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土體測試 標準貫入試驗_第1頁
原土體測試 標準貫入試驗_第2頁
原土體測試 標準貫入試驗_第3頁
原土體測試 標準貫入試驗_第4頁
原土體測試 標準貫入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土體測試標準貫入試驗第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圓錐動力觸探試驗1.概述2.試驗的基本原理3.儀器設備4.試驗方法和主要技術要求5.影響因素和試驗指標的修正6.試驗資料的整理與成果的應用第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概述圓錐動力觸探試驗(DPT:dynamicpenetrationtest)是利用一定的錘擊動能,將一定規格的圓錐探頭打入土中,然后依據貫入擊數或動貫入阻力判別土層的變化,確定土的工程性質,對地基土做出巖土工程評價。第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試驗目的動力觸探試驗指標主要用于以下幾個目的:(1)評定砂土的孔隙比或相對密實度、粉土及粘性土的狀態。(2)估算土的強度和變形模量。(3)評定場地地基的均勻性及承載力。(4)探查土洞、滑動面、軟硬土層界面等。(5)估算樁基持力層和承載力。(6)檢驗地基加固與改良的質量效果。第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適用范圍第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2.試驗的基本原理DPT的基本原理可以用能量平衡法來分析。在一次錘擊作用下的功能轉換按能量守恒原理,其關系為:Em----穿心錘下落能量;Ek----錘與觸探器碰幢時損失的能量;Ec----觸探器彈性變形所消耗的能量;Ef----貫入時用于克服桿側壁摩阻力所耗能量;Ep----由于土的塑性變形而消耗的能量;Ee----由于土的彈性變形而消耗的能量Em=Ek+Ec+Ef+Ep+Ee第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動貫入阻力Rd考慮在動力觸探測試中,只能量測到土的永久變形,故將和彈性有關的變形略去,可推導得土的動貫入阻力Rd為:e——貫入度(mm),每擊貫入的深度;M——重錘質量;m——觸探器質量;A——圓錐探頭底面積(m2)第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平均傳至探頭的能量,消耗于探頭貫入土中所作功(Ep=Rd*A*h/N)可見平均傳至探頭的能量與探頭單位面積的動貫入阻力相關。當規定一定的貫入深度,采用一定規格(規定的探頭截面、圓錐角和質量)的落錘和規定的落距,那么,錘擊數N的大小就直接反映了動貫入阻力的大小,即直接反映被貫入土層的密實程度和力學性質。因此,實踐中常采用貫入土層一定深度的錘擊數作為DPT的試驗指標。第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3.儀器設備導向桿提引器穿心錘錘座探桿探頭第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試驗方法和主要技術要求4.1試驗方法圓錐動力觸探試驗的類型,按貫入能力的大小可分為輕型、重型和超重型3種。4.2試驗技術要求(1)采用自動落錘裝置;(2)觸探桿最大偏斜度不應超過2%,錘擊貫入應連續進行;同時防止錘擊偏心、探桿傾斜和側向晃動,保持探桿垂直度;錘擊速率每分鐘宜為15—30擊;(3)每貫入1m,宜將探桿轉動一圈半;當貫入深度超過10m,每貫入20cm宜轉動探桿一次;(4)對輕型動力觸探,當N10>100或貫入15cm錘擊數超過50時,可停止試驗;對重型動力觸探,當連續三次N63.5>50時,可停止試驗或改用超重型動力觸探。第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中國動力觸探的分類及設備第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1輕型動力觸探(N10)1、試驗設備主要由圓錐頭、觸探桿、穿心錘三部分組成。觸探桿系用直徑25mm的金屬管,每根長1.0—1.5m,穿心錘重10kg。2、試驗要點

(1)先用輕便鉆具鉆至試驗土層標高,然后對所需試驗土層連續進行觸探;(2)試驗時,穿心錘落距為50cm,使其自由下落,將探頭豎直打入土層中,每打入土層30cm的錘擊數即為N10;

(3)若需描述土層時,可將觸探桿拔出,取下探頭,換上輕便鉆頭,進行取樣;(4)本試驗一般用于貫入深度小于4m的土層;(5)當N10>100時或貫入0.15m超過50時,可停止試驗;第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地基土承載力與變形模量的確定第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砂土密實度的確定第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2重型動力觸探(N63.5)1、試驗設備設備規格及探頭構造,如圖所示。觸探桿一般采用直徑42mm、穿心錘重63.5kg。

2、試驗要點

(1)試驗前,觸探架應安裝平穩,保持觸探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超過2%;(2)試驗時,應使穿心錘自由下落,落距為76cm;(3)錘擊速度宜控制在每分鐘15—30擊,打入過程應是連續的;(4)及時記錄每貫入0.1m的錘擊數,也可記錄每一陣擊的貫入度,然后再換算為每貫入0.10m所需的錘擊數;(5)對于一般砂、圓礫和卵石、觸探深度不宜超過12—16m;(6)當連續三次N63.5>50擊時,若要繼續觸探,可考慮使用超重型動力觸探;(7)每貫入1m,宜將鉆桿轉動一圈半;當貫入深度超過10m,每貫入20cm宜轉動鉆桿一次。第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確定地基土的承載力和變形模量《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地質勘察規范》推薦使用的地基土承載力標準值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確定砂土的孔隙比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確定砂土的密實度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確定樁的持力層和承載力

(1)確定樁基持力層對有建筑經驗的地區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如廣州地區,上部為淤泥,底部為紅砂巖殘積土或直接為基巖,動力觸探穿過軟土層即到樁的持力層。因此利用動力觸探,快速、有效,節約了鉆探工作量,得到廣泛的使用,但必須是有經驗的地區,并配少量鉆孔驗證。對沒有經驗的地區,要持謹慎的態度,以免產生誤判。

(2)確定單樁承載力沈陽市樁基礎試驗研究小組根據沈陽樁的持力層主要為砂層。利用重型動力觸探與單樁靜載荷試驗所得出的單樁容許承載力建立的相關關系,得到用重型動力觸探計算單樁承載力標準值的經驗公式。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3超重型動力觸探(N120)1、試驗設備及技術規格穿心錘:質量120kg,落距100cm,自由落錘;探頭:圓錐角60,直徑74mm,截面積40cm2;直徑60mm,長度1-1.5m/節,質量11.4kg/m;錘墊、導向桿、探頭的總質量約15.0kg。2.適用范圍主要適用于貫入指標N120為6擊以上(N63.5>15擊)的中密、密實卵石層和含有少量漂石的卵石層,不適用于砂類土和漂石層。觸探最大深度不超過20m。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N120動力觸探在工程勘察的實踐中主要應用于如下方面:(1)查明卵石層的密實度和均勻性,并與鉆探和工程物探資料相結合進行分層、定名和地基評價。(2)圈定卵石層內的軟弱夾層,選擇樁基持力層和確定需要進行加固處理(如灌漿、振沖等)的范圍。(3)評估地基的承載力和變形。(4)查明基巖的埋深和軟質巖石強風化帶的厚度。

(5)檢驗砂卵石人工墊層地基和碎石樁地基的施工質量和加固效果。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確定卵石土的密實度及均勻性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確定卵石土地基承載力和變形模量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確定樁端土的承載力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試驗要點

(1)觸探前應認真檢查設備規格,丈量工具、探桿的垂直度,經常維修保養自動脫鉤裝置,保證自由落錘。不符合規定的部件應及時更新。

(2)觸探時,應下入一定長度的套管作為孔口穩定和探桿導向的裝置,柴油機中速運轉,錘擊速率均勻,每分鐘錘擊18次左右。

(3)探頭、探桿、錘墊的絲扣必須擰緊,每接一根鉆桿,就應推轉,減少摩擦。

(4)探桿露出地表部分的長度應控制在1.5m以內,以免晃動,影響質量。

(5)丈量探桿和標示刻度應力求準確,計數應認真負責,記錄清晰正確。第三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6.試驗資料的整理與成果的應用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成果分析應包括下列內容:(1)單孔連續圓錐動力觸探試驗應繪制錘擊數與貫入深度關系曲線;(2)計算單孔分層貫入指標平均值時,應剔除臨界深度(不超過1m)以內的數值、超前和滯后影響范圍內的異常值;(3)根據各孔分層的貫入指標平均值,用厚度加權平均法計算場地分層貫入指標平均值和變異系數。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勘探工作量的布置

1)每一勘察場地動探點的數量不應小于6個。

2)當N120動力觸探既作為測試手段又作為勘探手段應用時,觸探點的間距應滿足勘察規范的要求和符合場地的巖土工程條件。對于樁基或透鏡狀軟弱夾層較多的場地,觸探點的間距一般應達到12—24m,必要時可適當加密。

3)每一勘察場地,應根據動探曲線的類型、形態特點及場地工程地質特征,選擇1—3個動探點布置控制性鉆探或坑探,通過鉆(坑)探、取樣、試驗、觀察等掌握地層的成層特點,作為解釋動探曲線和進行分層的地質依據并準確測定地下水位。

4)對于N120<5的軟弱夾層,應注意取樣和分類試驗(顆粒分析、塑(液限)試驗)及其他有關項目的室內試驗,以便準確分層、定名和評價。必要時,應改用N63.5動力觸探,以提高測試精度。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特種類型動力觸探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5.影響因素和試驗指標的修正影響動力觸探的因素很復雜。對有些因素的認識也不完全一致。有些因素通過標準化統一后可得到控制,如機具設備、落錘方式等。但有些因素,如桿長、側壁摩擦、地下水、上覆壓力等,則在試驗時是難以控制的。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一、桿長影響對桿長的影響存在不同的看法。按牛頓碰撞理論,隨著桿長的增長,由探桿傳輸給圓錐探頭的有效能量逐漸減小,使擊數偏大。故必須對N值加以修正。而按彈性波動理淪,隨著桿長的增長,開始有效能量是逐漸增大的,超過一定桿長后,有效能量趨于定值,對輕型動力觸探,當桿長超過3m;對中型動力觸探,當桿長超過5m;對重型動力觸探,當桿長超過10m,桿長的影響已不明顯,均可忽略不計。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二、桿側摩擦的影響探桿的側壁摩擦的影響也很復雜。在有些土層中,特別是軟粘土和有機土,側壁摩擦對擊數有重要影響。而對中密—密實的砂土,尤其在地下水位以上。由于探頭直徑比探桿直徑大,側壁摩擦是可以忽略的。一般情況,重型動力觸探深度小于15m,超重型動力觸探深度小于20m時,可以不考慮桿側摩擦的影響,如缺乏經驗,應采取措施消除側摩擦的影響(如用泥漿),或用泥漿與不用泥漿進行對比試驗來認識桿側摩擦的影響。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三、地下水的影響對地下水位以下的中、粗礫石和圓礫、卵石層,動力觸探錘擊數按下式校正:N63.5’=N63.5*1.1+1水利電力部制定的動力觸探規程中,不考慮地下水的影響,認為地下水位以下砂土飽和后,不僅動貫入阻力降低,而且土的強度、承載力也隨之降低。第四十頁,共四十七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四、上覆壓力的影響通過室內試驗槽和三軸標定箱的試驗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