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_第1頁
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_第2頁
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_第3頁
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_第4頁
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可行性論證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年產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嘉和企管理項目研究——第一章項目總論1.1項目概要項目名稱:年產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建設單位:方涵建材有限公司項目地點:新沂市瓦窯鎮工業園區恒通路1號建設規模:年產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占地面積約38畝,新建廠房、公用設施約20000平方米。項目投資:10000萬元聯系人:聯系電話:1.2建設單位概況江蘇恒通方涵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22日,注冊資金本為1000萬元,主要經營范圍為:裝配式方涵、檢查井、鋼筋混凝土排水管設計、加工、銷售;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勘探、設計、施工;工程機械租賃;水泥制品及石子加工、銷售;建材批發零售及網上銷售。1.3項目法人責任制作為本項目的法人單位,具有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能力。該項目由江蘇恒通方涵建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對項目的策劃、資金籌措、建設實施、生產經營、債務償還實行全過程負責。該公司為項目建設和運營成立了專門班子,其組成人員素質、內部組織結構,滿足項目管理和技術上的要求,符合國家計委【1996】673號引發的關于《實行建設項目法人責任制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1.4項目建設內容項目主要建設內容與規模:年產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建設廠房、公用及輔助工程設施。總占地面積38畝,綠化面積1500m2;建設面積20000m2。1.5可行性研究報告依據和范圍1.5.1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依據(1)《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國國際工程咨詢編寫組、中國電力出版社;(2)《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3)《新沂市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4)新沂市瓦窯鎮控制性詳細規劃(2006-2020);(5)《新沂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5);(6)新沂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2006年);(7)《江蘇省安裝工程計價表》2004;(8)《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增加招投標內容以及核準招投標事項暫行規定》,【2001】第9號令;(9)《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國國際工程咨詢編寫組、中國電力出版社;(10)《江蘇省“十一五”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11)國家、江蘇省其他有關政策、法規、規劃;(12)項目建設單位提供的其它有關資料;(13)“投資項目經濟評估方法參數”。1.5.2在編制本可行性研究報告之前,項目主辦單位對自身的建設條件進行了論證,并對項目的市場前景等進行了調查,經向有關領導匯報和請示,要求對本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項目主辦單位向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提供有關的資料,編制單位對本項目所涉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有重點的調研和分析,本報告具體論述項目的建設在經濟上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技術和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和適用性;財務上的盈利性與可行性;環境和建設上的可容納性和可實施性。1.6可行性研究結論通過本可行性研究報告綜合論證,可得出以下結論:項目在工藝上是合理的,在設計、建設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考慮到環保、安全、節能、工業衛生的一系列措施能保證安全運行,達到節能降耗、環保的目的。從財務分析和市場調查情況來看,產品符合當前管材市場的發展趨勢,附加值較高,能保證較好的經濟效益,投資回收期短的優勢。項目市場前景看好,同時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第二章項目建設必要性2.1符合市場發展需要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建筑模塊化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比例達到30%,根據《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的要求,到2020年,建筑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比例達到20%,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比例達到50%以上,該項目(10000套裝配式方涵)的整體建設符合國家和市場發展需要,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2.2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項目建設可以創造100余個就業崗位,生產人員從社會擇優錄取,有利于緩解新沂市的就業問題,減輕了社會就業壓力,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生產的裝配式方涵能夠替代現有落后建筑方式,投入使用裝配式方涵能夠大量縮短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勘探、設計、施工工期,建筑時間可縮減60%,勞動力最少節約70%,裝配式方涵生產也大大避免原材料的浪費,從而降低建筑成本;該項目生產裝配式方涵方便管廊特別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為管廊工程節約資金和時間。而且本項目生產過程中無污染,有利于對環境的保護,這些優勢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第三章產品方案及生產規模3.1確定原則3.1.1方案確定原則(1)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先進的研發、設計、生產技術水平為支撐,提高產品的適用性;(2)在產品定位上,做到品種先進、使用范圍廣、高質量、高檔次,適應以后的市場發展需求,并隨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開發后續新品種。3.1.2根據實踐經驗,建設項目的生產規模是根據原料供應、產品的市場需求、產品方案、抗風險能力的最小經濟規模等來確定的,如果規模過大,單元裝置過多,需要引進很多技術與設備,投資過大,項目實施比較困難,反之,如果規模過小,雖然投資少,但規模效益也難以實現。根據市場上相關產品的供應情況及市場預測,結合資金籌措情況,在充分考慮到其應用前景的情況下,選擇先進的生產工藝及適當的經濟規模。3.2產品方案及生產規模根據上述對產品市場的分析,并結合現有市場、技術優勢條件,選擇合理的生產工藝及適當的經濟規模,徐州共進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擬在新沂市瓦窯鎮工業區新建年產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第四章、工藝技術方案4.1工藝流程項目建成后年產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其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廠方提供)。靠模制作鋼筋骨架→鋼筋骨架及予埋件安裝入模→合模→澆筑→蒸汽養護→脫模→構件修補、養護及檢驗裝配式方涵的主要原材料為水泥、粉煤灰、砂子、碎石、外加劑、鋼筋、預埋鐵件等。其中混凝土采用C4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為水泥420kg、粉煤灰100kg、砂子860kg、碎石1375kg、水260kg、外加劑9.8kg、鋼筋650kg。適量摻入微膨脹劑,確保抗滲等級達到P6,抗凍等級F200。4.2主要工藝設備選擇本項目根據生產工藝購進生產設備,設備情況見下表:表4.2-1項目生產裝置設備一覽表年產15000裝配式方涵項目序號設備名稱單價(萬)臺數總價(萬)1方涵生產模具3mX3m200

4800

2方涵生產模具2.8mx2.8m1804

720

3方涵生產模具2.6mx2.6m1604

640

4方涵生產模具2.2mx2.2m1356

810

5五軸加工中心4002800

6數控等離子切割機

10550

7數控折彎機3531058普數控線切割10550

9變壓器

4028

10開頭柜

2510

11計量柜

4520

12高低壓柜

15230

13清洗機2024014坐標掃描儀200120015數控車床25615016叉車

854017運輸車輛

2010200

18工裝平臺

1020200

19

半自動氬弧焊機

560300

20CO2焊機

44016021辦公設備

10022消防設備

10023其他設備

100

合計

5035

第五章建設條件5.2交通運輸條件新沂市位于江蘇省北部,其北接山東省郯城縣,西接邳州市、東連東海縣和沭陽縣,南隔駱馬湖與宿遷市相望。東隴海鐵路橫貫東西,新長鐵路、沂、沭河縱貫南北,從西南而過,京滬高速公路、連霍高速公路、205國道、249省道和323省道分別在新沂相交,新沂作為新興的交通樞紐城市,已經初步形成鐵、公、水綜合運輸網絡。交通四通八達,與周圍大中城市南京、徐州、淮陰、連云港、臨沂等交通聯系非常方便,是淮海經濟區、蘇魯接壤地區和徐連經濟帶的中心城市,市域總面積1613平方公里,交通便利。5.3自然條件5.3.1新沂市地處中緯度,境內為北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雨量充足。其主要的氣象條件特征見表5.3-1。表5.3-1評價區主要氣象要素統計表序號項目單位數據1氣溫多年平均氣溫℃13.702極端最高氣溫℃38.203極端最低氣溫℃-14.204風速年平均風速m/s3.45最大風速m/s186氣壓年均大氣壓HPa1012.97空氣濕度年均相對濕度%728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mm855.29年最大降雨量mm1215.510年最小降雨量mm487.311霜期年平均霜期D16312全年主導風向ENE5.3.2新沂市以平原為主,地面海拔標高29m左右,既有廣闊的沖擊平原,也有起伏的剝蝕崗和交錯的湖蕩洼地。地貌特點東北高、東南低,由高及低呈現出丘陵—崗地—緩崗地—傾斜平原的規律性分布。土層上部為粘土,中部砂土,地耐力一般為16-20t/m2,地下水1-7m,含水層深80m,最深120m。境內有5條災害性的地質分布線,其中郯廬斷層從郯城碼頭經境內草橋、窯灣到宿遷的皂河,境內長78km。項目所在地屬沖積平原地貌,地形較平坦,抗震防裂度為8度。5.3.3新沂屬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主要有兩大流域性河流—沂河和沭河貫穿全境,淋頭河、黃墩河等中小河流縱橫交錯。新沂城市規劃區內地面水體主要有沭河、黃墩河、新戴運河、臧圩河、新墨河等5條河道。沭河、黃墩河、臧圩河系天然河道。發源于魯南,為季節性泄洪河道,主要擔負泄山東客水。新戴運河、新墨河系人工河道,主要承擔排灌任務。黃墩河、臧圩河、新戴運河、新墨河都分別流入沭河。另外在新沂南部與宿遷結合部,有江蘇省四大湖泊之一的駱馬湖。新沂水系屬于淮河水系,沂沭泗水系,主要有兩大流域性河流,沂河境內長40m,沭河境內長47km,均呈南北走向貫穿全境,另有中小河流縱橫交錯。市區主要河流有新戴運河、臧圩小河、沭河、新墨河。其中新墨河河床底寬20m,上游無閘,下游有張墩閘、馬姚閘,在泄洪時開啟。沭河河床底寬190-240m,上游山東省內建閘蓄水,泄洪時開啟;新沂境內有塔山閘、王莊閘,閘門平時關閉,泄洪時開啟。新戴運河河寬約50m,與新墨河交匯處以西建有運河船閘。在船閘以西新戴運河河床低,從駱馬湖引水,作為開發區工業水廠水源。在船閘以東,水位高。正常情況新戴運河通過船閘分為兩個互不相通的水域,但當汛期泄洪時,如沭河不能滿足泄洪要求,則需要開啟新戴運河閘門,洪水由東往西進入駱馬湖,設計流量為100m3/s。新沂市境內的河流和湖泊有一定的水產資源,城區附近河段由于人工建閘、筑堤、捕撈等活動,加之工、農業污水的排入,河中水生生物種類已受到嚴重影響。第六章廠址方案、土建及公用工程項目選址于新沂市瓦窯鎮,周邊均為生產性企業,適合建設生產性企業,本項目用地為規劃工業用地。本項目總占地面積38畝,綠化面積1500m2,建筑面積約20000m2。表7.2-1廠區主要建筑物一覽表年產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序號名稱建筑面積(m2)結構1辦公樓2500磚混結構2車間8500輕鋼結構3生活輔助用房1000磚混結構4倉庫7000輕鋼結構5配電間等其他輔助建筑1000輕鋼/磚混結構合計200006.2.11)建筑物的平、立面及內外裝修設計車間、倉庫等建筑物的設計由相應資質的建筑設計院進行,設計應嚴格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進行,滿足生產工藝要求,盡可能做到簡潔、明快。2)建、構筑物的防火、防腐設計工程在設計時應針對各個建、構筑物的特點相應采取措施,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工業建筑防腐蝕設計規范》GBJ46-82的要求,對有火險和爆炸可能的建筑物,采用敞開式框架布置,廠房的間距、設備的間距、安全疏散、安全出口、地面處理等都滿足生產和消防要求。6.2.2對建筑高度及荷載大的生產車間及構筑物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外管架采用鋼筋混凝土柱、型鋼梁或桁架結構(小型采用全剛結構),倉庫采用輕鋼結構,其他小型建筑物采用磚混結構。抗震設防烈度按8度考慮。1)本工程供,配置1000KVA變壓器一臺,由該系統負責向正常運行工況下裝置區內所有低壓負荷供電。1)電能計量做到既能滿足供電部門要求,而且滿足廠內進行考核的需要。2)繼電保護設施滿足《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50052-92要求。3)根據崗位特性,配置合適的燈具,照度標準符合國家要求。要求辦公樓有直通外線電話,辦公樓與車間有直通調度電話。6.4.1項目建設的公用工程中包括消防給水系統、生產、生活給水系統,由園區供水系統提供,供水管內管徑按當地消防部門規定執行,項目年用水總量約6000噸。6.4.2項目廢水經廠內設置的地埋式有動力處理系統處理后首先回用于綠化,多余部分通過園區污水管網統一排放;雨水經雨水管網排入園區雨水管網。遠期園區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后,項目廢水接入污水處理廠處理。生產過程中使用供熱,辦公樓可使用空調提供制冷及供熱。為保證正常運行,必須配備機械、電器、設備和維修方面的技術力量和一定要求標準的技術工人。

第七章總圖運輸7.1總平面布置7.1.1平面布置應遵循以下原則:(1)總平面布置應根據生產、消防、衛生、安全和施工安裝等要求,結合廠區地形、地質、氣象等自然條件,全面地和因地制宜地布置廠區建筑物、構筑物、公用管線及綠化等。(2)總平面布置依據不同生產路線應能達到生產流程通暢,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運路線短捷和方便,避免頻繁的貨流和人流交叉,以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運輸成本。(3)生產車間和輔助設施,在符合防火、衛生的條件下,盡量組合為聯合廠房以節約土地。(4)主要的生產車間和建筑物,應考慮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采光條件,避免因朝向問題使操作條件惡化。(5)總平面布置應緊湊、合理和節約用地,并應考慮工廠有發展的余地。(6)總平面布置分布合理,有粉塵污染或排出有害氣體的生產建筑,以及有火災危險的倉庫,應布置在全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7.1.2根據擬建工程工藝流程和建設場地地形、地貌、對外交通情況進行總平面布置。根據工程地形、外部自然條件及進出廠道路等因素,總的布置格局:按規劃要求沿路留出綠化帶,主出入口布置在場地南側道路上。靠近廠門區場地布置生活服務設施、停車場及綠化等;廠區西北部布置生產廠房、庫房等。平面布置要求符合工藝流程,分區明確,原材料進廠與成品出廠分路運輸,無論是進廠還是出廠均非常通暢。廠區平面布置必須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要求設計。豎向布置采用有組織的排水系統,采用道路排水型。雨水自建筑物排向室外廠區,通過場地所設的排水坡度流向道路,雨水排向道路兩側的雨水口,接入廠區設置的排水系統,排入廠區南側防洪排水渠。7.1.3廠區道路設計可根據用途分為6m、8m、10m設計,但必須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廠區道路必須形成環形狀布置,以滿足消防要求。7.2廠內外運輸工程7.2.1項目需要場外運輸的物品主要有生產原料和成品。所需原料主要在周邊采購,本項目產品客戶自提,部分使用廠內貨車配送。因此,項目運輸量較小。項目運輸工具主要為汽車,企業預計購置車輛能夠滿足生產需要。成品將根據運輸距離和交通條件選擇公路或鐵路運輸。7.2.2項目廠內運輸主要為材料運輸及成品運輸。主要運輸設備為電動叉車,企業購置的設備工具能夠滿足生產需要。

第八章環境保護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排出的污染物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之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本項目環境保護工作接受環保部門的監管。8.1建設地點環境現狀項目選址于新沂市瓦窯鎮,周圍區沒有污染較重的企業,區域環境質量較好。8.2評價標準(1)環境空氣:一般污染物采用《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特征污染物采用《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97)的居民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裝置區采用《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我國目前尚無標準的,參照執行國外有關標準。(2)水:《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類。(3)環境噪聲:《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3類。(4)《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8.3污染物排放標準(1)廢氣污染物《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飲食業排放標準GB18483-2001》。車間內無組織排放執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車間內空氣中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2)噪聲《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3)固定廢棄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物控制標準》(GB18599-200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GB16889-1997)。8.4環境影響及處理措施分析8.4.1施工期環境影響簡要分析建設項目在施工期主要建設廠房、辦公樓、倉庫及其它輔助設施,需要安裝生產設備。施工期不可避免地會對周圍環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污染因子主要為粉塵、噪聲、施工廢水和施工垃圾。(1)粉塵環境影響分析及防治措施施工期間產生的粉塵污染主要取決于施工作業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風力等因素,其中受風力因素的影響最大。據資料介紹,施工作業場地近地面粉塵濃度可達1.5-30mg/m3。當平均風速為2.5m/s時,影響范圍在其下風向可達150m,TSP濃度平均值可達0.49mg/m3,是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1.6倍。有圍欄時,其影響距離可縮短40%。當風速大于5m/s時,施工現場及其下風向部分區域TSP濃度將超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三級標準,而且隨著風速的增大,施工粉塵產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標范圍也將隨著增強和擴大。本工程建設過程中粉塵污染主要來源于土方的挖掘、堆放、清運、土方回填等過程,其次為建筑材料的裝卸、運輸。建設單位因根據相關規定,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盡量減輕其污染程度,縮小其影響范圍。其主要對策為:①開挖時對作業面和土堆適當噴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濕度,以減少粉塵量;②對施工現場實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統一堆放,水泥應設專門庫房堆放,盡量減少搬運環節;③謹防運輸車輛裝載過滿,并盡量采取遮蓋、密閉措施,減少沿途拋灑;④施工現場要進行圍欄或部分圍欄,圍欄高度不低于1.8m,以縮小施工粉塵擴散范圍。當風力大于五級時應停止施工。⑤出工地的車輛應沖洗輪胎,以防泥砂帶入環境。⑥施工期間產生的龐材料、磚石、余土及余渣等苤不能及時清運,應當妥善堆放,并采取防泄漏、防揚塵措施。⑦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按規定的運輸路線和運輸時間,將廢渣傾倒與指定場所。(2)噪聲環境影響分析及防治對策建筑施工分為四個階段:土方階段、打樁階段、結構階段和裝修階段。不同階段采用不同施工機械,對環境所造成的噪聲和振動的影響也不同。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主要是土石方階段的推土機和挖掘機、結構階段的混凝土攪拌機以及裝修階段短時間使用高噪聲設備。各噪聲源噪聲強度80-90dB(A)。施工期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極值》(GB12523-90)中標準。為減輕本工程施工噪聲的環境影響,建議采取以下控制措施:①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禁止夜間進行高噪聲施工作業;②令液壓工具代替氣壓工具。③合理安排施工機械,應盡可能將施工機械放置在場地中間或對場界外造成影響最小的地方。④夜間施工須經當地環保部門的許可,否則不得施工。(3)施工廢水建設項目規模不大,施工朝產生的廢水主要是生活廢水和各種施工機械的清洗、施工現場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養護等產生的廢水。這部分廢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池和泥沙。上述廢水水量不大,但如果不經處理或處理不當,將會導致附近溝渠的淤積污染。所以,施工期廢水不能隨意直排。施工期間,在排污工程不健全的情況下,應盡量減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現象。為了對施工期廢水進行處理,施工現場必須建造集水池、沉砂池、排水溝等水處理構筑物,對施工期廢水進行收集、處理后排放。對于臨時食堂排放的生活污水可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沉淀池等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總之,施工期廢水應分類收集,按其不同的性質作相應處理后,方可排入區域污水管網。(4)施工垃圾的環境影響分析施工垃圾主要來自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期間將涉及到土地開挖、道路修筑、管道敷設、材料運輸、地基基礎、房屋建筑等工程,均會產生一定數量的廢棄物,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廢磚、土石方等。施工人員在日常生活中也將產生一定數量的生活垃圾。如長期堆放,干旱時易產生粉塵,下雨時又易造成沖刷、淋溶,導致水環境污染,因此對施工現場要及時進行清理,建筑垃圾要及時清運或加以利用。生活垃圾如不及時清運處理,則會腐爛變質、滋生蚊蠅、產生惡臭、傳播疾病,從而對周圍環境和工作人員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為消除施工期固體廢棄物可能造成的上述影響,建設單位應對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及時清運出場;采用商品混凝土可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量;生活垃圾要委托環衛部門定期清運處置。綜上所述,項目施工期間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只要施工單位做好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文明施工,制定環保規章制度就可以把其影響控制在最小程度,而不至于產生明顯不利的影響。8.4.2(1)環境空氣影響分析粉塵:建設項目運營期間在加料時產生的粉塵。公司安裝布袋式除塵器,在各道工序的投料部位安裝除塵口,除塵效率可以達到98%以上。通過加強車間通風安裝煙氣凈化器,改善車間勞動衛生環境。油煙:油煙廢氣經過油煙凈化器處理后,通過管道接至主樓樓頂3米以上排放。對工作車間應加強通風,對于車間工人應配備防護設施。由于本項目廢氣污染物排放量較小,加上區域地形開闊,氣象條件較好(風速較大、大氣穩定度中性至不穩定較多),有利于大氣污染物的擴散,不會給周圍大氣環境產生明顯的不良影響。(2)水環境影響分析項目產生的污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經有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后收集回用于廠區綠化。項目雨水收集,最終排入廠區南側納污合流。(3)噪聲環境影響分析加工行業生產設備噪聲源較多,另外,廠區內還有一些突發性噪聲發生,如工人在搬運工件時產生的撞擊聲以及運輸車輛產生的噪聲,這些噪聲雖然持續時間較短,但對廠區外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建設項目設備選用低噪聲型號,所用設備應均勻分布在車間內,合理布局,對高噪聲設備采用隔音措施。為加強車間的整體通風,在車間安裝的軸流式風機,該風機宜選用低噪聲產品,聲功率級為85dB(A),對風機應作減震處理,并在出風口處安裝消聲器。通過以上措施處理后,廠界噪聲值可以達到《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Ⅱ類標準。(4)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垃圾及產品檢驗產生的次品。生活垃圾應由開發區環衛部門收集處理,日產日清;下腳料等固體廢物出售給廢物回收單位回收利用;次品外售。經以上方法處理固體廢棄物后,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8.5環境保護費用環境保護費用:150萬元,主要投資食堂油煙廢氣處理、噪聲防護、廠區綠化、固廢收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

第九章節能9.1相關法律法規、規劃和產業政策(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6)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環保總局令第16號);(7)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

(原國家經貿委令第7號);

(8)國務院關于發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發【2005】40號);(9)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國家發改委令第40號);(10)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

(計交能【1996】905號);(11)國家鼓勵發展的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技術(國家發改委2005第65號);(12)江蘇省能源審計暫行辦法。9.2工業類相關規定和規范(1)工業企業能源管理導則GB/T15587-1995(2)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設計規范GB50264-1997(3)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50185-1993(4)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17167-2006(5)節電措施經濟效益計算與評價GB/T13471-1992(6)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GB50189-2005(7)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8)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9)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049.3原則與要求9.3.1節能方針節能是我國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發展戰略。1997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是我國關于節約能源的基本大法。該法明確要求:“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基本建設、技術改造資金中安排節能資金,用于支持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設計和建設,應當遵守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達不到合理用能標準和設計規范的項目,依法審批機關不得批準建設;項目建成后,達不到合理用能標準和設計規范的,不予驗收”,“禁止新建技術落后、耗能過高、嚴重浪費能源的工業項目”,“對落后的耗能過高的用能產品、設備實行淘汰制度”。9.3.2節能方案的技術要求項目的建設方案(包括工藝、設備、公用輔助設施)應按照上述法規的要求,依據國家和行業有關節能的標準和規范合理設計。節能方案應符合相關建設標準、技術標準和《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中的技術要求。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指標、工藝和設備的合理用能、主要產品能源單耗指標要以國內先進能耗水平或參照國際先進水平作為設計依據。9.3.3設計原則(1)堅持節約與開發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提高能源利用率,減輕環境污染,走可持續發展道路。(2)認真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節能設計規范,嚴格執行節能技術規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最大限度地進行綜合利用。(3)積極采用先進的節能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嚴禁采用國家或行業主管部門已公布的淘汰落后工藝。9.4技術節能9.4.1主要工藝采用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1)主要工藝設備選用高效節能的先進設備。2)在生產工藝中,由于設備先進,不但產品質量好,同時在能耗上優于老式工藝,且生產過程基本無污染。3)整個生產過程所需熱量由電能提供。4)整個過程工藝清潔。9.4.2供配電設計中的節能措施1)功率因素補償:為減少廠區供電線路的無功損耗,車間動力設置功率補償,采取有功補償柜補償。補償柜可根據無功功率的大小及性質自動控制適量的電容器投入或退出電網,使無功功率消耗降至最低。照明回路采用節能燈具并配節能鎮流器,進行分散補償。2)對大容量的電動機采用降壓起動方式,以減少起動電流對線路電壓質量的影響。3)在配電室內裝備各種測量儀表,以便監測供、配電系統的電壓、電流、功率、功率因素有功、無功電量,及時了解各車間耗電情況。9.4.3設計原則給排水采取的節能措施1)選用節水器具。2)二次利用。廢水處理后可用作綠化用水從而節約水資源。在供水系統的各個環節上均設水表計量,以便分級核算成本,達到節水目的。在設備選型上,采用高效節能設備,以節約能源。9.5節能管理加強能源的科學管理,建立能源管理體系,配齊能源計量裝置;加強能源的計量,同時搞好水、電的管理;建立車間用水、用電、加汽的定額管理制度。切實做到節能降耗,提高經濟效益。9.6能源供應狀況項目選址于新沂市瓦窯鎮工業園,使用園區供電系統供電,園區供水系統供水,并且項目本身用水量不大,因此本項目電能、水源有保障。9.7項目能源消耗情況及折算分析9.7.1本項目所用能源為電和水,減少了環境污染。.2.1(1)電的折算系數根據《中國能源統計年鑒2005》,1KWh電可折算為0.404kg標準煤,該折算系數是按當年火電發電標準煤耗計算。(2)水的折算系數根據《國家統計局標準》和《能量消耗計算方法》,1噸新鮮水可折算為0.2429kg標準煤。(3)能源消耗量的折算:根據本項目年消耗的電、水的量,折算成標準煤,見表。表9.1-1項目能源消耗量折算表序號名稱年實物量折算系數折算標煤(t/a)比例(%)單位數量單位數量1電kWh3000000t/103kWh0.404742.699.82水t6000t/103t0.24291.4570.2合計744.03100本項目共消耗各種能源按等價量折標準煤744.03噸,其中耗電消耗占總能源消耗的比例為99.8%,由此可以看出,本項目以電能消耗為主。本項目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總體技術裝備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該技術在產品質量指標、能耗、環境保護、安全衛生等方面經過多年的研究驗證是成熟可靠的。第十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10.1投資估算10(1)國內設備生產廠家的近期報價資料,并考慮運輸費用和一定程度上浮因素;(2)《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3)項目位于新沂市瓦窯鎮規劃工業用地,土地使用費9.8萬元/畝。(4)安裝:《安裝工程計算工程量計算規則》、《江蘇安裝工程計價依據》,2003.6;(5)市場價調整:《工程建設及造價信息》;(6)2008年《江蘇省房屋修繕工程計價定額》;(7)2002年《人防工程預算定額》、《\o"山東省人防安裝工程費用定額(2003)的摘要、介紹和全文下載"山東省人防安裝工程費用定額》。(8)項目可研編制的其他技術標準、建設規模及估算工程量;(9)設備及安裝:依照廠方報價資料并結合本項目實際情況統籌估算。其它費用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本工程實際估算。基本預備費用:按照土地費用、工程費用、其他費用的5%計取。10本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在建設期全部投入,合計1億元,流動資金3000萬元,總投資合計1.3億元。詳細投資見下表:表10.1-1固定資產投資估算總覽序號費用名稱費用金額(萬元)規模備注一土地費用40338畝1征地費用38438畝2契稅7.84征地費用×1%3土地使用稅11.22二前期費用1200(一)前期規費2001人防基金1002白蟻防治費503消防設施建設費50(二)前期工程費8001圖紙審查費202編評標費50建安工程費3設計費304勘察費505監理費50建安、配套工程費×1.0%6招標代理費507工程可研費50發展計劃委員會文件計價格【1999】1283號8三通一平費1009臨水臨電臨設費50010環保費用150三建安工程費51301土建工程費51301.1車間、倉庫20001.2辦公樓及附屬用房15001.3二期:設備購置費6530設備清單詳見表6.2-11.4設備安裝費300四工程管理費7573000六其他985綠化等五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小計固定投資15000六流動資金2000合計1000010項目流動資金約為2000萬元,鋪底流動資金按流動資金的30%計取,則鋪底流動資金約為600萬元。第十一章 財務評價11.1成本費用估算的依據及說明(1)依據計投資[1993]530號文發布的《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2)外購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按現行市場價計算。(3)本項目經濟評價計算期11年,其中:建設期1年,生產經營期10年。(4)項目達產期為2年,設定達產系數第一年為80%,第二年達到設計生產能力。(5)工資取年人均4萬元,職工福利費按規定應按工資總額的14%計取。(6)固定資產折舊采用平均年限法,折舊按平均年限法計算。設備折舊期按10年計算,建筑物折舊期按30年計算,殘值率均取5%。(7)銷售費用包括廣告費及其它費用等,按銷售收入的5%計算。(8)其他費用,如辦公費、差旅費、通訊費、董事會費、接待費、工會經費等其它費用,按照工資福利總額的100%計取。(9)維修費用按照固定資產年折舊的20%計算。(10)其他費用(11)銷售稅金及附加估算本項目主要交納增值稅(17%),城市維護建設稅按照增值稅的7%計算,教育附加費按增值稅的4%計算,企業所得稅25%。(12)公積金10%,公益金5%。(13)本項目為招商引資項目,所得稅上執行兩減三減半政策,即企業開辦頭兩年免繳所得稅,第三到第五年減半征收。11.3盈利能力分析11企業經濟效益見下表表11.3-1企業主要損益指標一覽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指標備注1年銷售收入萬元12000正常年2年銷售稅及附加萬元200正常年3年經營成本萬元10000正常年4利潤總額萬元2000正常年5年所得稅萬元500正常年6稅后利潤萬元2000正常年7盈虧平衡點%62.758投資回收期年6.32包括建設期根據《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本項目所得稅稅率為25%,項目所得稅后利潤提取10%的盈余公積金和5%的盈余公益金。項目計算期正常年份利潤總額為2000萬元。根據損益表和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計算:年利潤總額銷售(營業)利潤率=100%年銷售(營業)收入年利潤總額投資利潤率=100%總投資平均年份年銷售(營業)利潤率為22.22%,投資利潤率為18.18%。11.4財務評價結論通過靜態與動態計算、分析,可以看出:1、該項目建成后,從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及上繳稅金來看,該項目的經濟效益是好的。2、從盈虧平衡分析來看,本項目具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綜上所述,該項目建成后,反映經濟效益的數據和經濟效益的指標都是好的,因此本項目從財務上是可行的。

第十二章結論年產10000套裝配式方涵項目,通過項目研究,為各方面對項目評估決策打下了一定基礎。可行性研究得出的主要結論為:(1)項目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項目經濟效益顯著。(2)通過項目實施,可以創造較高的經濟價值,解決部分勞動就業。(3)項目建設提升了國內企業在該系列產品生產上的競爭力;項目建設目的明確,建設規模及建設方案合理,建設條件具備,資金來源可靠。因此,項目可行。目錄TOC\o"1-3"\h\u第一章項目概況 -3-第二章項目建設單位概況 -4-第三章項目區相關產業發展現狀 -5-第四章項目建設任務與內容 -8-第五章投資測算 -12-第六章土地、環保、節能措施 -13-第七章項目組織管理與運行 -16-第八章效益分析 -18PAGE1目錄第一章總論 11.1項目概要 11.2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1.3項目區簡介及建設單位概況 21.4可研報告研究內容 61.5可研報告研究結論、問題及建議 7第二章項目背景及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92.1建設背景 9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32.3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5第三章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173.1項目建設內容 173.2建設規模 17第四章場址選擇及建設條件 194.1場址現狀 194.2建設條件 19第五章工程方案 245.1方案設計指導思想及原則 245.2建筑設計 245.3結構設計 295.4給排水設計 335.5暖通設計 365.6電氣及弱電設計 395.7消防設計 42第六章能源和資源節約措施 456.1能源節約措施 456.2建筑節能具體措施 466.3給排水資源節約措施 466.4電氣節能具體措施 466.5供熱系統節能技術措施 47第七章環境影響評價 487.1環境影響 487.2保護措施 507.3安全保護措施 517.4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52第八章組織機構 538.1管理機構 53HYPERLINK\l"_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