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題-低血糖風險和處理原則_第1頁
醫學專題-低血糖風險和處理原則_第2頁
醫學專題-低血糖風險和處理原則_第3頁
醫學專題-低血糖風險和處理原則_第4頁
醫學專題-低血糖風險和處理原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低血糖風險和處理原則(yuánzé)(醫生版)第一頁,共五十四頁。目錄低血糖的定義(dìngyì)及流行現狀23低血糖的危害(wēihài)1低血糖的預防(yùfáng)4低血糖的處理第二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的定義(dìngyì)及分類診斷標準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mmol/L接受藥物(yàowù)治療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3.9mmol/L2013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fángzhì)指南分類血糖伴隨癥狀嚴重低血糖需要旁人幫助,常有意識障礙,低血糖糾正后神經系統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有癥狀性低血糖≤3.9mmol/L有低血糖癥狀無癥狀性低血糖≤3.9mmol/L無低血糖癥狀第三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的癥狀(zhèngzhuàng)與體征自主神經系統癥狀神經低血糖癥狀癥狀體征癥狀體征饑餓感面色蒼白虛弱、乏力中樞性失明流汗心動過速頭暈低體溫焦慮不安脈壓增寬頭痛癲癇發作感覺異常意識模糊昏迷心悸行為異常震顫認知障礙視物模糊、復視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內分泌代謝(dàixiè)雜志,2012,8,28(8):619-623第四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糖尿病患者發生非嚴重(yánzhòng)低血糖時所伴隨的癥狀Geelhoed-DuijvestijnPH,etal.JMedEcon.2013Dec;16(12)1453-61.疲勞和/或精疲力竭缺乏警惕暴躁生病和/或渾身不舒服情緒低落情緒多變緊張和/或焦慮其他負面情緒惡心0102030405060患者(%)納入7個歐洲(ōuzhōu)國家的TIDM患者或胰島素治療T2DM患者,每周完成4份問卷,收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收集的數據包括:患者人口統計資料、過去7天內發生的非嚴重低血糖事件、低血糖相關資源利用和對患者的影響T1DM:1型糖尿病;T2DM:2型糖尿病第五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大多數1型糖尿病患者不能避免低血糖發生每周平均發作2次癥狀性低血糖,一生中可發作數千次30%-40%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發生嚴重低血糖事件(需要他人的救助)嚴重低血糖事件的發生率為1-1.7次(患者/年),可伴有癲癇(diānxián)或昏迷1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較1型糖尿病患者低嚴重低血糖事件在2型糖尿病早期并不常見病程后期,低血糖發生風險可大大增高強化治療(zhìliáo)增加低血糖發生率是不可避免的22型糖尿病患者(huànzhě)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發生率1.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8,28(8):619-6232.RayKK,etal.

Lancet.2009May23;373(9677):1765-72.第六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嚴重(yánzhòng)低血糖流行病學研究,時間n事件發生率(100患者/年)說明T1DM英國低血糖研究組,2007157a320前瞻性、多中心研究50b110DCCT,1997271162臨床試驗,胰島素強化治療組T2DM英國低血糖研究組,2007177c70前瞻性、多中心研究89d10Akram,2006340144回顧性、臨床調查Donnelly,2005417535前瞻性、人群研究Henderson,2003521528回顧性、臨床調查注:a胰島素治療(zhìliáo)>15年;b胰島素治療<5年;c胰島素治療>年;d胰島素治療<2年;T1DM:1型糖尿病;T2DM:2型糖尿病1.UKHypoglycaemiaStudyGroup.Diabetologia.2007Jun;50(6):1140-7.2.NEnglJMed.1993Sep30;329(14):977-86.3.AkramK,etal.DiabetMed.2006Jul;23(7):750-6.4.DonnellyLA,etal.DiabetMed.2005Jun;22(6):749-55.5.HendersonJN,etal.DiabetMed.2003Dec;20(12):1016-21.第七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無癥狀性低血糖發病率高達50%一項糖尿病隊列研究中,納入70例糖尿病患者,經動態血糖監測測定,超過50%的患者發生無癥狀性低血糖(未發現(fāxiàn))1,其他研究者也報道過類似的發現2,3通過動態血糖監測發現:無癥狀低血糖發生率被低估發生≥1次未被識別的低血糖的患者比例所有DMT1DMn=40T2DMn=30ChicoA,etal.DiabetesCare2003;26(4):1153-1157.WeberKK,etal.ExpClinEndocrinolDiabetes2007;115(8):491-494.ZickR,etal.DiabTechnolTher2007;9(6):483-492.第八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臨床上可能(kěnéng)“看不見”的低血糖:夜間低血糖納入血糖控制達標的T2DM患者1147例,應用(yìngyòng)動態血糖監測系統(CGMS)監測全天血糖(BG)變化,比較不同晚餐后3h血糖兩組間夜間低血糖發生率22:00~2:00是夜間(yèjiān)低血糖的高發時間段CGMS監測中,血糖<3.9mmol/L持續15min定義為1次低血糖發作。當血糖恢復逸3.9mmol/L并正常持續30min以上;再次出現上述情況定義為第2次低血糖發作CGMS監測中,血糖<3.9mmol/L持續15min的同時,生活日志中患者未發生心悸、出汗、饑餓等不適和神經系統癥狀,定義為無癥狀低血糖夜間低血糖:22:00到次日6:00發生的低血糖王硯等.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3;29(8):660-3.第九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目錄(mùlù)低血糖的定義及流行(liúxíng)現狀13低血糖的危害(wēihài)2低血糖的預防4低血糖的處理第十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律不齊低血糖發作可能會導致患者發生低血糖是糖尿病潛在的嚴重并發癥,嚴重低血糖發作(fāzuò)會給患者帶來巨大負擔自主神經系統(shénjīngxìtǒng)功能異常低血糖對人體(réntǐ)危害嚴重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8,28(8):619-623第十一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與無低血糖相比(xiānɡbǐ),低血糖顯著增加死亡風險分組死亡人數(人)人數(人)風險比(95%CI)P值無低血糖72630891.00中度低血糖7742714校正治療1.81(1.59–2.07)0.001校正(治療+基線特征)1.60(1.39–1.85)0.001校正(治療+基線特征+隨機變量)1.41(1.21–1.62)0.001嚴重低血糖79223校正治療3.21(2.49–4.15)0.001校正(治療+基線特征)2.64(2.01–3.47)0.001校正(治療+基線特征+隨機變量)2.10(1.59–2.77)0.001通過校正治療死亡(sǐwáng)風險比明顯增加通過校正治療和基線特征后死亡風險比明顯增加通過校正治療,基線特征和隨機變量后死亡風險明顯增加低血糖患者(huànzhě)和無低血糖患者(huànzhě)相比:LingY,etal,EurJInternMed.

2012Sep;23(6):564-74.風險減少風險增加一項平行,隨機,多中心對照研究,納入2004至20008年間,來自42家醫院(包括38家3級醫院和4家社區醫院)的患者第十二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增加(zēngjiā)患者的全因死亡率FismanEZ,etal.EuropeanJournalofCardiovascularPreventionandRehabilitation2004,1:135–143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研究,納入14760例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年齡45-74歲,根據患者血糖水平分為六組,隨訪(suífǎnɡ)8年。旨在評估低血糖與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死亡率間的關系*******P<0.02VS.血糖正常

*P<0.0001VS.血糖正常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患病率(%)第十三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300290-<300280-<290270-<280260-<270250-<260240-<250230-<240220-<230210-<220200-<210190-<200180-<190170-<180160-<170150-<160140-<150130-<140120-<130110-<120<7070-<8080-<9090-<100100-<1100.4糖尿病死亡率無糖尿病全部患者3.9mmol/L00.10.20.30.50.60.70.8低血糖增加心肌梗死患者(huànzhě)的死亡率

——死亡率與平均血糖水平的“J”形相關性Kosiborodetal.Circulation2008;117:1018-1027n=16,871平均(píngjūn)血糖(mg/dl)納入16871例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評估平均住院血糖(xuètáng)與死亡率之間的關系急性心肌梗死后平均住院血糖和院內死亡率的關系低血糖:血糖水平<3.9mmol/L第十四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事件嚴重低血糖患者(%)非嚴重低血糖患者(%)風險比(95%CI)校正的HR(95%CI)主要大血管事件15.910.23.5(2.4-5.2)主要微血管事件11.510.12.2(1.4-3.5)任意死亡19.59.03.3(2.3-4.7)心血管疾病9.54.83.8(2.4-6.1)非心血管疾病10.04.32.8(1.6-4.8)ADVANCE研究(yánjiū):嚴重低血糖增加

大血管疾病發生風險ZoungasS,etal.NEnglJMed.2010;363(15):1410-8.該研究納入11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風險(fēngxiǎn)比評估嚴重低血糖與大血管和微血管事件風險以及死亡率的關系,平均隨訪5年第十五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CryerPE.JClinInvest.2006:116(6):1470–1473.低血糖反復發作與感知(gǎnzhī)受損的惡性循環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不完全替代)(無胰島素,無胰高血糖素)先前低血糖睡眠交感腎上腺對低血糖反應降低交感神經對低血糖反應降低腎上腺髓質對低血糖反應降低低血糖反調節低血糖反復發作運動低血糖感知受損糖尿病患者在過程中可以反復發生低血糖,患者最初出現低血糖時有低血糖癥狀,但低血糖反復發生后,再出現低血糖時則不再有低血糖癥狀第十六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感知受損顯著(xiǎnzhù)增加重度低血糖發生率GoldA.E.etal.DiabetesCare,1994;17:697-703Hendersonetal.DiabetMed2003;20(12):1016–21重度低血糖定義為需要外界幫助才能恢復的低血糖參與者根據低血糖感知評分(píngfēn)17來記錄低血糖癥狀強度的主觀變化,

1=總能感知到,7=從未感知到,評分≥4符合感知受損重度低血糖*(事件/患者/年)00.51.01.52.02.5T1DM0.482.83感知正常(n=144)感知受損(n=13)升高6倍3.0重度低血糖*(事件/患者/年)0T2DM0.222.15感知正常(n=144)感知受損(n=13)升高9倍0.51.01.52.02.53.0第十七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危重癥患者應激性高血糖治療(zhìliáo)中,出現低血糖患者的病死率及MODS發生率均顯著升高MODS:多器官(qìguān)功能障礙綜合征祝偉等.內科(nèikē)急危重癥雜志,2002,8(4):199-201.納入31例發生應激性高血糖的危重癥患者,平均45.94±18.04歲,根據治療過程中的測量結果將患者分為二組:A組為治療中未出現低血糖組,B組為治療中出現低血糖組(血糖<2.8mmol/L)。旨在探討危重癥患者應激性高血糖治療中低血糖的危害、原因及對策P<0.01應激性高血糖患者的病死率(%)P<0.01應激性高血糖患者的MODS發生率(%)n=9n=22n=9n=22第十八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一項前瞻性收集(shōují)數據的回顧性調查,納入6240例患者,分別來自斯坦福醫院(n=3263例)、荷蘭(n=2063例)以及GLUCONTROL試驗(n=914例,一項胰島素強化治療的多中心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旨在評估低血糖與ICU住院時間的關系輕度低血糖顯著增加ICU患者的住院(zhùyuàn)時間KrinsleyJ,etal.AnnIntensiveCare.2011Nov24;1:49.**P<0.0001VS.血糖正常;ICU:重癥監護室不同ICU患者的住院時間(天)**第十九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導致T2DM患者的治療(zhìliáo)依從性降低一項觀察性、橫斷面、多中心研究,從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在七個國家進行(芬蘭、法國、德國、挪威、波蘭、西班牙和英國),共納入1709例在二甲雙胍基礎上加用磺脲類或噻唑(sāizuò)烷二酮的T2DM患者,并在入選前12個月內至少檢測過一次HbA1c。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關于低血糖癥狀、治療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的數據患者比例(%)P=0.0075P<0.0001P=0.0043P=0.0057álvarezGuisasolaFAetal.DiabObesMetab.2008;10(suppl1):25–32.(n=652)(n=1045)發生(fāshēng)低血糖的患者未發生低血糖的患者第二十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增加患者(huànzhě)的恐懼及對治療的滿意程度Mitchelletal.BMCEndocrineDisorders2013,13:59P<0.0001P<0.0001治療的滿意度使用糖尿病用藥滿意度工具(DMSAT)測定;DMSAT測定滿意度根據患者糖尿病用藥方案;測定包括(bāokuò)4個分量表的16個項目和一個總分;分數越高滿意度越高對低血糖的恐懼調查包括兩個分量表的33個項目,評分越高恐懼度越高治療滿意度評分低血糖的恐懼評分患者對低血糖發作以及治療相關風險的恐懼,可能會導致患者停止降糖治療,這是患者達到(dádào)血糖控制的重大障礙第二十一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的嚴重程度及發生頻率(pínlǜ)影響生活質量VexiauP,etal.DiabetesObesMetab.2008;10(Suppl1):S16-S24.LevyAR,etal.HealthQUALlifeoutcomes.2008;6:73.低血糖事件(shìjiàn)的嚴重程度HRQoL(EQ-5D)HRQoL(TTO)HRQoL: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zhìliàng);QoL:生活質量TTO:時間權衡法;EQ-5D:歐洲五維健康量表非嚴重低血糖事件的發生頻率第二十二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嚴重(yánzhòng)低血糖花費多AmielSA,etal.DiabetMed.2008;25(3):245-254.HammerM,etal.JMedEcon.2009;12(4):281-90.嚴重低血糖事件花費(2007年)國家T2DM患者平均花費住院T2DM患者花費德國€533€3023西班牙€691€1404英國€537€1314嚴重低血糖(xuètáng)的定義:血糖(xuètáng)濃度≤40mg/dL(2.2mmol/L)第二十三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那么,應如何(rúhé)避免低血糖呢?第二十四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目錄(mùlù)低血糖的定義及流行(liúxíng)現狀1低血糖的危害(wēihài)24低血糖的處理3低血糖的預防2第二十五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的預防(yùfáng)低血糖教育和管理血糖監測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個體化治療第二十六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導致低血糖發生的危險(wēixiǎn)因素傳統(chuántǒng)危險因素對抗低血糖的防衛機制(jīzhì)減弱的危險因素社會因素胰島素或胰島素促分泌劑過量、給藥時間不當或劑型錯誤外源性葡萄糖攝入減少或延遲(如未正常進食,隔夜進食等)內源性葡萄糖生成下降(如大量飲酒等)葡萄糖利用增加(如運動)胰島素敏感性增高(如減重后、運動量增加后、或血糖控制改善以及夜間等)胰島素清除能力降低(如腎功能不全等)內源性胰島素缺乏嚴重低血糖發作及(或)不能察覺低血糖發作的病史,近來發生過低血糖,運動或睡眠后降糖治療過于激進(HbA1c過低、設定的血糖控制目標較低或血糖下降過快)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醫療衛生體制不健全、城市與農村資源配置懸殊醫保覆蓋血糖儀和試紙、落后地區藥品配給不足患者依從性差、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8,28(8):619-623第二十七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強化(qiánghuà)治療明顯增加低血糖的發生率EilandL,etal.CurrDiabRep.2014Jan;14(1)445.研究人群低血糖定義強化治療組低血糖(%)對照組低血糖(%)發病率和死亡率門診試驗ACCORD10251例伴有CV疾病或CV風險因素的門診T2DM患者需要援助的低血糖每年3.1%每年1%由于強化組全因死亡(22%)和心血管死亡率(35%)的增加,平均隨訪3.5年后停止ADVANCE11140例門診T2DM患者<50mg/dl或無其他明顯原因的有典型癥狀和體征的低血糖2.7%(≥1次嚴重低血糖事件)1.5%與ACCORD研究相比,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更短,HbA1c更低,更少使用胰島素VADT1791例治療不佳的T2DM患者無定義24.1%17.6%隨訪中位數5.6年后,除尿蛋白癥進展外,死亡、主要心血管事件或微血管比較無明顯差異住院試驗NICE-SUGAR6104例需要ICU治療≥3天的患者≤40mg/dl6.8%0.5%住院時間無差異,強化組死亡率增加VISEP527例嚴重敗血癥患者≤40mg/dl17%4.1%強化組ICU患者住院時間有延長的趨勢,死亡率無差異GLUCONTROL21個ICU的1101例患者≤40mg/dl8.7%2.7%所有組的死亡率相似,研究由于違反規定而提前停止第二十八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個體化治療低血糖教育和管理血糖監測低血糖的預防(yùfáng)第二十九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2013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fángzhì)指南:

個體化綜合控制目標個體化的綜合目標控制:降糖、降壓、調脂、抗凝、控制體重、改善生活方式前提(qiántí):無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應2013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fángzhì)指南第三十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中國(zhōnɡɡuó)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專家共識:

個體化治療是避免低血糖的關鍵中國低血糖管理的專家共識:個體化治療是避免低血糖的關鍵,同時良好的監測確保低血糖風險最小化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Zhōnghuá)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8,28(8):619-623第三十一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與對照組相比(xiānɡbǐ),采用動態血糖監測系統的

個體化治療組的低血糖發生率最低一項前瞻性、盲法、隨機、對照研究,納入72例T2DM患者,隨機分為A、B、C3組,A組為個體化治療組(胰島素泵持續皮下輸注胰島素聯合動態血糖監測系統),B組和C組為對照組,分別應用胰島素泵和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均配合指血檢測(jiǎncè)。隨訪2周金毅等.中國(zhōnɡɡuó)實用醫學,2012,4,7(11):107-108P<0.01低血糖事件發生率(%)第三十二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中國血糖監測應用指南:自我血糖監測有助于制定個體化生活方式干預和優化藥物(yàowù)干預方案中國血糖監測應用指南指出:自我血糖監測有助于制定個體化生活方式干預和優化藥物干預方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血糖監測臨床(línchuánɡ)應用指南2011年版第三十三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指南推薦:

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患者(huànzhě)應將血糖控制目標放寬中華內分泌代謝(dàixiè)雜志,2011,27:371-374根據患者(huànzhě)情況制定血糖控制目標安全前提下,盡可能使控制HbA1C<7%HbA1C較低者,應注意發生低血糖的可能糖尿病病程>15年、有無感知低血糖病史、嚴重伴發病或全天血糖波動較大并反復出現低血糖癥狀者,HbA1C控制目標可設定在7%~9%指南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標的專家共識第三十四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2012年ADA/AGA老年共識:

老年人的藥物選擇(xuǎnzé)應更關注低血糖風險JAmGeriatrSoc.2012Oct25.

老年(lǎonián)患者的藥物治療:謹慎選擇降糖藥物評估患者的低血糖風險,治療2型糖尿病低血糖風險比A1C達標更重要一旦發生低血糖,應考慮換藥和或更改控糖目標第三十五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個體化治療低血糖教育和管理血糖監測低血糖的預防(yùfáng)第三十六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共識推薦:

通過患者管理(guǎnlǐ)和教育預防低血糖隨訪(suífǎnɡ)、聯系患者,跟蹤和監測治療情況教育患者正確認識和識別低血糖早期癥狀,增強低血糖識別能力,減少對低血糖的擔憂和恐懼患者就診時詢問低血糖情況,尤其是促泌劑和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患者家屬低血糖知識的教育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fēnhuì).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8,28(8):619-623第三十七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2013ADA/ENDO低血糖聲明(shēngmíng):低血糖的管理SeaquistER,etal.DiabetesCare.2013May;36(5)1384-95.低血糖患者伴HAAF(低血糖相關的自主神經衰竭)的建議檢測和目標設定鼓勵在餐前、入睡時和有癥狀征兆期間進行SMBG(自我血糖監測)鼓勵在2A.M.和5A.M.間進行SMBG(自我血糖監測),每周至少3次餐前血糖水平目標設定為100-150mg/dL患者教育低血糖癥狀和復發性低血糖在無癥狀性低血糖病原學中作用的患者教育通過避免低血糖可使無癥狀性低血糖具有可逆性,消除患者疑慮培訓患者對早期神經低血糖癥狀的認識和迅速反應能力飲食干預確保適當熱量攝入推薦餐時和睡前加餐確保隨時能獲得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若能耐受,考慮適量黃嘌呤飲料運動輔導鼓勵在運動前、中、后進行SMBG(自我血糖監測)如果血糖<140mg/dL,建議運動前熱量攝入如果血糖<140mg/dL,建議在運動中、后告知額外的熱量消耗藥物調整調整胰島素方案,以達到和維持目標血糖水平使用速效胰島素類似物(賴脯胰島素、門冬胰島素、谷賴胰島素),以減少餐時低血糖風險使用基礎胰島素類似物(甘精胰島素、地特胰島素),以減少夜間低血糖風險如果可以,可考慮持續皮下胰島素輸注泵考慮CGM(連續血糖監測)設備第三十八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針對低血糖不同(bùtónɡ)誘因的預防對策誘因預防對策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小劑量起始,逐漸增加劑量,謹慎調整劑量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出現低血糖積極尋找原因,精心調整胰島素方案和用量未按時進食,或進食過少定時定量進餐,如果進餐減少應相應減少降糖藥物劑量,有可能誤餐時應提前做好準備運動量增加運動前應增加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酒精攝入,尤其是空腹飲酒應該盡量避免酗酒或空腹飲酒嚴重低血糖或反復發生低血糖調整糖尿病的治療方案,并適當調整血糖控制目標糖尿病患者應常規隨身備用碳水化合物類食品,一旦發生低血糖,立即食用2013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fángzhì)指南第三十九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減少住院(zhùyuàn)患者低血糖的方法EilandL,etal.CurrDiabRep.2014Jan;14(1)445.入院(rùyuàn)住院(zhùyuàn)出院記錄糖尿病或高血糖檢查HbA1c停用口服低血糖藥物在進餐時和入睡時或未進食情況下每6小時進行床邊檢驗協調進餐和入睡時的床邊檢驗院內基礎/基礎-餐時皮下注射胰島素不要單獨使用滑動胰島素打針法醫師和護士間溝通規范靜脈注射/皮下注射胰島素的方案護士負責低血糖方案以護理教學工具強調重要思想,以防突發事件追蹤系統分析根本原因規范低血糖的定義低血糖事件的記錄和報告的結構化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糖尿病教育明確隨訪計劃書寫和交流出院患者指導確認患者有足夠的自我監測能力第四十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個體化治療低血糖教育和管理血糖監測低血糖的預防(yùfáng)第四十一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共識(ɡònɡshí)推薦:

通過自我血糖監測(SMBG)預防低血糖出現不可解釋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間(yèjiān)低血糖,應監測夜間(yèjiān)血糖SBMG指導下仍無法解釋的低血糖、T1DM患者、胰島素強化治療(zhìliáo)的T2DM,建議行動態血糖監測建議所有糖尿病患者進行SMBG,尤其是胰島素治療者根據不同治療制定個體化監測方案有低血糖表現隨時測血糖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8,28(8):619-623第四十二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自我血糖監測有效(yǒuxiào)降低低血糖發生風險McIntoshB,etal.OpenMed.2010;4(2):e102-13.320.5014SMBG與非SMBG的低血糖事件發生(fāshēng)風險比SMBG更優非SMBG更優總體(zǒngtǐ)低血糖0.73(0.55-0.98)嚴重低血糖0.17(0.01-4.12)夜間低血糖0.41(0.11-1.58)一項薈萃分析,共納入21項隨機對照或觀察性研究,參與研究的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未使用胰島素。旨在確定SMBG對未使用胰島素的T2DM患者的作用,以及在該人群中SMBG的最佳頻率第四十三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低葡萄糖濃度范圍(≤80mg/dL)內,

拜安進血糖監測系統(xìtǒng)的準確度最高,可有效監測低血糖納入(nàrù)106例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10%),年齡≥18歲(18-84歲),采用YSI實驗室血糖分析儀測定的血糖值作為參考值,通過變量分析(ANOVA)比較各血糖監測系統測定所有血糖濃度范圍內(≤80mg/dL,81-180mg/dL,>180mg/dL和所有血糖濃度范圍)的所有血糖值(包括修飾后的和未修飾的)的平均絕對差值的相對數(MARD)拜安進血糖監測系統羅氏卓越型血糖監測系統羅氏活力型血糖監測系統雅培利舒坦血糖監測系統強生穩擇易血糖監測系統P=0.0475***低血糖濃度(nóngdù)范圍(≤80mg/dL),n=93*與拜安進血糖監測系統相比,P<0.0001一般來說,MARD越低,BGMS的準確度越高DunneN,etal.Posterpresentedat:73rdScientificSessionsofthe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June21-25,2013;Chicago,Illinois.各血糖監測系統的MARD第四十四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的患者未達標XX√X√XX已達標XXXX每日兩次預混胰島素注射治療的患者未達標每周3天XX復診前1天XXXXX已達標每周3天XXX復診前1天XXXXX非胰島素治療患者的短期強化監測每周3天XX√XXXX自我血糖監測(jiāncè)(SMBG)的具體方案X:需監測(jiāncè)血糖的時間點√:可酌情選擇監測(jiāncè)血糖的時間點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fēnhuì).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2,8,28(8):619-623第四十五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2014ADA:

動態血糖監測(CGM),避免頻繁(pínfán)低血糖發生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DiabetesCare.2014;37(Suppl1):S14-80.CGM是自我血糖監測的有效補充特別是對于那些低血糖感知能力差和/或頻繁發生低血糖的患者第四十六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中國血糖監測應用指南:

CGM能發現不易(bùyì)被傳統監測方法所探測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作用主要優勢首先推薦進行CGM的人群提供連續、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動的趨勢能發現不易被傳統監測方法所探測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1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治療的2型糖尿病以及血糖波動大的患者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內分泌代謝(dàixiè)雜志,2012,8,28(8):619-623第四十七頁,共五十四頁。編輯課件動態血糖(xuètáng)監測可降低

T1DM無意識低血糖患者的嚴重低血糖發生率ChoudharyP,etal.DiabetesCare.2013Dec;36(12):4160-2.一項研究,共納入35例T1DM患者,平均糖尿病病程29.6年。其中23例患者采用ParadigmVeo胰島素泵,7例患者使用ParadigmRT胰島素泵,3例患者使用Dexcom胰島素泵,1例患者繼續接受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治療,以及(yǐjí)其中1例使用胰島素泵患者使用自由導航式CGM系統,隨訪1年。旨在評估CGM對嚴重低血糖發生頻率的影響嚴重低血糖平均發生率(次/患者-年)P<0.001嚴重低血糖平均發生率(次/年)P=0.005嚴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