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看圖說話全世界最尊敬地中國_第1頁
唐太宗李世民-看圖說話全世界最尊敬地中國_第2頁
唐太宗李世民-看圖說話全世界最尊敬地中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朝取得的成績不光是漢族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在唐朝的鼎盛時期,經濟總量占世界75%(美國現在占25%),等于今天三個美國;文化上,唐詩獨步古今,人才輩出,傳誦千年;軍事上,唐軍以一當百,所向披靡,天下震撼。

最著名的當然是李靖三千鐵騎破突厥十萬,盡收漠北。但還有一戰,更可看出唐軍戰力之強世所罕見。看過《長征》,都知道紅軍過草地有個鎮叫松潘,不毛之地,沒多少人,那在唐朝叫松州。就是這個村不像村,鎮不像鎮的地方,松贊干布率領剛剛統一全國的精銳20萬騎兵來攻,居然屢攻不下!鎮里面也就那么點唐軍邊防軍,不可以和李靖百里挑一的精銳騎兵相提并論,但是,吐蕃全國精銳輪番狂攻居然無可奈何。而侯君集5萬援軍一到,吐蕃軍大敗,松贊干布這才知道大唐之強,連忙乞和求婚,于是有了文成公主之行。即使唐太宗死后,唐軍余威不泯。劉仁軌白江水戰擊沉日艦400艘,己方無一傷亡,這才有日本大規模派遣唐使團,對大唐科技文明頂禮膜拜。

在對待大唐歷史上,日本人比起高句麗遺民來說顯然客觀的多。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大唐太強大!強大到無法否認和抹殺其輝煌和偉大的地步,以至于現在的日本都要以其大和民族最高尚的品德——誠來應對。下面這幅日本人繪制的圖終于解釋了為什么李世民會被全世界各民族尊稱“天可汗”,這和其他民族領袖自己給自己加封號完全不同,大唐官方從不稱呼“天可汗”!最令人震驚的是——唐太宗駕崩之時,在長安的各少數民族聞訊后自發匯集皇宮外,哭聲震天。幾百人紛紛斷發、刺面、割耳,流血灑地,悲痛難抑。可見,“天可汗”之名非靠刀劍,全在人心!

從接手全國內戰后破敗的國家,到獨步古今的大唐盛世,唐太宗用了23年。

日本畫的唐朝全盛圖:看李世民打仗,既欣賞他的智謀,更驚嘆于他的膽略。他不僅是卓越的軍事指揮家,也是血氣方剛的驍將,常常在戰場上做出一些驚世之舉!在和宋金剛交戰時,一晝夜行二百余里,戰數十合,大敗宋金剛。由于推進速度過快,輜重和糧草都已經被甩下很遠。謀士劉宏基拉住李世民的馬苦苦勸諫,李世民正色答道:“功難成而易敗,機難得而易失。若有片刻滯留,使之稍有喘息,不可復攻矣!”于是率領數千精騎狂追,把主力部隊完全甩在后面。連續兩天不吃飯,三天不卸甲,狂奔數百里,終于追到宋金剛的主力,餓著肚子連破宋金剛八道防線,殺敵上萬。第二天又擊破第九道防線,殺敵三千。宋金剛一輩子沒見過這么不要命的人,軍隊完全崩潰。宋金剛與百余騎逃往突厥,后被突厥腰斬。

收復山西以后,李世民又馬不停蹄,揮師南下,消滅王世充。二月初,唐軍步騎五萬,兵臨洛陽城下,鄭軍出城迎擊,唐軍四次把鄭軍沖散,但王世充硬是四次把隊伍迅速整合再戰。戰斗持續到下午,鄭軍漸現疲態,王世充只得下令退守洛陽,洛陽為隋朝東都,城墻高大,李世民強攻不下,于是將洛陽團團圍住。就在這時,夏王竇建德的十萬大軍到了。他是來幫王世充的。一時,五萬唐軍面臨兩大軍團前后夾擊。

竇建德出兵的消息傳到唐營,李世民立即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會上,包括屈突通等大多數唐軍將領認為王世充憑守堅城,難以猝拔,竇建德席勝而來,鋒銳氣盛;唐軍腹背受敵,主張退保新安以避敵鋒。唯有郭孝恪、記室薛收提出了不同意見:“王世充部下都是江淮精銳,能征善戰,只因缺了糧餉,所以困守孤城,若夏軍與之會合,輸糧相濟,其勢益強,則統一大業,遙遙無期。請分兵繼續困住洛陽,大王親率驍銳,先據虎牢,破滅建德,建德既破,洛陽自克。”這一段話說得輕巧,要知道誰都知道用兵應該集中優勢兵力,現在居然讓兵力本已劣勢的唐軍再分兵迎擊兩大軍團,簡直荒謬。但是,李世民居然馬上贊成。隨后,李世民自己則率精兵3500人出虎牢關,迎擊竇建德十萬精銳。這是人類戰爭史上兵力最為懸殊的大野戰(不采用任何策略,直接對攻!)。

李世民二十五日下午到,第二天上午就帶著500騎兵愣頭愣腦直奔十萬夏軍大營。路上更令500騎兵布下埋伏,居然自己和尉遲敬德四騎前往夏軍大營。遇到了夏軍騎兵,李世民大吼一聲:“我乃秦王也!”一聽“秦王”二字,,夏軍大營里立刻殺出騎兵五六千人。李世民身邊兩名勇士一見,立刻面無血色。李世民讓他們先走,只剩他和尉遲敬德兩人。然后,李世民發箭,箭無虛發,專射敵將。敵軍眾人驚恐,不敢追趕,又見李世民只有兩人,實在舍不得,于是再追。如此反復,李世民射死五、六人,尉遲敬德砍死十多人。就這樣,追兵被引進了埋伏圈,500伏兵殺出,大破敵軍,斬首三百余,活捉夏軍大將殷秋、石瓚。此戰后,三千唐軍再無懼色,為迎擊十萬雄師做好了心理準備。

五月一日下午,李世民將戰馬千匹,運到黃河北岸放牧誘敵。竇建德聞訊立刻拔寨起兵,到虎牢關外布陣。十萬大軍,何等壯觀,綿延二十余里。眾將見夏軍聲勢浩大,又不免有些害怕。唯獨李世民說道:“賊自起山東,未遇強敵。布陣時聲音大而雜亂,缺乏紀律。我按甲不出,彼勇氣自衰。時間一長,士氣消退,我軍蓄勢而發,不過中午,必破之矣!”

時至中午,竇建德軍士卒饑疲思歸,皆坐列。竇建德見唐軍不出,輕敵之心更甚。李世民命宇文士及率領三百騎兵在陣前掠過。竇建德看見宇文士及三百孤軍遠離本陣,以為有機可乘,馬上派出中軍數千精銳騎兵追擊。竇建德騎兵一出,陣型已亂,李世民即刻大喝:“賊勢已懈,急擊勿遲!”唐軍3000人,分成八隊,一齊渡河。

偏偏此時竇建德正在召集朝臣開會,聽到唐軍渡水來攻,連忙組織騎兵前突。進退之間,唐軍已至,兩軍大戰。竇建德軍畢竟勢大,戰局膠著不下。李世民一見,立率驍將史大奈、程咬金、秦叔寶等精銳突入其陣,從陣后展開紅色大唐軍旗。竇建德軍士卒以為大營被唐軍攻占,士氣崩潰,頓時大亂。唐軍追擊30里,竇軍5萬人被俘。亂軍中,竇建德被俘。唐軍回師洛陽,王世充見大勢已去,被迫投降。

虎牢關之役,李世民以三千騎兵破十萬強敵,一戰擒兩王、滅兩國,威震天下。時年李世民二十四歲。唐太宗征高麗真實史料---

唐太宗親征高麗是在貞觀十九年.四月,唐太宗抵達北平,前鋒李世績攻克蓋牟城,俘虜2萬多人,高麗戰爭打響.五月,高麗4萬人援救遼東,卻被前鋒李道宗率唐軍4千騎大敗.隨后,唐太宗主力趕到,攻克遼東城,殺1萬多人,俘男女4萬多人,設遼州.六月,高麗主力15萬來援安市,唐太宗親率唐軍3萬人迎擊,李世民親自沖鋒,斬敵2萬多人,大獲全勝。高麗主將延壽,惠真率殘部3萬6千8百人投降.名將李世績率騎兵直抵鴨綠江,因高麗主力已滅,已無防御,要求直撲平壤。但因天氣轉冷,馬匹死亡十之七八,唐太宗擔心士兵損失,不采納,只好撤兵。撤兵途中,還一路上遍設篝火,方便戰士取暖,唐太宗親自過問,保證士兵不受風寒。

整場高麗戰爭共克城市10座,收復整個遼東。擊敗高麗軍20多萬,斬首近5萬,俘7萬余人,我方死亡2千人,但馬匹死亡十之七八.在武器相近的冷兵器時代,以2000人的傷亡擊敗高麗軍20多萬,1:100,因天氣轉冷,馬匹死亡率奇高,只好撤兵。但因為損失2000人,唐太宗嚎啕大哭,親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