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扎(強直性脊柱炎)壯醫診療指南_第1頁
令扎(強直性脊柱炎)壯醫診療指南_第2頁
令扎(強直性脊柱炎)壯醫診療指南_第3頁
令扎(強直性脊柱炎)壯醫診療指南_第4頁
令扎(強直性脊柱炎)壯醫診療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令扎(強直性脊柱炎)壯醫診療指南范圍本文件規定了令扎(強直性脊柱炎)的定義、流行病學、壯醫診斷要點、壯醫辨病與辨證結合、壯藥選擇、壯醫外治療法、調攝護理等。本文件適用于令扎(強直性脊柱炎)壯醫臨床診斷和治療。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令扎AnkylosingSpondylitis令扎壯文為lingzcah,緣于患者先天稟賦不足或正氣虧虛,邪毒客于筋骨關節,阻滯龍路、火路,導致以腰骶部或下腰背部疼痛、僵硬、屈伸不利,或伴有四肢關節腫痛,重者可出現脊背強直或彎曲為特點的疾病。相當于西醫的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

壯醫ZhuangEthnicMedicine以中國壯族勞動人民創造的傳統醫學為主的醫學,是通過壯族特有的醫學理論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流行病學我國強直性脊柱炎患病率約為0.3%,男女發病率之比約為2~3:1,發病年齡在通常在13~31歲,高峰為20~30歲,40歲以后及8歲以前發病者少見。本病發病與HLA-B27密切相關,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西醫診斷診斷標準根據1984年修訂的AS紐約標準或歐洲脊柱關節病研究組(ESSG)診斷標準或2009年ASAS推薦的中軸型SpA的分類標準(附錄A)。鑒別診斷強直性脊柱炎需要與椎間盤突出、彌漫性特發性骨肥厚(DISH)綜合征、髂骨致密性骨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進行鑒別。病情評估及療效評價壯醫證候療效判定壯醫癥候療效的判定評價(附錄B)。西醫疾病活動度(BathAnkylosingSpondylitisDiseaseActivityIndex,BASDAI)評估西醫疾病活動度(BASDAI)評估方法(附錄C)。疾病療效評估疾病活動度評估方法(附錄D)。壯醫疾病診斷如下:主癥:腰骶部或下腰背部疼痛僵硬,或四肢關節腫痛,重者可出現背脊強直或彎曲;兼癥:脊背僵困,膝腿乏力,喜暖畏寒,遇寒加重,得熱則舒,或關節經筋腫痛,目赤、低熱、喜觸涼爽等;目診征:勒答上龍脈脈絡曲張,或見龍脈末端有瘀點;甲診:甲色淡紅、深紅、青紫或蒼白,月痕暴露過多或過少;多見于青少年起病,常有家族史,HLA-B27陽性;DR/CT/MRI:單側骶髂關節炎或雙側骶髂關節炎;活動期血沉、C反應蛋白可增高。壯醫證候診斷及壯藥內服治療陽證陽證診斷及壯藥內服如下:主癥:腰骶或脊背疼痛、沉重、僵硬不舒;髖、膝、肩等關節疼痛、腫脹、灼熱;關節經筋疼痛、腫脹、灼熱。次癥:低熱;目赤;喜觸涼爽;口渴或口苦;小便黃;大便干。舌脈:舌質偏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或弦數。目診征:勒答上龍脈脈絡彎曲、紅活。甲診:甲色紅,月痕暴露過多。具備主癥兩條;或主癥一條,次癥兩條,結合舌、脈、目、甲診可診斷。治法:清熱毒,除濕毒,壯筋骨。壯藥推薦:腫節風、忍冬藤、桑枝、伸筋草、透骨草、兩面針、藤杜仲、骨碎補、桑寄生等。陰證陰證診斷及壯藥內服如下:主癥:腰骶疼痛,或兼見髖、膝等關節腫痛,遇寒加重,得熱則舒;腰部不能轉搖,俯仰受限,脊背彎曲。次癥:肢冷,或畏寒喜暖;乏力易困;口淡不渴;大便溏。舌脈:舌淡或暗淡,苔白或白膩,脈沉細或弦細。目診征:“勒答”上白睛淺淡,龍脈脈絡彎曲、延伸、有瘀點。甲診:甲色青紫或蒼白,月痕暴露過少。具備主癥兩條;或主癥一條,次癥兩條,結合舌、脈、目、甲診可診斷。治法:祛風毒,散寒毒,溫經脈、壯筋骨。壯藥推薦:壯藥方劑推薦:黃花倒水蓮、牛大力、五指毛桃、藤杜仲、鹿膠霜、姜黃、藤當歸、寬筋藤、伸筋草等。壯成藥選擇:雙蟻祛濕通絡膠囊。壯醫外治療法壯醫藥物竹罐療法適應癥適用于令扎(強直性脊柱炎)陰證和陽證關節腫脹灼熱不甚的患者。藥罐方藥紅杜仲、當歸藤、海風藤、寬筋藤、雞血藤、伸筋草、腫節風、大風艾、丟了棒、兩面針等。操作方法將相應的壯藥用布袋裝好,加水煮沸后,投入藥罐煮20min左右,取出藥罐趁熱在痛處或穴位拔罐,5min~10min后取出,可在相應的罐印處淺刺1~3針,再重復在原處拔罐5min~10min,然后用藥巾熱敷1次,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注意事項注意甩干水珠,以免燙傷皮膚,如果出現燙傷,涂萬花油即可。拔罐部位當天不能洗冷水,以防感染。有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后不易止血者、合并嚴重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及造血系統等疾病、精神病患者、身體極度虛弱者,不宜拔藥罐。壯醫藥浴療法適應癥適用于令扎(強直性脊柱炎)陰證和陽證關節腫脹灼熱不甚的患者。藥浴方腫節風、藤杜仲、藤當歸、兩面針、伸筋草、寬筋藤、海風藤等。操作方法將上述藥物加水煮沸后20分鐘~30分鐘,濾取藥液置浴桶內,浴桶為特制專用木桶,深60cm~80cm,直徑75cm~80cm,藥液量以使藥液恰能淹沒浴者腋下(取坐姿)為宜,放至適宜溫度,一般為38℃~42℃,根據浴者耐受程度及季節變化提高或降低,以能讓皮膚發紅、全身發熱、汗出為宜,溫度不夠時需添加熱液。一邊浸泡一邊揉搓或按壓全身或患部,促進血液循環,以利藥物吸收。洗浴時間一般為15分鐘~30分鐘,時間太短不能發汗,藥物不能通過皮膚而被吸收,時間太長易致脫水。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注意事項洗浴后要注意及時補充體液,喝溫開水300ml~500ml,并及時更衣保暖,避免感受風寒。洗浴后24h不能沖澡。壯醫藥熨療法適應癥適用于令扎(強直性脊柱炎)陰證和陽證關節腫脹灼熱不甚的患者。藥熨方藥杜仲、當歸藤、寬筋藤、山霸王、伸筋草等。操作方法將上述壯藥粉碎后裝入布袋中包好,先浸入水中30min,然后加熱煮沸15min,將藥袋趁熱(以能適應的熱度為宜)反復熨患處,15min后再用藥水浸洗患處,每日1次,每次20min~30min,10次為1療程。注意事項藥液的溫度不能過高,以免燙傷皮膚。皮膚化膿感染者,不宜行該療法。壯醫敷貼療法適應癥適用于令扎(強直性脊柱炎)陰證、陽證患者。敷貼藥方陽證用腫節風、忍冬藤、山慈菇、虎杖、透骨草等,陰證用伸筋草、透骨草、當歸藤、藤杜仲、寬筋藤。操作方法將相應的壯藥共碾成粉末,陽證方用米醋調,陰證方用10°-20°米酒和生姜汁調,敷貼患處,每次2小時~6小時,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注意事項皮膚化膿感染者,不宜行該療法,敷藥后過敏者停用。壯醫火針療法適應癥適用于令扎(強直性脊柱炎)陰證和陽證關節腫脹灼熱不甚的患者。操作方法選好患病關節周圍壓痛點,常規消毒,用一次性1~2寸毫針,右手持針柄,將針尖置于酒精燈上燒紅直至發白,迅速將針尖垂直刺入壓痛點皮膚,直達病灶點后快速出針,并在針刺部位拔罐,留罐6min~10min后除罐,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注意事項選取合適體位以防暈針;進針時避開動脈、靜脈。壯醫火攻療法適應癥適用于令扎(強直性脊柱炎)陰證和陽證關節腫脹灼熱不甚的患者。操作步驟操作方法:用加工炮制的藥枝,點燃熄滅明火后,用兩層牛皮紙包裹,熨灸患者關節疼痛的部位或穴位,每個部位熨灸5~10次,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注意事項注意溫度防止燙傷。涂擦療法適應癥適用于令扎(強直性脊柱炎)陰證和陽證關節腫脹灼熱不甚的患者。涂擦藥物虎杖、莪術、徐長卿、飛龍掌血、骨碎補等。操作方法將上述藥物制成藥酒,將適量藥酒涂擦疼痛部位,每隔5分鐘擦一次,每日共6次,14日為1療程,可加用特定電磁波或多元治療儀照患處。注意事項對藥酒過敏者慎用,患處有皮膚潰瘍者禁用。壯醫熏蒸療法適應癥適用于令扎(強直性脊柱炎)陰證。熏蒸藥物紅杜仲、當歸藤、伸筋草、大風艾等。操作方法將上述壯藥加水煮沸,煎取藥液,過濾后放置智能型-中藥熏蒸汽自控治療儀或全自動熏蒸箱,用蒸汽熏蒸患處或全身,每次30分鐘,每天1次,10次為1療程。注意事項注意調節距離或溫度,以免燙傷皮膚。壯醫點穴療法適應癥適用于令扎(強直性脊柱炎)陰證和陽證患者。操作方法如下:查找壓痛點:在腰骶部、脊柱或四肢腫痛關節周圍查出3~5處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肌筋起止點、交叉點、成角區,呈條索狀或顆粒樣結節,壓痛或有放射痛;配穴:骶部: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腰部:腎俞、大腸俞、命門;背部:肝俞、膈俞、筋縮;頸部:風池、頸百勞、大椎;髖部:秩邊、環跳、居髎;肩關節:肩髃、肩髎、肩貞;膝關節:犢鼻、足三里、鶴頂;踝關節:昆侖、解溪、丘墟。點穴方法:用手拇指點按壓痛點、穴位,點按力度按輕-重-輕的原則,以出現酸、麻、脹、重感為宜。治療時間及療程:每天1次,10次一療程。注意事項個別患者治療后癥狀暫時加重,一般3~5天后即可消失,病情隨之好轉;有嚴重出血性疾病者慎用。調攝護理調攝保持心情舒暢,勞逸結合,適當休息,避免過勞,注意防寒保暖。戒煙,每日做深呼吸運動以保持正常的擴胸度。飲食方面應該選擇優質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高鈣食品。護理一般護理如下:糾正患者的不良站、坐姿,告戒患者行、走、站、坐都要保持良好的姿態,保持腰背的生理曲度,預防畸形的發生;給予患者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為患者做壯醫外治法時,注意保暖;生活護理,如果患者因畸形造成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時,給予必要的生活護理。癥狀護理如下:疼痛的護理:疼痛較輕者:可給予疼痛關節按摩、敷藥等,并矚患者多休息、減少活動;疼痛較重者:首先要讓患者臥床休息,加強患者疼痛關節的外治療法、調整止痛藥的用藥時間;僵硬的護理:注意睡眠姿勢:建議低枕平臥,以避免長時間側臥導致脊柱曲屈,要提醒患者在睡眠時,可多變換幾次體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減輕晨僵;早晨醒后,可在床上輕微活動、或揉搓按摩容易發生僵硬的肢體關節部位,使局部血流改善,肌肉放松,起床后再行肢體曲伸、腰背扭轉等活動,能使晨僵盡快緩解;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醒患者注意不要長時間同一體位坐、站、臥,體位改變時,動作要輕緩,以免發生摔跤而致骨折;用藥護理:堅持藥物治療,必須按照醫囑按時服藥,一定在飯后0.5小時~1小時左右服藥,以減輕藥物對胃腸粘膜的刺激;功能鍛煉的護理:功能鍛煉包括胸廓活動度、保持脊柱生理彎曲度、肢體局部運動和全身運動等。堅持進行肢體鍛煉,尤其是腰背、髖部運動,保持腰背及各關節的生理活動度。推薦壯醫三氣養生操或繡球操鍛煉,每日2次。

(資料性)

強直性脊柱炎診斷標準1984年修訂的強直性脊柱炎紐約標準臨床標準。腰痛、僵硬3個月以上,活動改善,休息無改善。腰椎額狀面和矢狀面活動受限。胸廓活動度低于相應年齡、性別的正常人(<5cm)。放射學標準。雙側骶髂關節炎≥2級,或單側骶髂關節炎3~4級。骶髂關節炎X線分級:0級:正常;I級:可疑變化;II級:輕度異常,可見局限性侵蝕、硬化,但無關節間隙的改變;III級:明顯異常,為中度或進展性骶髂關節炎,伴有以下1項或1項以上改變(侵蝕、硬化、關節間隙增寬或狹窄,或部分強直);IV級:嚴重異常,完全性關節強直。診斷分級。肯定強直性脊柱炎:符合放射學標準和至少1項臨床標準;可能強直性脊柱炎:符合3項臨床標準;符合放射學標準而不具備任何臨床標準(應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關節炎)。歐洲脊柱關節病研究組(ESSG)診斷標準炎性脊柱痛或非對稱性以下肢關節為主的滑膜炎,并附加以下任何1項,符合者即列入此類進行診斷和治療:陽性家族史;銀屑病;炎性腸??;關節炎前1個月內的尿道炎、宮頸炎或急性腹瀉;雙側臀部交替疼痛;肌腱端?。击诀年P節炎。2009年ASAS推薦的中軸型SpA的分類標準起病年齡<45歲和腰背痛≥3個月的患者,并符合下述中1種標準:①影像學提示骶髂關節炎加上≥1個下述的SpA特征;②HLA-B27陽性加上≥2個下述的其他SpA特征。影像學提示骶髂關節炎是指:MRI提示骶髂關節活動性(急性)炎癥,高度提示與SpA相關的骶髂關節炎;明確的骶髂關節炎影像學改變(根據1984年修訂的紐約標準)。SpA特征包括:炎性背痛;關節炎;起止點炎(跟腱);眼葡萄膜炎;指(趾)炎;銀屑?。豢肆_恩病,潰瘍性結腸炎;對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反應良好;SpA家族史;HLA-B27陽性;CRP升高。

(資料性)

壯醫證候療效判定壯醫陰證積分分級量化指標表B.1給出了壯醫陰證積分分級量化指標。壯醫陰證積分分級量化指標癥狀0分1分2分3分計分腰、髖、臀疼痛無疼痛疼痛輕微,不影響日常工作疼痛較重,部分工作和日常受到影響疼痛嚴重,難以忍受,活動受限,嚴重影響休息和工作。晨僵無晨僵<1h晨僵≥1h、<2h晨僵≥2h夜間疼痛無疼痛疼痛輕微,不影響睡眠疼痛較重,影響睡眠,翻身受限疼痛嚴重,甚至整夜不得緩解。關節冷痛、喜暖惡寒無癥狀較輕,持續時間短癥狀時做,需添加衣被才能減輕。癥狀持續,甚至需添加衣被尚不能緩解。疲倦乏力無有--四肢不溫無有--壯醫陽證積分分級量化指標表B.2給出了壯醫陽證積分分級量化指標。壯醫陽證積分分級量化指標癥狀0分1分2分3分計分腰、髖、臀疼痛無疼痛疼痛輕微,不影響日常工作疼痛較重,部分工作和日常受到影響疼痛嚴重,難以忍受,活動受限,嚴重影響休息和工作。晨僵無晨僵<1h晨僵≥1h、<2h晨僵≥2h夜間疼痛無疼痛疼痛輕微,不影響睡眠疼痛較重,影響睡眠,翻身受限疼痛嚴重,甚至整夜不得緩解。身熱不揚無輕度,身熱時作,持續時間短,體溫≤37.5℃反復發作,體溫>37.5℃且體溫≤38℃重度,身熱纏綿難愈,體溫>38℃外周關節紅腫熱痛無有--口干口渴無有--計算公式[(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壯醫證候療效判定——臨床緩解:壯醫臨床癥狀基本緩解,證候積分減少≥70%?!@效:壯醫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50%。——有效:壯醫臨床癥狀好轉,證候積分減少≥20%?!獰o效:壯醫臨床癥狀無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20%。

(資料性)

西醫疾病活動度(BathAnkylosingSpondylitisDiseaseActivityIndex,BASDAI)評估方法西醫疾病活動度(BASDAI)評估方法一共6個問題,見表C.1。問題1~5用VAS水平視力表評分,0端代表沒有,10分代表非常嚴重,讓患者根據自己病情判斷,分別計作0~10分。問題6用晨僵持續時間用VAS水平視力表評估,晨僵時間XX0,2小時或2小時以上為10分。問題5和問題6平均分數為得分,與前4題共0~50分,換算成0~10分。BASDAI≥4提示病活動;BASDAI<4,提示疾病緩解期,病情相對穩定。西醫疾病活動度(BASDAI)評估方法1.全面評價您所經受的疲勞感2.全面評價頸、背或臀部疼痛3.全面評價除頸、背或臀部以外的其他關節的疼痛/腫脹4.全面評價身體任何部位的觸痛5.全面評價您醒來時的晨僵程度6.從您醒后晨僵持續時間有多長

(資料性)

疾病療效評估疾病療效評估的ASAS20評分標準包括以下四項:病人的總體評價(VAS評分);脊柱疼痛(VAS評分);功能指數(BASFI);脊柱炎癥(BASDI后兩項的平均值)。達到強直性脊柱炎療效評價標準20反應的患者比例(ASAS20),應界定為:與初診值相比,以上4個指標中有3個改善至少達到20℅,并且絕對分值至少有1分的進步;上述指標中未能達到20℅改善的一項,與初診相比無惡化。功能指數(BASFI)功能指數(BASFI)=(A+B+C+D+E+F+G+H+I+G)/10,A~G見表D.1。功能指數(BASFI)A.不用幫助可自行穿襪子或系鞋帶B.不用幫助可向前從地上撿起鋼筆C.不用幫助可摸到普通衣柜高處D.不用幫助也不用手能從椅子上站起E.地板上(仰臥位)自行站起。F.獨自站立10分鐘不會感到不適G.不用輔助措施爬12-15級臺階H.不用移動身體能看到肩膀I.做必要的家務勞動J.工作或做家務能堅持一天參考文獻[1]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指南.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0,14(8):557-559.[2]焦樹德.“大僂”芻議[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0,7(6):1-3.[3]滕彩芳,黃愛書,李月桂,黃振宇,李鳳珍.基于壯醫學毒虛致病理論探討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治思路[J].風濕病與關節炎,2020,9(12):50-52.[4]蔣明,DAVIDYU,林XX,朱立平.中華風濕病學[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