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監理細則-2_第1頁
綠色建筑監理細則-2_第2頁
綠色建筑監理細則-2_第3頁
綠色建筑監理細則-2_第4頁
綠色建筑監理細則-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監理實施細則(綠色建筑分部工程)工程監理機構(章):專業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日期: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監制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監理實施細則1綠色建筑分部工程概況1.1工程概況:所在城市:揚州市;氣候分區:夏熱冬冷;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層數:地下二層(汽車庫,局部為人防地下室)、地下一層(自行車庫),地上十層、十八層;體型系數:工程設計值0.34(十層)、0.46(十八層),規范限值≤0.55;節能設計標準:《江蘇省居住建筑熱環境和節能設計標準》(DGJ32/J71-2008);節能水平:65%。1.2本工程綠色建筑分部工程概況序號分項工程設計要求1墻體分項工程墻體:纖維增強水泥輕質保溫板Ⅱ型,導熱系數0.058W/㎡.K,厚度:20mm分戶墻(十層):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導熱系數0.14W/㎡.K,厚度:200mm分戶墻(十八層):水泥基無機礦物輕集料保溫砂漿,導熱系數0.085W/㎡.K,厚度:8(4+4)mm2門窗分項工程鋁合金,玻璃為6高透Low-E+12A+6中空玻璃,門窗氣密性為6級、水密性為3級、抗風壓為4級。一體化遮陽,遮陽系數夏季:0.20、冬季:0.729。3屋面分項工程擠塑聚苯保溫板、導熱系數0.03W/㎡.K,斜屋面:厚度:50mm4地面分項工程保溫隔聲輕質混凝土,導熱系數0.150W/㎡.K,厚度:42mm5建筑電氣分項工程每戶設置電能計量表;電動機采用高效節能產品;高效燈具、節能延時開關、電表;風機、水泵、電梯當系統短路容量或變壓器容量較小時,大功率電動機采用軟啟動或其他啟動電流控制措施;單臺電梯具有集選控制、閑時停梯操作、燈光和風扇自動控制等;多臺電梯集中排列,具有集中調度和控制的群控功能。6建筑給水排水分項工程太陽能熱水系統、進戶給水管設計用水計量裝置、衛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級為2級,充分利用市政自來水壓力。2本工程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的特點、難點2.1本工程綠色建筑分部工程設計、施工特點、難點:屋面、墻面保溫2.2本工程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監理質量控制的重點:屋面、墻面保溫3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監理工作依據3.1經審查合格的設計文件。3.2本工程施工合同、協議等資料。3.3本工程《監理規劃》。3.4經批準的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3.5本工程適用的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相關現行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規范及圖集。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相關現行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規范及圖集一覽表序號名稱編號1《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19932《民用綠色建筑設計標準》JGJ26-953《江蘇省居住建筑熱環境和節能設計標準》DGJ32/J71-20084《江蘇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節能專篇)編制深度規定》(2009年版)5《江蘇省建筑外墻保溫材料防火暫行規定》蘇公通(2012)617號6《綠色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GJ32/J19-20157國家、省、市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3.6其他依據4項目監理部組織機構4.1項目監理部組織機構框圖(示意,框圖中可添加人員姓名)圖4.1項目監理部組織機構框圖5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監理工作流程(用框圖表示)5.1綠色建筑分部工程施工階段監理程序:(示意)施工材料進場報驗施工單位自檢工序質量施工材料進場報驗施工單位自檢工序質量監理驗收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施工單位內部審批施工方案監理審批施工方案5.2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施工單位內部審批施工方案監理審批施工方案5.3分包單位資格審核監理工作程序(同上)分包單位向總包單位報資質分包單位向總包單位報資質總包單位審批分包單位資質監理單位審批分包單位資質5.4綠色建筑分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流程(同上)材料進場報驗材料進場報驗總包單位檢查施工質量監理驗收5.5綠色建筑分部工程驗收流程(同上)檢驗批驗收檢驗批驗收分項工程驗收分部工程驗收5.6其他程序或流程(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增減、調整)施工材料進場報驗施工材料進場報驗施工單位自檢工序質量監理驗收6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監理工作控制要點及目標值6.1本工程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目標及檢驗批劃分根據設計文件、施工合同及相關標準的要求,本工程綠色建筑分部工程質量目標確定為:65%、設計節能能耗指標為65﹪。本工程綠色建筑各分項工程的檢驗批劃分及主要驗收內容如下:序號分項分項工程檢驗批劃分(18層樓棟)主要驗收內容1墻體分項工程4主體結構基層;保溫材料;飾面層等2門窗分項工程8門;窗;玻璃3屋面分項工程11基層;保溫隔熱層;保護層;防水層;面層等4地面分項工程4基層;保溫層;保護層;面層等5建筑電氣分項工程3燈具、節能延時開關、電表、大功率電動機啟動方式6建筑給水排水分項工程3太陽能熱水系統、水表6.2本工程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監理質量控制點根據國家規范及相關標準的規定,結合本工程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的實施內容及特點,本工程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監理質量控制關鍵點的確定如表所示。綠色建筑分部工程質量控制點表序號項目名稱質量控制點1技術與管理編制綠色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并經監理(建設)單位審查批準2材料構配件和設備見證取樣3墻體分項工程保溫板材與基層的粘接強度應做現場拉拔試驗4門窗分項工程外門窗框或副框與洞口之間的間隙應采用彈性閉孔材料填充飽滿,并使用密封膠密封5屋面分項工程屋面保溫隔熱層的敷設方式、厚度、縫隙填充質量及屋面熱橋部位的保溫隔熱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6地面分項工程用于地面工程的保溫材料,其品種、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7建筑電氣分項工程核查燈具、照明設備等的類型、規格及節能性能參數、綠色能效評價等級;低壓配電系統選用的電纜截面積不得低于設計規定值8建筑給水排水分項工程給水管道管道強度、嚴密性、排水管道灌水、存水試驗要符合要求(如:技術與管理質量控制點:可從設計圖紙及變更;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檢測機構資質;施工方案等方面考慮,并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增減、調整)6.3綠色建筑分項工程監理控制要點及目標值6.3.1墻面、屋面分項工程監理控制要點及目標值(按不同分項工程分別編制)一、基層要求墻面、屋面保溫工程施工的基層應無脫層、空鼓和裂縫,基層應平整、潔凈,含水率應符合保溫工程施工的要求。二、原材料1、綠色建筑工程所使用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和阻燃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標準《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規定。并應具有質量證明文件,文件中應標明粒度、堆積(表觀)密度、含水量、導熱系數,板塊材料還應標明強度、幾何尺寸。保溫材料進場應檢查:松散材料應檢查粒徑、堆積密度;板材應檢查表觀密度、板的外形及尺寸、強度。導熱系數僅在對保溫隔熱有特殊要求及對保溫隔熱材料的質量有疑問時,才作必要的檢測。2、板的外形整齊,厚度允許偏差±5%,且不大于4mm;含水率,有機膠結材料不得超過5%,無機膠結材料不得超過20%三、施工工藝1、干鋪的板塊保溫層應鋪平墊穩,分層鋪設的板塊,上下兩層應錯縫,縫隙用同類型材料碎屑嵌密實2、保溫層的密度偏差不得超設計要求的10%;3、倒置式屋面(保溫層設置于防水層之上的屋面),宜采用結構找坡,坡度不宜小于3%,并且必須使用有機膠結保溫材料。保溫層鋪好一段隨即施工保護層,整體保護層可采用35—45mmC20細石混凝土或1:2水泥砂漿。具體做法參照剛性防水層及水泥砂漿樓面。4、保溫層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1)整體保溫層表面平整度無找平層5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有找平層7mm(2)保溫層厚度整體+10δ/100用鋼針插入和尺量板狀材料±5δ/100,且不大于4mm(3)隔熱板相鄰高低差3mm直尺和楔形塞尺(δ為保溫層的厚度)5、保溫材料的貯運、保管、成品保護(1)保溫材料應注意防雨、防潮、分類堆放;(2)板狀保溫材料,堆放不宜過高,防止損傷,保證板形完整;(3)保溫層施工完畢后,不得直接在其上推車或堆放重物,并應及時鋪設水泥砂漿找平層,避免受潮和進水。四、承包商需報監理驗收的工序:1、原材料進場報驗;2、屋面基層清理驗收;3、屋面保溫層施工驗收;4、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報驗。6.3.1.1材料、設備進場檢查驗收1、專業監理工程師對分項工程所用進場材料和半成品、成品及設備進行檢查,檢查內容有:包括查三證(出廠合格證、質量保證書、試驗檢測報告)、目測和必要的取樣送檢。見證取樣表表6.3序號見證取樣材料名稱復驗項目備注1保溫材料抗拉強度、導熱系數、吸水率2粘結材料拉伸粘結強度、耐水拉伸粘結強度3增強網單位面積質量、拉伸斷裂強度、拉伸斷裂強力保留率4成品門窗抗風壓性能、氣密性、水密性2、其他:其他分項工程按相關要求實施。6.3.1.2檢驗批、工序驗收1、前道工序或檢驗批控制要點:綠色建筑分項工程和檢驗批驗收應單獨填寫驗收記錄,主控項目與一般項目逐條驗收。2、需要檢查驗收的隱蔽工程:板狀材料保溫層基層處理(無浮灰、污漬、空鼓、突出物等)、彈控制線→刷界面一道→預粘板邊翻包網格→粘貼擠塑板(冷橋部位處理)→鉆孔及安裝固定件→擠塑板打磨、清潔→刷界面劑一道→埋貼網格布→抹聚合物砂漿→驗收→面層涂料(以上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增減、調整)7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監理工作方法及措施7.1審查內容:審查綠色建筑設計圖審手續是否完備;綠色建筑分項工程專業深化設計是否經建筑設計單位認可;如有較大變更批準手續是否齊全;審查承包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安保體系是否建立健全;審查承包單位報送的擬進場的綠色建筑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及其質量證明資料,是否有國家明令禁止、淘汰的材料、構配件、設備等。7.2復核內容:復核施工單位生產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證;墻體、主體結構基層的坐標、尺寸和位置;保溫層厚度、墻體節能構造;門、窗和玻璃、遮陽設施安裝尺寸;熱橋薄弱部位構造措施;屋面保溫隔熱層、保護層、防水層和面層等尺寸。7.3質量安全問題的處理方法通過旁站、巡視、抽查,及時發現綠色建筑分部工程施工過程中質量問題及安全問題,及時發出監理工程師通知單、停工令、備忘錄等,要求施工單位整改。7.4旁站本工程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監理旁站部位主要包括:保溫板材與基層的粘接強度的現場拉拔試驗。其他:工程安裝完成后應對低壓配電系統進行調試,調試合格后應對低壓配電電源質量進行檢測。7.5平行檢驗本工程各分項工程的平行檢驗計劃表序號分項工程名稱檢驗項目檢驗方案檢驗標準檢驗方法備注1墻體分項工程平整度、空鼓情況現場抽樣DGJ32/J19-2015尺量、小錘敲擊2門窗分項工程垂直度、塞縫情況現場測量DGJ32/J19-2015尺量、目測3屋面分項工程平整度、空鼓情況現場抽樣DGJ32/J19-2015尺量、小錘敲擊4地面分項工程平整度現場抽樣DGJ32/J19-2015尺量5建筑電氣分項工程線管、箱盒位置現場抽樣DGJ32/J19-2015尺量6建筑給水排水分項工程垂直度現場抽樣DGJ32/J19-2015尺量(注: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自行確定平行檢驗計劃,并對表中內容增減、調整)7.6巡視檢查內容對綠色建筑分部施工中墻體、屋面等隱蔽工程的隱蔽過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難以檢查的重點部位,進行巡視檢查,符合要求予以簽認。7.7現場協調方式:組織現場協調會、工地例會、專題會議7.8其他監理方法:樣板間、數理統計。7.9檢測7.9.1內容:外墻現場節能構造檢測。(包括外墻現場節能構造檢測、外窗現場氣密性檢測等系統節能性能檢測等)節能檢測主要項目及要求表7.2序號檢測項目抽樣數量允許偏差或規定值監理方法1外墻現場節能構造檢測3設計厚度的95%及以上,且最小值不小于設計厚度的90%核查檢測報告2外窗現場氣密性檢測3JG/T3018核查檢測報告3室內溫度居住建筑每戶抽測臥室或起居室1間,其它建筑按房間總數抽測10%冬季不得低于設計計算溫度2℃,且不應高于1℃;夏季不得高于設計計算溫度2℃,且不應低于1℃核查檢測報告(注:根據外保溫工程、設備工程特點,監理可采取旁站、見證或核查檢測報告等方法。)7.10驗收7.10.1驗收條件1、分項工程應全部合格;2、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3、外墻節能構造現場實體檢驗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外窗氣密性現場實體檢測結果應合格.7.10.2驗收程序1、檢驗批驗收和隱蔽工程驗收時,應由監理工程師主持,施工單位相關專業的質量檢查員與施工員參加;2、分項工程驗收時,應由監理工程師主持,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和相關專業的質量檢查員、施工員參加;必要時可邀請設計單位相關專業的人員參加;3、分部工程驗收時,應由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主持,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和相關專業的質量檢查員、施工員參加;施工單位的質量或技術負責人應參加;主要節能材料、設備、成套產品或技術的提供方應參加;設計單位節能設計人員應參加。7.11綠色建筑分部工程監理安全監督管理7.11.1開工前的安全監督管理:1、開工前,必須對施工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審查。審查其中安全組織機構的設置、是否有針對性的安全措施和應急援救方案;2、檢查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的資質是否有效齊全,及相關安全管理人員的到位情況;3、檢查施工單位現場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及文明施工管理網絡圖(七牌一圖)掛放情況;施工現場消防設施、宣傳安全生產的標語及安全警示標牌設置掛放情況;4、檢查本工程安全報監手續是否完善;5、檢查施工單位現場是否按規定落實各類材料堆放、掛牌,做到整齊有序,不侵占人行道、車行道、消防通道;6、監督并檢查施工項目部對施工班組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要求有交底記錄:①施工項目部對施工班組人員在上崗前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認真學習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未經安全教育和培訓,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操作;②施工單位的特殊工種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③施工操作人員進入現場施工必須佩帶有效的勞動保護用品;④施工項目部應做好季節性防護,防暑降溫、防汛防臺工作。7、檢查施工單位進入現場的施工機械,是否按有關規定辦理了安全合格檢驗手續;7.11.2節能施工過程(含消防安全)安全監督管理:1、在操作之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2、工作面高度超過地坪1.2m以上時,應搭設腳手架。腳手架外排防護高度應超過工作面1個步距;在一層以上或高度超過4m時,采用里腳手架必須支搭安全網,采用外腳手架應設護身欄桿和擋腳板后方可砌筑。3、腳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荷載,同一塊腳手架上的操作人員不應超過2人。4、不準用不穩固的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架上面墊高操作,更不準在未經過加固的情況下,在一層腳手架上隨意再疊加一層,腳手板不允許有空頭現象,不準用50mm*100mm木料或鋼模板做立人板。5、冬季施工時,腳手板上有冰霜、積雪,應先清除后才能上架進行操作。6、在同一垂直面內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設置可靠的安全隔離措施,下方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7、施工現場不準使用明火,不準裝小太陽燈,不準吸煙:施工現場必須配備滅火器。8表式:按綠色建筑分部工程規定用表綠色建筑工程監理細則補充內容1、綠色建筑工程應按設計文件和經審查批準的施工方案施工。2、綠色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構件和設備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相關標準的規定。3、綠色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應符合現行相關標準對材料有害物質限量的規定,不得對室內外環境造成污染。墻體工程1、主體結構完成后,墻體節能工程應在基層質量驗收合格后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墻體節能分項工程驗收。與主體結構同時施工的墻體節能工程,應與主體結構一同驗收。2、墻體節能工程應對下列部位或內容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并有詳細的文字記錄和必要的圖像資料:(1)保溫層附著的基層及其表面處理。(2)保溫板粘結或固定。(3)錨固件及錨固節點做法。(4)增強網層數、大面鋪設及門窗洞口部位翻包增強網做法。3、墻體節能工程的保溫材料在運輸、儲存和施工過程中應采取防潮、防水、防火等保護措施。4、用于墻體節能工程的材料、構件等,其品種、規格、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5、墻體節能工程使用的材料進場時,應對其下列性能進行抽樣檢驗,檢驗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1)保溫隔熱材料的導熱系數或熱阻、密度、壓縮強度或抗壓強度、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強度,外墻體保溫隔熱材料的吸水率。(2)粘結材料的拉伸粘結強度。(3)抹面材料的拉伸粘結強度、壓折比。(4)增強網的力學性能、抗腐蝕性能。6、外墻外保溫工程應采用預制構件、定型產品或成套技術,由供應商統一提供配套的組成材料,并同時提供型式檢驗報告。型式檢驗報告中應包括耐候性和抗風壓檢驗。7、墻體節能工程施工前,應按設計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對基層進行處理。處理后的基層應符合保溫層施工方案的要求。8、墻體節能工程各層構造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按經過審批的施工方案施工。9、墻體節能工程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1)保溫隔熱材料的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保溫板材與基層及各構造層之間的粘結或連接必須牢固。保溫板材與基層的連接方式、拉伸粘結強度和粘結面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保溫板材與基層的拉伸粘結強度應進行現場拉拔試驗,粘結面積比應進行剝離檢驗。(3)當墻體節能工程的保溫層采用預埋或后置錨固件固定時,錨固件數量、位置、錨固深度、膠結材料性能和錨固拉拔力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方案要求。后置錨固件應做錨固力現場拉拔試驗并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10、進場節能保溫材料與構件的外觀和包裝應完整、無破損,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11、當采用增強網作為防止開裂的措施時,增強網的鋪貼和搭接應符合設計和施工方案的要求。砂漿抹壓應密實,不得空鼓;增強網應鋪貼平整,不得皺褶、外露。12、施工產生的墻體缺陷,如穿墻套管、腳手眼、孔洞等,應按施工方案采取隔斷熱橋措施,不得影響墻體熱工性能。13、墻體保溫板材的粘貼面積、粘貼方法和接縫方法應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保溫板接縫應平整嚴密。門窗工程1、建筑門窗進場后,應對其外觀、品種、規格及附件等進行檢查驗收,對質量證明文件進行核查。2、建筑外門窗工程施工中,應對外門窗框或附框與墻體接縫處及外門窗框與附框接縫處的保溫填充做法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并有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必要的圖像資料。3、建筑外窗的氣密性、保溫性能、遮陽和采光性能、中空玻璃露點、玻璃遮陽系數和可見光透射比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4、外門窗框或附框與洞口之間的間隙宜采用防水砂漿或專用防水防裂砂漿或聚氨酯發泡劑填充飽滿;外門窗框與附框之間的縫隙應使用聚氨酯發泡劑密封,內側縫隙將聚氨酯發泡劑壓平后用中性硅硐密封膠密封。5、外窗遮陽設施(包括遮陽一體化標準)的性能、規格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遮陽設施的安裝應位置正確、牢固,滿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遮陽一體化標準窗檢修口應在室內側。屋面工程1、屋面保溫隔熱工程的施工,應在基層質量驗收合格后進行。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屋面節能分項工程驗收。2、屋面保溫隔熱層施工完成后,正置保溫屋面應及時進行找平層和防水層的施工,倒置保溫屋面應及時進行防護層施工。3、用于屋面節能工程的保溫隔熱材料、隔熱制品,其品種、規格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4、屋面節能工程所使用的保溫隔熱材料進場時,應對其導熱系數或熱阻、密度、吸水率、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進行抽樣檢驗,檢驗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電氣工程1、建筑電氣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燈具、照明設備等產品進場時,應對其類型、規格以及節能性能參數、綠色能效評價等級等進行核查和驗收。進場核查和驗收的結果應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代表)檢查認可,并形成相應的核查、驗收記錄。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技術資料應齊全,并符合現行相關標準和規定的要求。2、低壓配電系統選用的電纜(電線)截面積不得低于設計規定值,進場時應對其截面積和線芯導體電阻值進行見證取樣送檢。3、建筑電氣工程中采用的照明光源、燈具及照明設備進場時,應對燈具初始光效允許值、燈具鎮流器能效值、燈具效率、照明設備諧波含量值等技術性能參數進行核查,并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4、當低壓配電工程安裝完成后,應進行系統調試,調試合格后,其配電電源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10kV及以下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功率因數不低于0.9。(2)供電電壓允許偏差:三相供電電壓,允許偏差為標稱系統電壓的±7%;單相220V,允許偏差為+7%、-10%。(3)三相電壓不平衡度允許值為2%,短時不得超過4%。(4)諧波電流不應超過規定的允許值。5、在通電試運行中,應測試和記錄照明系統的照度和功率密度值。照度、功率密度值應符合《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和《江蘇省綠色建筑設計標準》DGJ32/J173等相關標準的要求。6、照明系統采用的感應延時、光控延時、聲控延時控制或定時控制等一種或多種集成的控制方式或分區控制方式和功能,應符合設計要求。7、交流單芯電纜或分相后的每相電纜宜品字形(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