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質特征_第1頁
心理素質特征_第2頁
心理素質特征_第3頁
心理素質特征_第4頁
心理素質特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0心理素質特征一、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組成部分。以自然素質為基礎,在后天環境、教育、實踐活動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步發生、發展起來的。心理素質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1、心理素質概念: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衡量:性格品質的優劣、認知潛能的大小、心理適應能力的強弱、內在動力的大小及指向。對內體現為心理健康狀況的好壞,對外影響行為表現的優劣。2、心理素質良好體現:良好的個性:自知、自信、自強、自律、樂觀、開朗、堅強、冷靜、善良、合群、熱情、敬業、負責、認真、勤奮等正常的智力: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注意力正常.控制行為的能力積極而強烈的內在動力:合理的需要、適度的動機、廣泛的興趣、適當的理想、科學的信念。健康的心態:智力正常、情緒積極、個性良好、人際和諧、行為適當、社會適應良好適當的行為表現:符合角色、群體、社會規范,道德和法規[2]心理素質是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素質之一,是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的“合金”。簡單地說,心理素質是以生理素質為基礎,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而逐步發展和形成的心理潛能、能量、特點、品質與行為的綜合。心理素質作為中國本土化的一個重要學術概念,目前已經擁有了其專業的英文名“psychologicalquality”。3、心理素質簡介:從心理學角度講:心理素質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韌性等等。21根據上述定義,心理素質由如下五個方面組成:4、心理素質組成部分:心理潛能心理能量亦稱心理力量或心理能力,也可簡稱為能或力。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包括精神)都有一定的能量,即都是有“力”的。人也是如此,“人生莫不有力”(《論衡·效力》),可稱之為人力。人是一個系統它又是由身體系統與心理系統構成的,而這兩個子系統也是有力(能量)的,前者為體力即身體之能力,后者為心力即精神之能力。這種心理能量乃是人的心理素質的體現,也是用意識來調節的能量作用,其大小強弱也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水平。心理特點特點、特性、特征、屬性等是一回事,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某種東西。人的心理活動總具有自己的特點,可以把它歸結為六對: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統一、受動性與能動性的統一、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共同性與差別性的統一、質量與數量的統一、時空性與超時空性的統一、人的各種心理現象也具有各自的特點,如感知的直接性與具體性,思維的間接性與概括性,情感的波動性與感染性,意志的目的性與調控性,等等。心理特點也是心理素質的具體標志。心理品質心理品質與心理特點有聯系,但二者也有區別,不能混為一談。它并非心理活動本身所固有,而是后天習得的。品質有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是個別差異,即人與人之間各具有不同水平的心理品質;一是培養標準,即要求人們的心理所應當達到的水平。幾乎每一種心理現象都具有一定的品質,如記憶的敏捷性、持久性、準確性、備用性,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獨立性、批判性,情感的傾向性、多樣性、固定性、功效性,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制性,等等。心理品質的優劣最能表現出人的心理素質的水平。心理行為心理行為是構成心理素質的一個重要成分。由上所述,心理潛能、心理能量、心理特點、心理品質與心理行為的有機結合,稱為心理素質。而這五個方面又都蘊含在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之中。也就是說,所謂培養心理素質,就是要發揮、發展、培養、提高、訓練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潛能、能量、特點、品質與行為。5、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質是需要有意志力的,它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不斷的努力與鍛煉。、自我認識-了解自己的心自我認識是主觀自我對客觀自我的認識與評價,自我認識是自己對自己身心特征的認識,自我評價是在這個基礎上對自己作出的某種判斷。正確的自我評價,對個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為表現有較大影響。如果個體對自身的估計與社會上其它人對自己客觀評價距離過于懸殊,就會使個體與周圍人們之間的關系失去平衡,產生矛盾,長期以來,將會形成穩定的心理特征--自滿或自卑,將不利于個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長。自己的心理素質究竟如何?我想這是一個想要提高心理素質的人首先要對自己問的問題。心理素質體現的方面不一定一樣,有些方面是強項,而有些方面可能是弱項。例如有的學即便遇到十分棘手的人際問題,他也能不急不躁,游刃有余的化解開來。因此,首先要先看清楚,哪些是自己心理把握能力的弱項,哪些是強項。中國有句俗話,叫知己知彼方能、把握自己的情緒什么樣的事情呢?再有能力的人又能發揮出多高的水平來呢?因此把握自己的情緒是有效克服和提高心理素質的關鍵。、提高受挫力挫折教育作為現在的新的教育理念,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我個人認為,適當的挫折不但有助于更好的認識自我,也能很好的培養心理素質。為什么這么說呢?人其實是個感知耗損型的動物,人對同一事物的感覺,隨著次數的增加和時間的推移,會由激烈逐漸趨于平緩,感覺敏感度會形成一個下滑的趨勢。6、心理素質標準馬斯洛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四、不脫離現實環境;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六、善于從經驗中學習;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八、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十、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7、增強心理素質的方法:1)自我肯定。人要不斷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進步,而否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向肯定方向發展,自我肯定,保持堅定的信念,往往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拋棄自卑。自卑需要三個條件:一是缺乏成功的體驗;二是缺乏客觀公正的評估;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要對自己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評估。增強自信。具體方法:提高心理素質具體來說要從七個方面入手:包括自我意識訓練、智力訓練、情感調控、意志培養、個性塑造、學習指導和交往指導七個方面。測試題分是多少,就能大致了解心理素質和應付能力。1.你騎車闖紅燈,被警察叫??;后者知道你急著要趕路,卻故意拖延時間,這時你———a.急得滿頭大汗,不知怎么辦才好b.十分友好地、平靜地向警察道歉c.不作任何解釋2.在朋友的婚禮上,你未料到會被邀請發言,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你———a.雙手發抖,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b.感到很榮幸,簡短地講幾句c.3.a.感到很窘迫,臉發紅b.自嘲一下,馬上對服務員實話實說c.延時間4.假如你乘坐公共汽車時忘了買票,被人查到,你的反應是———a.尷尬,出冷汗b.冷靜,不慌不忙,接受處理c.強作微笑5.你獨自一人被關在電梯內出不來,你會———a.臉色發白,恐慌不安b.想方設法自己出去c.耐心地等待救援有人像老朋友似的向你打招呼,但你一點也記不起他(她)是誰,此時你———a.裝作沒聽見似的不答理b.直率地承認自己記不起來了c發7.朝你走過來,你會怎么辦?a.心怦怦跳,驚慌不措b.誠實、友好地主動向他解釋c.迅速回轉身去補付款查,這時你會———a.感到害怕,兩手發抖b.泰然自若,聽憑檢查c.與海關官員爭辯,拒絕檢查心理素質測試題答案a0b5c21.(0~25驚慌失措。2.(25~32有時往往采取消極應付的態度。3.(32~40但憊自來說,你的應變能力很強,是一個能經常保持鎮靜,從容不迫的人。大腦結構的特殊機能,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心理素質具有人類素質的一般特點,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21心理素質又可分為兩大類,即心理過程和人格。認知、情緒情感和意志是以過程的形式存在的,它們都要經歷發生、發展和結束的不同階段,所以屬于心理過程。需要、動機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動力,表現了人格的傾向性;能力、氣質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它們都是人格的組成部分。人格就是個性,是指一個人區別于他人的、在不同環境中一貫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總和,由能力、氣質、和性格組成。它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通過心理過程表現出來的。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先有心理過程,而后逐漸形成了人格。人格形成以后,又會對心理過程起到制約的作用。二、大學生心理素質特征概述內潛性。素質是人的潛能,不但遺傳素質是與生俱來的,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也必實踐活動方能實現。整體性。素質結構中的各種因素可以處于不同的水平或層次,這些因素統一在一到測量。穩定性與發展性。素質一經形成,就具有比較穩定的性質,并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同歷史時期,對素質的要求不同。另外,個體的素質也是發展的。社會評價性。素質,這些優良的素質可以得到客觀的測量。心理素質17頁-百度文庫心理素質測試題35頁-百度文庫三、情緒體驗情緒體驗(emotionalexperience)心理學感受而產生。“刺激因。第三個信息源為從內部器官和骨骼肌到大腦的輸入信息。這個信息源稱為“生理因素”。人的有意識的情緒體驗是對這三種信息源的整合感受而產生的。1、情緒的概念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情緒同認識活動一樣,也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情緒反映的是一種主客體的關系,是作為主體的人的需要和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例如,長期遭受旱災的地區降了一場大雨,這場雨顯然符合人們的主觀需要,人們會對之采取肯定的態度,產生滿意、愉快等內心體驗;相反,已經遭受洪澇災害的地區仍然降雨不止,造成更大的損失,降雨顯然違背了人們的主觀需要,人們對之持否定的態度,產生不滿、憤怒甚至憎惡等內心體驗。情緒以主觀態度體驗的方式來反映客觀對象,并伴隨有身體的行為表現和生理變化。(一)情緒的過程美國心理學家伊扎德(C.E.Izard)認為,情緒包括生理層面上的生理喚醒、認知層(例如滿意、愉快、喜悅等);反之,那種妨礙與干擾需要得到滿足的東西,就會引起否定的情緒體驗(例如不滿意、痛苦、憂愁、恐懼、憤怒等)。生理喚醒人在產生情緒反應時,常常會伴隨著一定的生理喚醒。例如,激動時血壓升高,憤怒血流加快等生理指數,是一種內部的生理反應過程,常常是伴隨著不同情緒產生的。主觀體驗情緒的主觀體驗是人的一種自我覺察,即大腦的一種感受狀態。人有許多主觀感受,對他人、對事物都會產生一定的態度,如對朋友遭遇的同情、對敵人兇暴的仇恨、事業成功的歡樂、考試失敗的悲傷等。這些主觀體驗只有個人內心才能真正感受到或意識到,例如,我知道“我很高興”,我意識到“我很痛苦”,我感受到“我很內疚”等等。外部行為在情緒產生時,人們還會出現一些外部反應過程,這一過程也是情緒的表達過程。例生理喚醒、主觀體驗和外部行為作為情緒的三個組成部分,只有三者同時活動,同時存在,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情緒體驗過程。例如,當一個人佯裝憤怒時,他只有憤怒的外在行為,卻沒有真正的內在主觀體驗和生理喚醒,因而也就稱不上有真正的情緒過程。因此,情緒必須是上述三方面同時存在,并且有一一對應的關系;一旦出現不對應,便無法確定真正的情緒是什么。這也正是情緒研究的復雜性,以及對情緒下定義的困難所在。(二)情緒和情感的區別與聯系情緒和情感的區別我們一直將情緒和情感作為一個統一的心理過程來討論,但從產生的基礎和特征表現上來看,二者是有所區別的,這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例如,當人們滿足了饑渴需要時會感到高興,當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會感到恐懼,這些都是人的情緒反應。情感更多地與人的精神或社會需要相聯系。例如,友誼感的產生從發生早晚的角度看差異。從發展的角度來看,情緒發生早,情感產生晚。人出生時會有情緒反應,但沒有情感。例如,嬰兒一生下來,就有哭、笑等情緒表現,而且多與食物、水、溫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關。情感是在幼兒時期,隨著心智的成熟和社的。例如,人剛生下來時,并沒有道德感、成就感和美感等,這些情感反應是隨著兒童社會化的過程而逐漸形成的。從反映特點看差異。情緒和情感的反映特點不同。情緒具有情境性、激動性、情緒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隨著場合的改變、人和事的轉換而變化。所以,有的人的情緒表現會喜怒無常,很難持久。人在情緒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興時手舞足蹈,郁大多數人不論遇到什么挫折,其民族自尊心不會輕易改變。父輩對下一代殷切的期望、深情緒和情感的聯系情緒和情感雖然不盡相同,卻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們時常把情緒和情感通用。一般來說,情感是在多次情緒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并通過情緒表現出來;反過來,情緒的時間長了,就會愛上這一行;反過來,在他們對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會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會因為工作中的疏漏而傷心。由此可以說,情緒是情感的基礎和外部表現,情感是情緒的深化和本質內容。情感是在情緒的基礎上形成的,反過來情感對情緒從情緒和情感的表現來看,一方面,具有一定社會內容的情感,可能以強烈、鮮明的情緒形式表現出來,又能表現為深沉而持久的情操;另一方面,與生理性需要相聯系的情緒,都可能由所賦予的社會內容而改變它的原始表現形式,從而表現為情感。第二節情緒的三種狀態情緒心理學家根據情緒發生的強度、速度、緊張度、持續度等指標把情緒分為三種不同的狀態,即心境、激情和應激。第三節情緒構成的三要素1977理喚醒三個要素所構成的。四、心理健康狀態 (心理健康-百度百科)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一)、概念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征;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于積極狀態,并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肖漢仕教授認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與心理健康相對應的是心理亞健康以及心理病態。心理健康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義,衡量標準也有所不同(二)、制約因素先天遺傳的好壞外界刺激的優劣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心理保健服務的有無(三)、維護途徑注意優婚優生,避免先天缺陷;優化現實環境,減少不良刺激;加強心理修養,提高心理素質;接受心理教育,學會心理調適主動向人求助,及時緩解心?。ㄋ模┬睦斫】岛喗椋盒睦斫】?,是現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準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且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主體能作出良好的適應,并且充分發揮其身心潛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培養身心健康社會公民為目的,通過運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園環境、功能環境的改善為主,人文環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師和學生兩個主體,提供科學、健康、專業的指導。“新健康教育”在學校建設了專門的健康指導室(心理咨詢室),配備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長期駐校,以開設心理課程和開展課外活動等方法引導學生的健康心理發展。同時,開設“親情聊天室”,為親情的連接打開通道,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鋪就一條暢途。什么是心理健康關于什么是心理健康,國外學者多有一些表述。英格里士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一種“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于環境及相互間具有最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僅是要有效健康的人應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銳的智能,適于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愉快的氣質?!毙睦斫】档臉藴室?,智力水平正常。二,自我意識正確。三,人際關系和諧。四,生活平衡積極。五,社會適應良好。六,情緒樂觀向上。七,意志行為健全。八,人格完整統一。九,心神特征一致。條件。2.情緒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