A、B、E和F型)的芽孢;采用酸化或發酵方法,使產品PH值降低至4.6以下;采用腌制或干燥方法,使水活度降至0.93以下;用巴氏殺菌殺滅E型和非蛋白水解B型,然后用冷藏控制A型、蛋白水解B型和F型;控制食品暴露在肉毒梭菌生長和產毒溫度下的時間;在食品加熱的同時,使用鹽或防腐劑(如:亞硝酸鹽)。肉毒梭菌控制途徑:
第2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產生的神經麻痹毒素,即肉毒毒素,而細菌本身則是一種腐生菌。各個型的肉毒梭菌分別產生相應的毒素,所以,肉毒毒素也分為A、B、C、D、E、F、G等七個型。C型包括C1、C2二個亞型。A型毒素經60℃2分鐘加熱,差不多能被完全破壞,B、E二型毒素要經70℃2分鐘才能被破壞;C型毒素要經過90℃2分鐘加熱才能完全破壞不論如何,只要煮沸1分鐘或75℃加熱5-10分鐘,毒素都能被完全破壞日常生活中的控制方法第3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分布:廣泛分布于水、空氣、灰塵、污物、食品加工設備表面,50-60%健康人的鼻腔、口腔、咽喉、皮膚、甚至頭發都有發現。中毒癥狀:惡心、嘔吐、腹部痙攣、水性或血性腹瀉和發燒。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類化膿感染中最常見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膿感染,也可引起肺炎、偽膜性腸炎、心包炎等,甚至敗血癥、膿毒癥等全身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第3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本菌特征:嗜溫,最低生長溫度為10℃,耐鹽,在含水量極少的食品(水分活度為0.86,鹽度為18%)上可生長,產生外毒素——腸毒素,引起急性腸胃炎。腸毒素:對蛋白酶和熱具極強的抗性,100℃
、30min仍保持部分毒性,巴氏消毒和一般家庭烹調溫度不能破壞這類毒素。金黃色葡萄球菌第3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提問:1、饅頭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來源?2、食品中的檢出限量是多少個/克?3、葡萄球菌在多少個以上時才產生毒素?4、100℃多少分鐘能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解密金黃色葡萄球菌第3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減少食品的暴露時間,特別避免是加熱
后的半成品積壓;控制加工車間的溫度;要求食品操作人員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調離皮膚有創傷的加工人員。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預防措施第3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分布:天然存在于海洋,需要有鹽才能生存。在沿海水域中捕撈的魚、貝類中常被檢出該菌。主要特征:嗜鹽菌,生長發育須有氯化鈉存在,NaCl濃度為2%時生長最好,42℃能生長,10℃以下不生長,pH范圍5.6-9.6,最適pH為8.0副溶血性弧菌第3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部分菌株產生耐熱性溶血毒素,該毒素可溶解人的血球。臨床癥狀:急性起病,主要表現為上腹部陣發性絞痛、腹瀉、嘔吐,洗肉水樣便,有時膿血便,腹瀉每日5~6次,體溫一般為37.7~39.5℃。重癥者可出現脫水、意識不清、血壓下降等。副溶血性弧菌第3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避免生食水產品徹底加熱海產品防止加熱后的海產品受到交叉污染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發于夏秋季的7~9月,沿海地區多發。人群普遍易感,但以青壯年為主預防副溶血性弧菌危害的措施:第3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北極和較冷氣候的地區:肉毒梭菌和李斯特氏菌(嗜冷性細菌)溫熱帶水域:霍亂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糞便污染或帶菌者的接觸: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環境對致病菌分布的影響第3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病毒式體積很小的微生物,非細胞結構,僅含一種核酸,只能再活細胞內以復制方式增殖。例如:肝炎病毒、
諾瓦克病毒、輪
狀病毒生物危害-病毒第3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環境污染使產品受病毒污染灌溉用水受污染會使蔬菜、水果的表面沉積病毒使用污染的飲用水清洗或用來制作食品受病毒感染的食品加工人員,衛生不良,使用廁所后未洗手進入食品受病毒污染的途徑第4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防止糞便直接或間接污染食物(糞-口是主要傳播途徑)加工者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預防措施:第4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寄生蟲是需要有寄主才能生存的生物,生活在寄主體表或其體內;如線蟲、絳蟲、血吸蟲等。(塔糖)生物危害-寄生蟲第4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有意加入的化學物質無意或偶爾進入食品的化學物質第4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霉菌毒素:如黃曲霉毒素鯖魚毒素(組胺)魚肉毒素(食用有毒藻類)蘑菇毒素(Mushroomtoxins)貝類毒素生物堿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4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最常見的為黃曲霉毒素毒性極強——致癌共有5~6種多見于霉變的玉米、杏仁、花生等堅果植物中霉菌毒素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4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1960年,英國發現有10萬只火雞死于一種以前沒見過的病,被稱為“火雞X病”,再后來鴨子也被波及。追根溯源,最大的嫌疑是飼料。這些可憐的火雞和鴨子吃的是花生餅?;ㄉ炇腔ㄉビ椭笫O碌臍堅?,富含蛋白質,是很好的禽畜飼料。科學家們很快從花生餅中找到了罪魁禍首,一種真菌產生的毒素。黃曲霉毒素的發現第4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在紫外線下黃曲霉毒素B1,B2發藍色熒光。黃曲霉毒素G1,G2發綠色熒光.黃曲霉毒素M1和M2并不是黃曲霉菌產生的,毒性也并不是最強。B1和B2被奶牛吃了之后,分別有一小部分會轉化為M1和M2進入奶中。這就是牛奶中黃曲霉毒素的來源。例:蒙牛黃曲霉毒素超標物化特性第4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包括多種不同的化合物由各種天然海藻產生海洋動物攝食后在體內積聚已知有麻痹性貝類毒素、神經性貝類毒素、腹瀉性貝類毒素、遺忘性貝類毒素和魚肉毒素海洋生物毒素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4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毒素來源——赤潮第4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毒素來源麻痹性貝毒素來源于赤潮中
的有毒藻類。赤潮一般分為
有毒赤潮和無毒赤潮,已知中國沿岸海域中能引起赤潮的生物有260余種,其中能產生赤潮毒素的就有78種,與有毒赤潮相關的赤潮藻毒素(貝毒素)主要有麻痹性貝毒(PSP)、腹瀉性貝毒(DSP)、神經性貝毒(NSP)、記憶喪失性貝毒(ASP)和雪卡毒素(Ciguatera)五大類第50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所有濾食性軟體貝類都富集PSP貽貝在接觸有毒海藻后幾天或幾小時內獲得很強的毒性,被作為PSP指示生物貽貝、牡蠣、蛤、扇貝等都可富集PSP中毒癥狀:麻木,唇、舌熱痛,并傳到面部和指尖,臂、腿和頸部肌肉喪失協調性,重癥PSP中毒可由于呼吸麻痹而死亡麻痹性貝類毒素(PSP)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51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可導致魚類死亡和貝類產生毒性所有濾食性軟體貝類都能富集NSP中毒癥狀:3小時內發生面部刺疼且傳至身體其他部位,忽冷忽熱,瞳孔擴大且有醉酒的感覺神經性貝類毒素(NSP)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52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貽貝、牡蠣、蛤、扇貝都被證實與DSP相關中毒癥狀:腹瀉、惡心、嘔吐、中度至重癥腹疼和痙攣,發冷腹瀉性貝類毒素(DSP)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53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貽貝可富集ASP,蟹和魚內臟也發現過中毒癥狀:腸內不適,重癥時引起面部怪相或咬牙的表情,短期記憶喪失和呼吸困難,也可發生死亡遺忘性貝類毒素(ASP)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54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PSP:0.8ppm(μg/L)NSP:0.8ppm,或20鼠單位/100克DSP:0.2ppmASP:20ppm軟骨藻酸,蟹的內臟不超過30ppm4種貝類毒素均不能通過一般性加熱、冷凍、腌制或熏制加工予以徹底破壞FDA貝類毒素限量規定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55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官方按貝類毒素存在與否,對貝類生長水域進行分類;只允許在規定的時間內,從許可的水域內捕撈貝類;官方對貝類捕撈者實施管制,保證貝類的捕撈在規定的時間和許可水域內進行貝類毒素控制措施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56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貝類原料容器標識種類、數量、捕撈人、捕撈水域和捕撈日期;貝肉容器標識加工廠名稱、地址和認證編號;捕撈許可證;從事貝類生產、發運和包裝的工廠要經認證批準;官方對貝類捕撈者實施管制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57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某些熱帶和亞熱帶魚類食用有毒藻類,對人體產生毒性,例如:雪卡毒素雪卡毒素:毒性非常強,比河豚毒素強100倍毒素在魚類腸道、頭部或神經系統富集中毒癥狀:腹瀉、腹疼、惡心、嘔吐、皮膚過敏、頭暈、肌肉缺乏協調性、肌肉疼癢魚肉毒素(Ciguatera
FishPoisoningCFP)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58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產生鯖魚毒素的魚類:組氨酸天然含量較高的魚種鯖魚(又稱鮐魚)金槍魚沙丁魚蘭魚毒素特點:無法通過加熱或罐藏殺菌而被破壞鯖魚毒素(ScombroidToxin)魚肉天然成分——組氨酸組胺細菌生長組氨酸脫羧酶鯖魚毒素產生過程化學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學物質第59頁,課件共6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中毒癥狀:始發于食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育老師健康知識培訓
- 項目工程應急演練課件
- 《平面設計》課件-第6章 設計符號學基礎
- 音樂信息技術課件
- 市政污水管網改造項目建設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工程運營管理方案(模板范文)
- xx片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規劃設計方案(范文參考)
- 2025年氯鉑酸合作協議書
- 基于風險指標的低壓設備退役優化及其在新加坡電網中的應用
- 2025年專用小麥新品種項目合作計劃書
- 抖音火花合同電子版獲取教程
- 保衛管理員三級培訓
- 高含鹽廢水深度治理及綜合利用提升改造項目環評報告
- 教師食品安全知識
- 《網絡故障及處理》課件
- bopp消光膜及其生產工藝
- 嗜酸細胞性食管炎學習課件
- 電商平臺如何與線下實體店進行聯動運營
- 文本排版習題
- 小區除草殺蟲劑管理規定范本
- 云南省高中畢業生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