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栽培學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
藥用植物栽培學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
藥用植物栽培學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
藥用植物栽培學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
藥用植物栽培學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藥用植物栽培學詳解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優選)藥用植物栽培學目前二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2半耐寒藥用植物通常能耐短時間-1~-2℃的低溫,最適同化作用溫度為17~23℃。如菘藍、黃連、枸杞、知母等。目前三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3喜溫藥用植物種子萌發、幼苗生長、開花結果都要求較高的溫度,同化作用最適溫度為20~30℃,花期氣溫低于10~15℃則不宜授粉或落花落果。如顛茄、枳殼、川芎、金銀花等。目前四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4耐熱藥用植物要求溫度較高,同化作用最適溫度30℃左右,個別可在40℃下正常生長。如檳榔、蘇木、絲瓜、羅漢果等。

目前五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春化作用:指由低溫誘導而促使植物開花的現象。需要春化的有一年生、大多數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植物春化作用有效溫度一般在0~10℃,最適溫度為1~7℃,但因植物種類或品種的不同,各植物所要求的春化作用溫度也有所不同。藥用植物春化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萌發種子的低溫春化,如芥菜、大葉藜、蘿卜等;另一種是營養體的低溫春化,如當歸、白芷、牛蒡及菊花等。目前六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種子春化處理在種子萌發期,控制水分是關鍵。營養體春化處理需在植株或器官長到一定大小時進行,沒有一定的生長量,即使遇到低溫,也不進行春化作用。當歸幼苗根重小于0.2g時對春化處理沒有反應;大于2g春化處理后全部抽薹開花;0.2~2g開花率與根重、春化溫度和時間有關。目前七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二、光照根據各種植物對光照強度的需求不同,分為陽生植物、陰生植物和中間型植物:

目前八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1)陽生植物要求生長在直射光充足的地方,光飽和點為全光照的100%,光補償點為全光照的3%~5%,缺乏光照植株生長不良,產量低。例如北沙參、地黃、菊花、紅花、芍藥、山藥等。目前九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

(2)陰生植物適宜生長在隱蔽的環境中,光飽和點為全光照的10%~50%,而光補償點為全光照的1%以下。例如人參、西洋參、三七、石斛、黃連、細辛及淫羊藿等。目前十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3)中間型植物處于陽生和陰生之間,在全光照或稍隱蔽的環境中均能正常生長,以陽光充足條件生長健壯,產量高。例如麥冬、豆蔻、紫花地丁、柴胡等。目前十一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光質對藥用植物生長發育的影響

紅光能加速長日植物的生長發育,而延長短日植物的生長發育;藍紫光能加速短日植物的生長發育。波長范圍/μm植物的反應>1.0對植物無效1.0~0.72引起植物的伸長效應,有光周期反應0.72~0.61為葉綠素所吸收,具有光周期反應0.61~0.51植物無特別意義的響應0.51~0.40為葉綠素吸收帶0.40~0.31具有矮化植物和增厚葉片的作用0.31~0.28對植物有損毀作用<0.28輻射對植物具有致死作用目前十二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植物對于日照長短的反應,稱光周期現象。(1)長日植物。日照必須大于某一臨界日長(一般12~14h以上),或者暗期必須短于一定時數才能成花的植物。例如紅花、當歸、牛蒡、紫菀、除蟲菊等。目前十三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2)短日植物。日照長度只有短于其所要求的臨界日長(一般12~14h以下),或者暗期必須超過一定時數才開花的植物。例如紫蘇、菊花、穿心蓮、蒼耳、大麻及龍膽等。目前十四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3)日中性植物。對光照長短沒有嚴格要求,任何日照下都能開花的植物。例如曼佗羅、顛茄、紅花、地黃、蒲公英等。

目前十五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

引種過程中,首先考慮引進的藥用植物是否在當地的光周期誘導下能夠正常生長發育、開花結實;栽培時根據植物對光周期的反應確定適宜的播種期;通過人工調節光周期,促進或延遲開花,在藥用植物育種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十六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三、藥用植物與水需水量植物在生長發育期間所消耗的水分中主要是植物的蒸騰耗水,所蒸騰的水量約占總耗水量的80%,蒸騰耗水量稱為植物的生理需水量。蒸騰系數是指每形成1g干物質所消耗的水分克數。需水臨界期指藥用植物在一生中(一二年生植物)或年生育期內(多年生植物)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稱為需水臨界期。該期水分虧缺,造成藥材產量損失和質量下降,后期不能彌補。目前十七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

多數藥用植物需水臨界期多在開花前后,蛔蒿、黃芪、龍膽等臨界期在幼苗期。目前十八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

根據藥用植物對水分的適應能力和方式,劃分為4種類型:(1)旱生植物。能在干旱的氣候和土壤環境中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抗旱能力強。如蘆薈、仙人掌、麻黃、駱駝刺等。目前十九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2)濕生植物。生長在潮濕的環境中,蒸騰強度大,抗旱能力差,水分不足就會影響生長發育,以致萎蔫。如水菖蒲、水蜈蚣、毛茛、半邊蓮、秋海棠及燈芯草等植物。目前二十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3)中生植物。對水的適應性介于旱生植物與濕生植物之間,絕大多數陸生的藥用植物均屬此類。目前二十一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4)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根系不發達,根的吸收能力很弱,輸導組織簡單,但通氣組織發達。水生植物中又分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如澤瀉、蓮、芡實等屬于挺水植物;浮萍、眼子菜、滿江紅等屬浮水植物;金魚藻屬沉水植物。目前二十二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四、空氣1、氧氣2、二氧化碳呼吸作用:1、為植物生命活動提供能量2、抗病免疫方面有著重要作用3、呼吸代謝中間產物是合成植物體內重要有機物質的原料光合作用:“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目前二十三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五、養分目前二十四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營養元素的分類

營養元素在植物體內的含量不同,所引起的作用也不同,有些是偶然進入植物體內,有些元素在植物體內含量很少,但是是不可缺少的(溶液培養可以鑒別)

必需營養元素的三個依據

1.如缺少某種營養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2.必須營養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營養元素代替;3.必須營養元素直接參與植物代謝作用.(一)必需營養元素:目前二十五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

大量與微量沒有嚴格的界限,隨著環境的變化微量元素含量可超過大量元素含量。

目前已發現17種必需營養元素:大量營養元素:CHONPKCaMgS(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上)微量營養元素:C(1800)、N(1804)、P,K,Ca,Mg,S(1938)FeMnCuZnBMoClNi(一般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下)目前二十六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任何一種營養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為其它元素所代替。兩個重要的定律同等重要律:必需營養元素在植物體內不論數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可代替律:目前二十七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在17種營養元素之外,還有一類營養元素,它們對一些植物的生長發育具有良好的作用,或為某些植物在特定條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們稱之為“有益元素”。其中主要包括:SiNaCoSeAl等。水稻Si、固氮作物Co、甜菜Na等。(二)有益元素目前二十八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營養元素吸收形態生物化學功能第一組C、H、O、N、SCO2、HCO3-、H2O、O2、NO3-、NH4+、N2、SO4=、SO2離子來自土壤溶液氣體來自大氣是有機物質的主要組成成分,是酶催化過程中原子團的必需元素。通過氧化還原反應而同化第二組P、B、Si來自土壤溶液中的磷酸鹽、硼酸和硼酸鹽、硅酸鹽與植物中天然醇類進行酯化作用,磷酸酯參與能量轉換反應第三組K、Na、Mg、Ca、Mn、Cl來自土壤溶液的離子一般功能:形成滲透勢特殊功能:使酶蛋白的構造成為最佳狀態,以利酶的活化作用。兩種作用物之間的橋梁聯結,使非擴散和擴散的陰離子平衡第四組Fe、Cu、Zn、Mo來自土壤溶液的離子或螯合物主要以螯合物結合于輔基內,通過這些元素原子價的變化而傳遞電子按其生化作用和生理功能進行分類

目前二十九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生理功能:蛋白質、核酸、磷脂、酶、植物激素、葉綠素、維生素、生物堿、生物膜的組成成份。氮素缺乏:株小,葉黃,莖紅,根少,質劣。老葉先病。氮素過量:貪青徒長,開花延遲,產量下降。1.氮的生理功能氮過剩氮缺乏CHONKCaMgSFeCuZnMnBMoP目前三十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2.磷的生理功能生理功能:植素、核酸、磷脂、酶、腺甘磷酸組成成分。促進糖運轉。參與碳水化合物、氮、脂肪代謝。提高植物抗旱性和抗寒性。磷素缺乏:株小,根少,葉紅,籽癟,糖低。老葉先發病。磷缺乏CHONKCaMgSFeCuZnMnBMoP目前三十一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生理功能:酶的活化劑,促進光合作用、糖代謝、脂肪代謝、蛋白質合成,提高植物抗寒性、抗逆性、抗病和抗倒伏能力。鉀素缺乏:株小,缺綠。老葉先發病。3.鉀的生理功能鉀缺乏CHONKCaMgSFeCuZnMnBMoP目前三十二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鈣:細胞壁結構成分,提高保護組織功能和植物產品耐貯性,與中膠層果膠質形成鈣鹽參與形成新細胞,促進根系生長和根毛形成增加養分和水分吸收。鎂:葉綠素的構成元素,許多酶的活化劑。硫:蛋白質和許多酶的組成成分,參與呼吸作用、脂肪代謝和氮代謝和淀粉合成。組成維生素B1、輔酶A和乙酰輔酶A等生理活性物質。4.鈣、鎂、硫的生理功能鈣缺乏鎂缺乏硫缺乏CHONKCaMgSFeCuZnMnBMoP目前三十三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鐵:吡咯形成酶的活化劑,葉綠素分子和鐵氧還蛋白組分,參與電子傳遞,細胞色素氧化酶、過氧化氫酶、琥珀酸脫氫酶的組分,影響呼吸作用和ATP的形成。銅:多酚氧化酶、抗壞血酸氧化酶、吲哚乙酸氧化酶組份影響氧化還原過程和呼吸作用,葉綠體內酶成分影響光合作用,參與脂肪酸的去飽和作用和羥基化作用。5.鐵、銅的生理功能銅缺乏鐵缺乏CHONKCaMgSFeCuZnMnBMoP目前三十四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鋅:水解酶的組分參與物質水解,氧化還原反應和蛋白質合成及光合作用,促進吲哚和絲氨酸合成色氨酸。錳:呼吸酶的活化劑參與三羧酸循環,羥胺還原酶組分影響硝酸還原作用,通過Mn2+和Mn4+的變化影響Fe3+和Fe2+的轉化調整植物體內有效鐵的含量,參與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6.鋅、錳的生理功能錳缺乏鋅缺乏CHONKCaMgSFeCuZnMnBMoP目前三十五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硼:形成硼-糖絡合物促進糖類運輸,促進花器官發育,抑制酚類化合物合成,保證分生組織細胞分化。鉬:硝酸還原酶組份促進硝態氮還原,固氮酶成分影響生物固氮,抑制磷酸脂和磷酸酶水解影響無機磷向有機磷的轉化。7.硼、鉬的生理功能硼缺乏鉬缺乏CHONKCaMgSFeCuZnMnBMoP目前三十六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草莓缺乏各種元素葉片癥狀目前三十七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除生活因子外,還有哪些環境條件影響藥用植物生長發育?目前三十八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六、土壤土壤是在巖石礦物風化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形成因素和成土過程的作用而產生。目前三十九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鹽土中生長的植物含Na多目前四十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酸性土壤上的植物含Al多目前四十一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禾谷類作物含Si多

目前四十二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馬鈴薯、甘薯含K多

目前四十三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豆科作物含N多目前四十四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土壤物理質量指標及功能土壤物理質量指標功能質地保存、轉運水、營養元素及化學物質土壤深度估計土壤生產潛力及抗侵蝕能力土壤表層厚度及根系深度評價動植物生產潛力,養分利用效率,地表水的污染土壤容重和滲透速率扎根深度、侵蝕、淋失可能性、生產力持水特性有效水儲量,導水性,水分利用率,徑流,通氣性目前四十五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土壤化學質量指標及功能土壤化學質量指標功能總有機碳表明土壤肥力及健康程度,及土壤團聚體、養分有效性、生化功能、污染物降解等環境容量。pH土壤微生物及植物的生長、養分有效性及毒性陽離子交換量養分有效性、保肥性、淋失損失電導率及鹽分決定微生物及植物活性與適應性可提取N、P、K營養元素的植物有效水儲量,土壤養分的潛在損失,生產力及環境質量的指標目前四十六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土壤生物學質量指標及功能土壤生物質量指標功能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催化潛力,C、N、P、S的有效性和循環,有機質、土壤肥力和重金屬污染的指標大型動物、節肢動物、蚯蚓生態脅迫與恢復、有機物降解與再分布的指標酶活性養分循環、礦化與固定、重金屬毒性與土壤降解土壤呼吸微生物活性的度量,潛在礦化氮土壤生產力和供氮指標,微生物生物氮量的指標目前四十七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土壤質量指標體系至少包括:土壤肥力指標:有機質、結構、pH、緊實度、滲濾性、持水率、耕層厚度、土壤質地、通氣性、侵蝕狀況、速效養分含量;土壤環境質量指標:背景值、污染指數、污染物種類、環境容量、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物;土壤生物活性指標: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微生物區系、酶活性;土壤生態指標:土壤動物類型數量、雜草、種群豐富度、多樣性指數、均勻度指數、優勢性指數等。目前四十八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一、土壤質地

土壤中各種大小不同土粒所占百分數的多少。根據土壤質地可把土壤分為砂土、粘土和壤土三大類。(一)砂土砂粒多,粘粒少,疏松易耕,大孔隙多,小孔隙少,通氣透水性好,但保水保肥力很差;有機質分解迅速,早期供肥性較好,但不易在土壤中積累。只要有水,就能保證出苗早而齊。目前四十九頁\總數五十三頁\編于十九點

砂土一般養分缺乏,肥勁不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