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1頁
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2頁
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3頁
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4頁
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 年限 5概況 61礦山基本情況 101.1礦山簡介 101.2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 111.3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概述 111.4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 161.5上期土地復墾方案執行情況 172礦區基礎信息 202.1礦區自然地理 202.2礦區地質環境背景 222.3礦區社會經濟概況 292.4礦區土地利用現狀 292.5礦山及周邊其他人類重大工程活動 302.6礦山及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案例分析 313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和土地損毀評估 323.1礦山地質環境與土地資源調查概述 323.2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 323.3礦山土地損毀預測與評估 403.4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與土地復墾范圍 444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 494.1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494.2礦區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 5055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程 575.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預防 575.2礦山地質災害治理 575.3土地復墾 605.4含水層破壞修復 665.5水土環境污染修復 665.6礦山地質環境監測 665.7土地復墾監測和管護 706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作部署 736.1總體工作部署 736.2階段實施計劃 746.3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757礦山經費估算與進度安排 787.1經費估算依據 787.2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經費估算 817.3土地復墾工程經費估算 867.4總費用匯總與年度安排 928保障措施與效益分析 968.1組織保障 968.2技術保障 978.3資金保障 978.4監管保障 1008.5效益分析 1008.6公眾參與 1019結論與建議 1039.1結論 1039.2建議 1056附圖1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圖1:2000附圖2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區土地利用現狀圖1:2000附圖3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1:2000附圖4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區土地損毀預測圖1:2000附圖5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區土地復墾規劃圖1:2000附圖6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1:2000附圖7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土地利用現狀圖(三調數據)1:10000附表1礦山地質環境現狀調查表附表2土地復墾方案報告表附件1采礦證許可及取水許可證復印件附件2礦山企業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承諾書附件3編制單位對方案資料真實性承諾書附件4土地復墾費繳存證明附件5開發利用方案評審意見書附件6上期土地復墾方案評審意見書附件7縣局同意延續并沿用上期開發利用方案的說明附件8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上期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完成情況說明附件9縣級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上期土地復墾方案執行情況的說明附件10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方案中有關土地復墾內容的初審意見附件11專家組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方案的初審意見附件12申請辦理采礦權延續的備案證明附件13水質檢驗報告附件14復墾責任范圍、礦山地質環境評估范圍坐標附件15公眾參與資料附件16邯鄲地區近期建設工程材料信息價格資料附件19礦泉水廠用地相關證明附件20礦泉水廠土地租賃協議附件21土石方工程棄渣協議附件22土地復墾費用監管協議附件23現場影像資料1前言0.1任務的由來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位于磁縣路村營鄉東武仕村東北1000m處,開采礦種為礦泉水,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采礦許可證為C**********;有效期限5年(自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生產規模**萬m3/a,礦區面積**km2。為合理開發礦山資源,進一步保護礦泉水井周邊地區地質環境,減少礦泉水資源開采活動造成的周邊地區地質環境破壞,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切實落實國家關于“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資源管理總方針,按照《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和《河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冀自然資字〔2019〕103號)要求,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應當編制礦編制了《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0.2編制目的該方案的編制是在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充分調查、評估和預測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和土地損毀現狀,制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最大限度地減輕礦業活動對地質環境、土地資源的不利影響,實現礦山地質環境的有效保護與恢復治理、土地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復墾,規范礦山開采與地質環境、土地資源保護的關系,為礦山企業的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土地復墾的管理與監督檢查等提供依據。其主要目的如下:(1)為建設綠色礦山,積極貫徹《土地復墾條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規范礦泉水資源開采,避免資源浪費,有效解決開發過程中的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損毀等問題,保護和改善區域生活和生態環境。(2)按照“誰損毀、誰復墾”的原則,保證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開采中的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義務的落實,實現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的協調發展。(3)通過預測礦泉水資源開采是否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合理規劃設計,制定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減少對礦山地質環境的影響、節約利用土地資源,保護耕地資源。2(4)明確項目建設單位防治土地損毀的責任、義務和范圍,提出相應的土地損毀防治對策和具體的土地復墾措施,為土地復墾工程建設提供技術依據,達到減少土地損毀、恢復生態環境的目的。(5)為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監督管理礦山企業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工作落實情況提供依據。主要任務如下:(1)通過資料收集與現場調查,查明礦區地質環境條件和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查明礦區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損毀情況。(2)確定礦山地質環境評估范圍和評估級別,進行地質災害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評估、預測評估以及礦山土地損毀預測和評估,合理確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分區與土地復墾范圍。(3)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可行性分析,提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預防的技術措施,確定礦山地質災害治理、土地復墾等工程,制定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土地復墾監測和管護設計。(4)對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工作進行總體部署,制定階段實施計劃,提出近期年度工作安排。(5)進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工程、土地復墾工程經費估算,提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保障措施。0.3編制依據法律法規09年8月27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19年修訂);(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12月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24日修訂);19年7月24日);(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年8月24日);月5日起實施;(8)《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國土資源部令第44號);(9)《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394號,2004年3月1日起施行));3(10)國土資源部《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國土資規〔2016〕21號),2017月1月;(11)《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關于取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的指導意見》(財建〔2017〕638號);(12)國土資源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016〕63號;(13)《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14)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冀國土資礦字〔2004〕24號);(15)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規范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通知》(冀國土資礦字〔2004〕36號);(16)《河北省土地管理條例》(2014年河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修訂);(17)《河北省基本農田保護條例》(2014年河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修訂);(18)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印發《河北省土地復墾管理辦法》的通知(冀國土資發〔2016〕11號);(19)河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生產建設項目臨時用地土地復墾監管的通知(冀自然資字〔2019〕72號);(20)《河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冀自然資字〔2019〕103號)。政策文件(1)《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1號);(2)《國土資源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016]63號);(3)《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自然資源規[2019]1號);(4)《河北省土地復墾管理辦法》(冀國土資發[2016]11號);4(5)《河北省自然資源廳、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強化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冀自然資發[2019]34號);(6)《河北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做好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有關工作的通知》(冀自然資字〔2019〕103號);(7)《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礦產開發管控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定》(2021年3月31日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標準規范(1)《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2016年12月);(2)《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3)《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第1部分:通則》(TD/T1031.1-2011);(4)《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TD/T1036-2013);(5)《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6)《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劃設計規范》(TD/T1012-2000);(7)《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8)《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9)《生態環境狀況評價技術規范》(HJ/T192-2006);(10)《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GB/T40112-2021);(11)《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估算定額標準》財政、國土資源部編,2012年3月;(12)《土地整治項目制圖規范》(TD/T1040-2013);(13)《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綜合勘查規范》(GB/T14158-93);(14)《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15《礦山土地復墾基礎信息調查規程》(TD/T1049-2016);(16)《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要求與驗收規范》(DB45/T701-2010);(17)《礦山地質環境監測技術規程》(DZ/T0287-2015);(18)《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規范》(DB50143-2003);(19)《河北省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寫技術細則》。0.3.4相關基礎技術類依據(1)《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飲用天然礦泉水資源儲量核實報告》,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華盛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公司,2016年6月。5(2)《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飲用天然礦泉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方案》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華盛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公司,2016年7月。(3)《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土地復墾方案》,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4)《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2019年3月。(5)《磁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2021-2025年);(6)統計年鑒、縣志、土壤志、水文氣象資料等其它相關資料。0.4方案適用年限方案基準期本方案基準年初步確定為2023年1月,具體時間以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批準本方案之日為準。0.4.2礦山生產服務年限該礦山為生產礦山,根據2016年7月由中國煤炭地質總局華盛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公司提交的《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飲用天然礦泉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方案》,礦山開采允許開采量為**m3/h,設計開采規模為**萬m3/a。據以往資料,1995年2月礦泉水井水位埋深**m,2010年11月水位埋深**m,2016年6月水位埋深**m,2022年2月水位埋深**m,多年水位下降速率為0.34m/a。預測該礦泉水井至少10年內不會出現水量減少、水位下降情況,該礦泉水井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之內開采是有保證的。所以礦山服務年暫定為10年。即2023年1月4.3方案服務年限方案的服務年限為礦山生產服務年限+閉坑后治理時間+管護時間。設計閉坑后,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工程施工期1年,治理及管護期為3年,其中包含環境治理和土地復墾工程管護期及監測工程期。因此本方案的服務年限確定為10+1+3=14年,即2023年1月-2036年12月(具體時間以評審公示為準)。4.4方案適用年限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要求、企業生產規劃和礦山實際地質環境情況等因6素,本方案適用年限為5年(2023年1月至2027年12月),具體方案執行時間以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批準該方案之日起順延。以后每5年應修訂一次或重新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若礦山擴大開采規模、變更礦區范圍或者開采方式時,應當重新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0.5編制工作概況技術路線本方案編制按照原國土資源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指南》規定的程序進行,方案編制的工作程序框圖見圖0-1。圖0-1工作程序框圖本方案的工作程序是: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資料的基礎上,現場調查礦區及周邊區域的地質環境條件、土地資源、社會環境條件等因素,結合礦山開采設計,對礦山地質環境影響以及土地損毀情況進行現狀及預測評估,確定礦山地質環境評估范圍和復墾區。其次進行礦山地質環境可行性分析及土地復墾適宜性評價。最后綜合分析進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分區,根據礦山開采方案及其對地質環境影響、損毀程度,分階段部署必要的防治工程和監測措施,估算工程費用,切實做到保護礦山地質環境,為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政府監督提供依據。工作方法根據建設工程的特點,本次評估工作主要采用收集資料、現場調查及室內綜合分析評估的工作方法。7、資料收集與分析在現場調查前,收集了與本項目有關的區域地質、儲量核實、開發利用方案、礦泉水井開采等資料,掌握了該礦區歷史勘探及開采基本情況、礦區地質環境條件和工程建設占用土地資源概況;了解項目區及周邊區域地質環境及土地資源等情況;收集地形地質圖、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圖件作為本次編制工作的底圖及野外工作用圖;分析已有資料情況,確定需要補充的資料內容;初步確定現場調查方法、調查線路和主要調查內容。在野外地質環境調查過程中,積極訪問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以及村民,調查主要地質環境問題的發育及分布狀況、礦泉水建設已損毀土地情況及擬損毀土地利用情況,調整室內初步設計的野外調查線路,進一步優化野外調查工作方法。為保證全面了解礦區地質環境與土地利用現狀、掌握地質環境與土地利用與權屬問題,確保調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野外調查采取線路穿越法和地質環境追索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采用1:10000地形圖為底圖,參考區域地質圖、水文地質圖、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圖件,對地質環境問題點和主要地質現象點進行觀測描述,調查其基本特征,影響程度,并對主要地質環境問題點和地質現象點進行數碼照相和GPS定位;針對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區,挖掘土壤剖面,并采集相應的影像、圖片資料,做好文字記錄。3、室內資料整理及綜合分析在綜合分析研究現有資料和現場調查的基礎上,編制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現狀圖、礦區土地利用現狀圖、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預測圖、礦區土地損毀預測圖、礦區土地復墾規劃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部署圖,以圖件形式反映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及土地損毀情況的分布、影響程度和治理工程部署。編寫《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4、本次工作投入的人員及設備情況項目組主要人員及分工見表0-1,配備設備儀器一覽表0-2。表0-1項目組主要人員及分工表人數職稱主要職責項目負責1工程師項目全面管理、組織協調及編寫技術負責1工程師現場帶隊及協調工作,負責項目技術和質量控制調查、編制人員5助理工程師現場調查、測量等,圖件編制及報告編寫資料管理員1助理工程師資料使用保管后勤保障人員1承擔野外勘查安全保障工作,協調后勤保障8表0-2主要儀器設備表名稱單位數量用途車輛輛1野外實地調查交通工具部2調查點定位羅盤部2定方位照相機部1拍攝調查區地質環境特征、記錄調查過程等鋼卷尺個1現場測量尺寸及深度鏟子把1挖剖面調查記錄本本2記錄地質調查內容.5.3完成主要工作量我公司于2021年12月初成立了項目組,并開始廣泛收集各類資料并編寫工作計劃,于2021年12月5日~12月15日進行野外調查,之后轉入室內綜合整理、分析研究,于2022年5月底完成本《方案》的編制工作。本次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見表0-3。表0-3工作量統計表單位資料收集礦區資料份4區域地質資料份3區域土地利用資料份3野外調查礦山地質環境、土地資源調查面積km2k1地形地貌調查點數個5環境地質調查點數個3典型土壤剖面個1土地利用調查點2拍攝照片張43采訪人數人計算機制圖張6報告套15.4工作質量評述為了此次項目能夠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我單位采取一系列的質量控制措施對項目的管理、進度、質量等方面控制,具體措施如下:(1)實施統一規程、統一規劃、統一組織、統一驗收、分布實施和責任到人的分級目標管理。由項目管理組負責總體安排、總體進度控制和總體協調管理工作,保證質量體系的正常運作,做好與項目涉及地方政府和村民的協調、溝通和配合工作。(2)對參加編寫技術方案的人員必要的崗位培訓,以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對待方案工作。9(3)項目組負責人對方案編制工作進行全程質量監控,對野外礦山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室內綜合研究和報告編制等工作及時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并組織有關專家對礦山地質環境條件、評估級別、礦山地質災害、礦區含水層破壞、地形地貌景觀破壞、水土環境污染、土地占用與損毀等關鍵問題進行了重點把關。報告編制完成后,項目組又征詢了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和地方人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意見,并對方案修改完善。.5.5真實性及科學性我公司(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自行編寫了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采用的開發利用方案等相關資料及數據,我公司承諾對方案編制所采用的資料及數據的真實性、科學性負責,承諾對提供的資料負法律責任;同時,我公司承諾在后期礦山生產過程中,按照方案履行職責。1礦山基本情況1.1礦山簡介與交通礦泉水水源地位于磁縣路村營鄉東武仕村東北約1000m處,礦區中心坐標為東經****,北緯****。水源地東距磁縣縣城5km,交通便利(見圖1.1礦泉水水源地交通位置圖)。礦礦泉水井圖1-1礦泉水水源地交通位置圖信息根據原邯鄲市國土資源局頒發的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采礦許可證(證號為C**********),礦區為邊長460m*500m的長方形范圍,礦區面積**km2,采礦標高mm。礦山名稱(采礦權人)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址磁縣路村營鄉東武仕村東北約1000m采礦許可證C**********有效期限19日開采礦種礦泉水礦區面積*2開采方式地下開采開采深度由+112m至-26m生產規模**m3/a生產狀態生產礦山礦泉水化學類型HCO3SO4-Ca型礦泉水命名含鍶、偏硅酸飲用天然礦泉水1.2礦區范圍及拐點坐標礦區范圍拐點坐標見表1-2。表1-2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區拐點坐標拐點編號1980西安坐標系2000坐標系XYXY1****************2****************3****************4****************中心坐標****1.3礦山開發利用方案概述1.3.1礦山工程布局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區面積**km2;礦區內設施主要為礦泉井1眼、蓄水池1座,占地面積300m2。礦泉水有限公司在礦區南側50m建廠,主要建筑為生產車mm148鄉道道濱湖路和諧大蓄水池曦島嶼假日灣小區148鄉道道濱湖路和諧大蓄水池曦島嶼假日灣小區井開采井礦泉水水廠區水井蓄水池地下輸水管線圖1.2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總平面圖1、礦泉水水井區礦泉水水井區主要設施為礦泉井、蓄水池以及兩者間的地下管道,占地總面積300m2。(1)礦泉水開采井礦泉水開采井,井口坐標北緯36°23′48″、東經114°19′41″。礦泉井于1988年6月管全部采用鑄鐵管,井口上建泵房,單層彩鋼瓦結構,占地約8m2。礦泉水生產井內現安裝3寸泵抽水,最大出水量為57.6m3/h,水泵下入深度為100m。(2)礦泉水蓄水池及加壓泵房蓄水池位于礦泉井西側約30m處。單層彩鋼瓦結構,長20m、寬14.6m,面積292m2,西側為控制房,內安裝水泵控制柜,北為泵池房,設置地下儲水池,蓄水池為照片1-1礦泉井井位1-2井口照片1-3蓄水池2、礦泉水水廠區礦泉水廠設在礦區南側50m處,主要建筑為生產車間、倉庫、辦公室等,總占地現場實地勘察生產車間、材料庫、辦公室、成品庫等建筑占地總面積632m2。除生產車間采用彩鋼板搭建外,材料庫、辦公室、成品庫等均采用的單層磚混建筑,室內采用水泥硬化。場區院落采用水泥硬化,硬化厚度0.15m。見照片1-4~1-7及表1.4。表1.3礦泉水水廠區主要建筑情況一覽表序號建筑物占地面積(m2)結構類型1生產車間320單層彩鋼板結構2配電室、成品庫、經理室、財務室單層磚混結構3倉庫、辦公室、化驗室等單層磚混結構4宿舍、鍋爐房60單層磚混結構5衛室單層磚混結構圖1-3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廠區工程布局圖照片1-4廠區大門照片1-5礦泉水廠照片1-6生活及辦公區建筑物照片1-7生產車間礦泉水廠輸水管線為加壓泵房水源輸入礦泉水廠的輸水管,輸水管規格為DN100mm鑄鐵管,輸水管線總長度305m,占地面積約45m2。依據當地地形,輸水管線均為地下埋設;地埋段為開挖寬0.5m,深0.8m溝槽,用開挖土回填恢復原貌(照片。照片1-4輸水管線恢復原貌(虛線為地下管線位置)1.3.1礦泉水資源概況(1)資源儲量依據《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飲用天然礦泉水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及審查意見書,飲用天然礦泉水允許開采量為50m3/h,設計開采規模為1.0萬m3/a(按每年生產期250天,每天生產8小時計算,合40m3/d,5m3/h)。該礦山開采方法采取潛水泵抽取方式,開采層位為碎屑巖裂隙水。(2)生產規模該礦為延續生產礦山,按《采礦許可證》(證號為C**********),生產規模為1.0萬m3/a年;按《取水許可證》(證號B130473G2021-8768),礦山取水量為0.5萬m3/年,綜合確定礦山生產規模為0.5萬m3/年。依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編制規范》(DZ/T223—2011)附錄D(表1-4),本礦為小型礦山。表1-4礦山建設規模分類一覽表礦種類別計量單位年生產量大型小型礦泉水萬噸目前礦泉生產井內現安裝3寸泵抽水,最大出水量為60m3/h。礦泉水廠生產期每(3)產品方案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主要生產大桶和瓶裝礦泉水,大桶水規格為L00桶。(4)開采利用流程本項目利用水泵抽取礦泉水,經過管道直接送入礦泉水生產流水線。為便于管理和保護地下水資源,井口處修筑井臺,并進行周期性檢查、維護。產品有瓶裝飲用水和桶裝飲用水,經必要的過濾、消毒等工藝處理后,灌裝銷售。生產流程為:深井取水——過濾車間——消毒車間——灌裝車間,工藝簡單。礦泉水企業排放的主要為過濾的廢水和洗桶廢水,無環境污染問題,基本邊采邊排,排放至澄清池,去除水中懸浮物后,通過管道直接排入公司南側污水管網。圖1-4礦泉水水處理工藝流程圖1.3.3礦泉水資源保護方案(1)保護區劃分根據礦泉水資源開發利用方案,保護區劃分依據《天然礦泉水資源地質勘查規范》(GB/T13727-2016)和《飲用天然礦泉水廠衛生規范》(GB16330-1996),并結合水源地的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特別是含水層的天然防護能力,礦泉水的類型,以及水源地的衛生、經濟、地理位置等情況,將衛生保護區劃分為Ⅰ、Ⅱ、Ⅲ級保護區 I級保護區(安全保護區)范圍。為嚴格保護區,為開采井半徑15m范圍。該區地表以下9.5m深度內均為粘土巖,水井上部20m采用粘土止水,防滲條件良好,不易受到污染;該范圍取水點有封閉式建筑物,并有專人管理,沒有興建與礦泉水引水無關的建筑,并在此范圍設置了警,示牌標示,有效的消除一切可以導致天然礦泉水水源污染的因素。Ⅱ級保護區(內保護區)范圍。為限制活動區,該范圍為開采井半徑30m范圍。保護區包括一級保護區的周邊地區。在此范圍內,現狀情況下地表目前種植有火炬、楊樹等植物;僅有的建筑為蓄水池,不存在居住區、廁所、水坑等設施,沒有設置可能引起礦泉水含水層污染的人類生活及經濟-工程活動。圖1-5礦泉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圖III級保護區(外保護區)。為監察活動區,范圍是礦水資源補給、形成的整個地區,其主要邊界為西北為東武仕水庫,東南為滏陽河,東為斷層。在該范圍內禁止排放工業、生活廢水,嚴禁使用農藥、化肥,只允許進行對礦泉水水源地地質環境沒有危害的經濟-工程活動。1.3.6礦山固體廢棄物和廢水的排放量及處置情況(1)固體廢棄物根據調查,礦泉水生產運行期間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類型單一,為員工生活垃圾,主要產生在礦泉水廠,該廠目前定員20人,按照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0kg計算,每天共產生生活垃圾20kg,礦泉水廠產生的生活垃經統一收集后垃圾場處理。(2)廢水處置情況礦泉水生產過程中礦區范圍內無廢水產生,主要產生在礦泉水廠,廢水主要為反沖洗廢水,每天廢水量約為3.04m3/d,廢水進入廢污水處理站處后,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相關標準后排放進入污水管網。1.4礦山開采歷史及現狀公司于2011年7月次辦理了采礦許可證,證號為C**********;有效期限為5年12月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投資建廠,注冊資本200萬元。2016年10月采礦許可證延續,證號為C**********;有效期限為5年,自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批準礦區范圍0.23km2,生產規模為1.0萬立方米/年。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桶裝礦泉水,規格為18.9L,每天生產約400桶,合7.56m3/d;礦泉水以市場銷售供應本地市、縣為主。礦泉水生產設備、水桶及灌裝機、洗瓶機的洗滌用水為3.04m3/d;生活用水5.4m3/d。每天實際開采量16m3/d,每年開采250天,年開采量為4000m3。1.5上期方案執行情況1.5.1上期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執行情況上期方案概述2019年3月22日,邯鄲市國土資源局組織有關專家召開評審會議,評審通過了《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該方案主要內容如下:(1)方案適用年限。生產防治期5年(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閉坑期為2(2)方案設計主要工作量及工程概算(表1-4)。表1-4上期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設計工程量表序號防治對象工作措施單位工程量工程概算(元)備注1生產治理期治理工程量****1.1地形地貌景觀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年************含水層水質監測件************三級保護區劃分塊************2閉坑期治理工程量****2.1地形地貌景觀建筑物拆除、清運m3************2.2客土回填m3************2.3種槙火炬苗株************2.4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年************2.5含水層水質監測件************上期方案執行情況該項目為礦泉水項目,項目開采對環境保護要求嚴格,根據礦山開發利用方案,該礦山建礦初期,即按照相關要劃定了礦泉水水源井保護范圍,在不同的保護范圍內,采取不同的的保護措施。經多年開采礦泉水水源井保護范圍內,保護措施完整,并未新建或者擴建工程。按方案要求,礦山進行每月3次水量、水溫監測及每年1次礦泉水源水質監測工作,并對地形地貌景觀進行不定期巡查。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間,累計完成水量、水溫監測108點次,水質監測5件,地形地貌景巡查28次。1.5.2上期土地復墾方案執行情況上期方案概述2019年4月25日,邯鄲市國土資源局組織有關專家召開評審會議,評審通過了《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天然礦泉水項目土地復墾方案報告書》。該方案主要內容如下:(1)方案適用年限。復墾方案服務年限為8.08年,復墾義務人為河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該礦生產服務年限5年,復墾期0.08年,后期管護年限為3年,2019年2月~2024年2月為生產期,2024年為復墾期,2024年~2027年3月為管護期。(2)方案設計主要工作量及工程概算(表1-4)。該方案復墾責任范圍為礦泉水泵房和水井區域,復墾土地面積為0.03hm2,設計工程量見表1-5。(3)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飲用天然礦泉水復墾區面積0.03hm2。靜態畝均投資10.13萬元,動態畝均投資10.76萬元,復墾靜態投資4.560萬元,動態投資4.840萬元。表1-5上期土地復墾設計工程量表序號工作手段單位工程量單價(元)工程概算(元)1硬化地面和基礎拆除m3************2垃圾清運m3************3土地平整m2************4客土覆土m3************5土壤培肥(農家肥)Kg************6土壤培肥(無機肥)Kg************7植被恢復(火炬苗)株************合計****上期土地復墾方案執行情況目前礦山水水源井仍在使用,水源井周圍保護區范圍和水泵房均在使用過程中,尚未進行相關土地復墾工作。表1-6上期土地復墾方案設計和實際完成情況表序號工作手段單位工程量備注設計實際1硬化地面和基礎拆除m3****-上期方案編制完后,礦山一直進行生產,企業,尚未進行相關土地復墾工作2垃圾清運m3****-3土地平整m2****-4客土覆土m3****-5土壤培肥(農家肥)Kg****-6土壤培肥(無機肥)Kg****-7植被恢復(火炬苗)株****-合計2022年7月,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磁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張家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邯鄲冀南新區支行三方簽訂了《土地復墾監管協議》,按協議約定,2022年7月5日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交存土地復墾費14500.00元。其資金預存證明見附件4(上期土地復墾方案費用繳存證明),監管協議見附件16(土地復墾費用監管協議)。由于未進行土地復墾相關工作,土地復墾保證金尚未提取使用。本次方案編制完成后,結合上期土地復墾方保證金繳納情況進行預存。1.5.3本方案與原方案銜接為了響應國家“兩案合一”的通知,更加科學合理的進行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必須根據新的開采計劃,進行地質災害預測分析與土地擬損毀預測分析,并重新規劃相應的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和土地復墾工作.因此本次工作在認真研研究上期《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天然礦泉水項目土地復墾方案報告書》的基礎上,結合礦山現狀、已完成的工作內容和相關規劃,重新規劃相應的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和土地復墾工作。202礦區基礎信息2.1礦區自然地理2.1.1氣象磁縣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具有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等特征。據氣象資料統計,磁縣氣象站多年平均氣溫為13.2℃。其中,年內七月份最熱,多年平均氣溫在26.7℃上下;1~2月或12月最冷,多年平均氣溫在-2℃~-4℃左右。歷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1.4℃,出現在1979年6月13日;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209.5d;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0月下旬,終霜期一般出現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全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43.6mm(1956~2010年系列),降水總量為5.7億m3。全縣年最大降水量為1963年的1153.5mm,年最小降水量為1986年的239.1mm;且全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汛期的6~9月份,其中又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磁縣的主要河流有滏陽河、漳河,按照流域水系劃分可分為子牙河水系、漳衛河項目項目區圖2-1邯鄲市河流水系分布圖21磁縣北部的滏陽河為子牙河水系,發源于峰峰礦區和村鎮,經由東武仕水庫調節后,由西北而東南流經磁縣縣城,在縣城南部轉而向東北流出縣境。縣內河段全長43km。河床窄而彎曲,河口寬度一般在30m左右。河底平緩,且多為粘性土質,透水性差。項目區位于滏陽河左岸的丘陵垅崗部位。磁縣南部的漳河是漳衛南運河系主要河流之一,發源于山西省境內,上游有清漳河、濁漳河兩大支流,漳河干流自涉縣合漳村起,經磁縣、臨漳、魏縣、大名在館陶徐萬倉匯入衛運河。.3地形地貌據《河北省地貌圖》,礦區位于傾斜地小區,地勢總體為西南高東北低,地面標高在標高100-124m之間,坡度在10%以下。礦區地表均為第四系黃土覆蓋面積大(圖項目項目區圖2-2磁縣地貌分區圖照片2.1周邊地形照片2-2周邊地形(該處為附近廠房基建形成)224生物(1)植物:礦區附近主要為半旱生灌叢草本植被,以酸棗、荊條、白草、菅草、胡枝子為優勢,還有毛地黃及禾本科田間雜草等。人工栽植的樹種有梧桐樹、榆樹、楊樹等樹種以及火炬、冬青等灌木(見照片2-3)。(2)動物:礦區內無珍稀瀕危物種。照片2-3礦區植被工作區土質以粘土或壤土為主,巖石風化后經過耕作熟化而形成,耕作層厚度約0.5m。耕層有機質平均為1.2%,碳酸鈣含量在8%左右,含鉀量達2%左右,含磷量達2.2礦區地質環境背景2.2.1地層巖性1、區域地層巖性根據區域地質資料,礦區附近地層按地質時代由老到新介紹如下:(1)奧陶系(O):巖性為雜色角礫狀白云質泥灰巖、泥晶灰巖和花斑狀泥質灰巖。厚200m。主要出露于鼓山兩側。(2)石炭系、二疊系(C、P):出露于鼓山兩側,大部分為第四系所覆蓋。石炭系巖性主要為粉砂巖、紫紅色頁巖、灰黑色頁巖、細粒砂巖、砂質頁巖、灰巖和煤層;二疊系巖性主要為一套煤系地層,有砂巖、砂質頁巖、炭質頁巖、細砂巖等。(3)三疊系(T):巖性為暗紫、紫紅色薄層至厚層細砂巖、砂巖及少量粉砂巖。主要出露于峰峰礦區附近。(4)新近系(N):由彰武組、鶴壁組、巴家溝組成。23彰武組(N1z):下部為紫色粘土及砂質粘土,中部為灰白色含礫鈣質膠結粉砂巖及紫色砂質粘土、砂巖、含礫砂巖,上部為紫灰白雜色粘土、砂質粘土、礫巖。鶴壁組(N2h):灰色灰質礫巖、黃色砂巖、鈣質粘土質巖屑細砂巖、紫色粉質粘土巖、粘土、鈣質砂巖、細砂巖等構成。巴家溝組(N2b):紫色粘土巖與黃色含粉砂泥灰巖互層、灰黃色中細粉砂巖、灰白色灰質礫巖、灰黃色鈣質砂巖、灰黃色泥灰巖與砂巖互層。(5)第四系(Q):為紫褐色粘土礫石混雜堆積,礫石呈次圓狀-次棱角狀,分選差,礫石以粉紅色、褐紅色中細砂巖為主,發育斜層理,粘土質膠結。2、礦區地層巖性該礦泉水井于1988年6月成井,井深170m。鉆遇地層為新近系巴家溝組(N2b),m水井結構及地層柱狀圖).圖2-3礦泉水井結構柱狀圖24主要巖性為:(1)0~9.5m,紫紅色粘土巖;(2)9.5~26m,灰黃色鈣質砂巖夾灰黃色薄層泥質巖;(3)26~46m,灰黃色中、細粒砂巖;(4)46~52.5m,灰色、黃白色含礫砂巖;(5)52.5~73m,黃色、灰黃色砂巖夾灰黃色泥灰巖;(6)73~101m,紫紅色粘土巖;(7)101~170m,灰黃色中、細砂巖、粉砂質泥巖夾黃色含粉砂薄層泥灰巖。2.2.2地質構造《中國區域地質志·河北志》,礦區四級構造單位為武安盆地。區域斷裂構造發育,斷層走向主要為NE、NNE,次級斷層走向為NW、NWW。其中紫山西、邢臺-安陽斷裂是區內構造的主要斷裂。正是由于這些大斷裂及次級斷裂控制了本區域地下水的循環條件和礦泉水的形成條件。見圖2-3及表2-2。表2-2邯鄲市構造單元劃分表一級二級三級柴達木-華北板塊Ⅲ中太古代晚期-第四紀華北陸塊ⅢA中元古代-中三疊世晉中南-邢臺沉武安盆地ⅢA4-22始新世-第四紀華北盆地ⅢA34天津-故城隆起ⅢA3-24南堡-魏縣火山-沉積盆地ⅢA3-34項項目區圖2-4邯鄲市構造單元及主要斷裂分布圖251、邢臺-安陽斷裂:為太行山隆起區和華北平原坳陷區Ⅰ級構造單元分界斷層,斷層性質為正斷層,傾向SEE,走向呈“S”型展布,剖面呈上陡下緩,傾角70°左右。礦區位于該斷裂西側約5km。2、紫山西斷裂:北起邢臺縣~北掌~伯延,受NWW向斷層影響,在康宿以北轉為SN向,康宿以南走向呈NE-NEE向,傾向W,傾角較陡,近80°左右。礦區位于該km。NWWN40km,該斷裂落差較大,始新統底面落差為2100m,漸新統底面落差1300m,新近系底面垂直落差200m。礦區位于該斷裂北側約3km。2.2.3區域水文地質條件根據地下水賦存環境及含水層性質,區內地下水類型有三種:松散巖類孔隙水、碎屑巖類裂隙水、碳酸鹽巖類裂隙巖溶水。見圖2-5。項目項目區圖2-5磁縣水文地質圖(1)松散巖類孔隙水:在區內廣泛分布,富水程度不同,從北向南,富水性逐漸增強,在岳城水庫南部,富水程度好。含水層巖性砂礫石、粗砂礫石、中砂和中砂混礫石卵石為主,水化學類型HCO3-Ca.Mg和HCO3-Na.Mg型,礦化度<0.5g/l。(2)碎屑巖類裂隙水:在東武仕水庫—岳城水庫呈條帶狀分布,含水層巖性為下石碳統太原組薄層灰巖,富水程度弱,鉆孔單位涌水量小于1m3/h.m。(3)碳酸鹽巖類裂隙巖溶水:主要分布在磁縣的西部,含水層以中奧陶統灰巖為26主,富水程度中等,鉆孔單位涌水量在1-10m3/h.m。地下水化學類型HCO3-Ca型為主,礦化度一般小于1g/l,水質較好,是西部山區的主要供水水源。2、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地下水補給:西部、西北部山區的地下水主要來自大氣降雨補給;煤系地層中含水層的補給一般較弱,以靜儲量為主,有時地表水、地下水能成為主要的補給來源;第三系、第四系含水層的補給來以大氣降水為主,其次為側向補給。地下水徑流:地下水徑流受地形、地貌、構造及排泄條件的制約。在地勢及巖層產狀控制下,總體來講,地下水的潛流向自西向東或自西北向東南流動。地下水排泄:區內地下水的排泄以黑龍洞泉群排泄之外,工農業供水和礦井排水也是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地下水動態磁縣淺層地下水動態特征是由淺層水流場和循環條件決定的,淺層地下水動態類型基本屬于入滲—開采型,即每年3、4月份春灌開始,地下水位持續下降,至6、7月底前后出現年內最低水位,7月降水量增加,地下水位開始回升,至年底或翌年1、2月達到最高水位。2.2.4礦區地水文地質條件1、水文地質特征礦泉水水井成井于新近系砂巖、砂礫巖中,地下水類型為碎屑巖類裂隙水。(圖2-6礦區水文地質圖)。(1)含水層:礦泉水井共利用了6個含水層(地表以下20m到136m),含水層總厚88m,主要巖性為中、細粒砂巖、含礫砂巖。從抽水試驗可知,當水位降深2.47m時,涌水量為57.6m3/h,單位涌水量為23.32m3/h.m,富水程度較強。(2)隔水層:區內主要隔水層有二層,第一層為上部73~101m穩定的紫紅色粘土巖隔水層,隔水性能好;第二層為底部的薄層泥灰巖隔水層,由粉砂質泥巖、泥灰巖組成,厚20m,與下部地層起層間隔水作用。2、水化學特征根據多年礦泉水檢驗報告,礦泉水化學類型為HCO3SO4-Ca型,溶解性總固體518.6~660.9mg/L。鍶含量為0.214~0.554mg/L,偏硅酸含量為27.59~35.41mg/L,pH值7.231~7.60,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GB8537-2018)標準。27主要元素19952010.092016.062019.32022.3溶解性總固體(mg/L)640.3648.3660.9518.6Ca2+(mg/L)109.2117.8118.4HCO3-(mg/L)277268.5241.6SO42-(mg/L)122.5132.8162.4鍶(mg/L)0.5040.5010.5540.500.797偏硅酸(mg/L)35.4127.5926.931.89PH7.317.67.45圖2-6礦區水文地質圖283、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該井距東武仕水庫僅620m左右,但據觀測資料表明,目前東武仕水庫蓄水高程106m,接近礦泉水水井的地面高程,而礦泉水井水位標高77m(埋深33.1m),兩者相差約29m,故地表水與礦泉水之間不存在水力聯系。地下水補給:礦泉水的補給區位于北部和西部奧陶系碳酸鹽巖裸露區,在補給區由于裂隙發育,加之受斷裂構造的影響,使裂隙縱橫聯通較好,大氣降水可沿著裂隙斷裂向深部緩慢運移,然后通過斷裂帶通道不斷補給礦泉水井。另外由于第四系覆蓋普遍較薄,大氣降水也可通過第四系孔隙水直接滲入補給。地下水徑流:地下水徑流受地形、地貌、構造及排泄條件的制約。在地勢及巖層產狀控制下,總體來講,地下水的潛流向自西向東或自西北向東南流動。地下水排泄:區內地下水的排泄以工農業供水為主要方式。4、礦區地下水動態特征據1995年提交的《河北省磁縣東武仕飲用天然礦泉水勘察報告》,1995年2月礦泉水井水位埋深**m,井口水溫15.5℃;2010年提交的《邯鄲市溢泉嶺礦泉水有限公司礦泉水開發利用與保護方案》,2010年11月礦泉水井水位埋深**m,井口水溫16.0℃;2016年6月測得水位埋深**m,井口水溫16.1℃;2022年2月實測礦泉水井自1995年以來,受周邊地區工農業地下水開采影響,礦區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趨勢,年均降速為0.16m/a;礦泉水井水溫基本保持穩定。5、礦泉水成因分析礦泉水水源地處太行隆起與華北坳陷兩個構造單元的交接部位,新華夏構造控制了礦泉水的形成、運移及其賦存條件,新華夏構造體系影響廣泛、深度較大,為深部的地下水循環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同時區域性NNE向的隱伏斷裂由礦泉水井東側通過,北部還有一條近東西向的張扭性斷裂,礦泉水井位于這兩條斷裂的交匯部位,為礦泉水的賦存創造了條件。礦泉水水源地深部及西部山區分布著巨厚的奧陶系碳酸鹽巖地層,在含有CO2成份的地下水作用下,這些高鈣質的碳酸鹽巖發生溶解,Ca2+、Mg2+、Sr2+等離子進入地下水系統中,并沿著礦泉水水源地附近NNE向的隱伏斷裂和近東西向的張扭性斷裂緩慢運移,然后通過斷裂帶通道不斷補給礦泉水井。礦泉水賦存于新近系巴家溝組碎屑巖中,其礦物成分主要由鋁硅酸鹽類礦物組成,如鈣長石、鉀長石、鈉長石、石英、角閃石、黑云母等。深部含有CO2成份的地29下水在構造裂隙中與鋁硅酸鹽類礦物相互作用,通過溶濾-溶解作用,使鋁硅酸鹽類礦物化學成分發生改變,一部分溶于地下水中,構成礦泉水中的K+、Na+和可溶性二氧化硅組分和有益組份,而形成礦泉水。2.2.5工程地質根據工作區內出露地層巖性、結構以及巖體的堅硬程度、風化程度,將區內巖土體程特征劃分為以下巖體和土體兩大類。其工程地質特征如下:(1)互層狀軟硬相間砂泥巖巖組:由新近系的砂巖、泥巖、泥灰巖等組成,砂巖與泥巖互層,層理發育,工程地質條件較好。(2)碎石類土體:分布于東武仕水庫下游及區內的東部平原區。由第四系全新統沖積、沖洪積的中細砂、粗砂、砂礫石等組成,顆粒大小不等,級配較好。2.3礦區社會經濟概況磁縣隸屬河北省邯鄲市,地處河北省最南端。現轄6鎮5鄉(磁州鎮、講武城鎮、岳城鎮、觀臺鎮、白土鎮、黃沙鎮共6個鎮,路村營鄉、時村營鄉、陶泉鄉、都黨鄉、北賈璧鄉共5鄉)262個行政村,地域面積688km2,總人口50萬人。根據《磁縣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資料,2020年全年GDP完成84.2億元,增長5.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7.2億元,增長6.5%;全部財政收入達到17億元,增長19.38%;公共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9億元,增長5.5%。路村營鄉地處磁縣西北,東與磁州鎮為鄰,南與西固義鄉交界,西與峰峰礦區臨水鎮接壤,北與林壇鎮、光祿鎮毗鄰。全鄉20個行政村,轄區面積42.25km2。耕地面積16988.9畝,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2021年磁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路村營鄉人口為23088人。表2-1礦區所在鎮(路村營鄉)近三年主要經濟指標統計表村鎮年份(年)(人)(人)人均耕地(畝)農業總產值(億元)財政收入(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元)路村營鄉201922881125620.742.7632.5613798202023088128900.743.1685.2715373202123172130100.743.2721.30168202.4礦區土地利用現狀2.4.1礦區土地利用現狀根據采礦權范圍拐點坐標和《磁縣土地利用現狀圖》,結合本項目所在區域的GoogleEarth影像圖分析,并經現場調查核實,采用ARCGIS、AUTOCAD等繪圖軟30件進行內業數據處理、疊加分析和面積量算,最終獲得項目區土地利用類型、面積、權屬、空間分布等信息數據。2.5108hm2,其他林地0.0903hm2,其他草地3.9268hm2,農村宅基地10.1439hm2,公路用地3.6184hm2,坑塘水面0.9263hm2,設施農用地0.0350hm2。礦區土地利用現狀見表2-2。表2-2礦區土地利用現狀統計表一級類二級類面積編碼名稱編碼名稱m2hm2h1耕地旱地************2園地201果園************3林地301喬木林地************307其他林地************4草地404其他草地************7住宅用地702農村宅基地************交通運輸用地1003公路用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1104坑塘水面************其它土地1202設施農用地************合計************2.4.2其他影響區土地利用現狀礦泉水有限公司在礦區南側50m建廠,主要建筑為生產車間、倉庫、辦公室等,占地面積2335m2。土地類型均為農村宅基地。2.4.3土地權屬狀況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項目區位于磁縣路村營鄉東武仕村,土地隸屬于磁縣路村營鄉東武仕村,不占基本農田和生態紅線,土地使用權屬地界清楚,面積準確,無使用權屬糾紛。項目區內無擬損毀土地。2.5礦山及周邊其他人類重大工程活動礦泉水源及礦泉水廠周邊大部分為林地和住宅用地。林地以其他林地為主,住宅用地以農村宅基地為主,農作物主產谷子、玉米、黃豆、馬鈴薯等。礦山及周邊其它人類工程活動強烈。礦區西側約120m為東武仕水庫,東武仕水庫屬國家大II型水庫,建于1959年,后經加固擴建,總庫容1.81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340km2,是具防洪、發電、灌溉、養殖及城市供水等多種功能的水源地。礦區南部現建設有曦島嶼假日灣小區,占地面積約91畝,總建筑面積87810m2,現有別墅47棟。此外有當地村民耕種活動。31礦山生產活動對周邊村莊、農業生產活動影響較小。2.6礦山及周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案例分析磁縣僅有本礦泉水礦山一個礦權,暫無同類礦山復墾案例。參與鄰近永年區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案例。據《邯鄲市永年區名山農業生態園有限公司脈鍶達天然礦泉水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礦區面積為0.64km2,生產規模為0.5萬立方米/年,有效期5.0年 (2016年5月18日~2021年5月18日),該方案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土地復墾措施為:1、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措施。包括地質災害巡查、地形地貌景觀監測、含水層水位、水溫監測、取樣、含水層水質監測。2、礦山土地復墾措施。礦泉水開采結束后第一年開始所有復墾工程,施工期為3個月。復墾工程包括拆除泵、拆除管道、拆除泵房、垃圾清運、客土覆土、土壤培肥、土地翻耕、生物工程及監測管護措施等。323礦山地質環境影響和土地損毀評估3.1礦山地質環境與土地資源調查概述本次地質環境與土地資源調查范圍為礦山礦區范圍,踏勘調查面積約0.5km2。根據現場調查的地質環境條件、現有地質災害分布情況、礦山開采現狀等,確定現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包括采礦活動對含水層破壞、采礦活動對地形地貌景觀破壞、土地資源損毀以及水土環境污染情況。根據開發利用方案設計和采礦工藝流程,預測評估礦業活動可能發生的地質環境問題包括采礦活動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采礦活動對含水層破壞、采礦活動對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礦山土地資源損毀以及水土環境污染情況,并對其發展趨勢、危害對象、影響程度和防治難度進行分析論證和評估。(1)礦山地質環境調查概述對區內含水層情況、地形地貌、水土污染(污水排放)情況等方面開展詳細調查、定位、拍照和記錄。據調查訪問,礦區內未發現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災害。(2)土地資源調查概述主要是對損毀土地資源和地類、損毀形式、程度進行調查,并對礦區涉及的建筑物、土地等情況進行走訪并發放公眾調查表。采礦活動對土地資源的影響表現在地面設施對土地資源的壓占,區內土地損毀類型主要為農村宅基地。3.2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3.2.1評估范圍和評估級別評估范圍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的范圍應包括采礦登記范圍和采礦活動可能影響到的范圍,調查區范圍包括采礦活動可能影響到的范圍。本次評估結合礦泉水礦山工程建設特點,根據礦區及周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及環境地質特點、地質災害分布、影響范圍、含水層影響范圍、地形地貌景觀影響范圍、水土環境污染范圍、對土地資源的破壞范圍,確定本次評估區范圍為礦區范圍(0.23km2)及生產生活區(0.002335km2),評估區面積0.232335km2(23.2335hm2)。3評估級別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級別應根據評估區重要程度、礦山生產建設規模、礦山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綜合確定。(1)評估區重要程度根據集鎮與居民、建筑與交通、各類保護區及文物古跡旅游景點、水源地及土地資源情況,依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附錄B列出評估區上述條件的重要程度,依據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確定評估區重要程度重要區較重要區一般區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區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區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居住區人口在200人以下分布有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鐵路、中型以上水利、電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設施分布有二級公路、小型水利、電力工程或其他較重要建筑設施無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設施礦區緊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含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或重要旅游景區(點)緊鄰省級、縣級自然保護區或較重要旅游景區(點)遠離各級自然保護區及旅游景區(點)有重要水源地(緊鄰東武仕水庫)有較重要水源地無較重要水源地破壞林地、草地破壞其它類型土地注:評估區重要程度分級采取上一級別優先的原則,只要有一條符合者即為該級別。(2)礦山生產建設規模根據《邯鄲市溢源礦泉水有限公司礦泉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方案》,本次礦權延續礦山生產規模為1.0萬m3/a,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附錄D,其生產建設規模劃分為小型。礦種類別計量單位年生產量結論大型小型小型礦泉水萬噸(3)礦山地質環境復雜程度礦區地貌類型單一,微地貌形態簡單,地形起伏變化小,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小于10°,相對高差小,現狀條件礦區內未發現地質災害;礦泉水賦存于新近系孔隙裂隙中,地下每天開采量約40m3/d,礦泉水資源開采對周邊地質環境影響較小,按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附錄C表C.1列出上述條件的復雜程度,依據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確定評估區的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為簡單,評估區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評定表見表3.2-3。34位以下,礦充水水源多,充水含溶裂隙發育帶等富水區域強含水層、地下聯系密切,老窿水威區域含水層破壞。位附近或以充水含水層和構發育帶等富水性中等,補強含水層、地下水集中徑聯系,老窿(窯)水威脅水較容易造成周圍主要充位以單,充水含水溶裂隙發育帶等富與區域強含水或地表水不密造成周圍主要充水。碎裂結構、散體結巖層發育,蝕變石風化強烈,地表殘礦床周圍穩固性差,礦山。薄-厚層狀結構為,巖石風化中圍巖巖體結構以巨厚層狀-塊狀整體結構為主,蝕變作用弱、巖溶裂隙不發育,巖石風化弱,地表殘坡積層、 (體)頂底板和礦床周圍穩固性好,礦地基穩定性好。礦床圍巖巖層產育或有活動斷裂,導覆巖和主要含水下采礦安全影響大。體)和礦床圍巖,斷裂構造較發育,并切割巖、覆巖和主要含水層(帶),下采礦安全影響較大。構造簡單,礦層(體)和礦床狀變化小,斷裂構造不發礦層(體)圍巖覆巖,礦安全影響小。災害發育,或礦山,危害大。環境問題的類型較狀條件下原生地質環境問題的類采動影響強烈。動影響較強烈。重復開動影響較輕。貌形態復雜,地自然排水,地形坡度形態較復雜,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地貌類型單一,微地貌形態簡單,地形起伏變化平緩,有利于自然排水,巖層傾向多為反交。(4)評估級別的確定根據《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制規范》(DZ/T0223-2011),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精度應根據評估區重要程度、礦山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礦山生產建設規模等進行綜合確定。因此,根據DZ/T0223-2011附錄A礦山環境影響評估精度分級表,確定本次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級別為二級。見表3.2-4。表3.2-4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分級表評估區重要程度礦山建設規模地質環境條件復雜程度雜重要區大型一級一級一級一級一級一級小型一級一級二級較重要區大型一級一級一級一級二級二級小型一級二級三級一般區大型一級二級二級一級二級三級小型二級三級三級353.2.2礦山地質災害現狀分析與預測按照《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DZ/T0286-2015),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主要災種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和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礦山地質災害現狀評估按照《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規范》DZT0286-2015進行評估。見表3.2-5、3.2-6。表3.2-5地質災害危害程度分級表危害程度災情情死亡人數/人直接經濟損失/萬元受威脅人數/人可能直接經濟損失/萬元大≥500≥500中>3~<10>100~<500>10~<100>100~<500小≤3≤10≤100注1:災情:指已發生的地質災害,采用“人員傷亡情況”“直接經濟損失”指標評價。注2:險情:指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采用“受威脅人數”“可能直接經濟損失”指標評價。注3:危害程度采用“災情”或“險情”指標評價。表3.2-6地質災害危險性分級表危害程度發育程度強弱大危險性大危險性大危險性中等中危險性大危險性中等危險性中等小危險性中等危險性小危險性小評估區位于磁縣太行山區與華北平原接觸帶的堆積平原區傾斜地小區。地勢總體為南高北低,地形起伏較小,地面標高在100-122.8m之間。根據野外地質環境調查,結合《河北省磁縣1:50000地質災害調查報告(2013)》,評估區現狀地質災害不發育,地質災害危險性小,對地質環境的影響較輕。礦山地質災害預測評估評估區位于堆積平原區傾斜地小區。地勢總體為南高北低,地形起伏較小,地面標高在100-122.8m之間,地面坡度一般小于10°,所在區域及周邊地質災害弱發育,礦山開采可能遭受的地質災害為地面沉降。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