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時期長距離運銷商品_第1頁
傳統時期長距離運銷商品_第2頁
傳統時期長距離運銷商品_第3頁
傳統時期長距離運銷商品_第4頁
傳統時期長距離運銷商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統時期長距離運銷商品二、江西長距離運銷的基本產品(一)兩“有”:▲水稻(九江于清末民初形成長江中下游“四大米市”之一,極盛時九江有糧行、米店130多家。1928年江西輸出大米3.4億斤,約占當年總產量的4﹪)▲苧麻(1941年印行《贛政十年》):“本省苧麻年產約十五萬擔,半銷日本,半織夏布,夏布之最大銷場為高麗,次為國內,供制夏布”。

(二)兩“無”:

■棉花(只在贛北數縣種植);■食鹽(自古以來全從江蘇、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運鹽到江西銷售,不同的府、縣吃不同鹽場的鹽,稱為“行鹽地界”)

1970年3月30日,江西九0九地質隊在贛南的會昌縣周田塘找到了鹽礦。同年4月,毛澤東巡視南方,路過江西,程世清向他匯報江西發現鹽礦的情況。毛澤東說;“會昌我到過幾次,那時正在打仗,沒有鹽吃,吃了很多虧。”同年9月2日九屆二中全會期間,毛澤東在審閱江西生產食鹽樣品的說明時高興地批示:“江西找到了大鹽礦,儲量19億噸,可能不止此數,印發全會各同志。”毛還對秘書講:“這是件大好事,應該宣傳。”

(三)近代江西其它大宗出口產品:1、茶葉2、瓷器3、紙張4、煙草5、黃豆6、鎢砂(美國記者斯諾《西行漫紀》記載:“我知道在江西蘇區的時候……他們所經營的鎢礦是中國最豐富的。每年生產100萬磅這種珍貴的礦物,秘密地賣給陳濟棠將軍在廣東的壟斷企業”

)修水縣義寧鎮桃里片區竹塅村奉新縣(西北)澡溪鄉用石灰浸泡的造紙原料(“竹麻”)手工造紙作坊(“紙槽”)左下:洋桃水(起潤滑作用)右上:從紙漕流下后沉淀的紙料(“竹麻”)壓干水份奉新縣澡溪全鄉現在約有紙槽70~80個,每槽一年約可生產土紙8000~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