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審定稿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1月前言 1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 8第一節礦山簡介 8第二節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 10第三節礦山開發利用方案(初步設計)概述 11第四節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 34第二章礦區基礎信息 40第一節礦區自然地理 40第二節礦區地質環境背景 43第三節礦區社會經濟概況 68第四節土地利用現狀 69第五節礦山及周邊其他人類重大工程活動 73第六節礦山及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案例分析 77第三章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和土地損毀評估 83第一節礦山地質環境與土地資源調查概述 83第二節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 84第三節礦山土地損毀預測與評估 114第四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與土地復墾范圍 130第四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 140第一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140第二節礦區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 141第五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程 157第一節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損毀預防 157第二節礦山地質災害治理 161第三節礦區土地復墾 166第四節含水層破壞修復 180第五節水土環境污染修復 180第六節礦山地質環境監測 180第八節礦區土地復墾監測和管護 187第六章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作部署 190第一節總體工作部署 190第二節階段實施計劃 190第三節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192第七章經費估算及進度安排 197第一節經費估算依據 197第二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經費估算 203第三節土地復墾工程經費估算 220第四節總費用匯總與年度安排 240第八章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 248第一節組織保障 248第二節技術保障 248第三節資金保障 249第四節監管保障 249第五節效益分析 249第六節公眾參與 251第九章結論與建議 252第一節結論 252第二節建議 255附圖順序號名稱尺11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圖1:1000022礦區土地利用現狀圖(1-20)1:500033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1:1000044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區土地損毀預測圖1:1000055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區土地復墾規劃圖1:1000066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1:1000077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圖1:1000088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近期)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1:1000010、原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局《關于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初步設計的批復》(內煤局字[2017]121號);11、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于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初步設計變更的批復》(內能煤運字[2021]440號);12、準格爾旗自然資源局《關于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井田項目是否涉及基本農田的復函》13、工業場地不動產權證1前言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以下簡稱“長灘露天煤礦”),礦區面積為***km2,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生產規模為****萬噸/年。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司局函》(國土資礦函[2013]42號)“關于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區范圍的復函”,批復礦區面積***km2,2019年6月20日,自然資源部頒發了采礦許可證,證號:C1000002019061110148331,礦區面積變更為***km2。該礦礦區范圍發生了變化,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的要求及《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需重新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022年5月,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委托內蒙古國土資源勘查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的相關工作。通過開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工作,實現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效率,避免或減少礦區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規范管理、有效保護、科學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及土地復墾,使礦山企業的生產環境和礦區人民的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為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頒發采礦許可證、礦業權人轉讓、變更、延續礦權,監督、管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實施情況提供依據。其具體任務:1、收集礦區氣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新構造運動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條件,闡明礦體賦存特征,查明地形地貌景觀和土地資源的損毀,含水層破壞、水污染問題,以及礦山地質災害問題,并對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做出全面評價。2、分析礦區存在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表現特征和成因,對各種環境問題對人員、財產、環境、資源及重要建設工程、設施的危害與影響程度,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狀況及效果,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防治難度進行現狀評估。3、根據《初步設計》,結合礦區地質環境條件,預測礦業活動可能產生、加劇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和引發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及規模,并對其發展趨勢、危害對象、2影響程度和防治難度進行分析論證和評估。4、根據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結果,進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和土地復墾責任范圍區分,制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提出相應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及土地復墾內容、技術方法和措施。5、進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土地復墾與監測工程的經費估算,提出保護與治理、監測的保障措施。依據(一)法律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09年8月27日修訂);國主席令第28號,2004年8月修正);8月14日修改發布);院令第394號,2003年11月);5、《土地復墾條例》(國務院令第592號,2011年3月);境保護法》(2015年1月);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4年7月修訂)8、《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2012年12月)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修正版);10、《內蒙古自治區地質環境保護條例》(2021年7月29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修訂)(二)政策文件1、《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2、《關于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016]63號);3、《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國發〔2011〕20號,國務院第157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2011年6月13日正式印發);4、《關于加強生產建設項目土地復墾管理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6]225號);35、《國務院關于促進集約節約用地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3號);6、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關于《內蒙古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辦法》廢止后有關事宜的通知(內自然資字[2019]528號);7、《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及礦產資源開發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水保13[2004]165號);8、《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4]69號文);9、《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關于取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指導意見》(財建[2017]638號);10、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財政廳、生態環境廳下發《內蒙古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11、《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自治區礦山環境治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內政辦發[2020]56號)12、《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國土資規〔2017〕4號)13、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方案的通知(內政發〔2020〕14、《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名錄管理辦法(試行)》15、《鄂爾多斯市綠色礦山建設管理條例》16、《準格爾旗委辦公室旗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準格爾旗綠色礦山建設生態修復(提升)治理二十條措施》的通知》(準黨辦政字[2023]1號)(三)技術標準與規范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2016年12月);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編制規范》(DZ/T223-2011);3、《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GB/T40112-2021);4、《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TD/T1031-2011);5、《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2-2013);6、《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7、《生產項目土地復墾驗收規程》(TD/T1044-2014);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2008)。49、《關于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的通知》內國土資字[2018]191號10、《內蒙古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預算定額標準》(2013年)11、《內蒙古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驗收標準(試行)》12、《煤炭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DZ/T0315-2018)13、《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16453.6-2008)14、《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計算方法》(GB/T15774-2008)通則》(TD/T1070.1-2022)16、《礦山生態修復技術規范-煤炭礦山》(TD/T1070.2-2022)18、相關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察規程、規范。(四)有關技術資料1、2018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煤田地質局153勘探隊編制的《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煤田長灘露天煤礦煤炭資源儲量核實報告》。3、2017年5月,大地工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提交的《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初步設計》;4、《內蒙古自治區煤炭工業局關于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初步設計的批復》(內煤局字[2017]121號);5、2021年7月,大地工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提交的《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初步設計變更》;6、《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關于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初步設計變更的批復》(內能煤運字[2021]440號);7、2015年8月,內蒙古國土資源勘查開發院編制的《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8、準格爾旗自然資源局《關于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井田項目是否涉及基本農田的復函》9、土地利用現狀圖51、礦山服務年限根據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及初步設計,露天煤礦開采境界內設計可采儲量******萬噸,原煤量****Mt。按設計原煤生產能力****萬噸/a,儲量備用系數1.1計算,礦山設計服務年限為**年。其中,首采區設計可采儲量****萬噸,原煤量****萬噸。按設計原煤生產能力****萬噸/a,儲量備用系數1.1計算,首采區設計服務年限為**年。由于本礦礦建工程量較大,設計礦建工期為54個月(合計為4.5年),礦山于2021年11月開始進行露天剝離工程,剩余礦建期為4年。2、采礦證年限礦山于2019年6月20日取得了采礦許可證,證號:C1000002019061110148331,。3、方案服務年限、適用年限《初步設計》對首采區的開采系統及工程布置等進行了詳細設計,本方案服務年限根據采礦證的剩余服務年限***年,治理復墾期2年,植被管護期3年,確定方案服務年限為***年,即*****年。編制基準期為2022年6月。方案每5年對其進行一次修訂,方案的適用年限為5年,即2022年7月~2027年6月,方案適用期以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將審查結果向社會公示結束之日算起。本《方案》服務年限內礦業權發生變更,則復墾責任與義務將隨之轉移到下一個礦業權單位。實際生產過程中若開采工藝、開采范圍和開采方式等發生變更,礦山應根據實際情況重新編制該方案,并報有關主管部門備案。況(一)工作程序本次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編寫工作嚴格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規定的程序進行(見圖0-1),大致工作流程為:接受委托→成立項目組→收集資料→開展野外調查→資料匯總、綜合研究→編制方案。6圖0-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程序圖(二)工作方法1、收集礦區社會經濟、自然地理、地質條件、土壤植被分布、土地利用現狀及規劃、礦山初步設計等相關資料,對礦區內地質環境條件的基本特征進行綜合分析,找出與礦區開采活動相關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確定評估范圍和評估級別。2、野外(實測或利用)采用1:5000地形圖作為底圖,開展礦山地質環境和土地資源調查,實地調查復墾區土壤、水文、土地利用、土地損毀、礦山地質環境破壞等情況,調查范圍面積**km2,對災害點和重要地質現象進行詳細記錄和拍照,野外調查內容主要是對區內交通、居民飲用水井、村莊、植被覆蓋率、地形地貌、現狀地質環境條件等進行了調查,基本查明了評估區內的地質環境現狀問題和土地損毀現狀,保證了調查的質量。3、資料整理,選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的標準和措施,明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的目標,確定礦山地質環境評估范圍、評估級別以及土地復墾區和復墾責任范圍;進行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包括現狀評估、預測評估)和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包括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土地損毀分析與預測);根據礦山地質環境現狀、分布特征、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結果,進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同時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公眾參與意見及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結果,確定土地復墾單元;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分區及土地復墾單元,提出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措施,進行相關治理及復墾工程設計及經費估算,同時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計劃進行年度工作安排,給出相應的保障措施,完成了礦山地質環境7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的編制及圖件繪制工作。(三)完成的工作量礦山地質環境與土地復墾調查嚴格按規程、規范進行,主要包括資料收集和現場調查,于2022年7-9月編制完成了該《方案》,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見表0-1。本方案嚴格按照《編制指南》及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技術標準與規范及有關技術資料進行編制,該《方案》資料真實可信,數據準確,質量滿足要求,完成了預期的工作任務,達到了工作目的。表0-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工作量統計表工作內容完成工作量資料收集1、2018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煤田地質局153勘探隊編制的《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煤田長灘露天煤礦煤炭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證明;2、2017年5月,大地工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提交的《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初步設計》及批復(內煤局字[2017]121號);3、2021年7月,大地工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提交的《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初步設計變更》及變更批復(內能煤運字[2021]440號);4、2015年8月,內蒙古國土資源勘查開發院編制的《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5、準格爾旗自然資源局《關于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井田項目是否涉及基本農田的復函》6、土地利用現狀圖7、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社會經濟情況等野外調查調查方法采用礦區1∶5000地形地質圖,結合手持GPS、測距儀等對調查對象進行定點、上圖;廣泛的與村民溝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政策調查面積**km2地形地貌包括地形坡度、坡向、第四系覆蓋比例及厚度,地表水系調查。土地現狀核實對照土地利用現狀圖,對主要地塊進行地類核實,主要包括耕地的灌溉條件、交通運輸條件、農作物類型、產量及影響產量的主要因素等損毀場地露天采坑、工業場地的面積和地類公眾參與調查問卷9份數碼拍照321張水井調查走訪井深、靜水位、供水量其它包括人文景觀、重要交通、重要水利設施內部作業編制工作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附圖等審查工作礦方技術交流成果提交文本《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7張《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圖》1張、《土地利用現狀圖》20張、《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1張、《土地損毀預測圖》1張、《礦區土地復墾規劃圖》1張、《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1張、《地質災害危險性綜合分區評估圖》1張、《(近期)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1張。8第一章礦山基本情況第一節礦山簡介長灘露天煤礦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煤田南部,薛家灣鎮188°方位,距薛家灣鎮直線距離約30km。行政區劃隸屬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薛家灣鎮管轄。礦田南北最長9.67km,東西最寬6.37km,面積***km2。地理坐標為(2000國家坐標系):東經:111°09′06″~111°14′00″;北緯:39°32′17″~39°37′31″。北緯39°35′18″。(1)鐵路:大同-準格爾-東勝鐵路及呼和浩特-準格爾鐵路從礦田北約45km處通過,是承擔地區煤礦煤炭外運的專線,煤礦距薛家灣鎮直線距離約30km,到大同-準格爾鐵路唐公塔集裝站直線距離約29km。大馬鐵路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境內。線路自準東線接出,向南至終點站朔準鐵路馬柵站。線路全長58.89km。大馬鐵路從礦田西側經過,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鐵路專用線在大馬鐵路碾子灣站接軌。(2)公路:省道S103從礦區東部邊界外通過,沿S103向北直線距離約30km可達薛家灣鎮,從薛家灣鎮向西沿榮烏高速G18約142km可到達鄂爾多斯市政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區,與包茂高速G65、包神鐵路相接;向北沿S103省道約118km可到自治區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向南沿省道S103通往龍口鎮。新開工建設的大龍高速(大飯鋪-龍口鎮)從礦田西側經過。區內除主要干線公路網外,其它鄉間道路較多,本區鐵路、公路交通便利。區內除主要干線公路網外,其它鄉間道路較多,因此本區交通極為便利,詳見交通位9圖1.1-1交通位置圖況礦山名稱: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地理位置: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薛家灣鎮。采礦權人: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性質:有限責任公司。開采方式:露天開采。生產規模:****萬噸/年。礦區面積:***km2。開采標高:1110?740m。服務年限:礦山服務年限為**年,其中,首采區服務年限**年,礦山剩余基建期為4年,采礦證剩余服務年限為**年,采礦證到期時,首采區基本開采完成,本方案只考慮首采區。開采礦種及開采層位:煤炭,礦區內可采煤層自上而下有4、5上、5、6上、6、9號煤層。采區劃分及開采順序:根據《初步設計》將本礦劃分為四個采區,首采區、二采區、三采區,采區寬度為1600m~2000m,四采區采區寬度為2486m~3497m,開采順序為:首采區→二采區→三采區→四采區。第二節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2019年6月20日,自然資源部為采礦權人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頒發了采礦C019年6月20日至2049年6月20日,礦區范圍共由16個拐點圈定,礦區面積***km2,開采方式為露天開采,生產規模為****萬噸/年,開采標高1110~740m。礦區拐點坐標見表1.2-1。礦區南部剔除范圍面積為0.028km2,該區域為哈拉敖包水源地保護區。表1.2-1礦區范圍拐點坐標一覽表1980西安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拐點編號XY拐點編號XY1********1********2********2********3********3********4********4********5********5********6********6********7********7********8********8********9********9************************************************************************************************************************************************************************剔除范圍****************2′********2′************************4′********4′********面積:***km2;標高:1110~740m圖1.2-1礦區范圍示意圖第三節礦山開發利用方案(初步設計)概述2017年5月,大地工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提交了《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初步設計》,并取得批復(內煤局字[2017]121號)。2019年6月自然資源部頒發了采礦許可證,證號:C1000002019061110148331,因《采礦許可證》圈定的礦區范圍與劃定礦區范圍的批復范圍有較大變化,需對露天礦開采境界、資源儲量和運輸道路布置等進行調整,另結合國家和自治區相關要求,增加煤礦智能化建設內容,2021年7月,大地工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編制了《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及選煤廠初步設計變更》,并取得設計變更批復(內能煤運字[2021]440號)。本方案依據變更后的初步設計為依據進行編制,礦山初步設計主要情況概述如下:模長灘露天煤礦礦區面積***km2,采礦證生產能力為****萬噸/年,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附錄D.1礦山生產建設規模分類一覽表,礦山生產建設規模為“大型”。二、礦產資源儲量及剩余服務年限(一)礦產資源儲量1、地質資源儲量根據2018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煤田地質局153勘探隊提交的《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煤田長灘露天煤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長灘煤礦礦區范圍的共有6個可采煤層,編號為:日,礦區及首采區范圍內地質資源儲量如下:①礦區內資源儲量長灘劃定礦區范圍內查明煤炭總資源儲量191933萬噸;其中:探明的(預可研)經濟基礎儲量(121b)67598萬噸;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122b)84013萬噸;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40322萬噸。②首采區資源儲量長灘煤礦首采區煤炭總資源儲量74779萬噸;其中:探明的(預可研)經濟基礎儲量(121b)54187萬噸;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122b)5813萬噸;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14779萬噸。長灘礦田范圍內各煤層資源儲量估算結果見表1.3-2。表1.3-1可采煤層資源儲量估算標高及面積一覽表煤層號估算標高(m)估算面積(km2)424.515上2871544.326上58.99658999740~98029.23表1.3-2截止2018年5月31日長灘煤礦各煤層資源儲量估算結果表煤類核實范圍煤層編號賦煤標高資源儲量類型(編碼)查明資源儲量(萬噸)保有資源儲量(萬噸)其中首采區資源儲量(萬噸)長焰煤長灘露天煤礦礦區范圍4830333************∑************5上810333************∑************5810************************333************∑************6上765************************333************∑************6760************************333************∑************9980740333************∑************合計740************************333************∑************注:(111b)為探明的(可研)經濟基礎儲量,(121b)為探明的(預可研)經濟基礎儲量,(122b)為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333)為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2、工業資源儲量本礦地質構造簡單、煤層賦存較穩定,取推斷的資源量333可信度系數kx=0.85,經計算,長灘露天煤礦采礦權范圍內工業資源/儲量結果見表1.3-3。表1.3-3露天煤礦工業資源/儲量計算結果表序號煤層資源/儲量(104t)備注333kx合計14煤————********333資源量可信度25上煤————********35煤****************46上煤****************56煤****************69煤****************7合計****************3、設計資源儲量采礦權境界內為露天開采,其邊幫下壓煤,根據排土和采掘工程發展,采用端幫采煤的方式將端幫下煤炭資源回收,考慮與鄰礦開采安全留有一定安全煤柱、保持邊坡穩定等因素,按回采率50%開采。根據《初步設計》,露天煤礦設計資源/儲量計算結果見表1.3-4。表1.3-4露天煤礦設計資源/儲量計算結果表序號煤層露天煤礦工業/資源儲量露天煤礦設計資源/儲量14煤************25上煤************35煤************46上煤************56煤************69煤************7合計************4、露天煤礦設計可采儲量及原煤量根據《初步設計》設計可采儲量計算如下;1)采區間煤柱各采區間重復剝離區段煤柱底面寬度平均為140m。2)煤層頂、底板煤的損失與矸石混入原則所有煤層按頂、底板各損失0.05m的煤,同時頂、底板各混入0.05m的巖石。3)煤層內夾矸選采原則根據選擇的煤層開采工藝,單斗-卡車開采時的夾矸選采最小厚度為1.0m,即<1.0m的夾矸全部混入,≥1.0m的夾矸選采,選采時煤層開采損失及矸石混入原則與煤層頂、底板的損失及矸石混入原則相同。4)開采過程中的其它損失開采過程中考慮其他損失為1%。按上述煤層開采損失和矸石混入原則,露天煤礦設計可采儲量及原煤量計算結果見表表1.3-5露天煤礦設計可采儲量計算表序號煤層露天煤礦設計資源/儲量 采區間煤柱損失資源/儲量(104t)(104t)煤層采出率露天煤礦設計可采儲量(104t)14煤********************25上煤********************35煤********************46上煤********************56煤********************69煤********************7合計********************表1.3-6露天煤礦設計可采儲量及原煤量計算結果表序號煤層首采區(104t)首采區以外(104t)全區(104t)可采儲量原煤量可采儲量原煤量可采儲量原煤量14煤************************25上煤************************35煤************************46上煤************************56煤************************69煤************************7合計************************(二)服務年限根據《初步設計》礦山服務年限、首采區服務年限及礦建期如下:露天煤礦開采境界內設計可采儲量******萬噸,原煤量****Mt。按設計原煤生產能力****萬噸/a,儲量備用系數1.1計算,設計服務年限為**年。首采區設計可采儲量****萬噸,原煤量****萬噸。按設計原煤生產能力****萬噸/a,儲量備用系數1.1計算,首采區設計服務年限為**年。由于本礦礦建工程量較大,設計礦建工期為54個月(合計為4.5年),礦山于2021年11月開始進行露天剝離工程,剩余礦建期為4年。采礦證剩余服務年限為**年,采礦證到期時,首采區基本開采完成,本方案只考慮首采區。三、采區劃分及開采順序根據《初步設計》將本礦劃分為四個采區,首采區、二采區、三采區、四采區,采區寬度為1600m~2000m,四采區采區寬度為2486m~3497m,開采順序為:首采區→二采區→三采區→四采區。具體劃分結果見圖1.3-1。根據《初步設計》露天煤礦西部3號勘探線以南作為首采區,露天煤礦首采區地表及深部境界見圖5.1-7。露天煤礦首采區地表及深部境界拐點坐標見表1.3-7、1.3-8。拉溝位置為:在首采區北部拉溝,向南推進,拉溝長度1600m。具體位置見圖1.3-1。表1.3-7露天煤礦首采區地表境界拐點坐標表拐點編號Y(經距)X(緯距)拐點編號Y(經距)X(緯距)SD1********SD13********SD2********SD14********SD3********SD15********SD4********SD16********SD5********SD17********SD6********SD18********SD7********SD19********SD8********SD20********SD9********SD21********SD10********SD22********SD11********SD23********SD12********表1.3-8露天煤礦首采區深部境界拐點坐標表拐點編號Y(經距)X(緯距)拐點編號Y(經距)X(緯距)SS1********SS********SS2********SS********SS3********SS10********SS4********SS11********SS5********SS12********SS6********SS13********SS7********SS14********圖1.3-1采區劃分及開采順序示意圖設工程布局根據初步設計,首期開采長灘露天煤礦總平面布置主要為露天采場(包括內排土場)、外排土場、工業場地、表土堆放場、風井工業場地、混裝炸藥車地面制備站及爆破器材庫、鐵路裝車倉和礦區道路等,其工程布局見圖1.3-2。圖1.3-2地面建設工程布局示意圖1、露天采場(包括內排土場)首采區形成的露天采場地表東西長2.35km,南北寬1.45km,面積19.9346km2,露天開采由上至下分臺階進行剝離及開采,煤層及剝離臺階高度為15m,薄夾層臺階高度為8m~10m。表土工作幫臺階坡面角65°,端幫和工作幫最終到界臺階坡面角60°;采煤及巖石工作幫臺階坡面角70°,端幫和工作幫最終到界臺階坡面角65°,首采區最終露天采場邊幫高度及幫坡角見表1.3-9。表1.3-9首采區露天采場邊幫特征表露天煤礦邊幫幫坡角(o)首采區北幫26038首采區西幫北段23030首采區西幫南段28030首采區南幫31532首采區東幫北段23033首采區東幫南段37030內排土場:根據初步設計,達產年采掘場降深至9煤層底板,從達產年開始內排,達產第十三年實現全部內排,內排標準臺階高度為30m,內排土場分為卡車排土場和排土機排土場,卡車排土場排棄臺階高度15m,臺階坡面角為33°,最小工作平盤寬度為100m;內排土場西幫北段受內排空間、地形東高西低影響,局部超出地表240m,最終邊坡角度首期開采結束后,北部內排土場面積為11.2286km2,南部形成的最終采坑面積為8.706km2。排土場外排土場位于首采區拉溝位置的東側,緊鄰首采區開采境界,距首采區東部境界約Mm15m;排土機排土場排棄臺階高度15m~30m,排土場排土參數見表1.3-10~1.3-11最終排棄標高1306m~1334m。由于地形東高西低,外排土場北幫、東幫、南幫、西幫南段排棄高度約為60-198m,最終邊坡角度22°,西幫北段局部最高排棄高度為225m,整體邊坡最終幫坡角12°。從達產年開始內排,達產第十三年實現全部內排,露天煤礦至達產第十二年末累計剝離量2725.06Mm3,其中1526.87Mm3可實現內排,故外排總量為1198.19Mm3。按松散礦區東部城塔煤礦的工業場地壓占了外排土場東部部分區域,該工業場地范圍已取得建設用地不動產權證書,城塔煤礦與本礦山同為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礦山,根據開采規劃,外排土場不壓占該工業場地范圍,且預留200m安全距離,為了保證排土場容積不發生變化最終外排土場將向西南部擴大,外排土場面積仍為12.58km2。表1.3-10卡車排土場排土參數表項目單位外排土場內排土場排土臺階高度m30臺階坡面角°3333排土帶寬度m4040大塊滾落距離m22最小工作平盤寬度m90臺階平臺寬度m2020表1.3-11排土機排土場排土參數表項目單位外排土場內排土場排土臺階高度(上排)m排土臺階高度(下排)m30~4020~40巖石滾動距離m上排12,下排324~40臺階坡面角°3333最小工作平盤寬度m臺階平臺寬度m15~5615~56、工業場地工業場地位于采掘場北側300m左右,總面積為0.5886km2,其中,已取得不動產權證面積為327462m2。工業場地按生產功能分為:選煤廠、輔助生產區、行政生活區及其它場地,工業場地平面布置見圖1.3-3,各場地描述如下:(1)選煤廠選煤廠位于工業場地機修、倉庫區北側,南與機修、倉庫區道路分隔,露天礦兩條輸煤巷道(及棧橋)從廠區中部經過,井口房位置確定在北部;外來煤上煤系統布置在選煤廠工業場地的東北部,選煤廠生產系統中,根據工藝布置,選煤廠主要建(構)筑物有主廠房、篩分車間、破碎車間、原煤倉、末煤倉、矸石倉、特大塊煤倉、洗大塊煤倉、洗中塊煤倉、洗小塊倉、塊煤緩沖倉、末煤緩沖倉、濃縮車間、轉載點、帶式輸送機棧橋等。(2)輔助生產區輔助生產區主要包括汽油加油站、柴油加油站、加水站、110kV變電所、生活污水處理站、機修、倉庫區、組裝場(包括采掘及運輸設備組裝場、排土設備組裝場)。(3)行政生活區行政生活區布置在機修、倉庫區西側,西與機修、倉庫區道路分隔,辦公與生活設施集中布置。主要設有:辦公樓、宿舍、醫療保健站、救護及消防中隊等。(4)其他場地在首采區拉溝位置北側150m左右設置觀禮臺1處,正對采掘場,用于露天煤礦外來人員參觀。在首采區西北側200m處設采掘場排水處理站,用于收集正常降雨時采掘場內排水。選煤廠西側設置外包工程隊生活區及砼站。(5)場內道路工業場地場內道路呈方陣式城市型路網,是功能分區的分界和隔離帶,場內生產聯絡的通道。工業場地道路網由主干道和次干道組成。主干道為路面寬9.0m,總長度1300.0m;mm.0m和280.0m。(6)工業場地主要工程技術經濟指標根據初步設計,工業場地平場東側最大挖方高度54m,西側最大填方高度50m,場區設計綠地系數16.54%,工業場地建筑系數17.38%,場地利用系數72.31%。照片1.3-1建設中的工業場地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20圖1.3-3工業場地平面布置圖214、表土堆放場在露天礦剝離前、外排土場排土前及礦山地面設施建設前要對耕地、林地、草地的區域進行剝離,由于損毀后的土地在復墾時需要大量土源,因此剝離厚度為1.0m。現狀表土m預測首期剩余服務年限剝離表土總量為3024.41萬m3(見表1.3-12),根據“邊開采,邊治理”的原則,礦山及時對到界的排土場進行土地復墾工程,因此部分表土直接用于覆土工程,方量約為1484.236萬m3,剩余剝離的表土存放至表土萬m3。礦山擬設置表土堆放場2處,分別為表土堆放場-1、表土堆放場-2:表土堆放場-1位于外排土場北部,面積約為0.3km2,堆放高度為30m,分臺階進行堆表土堆放場-2位于外排土場南部,面積約為0.28km2,堆放高度為30m,分臺階進行m表1.3-12表土剝離量計算表單元名稱總面積(km2)現狀面積(km2)擬損毀面積(km2)預測表土剝離面積(km2)表土剝離厚度(m)表土剝離工程量 (m3)存放位置露天采場19.93460.97218.962618.449918449900表土堆放場-2、直接覆土外排土場2.580.625211.954811.4415111441500表土堆放場-2工業場地0.58860.52820.06040.053153100表土堆放場-1風井工業場地0.01810.01810.018118100表土堆放場-2混裝炸藥車地面制備站及爆破器材庫0.09260.09260.08989000表土堆放場-1礦區道路0.2963182300表土堆放場-1鐵路裝車倉0.01020.01020.010210200表土堆放場-1合計302441005、風井工業場地風井場地位于首采區露天采場與外排土場之間,距離采掘場240m,距離排土場185m,占地面積0.0181km2。場地聯絡道路與采掘場聯絡相接。場地內設建構筑物包括進風立井及通風、消防等相關設施,承擔著井下通風的任務。風井、通風管道、通風機及空氣加熱22室呈南北向線型布置,配電室靠近空氣加熱室西側,消防水池及泵房布置在通風系統的西側。場地出入口位于場地南角,與南側的聯絡道路相連,場地西部為停車場。6、混裝炸藥車地面制備站及爆破器材庫混裝炸藥車地面制備站及爆破器材庫布置在礦區北部,總面積為0.0926km2。有聯絡道路與進場道路、采掘場聯通。制備站內布置有5座硝酸銨庫房、1座硝酸銨中轉庫、上料工房、理化室、乳化劑和氧化劑庫、車庫、柴油罐棚、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綜合辦公室、門衛室等建筑。爆破器材庫位于混裝炸藥車地面制備站向東北側,有聯絡道路與進場道路、采掘場聯通。場地內布置有5座2號巖石炸藥庫、1座導爆索庫、1座雷管庫、雷管檢查室、門衛及值班室、崗哨等建、構筑物,庫房建筑型式均為地面式。7、鐵路裝車倉擬建的長灘露天煤礦專用線(大(大飯鋪)馬(馬柵)鐵路)在大馬線碾子灣站小里程端接軌。設鐵路裝車倉位于首采區西側,面積為0.0102km2。(1)露天煤礦外部道路根據初步設計,新建進場外部公路,總面積0.0927km2,分別為:mm,路面寬9m,占地0.0273km2。哈拉敖包村史家敖包至長灘村通村油路(進場公路):從礦區東北角與薛魏公路連接。(2)露天煤礦聯絡道路主要為各場地的連接道路,道路路基寬5~35m,路面寬4~26m,露天煤礦聯絡道路總面積為0.2963km2,其中,泥結碎石路和瀝青混凝道路土路面積為0.1257km2,原生土路開采工藝及開采方法(一)開采工藝1、采煤開采工藝及輸煤系統煤層全部采用單斗—卡車—采掘場內半移動式破碎站—帶式輸送機半連續工藝開采。工藝系統為:液壓挖掘機—自卸卡車—采掘場內半移動式破碎站—端幫巷道、提升斜井內23帶式輸送機—地面帶式輸送機—選煤廠。2、剝離開采工藝表土層剝離工藝:采用單斗—卡車間斷工藝,選用3.4m3液壓挖掘機采掘,匹配載重50t自卸卡車運輸。煤系地層以上巖石層剝離工藝:采用液壓挖掘機—帶式輸送機—排土機半連續工藝。上部4煤、5上煤、5煤間和下部6上、6煤間及6煤至9煤間剝離工藝:采用單斗—卡車開采工藝。(二)開采方法煤系地層以上巖石剝離采用單斗-帶式輸送機的半連續工藝部分采用液壓挖掘機-帶式輸送機半連續系統進行開采,不適宜部分的煤層間巖石采用單斗—卡車工藝進行開采。煤系地層以上半連續系統開采臺階及以下剝離臺階采用傾斜劃分;半連續系統負擔臺階以上剝離臺階采用水平劃分。(1)半連續開采工藝煤系地層以上采用單斗-帶式輸送機的半連續工藝部分150m厚度巖石剝離物采用5套單斗-帶式輸送機半連續系統進行開采。液壓挖掘機—帶式輸送機—排土機半連續系統開采程序如下:①穿孔爆破穿孔、爆破從機頭站向機尾站方向順序進行,爆破采用多排垂直深孔微差壓碴爆破,坡頂碴體寬度6m,坡底碴體寬度15.54m。爆破后,爆堆伸出長度為6m,爆破后碴體堆積②上部臺階開采開始由履帶推土機修建液壓挖掘機行走的斜坡道,然后液壓挖掘機行走至高5m的位置開始修建工作平臺,液壓挖掘機開始作業,液壓挖掘機向前推進的同時修建高5m的工作平臺。在機頭、機尾死區由推土機配合前裝機進行采裝,前裝機通過卸料小車直接卸到帶式輸送機上,由帶式輸送機運至排土場排棄。完成對上部臺階開采后,液壓挖掘機沿由推土機提前修建的斜坡道-上部臺階坡頂-下部臺階坡頂進入下部臺階工作,在上部臺階機尾站工作的挖掘機進入到下部臺階機頭站附近工作。③下部臺階開采在上部臺階工作完成的液壓挖掘機沿由推土機修建的斜坡道下到高5m的位置開始修24建工作平臺,液壓挖掘機向前推進的同時修建高5m的工作平臺。在機頭、機尾死區由推土機配合前裝機進行采裝,前裝機通過卸料小車直接卸到帶式輸送機上,由帶式輸送機運至排土場排棄。完成對上部臺階開采后,挖掘機沿由推土機提前修建的斜坡道進入上部臺階工作。④帶式輸送機移設采掘帶寬度為22m,實行一爆兩采,一采一移的開采原則,上部臺階爆破一次需對帶式輸送機移設兩次。第一次帶式輸送機移設距離為14m,移設時間為7天;第一次帶式輸送機移設距離為8m,移設時間為4天。上部臺階帶式輸送機移設方式和上部臺階相同,在上部臺階第二次移設時,端幫帶式輸送機也向前延伸接長,兩者平行進行。隨后單斗挖掘機進行分臺階的采掘作業。當挖掘機在上部臺階工作時,下部臺階進行爆破和帶式輸送機移設工作,當挖掘機在下部臺階工作時,上部臺階進行爆破和帶式輸送機移設工作,挖掘機工作效率可以充分利(2)間斷工藝半連續工藝下部剝離以及煤層間薄夾層采用3.4m3單斗挖掘機匹配50t自卸卡車開采。煤方法首采區煤層累計總厚平均為28.36m,煤層近水平賦存,傾角5°左右,設計煤層均采用傾斜分層,頂板露煤的開采方式。根據選用的開采工藝,各煤層采用斗容3.4m3液壓挖掘機采掘,由載重50t級自卸卡車運往設置在5煤底板、6上煤底板的半移動破碎站,破碎后經端幫巷道及提升斜井內帶式輸送機及地面帶式輸送機運往選煤廠。開采過程中(包括拉溝降段),煤層頂、底板三角煤、巖均由前裝機和推土機輔助處(三)開采參數間斷工藝剝離臺階與采煤臺階:煤系地層上覆剝離及層間剝離的標準臺階高度15m,在設備采掘作業時,進行分層采掘,分層高度為5m,液壓挖掘機-帶式輸送機系統剝離臺階:其剝離臺階采用傾斜分層,每套半連續系統服務的臺階高度為30m,分兩個臺階開采,每個臺階高度為15m。252.臺階坡面角表土工作幫臺階坡面角65°,端幫和工作幫最終到界臺階坡面角60°;采煤及巖石工作幫臺階坡面角70°,端幫和工作幫最終到界臺階坡面角65°。3.采掘帶寬度(1)液壓挖掘機-帶式輸送機半連續剝離系統采掘帶寬度為22m,實行一爆兩采,一采一移的開采原則。(2)間斷工藝采掘帶寬度:剝離和采煤單斗—卡車采掘帶寬度均為40m。溝寬度拉溝底寬為35m。5.最小工作平盤寬度(1)單斗—卡車最小工作平盤寬度表土臺階采掘裝車作業平盤最小寬度為80m,非采掘裝車作業平盤最小寬度40m;巖石和采煤單斗挖掘機采掘裝車作業平盤最小寬度為85m,非采掘裝車作業平盤最小寬度45m。(2)液壓挖掘機-帶式輸送機半連續系統最小工作平盤寬度主要包括采掘帶寬度,壓碴碴體寬度,爆堆伸出寬度,帶式輸送機占用寬度,維修道路寬度及安全距離等,最小工作平盤寬度為61.5m。6.工作線最小長度3.4m3單斗挖掘機剝離及采煤工作線最小長度確定為300m;剝離半連續系統的工作線長度為其采掘平盤全長。(四)端幫組成要素及參數露天煤礦端幫由運輸平盤和安全平盤組成,西端幫設置有自卸卡車運輸平盤和安全平盤,東端幫受單斗—帶式輸送機半連續系統的影響布置有自卸卡車運輸平盤、帶式輸送機運輸平盤及安全平盤。自卸卡車運輸平盤寬度為35m,帶式輸送機運輸平盤寬度為30m,安全平盤寬度為5m,端幫組成要素及參數見圖1.3-4。26圖1.3-4達產后東端幫組成要素及參數示意圖、開拓運輸系統剝離運輸方式為:煤系地層以下全部采用自卸卡車運輸,煤系地層以上部分采用自卸卡車運輸,另一部分采用帶式輸送機運輸。煤的運輸方式為:原煤由卡車運至采掘場內半移動式破碎站(破碎站分別位于5、6上煤煤層底板),原煤破碎后→端幫短平巷帶式輸送機→端幫運輸大巷帶式輸送機→提升井筒帶式輸送機→井口房→破碎車間→輸煤棧橋→原煤倉→選煤廠。道(一)輸煤巷道布置及井口位置首采區開采的5、6上號煤煤層埋深約180m~+250m之間,露天煤礦邊坡穩定角度大于30°。本礦輸煤系統共布置2個主斜井提升系統,分別為1#主斜井提升系統、2#主斜井提升系統。1、井筒數目、用途、布置及裝備本輸煤系統共布置3個井筒,即1號提升斜井、2號提升斜井、進風立井。工業場地,設1號提升斜井(14°)、2號提升斜井(11.5°)2個井筒。風井場地,布置進風立井1個井筒。(1)1號提升斜井1號提升斜井,井口標高+1132.0m,落底標高+981.0m,傾角11.5°,斜長757m凈寬274.6m,直墻半圓拱斷面,凈斷面積14.70m2;安裝一條帶式輸送機,布置一部往復式架空乘人裝置,井筒內敷設消防灑水管、通信電纜;擔負煤炭提升及井筒檢修任務,作為回風井及安全出口之一。(2)2號提升斜井4.0m,直墻半圓拱斷面,凈斷面積11.90m2;安裝一條帶式輸送機,井筒內敷設消防灑水管、供電、通信及監測監控電纜;擔負煤炭提升任務,作為回風井及安全出口之一。(3)進風立井m凈斷面積7.07m2;井口安設防爆門;作為輸煤巷道系統進風井。表1.3-13井筒特征表井筒特征井筒名稱1號提升斜井2號提升斜井進風立井井筒坐標經距Y************緯距X************井口標高(m)井筒傾角(°)1.590提升方位角176°39'178°30'垂深或斜長(m)757786216井筒直徑或寬度(m)凈4.64.03.0掘進5.4/4.94.8/4.3井筒斷面(m2)凈701.907.07掘進17.00井筒支護/mm配筋段400400500正常段300井筒裝備帶式輸送機、架空乘人裝置、消防灑水管、通信電纜帶式輸送機、消防灑水管、供電、通信、監測監控電纜防爆門巷布置原煤運輸系統共布置兩條巷道,分別為5煤、6上煤端幫運輸大巷,運輸巷道主要作為原煤運輸通道。5煤、6上煤端幫運輸大巷分別沿5、6上號煤層底板布置,5煤、6上煤端幫運輸短平巷直接與端幫運輸大巷搭接,每隔120m布置一條端幫運輸短平巷。(二)輸煤巷道運輸原煤運輸系統:煤炭運輸采用帶式輸送機方式。28輔助運輸方式:井筒檢修所需的輔助運輸材料采用往復式架空乘人裝置運輸;井下大巷所需的檢修材料、大件設備等經露天煤礦邊坡運至坑底,再轉運至端幫運輸短平巷。端幫運輸短平巷輔助運輸方式采用絞車牽引600mm軌距、1.0t固定箱式礦車(型號MGC1.1-6)的運輸方式,鋪設30kg/m軌道。端幫運輸短平巷與端幫運輸大巷之間鋪設道岔,輔助運輸材料經礦車直接轉至端幫運輸大巷。端幫運輸大巷輔助運輸系統采用無極繩連續牽引車運輸設備。工藝流程分選粒級:150~13mm。選煤工藝:500~150mm手選,150~13mm塊煤采用重介淺槽分選,13~6mm采用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分選,6~0mm粉煤不分選。洗選過程產生的1~0.25mm粗煤泥采用煤泥離心機回收,0.25~0mm細煤泥采用壓濾機回收。工藝流程簡述:露天煤礦來煤(500~0mm)由帶式輸送機運至破碎車間原煤分級篩進行分級,分級將煤篩分為500~150mm特大塊和<150mm原煤。500~150mm特大塊經過手選揀雜后,既可以作為特大塊銷售,也可以破碎到150mm以下,與150~0mm級一起去原煤倉儲存。入選時原煤(150~0mm)由原煤倉轉載進入篩分車間,在篩分車間由脫粉分級篩篩分為150~13mm塊煤、13~6mm粒煤和<6mm粉煤三個級別。150~13mm塊煤、13~6mm粒煤運至主廠房洗選。<6mm粉煤既可以去電廠,也可以經主廠房去末煤倉儲存外銷。150~13mm塊原煤進入主廠房后,先由篩孔為6mm的塊煤脫泥篩進行濕法脫泥,脫泥后的150~13mm塊煤入淺槽分選機分選出塊精煤和塊矸石兩個品種,塊精煤經脫介分級篩脫介脫水,分為150~25mm洗混塊和25~13mm洗小塊兩個級別,25~13mm洗小塊由離心機脫水,作為洗小塊產品。150~25mm洗混塊既可以直接運至塊煤倉,也可以由破碎機破碎到<50mm作為精煤產品。150~25mm洗混塊在塊煤倉上由分級篩分為150~80mm洗大塊和80~25mm洗中塊;塊矸石由脫介篩脫介脫水后運至矸石倉。13~6mm粒度級原煤進入主廠房,進入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分選出精煤、中煤、矸石三個品種,精煤經脫介篩脫介脫水、離心機脫水后作為精煤產品;中煤經脫介篩脫介脫水、離心機脫水后作為中煤產品摻入電煤;矸石經脫介篩脫介脫水后運至矸石倉。塊煤脫介篩下的合格介質去合格介質桶,稀介質和分流出的部分合格介質、洗小塊離心機離心液去磁選機磁選,磁選精礦去合格介質桶。磁選尾礦去脫泥篩做噴水用。29末煤脫介篩下的合格介質去合格介質桶,稀介質和分流出的部分合格介質、末煤離心機離心液去磁選機磁選,磁選精礦去合格介質桶。磁選尾礦去粗煤泥回收系統。塊煤脫泥篩篩下的<6mm煤由直線振動篩、末煤離心機脫水回收后去摻入電煤。末煤直線振動篩篩下煤泥水、末煤離心機離心液、末煤磁選尾礦經分級旋流器分級后,底流1~0.25mm級粗粒煤泥經由振動弧形篩、煤泥離心機脫水后摻入電煤。分級旋流器溢流去濃縮機濃縮后再由壓濾機脫水,壓濾煤泥既可以全部摻入末原煤,也可以全部轉載去電廠儲煤場。濃縮機溢流作為澄清水廠內閉路循環使用。主廠房內末煤、<6mm粉煤、粗煤泥、煤泥、中煤、既可以去篩分車間進入至電廠的帶式輸送機作為電煤,也可以進入末煤倉。十、方案適用期(近期)開采規劃礦山目前正在進行露天剝離工程,根據初步設計礦建工期為54個月(合計為4.5年),礦山于2021年11月開始進行露天剝離工程,剩余礦建期為4年,本方案的適用年限為5年,即2022年7月~2027年6月,近期礦山開采規劃如下:第1~4年,即2022年7月~2026年6月,礦山繼續進行礦建工程,礦建工程進度計劃m3(其中包括110萬m3的重復剝離量,以及 (70萬噸);第5年,2026年7月~2027年6月,為礦山移交生產過渡期,將開拓至5煤層底部,對4、5上、5號煤層進行采掘,生產煤量為600萬噸,剝離量7046萬m3,其中剝離表土mm露天煤礦各年排棄計劃表)。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30表1.3-14礦建工程進度計劃表項目礦建期合計半單斗-卡車負擔量(104m3)半連續以上第四系653.46560.8001347.26半連續以上巖石61.4261.600589半連續以下第四系232657000889半連續以下巖石1083.44588.61413.5878.55438507填方量000合計2230.2660681413.5878.511855.26半連續系統負 擔量(104m3)4號系統第四系(①號層位)060000600巖石(①號層位)060000600重復剝離量(松方)(①號層位)000巖石(④號層位)00026592號系統第四系(②號層位)0087.3.7275巖石(②號層位)00992.733224383號系統第四系(③號層位)0000巖石(③號層位)0038975號系統巖石(⑤號層位)0000半連續負擔第四系量060087.3.7985半連續負擔巖石量06002072.73608.3459910880合計0216037964709剝離量合計(104m3)2230.2673783573.54674.5597423830.26剝離量合累計(104m3)2230.269608.2613181.7617856.2623830.2631表1.3-15露天煤礦各年排棄計劃表期采掘場內排量(104m3)外排量(104m3)煤量(104t)剝離量(104m3)剝采比(m3/t)排土機排棄量卡車排棄量合計排土機排棄量卡車排棄量合計礦建7023830——023830600704606000704678707.870600078707.107387.53972.52000142007.175005130126302000142007.1750443051806750227090202000168008.43750575595053750354572952000168008.4450066253000267556752000168008.44500821012710300040902000168008.44500855013050300075037502000168008.445008550130503000750375020002200045001055015050300039506950200022000450016230300027705770200022000450013835183353000665366520002200045001368018180300082038202000220006000127021870232982000167608.3875009260167600002000167608.3875009260167600002000167608.3875009674167600002000167608.3875009729167600002000167608.3875009260167600002000167608.3875009260167600002000167608.3875009260167600002000167608.389900017189016760000合計(104m3)4327040653619800034378028676774752.545066.59819方案適用期末,礦山進入生產過渡期,主要形成露天采場、外排土場、表土堆放場、工業場地、風井工業場地、混裝炸藥車地面制備站及爆破器材庫、鐵路裝車倉和礦區道路等(見圖1.3-5):圖1.3-5近期工程布局示意圖1、近期露天采場適用期末礦山進入生產過渡期,形成露天采場面積為3.1628km2,最低開采標高為920m,露天采場向南推進,北部形成最終邊幫,南部形成17個剝離平臺,邊坡高度為198-240m。露天開采由上至下分臺階進行剝離及開采,煤層及剝離臺階高度為15m,薄夾層臺階高度為8m~10m。表土工作幫臺階坡面角65°,端幫和工作幫最終到界臺階坡面角60°;采煤及32巖石工作幫臺階坡面角70°,端幫和工作幫最終到界臺階坡面角65°(見圖1.3-5)。2、近期外排土場至適用期末,礦山剝離巖石總量為30717萬m3,全部排放至外排土場,外排土場面積增加3.9206km2,至適用期末外排土場面積為4.5458km2,北部達到排放邊界,排土場頂部標高為1306m,排放高度為140-198m。外排土場分為卡車排土場和排土機排土場,卡車排土場排棄臺階高度15m;排土機排土場排棄臺階高度15m~30m,臺階坡面角為33°,最終度22°(見圖1.3-5)。3、近期表土堆放場現狀已剝離表土約50萬m3,近期對露天采場、外排土場增加區域及工業場地擴建區、風井工業場地、混裝炸藥車地面制備站及爆破器材庫、礦區道路、鐵路裝車倉等地面設施其中,90.569萬m3用于外排土場的覆土工程,剩余的全部堆放于表土堆放場內,方量約為539.531萬m3,近期末表土存放場內存放表土總量為589.531萬m3,全部存放至表土堆放場-1內,近期末表土堆放場-1擬占地面積為0.21km2,堆放高度為30m,分臺階進行堆表1.3-16近期表土剝離量計算表單元名稱總面積(km2)現狀面積(km2)近期擬增加(km2)預測表土剝離面積(km2)表土剝離厚度(m)表土剝離工程量 (m3)表土存放位置露天采場19.93460.9722166800表土堆放場-1外排土場2.580.62523.92063.781513781500直接覆土工業場地0.58860.52820.06040.053153100表土堆放場1風井工業場地0.01810.01810.018118100表土堆放場-1混裝炸藥車地面制備站及爆破器材庫0.09260.09260.08989000表土堆放場1礦區道路0.2963182300表土堆放場1鐵路裝車倉0.01020.01020.010210200表土堆放場16301000區道路至近期末,露天煤礦外部道路全部建成,總面積0.0927km2。內部聯絡道面積為330.2963km2。5、近期其他地面設施工業場地、風井工業場地、混裝炸藥車地面制備站及爆破器材庫、鐵路裝車倉等均按混裝炸藥車地面制備站及爆破器材庫面積為0.0926km2,鐵路裝車倉面積為0.0102km2。十一、主要廢棄物類型及處置情況(一)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情況1、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情況礦山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有土巖剝離物、煤矸石、生活垃圾等。(1)土巖剝離物根據初步設計,首采區剝離總量為406536萬m3(見表1.3-14露天煤礦各年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BJ50-145-2012 城鎮道路路基設計規范
- 辦公自動化運維方案
- (高清版)DB54∕T 0467-2025 保護地蘆筍栽培技術規程
- 保險理賠員考試題庫
- 安全生產統計分析練習試卷1(共141題)
- 浙江省臺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期末質量評估政治試卷(含答案)
- 湖北省八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生物試卷(含答案)
- 山東美術館組織活動方案
- 居家安全游園活動方案
- 小門店活動策劃方案
- 《石油化工工程建設費用定額》2025
- 鸚鵡熱護理疑難病例討論
- 企業會計面試題及答案
- 連云港事業單位筆試真題2024
- 影視制作基地裝修施工合同
- 河北省唐山市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中考聯考生物試卷含解析
- 2025年山東威海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內分泌科室院感工作總結
- 2025年儲能系統電池合同
- 餐飲服務企業各項管理制度體系
-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0月期中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