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福建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委托招考聘用行政管理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03月福建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委托招考聘用行政管理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03月福建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委托招考聘用行政管理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03月福建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委托招考聘用行政管理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年03月福建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委托招考聘用行政管理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2023年03月福建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委托招考聘用行政管理人員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一.參考題庫(共1000題)1.某大型相親類綜藝節目辦線下聯誼活動,在簽到時每人可以抽取一張禮物卡,凡是抽中有編號的禮物卡均有玫瑰花贈送,抽到“謝謝參與”的則送一盒面巾紙。帶有編號的禮物卡共100張,編號1~100,按禮物卡標簽號發放獎品的規則如下:(1)標簽號為2的倍數,領2枝玫瑰。(2)標簽號為3的倍數,領3枝玫瑰。(3)標簽號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可重復領獎。(4)其他標簽號均領1枝玫瑰。那么本次聯誼活動應準備玫瑰花多少枝?A.215B.232C.312D.416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由于可重復領獎,所以玫瑰花的總數應為“2×2的倍數的數量+3×3的倍數的數量+其他標簽號數量”,標簽號的個數(100)=2的倍數的數量+3的倍數的數量-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的數量+其他標簽號數量。100個標簽號中有50個是2的倍數,這一部分需要準備50×2=100枝玫瑰花;100÷3=33……1,即100個標簽號中有33個是3的倍數,這一部分需要準備33×3=99枝玫瑰花;100÷6=16……4,即100個標簽號中有16個既是2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所以其他標簽號個數為100-(50+33-16)=33,這一部分需要準備33枝玫瑰花。100+99+33=232,即一共需要準備232枝玫瑰花。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容斥問題,用公式法解題。第二步,1至100中,是2的倍數的有100÷2=50張,是3的倍數有100÷3=33……1,即33張,是6(2和3的最小公倍數)的倍數的有100÷6=16……4,即16張。第三步,2的倍數可以領50×2=100(枝);3的倍數可以領33×3=99(枝);其余編號可以領100-(50+33-16)=33(枝),則應準備玫瑰花100+99+33=232(枝)。因此,選擇B選項。2.“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和“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全是唐代一位著名詩人的詩句。這位詩人是:A.陳子昂B.孟浩然C.杜甫D.杜牧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古詩詞。第二步,杜甫《憶昔》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無家別》云:“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因此,選擇C選項。3.埃博拉病毒僅存在于長臂猿的體內,這種病毒對長臂猿無害但對人類卻是無藥可醫。雖然長臂猿不會咬人,但是埃博拉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蚊子咬了長臂猿再去叮咬人類,人類就會被傳染。因此,如果蚊子滅絕,人類就不會感染埃博拉病毒。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質疑上述結論?(

)A.叮咬長臂猿的蚊子和叮咬人類的蚊子不是同一品種B.蚊子是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都非常強的動物,很難被滅絕C.長臂猿只生活在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中,只有極少數的人能接觸到D.一些人會將長臂猿的皮毛加工成皮毛制品,這些加工后的皮毛制品也能傳播該病毒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論點:如果蚊子滅絕,人類就不會感染埃博拉病毒。論據:雖然長臂猿不會咬人,但是埃博拉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蚊子咬了長臂猿再去叮咬人類,人類就會被傳染。論點和論據話題一致,優先考慮否定論點的方式削弱。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說明叮咬長臂猿的蚊子和叮咬人類的蚊子不是同一品種,也就是蚊子咬了長臂猿以后不會再去叮咬人類,削弱論據,保留;B項:說明蚊子很難滅絕,但是論點討論的是蚊子滅絕以后人類還會不會感染埃博拉病毒,話題不一致,無法削弱,排除;C項:說明長臂猿只生活在熱帶雨林中,極少數的人能接觸到,與論點討論的蚊子滅絕后人類是否還會感染埃博拉病毒無關,話題不一致,無法削弱,排除;D項:說明長臂猿的皮毛制品也能傳染埃博拉病毒,即就算蚊子滅絕,人類還是有被傳染埃博拉的可能性,否定論點,保留。比較A、D兩項,否論點的力度強于否定論據,故排除A項。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質疑題干結論的一項,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論據和論點。題干論據為前兩句話,題干論點為“因此”后面的內容。要質疑該結論,可以說明即使蚊子滅絕,人類仍有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題干結論:如果蚊子滅絕,人類就不會感染埃博拉病毒。題干論據:埃博拉病毒可以通過蚊子傳播,蚊子咬了長臂猿再去叮咬人類,人類就會被傳染。A項,指出叮咬長臂猿和叮咬人類的蚊子品種不同,質疑了題干論據,但無法確定蚊子滅絕后人類是否還會感染埃博拉病毒,質疑力度較弱,排除。B項,指出蚊子很難滅絕,與題干主要論述的蚊子滅絕后人類是否還會感染埃博拉病毒無關,排除。C項,指出長臂猿的生活地區偏僻,很少有人能接觸到長臂猿,與題干主要論述的蚊子滅絕后人類是否還會感染埃博拉病毒無關,排除。D項,指出長臂猿皮毛加工成的皮毛制品也可以傳播埃博拉病毒,蚊子并非埃博拉病毒唯一的傳播途徑,因此即使蚊子滅絕,人類也可能會感染埃博拉病毒,有力地質疑了題干結論,當選。故本題選D。4.對菲利普斯曲線描述正確的是(

)。A.橫軸表示失業率,縱軸表示通貨膨脹率B.短期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是相同的C.短期菲利普斯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直線D.長期菲利普斯曲線是向左下方傾斜的曲線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濟。A項正確,菲利普斯曲線是用來表示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交替關系的曲線。其中,橫軸代表失業率,縱軸代表通貨膨脹率。通貨膨脹率高時,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時,失業率高。B、C、D三項錯誤,短期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是不相同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表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在短期內呈負相關;而長期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垂直于自然失業率的直線,表示從長期看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無關聯,即通貨膨脹率的上升不會降低失業率。故正確答案為A。5.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非法拘禁,非法拘禁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的,應予立案。(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刑法。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處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非法拘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1.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24小時以上的;2.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綁等惡劣手段,或者實施毆打、侮辱、虐待行為的;3.非法拘禁,造成被拘禁人輕傷、重傷、死亡的;4.非法拘禁,情節嚴重,導致被拘禁人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5.非法拘禁3人次以上的;6.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沒有違法犯罪事實的人而非法拘禁的;7.其他非法拘禁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故表述正確。6.虛假相關指的是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之間,基于一些其他未見的因素(潛在變量)而推斷出因果關系,引致兩個事件是“有所聯系”的假象,但這種聯系并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不屬于虛假相關的是:A.童鞋的大小與孩子的語言能力B.冷飲的銷量與泳池溺水的人數C.慣性的大小與汽車的核載重量D.網民的數量與房屋的折舊程度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基于一些其他未見的因素(潛在變量)而推斷出因果關系”、“引致兩個事件是‘有所聯系’的假象,但這種聯系并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童鞋的大小與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存在直接聯系,二者沒有因果關系,符合關鍵詞“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但二者可能都與“年齡”相關,年齡大可能導致童鞋大,同時導致語言能力較強,基于“年齡”這一潛在變量,二者之間“有所聯系”,符合關鍵詞“基于一些其他未見的因素(潛在變量)而推斷出因果關系”、“引致兩個事件是‘有所聯系’的假象,但這種聯系并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符合定義,排除;B項:冷飲的銷量與泳池溺水的人數不存在直接聯系,二者沒有因果關系,符合關鍵詞“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但二者可能都是由于“天氣炎熱”引起的,基于“天氣炎熱”這一潛在變量,二者之間“有所聯系”,符合關鍵詞“基于一些其他未見的因素(潛在變量)而推斷出因果關系”、“引致兩個事件是‘有所聯系’的假象,但這種聯系并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符合定義,排除;C項:慣性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則慣性越大,而汽車核載重量與汽車質量成正比,所以慣性的大小與汽車的核載重量存在因果關系,不符合關鍵詞“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且慣性和物體重量之間的關系可通過實驗來證實,不符合關鍵詞“引致兩個事件是‘有所聯系’的假象,但這種聯系并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不符合定義,當選;D項:網民的數量與房屋的折舊程度不存在直接聯系,二者沒有因果關系,符合關鍵詞“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但二者可能都與“時間”相關,隨著時間推移,網民數量逐漸增多,同時房屋折舊程度越高,基于“時間”這一潛在變量,二者之間“有所聯系”,符合關鍵詞“基于一些其他未見的因素(潛在變量)而推斷出因果關系”、“引致兩個事件是‘有所聯系’的假象,但這種聯系并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符合定義,排除。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根據提問方式,確定為選非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②基于未見因素推斷出因果關系;③不能通過實驗證實。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童鞋的大小與孩子的語言能力,這兩個事物本身是沒有明顯因果關系的,符合“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要想讓兩者之間產生聯系,必須加入一些其他事件作為因素,符合“基于未見因素推斷出因果關系”,符合定義;B項:冷飲的銷量與泳池溺水人數,這兩個事物本身是沒有明顯因果關系的,符合“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要想讓兩者之間產生聯系,必須加入一些其他其他事件作為因素,符合“基于未見因素推斷出因果關系”,符合定義;C項:慣性和汽車核載重量,慣性與質量相關,當汽車的核載重量越大,慣性就越大,二者有明顯因果關系,不符合“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不符合定義;D項:網民數量與房屋的折舊程度,這兩個事物本身是沒有明顯因果關系的,符合“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要想讓兩者之間產生聯系,必須加入一些其他事件作為因素,符合“基于未見因素推斷出因果關系”,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不屬于虛假相關的一項。分析虛假相關的定義,發現其涉及定義的主體(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條件(基于一些其他未見的、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的因素)、結果(推斷出因果關系),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些要點分析選項。虛假相關的定義要點:①兩個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②基于一些其他未見的、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的因素;③推斷出因果關系。A項,冷飲的銷量與泳池溺水的人數之間并沒有因果關系,兩個事件可能通過某些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的因素推斷出有因果關系,符合定義。B項,童鞋的大小與孩子的語言能力之間并沒有因果關系,兩個事件可能通過某些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的因素推斷出有因果關系,符合定義。C項,網民的數量和房屋的折舊程度之間并沒有因果關系,兩個事件可能通過某些不能通過客觀的試驗來證實的因素推斷出有因果關系,符合定義。D項,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正相關,而汽車的核載重量與汽車質量密切相關,因此慣性的大小與汽車的核載重量有因果關系,不符合要點①。故本題選D。7.要高速度發展國民經濟,就必須有科學技術的高速度發展。與以上判斷邏輯完全相同的是:A.只有科學技術的高速度發展,才能有國民經濟的高速度發展B.要高速度發展科學技術,就必須有國民經濟的高速度發展C.只要有科學技術的高速度發展,就必定有國民經濟的高速度發展D.高速發展國民經濟和高速度發展科學技術是完全一致的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題干關聯詞“必須”,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國民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發展第三步,進行推理。A項:“只有……才……”為后推前關聯詞,該項翻譯為:國民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發展,與題干邏輯相同;B項:“(只)要……就……”為前推后關聯詞,該項翻譯為:科學技術發展→國民經濟發展,與題干邏輯不相同,排除;C項:“只要……就……”為前推后關聯詞,該項翻譯為:科學技術發展→國民經濟發展,,與題干邏輯不相同,排除;D項:國民經濟發展與科學技術發展無推出關系,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8.①各地考試選拔②回來報效祖國③外語人才奇缺④送往國外留學⑤政治文化強化培訓A.①-⑤-③-④-②B.⑤-③-①-④-②C.①-②-⑤-④-③D.③-①-⑤-④-②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先確定邏輯關系最為明顯的邏輯順序。觀察題干,五個事件主要圍繞“選拔優秀人才出國,優秀人才回國報效祖國”的過程展開討論。邏輯關系的先后順序比較明顯的是事件①、事件②、事件③和事件④,先是缺乏外語人才,然后才是選拔人才,再是出國留學,最后是回來報效祖國,故它們的順序應該是③、①、④、②,排除A、C項。第二步:逐一對照選項并判斷正確答案。根據第一步的結果可以判斷只有B、D項符合,B、D兩項的差別是事件⑤的位置,應先選拔人才,然后才能政治文化強化培訓,所以事件①在事件⑤的前面,排除B項。故正確答案為D。9.一個數字的30%是15,那么這個數的是25。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第二步,一個數字的30%是15,則這個數是15÷30%=50,這個數的

為50×

=25。因此,正確。10.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

)時產生。A.登記B.批準C.申請D.成立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事主體知識。第二步,根據《民法總則》第五十九條,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因此,選擇D選項。11.抽獎箱子里剩下8張獎券,其中5張有獎,3張無獎,小王有兩次抽獎機會,他不放回的依次抽取兩張獎券,則這兩張獎券中,一張有獎,一張無獎的概率是:A.B.C.D.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概率問題,屬于基本概率類。第二步,根據P=滿足條件的情況數/總情況數,總情況數為8張獎券抽取2張,結果為;滿足條件的情況數為一張有獎,一張無獎,結果為。則選擇一張有獎,一張無獎的概率。因此,選擇B選項。12.在使用Word編輯文檔時,選擇某一段文字后,按下列哪個鍵能將這段文字刪除?A.DeleteB.ShiftC.AltD.Ctrl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計算機相關知識。“刪除鍵”在我們平時工作中時常應用,故本題并不難判斷。對于其他快捷鍵,考生也要熟練記憶。A項正確。Delete是刪除的意思,編輯環境下選擇了內容之后,按下這個鍵,選擇的內容將會消失;當你選中一個文件后,按下它會將文件移動到回收站中。B項錯誤。Shift鍵是鍵盤中的一個上檔轉換鍵,也可用于中英文轉換,左右各有1個shift鍵。shift鍵具有輸入法切換、快速切換半角和全角、選擇連續文件、直接刪除文件等功能。C項錯誤。"Alt”鍵又名交替換檔鍵、更改鍵、替換鍵,大多數情況下與其它鍵組合使用。D項錯誤。ctrl鍵是電腦鍵盤上一個按鍵,位于鍵盤左下角和右下角,在計算機基礎中稱為“控制鍵”。故本題選A。13.手術刀:外科醫生A.漁網:漁民B.講臺:教師C.打火機:抽煙者D.望遠鏡:科學家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本題只涉及兩個詞項間的關系,分析發現前者是后者的工具。結合選項選出與題干關系一致的一項。手術刀是外科醫生的工作用具。A項,漁網是漁民的工作用具,與題干關系一致。B項,講臺是教師的工作地點,而非工具,與題干關系不一致。C項,打火機并非工作用具,與題干關系不一致。D項,科學家并非職業,其與望遠鏡并無明確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A。14.下列選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國家是由許多個小國家組成的。B.他這次成功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取得的。C.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D.是因為他堅持不懈的原因,他才得到了老板的認同。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審題干,找出沒有語病的一項。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國家”與“小國家”不屬于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邏輯錯誤,應為“國家是由許多個民族組成的”,排除A項。B項語序顛倒,應該是“他這次的成功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排除B項。C項正確。D項句式雜糅,“是因為”和“的原因”重復,應是“因為他的堅持不懈,他才得到了老板的認同”,排除D項。因此,選擇C選項。15.筆:文具:寫字A.缸:容器:盛水B.鐘:時間:計時C.草:植物:喂牛D.瓦:建材:砌墻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筆是一種文具,二者是種屬關系;筆用來寫字,二者是功能對應關系,且筆是人工用品。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缸是一種容器,二者是種屬關系,缸用來盛水,二者是功能對應關系,且缸是人工用品,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B項:鐘可以顯示時間,鐘也可以用來計時,都是功能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草是一種植物,二者是種屬關系,草可以用來喂牛,二者是功能對應關系,但草是大自然的產物而不是人工用品,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瓦是一種建材,二者是種屬關系,瓦不能用來砌墻,而是用來鋪屋頂,二者不是功能對應,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16.隨著地球環境的變遷,地球生物也隨之不斷演化。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表述正確的是:A.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B.種群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C.地理隔離是物種形成和進化的必要條件D.在生物進化中自然選擇的作用是不定向的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A項錯誤,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個體發生有利的變異后,若不能遺傳下來,這個變異也就結束,因此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B項正確,遺傳與變異是遺傳現象中不可分離的兩個方面,遺傳和變異是對立的統一體,如果沒有能遺傳的變異,就不會產生新的生物類型,生物就不能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地不斷進化,遺傳使物種得以延續,變異則使物種不斷進化,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界普遍發生的現象,也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基礎。C項錯誤,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隔離分生殖隔離與地理隔離,生殖隔離的形成往往先經過長期地理隔離,然后達到生殖隔離后就形成不同的物種。但物種的形成不一定經過地理隔離,如多倍體的形成。而生物進化與地理隔離沒有必然聯系,生物通過產生大量的樣本增加變異的機率,因此繁殖過剩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D項錯誤,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有更多的機會產生后代,種群中相應基因的頻率會不斷提高;相反,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留下后代的機會少,種群中相應基因的頻率會下降。因此,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因此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本題專業性較強,選項均屬于結論性知識,較難用解題技巧作答。在常識判斷試題中,一些發散性的題目,有的可用關鍵詞推導,有的可聯想猜測,但考查基礎知識的題反而沒有解題技巧,所以考生在備考時仍應堅持把夯實基礎知識作為第一要務。A項表述錯誤。種群是指同種生物在特定環境空間內和特定時間內的所有個體的集群。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B項表述正確。遺傳是指親代的性狀在子代中表現的現象。變異是指同一起源的個體間性狀差異的現象。遺傳與變異是遺傳現象中不可分離的兩個方面,遺傳使物種得以延續,變異為自然選擇提供原材料,使物種不斷進化。遺傳與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C項表述錯誤。物種是分布在一定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特征且在自然狀態下能夠相互交配并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個體。隔離是指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隔離分為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一般先有地理隔離再有生殖隔離,產生生殖隔離后不再屬于同一物種;但也有不經過地理隔離直接產生生殖隔離的情況,如多倍體植物的形成。地理隔離不一定會產生新的物種,而生殖隔離才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所以“地理隔離是物種形成和進化的必要條件”的說法不準確。D項表述錯誤。自然選擇是由達爾文提出的,是指生物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現象。通過生存斗爭和生存環境的選擇作用,物種的變異在長期發展中被定向地向著一個方向積累,于是性狀逐漸和原來的祖先種不同,而演化出新的生物類型(新種)。自然選擇的主導作用,主要在于定向地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從而改變生物的類型。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物醫學知識。第二步,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和子代個體間的差異;遺傳與變異是遺傳現象中不可分離的兩個方面,遺傳和變異是對立的統一體,遺傳使物種得以延續,變異為自然選擇提供了原材料,使物種不斷進化,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界普遍發生的現象,也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基礎。C項表述正確。因此,選擇C選項。17.雖然世界市場上供應的一部分象牙來自被非法捕殺的野生大象,但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幾乎所有國家都認為合法的渠道,如自然死亡的大象。因此,當人們在批發市場上盡力限制自己只購買這種合法的象牙時,世界上僅存的少量野生大象便不會受到威脅。

以上的論證依據了這樣的假設,即:

A.試圖將購買限于合法象牙的批發商能夠可靠地區分合法象牙與非法象牙

B.在不久的將來,對于合法象牙產品的需求會持續增長

C.目前世界上合法象牙的批發來源遠遠少于非法象牙的批發來源

D.象牙的批發商總是意識不到世界象牙供應減少的原因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

論點:世界上僅存的少量野生大象便不會受到威脅。

論據:人們在批發市場上盡力限制自己只購買這種合法的象牙。

第二步:判斷加強方式。

本題論點和論據間存在因果關系,所以需加強論點。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A項,批發商能夠區分合法象牙與非法象牙,就能保證人們買到的“合法的象牙”確實是來自合法渠道,這樣一來非法象牙就會失去市場,從而保護野生大象免于非法捕殺,加強了論點;

B項只是一種預測,無法作為前提假設;

C項說明購買合法象牙的難度大,削弱論點;

D項沒有說明象牙合法與非法的問題,屬于無關選項。

故正確答案為A。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假設”,確定為加強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當人們只購買這種合法的象牙時,世界上僅存的少量野生大象便不會受到威脅。

論據:一部分象牙來自被非法捕殺的野生大象,但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合法的渠道,如自然死亡的大象。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補充前提。批發商對合法象牙與非法象牙可以可靠地區分,人們才能只購買到合法象牙,使非合法象牙沒有市場,才能保護野生大象,具有加強作用。

B項:無關選項。合法象牙產品的需求會持續增長與是否能可靠地區分合法象牙與非法象牙

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C項:增加反向論據。合法象牙的批發來源遠遠少于非法象牙的批發來源,說明購買合法象牙難度大,那就可能通過非法渠道獲得象牙,對少量野生大象造成威脅,具有削弱作用。

D項:無關選項。批發商意識不到象牙供應減少的原因與購買合法象牙可以減少對野生大象的威脅沒有關系,論題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A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題干論證所依據的假設,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內容,即“當人們只購買合法的象牙時,野生大象便不會受到威脅”,該論證顯然假設了人們能夠區分出合法象牙和非法象牙,表達了這層意思的選項即為正確答案。題干論證指出“當人們盡力限制自己只購買合法的象牙時,野生大象便不會受到威脅”。要使該論證成立,存在一個隱含的假設,即人們能夠準確地區分出合法象牙與非法象牙,即A項。B、C、D三項均不能使題干論證必然成立,不是題干必需的假設。故本題選A。18.有效的管理者也是有效的領導者,兩者之間沒有區別。(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管理學的基本原理。

管理者和領導者不可一概而論,兩者從事的工作范圍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同。有效的管理者也是有效的領導者,兩者之間沒有區別明顯錯誤。故表述錯誤。19.從一個裝有三個紅球兩個白球的盒子里摸球,那么連續兩次摸中紅球的概率為:A.0.1B.0.16C.0.3D.0.45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連續兩次摸出紅球,可以理解為先摸出一個為紅球,再摸出第二個紅球。注意這里第二次摸球時球的總數應該減少一個,前后兩次為分步過程,用乘法求出結果即可。第一次摸出紅球的概率為,第二次摸出紅球的概率為,則連續兩次摸中紅球的概率為,故本題選C。注:本題按照摸出后不放回進行計算。若摸出后放回,則每次摸中紅球概率均為,連續兩次摸中紅球概率為。無答案,故只能按照不放回進行解答。20.一則關于許多橘子有小蟲的報道,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極小,幾乎沒有消費者打算改變他們購買橘子的習慣。但在報道一個月后,食品雜貨店的橘子銷量大大地下降了。下列選項中,最能解釋上述明顯差異的是(

)。A.報道一個月后,許多食品雜貨商為顯示他們對消費者健康的關心,移走了貨架上的橘子B.由于大量的食物安全警告,消費者已對這類警告漠不關心C.除了報紙之外、電視上也出了這則報道D.其它水果有小蟲的事實,這則報道沒有提到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題干矛盾。橘子有小蟲子的報道出現后沒有影響消費者買橘子的打算,但是一個月后食品雜貨店橘子銷量大幅下降。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該項說明并不是報道影響到食品雜貨店橘子銷量,而是店主主動撤下橘子,因此可以解釋為什么一個月后銷量反而下降了,當選;B項:消費者漠不關心,那么說明橘子的負面報道不會影響橘子銷量,大家依然有購買橘子的習慣,因此,不能解釋食品雜貨店的橘子銷量大大下降的現象,排除;C項:該選項只能說明負面報道的傳播范圍更大了,但是無法解釋為什么時隔一個月雜貨店橘子銷量下降,故而無法解釋題干矛盾,排除;D項:該項說明這則報道沒有提到其它水果有小蟲的事實,沒有涉及橘子的銷量下滑的原因,不能解釋題干矛盾,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21.甲、乙、丙、丁四人一起買彩票,并預測。甲說:“如果我中了,那么乙也會中。”乙說:“如果我中了,那么丙也會中。”丙說:“如果我中了,那么丁也會中。”假設他們都沒有說錯,但是只有兩個人中了,那么中獎的是:A.甲、丙B.丙、丁C.乙、丁D.甲、乙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題干關聯詞“如果……那么”等,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甲→乙②乙→丙③丙→丁由①②③遞推可得,④甲→乙→丙→丁第三步,進行推理。由逆否命題推理可知,肯前必肯后,若只有兩個人中了,那甲、乙不能中,故中獎的是丙和丁。因此,選擇B選項。22.宋代王炎的《南柯子》寫到“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梨水足望年豐”,其中的“三農”是指:A.農村、農業、農民B.春耕、夏耘、秋收C.居住在平地、山區、水澤三類地區的農民D.古代重要的三種農業耕種工具:耒、耜、鐮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知識。第二步,《南柯子·山冥云陰重》是南宋詞人王炎所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詠嘆農民生活的詞。三農:指一年中的三次農忙,即春耕、夏耘、秋收。因此,選擇B選項。23.有報道稱,由于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過去150多年中全球氣溫一直在持續上升。但與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氣溫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近15年來該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不明顯,因此全球變暖并不是那么嚴重。

如果以下各項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的是?

A.海洋和氣候系統的調整過程使得海洋表層熱量向深海輸送

B.此現象在上世紀50~70年代曾出現過,隨后又開始加速變暖

C.聯合國氣候專家指出,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處于80萬年來的最高點

D.近幾年發生多起因氣候變暖而產生的自然災害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論點:全球變暖并不嚴重。

論據:與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氣溫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近15年來該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不明顯。

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

A項:海洋表層熱量向深海輸送,解釋了地球表面溫度上升為什么會減緩,補充論據,為加強項,無法削弱,排除;

B項:此現象指的是全球表面平均氣溫上升速度放緩的現象,這個現象曾經出現過,但隨后又加速變暖,即:氣溫上升速度的放緩并不能得出變暖不嚴重,有可能之后全球變暖會更加嚴重,可以削弱,當選;

C項:首先專家的意見不一定符合實情,其次二氧化碳和全球變暖的關系題干中也沒提到,需進一步說明才能明確,為無關項,無法削弱,排除;

D項:題干主題是全球變暖這件事兒會不會變得更嚴重,而D項說的是氣候變暖所帶來的后果是什么,二者話題并不一致,為無關項,無法削弱,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B。

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

根據提問方式中的“削弱”,確定為削弱論證。

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

論點:全球變暖并不是那么嚴重。

論據:與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氣溫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近15年來該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不明顯。

第三步,辨析選項。

A項:增加論據。說明海洋表層熱量向深海輸送,緩解了表面溫度,能夠說明全球變暖并不是那么嚴重,具有加強作用。

B項:增加反向論據。用曾經也出現過類似的現象來說明表面溫度上升變緩只是暫時現象,具有削弱作用。

C項:無關選項。二氧化碳濃度的關系與氣候變暖的關系需要進一步說明才能明確,論題不一致,排除。

D項:無關選項。近幾年發生多起因氣候變暖而產生的自然災害與題干論點全球氣候變暖不那么嚴重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

因此,選擇B選項。

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削弱題干論述的一項,需首先明確題干的論證結構,找到論據和論點。題干論據為“與1970年至1998年相比,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氣溫的上升速度明顯放緩,近15年來該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不明顯”,題干論點為“全球變暖并不是那么嚴重”。要削弱該論證,只需指出全球變暖并非不嚴重。題干通過全球表面平均氣溫上升速度放緩,得到全球變暖不嚴重的結論。

A項,解釋了地球表面氣溫上升速度放緩的內在原因,說明其可能是海洋表層熱量向深海輸送的緣故,但深海也是地球的一部分,熱量并不會憑空消失,只是發生了位置轉移,則全球變暖并非不嚴重,削弱了題干論述。

B項,說的是以前的情況,屬于訴諸過去,但以前出現過這種現象不代表現在仍會出現類似情況,對題干的削弱力度不強。

C項,盡管指出二氧化碳濃度處于80萬年來的最高點,但二氧化碳只是溫室效應的一個因素,無法僅根據二氧化碳濃度來說明全球變暖是否嚴重,對題干的削弱力度較弱。

D項,描述了近期情況,但并未與之前的情況作對比,不知道全球變暖是否嚴重,無法削弱題干論述。

故本題選A。24.長久以來,心理學家都支持“數學天賦論”:數學能力是人類自打娘胎里出來就有的能力,就連動物也有這種能力。他們認為存在一種天生的數學內核,通過自我慢慢發展,這種數學內核最后會“長”成我們所熟悉的一切數學能力。最近有反對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數學能力沒有天賦,只能是文化的產物。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反對者的看法?A.10~12個月的嬰兒已經知道3個黑點和4個黑點是不一樣的B.數學是大腦的產物,而大腦的生長模式早已由基因“預設”C.經過人為訓練的大猩猩、海豚和大象等動物能處理數學問題D.絕大多數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只能表示5以下甚至更少的數量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要求選擇最能支持反對者看法的一項,需首先明確反對者的看法,即“數學能力沒有天賦,只能是文化的產物”。要支持該觀點,可以說明“數學天賦論”是錯誤的。反對者的看法:數學能力沒有天賦,只能是文化的產物。A項,10~12個月的嬰兒就已經具備數學能力了,說明數學能力是一種天賦,削弱了反對者的看法。B項,指出數學是大腦的產物,大腦的生長模式早已由基因“預設”,也就是說數學能力是天生的,削弱了反對者的看法。C項,經過人為訓練的大猩猩等動物能處理數學問題,說明數學能力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但無法確定它們是不是剛出生就有數學能力,支持力度較弱。D項,原始部落的居民是缺少文化教育的,他們的數學能力低下,說明數學能力確實是文化的產物,而非天賦,支持了反對者的看法。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提問方式中的“支持”,確定為加強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論點:數學能力沒有天賦,只能是文化的產物。論據:無。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增加反向論據。“10~12個月的嬰兒已經知道3個黑點和4個黑點是不一樣的”,證明人類自出生以來就具有一定的數學能力,具有削弱作用。B項:削弱論點。該項指出大腦的生長模式早已由基因“預設”,說明數學能力是有天賦的,具有削弱作用。C項:增加論據。大猩猩、海豚和大象等動物經過人為訓練后能處理數學問題,說明數學能力是文化的產物,具有加強作用。D項:增加論據。因為絕大多數的原始部落文化落后,而缺少了文化教育使得人們的數學能力只能表示5以下甚至更少的數量,支持了反對者的論點,具有加強作用。第四步,強度比較。C項、D項都是通過舉例子的方式來證明論點,但是C項是將動物與人類比,D項是直接舉出某部落的例子,故D項支持力度更強。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論點:數學能力沒有天賦,只能是文化的產物。論據:無。本題只有論點,沒有論據,所以優先考慮補充論據的方式來加強。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說明嬰兒可以區分數量不同的黑點,舉例說明數學能力是有天賦的,否定論點,無法加強,排除;B項:說明數學是大腦的產物,大腦已被基因預設,也就是說數學是有天賦的,否定論點,無法加強,排除;C項:指出部分動物經過訓練能處理數學問題,但是并不知道其是否有數學能力的天賦,不明確選項,無法加強,排除;

D項:說明絕大多數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只能表示5甚至以下的數字,通過舉例子的方式說明數學能力確實是文化的產物,補充論據,可以加強,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25.在生活中,下列哪一做法或現象與熱脹冷縮無關?A.夏天在架設電線時,不宜把電線繃得太緊B.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比灌滿更容易保溫C.把剛煮熟的雞蛋放到冷水中浸一下,更容易剝殼D.冬天往玻璃杯中倒開水,應先用少量開水預熱杯子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可用常識法解題。物理常識與生活中常見現象結合起來是公考中一種常見的考查方式,此類題目較為簡單,考生憑生活經驗即可得出正確答案。A項正確。夏天溫度高,電線較長。當冬天到來時,溫度降低,電線縮短,若是線繃得太緊可能會被拉斷。B項錯誤。往保溫瓶灌開水,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C項正確。煮熟的雞蛋的蛋殼和里邊的蛋白、蛋黃受冷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形成了蛋白與蛋殼的脫離,使得更容易剝殼。D項正確。冬天如果往玻璃杯中大量倒開水,由于熱脹冷縮的緣故,玻璃杯很可能急劇膨脹而破裂,因此應先用少量開水預熱杯子。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熱脹冷縮并選錯誤項。第二步,B項往保溫瓶灌開水時,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B項體現的是熱傳導現象,并沒有體現熱脹冷縮原理。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夏天比較熱,電線吸收熱量,處于伸張狀態;天氣轉涼后,電線因釋放熱量,會收縮。所以繃太緊容易導致收縮過量產生拉力,電線容易形變,當形變超過臨界值,就會發生斷裂,產生事故。A項說法與熱脹冷縮有關。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如果水沒有完全灌滿,相對于水直接接觸瓶蓋來說,相當于多了一層保溫層。B項說法與熱脹冷縮無關。大多數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的物理特性。但是,各種物質的伸縮程度又各不相同。雞蛋是由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當溫度劇烈變化時,蛋白和蛋殼的步調會不一致,形成了蛋白與蛋殼的脫離。因此,就不會連蛋殼帶蛋白一起剝下來。C項說法與熱脹冷縮有關。玻璃是熱的不良導體,熱量在玻璃中傳得很慢,杯子中倒進熱水后,玻璃里面一面很快被加熱,體積膨脹,但杯子外壁還沒有被加熱,體積不變,這樣就會造成杯子破裂。D項說法與熱脹冷縮有關。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26.某醫療機構未經患者同意,利用患者顏面部位“白癜風治療前后”的照片進行商業用途的廣告宣傳,此行為屬于:A.侵犯患者的名譽權B.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權C.侵犯患者的隱私權D.侵犯患者的生命健康權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法知識。第二步,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醫療機構在診療活動中不僅要履行好診療義務,同時還要履行相關的附隨義務。例如履行保密義務。患者在就醫的過程中,其身體隱秘部位的生理缺陷、病史及當前病狀等信息內容,屬于隱私權保護范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不得出于診療的需要而擅自使用或向外界披露,否則構成侵權。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二條,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題干中,此醫療機構未經患者同意公布了患者照片,屬于侵犯公民隱私權。C項正確。因此,選擇C選項。A項:名譽權: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現出來的社會價值而獲得社會公正評價的權利,屬于人格權的一種。題干中,此醫療機構未經患者同意公布了患者照片,屬于侵犯公民隱私權,而非名譽權。A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B項:知情同意權:由知情權和同意權兩個密切相連的權利組成,知情權是同意權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同意權又是知情權的價值體現,強調患者的知情同意權,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賦予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相應的告知義務,使患者在了解自己將面臨的風險、付出的代價和可能取得的收益的基礎上自由作出選擇,從而維護患者的利益,改變患者相對弱勢地位。題干中,此醫療機構未經患者同意公布了患者照片,屬于侵犯公民隱私權,而非知情同意權。B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D項:生命健康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維持生命、維護生命安全利益、生理機能正常、維護健康利益的權利。生命是自然人的最高人格利益,是其他人格權和人格利益的基礎。健康以身體為物質載體,破壞身體完整性,通常會導致對健康的損害。侵害生命健康權的應給予受害人或其家屬以財產和精神賠償。題干中,此醫療機構未經患者同意公布了患者照片,屬于侵犯公民隱私權,而非生命健康權。D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27.近日,瑞典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那些飽受折磨的牛皮癬病患者死于心臟病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高很多。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29日報道,由瑞典科學家進行的研究發現,對于患牛皮癬病的患者來說,他們實際死于心臟病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50%。從年齡角度來看,患者的年齡越小,死于心臟病的風險越大。該項研究所涉及的對象包括約9000名已被確診并住院接受治療的牛皮癬病患者以及1.9萬名無須住院治療的牛皮癬病病人。瑞典科研人員認為,基因缺陷導致牛皮癬病與心臟病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聯系,牛皮癬病患者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往往較高,而這也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患有心臟病或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標。以前,人們總是把牛皮癬病患者膽固醇水平高歸咎于兩種原因:其一,認為可能是由于患者年齡偏大造成的;其二,認為可能是由于為治好牛皮癬而長期服用有副作用的藥物造成的。但此次瑞典科研人員在對600名新近被確診患有牛皮癬病且患病時間不足1年的人進行的研究中發現,這些患者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從一開始就很高。下列說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瑞典的一項研究顯示,牛皮癬病患者死于心臟病的風險要高于其他人B.牛皮癬病患者的年齡和死于心臟病的概率成反比C.科研人員認為,牛皮癬病與心臟病之間的“密切”聯系是由基因缺陷導致的D.牛皮癬病患者年齡偏大以及所服用的藥物使得患者膽固醇水平從一開始就很高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細節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這類題目需要結合選項,在文段中找到與之對應的信息,并進行一一對照,從而判斷其說法是否正確。由第一段“那些飽受折磨的牛皮癬病患者死于心臟病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高很多”可知,A項正確。由第二段“從年齡角度來看,患者的年齡越小,死于心臟病的風險越大”可知,B項正確。由第三段“基因缺陷導致牛皮癬病與心臟病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可知,C項正確。由文段的最后一部分“以前,人們總把牛皮癬病患者膽固醇水平高歸咎于兩種原因……但此次瑞典科研人員在對600名新近被確診患有牛皮癬病并且患病時間不足1年的人進行的研究中發現,這些患者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一開始就很高”可知D項說法與原文不符。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D項屬于語意偷換。“使得”不符合原文最后一句話“此次瑞典科研人員在對600名新近被確診患有牛皮癬病時間不足1年的人進行的研究中發現,這些患者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從一開始就很高。”

因此,結合選項應該選擇D項。A項與原文“對于患牛皮癬病的患者來說,他們實際死于心臟病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50%”符合;B項與原文“從年齡角度來看,患者的年齡越小,死于心臟病的風險越大”符合;C項與原文“瑞典科研人員認為,基因缺陷導致牛皮癬病與心臟病之間建立了‘密切’聯系”符合。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D。28.根據我國《遺產法》規定,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是:A.養子(女)B.對公婆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C.兄弟姐妹D.養父母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繼承法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根據《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可見,兄弟姐妹屬于第二順序繼承人。C項正確。因此,選擇C選項。A項、D項:根據《繼承法》第十條,養子(女)、養父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A項、D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B項:根據《繼承法》第十二條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B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29.事業的成敗往往不只取決于人才的________,還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世上只有________的人,而沒有無用的人,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使用人才。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多寡失意B.得失錯位C.優劣失敗D.高低誤用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結合此處修飾的詞語“人才”,排除與其搭配不當的選項。第三步,第二空,結合句意及詞語含義,排除與句意不符的選項。由此即可得出正確答案。第一空,存在高低差異的是才學,“人才”與“高低”搭配不當,排除D。第二空,句子講的都是如何使用人才的問題,即應當使他們各得其宜,因此填入“失意”“失敗”均不恰當,排除A、C。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文段中“不只……還……”可知,其邏輯應為“不只要有人才,還要有效使用人才”。A項“多寡”和B項“得失”符合這一邏輯,且與“人才”搭配恰當。C項“優劣”用于語境中是矛盾的,因為“人才”本就是優秀的,不存在“劣”,排除C項。D項“高低”多用于形容能力和水平,不用于形容“人才”,排除D項。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沒有無用的人……如何使用人才”可知,空中體現“使用不當”之意。A項“失意”指不如意、不得志,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B項“錯位”指離開原來的或應有的位置,能夠體現“使用不當”之意。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此題考查實詞的最佳語境搭配。第一空,根據關聯詞“不只……還……”可知為遞進的邏輯關系,橫線處后面一句說到,“還在于人才的有效使用”,那么有效使用人才的前提是得“擁有人才”,所以排除C、D兩項。第二空,根據“只有……而沒有……”可知,第二空應選擇和“無用”相對的詞,根據語境,文段的意思為世上沒有無用之人,關鍵在于如何正確地使用人才,所以此處的意思是世界上只有沒有被正確使用的人,故用B項“錯位”最合適;“失意”和“失敗”都是針對人才自身的形容,與人才的使用無關。故正確答案為B。30.不可否認,盡管治理旅游頑疾中亂扔垃圾的“藥方”有多種,但“游客黑名單”懲戒制度或許才是最能收到療效的一劑藥方。一旦“游客黑名單”懲戒制度長出“鋼牙利齒”,那么“文明旅游走遍天下,不文明旅游寸步難行”的旅游氛圍必然蔚然成風。如此,游客必然就會自覺地把講文明視為價值追求,把守規矩當成行為準則。這段文字所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是:A.形成文明旅游的氛圍才是治理旅游頑疾的根本之道B.“游客黑名單”懲戒制度能否長出“鋼牙利齒”,才是治理旅游頑疾的關鍵C.只有當游客自覺地講文明、守規矩時,旅游頑疾才能得到根本的治理D.“游客黑名單”懲戒制度是規范游客文明旅游的有效手段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通過轉折關聯詞引出主旨句,強調解決旅游不文明行為的措施:“游客黑名單”懲戒制度。后文通過分析該制度如果實施,會產生的積極影響,來論證“游客黑名單”懲戒制度的有效性。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D選項。A項和C項沒有對策的關鍵詞“游客黑名單”懲戒制度。B項為論據內容,偏離重點。31.關于廣告行為規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不得利用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B.可以在中小學校樹立廣告牌,但不得發布網絡游戲廣告C.可以在中小學生練習冊上發布公益廣告D.可以在中小學校車上發布學習用品的廣告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廣告法》。第二步,根據《廣告法》第三十九條,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開展廣告活動,不得利用中小學生和幼兒的教材、教輔材料、練習冊、文具、教具、校服、校車等發布或者變相發布廣告,但公益廣告除外。因此可以在中小學生練習冊上發布公益廣告。C項正確。因此,選擇C選項。A項:根據《廣告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選項中“十六周歲”說法錯誤。A項錯誤。B項、D項:根據《廣告法》第三十九條,不得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開展廣告活動,不得利用中小學生和幼兒的教材、教輔材料、練習冊、文具、教具、校服、校車等發布或者變相發布廣告,但公益廣告除外。因此不可以在中小學校樹立廣告牌,也不能在中小學校車上發布學習用品的廣告。B項、D項錯誤。32.下面不屬于喀斯特地貌的是:A.云南石林B.湖南張家界C.福建武夷山D.廣西桂林象鼻山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喀斯特地貌。第二步,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巖石(如石灰巖)經流水長期溶蝕所形成的地貌形態的總稱,又稱巖溶地貌。福建武夷山屬于丹霞地貌,是由陸相紅色砂礫巖構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地貌形態。因此,選擇C選項。33.如圖所示,在一個裝著水的杯子里放進一塊冰,則在冰塊融化的過程中,杯子水面高度的變化情況應當是:A.一直上升B.先下降后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一直不變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浸入靜止液體中的物體受到一個浮力,其大小等于該物體所排開的液體重量。冰塊融化過程中,水面高度保持不變。冰處于漂浮狀態,浮力等于重力,F浮=ρ水gV排=mg=ρ冰gV冰,即ρ水V排=ρ冰V冰,冰塊排開的水的質量剛好等于冰塊的質量,也就是冰融化后,正好填補了自己排開的水的體積。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本題考查物理學中的浮力問題。第二步,分析冰塊的受力狀態。冰處于漂浮狀態,所受浮力等于重力。即G冰=ρ水gV排,冰在融化前后沒有發生重量上的變化,所以M冰=ρ冰V冰=ρ水V水,所以G冰=ρ水V水g=ρ水gV排,整理可得:V水=V排,即冰塊所化成水的體積與其排出水的體積相等,所以水面的高度不會有任何變化。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問題求解:冰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所受重力,由于冰融化前后所受的重力不變,其排開水的體積不發生變化,則杯中液面不發生變化,故D項正確。故正確答案為D。34.從眾現象是指個人由于真實的或臆想的群體心理壓力,在認知或行動上不由自主地趨向于跟多數人相一致的現象。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從眾現象的是:A.小劉工作能力強,得到了同事的一致認可,推選部門經理時,大家都把票投給了小劉B.小馬和領導一起出去吃飯,領導點了很多辛辣的菜,于是不能吃辣的小馬也跟著吃C.部門討論會上,小嚴對某問題有不同意見,但見其他人都沒提出異議,便也和大家保持一致D.小楊天生怕水,雖然大多數同學都選修了游泳,但小楊還是堅持選修了籃球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個人由于真實的或臆想的群體心理壓力;②不由自主地趨向于跟多數人相一致。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大家都給小劉投票,是因為小劉的工作能力出色,并不是由于群體心理壓力,不符合定義;B項:不能吃辣的小馬也跟著領導吃辛辣的菜,沒有體現領導的人數,無法確定“大多數人”的概念,并且大多菜是辛辣口味,也沒有選擇,不符合定義;C項:小嚴有不同意見,但是見其他人都沒提出異議,屬于群體心理壓力,和大家保持一致,符合“不由自主地趨向于跟多數人相一致”,符合定義;D項:大多數同學都選修了游泳,但是小楊還是堅持選修了籃球,未體現“不由自主地趨向于跟多數人相一致”,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35.過去5個世紀發生了5次科技革命。這些革命出現的順序是:近代物理學的誕生→蒸光機和機械革命→電力和運輸革命→相對論和量子論革命→電子和信息革命。(

A.正確

B.錯誤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成就知識。

第二步,科技革命是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的合稱。自18-20世紀出現的三次技術革命,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第一次技術革命,發生于18世紀80年代,主要標志是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蒸汽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為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蒸汽機的出現曾引起了18世紀的工業革命。第二次技術革命,發生于19世紀90年代,主要標志是電氣化。第三次技術革命,發生于20世紀50年代,主要標志有微電子技術的發明和應用。

因此,本題正確。

36.小李大學畢業后拿了家里贊助的100萬,開了一家飯店,每年收入20萬。如果投資股票,那么每年收益30萬。在經濟學中30萬稱為(

)成本。A.顯性B.隱性C.機會D.沉沒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市場機制知識。第二步,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題干中30萬屬于小李的機會成本。因此,選擇C選項。A項:顯性成本是指廠商在生產要素市場上購買或租用所需要的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即企業支付給企業以外的經濟資源所有者的貨幣額。例如支付的生產費用、工資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等,因而它是有形的成本。A項錯誤。B項:隱性成本是廠商本身自己所擁有的且被用于企業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是一種隱藏于企業總成本之中、游離于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B項錯誤。D項: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以往發生的費用。D項錯誤。37.年華似流水。勤奮者________________。懶惰者隨波逐流,終成碌碌無為的流浪者。這段文字中劃橫線處的句子應選的是:A.披荊斬棘,誓做積極開拓的引領者B.跋山涉水,爭做開拓進取的領路人C.一往無前,甘做創新奮斗的建設者D.乘風破浪,勇做大有可為的弄潮兒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橫線處的上下文語境。橫線處論述勤奮者具有什么品質,橫線后論述懶惰者的特點。“勤奮者”和“懶惰者”是反向對應的關系,故橫線處填入的內容應與“懶惰者隨波逐流,終成碌碌無為的流浪者”反向對應。“隨波逐流”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沒有主見,盲目地隨著別人行動。“碌碌無為”指平平庸庸,無所作為。橫線處應體現“勤奮者是不追隨他人、有主見,能夠有所作為的人”這一含義。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乘風破浪”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對應“隨波逐流”,符合上述語境。“大有可為”指事情有發展前途,很值得做,對應“碌碌無為”,符合上述語境。“弄潮兒”比喻有勇敢進取精神的人,對應“流浪者”,符合上述語境。因此,選擇D選項。A項、B項和C項:“披荊斬棘”比喻在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重重困難。“跋山涉水”指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一往無前”指一直往前,無所阻擋,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三者均不能與“隨波逐流”對應。38.以多個組織群體的組織整體作為其研究對象的屬于:A.中觀管理學B.宏觀管理學C.微觀管理學D.管理學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第二步,宏觀管理學是以多個組織群體的組織整體作為其研究對象,研究在相當范圍內將不同類型的組織群體集合成為一個整體情況下出現的管理問題。B項正確,當選。因此,選擇B選項。A項:中觀管理學是指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目標,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提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總體構想或者本部門發展方向和工作思路。中觀管理學不以多個組織群體的組織整體作為其研究對象,A項錯誤,故排除A項。C項:微觀管理學是商業管理的一種管理手法,與宏觀管理的理念相反。在這種手法里,管理者透過對被管理者(員工)的密切觀察及操控,使被管理者達成管理者所指定的工作。微觀管理學不以多個組織群體的組織整體作為其研究對象,C項錯誤,故排除C項。D項:管理學是指研究管理規律、探討管理方法、建構管理模式、取得最大管理效益的學科。管理學包括宏觀經濟學,但是宏觀經濟學更為精確,故排除D項。39.理性消費是指消費者在消費能力允許的條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則進行的消費,一名理性的消費者應該做到(

)。A.量入為出,適度消費B.避免盲從,合理消費C.緊隨潮流,擴大消費D.一擲千金,貸款消費參考答案:A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微觀經濟。生活方式的變化推動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更新,也帶來不同消費觀念之間的碰撞。我們要做理智的消費者,踐行正確的原則。A項正確,“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就是要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那些支出無計劃,為了撐面子不惜舉債消費而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的行為,是缺乏理智的。過于緊縮消費會使人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不利于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所以,我們提倡消費要適度。B項正確,“避免盲從,合理消費”就是別人都買的東西,不一定適合自己的需要。隨大流購買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是不理智的。要避免盲目跟風,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而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C項錯誤,“緊跟潮流,擴大消費”就是隨大流盲目跟風,是不理智的消費觀念。D項錯誤,“一擲千金,貸款消費”就是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超前消費,是不理智的消費觀念。故正確答案為AB。40.在矛盾雙方力量的對比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

)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哲學知識。第二步,主要矛盾是在矛盾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決定著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方向。主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規定和影響著次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在矛盾雙方力量的對比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質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因此,本題錯誤。41.誘導運動是一種視錯覺,即觀察者知覺到某個物體在運動,而實際上該物體沒有發生空間移動,只是由于其他物體的運動使得被觀察的物體看起來好像在運動。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誘導運動的是:A.在沒有月光的夜晚仰望天空,覺得星星好像在動B.電影院里播放的精彩電影C.月亮在云彩后面穿行D.注視飛速開過的火車后,會覺得附近的樹木向反方向運動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知覺到某個物體在運動,而實際上該物體沒有發生空間移動;②由于其他物體的運動使得被觀察的物體看起來好像在運動。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只涉及星星,不涉及“其他物體運動”,不符合定義;B項:電影的播放實際上是一幀幀的畫面在變動,不屬于“實際上該物體沒有發生空間移動”,不符合定義;C項:月亮是相對靜止的,屬于“實際上該物體沒有發生空間移動”,只是因為云彩的運動使月亮看起來好像在動,符合定義;D項:注視飛速開過的火車后,會覺得樹木向反方向運動,表明不是同時觀察火車和樹木,所以樹木的運動并不是因為同時觀察的火車在運動導致的,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發現其關鍵點為“由于其他物體的運動使得被觀察物體看起來好像在運動”,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這一關鍵點分析選項。誘導運動的定義要點:由于其他物體的運動使得被觀察物體看起來好像在運動,實際上該物體沒有發生空間移動。A項,只是覺得星星好像在動,并沒有涉及其他物體的運動,不符合定義。B項,電影畫面確實是在動的,并非視錯覺,不符合定義。C項,由于云彩在動,使得月亮看起來好像在運動,符合定義。D項,是先看運動的火車,再看靜止的樹木,覺得樹木在動,而題干定義中并不涉及先后性,不符合定義。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關鍵詞。①視錯覺;②實際上物體未發生空間移動;③由于其他物體使得被觀察物體看起來好像在運動。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A項,只提及“星星”,沒有提及其他物體,不存在“其他物體使得觀察體看起來好像在運動”的情況,不符合定義;B項,電影里面的畫面是動態的,本身發生了空間移動,不符合定義;C項,月亮未發生空間移動,由于彩云的運動使得月亮看起來好像在運動,符合定義;D項,火車開過后,此時不存在正在移動的物體,只有樹,移動物體與靜止物體是先后出現,不存在“其他物體使得觀察體看起來好像在運動”,感覺樹在動是運動后效,不是誘導運動,不符合定義。故正確答案為C。42.網上瘋傳最近幾天某市要刮臺風,該市氣象部門負責人回應:“根據我們的觀察,最近不必然刮臺風。”以下哪句話與氣象部門負責人的意思最為接近?(

)A.最近必然不刮臺風B.最近可能不刮臺風C.最近可能刮臺風D.最近不可能刮臺風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模態命題,“不必然”等于“可能不”。因此,“最近不必然刮臺風”等價于“最近可能不刮臺風”。故正確答案為B。43.網絡書店的頁面為了適應人眼的視野范圍,又窄又長,容易讓人疲倦,而且圖書多按銷量或排行榜來呈現。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現在還可以利用大數據算法,根據讀者瀏覽和購買歷史來確定其讀書品味,推薦的書目符合讀者口味,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蠶繭效應”,讀者只能看到喜歡看的,長此以往,________________,這樣的不足正好可以通過實體書店來彌補。現在不少大型書店的在售圖書多到十萬種以上,一入書城,如進書海,給讀者帶來的體驗是網絡書店無法比擬的。此時,書店如果能從眾多圖書中挑選高品質圖書,用品質贏得讀者,就可以在和網店的競爭中凸顯競爭力。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讀者在網絡書店的收獲越來越小B.逛實體書店才可能帶來意外驚喜C.讀者閱讀視野不知不覺日益狹窄D.網絡書店無法滿足讀者閱讀需求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橫線在文段中間,填入的內容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橫線前講了網絡書店頁面特點以及大數據算法帶來的一些問題,即根據讀者瀏覽和購買歷史推薦符合讀者口味的書籍,不可避免地形成“蠶繭效應”,讀者只能看到喜歡看的。橫線后論述“這樣的不足正好可以通過實體書店來彌補”,接著講述實體書店的優勢。橫線處填的句子要承前啟后,表述“這樣的不足”的內容,即“蠶繭效應”的不足之處。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蠶繭效應”的不足之處的概括,符合上述語境。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語句的銜接與連貫。由橫線前的“長此以往”可知,橫線處應填入一個能概括前文內容,且應與下文“這樣的不足”相對應的句子。由橫線前的“長此以往”可知,所填句子應是對橫線前論述內容的總結,且后文出現“這樣的不足”,可知所填句子應同時體現不足。橫線前論述了網絡書店大多會將圖書按銷量或排行榜來呈現,還可以利用大數據算法給讀者推薦自己喜歡看的圖書,這樣不可避免地會形成“蠶繭效應”,讀者只能看到自己喜歡看的,不喜歡看的會被網絡書店過濾掉。久而久之,讀者的閱讀范圍縮小,閱讀視野變得狹窄。A項與此相符。B項,空缺處后文的“這樣的不足”提示此處應是“蠶繭效應”帶來的不良后果,該項強調實體書店帶來的“驚喜”,填入銜接不當,排除。C項,網絡書店只是給讀者推薦特定的書,這會導致讀書的領域變窄,讀書領域變窄不能等同于讀書的收獲變小,填入銜接不當,排除。D項“無法滿足讀者閱讀需求”表述不當,提供讀者喜歡看的書可以滿足其閱讀的需求,只是閱讀范圍會變窄,排除。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橫線出現在文段中間,需要結合前后文內容進行分析。前文論述網絡書店的不足之處,讀者只能看到喜歡看的,即能看到的書會變少;橫線后指出這個不足可以靠實體書店來彌補,因為“一入書城,如進書海”,也就是圖書種類多,可從眾多圖書中挑選。故橫線處所填內容應表達出因讀者只能看到喜歡看的,時間長了其閱讀的視野也就越來越窄,對應C項。A項,文段圍繞的核心話題是讀者所看到的圖書多與少,而非“收獲”,排除;B項,“意外驚喜”在文段中并未提及,前后銜接不當,排除;D項,“無法滿足”表述過于絕對,網絡書店可以更精準地滿足讀者閱讀需求,但會使讀者的閱讀視野越來越窄,并非無法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文段出處】人民日報《體驗才是實體書店的核心競爭力》44.下列關于我國唐代文學常識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A.“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繪的是南昌的風光B.“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所描寫的是春季C.“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自杜甫的《蜀相》D.“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這里的“君”是指李廣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文學常識。A項錯誤,這句詩出自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描寫的是廬山的景色,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B項錯誤,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詩是一首詠雪送人之作,描寫的是冬季。C項正確,這句詩出自杜甫的《蜀相》,抒發了詩人對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業未遂的感慨。D項錯誤,這句詩出自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這里的“君”是指李龜年。李龜年是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著名樂師,擅長唱歌。因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寵幸而紅極一時。“安史之亂”后,李龜年流落江南,賣藝為生。故正確答案為C。45.“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種人:A.廚師B.屠戶C.治國者D.尸祝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第二步,“庖丁解牛”這個寓言故事選自《莊子·內篇·養生主》。原文為“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音。”說明世上事物紛繁復雜,只要反復實踐,掌握了它的客觀規律,就能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