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城市地下市政管線設施規劃_第1頁
PPT城市地下市政管線設施規劃_第2頁
PPT城市地下市政管線設施規劃_第3頁
PPT城市地下市政管線設施規劃_第4頁
PPT城市地下市政管線設施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城市地下市政管線設施規劃08:581*§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1城市管線工程分類按性能和用途分給水、排水、電力、電信、熱力、煤氣等給水管道:工業給水、生活給水、消防給水排水管溝:工業污水(廢水)、生活污水、雨水、降低地下水等管道和明溝電力線路:高壓輸電、高低壓配電、生產用電、電車用電等電信線路:市內電話、長途電話、電報、有線廣播、有線電視等熱力管道:蒸汽、熱水等管道按敷設方式分架空架設(電力、電信)、地下埋設(給水、排水、燃氣)按管線覆土深度分深埋、淺埋(考慮冰凍的影響)按輸送方式分壓力管道(水、氣、熱力)、重力流管道(排水管道)08:582*§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按工程管線彎曲程度分類①可彎曲管線:電訊電纜、電力電纜、自來水管道等。②不易彎曲管線:電力管道、電訊管道、污水管道等。2城市地下工程管線分類各種管道給水、排水、電力、電信、熱力、煤氣等電纜供電、通訊綜合管道共同溝08:583*§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3城市地下給水系統布置原則(1)給水系統布置的一般原則保證提供足夠的水源考慮水量、水質、取水距離、取水條件生活用水盡量使用地下水源地面水取用考慮因素不改變地面水、保證取水衛生條件、節省投資、減低費用水廠位置接近用水區優化大企業的用水方案,減少污染充分挖掘現有給水系統的能力08:584*§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3城市地下給水系統布置原則(2)給水管網的布置要求符合城市的總體規劃考慮分期建設,充分考慮今后發展的需要布置在整個供水區域保證向用戶提供適當水壓的水量最短路徑鋪設管網減低建設費用和管理費用保證供水的安全內部發生故障,不影響整個管網的使用08:585*§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3城市地下給水系統布置原則(3)給水干管的布置原則干管布置方向按供水流向延伸供水流向取決于水廠及用戶的位置按主要流向布置多條平行的干管,之間用連通管連接保證供水的可靠,保證大用量的用戶的使用干管按規劃道路布置避免在高等級路面和重要路面下敷設干管盡量布置在高處考慮到城市發展和分期建設的要求均勻分布在城市供水區域內08:586*§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4城市地下燃氣管網的布置原則(1)市區管網的布置原則城市管線的干管應靠近大型用戶干線形成環狀,保證供應的可靠性采用直埋方式。盡量避開主要交通干道和繁華街道可沿城市街道單側或雙側布置干管低壓燃氣干管可敷設在小區道路下減少主要干管的管線位置占地燃氣管道不能敷設在建筑物下部干管盡量少穿越公路、鐵路和大型建筑08:587*§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4城市地下燃氣管網的布置原則(2)郊區管網的布置原則結合城市規劃,避開未來的建筑物。線路盡量少占良田好地,靠近現有公路和規劃公路的位置。線路位置考慮城市發展的需要,兼顧周圍小城鎮的需要線路盡量避免穿越大型河流和大面積湖泊減少工程量線路與城鎮、工礦企業保持一定的距離保證安全08:588*§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4城市地下燃氣管網的布置原則(3)城市燃氣管網系統的分類按壓力等級分類單級系統、兩級系統、三級系統和多級系統城市采用中、低級系統城市燃氣供應量小。城市燃氣輸氣距離不大中壓管道的管材容易解決城市中心區人口密度大,敷設高壓管道,不能保證安全距離可以采用低壓燃氣儲罐08:589*§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4城市地下燃氣管網的布置原則(4)城市燃氣管網系統選擇的影響因素氣源情況燃氣性質、供應壓力和供應量城市規模及發展規劃,人口密度、住宅分布情況等大型燃氣用戶的數目及分布儲氣設備的類型城市地理、地形條件,敷設管道可能遇到的困難管材、管道附件和調壓設備的生產供應情況留有發展的余地08:5810*§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5城市地下供熱管網的布置原則(1)城市地下供熱管網的平面布置主要干管靠近大用戶和熱負荷集中的地區減少熱量損失供熱管道盡量避開交通干道和繁華的街道管道的施工和管理影響小避免支管橫穿馬路,特別是高等級的公路穿越河流時,可以設置管橋,有條件可以從地下通過熱力管線與其他管線要有必要的距離08:5811*§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5城市地下供熱管網的布置原則(2)城市地下供熱管網的立面布置考慮減少土方量:盡量淺考慮地面的直接壓力:盡量深考慮其他因素:綠化帶、公路、鐵路地下水的影響其他管線的影響橫穿河流08:5812*§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6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的布置原則(1)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的平面布置城市的水文地質條件城市的遠景規劃城市排水機制,污水處理廠、排污口的位置排水量大的企業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分布情況街道寬度和交通情況地下其他管線和地下建筑及障礙物08:5813*§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6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的布置原則(2)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的平面布置的原則排水主管道布置在排水區地勢較低的地帶充分利用重力流的作用污水干道沿城市道路布置。排污量大、地下管線少的一側盡量避免穿越河道、鐵路等障礙物,減少和其他管線的交叉盡量使污水管的坡度和地面一致管道的布置要簡潔,節約大直徑的管道污水支管取決于城市地形和建筑規劃08:5814*§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6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的布置原則(3)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的埋置深度的要求防止管道內的污水發生冰凍低于冰凍線防止管道受到地面動荷載的破壞保證管頂有必要的覆土厚度滿足管道之間的銜接要求保證支管的接入08:5815*§7-1市政管線的分類和布置原則6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的布置原則(4)城市雨水管系統充分利用地形,就近排入水體按地形劃分排水區域,確定管線布置避免設置雨水泵站雨水泵站的利用率低,減少經過泵站的水量結合道路系統布置雨水干管設置在排水地區的低處。考慮道路系統的規劃道路的修建改變地形結合街區內部的規劃來考慮雨水管的定線08:5816*§7-2市政管線的綜合布置1市政管線綜合布置的含義城市管線綜合是城市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管線和道路的關系,配合城市的整體規劃協調各單位工程設計施工多種管線施工的協調、不同設計單位的協調有利于施工的順利進行有計劃、有步驟,根據管線特點合理安排獲得城市各種管線的資料,利于城市管線的改擴建詳細的資料存檔08:5817*§7-2市政管線的綜合布置2市政管線綜合布置的原則建筑、道路與管線要協調使用統一的坐標和高程,充分利用現有管線滿足需要,發揮潛力、節省投資基建需要的臨時管線,應與永久管線綜合考慮考慮今后的發展,留有余地與人防戰備工作緊密配合管線路徑短捷,減少管線長度,節省投資管線位置考慮建設和修理對周圍的影響小管線位置考慮對周圍的影響08:5818*(一)綜合管溝概念地下市政管線綜合管溝,亦稱綜合管廊、共同溝、共同管道。即在地下建造管線隧道,專門收容電力、通訊、給水、熱力、燃氣、排水等兩種以上市政管線于一體,同時設置專門的人員出入口、檢修口、材料吊裝口、管線分支口、進排風口、以及防災監測控制系統等設備的市政綜合設施。“共同溝”一詞源自本,是因為日本的共同溝技術比較發達,建成的里程最長,相應的建設法規也比較完善。

§7-3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廊(溝)規劃08:5819*

采用綜合管溝方式敷設管線,便于今后的管線檢修,更不會因檢修舊管、敷排新管而不斷開挖路面,從而解決了“拉鏈路”這一困擾城市建設管理的難題。據統計,全國每年因城市道路充分開挖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500億元。1、根治“拉鏈路”,緩解交通堵塞綜合管溝的綜合經濟效益08:5820*

采用直埋方式敷設管線,由于道路自身沉降或者管線單位施工的相互影響,經常導致管線的破壞,引起電力供應中斷、通信線路故障、自來水爆管、燃氣泄漏等施工,造成大量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

2、保障城市生命線的安全運行08:5821*

管線直埋方式建設市政基礎,因管線增容、維護而反復、開挖路面,造成大量環境污染。

3、美化城市環境,減少城市噪音08:5822*4、減少對周邊商業活動的影響

管線直埋方式建設市政基礎,因管線增容、維護而反復、開挖路面,會對周邊商業活動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08:5823*采用綜合管溝敷設,能夠使城市道路地下空間得以綜合利于,從而節約寶貴的土地資源。

5、充分利于道路的地下空間08:5824*3、綜合比較結論

1)從初期一次性投資來看,采用直埋方式敷設管線投資低(899萬元/公里),采用綜合管溝敷設方式投資高(2360萬元/公里)。2)從50年使用壽命進行投資比較,采用倆種方式敷設綜合投資接近。采用直埋方式敷設管線(2399萬元/公里),采用綜合管溝敷設方式投資高(2360萬元/公里)3)雖然傳統方式比綜合管溝的投資節省,但所產生中斷供應、反復挖掘路面、阻斷交通、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會造成巨大的間接損失,破壞城市形象。08:5825*(二)綜合管溝分類◆按功能劃分干線綜合管溝支線綜合管溝纜線綜合管溝混合綜合管溝按功能劃分:指在城市市政設施中的位置干線(不為用戶服務、機動車道下)支線(為用戶服務、道路兩側)綜合電纜溝(信息傳輸光纜、道路兩側)混合綜合管溝08:5826*§7-3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廊規劃按施工方法暗挖法(盾構、鉆爆,造價高、影響小,深層)明挖法(矩形斷面、成本低,適合整合建設,淺層)預制拼裝式(縮短工期和造價)1.暗挖式綜合管溝一般適用于城市中心區或深層地下空間中的干線綜合管溝建設2.明挖式綜合管溝一般適用于城市片區道路淺層地下空間中的支線綜合管溝建設3.預制拼裝式綜合管溝一般適合于城市片區道路淺層地下空間中的支線或纜線綜合管溝建設

08:5827*§7-3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廊規劃地下管線綜合管廊的組成1、綜合管溝本體:鋼筋混凝土結構、現澆或預制,收容管線的物質載體2、管線:核心和關鍵,全部包容、雨水管和污水管的處理3、監控系統:濕度、煤氣濃度、人員進出情況,地面監控中心4、其他系統通風系統(機械通風)、排水系統(排水溝、泵房)通信系統(有線系統)、標示系統(出入口標志、功能)地面設施(控制中心、出入口、通風井)地下管線綜合管廊包括◆綜合管溝一般部——標準斷面◆綜合管溝特殊部——支線、管線接頭井、附設物件、進出人孔、搬運口◆換氣口及出入口——溝內溫濕度調節儀、有害氣體排出口、自然及強制換氣口◆附屬設施——排水設施、換氣設施、照明設施、防災安全設施

08:5828*綜合管溝的歷史、現狀與趨勢(一)法國◆法國巴黎市1833年著手規劃市區下水道系統網絡◆至今,巴黎市區及郊區的綜合管溝總長已達2100公里,堪稱世界城市綜合管溝里程之首管線?自來水管線?壓縮空氣管?電信電纜?交通信號電纜巴黎第一條綜合管溝

08:5829*(二)英國◆英國于1861年在倫敦市區內開始建設綜合管溝◆斷面型式采用寬4米,高2.5米的半圓形綜合管溝◆收容的管線除包括煤氣管、自來水管、污水管、連接用戶的供給管線,以及其他電力、電信等 迄今,倫敦市區已有22條的綜合管溝倫敦1861年綜合管溝08:5830*(三)德國前西德于1893年,在漢堡市的Kaiser-Wilheim街兩側人行道下方建設450米的綜合管溝1959年又在布白魯他市建設了300米長的綜合管溝,用以收容煤氣管和自來水管前東德,于1964年,在蘇爾市(Suhl)及哈利市(Halle)開始建設綜合管溝的試點計劃,到1970年共完成15公里以上的綜合管溝,并開始投入營運,同時也擬定在全國推廣綜合管溝網絡系統的計劃漢堡1893年綜合管溝

08:5831*(四)西班牙◆西班牙在1933年開始計劃建設綜合管溝◆1953年馬德里市首先開始進行綜合管溝的規劃與建設,當時稱為服務綜合管溝計劃(PlanforServiceGalleries),而后演變成目前廣泛使用的綜合管溝管道系統◆到1970年止,已完成總長51公里08:5832*(五)美國◆美國自1960年代起,即開始了綜合管溝的研究◆1970年,美國在WhitePlains市中心建設綜合管溝,但均不成系統網絡◆1971年美國公共工程協會(AmericanPublicWorksAssociation)和交通部聯邦高速公路管理局贊助進行城市綜合管溝可行性研究,針對美國獨特的城市型態,評估其可行性Faizhanks綜合管溝Nome綜合管溝

08:5833*(六)日本◆日本綜合管溝建設開始于1926年.關東大地震之后,在東京都復興計劃中試點建設了三處綜合管溝:即九段阪綜合管、溝濱町金座街綜合管溝、東京后火車站至昭和街的綜合管溝◆1959年在東京都淀橋舊凈水廠及新宿西口建設綜合管溝◆1963年4月頒布了“綜合管溝特別措施法”,首先在尼崎地區建設綜合管溝889M,同時在全國各大城市擬定五年期的綜合管溝連續建設計劃◆1993年~1997年為日本綜合管溝的建設高峰期,至1997年已完成干管 446公里◆至2001年,據統計日本全國已興建超過600公里的綜合管溝,在亞洲地區名列第一(七)其他國家◆俄羅斯的莫斯科,列寧格勒及基輔市等大都市,均建有綜合管溝系統,其設計方式分為單室及雙室斷面,而且大都采用預制式◆瑞典斯德哥爾摩市在二戰期間原已經建造一條30公里長,直徑8米的管溝原為民防用,二戰后著重于地下管溝的建設,每年利用綜合管溝容自來水管,雨水管、污水管、暖氣管及電力、電信等服務性管線,效良好,后又陸續建造了25—30公里08:5834*(八)臺灣地區◆臺北、高雄、臺中等大城市已完成系統網絡的規劃并逐步建成◆到2002年,臺灣綜合管溝的建設已逾150公里,累積的經驗,足可供我國其它地區的借鑒。◆至此臺灣地區繼日本之后成為亞洲具有綜合管溝最完備法律基礎的地區08:5835*(九)國內1958年,北京在天安門廣場的地下敷設了一條長1076米的共同溝。1977年配合“毛主席紀念堂”施工,又敷設了一條長500米的共同溝。此外,大同市自1979年開始,在九座新建的道路交叉口都敷設了共同溝。我國第一條規模較大、距離較長的共同溝是位于上海浦東新區的張楊路共同溝,于1994年底初步建成,它是國內共同溝建設的一個標志。近20年來,國內一些大中城市也開始了共同溝建設的嘗試。深圳、廣州、杭州正在規劃和設計。總體上,我國的共同溝還處在試驗性建設階段,相應的建設法規、設計規范還沒有形成,建設經驗少。08:5836*綜合管溝設置的有關規范規定

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有關規定,當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工程管線宜采用綜合管溝集中敷設:①交通運輸繁忙或工程管線設施較多的機動車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興建地下鐵道、立體交叉等工程地段;②不宜開挖路面的路段;08:5837*③廣場或主要道路的交叉處;④需同時敷設兩種以上工程管線及多回路電纜的道路;⑤道路與鐵路或河流的交叉處。⑥道路寬度難以滿足直埋敷設多種管線的路段。

08:5838*綜合管溝的規劃意義盡管共同溝有諸多優勢,但是,由于集中在一起的管線較多,因此,共同溝的工程規劃、施工和管理,以及安全等等都具有相當的復雜性和難度,它不僅是共同溝工程本身的難度問題,而且涉及與整個城市或地區總體規劃之間盼協調關系問題,并因此涉及到或受制于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共同溝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牽一發動全身,并且由于它投資大,影響的空間和時間跨度也較大,因此,必須統一、全面和長遠地進行統籌規劃,使地下空間和地上空間形成有機的聯系§7-3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廊規劃08:5839*§7-3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廊規劃地下管線綜合管廊規劃的基本原則應符合城市各種市政管線布局的基本要求,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綜合原則符合城市規劃各種市政管線布局的基本要求盡可能讓各種管線進入管廊長遠原則(持續性原則)考慮城市的發展對市政管線的要求相結合原則與地鐵、道路、地下街等的建設相結合,提高地下空間的綜合效益,降低工程造價可行性原則結合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注重項目的可實施性,既要符合市政設施技術要求,又要與城市規劃總體要求一致。08:5840*◆需配合其設置目的,并兼顧安全、經濟及可行性◆事先采用建立系統網絡的規劃方式辦理◆對于舊市區受限制較多,應考慮將既有網絡性的管道規劃同時建設,而對新市鎮的開發,將優先建立各管線的規劃工作◆規劃綜合管溝要從各種角度進行各種資料的研究、管線資料的調查等工作◆設置綜合管溝其技術可行性應考慮:地下埋設物的現狀、交通流量及施工上的工作適應性、安全性、結構物的問題等

地下管線綜合管廊規劃的基本原則08:5841*綜合管溝的規劃策略P203綜合管溝立項前應進行前期可行性研究,在統一、全面、詳細規劃基礎上進行設計,充分考慮交叉管道、地質情況、道路拓寬等因素的影響,以避免施工過程中的反復調整和修改造成滲水等不可避免的質量隱患。1)明確規定綜合管溝的主管單位,統一管理運營2)研究規劃期內城區市政管線地下化發展階段,制定規劃期內中遠期地下化建設發展目標3)擬定不同城市功能區綜合管溝建設策略4)建立市政管線信息數據平臺,增強城市防災能力5)統籌規劃與分期實施08:5842*綜合管溝的規劃可行性分析P2051)確定綜合管溝收容管線內容根據綜合管溝收容管線的標準與技術要求,結合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確定規劃對象-綜合管溝應收容的內容2)上位規劃的解讀與分析綜合管溝規劃的可行性主要來自四個方面(1)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是否具備建設的經濟能力(2)城市對地下綜合管溝建設的需求(3)規劃的法定依據,地下綜合管溝是否與城市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相銜接(4)各市政部門利益之間的博弈與協調,是衡量可操作性的重要標志08:5843*規劃布局P208綜合管溝是市政設施,因此,其布局與城市形態有關,與城市道路網緊密結合,其主干綜合管溝主要在城市主干道下,最終形成與城市主干道相對應的綜合管溝布局形態。在局部范圍內,支干道綜合管溝布局應根據該區域的情況合理進行布局。綜合管溝的布局形態主要有以下幾種:(1)樹枝狀(2)環狀(3)魚骨狀(脊狀)08:5844*§7-3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廊規劃地下管線綜合管廊規劃的基本要求進入管線的確定原則讓一切城市市政管線進入管廊安全考慮(煤氣管道單獨設立)建設成本考慮(重力流的管道)斷面的確定圓形(主要用在暗挖式)和矩形(主要用在明挖式和預制裝配式)斷面尺寸考慮管線的多少、管線的尺寸、城市發展的需要豎向布置與城市地鐵、主干道改造、地下街建設結合08:5845*規劃的步驟◆基礎資料的收集調查及分析補充◆管線需求容量評估及計劃年期的研究◆干、支線綜合管溝斷面的規劃◆干、支線綜合管溝的平面線形規劃◆特殊結構的規劃◆附屬設備結構物的規劃◆綜合管溝安全規劃08:5846*管線收容原則◆電力與電信管線基本上是可兼容于同一管道空間內(同一室),但需注意電磁感應干擾的問題管線需求容量評估及計劃年期的研究◆煤氣管如規劃考慮收容在綜合管溝內,應以獨立于一室為原則◆自來水管線與污水下水道管線亦可收容于同一室,以上方為自來水管,下方為污水管線◆通常不收容雨水和下水道(因通常采重力流),除非雨水下水道的縱坡與綜合管溝縱坡一樣或下水道渠道與綜合管溝共構才考慮,一般可將污水下水道管線(壓力管線)與集塵管(垃圾 管)可共同收容于一室內08:5847*◆關于警訊與軍事通信,因涉及機密問題是否于綜合管溝內,需

與相關單位磋商后以決定單獨或共室收容。◆規劃斷面容量,可一并考慮共室于電力、電信洞道內,如果電

力、電信容量大,無適當空間,可收容共室處理◆原則上油管是不允許收容于綜合管溝內;其它輸氣管若非屬民生

維生管線,亦不收容,但若經主管單位允許,則可單獨洞道收容比照瓦斯管線收容原則規劃◆支線綜合管溝是引導干線綜合管溝內的管線至沿線服務用戶的

供給管道,因此支線綜合管溝一般以共室收容為原則,包括管

類及纜類◆電纜溝是一種小型支線綜合管溝,主要僅收容電力、電信、有

線電視、寬帶網絡系統纜線為主,直接服務沿線用戶為原則

08:5848*平面線形規劃◆平面線形應與道路曲線線形相符合,不得已時可作適當的調整◆干管平面線的規劃,原則上設置于道路中心車道下方,其中心線之平面線形應與道路中心線一致◆干管和鄰近建筑物的間隔距離,須考慮施工時擋土措施的安全距離,更要有足夠的作業空間,一般應維持2公尺以上◆干管做平面曲線規劃,應充分了解收容管線的曲率特性及曲率限制

08:5849*◆電纜溝原則上仍設置于人行道上,其人行道的寬度至少要大于4M。◆電纜溝因沿線需拉出電纜接戶,故其位置應靠近建筑線,電纜溝之外壁離私有地界應有至少30cm以上之距離以利電纜之布設。◆電纜溝如需作曲線規劃時,應考慮收容之各類纜線之彎曲曲率之限制。◆對于綜合管溝作平面線形規劃,應對道路之現狀,未來的計劃以及其它管線單位未來發展的調合作正確的調查以作規劃的上位計劃08:5850*結構型式及斷面尺寸規劃◆綜合管溝干管的結構形式采用挖覆蓋法施工其結構型式以箱型為主箱形綜合管溝標準斷面配置圖例08:5851*◆干線綜合管溝結構形式以盾構法施工其結構型式以圓形為主圓形綜合管溝標準斷面配置圖例08:5852*◆支線綜合管溝結構形式一般采用較為輕巧簡便型式支管綜合管溝標準斷面配置的結構形式規劃圖例08:5853*◆纜線綜合管溝結構形式一般采單U字型或雙U字型08:5854*◆斷面尺寸的規劃1.干線管溝的尺寸,凈高最小高度為2.2M,寬度依其管線類可采單室或多室的規劃,人行走道寬度不得少于90cm2.支線管溝最小凈高至少2M,外加步道混凝土厚度10cm及預留頂高10cm合計2.2M,而走道寬度則不得小于80cm3.纜線管溝因非屬密閉空間之工作場所,因此溝深不宜過深一般以1.0—1.5M為原則,凈寬為0.90M—1.20M,其作業空間為60cm—80cm,最上層托架與溝蓋之距離為15cm,最下層托架與版底之距離為20cm08:5855*特殊段設置規劃◆干線綜合管溝特殊段的規劃1.在人員出入口規劃以階梯的設置為原則,若有空間不足應用時亦可考慮用爬梯方式設置2.自然通風口與強制通風口,以交互設置為原則3.集水井應設于干管斷面坡度最低處,每200—300M設置一次,包含沉砂池,沉池及油水分離設備4.材料投入口,以設置在道路下方為原則,注意道路上材料投入口的開口處應做好防水措施,以防地表水滲入孔內5.管線分匯室一般設在道路交叉口的下方,設置應考慮附近管線及其它結構物的相對位置以避免施工上的困難08:5856*◆支線綜合管溝特殊段的規劃1.人員出入口采傳統人孔方式以爬梯進出,設置于慢車道或人行道上,每隔50M設一處,亦可兼作材料投入口及維修時的通風口使用(維修時以抽風機強制通風)2.集水井于支管道特殊段最低處設置以利抽水3.對于通風口,假如支線管溝內有布設發熱電纜、可使管道內溫度上升,須設通風系統,但在安全無慮的下,可考慮不設通風設備4.各類管線的專屬特殊段可依各管線單位的需求作精簡的規劃08:5857*◆纜線管溝特殊段的規劃一般采多孔管,保護管或箱涵結構,至于管線的分匯室,電纜溝的起終點,可采用加寬或加深來處理,要更加設抽水井設施08:5858*附屬設施的規劃◆基本項目綜合管溝的附屬設施包括:1.電力配電設備2.照明設備3.換氣設備4.給水設備、防水進入設備、排水設備5.防水、消防設備、防災安全設備6.標志辨別設備、避難設備7.連絡通訊設備、遠方監控設備

08:5859*◆綜合管溝附屬機電設施規劃1.排水設備在電源、運轉及操作、泵浦型式及異常指標方面都有一定要求2.通風口之位置,一般置于中央分隔綠帶,但若中央隔綠帶寬度不足時,可考慮設置于人行道上,至于強制通風口,因其會產生噪音,僅可能設置于分隔綠帶3.消防安全設備如緊急廣場系統、滅火系統、出口標志燈、通信設備等都有相關規定4.綜合管溝內應依需要設備之指引標志、管理標志、用途標志及警告標志等設施08:5860*安全規劃◆防洪規劃綜合管溝對防洪的規劃,首先考慮規劃設置綜合管溝系統網絡區域的防洪標準作為依循◆防止侵入、防止竊盜及防止破壞的規劃綜合管溝是都市的維生管線設備,未經管理單位的許可是不準隨意進入綜合管溝體內,以杜絕可能發生的情況◆防火災的規劃以防止綜合管溝內收容管線,引起燃燒◆防爆的規劃綜合管溝內有時含產生沼氣,為防止沼氣的爆炸,事先必須有防爆的規劃◆管道內含氧量及有毒氣體偵測的規劃對于綜合管溝內含氧量及有毒有氣體偵測在規劃階段均常按照政府勞工安全衛生法令的規定辦理,以維持在管道內作業人員的安全08:5861*電力、電信干擾防制措施規劃◆基本原則為降低電力纜線電磁效應對電信系統干擾的效應,應采取一定的措施防范干擾,以保障電信系統的通訊質量及人員設備的安全◆電力、電磁干擾與事故的防范1.電力與電信纜線若平行布設且位置相近,可能會產生電力、電磁干擾效應,但若同時配置遮蔽導線接地工程,則可減輕此困擾2.綜合管溝中的電力管道電性連接與接地措施非常重要——目的是降低電力電磁干擾效應08:5862*綜合管溝的設計內容1、總體設計、工藝設計包括綜合管溝平面設計、縱斷面設計、橫斷面設計、交叉口設計、各類孔口布置設計等。2、主體結構設計、圍護設計、地基加固設計3、附屬設備設計包括綜合管溝內部的給水、排水、照明、供配電、通風、消防、標識、建筑、防災報警、電控監視等。4、綜合管溝內各類管線技術設計包括電力電線、通信電線、給水管道、熱力管道等技術設計等。綜合管溝的設計08:5863*設計原則綜合管溝的設計宗旨是:“安全、合理、經濟、簡單、并為遠期發展留有余地”。1、綜合管溝的平面線型應基本與所在道路的平面線形平行,但綜合管溝平面線形的轉折角必須符合各類管線平面彎折的曲折角要求。

2、綜合管溝的縱紋應考慮綜合管溝內部自流排水的需要,其最小縱坡應不小于2‰;其最大縱坡應符合各類管線敷設方便,一般控制值為20%,特殊情況例外。3、綜合管溝的最小埋設深度應根據路面結構厚度,必要的覆土厚度以及橫向埋管的安全空間等因素確定。4、綜合管溝斷面空間應能滿足各類管線的敷設空間、維修空間以及擴容空間的需要;斷面型式與各類管線的布置應滿足綜合管溝安全運行的要求。5、綜合管溝特殊斷面的空間應滿足各類管線的支接口、分支口、通風口、人員出入口、材料投入口等孔口以及集水井的斷面尺寸的要求。6、綜合管溝內的纜線一般布置在支架上,支架的寬度與縱向凈空應能滿足纜線敷設及維修需要,支架的跨距應根據計算及實際施工經驗確定;大口徑的管道一般安置在支墩或基座上,文墩或基座的跨距也應根據計算確定。08:5864*綜合管溝的設計特殊情況的建筑技術處理◆穿越既有地下設施當綜合管溝下穿既有地下設施,在接頭處也有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為此也需要在接頭部位做成彈性鉸,以使其能自由變形◆與其他地下設施的交叉1.綜合管溝與既有管線的交叉①綜合管溝與非重力流管線交叉時,綜合管溝埋深保持不變,其他管線在綜合管溝上部(下部)穿越②綜合管溝與重力流管交叉時,重力流管線的埋深保持不變,局部降低綜合管溝的埋深并在既有重力流管線的下部穿越③當綜合管溝連續穿越埋深差異較大的重力流管線時,應綜合考慮降低共同溝的整體埋深08:5865*2.綜合管溝與既有地下構筑物的交叉技術措施有二:

①整平面布局這種處理方法是一種最為簡單易行的技術方案,當綜合管溝與立交橋基礎或高架道路基礎交叉時,主要采用這種技術方案②立體穿越當綜合管溝與既有地下設施相互交叉,而又無法通過平面位置的調整來避免既有地下設施時,只能采取立體穿越的方法來處理兩者的交叉問題08:5866*◆與規劃地下設施的共構1.綜合管溝與立交橋基礎共同構筑綜合管溝原則上應與立交橋基礎同時施工,但應設計成為兩個獨立的結構體,如果因空間位置的限制,則必須采取共筑的方式2.綜合管溝與地鐵等線狀地下設施共構根據空間位置,采取上、下共構與左右共構兩種模式,當綜合管溝與地鐵共構時,必須驗算地鐵車輛運行引起的震動對綜合管溝各種管線的影響,如有必要,必須加設彈性支座等各種減震、隔震設施

08:5867*◆管線引出1.立體交叉在綜合管溝的分叉處,采用立體道路匝道的建設方式,采用立體交叉的方式將管線引出2.平面交叉平面交叉需要考慮管線的轉彎半徑,并兼顧工作人員操作的必要空間,因空間限制而無法加大加深斷面采取立體交叉的模式分出時,只能采用平面交叉的方式引出管線

08:5868*防災設計

◆防水設計1.綜合管溝的防水措施有薄膜防水,包括封帶防水、瀝青防水、油氈防水;水泥砂漿防水;填縫防水2.綜合管溝伸縮縫處需采用特殊的防水構造,通常在綜合管溝伸縮縫的外圍設置環梁并使用止水板進行防水3.綜合管溝的電力、通訊等支接管處一般采用在支接管孔洞里外兩側采用止水鋼板,中間填放瀝青馬蹄脂4.綜合管溝產生裂縫的處理對于不滲水的龜裂縫,表面涂抹水泥砂漿后再做一層防水層;對于滲水嚴重的裂縫,則要鉆孔進行內部鉆孔灌漿處理

08:5869*◆防爆與抗震1.防爆土建結構達到二級防爆結構標準,溝內所有電氣裝置應防潮,照明用的燈具應是防爆型的2.抗震抗震設計的目的是使結構體在靜荷載及地震荷載作用下不僅具有足夠的強度,而且能吸收地震時產生的變形綜合管溝抗震設計,首先分析地震波的傳波特點及綜合管溝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受力機理對軟土層中的綜合管溝采用靜力法進行結構抗震計算分析

08:5870*◆消防設計1.地下市政綜合管溝火災的危險性不易發現,危險性大;損失嚴重;控制火勢和撲救火災難度大2.設計①管線敷設:燃氣管線不宜與其它市政管線敷設于綜合管溝內,應采用直埋敷設方式,且應與綜合管溝保持6m以上的防火間距②防火分區:對于控制火災的蔓延意義重大,但目前對防火分區如何劃分,尚無章可循③報警系統:有效地探測初期火災,盡早發現火情;綜合管溝內應選用防潮型探測器④防排煙系統:排風口為自然與機械相結合,可將每個排風系統兼作火災時的排煙系統,排風機應選用雙速高溫排煙風機

08:5871*⑤照明設計:日常照明采用40W防潮熒光燈;應急照明燈按規定設置⑥滅火器配置:無須設置自動滅火系統,但應配置一定數量的移動式滅火器材⑦消防控制室:應設在道路的中間段,可與綜合管溝集中控制中心同設于一室,室內配備要完善08:5872*◆防災設施1.報警裝置:煤氣監測報警裝置、溫度探測裝置、噴霧冷卻裝置、異常浸水報警系統、侵入監視裝置2.消防設備:滅火器自動滅火設備3.緊急聯系系統:在溝內設置的電話和有線廣播4.避難誘導設備:誘導指示板,避難誘導燈,能正確、安全誘導入溝者向溝外避難5.其它防災設備設計:防災隔離、防水門裝置6.設置多種類型的標識,便與安全管理08:5873*綜合管溝的建設費用分擔與投融資(一)建設費用分攤◆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建設費用由政府承擔,以出租的形式提供給管線單位實現投資的部分回收。◆日本國建設資金由道路管理者與管線企業共同分擔后期運營管理中,還是采取道路管理者與各管線企業共同維護管理的模式。◆臺灣地區建設與營運費用由主管機關和管線企業共同分擔

08:5874*(二)投融資途徑

◆地下市政綜合管溝項目的BOT模式1.BOT模式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途徑①BOT模式是一種主要用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融資模式②該模式是由項目所在國政府或所屬機構為項目的建設和經營提供一種特許權協議作為項目融資的基礎③BOT模式被認為是代表國際上項目融資發展趨勢的一種新型結構2.地下市政綜合管溝BOT模式推廣的基礎①培育地下市政綜合管溝專業投資者②構建地下市政綜合管溝行業管理部門③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3.地下市政綜合管溝BOT模式融資結構設計①在融資結構設計中,如何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作用往往成為融資結構是否可實現的關鍵②政府的特許權協議;管線單位的納管協議;政府的價格擔保;政府的補貼協議

08:5875*綜合管溝的管理與收費

(一)綜合管溝的管理

◆管理機構的設置1.地下綜合管溝管理機構設置的基本思路

協作型構建、公司化運作、物業式管理2.地下綜合管溝管理機構的組織結構管理機構的組織設置應涵蓋地下綜合管運營與管理的各個方面與細節,并在各個管理環節上實行專人專職負責制◆管理的內容與程序1.巡回檢查2.維護工程3.進出管溝的管理4.監控管理5.設備運轉及管理6.緊急時的應變處置08:5876*◆管理的資金與分擔1.管理費用的構成——地下綜合管溝本體的折舊、維護與監測費用,折舊費、運營費、維護費,各種人工費,政府相關稅費,相關運營維護的計提費用等2.管理資金的分擔——由地下綜合管溝管理公司與各管線單位分擔◆管理的技術規程管理的技術規程與管理的內容與程序相配套,各地下綜合管溝管理機構按自己的管理模式建立技術規程

08:5877*◆地下市政綜合管溝使用費的構成1.管位占用費——如何確定是重點和難點2.運營維護費用——開支較大、相對較固定◆地下市政綜合管溝的收費方式1.對于運營維護費,采用即期收費的方式2.對于管位占用費,可采取一次性買斷式和租用式兩種。◆地下市政綜合管溝收費定價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投資資金的回報要求、直埋條件下的相關費用、不同類型管線的收費差異、政府的補貼額度08:5878*綜合管溝的管理法規(一)日本的相關法規

◆主要法規:《共同溝實施法》、《共同溝建設特別措法》《電纜溝(CCBOX)推進法》、《共同溝設計指針》《道路法》《日本共同溝建設特別措置法》從根本上解決了“規劃設計、投資建設、營運管理及費用分擔”等關鍵問題(二)臺灣的《共同管道法》

◆立法的目的經濟使用地面下有限空間,推行道路多目標使用,延長管線的使用年限,節省營運成本◆立法經過緣自于公元1990年;1995年8月完成草案;1998年3月審查通過;2000年5月30日完成三讀,通過立法程序;2000年6月14日經總統公布實施◆共同管道法的內容◆明定各級主管機關應規劃共同管道系統,并訂定實施計劃◆優先施作共同管道并納入其工程計劃內一并執行◆明定共同管道由各該主管機關管理◆籌措共同管道建設及管理所需經費,明定由中央主管機關另訂經費分攤辦法◆為籌措共同管道經費,中央主管機關依管線事業機構的申請得透過《共同管道建設基金》予貸款◆明定毀壞,違規使用,進入共同管道及擅自挖已設置共同管道的道路罰則08:5879*日本與臺灣綜合管溝法規制度的比較分析◆相同點1.制定的目的:都強調道路功能的維護與提升2.適用的法令位階:都屬于特別專法3.適用的管線單位:均明載于法規中4.明定綜合管溝的主管機關5.明定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掌管事項6.明定綜合管溝的專責單位與規劃及建設作業程序7.明定綜合管溝的特許條款8.明定綜合管溝的使用與維護9.明確綜合管溝的經費與負擔08:5880*◆相異點1.對中央主管機關掌管事項不同2.日本僅明定建設大臣對綜合管溝的指定及廢止3.臺灣則由直轄市及縣(市)個別規劃訂定綜合管溝系統4.對綜合管溝的專責單位不同5.綜合管溝的特殊條款不同6.經費與負擔方面有所不同7.對破壞綜合管溝的罰則不同8.對特別規定事項的條款不同08:5881*國外綜合管溝的經驗與啟示(一)國外的成功經驗◆制定了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解決了綜合管溝投融資及費用分攤問題◆建立了良好的管理、運營和維護體制與機制(二)國內與國外差距分析與比較

◆規劃建設的差距分析與比較投資建設與管理體制不落實、資金不落實、觀念滯后、技術標準缺乏等方面還存在很大差距,總體處于起步階段;◆管理法規的差距分析與比較部分城市已經進行法規建設的創新試點,總體上國家層面的相關法規建設處于空白。◆有關技術的差距分析與比較1.日本在地下綜合管溝的規劃、設計、施工及信息化技術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技術標準體系;2.國內一方面在地下工程的建設方面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另一方面在建設地下綜合管溝的過程中充分吸收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在規劃、設計、施工及材料、設備等各方面已經具備了初步能力。

08:5882*綜合管溝項目經濟可行性對于綜合管溝的技術經濟分析,主要是和管道直埋相比。根據工程定額資料對該方案的各種地下管道獨立埋設和進入綜合管溝統一布設這兩種情況下的工程造價進行了估算,綜合管溝的投資約高出直埋布設方式的50%左右。雖然造價有所增加,但綜合管溝本身所特有的優點,其綜合技術經濟效益遠高于所增加的初期建設投資。采用綜合管溝后,檢修或更換管線時,不用開挖及維修路面;可以減少因道路施工等帶來的交通阻塞,從而可減少引起的其它行業停營所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可延長各種管線壽命;可以回收管材;可以對進入綜合管溝內的各行業進行租賃經營對投資進行回收。總起來說,修建綜合管溝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遠遠超出綜合管道溝自身建設時所增加的一次性投入,這也正是發達國家努力推行綜合管溝技術的原因之一。08:5883*§7-3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廊規劃地下管線綜合管廊的效益分析地下管線綜合管廊的經濟效益平均造價10~13萬元/m,年維護費用830元/m管道直埋的成本比較初始建設成本、各次重埋成本、管線修復成本、交通阻礙社會影響成本、環境影響成本、修復時間影響成本地下管線綜合管廊的環境和社會效益避免重復修建引起的道路阻塞、地面混亂等問題地下管線綜合管廊的防災效益拱形結構、分割功能分區,抗震、防洪、防風08:5884*榮灣鎮地處于岳麓區與湘江一橋交叉點處,位于319國道上,是河西新城區的交通門戶及多年形成的商業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三一九國道可與寧鄉、益陽、常德緊密聯系。通過繞城公路、城市環線與市區各片以及京珠高速公路聯成網絡,與機場、車站、港口等城市交通樞紐形成快速聯系通道。其管線牽涉許多重要交通動脈,管線工程安全高速的維護與運營將成為地下空間重要的基礎工作之一。

長沙市榮灣鎮綜合管溝規劃設計

08:5885*與管線直埋敷設方式經濟比較1、表中內容為參考我國某設計院統計數據所得2、表中投資包括土建成本以及污雨水、給水、燃氣管線成本,但不包括電力、電纜管線成本,施工方法采用明挖。08:5886*路網方案研擬根據以上資料收集及項目評估之結果,選擇可行路線進行路網方案之研擬,依據各方案之效益評估結果,擬定路網方案及替代方案。效益評估之重點包括交通之延滯、道路維護、及管線更新維修等。路網方案研擬時應注意是否就可行路線加以選擇串聯、干管與供給管系統之整合、及系統與相關計畫之整合和干管與新市鎮之整合等。作業時之評估指針建議如下表所示,并將各指針以量化方式進行總體評估,選出最佳及可行之替代方案。08:5887*共同溝設計方案及工程概況榮灣鎮綜合管廊地處于楓林一路和麓山南路的交叉點處,計178公里,該段共同溝為南北雙排雙孔。由于煤氣的易燃易爆性,故煤氣管道享受“特殊照顧”,煤氣共同溝為雙排雙孔共同中靠外側道路紅線的單獨的210m×195m砼管溝,基本位于人行道下,平均溝底深度為4-5m。共同溝底平面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基本與煤氣排管坡度相符,溝底地面由一10cm寬的小溝槽排水。在本段中,沿途過四個路口,各交叉路口共同溝以倒虹管形式過路口,倒虹管坡度為19%,至深點集水溝,設置水泵排水。共同溝每隔300m左右設材料投入口一只,管子、零配件、焊機等均由此吊入,計設置5×2=10只投料口。每個路口設入孔二只(松林路口除外),便于施工操作人員進出,計設3×2=6只入孔。另外,每隔100m左右設置通風孔,施工期間電線、氧氣管、乙炔管均由此進入。共同溝工程施工結束后,其配套綜合設施還包括防火、通風、水泵、照明及有關供配電、中央計算機、火災報警、天然氣報警、氧含量檢測、閉路電視、廣播通信等系統。

08:5888*共同溝主要設計參數08:5889*共同溝中各種管線的布局一般情況下,依靠重力流的污雨水管線適宜采用直埋的形式,單獨敷設,因為污雨水管線進溝一方面造成投資增加,同時污雨水產生的廢氣不利于共同溝的維護,但也有的地區污雨水管線進入共同溝內。高壓的主供水管一般應獨處一室,當給水管與電力、電信管線同溝時,應注意施工質量,加強維護管理,避免爆管的發生。

當強電與弱點共處一室時,應注意采用屏蔽措施,避免強弱電管線的相互干擾,而且110KV的高壓電纜管線應外加屏蔽鐵盒。

08:5890*附注:一、圖例:E—電力電纜T—通訊電纜W—給水管道G—燃氣管道二、共同溝布置在車行道下

共同溝管線斷面圖布置

08:5891*共同溝自動監測防災系統

08:5892*地下綜合管廊的特點1、綜合性: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將市政六大類管線集中綜合布置,形成新型的城市地下智能化網絡運行管理系統。這是充分考慮到地下空間的利用是不可再生的和它的不可逆性,一旦形成,土地將不可能回到原來的狀態,它的存在也勢必影響將來附近地區的使用,這些特點就要求對地下空間的規劃必須格外重視。6大類管線包括:供水、排水、燃氣、供熱、強電和弱電。(即通訊、有線電視等)管廊高3.2米,寬4.8米。根據各城市或根據不同路段的需求,管廊的空間和收容物可以根據規劃和市場要求進行設計。2、長效性:市政管廊土建圍護形式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可保證“管廊”50年以上使用壽命,并按規劃要求預留50年的發展增容空間,做到一次投資,長期有效使用。3、可維護性:市政管廊內預留巡檢和維護保養空間,并設置必需的人員設備出入口和配套保障的設備設施。平均每1000米設一個工作井,同時配備起重吊樁和活動梯車為管線更修管線、檢修、使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08:5893*4、高科技性:市政管廊內外設置現代化智能化監控管理系統,采用以智能化固定監測與移動監測相結合為主、人工定期現場巡視為輔的多種高科技手段,確保“管廊”內全方位監測、運行信息反饋不間斷和低成本、高效率維護管理效果。智能化監測可使我們在第一時間內發現隱患,使危險被阻止于最小范圍內。5、抗震防災性:市政管線集中設于地下市政管廊內,可抵御地震、臺風、冰凍、侵蝕等多種自然災害。在預留適度人員通行空間條件下,兼顧設置人防功能,并與周邊人防工程相連接,非常狀態下可發揮防空襲、減少人民財產損失的功效。最合理利用不可再生的地下空間資源,并使其從平戰結合的思想進行結構設計。08:5894*6、環保性:市政管線按規劃需求一次性集中敷設,可為城市環境保護創造條件,地面與道路可在50年內不會因為更新管線而再度開挖。市政管廊的地面出入口和風井,可結合維護管理和城市美化需要,建成獨具特色的景觀小品。7、低成本性:由于市政管廊采取一次投資,同步建設,各方使用,多方受益的形式,不僅克服了現存模式的多種弊端,而且在綜合成本上也得到了降低和控制。8、投資多元性:市政管廊可將過去政府單獨投資市政工程的方式,擴展到民營企業、社會力量和政府等多方面共同投資、共同收益的形式,發揮政府主導性和各方面積極性,加快城市現代化進程,有效解決此類市政工程籌資融資難度大的問題。08:5895*9、營運可靠性:市政管廊內各專業管線間布局與安全距離均依據國家相關規范要求,并沿管廊走向,結合防火、防爆、管線使用、維護保養等方面的要求,設置分隔區段,并制定相關的營運管理標準、安全監測規章制度和搶修、搶險應急方案,為“管廊”安全使用提供了技術管理保障。我國的市政公用設施65%已經陳舊,全國供水管網漏失率最高達40%,平均失水率達27%以上,相當一部分的城市燃氣管網建于七八十年代,已經運行了二三十年,這種潛在的危險足以令我們夜不安枕。綜上所述市政管廊的9大特點,徹底革除過去對地下空間資源和資金造成的巨額浪費,及對地下已有管道的嚴重破壞等弊端;過去那種市政地下基礎設施的多頭報批、重復建設、重復開挖將一去不復返。市政管廊的優點可總結為:“一次投資、永續利用、一次動土、不復開挖、智能管理、維護可視、無限增容、綜合成本、整合資源、減少浪費、樹立市政新形象”。08:5896*主要技術規范和標準《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J50009-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J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1)《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及驗收規范》(GB50169-92)《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93)《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94)《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94)《鋼制電纜橋架工程設計規范》(CECS31-91)08:5897*《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1998)《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01版)《工業與民用電力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J65-83)《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82)《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J13-86)(1997年版)《城市給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282-98)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

GB50318—2000;城鎮燃氣設計規范

GB50028—2006;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規范

GB50357—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

GB50038—94;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

GB/T50326—2001;

08:5898*謝謝觀看/歡迎下載BYFAITHIMEANAVISIONOFGOODONECHERISHESANDTHEENTHUSIASMTHATPUSHESONETOSEEKITSFULFILLMENTREGARDLESSOFOBSTACLES.BYFAITHIBYFAITH一本萬利工程1、背景驅動2、盈利策略3、選菜試菜4、價值創造5、完美呈現6、成功面試7、持續改造(一)、一本萬利工程的背景驅動

1、什么是一本萬利

2、餐飲時代的變遷菜單經驗的指導方針運營市場定位的體現經營水平的體現體現餐廳的特色與水準溝通的工具餐廳對顧客的承諾菜單承諾的六大表現1、名字的承諾2、質量的承諾3、價格的承諾4、規格標準的承諾5、外文翻譯的準確6、保證供應的承諾

1、顧客滿意度餐廳價值、價格、合理感、愉快感、安心感、美味感、便利感、滿足感、有價值感、喜悅感、特別感2-2、初期投資餐廳面積、保證金、設備投資、店鋪裝潢、器具用品投資、制服選定、菜單制作2-1、開業準備廚具、供應商選定、設計、用品選定、餐廳配置、員工訓練、餐廳氣氛、促銷方式3、經營數據營業額、客流量、成本率、人均消費、顧客回頭率、出品速度、人事費用菜單內容決定決定相關相關決定決定決定決定以菜單為導向的硬件投資

1、餐廳的裝修風格2、硬件設施服務操作3、餐廳動線4、餐具與家俬5、廚房布局6、廚房設備菜單設計正果1、能誘導顧客購買你想讓他買的餐點2、能迅速傳達餐廳要表達的東西3、雙贏:顧客喜歡、餐廳好賣餐廳時代的變遷食物時代硬體時代軟體時代心體時代食物食品饑食飽食品質挑食品味品食品德懼食體驗人們正在追尋更多的感受,更多的意義更多的體驗,更多的幸福(二)盈利策略1、組建工程團隊2、確定核心價值3、確定盈利目標4、確定客單價5、設計盈利策略6、確定核心產品誰來設計菜單?產品=做得出來的物品商品=賣得出去的物品商家=產品具備商品附加值物(什么產品)+事(滿足顧客何種需求)從物到事從食物到餐飲從吃什么到為什么吃產品本身決定一本,產品附加值決定萬利從生理到心理從物質到精神從概念到五覺體驗創造產品的五覺附加值體驗何來

一家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讓消費者完全投入的時候,體驗就出現了PART01物=你的企業賣什么產品+事=能滿足顧客何種需求?確定核心價值理念核心價值理念1、賣什么樣的菜2、賣什么樣的氛圍?3、如何接待顧客?賣給誰?賣什么事?賣什么價?企業目標的設定1、理論導向的目標設定2、預算3、制定利潤目標費用營業額虧損區利潤區臨界點變動費用總費用營業額曲線費用線X型損益圖利潤導向的目標設定確定目標設定營業收入=固定成本+目標利潤1-變動成本率-營業稅率例:A餐廳每月固定成本40萬,變動成本50%,營業稅率5.5%,目標利率每月8萬,問A餐廳的月營業收入:月營收入=(40+8)÷(1-50%-5.5%)=48÷0.445=108萬測算損益平衡點保本線=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率-營業稅率例:A餐廳保本線=40÷(1-50%-5.5%)

=40÷0.445

=90萬定價的三重意義2、向競爭對手發出的信息和信號1、是利潤最大化和最重要的決定因素3、價格本事是價值的體現定價由此開始1、評估產品、服務的質量2、尋求顧客價值與平衡點3、以價值定義市場確定客單價盈利占比策略

占比策略內部策略銷售占比占比策略內部策略10%40%10%20%20%(三)、選菜試菜1、ABC產品分析2、產品的確定(食材、口味、烹調、餐飲)3、成本的確定ABC分析策略毛利率營業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