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弟子規》養成好習慣學習《弟子規》養成好習慣/NUMPAGES22學習《弟子規》養成好習慣學習《弟子規》養成好習慣《弟子規》是根本的根本。因為沒有《弟子規》的學習,或者說學的不好,做的不到位,所取得的成果只是暫時的,不管多么漂亮都是花瓶里面的花朵,沒有根,用不了多久就會枯死。所以,做人要學習《弟子規》、踐行《弟子規》,用《弟子規》規范言行,用《弟子規》養成行為習慣。
一要說了就做到。“凡出言,信為先”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礎。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鄧析子·轉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語,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話說出口了,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說到做到。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是不堪為伍的。
二要耐心聽別人講話。有些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卻總是隨意打斷別人說話,是對人極大地不尊重。耐心聽他人說話,首先體現的是對他人的尊重,這種尊重最容易被對方接受,并且產生共鳴。所以,“上帝給人兩個耳朵,卻只給人一個嘴巴,意思是要多聽少說。”馬車越空,噪音越大。越能耐心聽他人說話,越是了解自己的不足,也越是謙虛。學會了如何傾聽,人們甚至能從談吐笨拙的人那里得到效益。因此,會用心傾聽各種聲音,而不去粗魯地打斷別人或隨意插嘴,是人們應有的良好素質。杰出人物往往善于耐心聽他人說話,傾聽他人的意見。只有傾聽,才能在同伴中建立信任;只有傾聽,才能了解他人的思想、個性、愛好和期盼;只有傾聽,才能捕捉到外界的各種信息,以利于自己做出正確的思想和判斷。
三要按規則行動。人們為了有序生活,為了和諧相處,制定了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這些制度、章程、行為規范,就是人們平時統稱的“規則”。按規則辦事是和平共處的基本準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是人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它告訴人們做任何事都要有規則,懂規則,守規則。如果每個人只從自身利益出發,不遵守公共規則,不考慮他人的意愿,這世界必定永無寧日,也必定危及每個人的利益。養成做事遵守有關規則,習慣于公共場所排隊,而拒絕投機取巧,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只有規則的遵守者,才有可能成為規則的受益者;也只有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才能有所創新,進步和發展。
四要時刻記住自己的責任。責任無處不在,存在于每一個角色。父母養兒育女,老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扶傷,工人鋪路建橋,軍人保家衛國……人在社會中生存,就必然要對自己、對家庭、對集體甚至對祖國承擔并履行一定的責任。所謂的責任意識,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自己的責任,并自覺、認真地履行責任的心理特征。有責任意識,再危險的工作也能減少風險;沒有責任意識,再安全的崗位也會出現險情。責任意識強,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責任意識差,很小的問題也可能釀成大禍。有責任意識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愛,讓人放心。中華民族歷來重視責任意識的培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的是熱愛祖國的責任;“擇鄰而居”講述的是孟母歷盡艱辛、勇于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臥冰求魚”是對恪盡孝道的責任意識的傳頌……在現代社會里,人們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分工日益增細,分工越細越需要責任心,因為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職,都可能導致整個事業的崩潰。一個人,只有盡到對父母的責任,才是好子女;只有盡到對國家的責任,才是好公民;只有盡到對下屬的責任,才是好領導;只有盡到對企業的責任,才是好員工。一代代人的責任心狀況,將對人類的生存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只有每個人都認真地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社會才能和諧運轉、持續發展。
五要節約每一分錢。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孔子將“節用”作為仁人君子日常生活的一種美德加以倡導。每個人的節儉不僅僅顯示了個人的道德觀與生活能力,也與整個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節約每一分錢的實質是節約資源,并從中體驗人類的高尚情感與博大智慧。生活中無處不在提示人們厲行節約:街道垃圾箱推行垃圾分類管理,節約資源的意識就在冷靜思考的一秒鐘里樹立起來;餐廳標語“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提醒人們珍惜糧食;洗刷間“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用水”提示人們節約水源;生活富裕了,“吃有余”不再是熱情、有情義的表現;“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在更應該深刻地理解其意義;“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日常飲食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飽,不可增加身負擔。精打細算遠勝于大手大腳,不是摳門小氣,而是精于理財合理消費的表現。“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厲行節約的習慣于細微之處體現著一種大愛,體現著高尚的道德修養。
六要天天鍛煉身體。健康第一是教育永恒的方針,也是人們幸福的基本保障。健康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家庭和社會,也無論年老年少,都是最最重要的!現在是兩高一低:生活水平高,醫療條件高,健康狀況低。主要是缺乏鍛煉!人們常說“生命在于運動,鍛煉有益健康”。但有人說工作太忙,哪有時間鍛煉?有人說身體好著呢,不用鍛煉;也有人說鍛煉太累不如歇會兒,久而久之,發胖,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甚至疾病纏身。事實表明,參與有規律的鍛煉會使人身體棒、感覺爽,精力充沛。體育鍛煉的最大作用在于全面增進人的健康,一是預防心血管病,二是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三是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四是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五是降低糖尿病發生的危險性,六是預防骨裂,七是保持身體活動的能力,八是控制體重與改變體型,九是延年益壽。一千多年前,在古希臘山巖上刻著這樣一句格言:“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這句格言,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哲理——健壯體魄人人都可得到,那就得積極運動,堅持鍛煉身體。
七要把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稍稍留意便會發現,圖書館、閱覽室、學校、商場等很多公共場合都有“請將看后的書放回原處”、“請將用后的雨傘帶回來”、“請將用過的公共物品還回”等類似的標語。這一方面是提醒,另一方面也說明用完東西不能“歸位”的不文明現象。很多人經常因為找不到要用的東西翻箱倒柜,甚至大動肝火,既浪費時間,又影響身心健康,真是很不值得。要是此前能養成良好習慣,用過東西放回原處,什么東西放在什么地方就會一目了然,有時候取放東西就像本能一樣自然,根本不會花費什么時間。在公共場合用過東西放回原處,表面上看只是方便了別人,其實也是方便了自己。人們為何不從小培養孩子這種美德呢?要教育引導孩子,一是借用的東西要及時歸還至原處;二是運動之后要把運動器材放回原處;三是看過的書要放回原處;四是東西用完之后要放回原處;五是用餐后餐具要放回原處。善始善終是十分必要的,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不僅有助于培養思維的有序性,也有益于其責任心的形成,能幫助節省很多不該浪費的時間,提高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八要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在生活中得到過他人熱心的幫助,就要及時而主動地表示感謝。及時,是從時間上說的,待被幫助的事情有了結局后,就要馬上表示感謝,不能一拖再拖;主動,是從態度上說的,要找上門去,到對方單位或家里去感謝。及時主動,說明你對他人的幫助非常重視,說明你十分尊重他人的幫助,也說明你是一個性格爽直、懂得人情的人,有助于進一步加深彼此的感情。這是第一。第二是要誠實守信,許下的諾言決不打半點折扣。第三,感謝別人,不能一概而論,要因人而異選擇最恰當的感謝形式真誠的感謝。第四,要掌握好感謝的度,綜合決定感謝的分量。第五,表示謝意是一種感情行為,對方的幫助,這本身就是一種情的表現,對情的回報,除了物質上的必要饋贈之外,最好還應該用同樣的情來報答。這樣,才能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才能建立更加密切的人際關系,讓人情之橋永遠暢通。
九要做事有計劃。做事有計劃,有目標,才有明確的方向,才會應對自如,如魚得水。人們常說:“做事要有計劃,生活要有條理”,這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處事習慣,甚至與人生的成功緊密相連。做事有計劃,就是在做事中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主次確定做事的次序。生活中有條理,就是在生活中有良好的起居習慣、飲食習慣、娛樂習慣及生活環境的清潔習慣等。學生在學習上有計劃,就顯得更加重要了!有計劃的進行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保證,歷屆高考狀元在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時,無不表示有計劃的編排學習內容和進行復習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要形成做事有計劃的習慣首先要學會運用和把握時間。有成就的人,都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鐘,絕不虛度年華。其次計劃要合理安排,重點突出。同樣的事情因為不同的安排,可能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例如,學生學了一天的功課,還沒有消化就急急忙忙寫作業,看起來好像節省了時間,實際上做作業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很多障礙,導致錯誤百出。而反過來先復習,把一天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后,再用作業的形式檢查學習效果,最能發現學習上存在的漏洞。這樣做作業,既是總結,也是查漏補缺。最后要勞逸結合,有張有弛。一口吃不成胖子,做好一件事情也需要一步一步地來。時間安排得太滿,會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得不到放松,只會積蓄壓力。時間安排得太松,又會使人懶散。張弛有度的節奏能幫助人更有效率地達到目標。養成了做事有計劃的習慣,時間就會在人們的掌控之下,會讓人們感到生活的充實與美好,同時也會使人們的心理素質和內在涵養得到提升。
十要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既有個人衛生方面的要求,也有公共衛生方面的要求。要想成為文明的人,首先必須克服不良的衛生習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早晨起床后,務必洗臉、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個好的開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確保健康。有些人常常是“每天早上都要刷牙,太麻煩了;夏天應該勤洗頭洗澡,冬天就沒必要了;球鞋穿一個星期再換也沒關系;長指甲顯得好看,所以不用剪;內衣應該天天換,外套就沒必要經常換洗了;偶爾扔一點垃圾也沒關系,反正沒人看見,再說還有環衛工人呢……”,如果是這樣,那真是太糟糕了。做到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民間有“你拍一,我拍一,講究衛生要牢記。你拍二,我拍二,干干凈凈真快樂。你拍三,我拍三,早晚刷牙和洗臉。你拍四,我拍四,睡前不要吃零食。你拍五,我拍五,經常洗澡換衣服。你拍六,我拍六,飯前便后要洗手。你拍七,我拍七,生吃瓜果別忘洗。你拍八,我拍八,常剪指甲常理發。你拍九,我拍九,穿戴整潔系好扣。你拍十,我拍十,做個文明好孩子。”的兒童游戲在教育人。“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書房要整理清潔,墻壁要保持干凈,讀書時,書桌上筆墨紙硯等文具要放置整齊,不得凌亂,觸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條,才能靜下心來讀書。應該做到:一是要定期做居室大掃除,無論什么季節都要做好室內通風和室內保濕。二是高層建筑居家盡量不養寵物,既有利于健康,又能和睦鄰里關系。三是在傳染病流行期不去或少去商店等處,一定要去時要戴口罩。四是不到醫院等容易傳染上疾病的場所玩耍。五是愛護環境,不隨地吐痰和亂扔雜物。如何迎接新的一天,是人們平凡生活中的大事,不必穿名牌,更不必奇裝異服,只要求干干凈凈,能做到這一些,就足以表明充滿希望。
古人云:“境由心造,相由心生”。“命好不如習慣好”。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一生有1093項發明,他把成就歸功于熱愛學習、勤于思考的好習慣。他說:“缺少思考習慣的人,其實錯過了生活中最大的快樂”。擁有好習慣,萬事皆可成。生活中的好習慣,比比皆是。比如:誠實守信、熱愛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農業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服務合作協議書
- 電子閱讀器開發及內容資源整合方案
- 個人工程勞務協議年
- 2025年懸掛式離子風機項目合作計劃書
- 農業生態技術應用示范推廣協議
- 2025年殺螨隆項目合作計劃書
- 高級管理職務任職證明書(7篇)
- 城市智能停車設施采購協議
- 高端職位任職資歷證明書(7篇)
- 城市治理與市政發展反饋試題及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國動畫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考歷史復習專項訓練:世界現代史選擇題100題(原卷版)
-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外閱讀題三(5篇含答案)
-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2024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五年級小數乘法練習題300道及答案
- 萬達商家入駐商場合同(2024版)
- 【課件】初心與使命-時代的美術擔當+課件-高中美術人美版(2019)美術鑒賞
- DLT 722-2014 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
-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英語教案
- 鋁合金薄板的熱處理工藝與性能的研究
-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2023-2024學年數學五下期末調研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