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第二節歐洲西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第二節歐洲西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第二節歐洲西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頁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第二節歐洲西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4頁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章第二節歐洲西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歐洲西部一、素質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記住歐洲西部的位置和范圍,能準確地在圖上識別本區主要半島、島嶼、內海和海灣。記住本區主要國家名及其相對位置。2、記住歐洲西部主要地形特點和主要地形區的空間分布。3、理解本區的氣候特點及形成原因,初步學會運用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說明歐洲西部氣候自西向東的變化特點。4、記住本區主要河流,理解其主要特征和航運價值。(二)能力訓練點1、培養學生閱讀地圖、從地圖上獲得地理信息的能力。運用各項圖表鍛煉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2、根據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3、初步學會運用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歐洲西部氣候自西向東變化的特點。(三)德育滲透點1.通過對歐洲西部自然環境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是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2.通過對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了解,認清歐洲的經濟在世界上居重要地位,這與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早期對殖民地的掠奪分不開的。同時通過圖表分析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二、學法指導1. 運用多角度分析法總結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成因,并與地中海氣候進行比較鞏固。采用口訣法歸納西歐地理特征。2. 讀圖分析法、圖表比較法、討論法、訓練法。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一)重點1、本區位置;海岸線對歐洲西部氣候的影響,以及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2、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二)難點1、 氣溫、降水自西向東的變化情況。2、 地中海氣候的成因。3、 記住本區主要國家名稱及其相對位置。4、 明確本區是世界經濟發達地區之一。5、 了解本區發達的旅游業,記住最主要的旅游資源有哪些,分別位于哪個國家。6、 歐洲西部與西歐的區別。四、教學課時3課時。五、教具學具準備1、 歐洲西部四地(瓦倫西亞、伯明翰、漢堡、)“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投影片。2、 地中海氣候成因”圖復合投影片(底圖是“地中海部分地區”略圖,蓋片是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以便動態演示氣壓帶、風帶的移動。)3、 “歐洲西部政區”圖。4、 袖珍國小資料。5、 “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圖。6、 “1999年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生產總值柱狀”圖。7、 “1996年世界國際旅游收入前7位的國家柱狀”圖。8、 “1999年世界各國國民生產總值前七位柱狀”圖。9、 歐洲西部人文、自然圖片若干。六、師生互動設計1、 指導學生閱讀“歐洲西部地形”圖,分析其地理位置和海岸線特點。2、 觀察“歐洲西部四地各月氣溫與降水量分配”圖,說明氣溫與降水自西向東的變化特點。3、 根據本區地形、大陸輪廓和降水分析河流特征。4、 閱讀“歐洲西部政區”圖,指定學生找出主要的國家。5、 通過計算,了解本區是世界人口稠密區之一。6、 通過讀圖了解本區人口分析特點,本區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地區。7、 通過圖表分析本地經濟狀況,對比了解我國的經濟差距。七、教學步驟(一)整體感知海岸線十分曲折(本區位置和輪廓特征),平原和山地(地形),深受大西洋影響的氣候(氣候),河網密布,水量豐富(河流)。這些內容概括闡明了本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從而為全面認識本區地理特征和進一步學習重點國家的地理概況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引入新課]放一小段有關本區風情的錄像。[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秀麗風光和城市景色分布在什么地區?[講述]剛才我們所看到的風情錄像指的是歐洲西部(不包括原蘇聯的歐洲部分),面積為5仞萬平方千米,占歐洲面積一半左右。按地理位置,本區習慣上又可分為北歐、西歐、南歐和中歐四部分。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歐洲西部的自然環境。[投影]展示“世界政區地圖”,在圖上指出本地區的范圍。[提問]本區北、西、南三面各臨什么海洋?指定學生在圖上指出。[小結]本區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也就是說本區三面臨海,一面背靠大陸,就好像是亞歐大陸向西伸向大西洋的一個大半島。[板書]1、亞歐大陸向西突出的大半島(1)范圍:除原蘇聯以外的歐洲部分[投影]展示“歐洲西部地形”圖投影片。[提問]本區絕大部分陸地面積處在哪兩條緯線之間?說明什么問題?[小結]本區絕大部分處在北緯35度~北緯60度之間。說明主要位于北溫帶,并決定了在氣壓帶和風帶中的位置——中緯西風帶。[活動]指定學生在圖上指出本區主要的半島、島嶼、內海和海灣。(教師說名稱,學生指出。)[對比]本區有這么多半島、島嶼、內海和海灣,而非洲卻很少,這說明兩洲的海岸線有什么不同?對歐洲西部有何影響?[小結]歐洲海岸線曲折,非洲海岸線平直。曲折的海岸線說明本區氣候深受來自大西洋上溫暖濕潤氣流的影響,同時沿海多優良港灣,利于發展海洋事業與對外貿易。[活動]在圖中找出位于非洲和歐洲之間的海峽——直布羅陀海峽,討論它的重要性。[板書](3)海岸線十分曲折[讀圖]觀察“歐洲西部地形”圖投影片。[提問]本區主要有哪些地形種類?主要分布在什么位置?[小結]指圖說明本區地形以平原和山地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北海沿岸和波羅的海沿岸,主要有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他們以萊茵河為界。山地主要分布在本區的北部和南部,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的阿爾卑斯山系,它的支脈延伸到南部的三大半島。第二課時[復習提問]歐洲西部的緯度位置、海岸線和地形各有什么特點?他們對本區氣候有什么影響?[小結]本區大部分處在北緯35—北緯60之間,屬北溫帶,常年受西風帶的控制,海岸線十分曲折,深入到大陸內部的海灣、內海多,再加上本區中部是平原,南部阿爾卑斯山是東西走向,這些都有利于來自大西洋上的暖濕氣流深人大陸內部,這說明本地區氣候深受大西洋影響。[板書]3、深受大西洋影響的氣候[展示投影片]同時展示“歐洲西部氣候”圖和四城市(瓦倫西亞、伯明翰、漢堡、)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回答以下問題:[提問]在圖上找出瓦倫西亞、伯明翰、漢堡、的地理位置。這幾個地方是按什么方向排列的?大致在什么緯度?屬于哪一溫度帶?[小結]按照由西向東的順序排列的,說明距離大西洋越來越遠,大致在52度附近,屬北溫帶。[提問]哪個地方冬天最溫暖?為什么?[小結]瓦倫西亞,指圖說明因為距大西洋最近,受海洋影響大,特別是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很大。[提問]年降雨量向哪個方向減少?氣溫年溫差向哪個方向增大?[小結]年降雨量自西向東逐漸減少,氣溫年溫差自西向東逐漸增大。這說明本區氣侯自西向東由海洋性氣候逐漸向大陸性氣候過渡。[提問]自西向東年降水量和氣溫年溫差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活動]教師在氣候圖上用復合蓋片動態演示西風的移動過程。說明距離海洋越近,受西風暖濕氣流的影響就越大;距海洋越遠,受西風帶的暖濕氣流的影響就越小。所以自西句東年降水量逐漸減少,而氣溫年溫差逐漸增大。[板書](1)自西向東由海洋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由于距海洋遠近和緯度高低的不同,各地的氣候有不小的差異。請大家看歐洲西部氣侯圖。[提問]本區大部分地區屬什么氣候?[小結]溫帶海洋性氣候。本區是世界上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最廣也最為典型的地區。[板書](2)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分析]為什么本區氣候的海洋性特征最為顯著?請同學們分析填注下表(投影片)緯度位置大部分地區處于北緯35度—60度之間,屬于——氣候。海陸分布(大氣環境)西臨大西洋,受——影響。大陸輪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影響深入至內陸。全年受——風帶控制,盛吹一一風,帶來豐富的——。地形中部為平原,阿爾卑斯山有利于氣流深人內陸。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經過,對沿岸地區起到增加——和——的作用。[提問]本區南部三大半島沿岸是什么氣候?它的氣候特征是什么?是怎樣形成的?[投影]展示“地中海氣候成因”圖和復合投影片。[動態演示]“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小結]夏季,副熱帶高氣壓帶北移進入地中海地區,在高氣壓下沉氣流的籠罩下晴朗無雨,氣候炎熱干燥。冬季,西風帶南移進入地中海區,西風從大西洋帶來溫暖濕潤的空氣,形成較多的降水,使氣候變得溫和多雨。[板書](3)南歐三大半島沿岸的地中海氣候[提問]地形與氣候對本區的河流有什么影響?[小結]本區平原面積廣大,氣候溫暖濕潤,便于河流的發育;同時,對發展內河航運也提供了有利條件。[板書)4、河網密布,水量充沛[讀一讀]組織學生閱讀有關河流的一段課文,然后回答以下問題:[板書)(1)多瑙河與萊茵河[提問]本區為什么沒有長河的形成?本區有哪兩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它們分別發源于什么地方?注人什么海洋?填下表(投影片)河流名稱發源地流向注人海洋多瑙河德國西南部山地向東黑海萊茵河瑞士境內阿爾卑斯山北麓向北北海[板書](2)重要的航運價值[提問]這兩條河的航運價值都很高,為什么?[小結]受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雙重因素的影響:地形的影響——水流平穩,河道寬闊氣候的影響——流量穩定,季節變化小人類活動的影響——河流之間有運河相連,同時本區經濟發達,運輸量大(四)總結、擴展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歐洲西部的自然環境,它包括歐洲西部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河流等內容,大家應著重掌握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以及地形、氣候的主要特征及成因。通過這一節的學習,大家對歐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這對今后學習本區的經濟地理部分創造了有利條件。2、平原和山地為主的地形平原、山地的分布冰川作用塑造的地形北:古老的斯堪的納維亞山脈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多湖泊、峽灣中:西歐于原、波德平原平原地區地形波狀起伏南:阿爾卑斯山系峰巒挺拔,兩側有湖泊3、深受大西洋影響的氣候(1)自西向東由海洋氣候向大陸性氣候過渡(2)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3)南歐三大半島沿岸的地中海氣候4、河網密布,水量充沛(1)多瑙河與萊茵河(2)重要的航運價值河流名稱發源地流向注入海洋(2)位置:海陸位置由此圖可知道中國國民生產總值排名世界第七,但是中國人口12、8億多。這樣就與各發達國家拉開了差距,我們知道在國際社會上一個國家的地位是由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決定的。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暴行給中國人民上了很生動的一課。通過這次事件,請你說說你有什么認識?(學生討論發表意見。)4、意識到祖國強盛的緊迫性與重要性,作為學生,我們更要刻苦學習,奮發成材,努力把祖國建設好,用實力證明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分組搶答1、下列重要的海港,分別屬于哪些國家?鹿特丹(荷)、馬賽(法)、斯德哥爾摩(瑞典)、漢堡(德)、倫敦(英)。2、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位置在(意大利羅馬附近)。3、羅馬尼亞的形狀像什么?(拳頭)意大利的形狀像什么?(馬靴或腳在踢球);法國的輪廓像什么?(六邊形)4、荷蘭的國花是什么?(郁金香)5、音樂之都在哪個國家?(奧地利)是什么城市?(維也納)6、古斗獸場在哪個城市?(羅馬)7、本區哪個國家有“午夜太陽國”之稱?(挪威)為什么?(略)8、德國首都?(柏林)西班牙首都?(略)南斯拉夫首都?(略)9、歐洲最高峰?(勃朗峰)在哪兩國邊境上?(意大利、法國)10、本區人口自然增長率怎樣?及其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略)第三課時本節主要介紹:本區的主要國家及分布,居民及其主要特征,以及各國的經濟概況。這些內容概括闡明了本區共同的人文地理特征,他們與上節講述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共同組成了本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征。這部分知識為進一步學習重點國家的地理概況創造了必要的條件。教學過程[直接導入]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將在上一節歐洲西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了解一下這里的國家和居民情況。[指圖]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這幅圖中歐洲西部的范圍,是這條紅線——即原蘇聯以西的歐洲部分。[提向]本區的面積約是多少呢?(500萬平方千米)[追問]大約是中國面積的幾分之幾呢?(1/2)[再問]然而這里有30多個國家,可見歐洲西部各國的面積怎樣?(都不大)[板書]一、歐洲西部各國面積都不大,許多國家面積還不如我國的一些省或自治區。[講解]大家看,這里面積最大的國家是法國,55萬平方千米,其次是西班牙,面積為50萬平方千米,瑞典面積為47萬平方千米,這三個國家是歐洲西部面積最大的國家,而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面積為160萬平方千米,比這三國面積總和還大。[投影表1]這里還有許多有趣的袖珍小國,請看一組資料。(見本節附表中表1)[講解]有“城中之國”之稱的梵蒂岡位于意大利羅馬附近。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僅僅為0、44平方千米。摩納哥也很小,這樣小的國家沒有國內使用的貨幣、也沒有國內郵票、甚至也沒有軍隊,因為要組織軍隊,一槍就會打到國外去了。當然這只是夸張的說法。最大的國家安道爾面積只有465平方千米,只相當于南京市面積的1/2。真是彈丸之地了。在上學期我們已學習過世界人種的分布。[提問]歐洲西部居民以哪一人種為主?[學生回答1(白色人種)[承接]對,這里是白種人的故鄉,現在是白種人的主要分布區。[板書]1、白色人種為主歐洲西部人口有5億多,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那么人口密度是多少人/平方千米呢?5億人/500萬平方千米=100人/平方千米[總結]歐洲西部人口并不算多,但是面積小,所以,本區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之一。閱讀教材第43頁“歐洲西部人口分布”圖。[提問]從圖中可見本區人口分布特點是什么?(分布不均。)[追問]哪些地區人口最稠密呢?(西歐和中歐。)由西向東分布,是從英國到法國、德國和波蘭,自德國北部向南到意大利境內,形成一個“十”[板書]2、人口分布——稠密區呈“十”[投影圖1]“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圖。(見本節附表中圖1)近些年來,歐洲西部人口增長緩慢。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千分之十七,非洲為千分之二十八,歐洲西部一些國家還不到千分之五。還有一些國家如匈牙利還出現了人口零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現象。[提問]什么是人口零增長和負增長呢?(人口的出生率等于或小于死亡率的現象。)[追問]這樣長期下去會造成哪些社會問題呢?(人口的老齡化和勞力資源短缺等。)[舉例](雇傭軍,發展中國家外資企業)[板書]3、人口自然增長率低在了解了歐洲西部人口狀況后,我們再來看看歐洲西部各國經濟水平如何呢?[投影圖2]1999年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國民生產總值表(前6位)。(見本節附表中圖2)[提問1在這張表中我們看到資本主義國家中,國民生產總值前6位的國家中歐洲西部占了幾位?(4位。)[再問]這說明了什么?(本區經濟發達。)[板書]三、經濟發達的地區歐洲西部工農業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的1/3,對外貿易額約占世界的1/2,其中德國的對外貿易額占第一位。本區各國經濟中,工業比重很大。[提問]比較工業區和人口稠密區分布有什么聯系?為什么?[總結]基本一致,因為工業需要大量勞動力,歐洲工業發展較早,早期工業以煤炭為動力,工業區多分布在煤礦周圍,人口也集中在煤礦產地附近。本區除了有發達的工業,服務業也很發達,如旅游業。[投影圖3]“1996年世界國際旅游收人前七位的國家”名次表。由此表可見歐洲西部旅游業怎樣?(很發達。)[板書]四、發達的旅游業(電腦音樂,演示游覽路線。)這些國家經濟發達,交通極為便利,服務也很熱情周到。在此讓我們輕松一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