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冊練習題_第1頁
七年級地理下冊練習題_第2頁
七年級地理下冊練習題_第3頁
七年級地理下冊練習題_第4頁
七年級地理下冊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下冊練習題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答案)1.我國下列地區嚴重缺水的是()A.海南島B.華北地區C.四川盆地D.云貴高原2.關于我國自然資源說法正確的是()A.隨著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我國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將會增加B.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對資源的需求量將會減少C.我國是資源大國,資源不存在短缺問題D.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占有量不足3.下列不屬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是()A.從業人員中,科研人員所占比例大B.用于研究和開發的經費支出所占的份額大C.產品的技術復雜程度高D.受氣候影響較大4.解決水資源的時間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A.節約用水B.興建水庫C.防治水污染D.跨流域調水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傣族的住宅多為竹樓,這種建筑非常適合當地的熱帶、亞熱帶季雨林氣候B.藏族的服飾主要是傳統藏袍,以適應高原溫差大、氣溫相對較低的環境C.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稱,這和當地的氣候潮濕很有關系D.一月份,我國長春與海口市的居民服飾特點區別不大6.要將山西省大同煤田的煤炭運輸到上海,最為經濟合理的運輸方式是()A.鐵路和公路運輸B.鐵路和海運C.內河和海運D.公路運輸7.下列服飾與我國各地自然條件相適應的是()A.西雙版納——婦女喜歡穿窄袖短衣和統裙B.云南傣族——男子愛穿無領小袖衫,緊湊短褲,非常涼快C.長江中下游地區——婦女們出門愛戴頭巾或面紗D.東北地區——人們一年四季常穿較單薄衣服8.下列關于我國名山的分布,正確的是()A.鼎湖山——江西B.黃山——安徽省C.泰山——福建省D.貢嘎山——云南省9.“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所在地,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也在北京。中央和國務院各部委、各人民團體的中央機構都在北京辦公。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系的各個國家,都在北京設立了駐華使館機構。”這段話充分說明北京城市職能之一是()A.全國的軍事中心B.全國的經濟中心C.全國的政治中心D.全國的文化中心10.關于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業發展特點敘述,不正確的是()A.水熱充足,是我國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水果等生產基地B.因人口稀疏,人均耕地多,大力發展“基塘農業”C.塘魚、生豬、家禽、花卉生產發達,是我國主要的外向型出口創匯基地D.蔬菜種類多,全年可收獲10-11次,四季均可上市11.關于香港的正確說法是()A.博彩業是香港的經濟支柱B.香港各種自然資源豐富C.香港是世界上僅次于紐約、倫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是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交通中心D.香港的農業非常發達,是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重要產地12.我國四大工業基地由南向北排列的順序應是()A.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滬寧杭-京津唐-遼中南C.滬寧杭-珠江三角洲-京津唐-遼中南D.滬寧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遼中南13.以下關于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正確的是()①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且多暴雨,沖刷嚴重②土質疏松干燥,極易滲水③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護④開發歷史久、過度放牧、不斷開荒種地等人類活動加劇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4.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的()A.重工業基地B.綜合性工業基地C.輕工業基地D.內向型經濟15.下列貨物最適用汽車來運輸的是()A.2噸水果從郊區運到城里B.一批信件從北京發往美國C.1000噸土豆從山西運往河北D.10萬噸大米從上海運往武漢1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西藏自治區明顯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為()A.公路B.航空C.水運D.鐵路17.我國農村經濟水平發展最高的地區是被稱為“魚米之鄉”的()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18.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基地A.珠江三角洲B.滬寧杭C.京津唐D.遼中南19.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A.北京中關村B.臺灣新竹區C.廣東深圳特區D.上海浦東區20王維名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你知道該詩描寫的是哪兒的景色嗎?()A.南方地區B.北方地區C.西北地區D.青藏地區21.下列關于南方地區地形特征的描述,最佳的是()A.以平原、盆地為主B.以盆地、高原為主C.平原面積廣闊D.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錯分布22.關于長江沿岸地帶的說法,正確的是()A.下游地區礦產豐富,多發展采掘機械、電力等工業B.中游地區水鄉澤國,多發展創匯農業C.上游地區科技水平高,代表城市是南京D.下游地區勞動力素質高,城鎮化速度快23.中關村科技園區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區,是我國科技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下列不屬于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的有利條件是()A.科技人才多B.環境質量好C.交通方便D.自然資源豐富24.北京從緯度位置來說位于北緯40o,從海陸位置來看,距海較近,受東亞季風環流的影響,雨熱同期,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從以上可分析出北京所處的氣候類型應該是()A.亞熱帶季風氣候B.溫帶大陸性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D.熱帶季風氣候25.北京是世界上發展變化最快的城市之一。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A.北京具有人才、信息、科技、能源、資源優勢B.因北京的城市職能對環境保護有很高要求,主要工業正有計劃遷往郊區C.北京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大力發展第三產業D.工業部門中,電子、汽車等科技含量高、污染少、耗能少的工業蓬勃發展26.四個同學就臺灣省居民情況進行討論發言,正確的應是()A.小張說:“臺灣省居民中以高山族人數最多”B.小李說:“臺灣省居民通用普通話和閩南語”C.小周說:“臺灣島中部山地和東部沿海人口最密集”D.小鄭說:“臺灣居民中絕大部分是廣東、廣西的移民”27.最近,中國大陸對寶島臺灣“零關稅”開放水果市場。臺灣果農將水果運到福建,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應是()A.河運B.海運C.公路D.航空28下列敘述中最能反映臺灣與祖國大陸之間的歷史和文化淵源的是()A.臺灣省的植被與福建省植被有很多相同之處B.臺灣省和福建省的許多居民都供奉媽祖C.臺灣省和福建省都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D.臺灣省和福建省在地質上屬于同一板塊29.珠江三角洲地區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極少,但勤勞智慧的本區農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因地制宜,創造了()生產模式,形成獨特的農業風景線。A.綠洲農業B.灌溉農業C.基塘農業D.旱地農業30.關于香港的正確的敘述是()A.是我國的政治、經濟中心B.是我國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交通中心C.農業十分發達D.各種自然資源非常豐富31.關于澳門說法正確的是()A.居民都為中國血統B.居民以葡萄牙人為主C.輕重工業十分發達D.博彩業和旅游業發達32.下列有關秦嶺-淮河一線地理意義的敘述,正確的是()A.它是濕潤地區與干旱地區的分界線B.它是我國1月0℃等溫線大致經過的地方C.它是熱帶地區與溫帶地區的分界線D.它是我國400毫米年降水量線大致經過的地方33.長江沿岸地帶是一個以長江為生命線的地區。下列關于本區開發利用錯誤的是()A.長江沿線的旅游資源很豐富,可以大力發展旅游業B.長江航道寬闊,可以大力發展航運事業C.長江流域下游河湖眾多,可以發展水產養殖事業D.長江中游的森林茂密,可以大力發展木材加工工業34.下列被稱為“魚米之鄉”的地區是()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D.臺西平原35.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工業城市密集的原因,敘述錯誤的是()A.地理位置優越,處于沿海和沿江結合部B.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C.人才、信息等優勢明顯D.資源豐富、能源充足36.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為原因是()A.千溝萬壑B.土層疏松C.毀林開荒D.地形破碎37.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脆弱主要表現為()A.地表植被覆蓋率高B.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C.自然災害少,人類生存條件好D.環境容易破壞,但也容易恢復38.長江沿江地帶有四個特大城市,它們從東往西分別是()A.重慶市、武漢市、南京市、上海市B.武漢市、重慶市、南京市、上海市C.上海市、南京市、重慶市、武漢市D.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重慶市39.長江上游地區毀林開荒、陡坡墾殖,造成森林面積不斷減少,日益嚴重()A.水土流失B.低溫災害C.環境污染D.酸雨40.長江沿江地帶的主要地形是()A.平原和高原B.平原和盆地C.平原和低山丘陵D.低山丘陵和高原41.長江沿岸地帶具有的豐富自然資源是()A.煤炭資源B.水能資源C.天然氣資源D.石油資源42長江中下游是長江流域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A.泥石流B.寒潮C.洪澇災害D.地震43.長江沿江地帶是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傳遞、轉移的通道()A.能源B.技術、信息C.礦產D.旅游業44.臺灣島隔臺灣海峽與大陸相望的省區是()A.廣東B.廣西C.海南D.福建45.臺灣省氣候溫暖濕潤,屬于()A.熱帶季風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D.熱帶雨林氣候46臺灣是我國重要的林區,也是亞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園,最為著名的樹種是()A.紅松B.楊樹C.樟樹D.漆樹47.臺灣居世界首位的物產是()A.水稻B.黃金C.蔗糖D.樟腦48.關于臺灣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A.全省人口超過5000萬B.漢族約占全省人口的90%C.絕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東部沿海D.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區和東部沿海49.臺灣對外出口貿易迅速增長,出口商品中最多的是()A.農產品B.工業制成品C.畜產品D.礦產品50.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中,我們能積極參與的是()A.跨流域調水B.興修水庫C.節約用水,防止水污染

D.海水淡化51.下列跨流域調水工程中,可解決唐山市缺水的措施是()A.引灤入津

B.引灤入唐

C.引黃入晉

D.南水北調52.遼中南工業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有悠久的農耕歷史

B.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C.資源豐富,工業接近原燃料產區

D.河網密布,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條件53在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保護天然林”和“退耕還林(草)”是兩項重要內容,采取這兩項措施的首要目標是()A.發展畜牧業

B.增加木材產量

C.開展生態旅游

D.改善生態環境54.秦嶺-淮河是我國一條重要的界線,下列界線與它大體一致的是()①暖溫帶與中溫帶分界線

②1月0℃等溫線

③800mm等降水量線

④半濕潤與半干旱分界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5.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是()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地區56.下列工業產品中,屬于高新技術產品的是()A.大型機床

B.拖拉機

C.織布機

D.計算機57.關于中國工業的表述,正確的是()A.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

B.工業的發展必須以農業為基礎

C.重工業的產品主要給人民消費

D.紡織工業和汽車工業都屬于輕工業58.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土地類型多樣B、各種土地類型結構不合理C、后備的土地充足D、耕地只占全國國土面積的一成左右59.有關我國耕地分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從干濕狀況看,主要分布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B、從位置上看,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C、從地形看,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低緩的丘陵地區D、從地勢的階梯分布看,主要位于第二和第三階梯上60.有關華北地區的農業生產情況的敘述,正確的是()A、耕地以旱地為主B、農作物一年兩熟可三熟C、耕地面積廣,水源充足D、主要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等農作物61.上海能源資源缺乏,但成為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主要依靠()A、豐富的勞動力資源B、優越的氣候條件C、優越的地理位置D、大量的海外投資62.北京中關村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飛速發展的基礎是因為中關村地區是我國()A、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B、科技智力資源最密集的地區C、交通運輸最便利的地區D、自然環境最優美的地區63.下列商品糧基地中,以生產小麥為主的是()A、成都平原B、太湖平原C、松嫩平原D、鄱陽湖平原64.關于下列幾種運輸方式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A、空運最快,水運次之,陸運最慢B、空運最快,陸運次之,水運最慢C、陸運最快,空運次之,水運最慢D、水運最快,空運次之,陸運最慢65.下列屬于自然資源的是()A、煤油,水泥B、陽光,生物C、河水,汽油D、皮革,沼氣66.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同哪些界線相一致()①1月O℃等溫線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④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⑤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⑥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67、下列自然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A、耕地B、石油C、水能D、太陽能68、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A、海洋水,冰川B、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C、冰川,湖泊水D、河流水,冰雪融水69、解決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措施是A、興修水庫,跨流域調水B、改變局部地區氣候C、人工降水D、海水淡化70.南水北調的水源來自A.珠江水系 B.長江水系 C.黃河水系 D.淮河水系71、制約山區發展的主要因素是A、資源貧乏B、人口稀少C、交通不便D、氣候惡劣72、2006年5月27日早晨,印尼爪哇省發生了里氏6.2級地震。我國政府在第一時間派去了救援隊。該救援隊選擇了下列哪種運輸方式到達災區?A、海洋運輸B、鐵路運輸C、航空運輸D、公路運輸73、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主要途徑是①在所有的土地上都種植糧食②科學種田,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③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④多開荒田,山地,擴大種植面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4、“玉米黃,高粱紅,大地籠罩青紗帳”這是哪個地區的農業生產景觀?A、青藏高原B、東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長江中下游平原75、小明隨爸爸去果園摘水果,他家住在亞熱帶,最有可能摘到的水果是A、柑橘B、蘋果C、椰子D、桃子76、下列產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龍頭”的是A、輕紡工業B、汽車工業C、生物工程D、電子和信息類產業77、制約山區發展的主要因素是A、資源貧乏B、人口稀少C、交通不便D、氣候惡劣78.珠江三角洲地區吸引的大量外資主要的來源地是 A.臺灣地區 B.港澳地區 C.西北地區 D.長江中下游地區79.下列關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城市化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城市化發展會占用寶貴的耕地資源 C.城市化發展太快,難以保證居民的居住環境 D.城市化發展快帶來了許多問題,應停止或暫緩城市化進程讀右圖,回答80--83題。80.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民工潮。A地區成了全國民工最大的接收地。A地區是 A.京津唐 B.西雙版納 C.滬寧杭 D.珠江三角洲81.隨著非農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遷入,A地區越來越多的 農業用地被改變為 A.林業和住房用地B.漁業和牧業用地 C.工交和城市建設用地D.水網和礦業用地在長江沿江地帶的“H”型格局中,關于長江沿江地帶的溝通作用敘述正確的是①西部可以借助江海聯運,進入國際市場 ②沿江地帶是東部沿海產業向中西部推進的通道 ③沿江地帶從東到西將上海等商業中心連接起來,成為溝通東西部商貿的紐帶 ④沿江地帶是東部沿海技術、信息向中西部傳遞、轉移的通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3.下列四個城市中,哪個城市對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具有輻射帶動作用 A.重慶 B.武漢 C.上海 D.南京84.我國水稻的分布集中在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青藏高原

D.西北地區二、綜合題讀下圖,回答(1)A是1月℃等溫線和毫米年降水量經過的地方,它也是溫度帶中帶和帶的分界線;在A區的以南的主要糧食作物是,在A區的以北的主要糖料作物是。(2)B是區與區的分界線。(3)水田與旱田分布大致以為分界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大致以為分界線。(圖中A、B、C分別代表我國三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48、讀漫畫圖,回答問題。漫畫(一)漫畫(一)漫畫(二)熟視無睹水上流失(1)漫畫(一)反映的問題是。你了解或使用的節水措施有(至少兩條)。(2)漫畫(二)反映的問題是。針對我國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政府制定的土地基本國策是“”。(3)結合當地實際,擬訂一句保護資源的宣傳標語(2分)。3、讀下圖,按要求回答問題1.臺灣島為我國第__________大島,與大陸最近的省為__________。2.將圖中數碼所代表的島嶼的名稱填寫在下列橫線上: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3.將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的名稱填寫在下列橫線上: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4.臺灣島西部地區的地形為__________,盛產稻谷和甘蔗,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稱。5.臺灣省__________樹世界著名,__________產量居世界第一。6.圖中E為我國十大旅游名勝之一的__________。7.臺灣省是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人民為我們的骨肉同胞,盡早實現臺灣與祖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