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晉農設(咨)字2010-116山西省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名稱: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建設項目主管部門:山西省農業廳建設地點:柳林縣山西省農牧業勘察設計院二〇一〇年九月山西省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院長:楊連仲總工程師:高波項目負責人:高波主要編寫人員:高波楊宇芳劉玉柱郭海生山西省農牧業勘察設計院二〇一〇年九月目錄TOC\o"1-2"\h\z\u1項目摘要 11.1項目名稱及單位 11.2項目建設性質 11.3項目建設地點 11.4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1.5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 21.6項目總投資 21.7項目資金籌措 31.8項目建設期限 31.9項目效益分析 31.10運行費用 51.11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62項目建設的提出、必要性和可行性 62.1項目的提出 62.2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現狀 72.3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92.4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22.5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53服務供求分析及預測 174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 175項目地點選擇分析 195.1地點選擇的原則 195.2地點選擇及建設條件 206生產(操作、檢測)等工藝技術方案分析 206.1檢驗方法和標準 206.2檢測項目 236.3工藝技術路線(流程) 247項目建設指導思想、目標及功能 277.1項目建設指導思想 277.2項目建設目標 277.3項目功能 288項目建設內容 288.1項目建設內容 288.2建設標準 298.3項目總體布局 339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349.1投資估算依據 349.2項目總投資 349.3資金籌措與投資使用計劃 3410建設期限和實施進度安排 3511土地、規劃 3512節能 3613環保 3713.1設計依據 3713.2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3814招標方案 3914.1招標范圍及金額 3914.2招標組織形式 3914.3招標方式 3915項目組織管理與運行 3915.1項目組織管理 3915.2項目建設管理 4015.3項目財務管理 4115.4項目資產管理 4115.5項目運行管理 4115.6運行費用分析及解決方式 4216效益分析與風險評價 4217結論 43附表附表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表附表2項目選址和建設條件表附表3項目建設內容投資一覽表附表4項目招標投標事項申請表附圖附圖1項目地理位置示意圖附圖2化驗室平面布局示意圖附件附件1柳林縣農業局(2010)49號“關于劉玉柱同志任職的通知”附件2柳林縣機構編制委員會(2010)27號“關于成立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的通知”附件3柳林縣人民政府(2010)55號“關于確定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建設地點的通知”附件4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附件5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附件6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附件7建設用地批準書附件8配套資金承諾文件1項目摘要1.1項目名稱及單位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建設項目項目主管部門:山西省農業廳項目建設單位: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項目負責人:劉玉柱1.2項目建設性質新建1.3項目建設地點柳林縣青龍大街五槐小區縣勞動保障中心大樓1.4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2)《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2006-2010年)》;(3)《農業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機構基本條件》;(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5)《農業建筑學》《實驗室設計規范》;(6)山西省農業廳《關于加強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的通知》(晉農(質檢)發[2003]1號);(7)《農業部關于加強建設項目管理的意見》(農計發【2003】18號);(8)《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管理規定》;(9)《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國電力出版社);(10)《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中國計劃出版社);(11)《山西省建設工程其他費用標準》(山西省建設廳);(12)項目單位提供的有關資料。1.5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項目由建安工程和儀器設備購置兩部分內容組成。⑴建安工程新建各類檢測化驗室300平方米,其中氣譜室20平方米,液譜室20平方米,天平室15平方米,前處理室60平方米,樣品室20平方米,標品室20平方米,試劑室15平方米,高溫室15平方米,制水室15平方米,原子熒光室15平方米,農、獸殘速測室20平方米,紫外分光光度計室15平方米,資料檔案室20平方米,接樣室30平方米。⑵儀器設備購置項目購置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原子熒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光度計、旋轉蒸發儀、高速勻漿機、渦旋震蕩儀器、氮吹儀、純水機等各類檢驗檢測儀器設備74臺(套、輛)。1.6項目總投資項目總投資300萬元,全部為固定資產投資。其中建安工程投資60萬元,儀器設備購置投資300萬元,工程建設其它費用21萬元,不可預見費用19萬元。1.7項目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擬從二個渠道籌措;一是申請國家投資240萬元;二是地方配套60萬元。1.8項目建設期限建設期限1年。1.9項目效益分析(1)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項目建成后,將大大增強該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的能力和水平。形成對農產品生產、儲運、銷售及產地環境等從“農田到市場”進行全過程監控檢測的能力。確保主要糧油產品、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和污染物指標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要求,主要畜禽產品的農藥、獸藥殘留量和污染物指標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要求。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的合格率和優等品率;農產品市場抽檢合格率由現在的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糧油產品和畜禽產品的優等品率提高到30%以上;蔬菜優等品率提高到50%以上;水果的優等品率提高到50%以上;農業投入品的市場抽查合格率由現在的75%左右提高到95%以上。
(2)農業生產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民收入增加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對當地農產品的品種、品質及生產環境進行普查和檢驗檢測,進一步摸清當地優勢農產品的品種、品質狀況及適宜種植、養殖的資源條件,從而科學引導、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發揮地區比較優勢,擴大優質農產品生產規模,逐步培養地區的名牌產品和具有市場前景的農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要,從根本上優化農產品生產的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形成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的農產品生產新格局。通過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加大面向廣大農民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服務力度,推動安全農產品生產技術的推廣和相關信息的提供與反饋,提高廣大農民生產安全農產品的意識,減少農用化學品投入,發展無公害農業,實現優質優價,增加農民收入。(3)農產品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出口進一步擴大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高柳林縣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的技術能力,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的多邊、雙邊認證,加快與國際接軌的步伐;有利于推動生產企業按貿易國和國際標準要求的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狀指標的要求組織生產,減少出口農產品因質量問題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創造出更好的經濟效益。項目實施后,預計項目區農產品質量符合標準要求的產量將增長30%,畜禽產品符合標準要求的產量將增長15%,大大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可靠性,增強當地水果、蔬菜、畜產品等具有比較優勢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發達國家在農產品貿易中設置的技術壁壘;同時有利于通過對進口農產品科學的質量檢測,在WTO規則允許的范圍內,防止國外一些有害生物及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境內市場,保證人民群眾及動植物的健康安全。(4)農業生態環境得到保護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加強對農業生產環境以及生產過程的全面監控,可以促進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合理地使用農藥、化肥、農膜、獸藥等農用化學物質,降低使用頻率和數量,提高其使用效能和安全性,減少農藥、獸藥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殘留和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有效控制地面水體的富氧化和防止農業面源污染發生;有效控制工業污染和生活垃圾對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保證農產品生產的水體、耕地及氣候條件符合農產品安全生產的需要;根據質量檢測和提供標準化生產技術服務,改變農業傳統的發展模式,做到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走新形勢下我國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道路。1.10運行費用本項目建成后,每年的運行費用主要由人員工資與化驗費用兩部分組成。項目單位屬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由財政預算撥款發放。化驗費用:主要包括化驗試劑、低值易耗品購置、水電費等,估算年費用為20萬元。由三個渠道解決,例行檢測費用由當地財政撥款解決,政府部門委托檢驗由委托部門撥款解決,企業委托檢驗采取收費方式解決。1.11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本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詳見表1-1。表1-1項目技術經濟指標匯總表序號項目單位指標一建設內容1建安工程(新建化驗室)平方米3002新增儀器設備臺(套)65二總投資萬元4001建安工程萬元602儀器設備費萬元3003工程建設其他費用萬元214預備費萬元19三建設周期月122項目建設的提出、必要性和可行性2.1項目的提出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依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要求,以先進的儀器設備為手段,以可靠的實驗環境為保障,對農產品生產(包括農業生態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科學、公正的監測、鑒定、評價的技術保障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是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主要技術支撐,是政府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承擔著為政府提供技術決策、技術服務和技術咨詢的重要職能,在提高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水平方面發揮著關鍵和核心作用。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對于確保農產品消費安全、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調節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目前已形成基本框架。但隨著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和加入WTO,現有體系不健全、檢測手段薄弱等問題日益突出。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在這些方面的問題尤其突出,為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特提出建設本項目。2.2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現狀2.2.1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情況山西省從80年代中后期開始,相繼建立了農藥、種子、土肥、飼料、獸藥等省級農業產業專業檢測機構,并相繼通過了省計量認證和農業部資格認可;2004年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立項建設,200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通過國家計量認證和農業部審查認可。經過幾年的建設,省級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機構已基本能夠開展農藥、種子、土肥、飼料、獸藥、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質量的檢驗檢測;檢測參數達300余個,基本能夠滿足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常規檢測項目要求。2004年以來,先后成立了11個市級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多數處于有機構、有人員、有固定辦公場所,但化驗室現有條件不能滿足檢測檢驗工作需要,并且檢驗設備嚴重不足。雖然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已開始起步,但與兄弟省市相比,建設發展相對滯后,差距較大。目前省、市、縣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尚未形成,質檢機構的檢測條件、從業人員素質、檢測儀器設備、檢測能力還不能滿足市場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表現在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受檢率低、覆蓋面小、市場準入和追溯制度難以形成。2.2.2開展了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自農業部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以來,山西省依托現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承擔了農業部對農業生產資料和農產品質量監管任務,每年安排農藥殘留監測和飼料、獸藥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等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的質量監督檢查和普查工作。從2005年開始,全省開展了11個市級城市蔬菜中農藥殘留、豬肉中“瘦肉精”和鮮奶中四環素類全年5次定點監測,監測結果及時發布報送省領導并反饋定點跟蹤監測城市的主管市長,在禁用、限用農藥的管理以及打擊違法生產、使用“瘦肉精”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開展以上工作,加大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力度,促進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同。2.2.3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建設為有關農業執法提供了技術支撐我國頒布實施的有關農產品質量的法有:《種子法》、《漁業法》、《種畜禽管理條例》、《農藥管理條例》、《獸藥管理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農業部頒布的有關農產品質量的法規有:《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農業部關于加快綠色食品發展的意見》、《全面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農業部標準化管理辦法》等。近幾年來我省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通過對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的監督抽查,為這些法律、法規實施提供技術支撐,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學數據,進一步促進了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的提高。2.3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開始起步,并且開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總體而言,全省目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還很不完善,遠遠不能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需要。我省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是:2.3.1體系不健全一是質檢機構功能單一。現有的省級質檢中心多為專業檢測機構,按行業、產品類別的單一功能建設而成,不能滿足質量安全綜合檢驗檢測的需要。二是質檢機構體系不完善,省、市、縣三級尚未形成監測網絡。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建設滯后,現有的省級檢測機構與工作需求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農產品中農藥、獸藥殘留等安全類質檢機構及畜禽類農產品質檢機構的數量和檢測能力還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市級檢測機構建設剛剛起步,尚未形成監測能力;縣級尚無農產品質檢機構,致使大多農產品生產基地產品得不到監管,農產品不能實現優質優價,挫傷了生產者規范生產的積極性。三是現有質檢機構力量分散。由于省級多數檢測機構是按行業、產品或單一功能建設的,因此它們總體規模較小,裝備水平差,利用率低,難以滿足批量、快速、準確和全過程監測的需要。2.3.2檢測能力有限一是可檢項目少。我省農業質檢機構的檢測參數亟待拓展,檢測精度急待提高。現有的檢測機構僅是對行業內重點產品、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進行監測,還不能有效地對農產品實施全過程、全項目監管。二是部分出口農產品要求檢測的項目由于我省沒有相應的檢測方法和儀器設備而無法檢出;有的項目雖然能檢測,但由于我們的檢測方法與國外不接軌,儀器設備精度較差,導致結果偏差較大,難以滿足國際貿易的需要。三是部分儀器設備老化陳舊,專業化程度低,配套性差。四是實驗環境條件差,影響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國際同類質檢機構的實驗室布局均是按照儀器設備的使用環境條件和檢測項目所要求的工作條件設計的,實驗室相對隔離,布局合理,防塵、通風、保溫或恒溫效果好。而我省農業檢測機構基本上是在原單位科研實驗室的基礎上改造的,布局欠合理,面積較小,實驗室輔助設施落后,排污、通風、溫濕度控制系統不健全。實驗室的環境條件達不到檢測方法標準規定的要求,嚴重影響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五是檢測場所面積太小,直接影響檢測工作效率和檢測質量。六是檢測經費嚴重短缺,不能保障農產品日常監管運行的費用。2.3.3質檢人員技術水平和整體素質尚需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集檢驗檢測、計量、標準化技術以及法規、政策為一體,要求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素質。但由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一門新興學科,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起步相對較晚,高校的相應專業設置也嚴重滯后。目前,我省統計在冊的140多名檢測人員中,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數雖然占30%多,但技術人員大部分由原農業相關部門調入,缺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檢測、認證、風險評估等工作的深入了解,而部分新增年輕的專業人員缺少經驗,專業不對口。掌握高、精、尖檢測專業技術的人才相對缺乏,致使部分大型儀器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還不能充分發揮作用。2.3.4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沒有形成制度化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職能。通常由政府出資,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對農產品實施從“產地到餐桌”的全過程監控。而我省目前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投入十分有限,市場準入性檢測費用大都由農產品生產者或經營者支付,既影響了政府監督職能的發揮,又增加了農產品的成本。主要鮮活農產品(蔬菜、水果、肉、蛋、奶)在全省尚未形成例行檢測制度,大多上市鮮活農產品得不到有效監管。2.4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項目的建設是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重要舉措農業部制定的《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2006—2010年)指出:以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以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為依據,以現有農產品質檢機構為基礎,以資源優化整合為前提,以配備現代化的檢測儀器設備為手段,以加強監測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為保證,充分依靠各級政府齊抓共管,全面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盡快建成一個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的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從而規范農產品生產和貿易行為,指導農產品生產并引導消費,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消費安全,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因此本項目的建設是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重要舉措。(2)項目的建設是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隨著我國短缺經濟的結束,農產品質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視。近年來,肥料、農藥、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動植物激素等的廣泛推廣和應用,在促進農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隱患。加之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對農業生產環境的污染,農藥殘留、獸藥殘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超標導致的農產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威脅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因此,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對防止突發性或群發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3)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是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迫切需要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近年來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主要任務。為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山西省正在推進實施糧食高產創建、規模健康養殖、高效園藝設施和農產品加工四大工程。通過建立健全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可以全面開展對農產品品種和品質的普查與篩選工作,監測分析全省各地的生態條件和資源優勢,引導全省各地科學地調整種植、養殖結構,指導農民或農業企業根據市場需要選擇適宜的農作物種子種苗、畜禽品種和水產苗種,提高農產品品質,形成農產品優勢產區,培育和發展品牌農業。通過對農產品產地環境、投入品等的檢驗檢測也有利于摸清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指導農民按標準化組織生產,逐步提高該縣農產品的整體質量安全水平。
(4)建立和完善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是與國際接軌和增強全省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加入WTO,我國農產品將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與國外同類產品進行競爭。為了保護國內農業產業的發展和本國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世界許多國家紛紛利用WTO有關協議,特別是貿易技術壁壘協定(TBT)和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SPS),抵制國外產品,保護國內產業。該縣生產的蔬菜、水果、水產品、肉類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價格上有一定的比較優勢,是傳統的出口創匯產品。但近年來發達國家以質量安全為由紛紛設置技術性壁壘,導致我國農產品出口屢屢受阻。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由于我們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不健全。在農產品出口時,許多檢測項目在國內檢不了,質量安全狀況家底不清,到達貿易國口岸才查出問題,不但使出口企業蒙受損失,也使貿易國對我國整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產生懷疑。因此,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是保障消費者安全的需要,是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需要。2.5項目建設的可行性(1)政策環境良好
黨中央、國務院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十分重視。近年來多次強調要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并將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作為新農村重點建設工程之一,列入了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7年中央1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市場服務”,“加強農產品生產環境和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啟動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等。2008年中央1號文件中提出要“加強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強調要“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依法開展質量安全監測和檢查”等。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制定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配套規章制度,進一步探索更有效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實行嚴格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加強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證,擴大農產品和食品例行監測范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對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農業部2006年做了《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劃》,并經國家發改委批準實施。(2)技術力量雄厚,項目建設技術依托可靠為了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確保農產品質檢站建設項目順利實施,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已經成立,人員已經到位,技術力量滿足開展檢測工作的需要,有一定的經費支持。通過本次建站將會徹底改變過去的落后面貌,有效地提高檢驗檢測工作的手段和能力。全面開展農產品各項檢驗檢測業務,保質保量的完成本區域檢驗檢測工作。因此,從人員、編制、經費等方面分析,本項目建設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3服務供求分析及預測隨著我國農產品質量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社會對安全無公害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大,特別是最近一個時期,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在全國蓬勃發展,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呈現出社會關心、支持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大好局面。2009年柳林縣農作物播種面積36.5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1萬畝,產量35694噸;油料播種面積2.9萬畝,產量1666噸;蔬菜面積1.3萬畝,產量8576噸;瓜類0.45萬畝,產量4590噸。牛飼養量3000頭,羊飼養量4.63萬只,豬飼養量4.86萬頭,雞飼養量34萬只,肉、蛋、奶產量6500噸;紅棗面積28萬畝,產量14834噸,這此產品都需要縣級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的檢測,因此,建設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是農業發展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客觀需要,項目建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其監督檢測任務也將十分艱巨。4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為新建站,于2010年9月3日柳林縣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以柳編辦發[2010]27號文件成立,隸屬于縣農業局,全額事業單位,股級建制,核定編制10人,工作人員從農業委員會事業站技術人員中調配,重點調配有技術職稱人員,其中高級農藝師1人,農藝師4人,助理農藝師5人。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現有資產總值20萬元,農藥殘留速測儀1臺。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承擔的業務和職能主要為:承擔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負責指導全縣農產品生產基地生產和農資市場準入檢測工作;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的抽樣和生產過程中的日常監督;承擔全縣農、畜、投入品(化肥、農藥、飼料等)和生產環境的初級檢測任務;承擔上級業務部門的委托抽檢和抽樣送樣工作;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標準的宣傳執行和技術培訓;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工作,同時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該站建成后人員穩定,技術力量雄厚,測試方法先進,業務工作獨立,財務獨立核算,并能恪守“科學、公正、高效、服務”的質量方針,全力為提高岢嵐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努力工作。因此項目單位完全有能力承擔本項目的建設和建成后的運營工作。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人員花名表表4-1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歷職務名稱劉玉柱男1982-09本科站長農藝師康立柱男1964-10本科高級農藝師蔡澤平男1955-07專科農藝師高小芳女1968-12中專農藝師王海生男1974-02本科助農賈彥生男1982-04本科助農韓艷平女1981-03本科農藝師張建剛男1982-04本科助農康亞妮女1982-05碩士研究生助農李利紅女1982-10碩士研究生助農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現有設備一覽表表4-2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購買時間使用狀態農藥殘留速測儀臺12008年正常5項目地點選擇分析5.1地點選擇的原則⑴符合國家、地區和城鄉規劃的要求。⑵節約和效益的原則。⑶安全的原則。⑷實事求是的原則。⑸節約用地的原則。⑹以人為本,減少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5.2地點選擇及建設條件根據選址原則項目建設地點擬選擇在柳林縣青龍大街五槐小區B組團(勞保中心大樓頂層),本項目擬在新建的縣勞保中心大樓內劃分300平方米作為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化驗室及辦公室。擬建地點水、電、暖等公用基礎設施按照縣勞動大樓建設設計要求,可滿足項目建設要求。項目建成后,生產生活用水由當地自來水管網提供;電力設施齊全,項目區供電網絡負荷100KVA,可滿足項目用電要求;供暖網絡完善,統一提供集中供熱。項目地點地處縣城中心,距離307國道400米,距離青銀高速公路1000米,交通通訊便利,程控電話、移動電話網絡已覆蓋全縣,寬帶因特網絡已開通,可滿足項目建設和運行要求。項目地理位置見附圖1。6生產(操作、檢測)等工藝技術方案分析6.1檢驗方法和標準本項目建成后,所承擔檢測檢驗任務將主要依據國家標準確立所采用的檢驗方法和標準,無國家標準的采用行業標準。6.1.1國家標準(1)檢測總砷及無機砷、鉛、銅、鋅、鎘、錫、總汞、及有~機汞、氟,采用GB/T5009.10~18-2003。(2)檢測六六六、滴滴涕、有機磷、甲萘威農藥殘留,采用GB/T5009.19~21-2003。(3)檢測黃曲霉素B1、B2、G1、G2、M1、雜色曲霉素,采用GB/T5009.22~25-2003。(4)檢測亞硝酸鹽與硝酸鹽、甲基托布津、多菌靈,采用GB/T5009.33、38-2003。(5)檢測糧食中二溴乙烷殘留和農產品中維生素A和B1以及E、胡蘿卜素、核黃素、總抗壞血酸,采用GB/T5009.73、82~86-2003。(6)檢測蜂蜜中四環素族抗生素殘留、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采用GB/T5009.95~96-2003。(7)檢測辛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氨基甲酸酯類、百菌清、二氯苯醚菊脂、二溱磷、乙烯雌酚、水胺硫磷、氯氰菊脂、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喹硫磷、殺蟲環、殺蟲雙、三環唑、土霉素、四環素、金霉菌素的殘留和T-2毒素,采用GB/T5009.102~118-2003。(9)檢測乙氧基喹、氟磺胺草醚、亞胺硫磷、莠去津、綠麥隆、禾草敵、滅幼脲、五氯硝基苯,采用GB/T5009.129~136-2003。(10)檢測吡氟禾草靈、雙甲脒、甲基異柳磷、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類除蟲脲、游離棉酚,采用GB/T5009.142~148-2003。(11)檢測稻瘟靈、單甲脒、丁草胺、滴丁酯、氟樂靈、噻螨酮、異丙甲草胺、2,4—滴殘、三氯殺螨醇、敵稗、惡草酮、噻嗪酮、展青霉素、甲基托布津、多菌靈、克倫特羅、野燕枯、烯唑醇殘留以及蔬菜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殘快速檢測,采用GB/T5009.155、160、164、165、172~177、180、184、185、188、192、199-2003。(12)檢測無公害蔬菜、無公害水果安全要求采用GB18406.1-2001、GB18406.2-2001。(13)檢測食品中污染物最大限量、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量分別采用GB2762-2005、GB2763-2005。(14)獸藥檢測方法采用《中國獸藥典》2005年版一部、二部,《獸藥質量標準》2003年版,《獸藥國家標準》、《獸藥地方標準上升國家標準》第一冊至第九冊,《進口獸藥質量標準》1999年版。6.1.2行業標準(1)植物性食品中馬拉硫磷、硫磷、甲基對硫磷、甲拌磷、久效磷、甲胺磷、樂果、倍硫磷、敵百蟲、氧化樂果、殺螟硫磷、二嗪磷、喹硫磷、水胺硫磷、辛硫磷等殘留量檢測采用NY/T761-2008。(2)植物性食品中三氯殺螨醇、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三唑酮、三環唑、多菌靈、百菌清、五氯硝基苯、甲基毒死蜱等殘留量檢測采用NY/T761-2008。(3)飼料中地西泮的測定采用NY/T934-2005,鹽酸克侖特羅的測定采用NY438-2001,蘇丹紅染料的測定采用NY/T1258-2007標準。6.2檢測項目縣級質檢站主要以開展本縣農、畜產品的無公害檢測,具體檢測產品主要包括:肉、奶、蔬菜(食用菌)、小雜糧、油料、玉米、水產品等,并通過檢測指導地方農業生產。項目建成后,直接面向廣大農業生產者和農產品消費者,重點承擔所轄區域范圍內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方面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性檢測工作。并能完成國家、省規定的農產品安全、衛生等質量檢測的所有項目。具體如下:蔬菜、糧食、肉、禽、蛋等農產品的藥物殘留、重金屬等項目,蔬菜和水果中有機磷、有機氯、擬除蟲菊酯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殘留的測定,農產品中蘇丹紅、鉛的測定,畜禽肉中喏喃唑酮、己烯雌酚、萊克多巴胺、鹽酸克倫特羅、磺胺類、恩諾/環丙沙星等的測定,糧食、油料作物檢驗雜質,不完善粒檢驗等。6.3工藝技術路線(流程)(一)農產品檢驗檢測工藝技術路線(流程)農產品檢驗檢測工藝技術路線(流程)詳見圖6-1。11、檢測業務來源(1)上級下達檢驗任務(2)有關單位委托檢驗2、業務室受理業務(1)如需要,制定方案(2)填寫樣品檢驗委托單3、業務室組織實施(1)如需要,組織樣準備(2)通知檢測室準備檢測6、業務室驗收樣品(1)照單驗收樣品,交接簽字(2)樣品登記、編號、入庫(3)正樣縮分、預處理、制備(4)下達檢測任務書到檢測室(5)樣品保存4、采樣人員采樣(如需要)(1)采樣現場調查(2)確定采樣地點(3)采集樣品和現場檢測(4)填寫采樣記錄(5)填寫樣品標簽5、專人押送樣品(1)核查樣品、裝箱(2)填寫樣品清單7、檢測室接受檢測任務(1)落實檢測人員(2)領取檢測樣品8、檢測人員進行檢測(1)按規定程序和標準檢測樣品(2)提供檢測原始數據9、原始數據校核、審核(1)檢測人員提供原始記錄(2)數據校核(3)檢測室主任審核10、檢驗報告三級審核(1)業務室編制檢驗報告初審、校核(2)業務室主任審核(3)技術負責人審批11、業務室發送檢驗報告(1)蓋檢驗報告專用章(2)檢驗報告正本發送、副本存檔受檢單位異議按異議處理圖6-1農產品檢驗檢測工藝技術路線(流程)圖(二)畜產品樣品檢驗檢測工藝技術路線(流程)畜產品檢驗檢測工藝技術路線(流程)詳見圖6-2。辦公室加蓋《檢驗報告》專用章及單位印章,報告正副本按要求送下達任務部門或委托單位和存檔抽檢,統檢應附加檢驗結果質量分析報告。任務來源1)上級下達抽檢、統檢2)有關單位委托檢驗中心(站)技術負責人進行合同評審情況評審,授權簽字人簽發《檢驗報告》辦公室加蓋《檢驗報告》專用章及單位印章,報告正副本按要求送下達任務部門或委托單位和存檔抽檢,統檢應附加檢驗結果質量分析報告。任務來源1)上級下達抽檢、統檢2)有關單位委托檢驗中心(站)技術負責人進行合同評審情況評審,授權簽字人簽發《檢驗報告》業務管理部門負責人審核《檢驗報告》及編寫依據檢測質量異議按有關質量異議規定處理辦公室檔案管理人員將有關報告副本及原始數據記錄存檔,保存5年業務管理部門接受任務1)制定抽檢計劃,向中心(站)負責人報告、實施接受委托辦理手續3)合同評審業務管理部門人員按照規定組織現場抽樣,或驗收委托樣品業務管理部門人員匯總檢測室提供的數據和結果,編寫《檢驗報告》審核員對檢測結果和原始數據審核簽字報出相關檢測人員對原始數據和處理結果進行校核檢測人員按規定程序和標準實施檢測,提供原始數據和處理結果副樣分類入庫,按規定保存和處理業務管理部門人員對樣品進行登記、編號,安排任務、下達任務通知單到檢測室業務管理部門樣品管理人員對樣品進行分樣和必要的預加工處理檢測室接受任務,確認、領取樣品,落實檢測人員圖6-2畜產品檢驗檢測工藝技術路線(流程)圖7項目建設指導思想、目標及功能7.1項目建設指導思想以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核心,以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為依據,以現有農產品質檢機構為基礎,以資源優化整合為前提,以配備現代化的檢測儀器設備為手段,以加強監測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為保證,充分依靠各級政府齊抓共管,全面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盡快建成一個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的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從而規范農產品生產和貿易行為,指導農產品生產并引導消費,保障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消費安全,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7.2項目建設目標以完善檢測手段為重點,全面提升檢測能力和水平,建設一個職能明確、專業齊全、運行高效,以解決食用農產品安全問題為主的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檢測站性質為技術性、事業性、公益性和非營利性的機構。機構建成后通過完善的的制度管理對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全過程監管,有效改善和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水平及主要檢測指標與國際接軌。以開展現場快速檢測、指導地方農業生產為目的,直接面向廣大農業生產者和農產品消費者,重點承擔所轄區域范圍內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方面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性檢測工作。項目建成后,項目單位新增檢測能力1000項次,新增檢測參數50個。7.3項目功能
項目以對當地農產品進行無公害檢測為主要功能,重點是農藥、獸藥殘留及重金屬殘留指標,達到檢測項目能夠滿足種植業產品標準要求的全項指標,動物產品實現檢測項目指標的快速篩選。8項目建設內容8.1項目建設內容 項目建設內容由建安工程和儀器設備購置兩部分內容組成。⑴建安工程新建各類檢測化驗室300平方米,其中氣譜室20平方米,液譜室20平方米,天平室15平方米,前處理室60平方米,樣品室20平方米,標品室20平方米,試劑室15平方米,高溫室15平方米,制水室15平方米,原子熒光室15平方米,農、獸殘速測室20平方米,紫外分光光度計室15平方米,資料檔案室20平方米,接樣室30平方米。項目建安工程內容及造價估算詳見附表3。⑵儀器設備購置項目購置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原子熒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光度計、旋轉蒸發儀、高速勻漿機、渦旋震蕩儀器、氮吹儀、純水機等各類檢驗檢測儀器設備74臺(套、輛)。。儀器設備購置清單詳見附表3。8.2建設標準8.2.1設計說明⑴設計要求①檢驗檢測室應自成一區,各功能區相對分開,并有明顯標志;②功能分區明確、聯系方便、互不干擾;③外窗具有良好的密閉性及隔熱性;④門洞寬度不小于1米,高度不小于2.1米;⑤門扇設觀察窗;⑥門窗洞口加設防蟲和嚙齒動物進入的措施;⑦單面布房走道寬不小于1.3米;⑧建筑底層的門、窗采取安全防盜措施;⑨地面應堅實耐磨、防水防滑、不起塵、不積塵;⑩墻面與墻面之間、墻面與地面之間、墻面與頂棚之間宜做成半徑不小于0.05米的半圓角;室內應減少突出的建筑構配件及明露管道;⑵設計工程做法①樓地面:瓷磚樓地面。②內墻面:混合砂漿抹面,噴涂乳膠漆內墻涂料。③頂棚:混合砂漿抹面,噴涂乳膠漆涂料④外墻面:水泥砂漿抹面,噴涂外墻涂料。⑤門:做飾面板木門(帶觀察窗),帶鋁塑板門套。⑥窗:做塑鋼中空玻璃平開窗,玻璃空氣層厚度6mm,帶鋁塑板門套。8.2.2給排水設計說明⑴給水工程設計①水源:室內生產、生活用水由市政給水管網提供,水質、水量、水壓滿足設計要求。②生活、生產用水量:1.29m3/小時;③給水系統:在場區主干道設有給水管網,枝狀敷設;本工程采用生產、生活合用系統。根據化驗室工作需要在制水室設有純水機一臺,純凈水系統采用下行上給式,送至每個化驗盆。④熱水系統:在前處理室設有熱水器兩臺,供工作人員化驗、檢測用熱水。⑤給水構筑物設計:給水管網上設有閥門井1座。⑥給水材料選用:a室內給水管采用PP-R復合管材;場區給水管采用熱鍍鋅鋼管。b閥門≤DN50為截止閥,>DN50為蝶閥;蹲式大便器、立式小便器沖洗采用自閉式沖洗閥。⑦保溫材料:敷設在地溝中的給水管采用巖棉管殼保溫,厚35mm,外包密紋玻璃絲布,并涂瀝青漆兩道。⑵排水工程改造設計①排水量:1.03m3/小時②排水系統:采用生產、生活污水合流制。③排水管管材:室內排水管及排水出戶管管材采用PVC排水管,場區排水干管采用混凝土管,砂墊層枕基沿主要道路下敷設。⑶材料選型①化驗盆②洗滌盆③洗臉盆④蹲式大便器⑤立式小便器8.2.3采暖設計說明⑴熱源為室外供暖管道普通低溫熱水直接引入;⑵室內供暖管道采用普通焊接鋼管;⑶由建筑專業提供的外墻保溫采用50毫米厚擠塑板。因此采暖熱負荷較小,采暖材料較為節省;⑷室內采暖系統采用上供下回式;⑸室內采暖系統控制采用系統入口各立管設調節控制閥;⑹室內采暖系統在末端裝自動放氣閥;⑺室內地溝管保溫采用玻璃棉管外纏玻璃布;.⑻采用內腔無沙鑄鐵散熱器。8.2.4電氣設計說明⑴供電設計①負荷等級:本工程為三級,部分功能室為二級,單體建筑的計算負荷為:36KW;②供電電源及電壓:單體建筑的電源引自就近的低壓線路380/220V三相四線制,以電纜直埋方式進入建筑物內配電箱,二級負荷用電的實驗室選用UPS做備用電源;③本工程的電能計算方式由當地供電部門決定;④線路敷設:插座及空調回路:BV-500V3x4mm2導線穿PVC暗敷;⑤本建筑入戶電纜選用YJV22-4x16mm2,電纜穿墻加套管保護。⑵電氣節能為節約電能,農產品檢驗檢測室燈具選用高反射率燈罩,光源選用高效節能熒光燈管,配用電子鎮流器,走道燈具選用電子節能光源,走道燈的控制采用聲、光控開關。⑶接地保護本工程接地系統采用TN-C-S型式(接地電阻小于4歐),利用結構構造柱內主筋作為引下線,利用基礎鋼筋網做接地體,在電源入戶處做總等電位聯結,系統總開關選用帶漏電保護的斷電器,系統總進線電纜外皮要求可靠接地;②所有插座回路均設有漏電保護開關。8.2.5防火設計本項目檢驗檢測室建設中頂棚及內墻面所使用的調和漆為難燃性材料;地面所使用的陶瓷地磚、PVC塑膠地板為不燃性材料和可燃燒性材料;輕質內隔墻所使用輕鋼龍骨石膏板為不燃性材料;通高透明隔墻所使用的塑鋼玻璃隔墻為不燃性材料;檢驗檢測室所布置的固定實驗臺(經防火處理)為不燃性材料,均符合據《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95)表3.2.1的要求。8.3項目總體布局柳林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建設工程布置于柳林縣青龍大街勞保中心大樓頂層。檢驗檢測各功能室進行新建,主要通過對水、電、氣的合理布置,試劑及樣品存放、設備布局、溫濕度控制、防火、防塵、防震、噪聲和電磁輻射控制、通風排氣、照明、“三廢”處理和安全等設施進行系統設計,并根據不同檢測參數對環境的要求進行合理分區,使檢驗檢測站各功能室總體布局符合檢測工藝流程要求。項目平面布局圖見附圖2。9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9.1投資估算依據9.1.1工程費用建筑及裝修工程按目前當地同類建筑工程實際造價估算,儀器設備購置按廠方或供應商報價加運雜費估算。9.1.2工程建設其它費用依山西省建設廳、山西省發展計劃委員會頒布的《山西省建設工程其他費用標準》及農業部關于其他費用的取費標準并結合山西省實際收費情況估算。9.1.3不可預見費用不可預見費按工程費用和其他費用之和的5%估算。9.2項目總投資項目總投資400萬元,全部為固定資產投資。其中建安工程投資60萬元,儀器設備購置投資300萬元,工程建設其它費用21萬元,不可預見費用19萬元。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見附表3。9.3資金籌措與投資使用計劃項目總投資擬從兩個渠道籌措;一是申請國家投資240萬元;二是地方配套60萬元。項目計劃建設期1年,使用全部投資。投資使用計劃與資金籌措詳見附表3。10建設期限和實施進度安排項目建設期1年,前期準備3個月,新建實驗室5個月,設備招標、采購及安裝調試3個月,人員培訓及竣工驗收1個月。實施進度建議見表10-1。項目實施進度表表10-1序號月項目12345678910111212新建實驗室34人員培訓5竣工驗收11土地、規劃本項目主要是進行檢驗室的建設和檢測檢驗儀器設備的購置。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柳林縣青龍大街勞保中心大樓頂層。縣政府從整合資源,合理利用土地,相關單位集中辦公的建設思路出發,確定縣總工會、縣勞動和保障局及其下屬單位等單位共同建設勞保中心大樓,土地使用及建設等相關手續已由縣勞動和保障局辦理。縣委、縣政府領導對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檢測站建設十分重視,將縣質檢站安排在縣勞保中心大樓頂層。因此,縣質檢站建設不需要新增土地,能滿足項目建設要求。本項目建設用地已經過當地規劃部門審批,用地性質及用途符合城市總體規劃要求。(見附件6)12節能在項目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均應遵守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達到國家現行規定節能50%(以上世紀80年代初建筑的能耗作為100%)的目的,首先需要對該建筑物的體形系數、窗墻比等進行適當控制,選用利于節能的建筑造型和方案。其次在外圍護結構的選材上使用輕質隔熱材料,在外墻、地下室頂板和屋頂部分外貼聚苯乙烯保溫材料,最終根據節能分析和權衡判斷,選用最為經濟可行的外維護結構保溫措施。然后根據計算選用節能效果明顯的采暖運行方式、散熱裝置、空調和通風設施。選用節能效果明顯的照明設施和配電控制裝置。最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利于節約能耗的操作方法和運行方式,以降低日常能源消耗。在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和實際使用運行階段,都需要按照國家和地方節能規范和標準,詳細計算,選用節能的構造、設施和工藝,本著經濟有效的原則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對達不到合理用能標準和節能設計規范的項目不得批準建設。同時,項目所選工藝和設備均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要求,依據國家和行業有關節能的標準和規范合理設計,選擇國家推薦的節能型設備,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經測算,本項目在運行過程中年消耗水約60噸,年耗電約3.6萬度,折合標煤4.435噸。13環保13.1設計依據⑴環境質量標準①《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3096-93)1類標準;②《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⑵污染物排放標準①《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標準(用于施工期噪聲排放);②《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表4中的二級標準(用于污水排放);③《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90)I類標準(用于噪聲排放);④《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用于粉塵排放);13.2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項目實施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檢驗對象主要是農產品及農業環境項目。可能產生的污染物和污染源主要分四類:一類是前處理產生的酸、堿廢液;二是處理樣品產生的廢棄有機溶劑;三是檢驗完的樣品物;四是生活污水。第一類酸、堿廢液稀釋到允許標準,經過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后排入排污系統,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第二類廢棄有機溶劑,經收集送往環保部門指定處理地點實施集中處理。第三類廢棄樣品中,一般的土、灌溉水、農產品對環境不產生污染,直接倒入當地垃圾收集站和排污系統即可,微生物等有害樣品經消毒處理后,送往指定地點烘燒處理后,可解決污染問題。第四類生活污水經過污水處理系統排入排污系統。14招標方案14.1招標范圍及金額本項目設備進行招標,招標金額300萬元,根據國家招標取費標準,估算本項目招標金額為4.3萬元。14.2招標組織形式本項目招標內容委托有資質的招標公司進行招標。項目儀器設備將委托山西省農業物資供應站進行招標。14.3招標方式本項目儀器設備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進行。15項目組織管理與運行15.1項目組織管理項目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東城賓館裝修合同范本
- 機械結構設計與創新課件
- 老年綜合征護理
- 電廠應急管理培訓課程
- 手外傷護理常規
- 開展“樹清廉家風-建和諧家庭”活動總結模版
- 意識喪失的臨床護理
- 無痛病房護理
- 胰腺炎癥護理
- 門診護理禮儀規范要點
- 2025屆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及完型常考重點高頻(帶音標)500詞素材
- 2024年秋季新外研版三年級上冊英語課件 Appendices Mulan
-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名師課件
- 2024年五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8 Unit 2 I made a kite教案 外研版(三起)
- DL∕T 1909-2018 -48V電力通信直流電源系統技術規范
- 聽歌識曲完整版本
- NB-T32042-2018光伏發電工程建設監理規范
- 延安通和電業招聘筆試真題2022
- 2024年紀檢監察綜合業務知識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 畜牧養殖大型沼氣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陳志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