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睡眠障礙病人的護理_第1頁
第十一章睡眠障礙病人的護理_第2頁
第十一章睡眠障礙病人的護理_第3頁
第十一章睡眠障礙病人的護理_第4頁
第十一章睡眠障礙病人的護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第十一章睡眠障礙病人的護理第1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睡眠障礙的概述一、睡眠障礙的概念睡眠障礙是指正常睡眠的啟動和調節過程發生障礙。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非器質性睡眠與覺醒障礙,包括:失眠癥原發性睡眠過多睡行癥夜驚和夢魘等第2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1.生物學因素:遺傳、年齡、個性;疼痛、咳嗽、夜尿、睡前進食過多;腦炎、躁狂癥等。2.心理性因素:最常見。如緊張、焦慮、恐懼。

3.環境性因素:工作規律、更換住所、噪音、強光。4.

誘發性因素:濃茶、咖啡、藥物。二、病因及發病機制第3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知識窗世界睡眠日睡眠是人體的一種主動過程,可以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2001年,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初春的第一天——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WorldSleepDay)。

此項活動的重點在于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2003年中國睡眠研究會把“世界睡眠日”正式引入中國。第4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

三、臨床常見類型及表現(一)失眠癥

失眠癥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表現為持續相當長時間對睡眠的質和量不滿意,并在心理上產生惡性循環,從而使失眠持續存在。失眠癥可以是單獨的一種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如果沒有明顯的發病原因,即稱為原發性失眠癥。第5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失眠癥

可分為三種類型:①入睡困難型②保持睡眠困難型③早醒型部分病人病人由于對失眠的恐懼、焦慮,無法入睡,形成“失眠-焦慮-失眠”的惡性循環而使癥狀遷延難愈。

三、臨床常見類型及表現第6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臨床常見類型及表現

是指在不存在睡眠量不足的情況下出現睡眠過多,或醒來時達到完全覺醒狀態的過渡時間延長的情況。睡眠過多是本病的核心癥狀醒轉后常有短暫意識模糊、呼吸及心率增快常伴有抑郁情緒腦電波檢查顯示為正常的睡眠腦波(二)嗜睡癥

第7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四、診斷與治療(一)診斷根據(CCMD-3)對睡眠障礙的診斷標準如下:1.失眠癥(1)癥狀標準

1)幾乎以失眠為惟一的癥狀,包括難以入睡、睡眠不深、多夢、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適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2)具有失眠和極度關注失眠結果的優勢觀念。(2)嚴重標準

對睡眠數量、質量的不滿引起明顯的苦惱或社會功能受損。(3)病程標準

至少每周發生3次,并至少已1個月。(4)排除標準

排除軀體疾病或精神障礙癥狀導致的繼發性失眠第8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四、診斷與治療(一)診斷根據(CCMD-3)對睡眠障礙的診斷標準如下:

2.

嗜睡癥(1)癥狀標準

1)白天睡眠過多或睡眠發作。

2)不存在睡眠時間不足。

3)不存在從喚醒到完全清醒的時間延長或睡眠中呼吸暫停。

4)無發作性睡病的附加癥狀(如猝倒癥、睡眠癱瘓、入睡前幻覺、醒前幻覺等)(2)嚴重標準

病人為此明顯感到痛苦或影響社會功能。(3)病程標準

幾乎每天發生,并至少已1個月。(4)排除標準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藥物、酒精、軀體疾病、某種精神障礙的癥狀組成部分。

第9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治療1.失眠癥(1)病因治療(2)心理治療:主要方法。認知療法矯正錯誤認知;行為療法放松身心;森田療法“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改善睡眠質量。

四、診斷與治療第10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治療1.失眠癥(3)藥物治療:建議短期使用,避免長期用藥,一般以1~2周為宜。常用藥主要為苯二氮?類:入睡困難者用超短效類;夜間易醒者用短效或中效藥物;早醒者用中至長效類藥物。頑固性失眠:藥物聯用心理治療;慢性失眠:長期用藥則療效減弱,并可致藥物依賴。

四、診斷與治療第11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治療2.嗜睡癥

主要為對癥治療首先消除發病的誘導因素,可適當給予中樞神經興奮藥。小劑量開始,并及時停藥。其次可輔以支持療法和疏導療法,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的目的。白天主動安排短時小睡,可減少甚至終止嗜睡癥發作

四、診斷與治療第12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護理程序的應用

一、護理評估1.健康史

收集病人的健康資料。2.身體狀況①睡眠異常表現;②主觀睡眠質量評估;③有無自主神經癥狀;④多導睡眠監測儀:客觀評價睡眠質量、進入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及睡眠各期的情況。第13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二節護理程序的應用

一、護理評估3.精神癥狀評估

①是否有焦慮、恐懼、抑郁等精神癥狀;②對睡眠的認知,是否有過高的期望值;③有無其他精神障礙。4.心理社會評估

①有無誘導失眠的社會事件

②性格特征③生活習慣第14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睡眠型態紊亂

與心理社會因素、睡眠環境改變、藥物影響等有關。2.疲乏

與失眠、異常睡眠引起的不適狀態有關。3.焦慮

與睡眠型態紊亂有關。4.無能為力感

與長期處于失眠或異常睡眠狀態有關。5.絕望

與長期處于失眠或異常睡眠狀態有關。二、護理診斷第15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病人能認識失眠的原因,逐漸學會消除這些因素,在護士的指導下重建規律、有質量的睡眠模式。2.病人能認識到焦慮情緒是引起疲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在疲乏時堅持從事日常活動,以保證夜間睡眠質量。即進入白天日常活動-夜間上床睡覺的循環規律。3.病人能通過談話、書寫、繪畫等方式表達焦慮情緒,學會緩解焦慮的行為療法。4.病人能通過與護士、家屬交談等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消除任何消極、放棄或自我傷害的想法。三、護理目標第16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針對失眠的護理

心理護理(1)護患關系:是實施心理護理的基礎(2)消除失眠的誘因:幫助病人了解自身失眠的主要原因并指導其解決方法。(3)支持性心理護理:通過傾聽、同理、陪伴等支持性心理護理技術,讓病人感到被接納、被理解。(4)認知療法:①對睡眠保持符合實際的期望;②白天發生的不愉快不歸咎于失眠;③不試圖入睡;④不給睡眠施加壓力:⑤一夜睡不好后不會悲觀;⑥學會接受睡眠缺失的后果。(5)森田療法:其理念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就是讓病人坦然接受失眠,不和失眠做抗爭。只要不去關注它,失眠引起的情緒會在規律化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消失,睡眠也就逐漸恢復正常。四、護理措施第17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針對失眠的護理

2.睡眠知識宣教

①生活規律:睡眠的時間盡量固定;②營造最佳的睡眠環境:選擇合適的寢具,避免噪聲干擾、光線過亮等;③白天多在戶外活動,接受太陽照射;④睡前兩小時避免易興奮的活動,如看刺激、緊張的電視節目,進食濃茶、咖啡等興奮食品;用熟悉的物品或習慣幫助入睡;使用睡前誘導放松的方法如腹式呼吸、肌肉松弛法等,幫助病人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降低喚醒水平;⑤正確使用鎮靜催眠藥物。四、護理措施第18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針對失眠的護理

3.

重建規律、有質量的睡眠模式(1)刺激控制訓練(2)睡眠定量療法(3)其他療法:①矛盾意向訓練;②暗示療法;③放松療法。4.用藥指導

指導病人用藥,切忌自行選藥和隨意停藥;用藥時不可同時飲酒,防止增加藥物成癮的危險性。四、護理措施第19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其他睡眠障礙的護理

1.保證病人安全

嗜睡癥病人要避免從事可能因突然進入睡眠而導致意外發生的活動和工作。2.消除心理恐懼知識宣教3.減少發作次數幫助病人和家屬認識疾病的誘發因素,盡量減少可能的誘因;建立規律的生活,避免過度疲勞和緊張,白天定時小睡;發作頻繁的病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藥物,以減少發作次數。四、護理措施第20頁,課件共22頁,創作于2023年2月1.病人失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