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講情緒實驗心理學演示文稿_第1頁
第十四講情緒實驗心理學演示文稿_第2頁
第十四講情緒實驗心理學演示文稿_第3頁
第十四講情緒實驗心理學演示文稿_第4頁
第十四講情緒實驗心理學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四講情緒實驗心理學演示文稿當前第1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優選第十四講情緒實驗心理學當前第2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實驗心理學用科學實驗的方法研究情緒。面臨的困難:“情緒”本身的意義并不明確情緒實驗研究的生態效度較難把握情緒與環境、認知和行為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當前第3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的產生1884年,詹姆斯—蘭格理論:刺激引起生理反應,生理反應引起情緒。20世紀50年代,阿諾德:認知評價是情緒產生的直接原因。伊扎德:情緒的產生由環境中不同因素引起。當前第4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一、情緒的產生----沙赫特的實驗(1962)考察生理、認知和環境——情緒實驗程序:第一步:給三組大學生注射腎上腺素,使其處于同樣的生理喚醒狀態當前第5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一、情緒的產生----沙赫特的實驗(1962)第二步:誘使三組被試對生理狀態產生不同的認知解釋。第一組:藥物的真實效果:心悸、手抖、臉發燒;

第二組:藥物不真實效果:雙腳麻木、發癢、頭疼;

第三組:無副作用。當前第6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一、情緒的產生----沙赫特的實驗(1962)第三步:每組被試再分成兩組,進入不同的環境.

一組:進入愉快的情境——滑稽表演一組:進入憤怒的情境——強迫回答問題當前第7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預期結果:(1)生理狀態——情緒,三組被試的情緒應該一致;(2)環境因素——情緒,在愉快的環境中感到愉快,在憤怒的環境中產生憤怒。當前第8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實驗結果:(1)第二組、第三組在愉快的情境中表現出愉快,在憤怒的情境中表現出憤怒。錯誤解釋——真實生理反應,情緒反應隨環境而變化。(2)第一組在兩種情況中都比較冷靜。正確解釋和估計真實生理反應及環境影響,因而能平靜的對待環境的作用。當前第9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結論:情緒是認知過程、生理狀態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認知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第10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情緒的先天習得——哈洛實驗實驗背景行為主義——情緒習得論:幼猴對滿足其生理需要的事物產生依戀。先天論:幼猴的依戀對象不一定是食物提供者。當前第11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實驗方法

被試間設計:自變量:母猴類型:木制母猴(提供接觸安慰)和鐵絲母猴情境:恐懼或不熟悉情境(陌生環境——僅出現木制母猴、僅出現鐵絲母猴或二者都不出現)當前第12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實驗方法

被試間設計:兩組幼猴:一組由木制母猴喂養,另一組由鐵絲母猴喂養;喂養時間之外幼猴可自由與兩只母猴接觸.依戀關系的維持:和母猴分離一個月,在曠場環境中團聚。當前第13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實驗結果(1)所有幼猴都對木制母猴產生依戀。鐵絲母猴喂養的幼猴只在吃奶時迫不得已離開木制母猴。(2)恐懼或不熟悉情景中,幼猴從木制母猴那里得到安慰和保護。(3)在曠場環境中與木制母猴重逢時,幼猴表現出親密行為。結論:接觸安慰在依戀情感的產生中比提供食物的能力更重要。當前第14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三、情緒后天習得的實驗情緒是學習和條件反射的產物(一)小艾爾伯特的恐懼習得實驗(華生)無條件刺激—巨響;條件刺激—兔子、白鼠、狗和積木等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在時間上匹配后,小艾爾伯特對條件刺激產生恐懼,這種恐懼在31天后,仍未消退。當前第15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習得性失助的實驗被試及實驗條件:自變量:可逃脫組,不可逃脫組和無束縛的控制組。第一階段:

可逃脫組和不可逃脫組一一配對,接受電擊,由可逃脫組控制停止電擊,不可逃脫組的狗不能控制電擊,無約束的控制組不接受電擊。90s的時間接受64次電擊,可逃脫組的狗很快學會了如何終止電擊;不可逃脫組的擠壓行為在30次試驗后終止。當前第16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習得性失助的實驗第二階段:24小時后,三組狗都被置于有隔板的箱子中,燈光熄滅10s后電流通過箱子底部,10s內只要跳過隔板,就能逃脫電擊。當前第17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習得性失助的實驗第二階段:24小時后,三組狗都被置于有隔板的箱子中,燈光熄滅10s后電流通過箱子底部,10s內只要跳過隔板,就能逃脫電擊。結果:(1)不可逃脫組,跳過隔板的時間顯著長于其他兩組;并且6只狗在9次甚至全部10次試驗都沒有跳過隔板。(2)可逃脫組與控制組沒有差異。當前第18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習得性失助的實驗結論:對環境事件是否具有控制力,導致了兩組在行為表現上的明顯差異。控制力缺失會泛化到新情境中,習得了無助感。習得性失助與抑郁發展當前第19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人類抑郁與控制力缺失的關系研究(E.J.Langer&Rodin)實驗目的:驗證提高控制力對被試抑郁水平的影響被試:某家療養院的老人被分成實驗組(具有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和控制組(不具有控制力)過程:實驗組——決定自己房間的布置和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和電影;控制組:管理人員決定一切當前第20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人類抑郁與控制力缺失的關系研究(E.J.Langer&Rodin)過程:實驗組——決定自己房間的布置和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和電影;控制組:管理人員決定一切。當前第21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人類抑郁與控制力缺失的關系研究(E.J.Langer&Rodin)結果:(1)調查問卷顯示,實驗組的被試抑郁情緒顯著減小,生活更積極;(2)行為測量表明,實驗組有更多被試去看電影并參加猜凍豆比賽。當前第22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的復雜性。情緒是生理喚醒、認知解釋和環境作用的綜合產物。一方面具有先天獲得的特性,另一方又可以后天習得。當前第23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第二節情緒的認知研究當前第24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的認知研究早期的情緒認知研究情緒與歸因情緒與決策當前第25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一)圖片聯想實驗----情緒對認知的依賴(芬澤,1964)被試:

54名見習跳傘運用員,平均分成兩組實驗程序:

在距離跳傘的時間前2周、前1天、當天進行圖片聯系測驗;聯想圖片與跳傘的相關程度(高、中、低)一、早期的情緒認知研究當前第26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一)圖片聯想實驗----情緒對認知的依賴(芬澤,1964)因變量:情緒生理指標(皮膚電反應GSR)實驗結果:一、早期的情緒認知研究當前第27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隨著跳傘時間的臨近,實驗組被試的皮膚電水平升高刺激圖片同跳傘相關聯的程度愈高,皮膚電水平也愈高表明被試內心的情緒緊張程度增加證明了情緒會受認知的影響當前第28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手術臺前的恐懼——情緒對認知的反作用(詹尼斯Janis,1958)被試:外科手術病人(分成3組)實驗設計:

自變量:病人在手術前的恐懼水平(高、中、低)因變量:病人對手術的認知

當前第29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結果:

高恐懼組:把手術的危險性看的過高,對醫務人員抱怨多;

中恐懼組:對手術有正確的認識,恰當的思想準備,對醫生和醫務人員的抱怨最少;

低恐懼組:對手術毫無意識準備,對醫務人員抱怨較多。結論:手術前恐懼情緒的不同,導致了對手術的認知也不盡相同。

當前第30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情緒與認知的交互關系:實驗設計:3*3自變量:激動水平:低→中→高任務的難度:解決復雜的代數問題(難)初等數學運算(中)簡單反應時任務(易)因變量:對任務的操作水平結果:(右圖)結論:情緒與認知交互影響當前第31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認知失調費斯廷格(Festinger)和同事(1959)認知:一種心理過程,如思想、觀念、知識單元、態度或信念等;失調:不協調,同時經歷兩種或多種彼此間不協調的心理過程時,即認知失調。出現這種情況,會導致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和緊張感;最終可能會促使態度有轉變。當前第32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理論假設如果你相信X,你卻公開主張非X,會體驗到認知失調。如果你意識到自己主張非X是由于某種不得已的原因,如壓力、獎勵,或者懲罰,那么你的認知失調將大大降低或者消失。當前第33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理論假設越是將不一致的行為歸因于自己的選擇,你的認知失調會越嚴重。這會促使你改變自己原有的觀點,使之與自己的行為(某種新主張)相一致。如某人給你一大筆錢,讓你公開支持某種你原本反對的觀點,你同意這么做;另外一個人向你提出同樣的要求,但只給你一小筆錢,雖然看起來不值得做,你還是答應了。哪種情況下你的認知失調會更大,哪種情況下你的觀點將會有更大的改變。當前第34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方法被試:71名學習心理學導論的學生,參加一個耗時2小時的名叫行為測量的研究(真正目的對被試保密)。第一階段:被試在規定時間來到實驗室,面前放一個裝有12個線軸的托盤,主試要求被試將托盤里的線軸拿出放到桌上,然后再將線軸放回原處,循環往復,持續30分鐘,主試拿秒表在一旁記錄。然后,主試拿走托盤,又給了被試一塊釘有48個方栓的板,被試的任務是按順時針方向將每個方栓旋轉90度,持續做30分鐘。如果被試覺得這種活動太過枯燥,正是研究所要達到的效果(使被試產生一致的消極體驗)。當前第35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第二階段:(1)控制條件:完成上述任務后被試被帶到另一個房間,就自己對剛剛實驗任務的反應接受訪談。1美元獎勵組被試:實驗者與每名被試談話,告訴他說你是A組的被試,你們這組在實驗前沒有得到任何與實驗有關的信息。還有一個B組,對B組的被試,我們在實驗前會向他們傳達這樣的信息:這些實驗任務是非常有趣的。這一信息是由一名已完成了實驗的被試來傳遞的。

當前第36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第二階段:

然后實驗者離開幾分鐘,當他返回時,表情略顯遲疑和困惑并繼續對被試說,那名一直向B組被試傳遞信息的大學生打電話來說他病了,但現在還有一名B組被試在外面等著,他們現在需要一個人來向這個被試傳遞信息。實驗者問被試是否愿意頂替這名大學生去向正在等候的B組被試傳遞信息。如果被試愿意,會有1美元的報酬。之后實驗者便交給他一張紙,上面標有B組,并寫著“這項實驗任務非常有趣,我從中獲得了快樂,我很高興,這是激動人心的,令人興奮的?!边@名被試將其傳遞給新來的被試并和其單獨待上2分鐘。當前第37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第二階段:2分鐘后,實驗者回來,對傳遞信息的被試表示感謝,并把他帶到訪談室,讓他談談對實驗任務的真正看法(與先前對控制組的訪談完全一樣)。20美元獎勵組被試:其它條件同1美元獎勵組被試,唯一差別是會得到20美元的報酬。當前第38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結果以每名被試在最后訪談階段所表達的對實驗任務的真實感受作為測量指標當前第39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討論認知失調理論主張:1.如果一個人被別人勸說做了某種和他原來的觀點相反的事或說了某些與他的真實觀點相反的話,他將會產生一種改變原有觀點的傾向,以使之與剛剛做過的事或說過的話相一致。2.引起撒謊行為的壓力越大,則改變原有觀點的傾向將越強。可以圖解形式表述如下:當前第40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情緒與歸因歸因:對事件或行為的原因進行主觀評價。韋納(Weiner,B.)的歸因理論韋納將情緒、情感設想為在一定的行為結果出現之后,伴隨著對其認識的不斷加深而逐漸分化、深化和復雜化的過程,其中對該種結果產生原因的知覺、分析或推斷在情緒、情感的變化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當前第41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情緒與歸因如一個人在重要的活動中達到了渴望已久的目標最初的情緒反應——高興靜心思考原因:(1)確定目標的實現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的結果,會產生自尊、自豪、驕傲等情緒;(2)如發現目標的實現是由偶然因素導致的,會有幸運甚至后怕的情緒體驗;(3)如發現是別人幫助的結果,會推測別人幫助的原因,善意的幫助引起感激,別有用心的幫助會導致不快甚至憤怒的情緒體驗。當前第42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情緒與歸因歸因對情緒的影響的幾個方面(1)對原因部位的知覺(2)對原因可控性的知覺(3)對原因穩定性的知覺當前第43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對原因部位的知覺:把行為結果的原因歸于人的內部原因(自己的能力、努力、個性)還是外部原因(運氣好、別人的幫助)與情緒、情感的關系:當前第44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情緒與歸因

(1)對原因部位的知覺驗證實驗:(1)女性被試回想或想象自己曾經拒絕過的一次約會或邀請,并對每一種原因可能傷害對方自尊的程度加以評定。結果:傾向于選擇跟對方無關的外部原因來拒絕約會或邀請。

當前第45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二、情緒與歸因

(1)對原因部位的知覺驗證實驗:(2)格雷厄姆等人(1984)要求兒童回憶生活中最令他們自豪的一件事情及其原因,將他們所報告的原因歸類為內部、中間和外部三類。結果:對原因部位和自豪感之間聯系的認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現增強的趨勢。當前第46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三、情緒與決策情緒對決策產生影響。失敗的博弈——情緒調節缺陷對決策影響的實驗研究(達馬西奧等)被試:試驗組—前額受損病人;控制組—普通病人任務:風險決策任務(在四幅紙牌中任意選擇紙牌以贏得100點)當前第47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三、情緒與決策結果:普通病人能根據獎勵、懲罰及長遠利益來調整自己的策略;前額受損病人對將來的效果相對不敏感,只會根據眼前的效果作出判斷。結論和意義:實驗證明了因前額受損所致的情緒調節缺陷使被試無法作出正確的風險決策。當前第48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生動性與決策權重實驗1(羅滕斯杰克&希)任務:選擇“50美元現金”或“親吻最喜歡的明星”條件:A、直接在兩選項中進行選擇;B、有1%的機會抽中這兩個選項的彩票中作出選擇。當前第49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生動性與決策權重實驗1(羅滕斯杰克&希)結果:A條件下,70%的被試選擇了現金而不是親吻;B條件下,65%的人選擇了親吻而不是現金。當前第50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生動性與決策權重實驗2:任務:選擇“歐洲旅游500美元優惠”或“減少500美元學費的優惠”條件:A、在有1%的機會抽中這兩個選項的彩票中作出選擇;B、在99%的機會抽中這兩個選項的彩票中作出選擇.當前第51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生動性與決策權重結果:A條件下,選擇歐洲旅游500美元優惠的被試多;(生動)B條件下,選擇減少500美元學費的優惠的被試多。(不生動)結論:

當事件發生概率不同時,生動性不同的事件的決策權重也發生變化。當前第52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第三節情緒的測量當前第53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的測量主觀體驗面部表情生理指標當前第54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主觀體驗形容詞核對表定義:列出一系列描述情緒的形容詞,要求被試者從中選出符合自身情緒狀態的詞匯心境形容詞核對表當前第55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心境測查量表:包括八種基本情緒和激活量(如下表)當前第56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面部表情早期測量工具(Schlosberg,1954)圓形量表兩個軸:愉快—不愉快;注意—厭棄,每個軸有9個梯級,表示愉快或注意的程度三維模式圖面部表情可分為三個維度: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絕;睡眠—緊張維度(見右圖)當前第57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現代測量技術(Izard等,1980)表情測量的對象應是肌肉運動最大限度辨別面部肌肉運動編碼系統:評分者依次辨認額眉—鼻根區,眼鼻—頰區和口—唇—下巴區三部分的肌肉運動(見右圖)當前第58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微笑一定幸福嗎?面部表情與情緒并非的1:1的關系Fernandez-Dols等(1995,1997):微笑與幸福對1992年奧運會上的金牌得主在授獎的幾個階段的面部表情進行了編碼分析(面部肌肉運動編碼系統):A階段,官員就坐時獎牌獲得者站在領獎臺后等待;B階段,獎章獲得者站在領獎臺上向觀眾招手致意;C階段,運動員面朝國旗并凝神聽國歌。當前第59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微笑一定幸福嗎?面部表情與情緒并非的1:1的關系Fernandez-Dols等(1995,1997):微笑與幸福當前第60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微笑一定幸福嗎?足球迷觀看足球比賽:球迷彼此有交流與無交流幸福不一定微笑;微笑不一定幸福;社會交流是誘導微笑的一個因素當前第61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面部表情的辨認表達表情者的年齡觀察者的年齡及訓練新生兒的面部表情難以確認;1歲左右的嬰兒愉快和驚奇的表情最容易辨認,悲傷、憤怒、厭惡、懼怕幾種表情不容易辨認表情辨認的準確率隨年齡增長而提高當前第62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當前第63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生理指標腦電波強烈情緒狀態下的腦電波活動與正常狀態下的腦電波活動不同;用腦電圖檢查精神病等疾病。當前第64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生理指標生化指標許淑蓮等(1979)發現入手術室后,病人的血漿11-羥皮質類固醇含量較病房配血時普遍有所增加;湯慈美等(1985)發現比賽后,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排出量較比賽前有顯著的增長,訓練后比比賽前所測定的排出量雖有增長,但與比賽后相比,排出量要小→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排出量是緊張的客觀指標當前第65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的研究方法刺激—反應法情緒誘導法時間抽樣技術當前第66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刺激—反應法條件性情緒技術邏輯:

將條件反射程序加載強化所維持的某一操作行為上,依據操作行為的變化來推測情緒。當前第67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刺激—反應法研究范例如斯金納箱中,一只饑渴的老鼠為了飲水而按壓杠桿。當其反應比率固定時(積極基線),給予一個條件刺激(5分鐘的咔嗒聲),條件刺激結束時,白鼠接受一個短暫的電擊(消極刺激)。最初條件刺激沒有效果,與消極刺激結合后,會引起反應頻率的下降。而反應頻率的下降被認為是白鼠對咔嗒聲的恐懼。當前第68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雙跑道程序挫折(Amsel)定義:先體驗到獎賞后,又體驗到無獎賞時所出現的情緒實施步驟:經第一條跑道到目標箱,獲取食物,再經第二條跑道到目標箱,獲得食物;改變第一個目標箱獲得食物的可能性;在第二條跑道上的跑速加快→挫折的作用歡快(Mayer&McHose)提高第一個目標箱的獎賞度,在第二條跑道上跑速變慢→歡快的作用當前第69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情緒誘導法單詞誘導法—使用帶有情緒色彩的詞來誘導積極或消極情緒的方法戴辛格(1931)自變量引起愉快感受的詞(如親愛的、休假)引起不愉快感受的詞(如嘔吐、自殺)無關的詞(如筐子、作用)因變量:被試的皮膚電反應結果:與無關刺激相比,愉快和不愉快刺激均能引起皮膚電反應升高,而不愉快刺激引起的皮膚電反應更為明顯。當前第70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圖片誘導法Murphy等(1993):自變量變量一為呈現的圖片——男人和女人高興和生氣時的表情圖變量二為圖片呈現時間——1000ms和4ms因變量:被試對緊接著呈現的中文簽名的偏好程度結果情緒誘導圖呈現時間短時,誘導效果好;消極誘導組被試對中文簽名的評價最低,而積極誘導組被試對中文簽名的評價最高。當前第71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時間抽樣技術實施要點日記與問卷:要求被試在30天中,每天4次記錄當時的情況和情緒體驗,回答規定的7個問題,并在此期間,進行卡特爾16PF測試時間抽樣:每天4個時間由計算機隨機安排;抽樣點在睡眠時間或被試忘記日記要做標記當前第72頁\共有80頁\編于星期三\11點法沙弗和布蘭德施泰特(2001):

工作活動中的情緒和工作者人格的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