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陶縣昆礎鐵礦業有限責任公司120萬噸年菱鐵礦磁化焙燒-磁選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_第1頁
阿克陶縣昆礎鐵礦業有限責任公司120萬噸年菱鐵礦磁化焙燒-磁選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_第2頁
阿克陶縣昆礎鐵礦業有限責任公司120萬噸年菱鐵礦磁化焙燒-磁選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_第3頁
阿克陶縣昆礎鐵礦業有限責任公司120萬噸年菱鐵礦磁化焙燒-磁選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_第4頁
阿克陶縣昆礎鐵礦業有限責任公司120萬噸年菱鐵礦磁化焙燒-磁選廠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阿克陶縣昆礎鐵礦業有限責任公120萬t/a菱鐵礦磁化焙燒-磁選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PAGEPAGE72新疆煤炭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04月1、前言隨著我國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對鋼材上游產品的需求也急劇增長。阿克陶縣昆礎鐵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根據目前企業現狀及對鐵精粉市場需求狀況的調研,經過科學論證及綜合分析,結合阿克陶地區礦產資源利用現狀,決定在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重工業園內建設120萬t/a菱鐵礦磁化焙燒磁選廠。該項目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市場前景好,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項目的建設能將為國家及阿克陶縣財政收入增長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企業自身也還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法》中的有關規定,阿克陶縣昆礎鐵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委托我院對該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在接受委托后,項目環評人員搜集整理了該項目相關的文件及技術資料,赴對建設項目影響區域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并委托克州環境監測站對環境現狀進行了監測,在此基礎上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有關技術要求,完成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編制工作,本報告書經環保主管部門審查批準后將作為本項目營運期環境管理之依據。根據本項目的工程特征及所在區域的環境特征,本次環境影響評價主要關注的問題是,項目運營后對環境空氣的影響,項目運營后尾礦渣排放對環境的影響等。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得出,在采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的環境保護措施和依照環境保護設施建設后,本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可降到最低,對周邊的環境影響較小。2、總論2.1編制依據2.1(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12.26;(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第253號令,1998.11.29;(3)《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目錄》國務院第2號令,2008.9.2;(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9.1;(5)《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9.1;(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7.1;(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6.1;(9)《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2005.4.1;(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12.25修訂;(1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3.3.1;(12)印發《關于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國家經貿委等六部委,國經貿資源[2000]1015號文,2000.10.25;(13)國發《鋼鐵產業發展政策》;2005.7.8;(14)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環發[2012]77號;(15)《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1.2.21;(16)國發[2000]38號文《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2000.11.26;(17)國發[2007]32號文件《關于進一步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2007.9.28;(18)《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2009.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1999.1。2.(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19—2011;(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空氣環境》HJ2.2—2008;(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2.3—93;(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1;(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6)《環境影響評價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7)《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國家環境保護總局)HJ/T169-2004;(8)《選礦廠尾礦設施設計規范》(ZBJ1-90);(9)《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10)《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2006.3.18;(11)《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規范》GB50433-2008。2.(1)《阿克陶縣昆礎鐵礦業有限責任公司120萬t/a菱鐵礦回轉窯磁化焙燒-磁選廠》可行性研究報告,2013年1月;(2)《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重工業園區總體規劃》,2011年11月;(3)《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重工業園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2012年6月;(4)克州環境監測站2012年12月對項目區環境質量現狀進行監測的有關資料(包括水體、環境空氣、噪聲);(5)環評委托書。2.2評價目的和評價內容2.(1)通過評價弄清項目區周圍環境特征、污染源分布、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背景狀況及主要環境問題,了解擬建項目所處區域的功能區劃和當地環保的要求;(2)通過分析選礦工藝技術特點,說明采取的工藝流程及產品方案和污染物治理措施的可行性;(3)根據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和污染物總量控制的要求,制定避免污染、減少污染和防止破壞環境的對策措施,實現“總量控制、達標排放”的要求;(4)通過對各環境要素的評價,結合國家及地方環保政策的要求,最終從環保角度回答工程的可行性、廠址選址的合理性,為工程設計和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2.(1)通過現狀調查與現場觀測,評價擬建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背景狀況和主要環境問題。(2)通過詳細的工程分析,從深入了解工藝著手,分析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及原輔材料的消耗,掌握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的排放狀況,明確擬建項目主要的環境影響,篩選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因子,尤其關注擬建項目產生的特征污染因子。(3)通過規范的模式定量計算或定性描述,預測項目實施后對環境的正負影響,提出減緩負面影響的對策。(4)通過分析和計算,預測擬建項目的環境風險和可接受性,論證風險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5)通過查閱資料,搜集同類型生產企業的生產運營數據,從能耗、物耗、工藝先進性等方面評價本企業清潔生產水平,并進行環境經濟損益分析。(6)論證項目建設規劃相容性,資源開發利用可行性以及環境可行性,評價廠址選擇的合理性。從規劃和環境保護角度對項目的選址合理性、對工程建設環保可行性做出明確結論,從環保角度對工程建設提出要求和建議,為管理部門決策、建設單位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2.3評價重點根據本項目生產的特點,本次評價工作在工程分析和污染防治的基礎上,確定評價工作的重點為:(1)選礦廠選址可行性分析;尾礦渣處理的可行性分析,選礦廠事故風險影響分析;(2)工程分析及水、氣影響分析;(3)生態影響分析及水土保持方案。2.4環境影響因素識別與評價因子篩選確定2.(1)施工期項目施工期間對環境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程特點、施工季節以及工程所處區域的地形、地貌等環境因素。經分析,施工期主要環境影響因素見表2.4-1。表2.4-1施工期主要環境影響因素序號環境要素產生影響的主要內容主要影響因素1環境空氣土地平整、挖掘,土石方、建材堆、裝及使用揚塵施工車輛尾氣、油煙NOx、SO22水環境施工人員生活廢水等COD、BOD、NH3-N3聲環境施工機械、車輛作業噪聲噪聲4生態環境土地平整、挖掘及工程占地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土石方、建材堆存占壓土地等(2)運營期擬建項目運營期將產生廢氣、廢水、噪聲以及固廢等污染因素,將相應對廠址周圍的環境空氣、地下水環境及聲環境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綜上所述,擬建項目運營期環境影響因子識別情況詳見表2.4-2。表2.4-2擬建項目環境影響因子識別表環境要素環境影響因素廢氣廢水噪聲固廢環境空氣生產粉塵排放鍋爐煙氣排放焙燒窯爐煙氣排放————尾礦渣排放有影響地表水————————地下水淺層地下水水輕微影響尾礦堆放產生影響聲環境——有影響——生態項目區占地產生水土流失影響土壤有影響,甚微——尾礦排放產生影響2.根據環境影響因素識別,本次環評篩選的評價因子詳見表2.4-3。表2.4-3評價因子確定表環境要素主要污染源現狀評價因子影響預測因子環境空氣生產粉塵鍋爐煙氣窯爐煙氣PM10SO2、NO2、PM10SO2、NO2、PM10SO2、NO2、PM10水環境生產廢水生活污水pH、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COD、NH3-N等共18項指標COD、NH3-N聲環境運營噪聲LeqLeq固體廢物尾礦渣——尾礦渣浸出毒性及腐蝕性分析,確定固廢性質環境風險煤氣發生爐、粉煤倉大氣2.5評價等級2.5.1水(1)地表水等級本項目生產時,排放污(廢)水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水量60.35m3/d,先經化糞池處理,再經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并消毒后由園區管委會統一回用于整個本項目生產和辦公生活用水都由工業園區統一供水。蓋孜河距項目區約1.5km。與本項目沒有直接水力聯系,因此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中的相關規定,評價等級判斷為三級。見2.5-1。表2.5-1地表水評價等級 項目污水排放量(m3/d)污水水質復雜程度地表水域規模受納水體水質要求評價等級指標60.35污染物類型數為2,污水水質復雜程度:中等蓋孜河為阿克陶縣第一大河,北支為木吉河,南支康西瓦爾河。多年平均流量42.2m3/s,年徑流量9.85億m3,蓋孜河距項目區約1.5km不向水體中排污。無直接水力聯系三級(2)地下水評價等級 按照已將發布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中關于地下水評價等級的判別方法,本項目是鐵選礦工程,是Ⅰ類建設項目,其評價等級應按Ⅰ類(污染型)影響分別進行判別。現將具體判別過程及結果敘述如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中規定的評價工作等級劃分的依據見表2.5-2。表2.5-2Ⅰ類建設項目評價工作等級分級 評價級別建設項目場地包氣帶防污性能建設項目場地的含水層易污染特征建設項目場地的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建設項目污水排放量建設項目水質復雜程度一級弱-強易-不易敏感大-小復雜-簡單弱易較敏感大-小復雜-簡單不敏感大復雜-簡單中復雜-中等小復雜中較敏感大-中復雜-簡單小復雜-中等不敏感大中復雜不易較敏感大復雜-中等中復雜中易較敏感大復雜-簡單中復雜-中等小復雜不敏感大復雜中較敏感大復雜-中等中復雜強易較敏感大復雜二級除了一級和三級以外的其他組合三級弱不易不敏感中簡單小中等-簡單中易不敏感小簡單中不敏感中簡單小簡單不易較敏感中簡單小中等-簡單不敏感大中等-簡單中-小復雜-簡單強易較敏感小簡單不敏感大簡單中中等-簡單小復雜-簡單中較敏感中簡單小中等-簡單不敏感大中等-簡單中-小復雜-簡單不易較敏感大中等-簡單中-小復雜-簡單不敏感大-小復雜-簡單本項目為在規劃園區內的鐵選礦項目。有第四系(Q3)上更新統。上更新統(Q3):廣泛分布在平原區,巖性下部為灰褐色,灰黃色含礫或砂礫質粗中砂,砂層中有時夾泥質砂礫透鏡體及薄層亞粘土,厚度約100m。上部為砂礫石,頂部為灰黃色亞粘土,厚5-8m。滲透系數10-7cm/s<K≤10-4cm/s,分布連續、穩定,防污性能為中級項目區地下水類型為第四系孔隙水基巖裂隙水和基巖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地下水位低,地下潛水埋深20~30m左右。接受上游河水和大氣降水補給,地下水化學類型為HCO3-Ca(K+Na)·Mg型,屬弱堿性水。基巖裂隙水賦存于基巖裂隙中,埋深大于50m,沿裂隙運移,接受大氣降水、融雪和上游河水補給,含水量微弱,埋藏深,坡降較平緩,項目區未發現泉水露頭。項目區地下水由西向東徑流。,地下含水層不易受到污染。此含水層未劃為保護區,也不是除生活供水水源地以外的國家地方或地方政府設定的地下水環境相關的其他保護區,如熱水、礦泉水、溫泉等特殊地下水資源保護區,因此地下水敏感其水量60.35m3/d<2.5.2空氣根據工程分析結果選擇TSP、NO2、SO2作為主要污染物,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規定,分別計算每一種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Pi(第i個污染物),及第i個污染物的地面濃度達標準限值10%時所對應的最遠距離D10%,其中Pi定義為:Pi=(Ci/C0i)×100%式中:Pi-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Ci-采用估算模式計算出的第i個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濃度,mg/m3;C0i-第i個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mg/m3;C0i一般選用GB3095中1小時平均取樣時間的二級標準的濃度限值。評價工作等級的判定依據見表2.5-3。表2.5-3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等級判據一級Pmax≥80%,且D10%≥5km二級其他三級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廠界最近距離估算數值計算各污染物參數見表2.5-3。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要求,根據eiapro環評預測軟件AERMOD預測模式,篩選計算點污染源中焙燒爐污染源排放的NO2最大占標率最大,為15.43%,D10%(焙燒爐的NO2)為1403m。篩選計算面源中原礦堆場遇風揚塵的懸浮顆粒物最大占標率最大,為0.64%,最大占標率Pmax<10%,確定評價等級為三級。綜上所述,本次評價建議評價等級按二級計算。具體參數見表2.5-4。表2.5-4估算模式參數取值一覽表點源(焙燒爐)參數名稱單位NO2SO2TSP煙氣流量(實況)m3/h71273.5271273.5271273.52污染物排放速率t/a195.4879.3635.64煙囪幾何高度m505050煙囪出口內徑m222評價標準mg/m煙囪出口處的煙氣溫度℃180180180煙囪出口處的環境溫度℃202020城市/鄉村選項-鄉村Pmax%15.433.010.75D10%m1403//面源(原礦堆場)參數名稱單位NO2SO2TSP污染物排放速率kg/h0.000.000.0492平均釋放高度m888受風面寬度m140140140面源長度m400400400評價標準mg/m旋轉角度度000含水率%//8起塵風速m/s5面源表面積m2592405924059240Pmax%//0.64D10%m//0.002.5.3噪聲擬建項目規模小,且項目區較為空曠,實施前后區域聲環境容量變化不大,變化幅度小于3dB(A),且無集中受影響的人群。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中的評價等級確定原則,聲環境評價等級確定為三級。2.5.4環境風險評價等級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根據評價項目的物質危險性和功能單元重大危險源判定結果,以及環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將環境風險評價工作劃分為一、二級。評價工作等級劃分見表2.5-5。表2.5-5風險評價評價工作級別重大危險源一二一一二二二二一一一一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04)附錄A的規定及本項目的物質性質及生產過程工藝判定:本項目生產所使用的煤氣及粉煤倉屬于非重大危險源,因此環境風險評價等級定為二級,根據評價導則要求,對事故影響進行簡要分析,提出防范、減緩和應急措施。2.5.5生態本項目對地表生態影響主要表現為選礦活動對地表植被的破壞。本項目位于一般區域,影響區域小于0.36km2。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本項目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確定為三級。詳見表2.5-6表2.5-6生態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2.6評價范圍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結合本工程特點及所處區域的環境特征來確定本次評價范圍。2.6.1環境空氣評價范圍結合本次工程空氣評價等級、污染排放特征、該地區主導風向、廠址周圍關心點分布以及該地區地形地貌,確定本次空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本項目無大的有組織排放源及相應的污染物,運營期主要空氣污染源為生產系統的粉塵,焙燒窯爐及鍋爐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由于本項目污染物源強大且多,環境空氣評價等級為二級,據此確定空氣環境評價范圍(最小評價范圍)為以項目區為中心、邊長5km的矩形。2.6.2水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工業園區及本項目范圍內無地表水體。本項目生產和辦公生活用水都由工業園區統一供水。工業園區取用地下水。地表水水環境評價范圍僅為蓋孜河項目區段范圍。地下水水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地下水環境評價范圍擬定為廠址區域。2.6.3聲環境評價范圍廠界外1m范圍內。2.6.4生態環境以選礦廠工業場地選礦廠外擴500m,評價范圍0.36km2,評價范圍1.21km2.6.5環境風險風險評價范圍是整個廠區及邊界。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范圍見表2.6-1。表2.6-1擬建項目評價范圍序號項目主要影響因素評價等級評價范圍1環境空氣生產粉塵排放鍋爐煙氣排放焙燒窯爐煙氣排放三級項目區為中心、邊長5km的矩形2地表水環境生產廢水三級本項目生產和辦公生活用水都由工業園區統一供水。地表水水環境評價范圍僅為蓋孜河項目區段范圍。3地下水環境生產廢水泄露生活廢水三級擬建廠址4聲環境項目區生產設備三級廠界外1m5生態環境施工建設三級以選礦廠工業場地選礦廠外擴500m,評價范圍0.36km6環境風險煤氣發生爐事故風險影響二級整個廠區及邊界2.7評價標準2.(1)環境空氣: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及環發[2000]1號修改單中的二級標準,見表2.7-1。表2.7-1空氣污染物的濃度限值單位:mg/Nm3項目TSPSO2NO2日平均1小時平均日平均1小時平均日平均1小時平均二級標準0.300.900.150.500.120.24注:TSP的小時平均值為日均值的3倍值。(2)地表水根據水環境功能區劃,評價區范圍內的地表水體(蓋孜河)現狀使用功能為飲用、農業用水,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2\*ROMANI類標準。具體標準限值見表2.7-2。表2.7-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序號項目標準值序號項目標準值1PH值6~910鎘≤0.0012揮發酚≤0.00211硫酸鹽2503氨氮≤0.1512氯化物2504COD≤1513鋅≤0.055BOD5≤314銅≤0.016六價鉻≤0.0115總磷≤0.027高錳酸鹽指數≤216總氮≤0.28氟化物≤1.017砷≤0.059氰化物≤0.00518SS/(2)地下水:地下水按《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Ⅲ類標準執行。用于生活飲用水時,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中的二級標準執行。具體標準限值見表2.7-3、4。表2.7-3地下水質量標準 序號監測項目Ⅲ類標準限值單位1pH6.5-8.5無量綱2礦化度≤1000mg/L3氨氮≤0.2mg/L4硝酸鹽氮≤20mg/L5氟化物≤1.0mg/L6氯化物≤250mg/L7硫酸鹽≤250mg/L8氰化物≤0.05mg/L9揮發酚≤0.002mg/L10砷≤0.05mg/L11銅≤1.0mg/L12六價鉻≤0.05mg/L13鉛≤0.05mg/L14鎘≤0.01mg/L15高錳酸鹽指數≤3.0mg/L16鋅≤1.0mg/L17硫化物≤0.3mg/L表2.7-4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二級)序號監測項目二級標準限值單位1pH6.5~8.5無量綱2礦化度<1000mg/L3氨氮≤1.0mg/L4硝酸鹽氮≤20mg/L5氟化物≤1.0mg/L6氯化物<250mg/L7硫酸鹽<250mg/L8氰化物≤0.05mg/L9揮發酚≤0.004mg/L10砷≤0.05mg/L11銅≤1.0mg/L12六價鉻≤0.05mg/L13鉛≤0.07mg/L14鎘≤0.01mg/L15高錳酸鹽指數/mg/L16鋅≤1.0mg/L17硫化物/mg/L(3)聲環境質量標準環境噪聲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3類聲環境功能區標準,具體見表2.7-5。表2.7-5環境噪聲評價標準單位:dB[A]標準值依據晝間夜間《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3類聲環境功能區標準65552.(1)環境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有組織廢氣鍋爐煙氣排放執行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Ⅱ時段二類區標準;焙燒窯爐煙氣排放執行GB9078-1996《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破碎篩分工段的粉塵排放執行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具體見表2.7-6。表2.7-6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單位:mg/Nm3序號排放源污染物(mg/m3)排放速率(kg/h)排氣筒高(m)標準來源1破碎篩分工段粉塵1205.920~40GB16297-19962燃煤鍋爐SO290030GB13271-2001煙塵2003焙燒窯爐SO285055GB9078-1996煙塵2004項目區堆場顆粒物周界外濃度最高1.0GB16297-1996(2)污水排放標準本項目不排放生產廢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經工業園區北側污水處理站處理回用于綠化。根據廢水性質及排放去向,生活污水排放水質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新污染源三級標準,具體見表2.7-7。表2.7-7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單位:mg/L項目標準值SS400CODcr150BOD560NH3-N25(3)噪聲排放標準①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廠界噪聲采用《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3類標準,具體見表2.7-8。②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施工現場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具體見表2.7-9。表2.7-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類別晝間夜間36555表2.7-9施工期噪聲標準施工階段主要噪聲源噪聲限值dB(A)晝間夜間土石方階段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等7555打樁階段各種打樁機等85禁止施工結構階段混凝土攪拌機、振搗棒、電鋸等7055裝修階段吊車、升降機等6555(3)固體廢棄物排放標準選礦廢渣經《尾礦渣浸出毒性鑒別標準》檢測,滿足排放標準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中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第Ⅰ類的有關規定。(4)其它標準尾礦渣浸出毒性鑒別標準,具體見表2.7-10。表2.7-10尾礦渣浸出毒性鑒別標準名稱pH銅鉛鋅鎘總鉻六價鉻錳濃度值6.310.010.010.0050.0050.010.0040.42浸出毒性鑒別標準/10051001155/名稱鎳銀砷汞氟化物濃度值0.040.010.002850.001020.73浸出毒性鑒別標準5550.11002.8污染控制目標及環境保護目標2.(1)控制項目選礦生產的粉塵、尾礦失水干化后的起塵和燃煤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使選礦粉塵、尾礦干化后揚塵和燃煤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滿足相關標準及總量控制的要求;(2)保證項目區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生產廢水全部回用,生活污水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新污染源三級標準后排入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3)開展清潔生產工作,制定清潔生產措施并落實,從源頭控制污染源。2.(1)廠址環境空氣質量;(2)保護廠界聲環境質量;(3)做好廠區的風險防范措施,事故狀態廠區及廠區周邊的環境影響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4)保持區域生態環境的生物多樣性,防止水土流失,保護項目區內植被。本項目污染控制項目見表2.8-1,環境保護目標見表2.8-2。表2.8-1污染控制目標一覽表序號污染源名稱污染控制目標1廢氣污染源生產粉塵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級標準;鍋爐煙氣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中Ⅱ時段二類區標準;工業窯爐執行《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標準2廢水污染源生活污水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新污染源三級標準,排入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生產廢水循環使用不外排3主要噪聲源廠界噪聲達到(GB12348-2008)3類2.8-2主要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序號名稱保護對象保護目標1環境空氣廠址環境空氣質量《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2聲環境廠址區域聲環境《聲環境質量標準》3類區3水環境蓋孜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Ⅰ類4生態環境廠址區域植被恢復、控制水土流失5環境風險煤氣發生爐環境風險控制到可接受程度根據現場調查,項目區東側1500m有蓋孜河,項目區東北側1523m處有恰馬熱克村等敏感目標。評價范圍內環境敏感目標見表2.8-3及圖2.8-1。表2.8-3重點環境敏感目標一覽表序號名稱方位距離km保護要求1蓋孜河E選場外1500m保護河水不受項目粉塵及生產污水的影響2恰馬熱克村EN選場外1523m保證居民不受粉塵影響3恰馬熱克村5隊E選場外1607m保證居民不受粉塵影響4奧伊塔克鎮SE選場外11744m保證居民不受粉塵影響3、工程概況3.1項目名稱、性質及建設地點項目名稱:阿克陶縣昆礎鐵礦業有限責任公司120萬t/a菱鐵礦磁化焙燒-磁選廠建設項目。建設地點:項目區位于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重工業園內。行政區劃屬新疆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鎮管轄。項目區地理位置中心坐標為:北緯39°04′51.96″,東經75°32′59.22″。建設性質:新建建設期:12個月3.2建設規模及建設內容3.2.1本項目規模為年處理菱鐵礦石量120萬t。產品為鐵精粉,菱鐵礦廠年產品位62.5%的焙燒鐵精礦約66萬t。服務年限18a。本次工程所產生的尾礦渣在廠區內暫時堆存后,全部用于綜合利用。.2.1菱鐵礦選礦工藝本項目菱鐵礦選礦方案采用預選拋尾-磁化焙燒-階段磨礦-弱磁選工藝。破碎采用三段一閉路流程,原礦最大塊度500mm,破碎產品粒度為12~0mm。破碎產品在1.2T場強下進行干式預選拋尾。磁化焙燒溫度為800~850℃、焙燒時間60~90分鐘。對焙燒礦進行篩選,篩出8~3mm焙燒礦篩選后的余礦進入磨礦、磁選流程,通過兩段連續閉路磨礦(產品細度為-200目占86%);三段階段磁選(第二段磁選精礦用細篩控制分級,篩孔0.1mm)得到品位62.5%鐵精礦,磁選場強分別為0.18T、0.15T、0.10T。鐵精礦采用濃縮、過濾兩段脫水流程,水份≤12%;磁選尾礦采用濃縮、壓濾兩段脫水流程,水份≤14%。設計菱鐵礦工藝指標分別見表3.2-1。表3.2-1菱鐵礦設計流程指標名稱產率,%品位,%回收率,%產量,萬t/a備注原礦100.0032.3100.00133.34選礦廠完成干拋尾礦10.0011.003.2413.34鐵精礦46.2462.5085.0061.65尾礦18.7621.3111.7625.01燒失率為25%左右3.3工程組成本項目年處理120萬t選礦廠項目主體工程為選礦廠及輔助公用工程。選礦廠包括破碎車間、磨礦車間、磁選車間、精礦過濾車間、尾礦濃縮車間;輔助公用工程設施有煤氣發生房、配電室、砂泵間、帶式輸送通廊及辦公生活設施:宿舍、餐廳、浴室、職工住宅等。建設項目工程組成表見表3.3-1。表3.3-1本項目主體工程表工程組成主要建設內容主體工程原礦堆場、原礦倉、粗碎車間、中細碎車間、篩分車間、中間儲礦倉、回轉窯窯尾廠房、回轉窯操作平臺、窯頭廠房、回轉窯收塵系統、原煤倉、原煤破碎間、磨煤間、風機房、粉煤倉、合格礦篩分間、篩選顆粒料堆場和均化場、磨礦礦倉、磨礦間、磁選間、過濾車間、精礦倉等輔助工程括辦公樓、職工宿舍、食堂、鍋爐房、浴室、壓氣站、中控室、煤氣發生站、煙囪、地磅房、機修車間、化驗室、總降壓配電間、選礦低壓配電間、破碎低壓配電間、制煤配電間、綜合配電間、新水池、回水池、供水加壓泵站等環保工程除塵系統、污水處理及回用系統、化糞池、尾礦處理設施儲運工程原礦場地、精礦堆場、煤堆場3.4項目項目區總平面布置3.4.1回轉窯磁化焙燒選礦工業場地根據選礦工藝流程,結合場地自然地形條件,對該區域的布置采用平坡式布置,依次布置有原礦受礦倉、篩分間、回轉窯窯頭、窯尾廠房、焙燒綜合樓、煤氣發生爐、制煤車間、磨礦倉、磨礦間、磁選間、精礦過濾間、尾礦壓濾車間等。3.4.2輔助工業場地輔助工業場地與選礦工業場地合并布置,主要包括空壓機房、煙囪、地磅房、

綜合維修間、綜合倉庫、35kV降壓變電站、破碎配電間、制煤配電間、綜合配電間,焙燒配電間、選礦配電間、尾礦配電間、空壓站配電間、1000m3新水池、1800m3.4.3生活區、辦公區生活辦公區布置在工業園區東南側,主要包括辦公樓、職工宿舍、食堂籃球場、門衛室、車庫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表3.4-1。表3.4-1技術經濟指標序號指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占地面積hm236.065圍墻界限540.7畝2建、構筑物占地面積萬m23.01固定料堆場面積萬m29.993建筑系數%364場地內水泥道路、廣場、堆場鋪砌面積hm22.4,0.39,2.29合計5.08hm場地內無硬化堆場面積hm27.75場地內道路廣場、廣場、堆場鋪砌系數%35.436綠化面積hm27.2147綠化系數%20.00按有效用地面積8土石方工程量m3其中:挖方萬m312.24填方萬m315.28具體詳見工業場地總平面布置圖3.4-1。3.5生產制度及勞動定員3.5.1選礦車間年工作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時,采用“三班倒”的工作制度。

焙燒車間年工作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時,采用“四班三運轉”的工作制度。3.5.2本項目總人數351人,其中:工人327人,約占總人數的93.16%,管理和服務人員24人,約占總人數的6.84%。選礦工人可從當地鄉鎮招工解決,管理人員及服務人員可從社會公開招聘。3.6項目投資本工程估算建設投資為35466.39萬元,其中單項工程費用28284.91萬元,其他費用4861.26萬元,預備費2320.23萬元。項目達產年平均總成本費用約42139.54萬元(不含增值稅),折合單位原礦總成本費用約261.80元/t。項目的最終產品方案為菱鐵礦焙燒磁選鐵精礦。產出的鐵精礦暫按641.03元/t(不含增值稅,含增值稅價為750元/t)計價,達產年平均銷售收入39519.4995萬元。3.7項目主要原材料、輔助材料消耗3.7.1主要原材料礦體賦存于石英片巖中,大理巖為重要標志層。其頂板、底板圍巖為石英片巖。(1)Fe1號礦體:地表出露長780多米,向西延伸至礦區外仍有出露。呈分支復合形態,向東分為兩層。通過鉆孔控制,在深部和Fe1-1合并為一層較厚大的礦體。截止目前,礦體由11條有效探槽和4個鉆孔控制。礦體總體走向282°--100°,傾向190°,傾角75°-88°。工程實際控制礦體長度為580米,礦體西部在第107勘探線以西100米處延伸出勘查區。工程控制礦體最大傾斜延深290.00m,最小厚度4.23m,最大厚度31.25m,平均厚度12.66m;礦體內取樣TFe最低品位19.46%,TFe最高品位45.86%,平均品位:TFe35.39%,品位變化系數22.53(2)Fe2號礦體:由于Fe1號礦體核部斷層錯動,Fe2出露地表產狀急劇變化,沿懸崖中下部出露長260米,真厚度27.6米,傾向西300°,傾角34°。目前,礦體由JPM1和JPM2兩條基巖剖面和2個鉆孔控制。工程控制礦體最大傾斜延深200.00m,最小厚度12.12m,最大厚度34.05m,平均厚度23.05m;礦體內取樣TFe最低品位20.09%,TFe最高品位44.06%,平均品位:TFe36.46%,品位變化系數21.33%,屬有用組分分布均勻型。Fe2號礦體估算資源表3.7-1資源/儲量估算結果統計表礦體編號儲量類別礦石量(Kt)TFe平均品位(%)備注Fe13323718.4835.083333016.7735.78合計6735.2535.3965.63%Fe23321695.6735.633331831.5836.88合計3527.2436.2834.37%∑10262.4935.69其中:332541.41萬噸。約占全區總資源/儲量的52.76%。333484.84萬噸。約占全區總資源/儲量的47.24%。由于礦體只完成了6個鉆孔的施工,深部礦體均未能有效控制,因此只估算了礦體較淺部分的資源/儲量。遠期能很好的滿足選礦廠礦石需求。其鐵礦石的礦石的主要化學成分分析見表3.7-2。表3.7-2礦石的主要化學全分析結果表組分TFeFeOFe2O3SiO2TiO2Al2O3CaOMgO含量34.1238.416.0915.03.72組分MnONa2OK2OPS燒失TFe/FeO堿性系數含量1.920.210.720.020.0329.240.890.28本項目主要原材料為鐵礦石,來自孜洛依鐵礦。孜洛依鐵礦距離本選礦廠約120km左右,通過汽車運輸能滿足選礦廠的原礦。(2)輔助材料項目主要輔助材料用量,見表3.7-3。表3.7-3項目主要原、輔助材料消耗表序號貨物名稱年運輸量單位序號貨物名稱年運輸量單位1選礦輔助材料2機修備件110t其中:襯板288t3煤64382t篩網9.6t4生活物資65t膠帶8400m5菱鐵礦原礦120×104t鋼球2160t6天然磁鐵礦原礦30×104t機油94.8t7天然磁鐵精礦24.1×104t黃油145.8t8焙燒鐵精礦61.66×104t濾布42000m9混合尾礦30.91×104t耐火材料17.3t3.8公用工程3.8.1選礦廠供電電源為兩路引自園區的110kV,220kV變電站的35kV架空線路,完全能夠滿足本工程35kV進線電源。兩回路供電,100%備用。3.(1)供水本工程生產和辦公生活用水都由工業園區統一供水,本設計選擇在選礦工業場地建一座1000m3生產水池和一座60m3生活水池,廠區內的生產、生活用水由兩水池供給。工程總用水量55943.75m3/d,其中生產3895.54m3/d(包括未預見水量185.50m3/d),生活用水(2)排水 本工程總排水量60.35m3/d,主要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再經工業園區北側污水處理站處理并消毒,統一回用于整個工業園工藝排水和地面沖洗排水經管網匯集后排入濃縮溢流水回水池,全部用于生產,生產廢水不外排。3.考慮工程供暖備用系統問題,鍋爐房采用兩臺2×2.8MW燃煤熱水鍋爐,用于采暖供熱。采暖期耗煤量約為2382t(硫分0.4%,灰分15%)。3.本項目采用汽車外運,部分路段為簡易道路,其余均為公路。3.9主要設備(1)主要車間組成選礦廠回轉窯窯尾廠房、回轉窯操作平臺、窯頭廠房、回轉窯收塵系統、原煤倉、原煤破碎間、磨煤間、風機房、粉煤倉、合格礦篩分間、篩選顆粒料堆場和均化場、磨礦礦倉、磨礦間、磁選間、過濾車間、精礦倉組成。(2)主要生產設備主要生產設備有顎式破碎機、圓錐破碎機、圓振動篩、磁選機、球磨機、分級機、過濾機等,詳見表3.9-1。表3.9-1主要工藝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1菱鐵礦粗碎間重型板式給礦機GBD150-8臺12顎式破碎機PW90120臺13電動雙梁橋式起重機Q=20/5tLK=13.5mH=18mA3臺14菱鐵礦中細碎間自同步慣性給料機GZG1104臺25圓錐破碎機HP300(標準型)臺16圓錐破碎機HP400(短頭型)臺17菱鐵礦篩分間圓振動篩2YSCH3060臺18菱鐵礦回轉窯儲礦倉擺式給料機600×600臺89菱鐵礦干選間輥式強磁機T-GQCG35201.2T臺610焙燒礦篩選間直線振動篩TZS2160/2臺211磁鐵礦篩選間直線振動篩TZS2160/2臺212磨礦間濕式格子型球磨機MQG2700×400010000V臺313高低壓潤滑站GDZ-63臺314高堰式雙螺旋分級機2FG-20臺315濕式溢流型球磨機MQY2700×400010000V臺216水力旋流器組FX360×6臺217磁選間半逆流式磁選機CTB-12241518高頻細篩GPS(JZ)2-1350臺1219精礦過濾車間、精礦倉高壓重型深錐濃縮機HRC-25臺120盤式過濾機ZPG-60/5臺421尾礦脫水車間高壓重型深錐濃縮機HRC-25臺122高效自動壓濾機CJXA-1800-700臺323重載型回轉窯4.0m×60m臺424φ3.2m煤氣發生爐熱站臺13.10技術經濟指標本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表3.10-1。表3.10-1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序號項目單位數值備注1選礦、磁化焙燒指標1.1處理原礦能力t/d5433.00t/a1630000.001.1.1處理菱鐵礦原礦礦量t/d4433.00t/a1330000.001.2工藝流程1.2.1選礦處理礦石品位菱鐵礦原礦品位%34.001.2.2精礦品位焙燒鐵精礦%62.501.2.3選礦回收率焙燒鐵精礦%85.001.2.4鐵精礦產量焙燒鐵精礦萬t/a61.661.2.5選礦比焙燒鐵精礦耗煤量萬t/a6.4382含硫率%0.4~0.47庫車及拜城附近煤礦煤炭含硫量統計灰分%9~24庫車及拜城附近煤礦煤炭灰份統計1.2.工作制度d/a300.002動力指標2.1年耗電量2.1.1選礦kWh/a33701400.002.1.2磁化焙燒kWh/a33248400.002.2年耗水量2.2.1選礦m3/a64698002.1.2磁化焙燒m3/a95787003勞動及工資3.1在冊人員總數人3513.2勞動生產率3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t/人.a2443.003企業工人勞動生產率t/人.a2622.004資金來源4.1自有資金萬元21279.844.2借入資金萬元14186.565財務評價指標5.1達產年產品營業收入萬元/a39519.49955.2達產年銷售稅金及附加萬元/a4955.805.3年均總成本費用萬元/a42139.545.4達產年年均利潤總額萬元/a7515.215.5達產年年均所得稅萬元/a1413.245.6達產年年均稅后利潤萬元/a6101.974、工程分析 4.1工程分析4.(1)菱鐵礦工藝流程原礦由汽車運至菱鐵礦原礦堆場,礦石粒度-500mm,破碎采用三段一閉路流程,產品粒度為12~0mm,在1.2T場強下預選拋尾后進回轉窯磁化焙燒系統。

焙燒礦篩選出8~3mm顆粒料;12~8mm,3~0mm篩余進選礦主廠房。

磨礦、磁選流程分為兩個系列,通過兩段連續閉路磨礦(產品細度為-200目占86%);三段階段磁選(第二段磁選精礦用細篩控制分級,篩孔0.1mm)得到品位62.5%鐵精礦,磁選場強分別為0.18T、0.15T、0.10T。鐵精礦采用濃縮、過濾兩段脫水流程,水份≤12%。磁選尾礦采用濃縮、壓濾兩段脫水流程,水份≤14%。菱鐵礦工藝流程見圖4-1粉塵噪聲溢流循環池精礦磁選二段磨礦粉塵噪聲溢流循環池尾礦濃縮一段磨礦粉塵噪聲顆粒礦篩選沉沙廢水溢流濃縮冷卻粉塵焙燒噪聲粉塵粗破、中破菱鐵礦石粉塵噪聲溢流循環池精礦磁選二段磨礦粉塵噪聲溢流循環池尾礦濃縮一段磨礦粉塵噪聲顆粒礦篩選沉沙廢水溢流濃縮冷卻粉塵焙燒噪聲粉塵粗破、中破菱鐵礦石噪聲粉塵噪聲粉塵篩分噪聲噪聲粉塵固廢煙氣煙氣噪聲煤氣發生爐煤氣發生爐粉塵粉塵噪聲圖4-1-14.1(1)菱鐵礦物料平衡本項目由于菱鐵礦在磁化焙燒時會有大量的燒失,磨選系統供礦量降為90萬t/a左右。物料平衡情況見表4.1-1。表4.1-1菱鐵礦產品平衡表名稱產率(%)原料用量及產品產量品位(%)t/dt/a原礦石1004444.7133340034干拋尾礦10444.4713334011鐵精粉46.242055.2616564.1662.5尾礦18.76833.83250145.8421.31燒失量為25%11200000250145.84616564.1611667103000001333401333400原鐵礦干拋尾礦焙燒焙燒損失選礦精礦尾礦t/a圖4-1-3菱鐵礦及磁鐵礦物料平衡圖由于本項目菱鐵礦涉及焙燒工段,因此需對原礦、精礦、尾礦中的硫元素進行平衡。4.1-3菱鐵礦硫元素平衡名稱硫元素含量(%)硫質量(t)原礦石0.031372鐵精粉0.034209.6尾礦0.065162.59誤差率為0.16%由表3.1-3可知,原礦、精礦、尾礦中的硫元素基本平衡,誤差率為0.16%。可知原礦在焙燒過程中采用低溫焙燒還原技術,礦中的硫元素基本沒有隨焙燒產生SO2外排至環境空氣。206.028206.02851.5257.528162.59209.6372原礦石含硫量原煤中含硫量鐵精粉含硫量尾礦含硫量煙氣中含硫量灰份中含硫量t/a誤差率0.16%圖4-1-4(2)水平衡 本工程總用水量55943.75m3/d,其中生產新水3895.54m3/d(包括未預見水量185.50m3/d),生活用水75.24m本工程總排水量60.35m3/d,主要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再經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回用于工業園區場地綠化和澆灑路面。

磁選車間工藝排水和地面沖洗排水經管網匯集后排入廠前尾礦濃密機,經濃密機處理后,上清部分做為廠前回水回用于選廠生產,經濃密機處理后的尾礦底流加壓送至尾礦壓濾車間尾礦經壓濾機壓濾后濾餅水分低于各項排水詳見用、排水量平衡表8.2-1。水量平衡圖8-2-1 4.2產污環節分析4.大氣污染影響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1)原料破碎、篩分產生的粉塵;(2)焙燒爐煙氣排放;(3)原礦輸送系統產生的粉塵;(4)各料倉出料受料產生的粉塵;(5)原礦堆場遇風產生的揚塵;(6)鍋爐煙氣排放;(7)煤氣發生爐的間歇排放。4.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選礦廢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精礦脫水及尾礦廢水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環評采用化糞池處理后再經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用于整個工業園區的綠化。4.本項目在土地平整過程中,填方比挖方大,廠區建設可分區域建設,利用尾礦渣平整工業場地,減少取土對環境的影響。生產運營時選礦產生的尾礦、生活垃圾及除塵器收集下來的礦石破碎、篩分除塵灰。尾礦與鍋爐灰渣全部與周邊企業簽訂協議綜合利用;生活垃圾由廠區收集,統一由工業園區環衛部門收集,運至運至工業園區規劃的北側4km處垃圾填埋點衛生填埋。除塵器收集下來的除塵灰作為物料進入工藝流程,不外排。4.主要噪聲來源于裝載機、破碎機、球磨機、磁選機、濃密機、壓濾機等設備運行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噪聲及運輸車輛產生的噪聲。4.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如不加以有效控制,會對局部生態環境造成污染。4.3污染源及污染物.1建設期建設期環境空氣污染源主要為場地平整和車輛運輸產生的揚塵,主要污染物為粉塵,采用灑水降塵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區域內粉塵污染。運營期(1)除塵系統本項目在粗碎、中細碎、篩分、中間儲礦倉、回轉窯、天然磁鐵礦篩選及制煤等車間設工段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共設置1~6#6個通風除塵系統,粉塵產生及排放量見表4.3-1~4.3-6。①1#除塵系統粗碎、中細碎、篩分及轉運站等車間物料在轉運、破碎及篩分過程中的除塵系統。表4.3-1粉塵產生排放量表序號產生濃度(mg/m3)處理風量(m3/h)排放濃度(mg/m3)排放量(kg/h)(t/a)20428.8*——每日24h工作制,年工作300d。根據表4.3-1的統計結果,本項目粗碎、中細碎、篩分及轉運站等車間物料在轉運、破碎及篩分過程中的除塵系統經7個集塵點收集后,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每年合計排放28.8t/a,通過一個30m②2#除塵系統中間儲礦倉頂及倉底皮帶工段除塵系統。表4.3-2粉塵產生排放量表序號產生濃度(mg/m3)處理風量(m3/h)排放濃度(mg/m3)排放量(kg/h)(t/a)*1400040000≤200.85.76*——每日24h工作制,年工作300d。根據表4.3-2的統計結果,本項目中間儲礦倉頂及倉底皮帶工段中的除塵系統經6個集塵點收集后,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每年合計排放5.76t/a,通過一個25m③3#除塵系統回轉窯車間窯尾皮帶落料口、回轉窯受料倉及定量皮帶機下料口的除塵系統表4.3-3粉塵產生排放量表序號產生濃度(mg/m3)處理風量(m3/h)排放濃度(mg/m3)排放量(kg/h)(t/a)*1400020000≤200.42.88*——每日24h工作制,年工作300d。根據表4.3-2的統計結果,本項目回轉窯車間窯尾皮帶落料口、回轉窯受料倉及定量皮帶機下料口中的除塵系統經5個集塵點收集后,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每年合計排放2.88t/a,通過一個40m④4#除塵系統回轉窯車間窯頭皮帶落料口及煤倉的的除塵系統。表4.3-4粉塵產生排放量表序號產生濃度(mg/m3)處理風量(m3/h)排放濃度(mg/m3)排放量(kg/h)(t/a)*140009000≤200.181.296*——每日24h工作制,年工作300d。根據表4.3-4的統計結果,本項目回轉窯車間窯頭皮帶落料口及煤倉中的除塵系統經3個集塵點收集后,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每年合計排放1.296t/a,通過一個30m⑤5#除塵系統制煤車間四輥破碎機、皮帶落料口及粒煤倉的除塵系統。表4.3-5粉塵產生排放量表序號產生濃度(mg/m3)處理風量(m3/h)排放濃度(mg/m3)排放量(kg/h)(t/a)*1400020000≤200.42.88*——每日24h工作制,年工作300d。根據表4.3-5的統計結果,本項目制煤車間四輥破碎機、皮帶落料口及粒煤倉中的除塵系統經6個集塵點收集后,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每年合計排放2.88t/a,通過一個30m(2)焙燒窯爐污染物排放由于本項目所采用的菱鐵礦屬于難利用礦產,需經過焙燒工段后進行在磁選。焙燒共采用3套回轉窯。其中回轉窯燃燒粉煤用量為48129t/a,窯頭拋粒煤用量為13751t/a。采用硫份為0.4%原煤,煙氣經沉降倉、熱管冷卻器、旋渦除塵器、低壓脈沖布袋除塵器降溫、經雙堿法脫硫后預計鍋爐總計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為煙塵35.576t/a、SO279.206t/a,NOx195.05t/a,煙氣總排放量712.7352×106Nm3/a。表4.3-6回轉窯爐大氣污染物排放統計污染物排放情況煙氣量SO2煙塵NOx初始濃度(mg/m3)5561650274.2產生量712.7352×106(Nm3/a)396.8(t/a)1176(t/a)195.48(t/a)排放濃度(mg/m3)111.3450274.2排放量712.7352×106(Nm3/a)79.36(t/a)35.64(t/a)195.48(t/a)排放標準(mg/m3)*850200——*——排放標準采用《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中的表2及表4中的標準。(3)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本項目鍋爐主要為冬季采暖供熱,計劃安裝2臺DZL2.8-0.7/95/70-AⅡ型燃煤熱水鍋爐,采用硫份為0.4%原煤,經估算總耗煤量2382t/a,煙氣經除塵效率為93%的XTD-4T型陶瓷多管除塵器后,預計鍋爐總計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為煙塵2.83t/a、SO215.25t/a,NOx8.62t/a,煙氣總排放量25.25×106Nm3/a。表4.3-7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統計污染物排放情況煙氣量SO2煙塵NOx初始濃度(mg/m3)603.91600341產生量25.25×106(Nm3/a)15.25(t/a)40.4(t/a)8.62(t/a)排放濃度(mg/m3)603.9112341排放量25.25×106(Nm3/a)15.25(t/a)2.83(t/a)8.62(t/a)排放標準(mg/m3)*900200——*——排放標準采用《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1)中的Ⅱ時段二類標準。(4)煤氣發生爐污染物排放項目焙燒回轉窯,每年需要檢修4次左右,每次重新點火時需要φ3.2m的煤氣發生爐產生煤氣,每次持續時間為10h,耗煤量為3000㎏/h,總耗煤量為120t。采用硫份為0.4%原煤,產生的煤氣經二級旋風除塵器除塵,后全部用于焙燒窯爐點火。預計煤氣發生爐總計大氣污染物排放量為煙塵0.064t/a、SO20.154t/a,NOx0.43t/a,煤氣發生量0.4×106Nm3/a。表4.3-8煤氣發生爐大氣污染物排放統計污染物排放情況煤氣量SO2煙塵NOx初始濃度(mg/m3)5561600274.2產生量0.4×106(Nm3/a)0.768(t/a)0.64(t/a)0.43(t/a)處理后濃度(mg/m3)111.3450274.2排放量0.4×106(Nm3/a)0.154(t/a)0.02(t/a)0.43(t/a)排放標準(mg/m3)*850200——(5)堆場揚塵本項目涉及到菱鐵礦及磁鐵礦的選礦,占地范圍大,面源較多,根據可研設計,共有6個面源,具體詳見表4.3-9無組織排放統計。表4.3-9無組織排放源強一覽表參數面源名稱面源長度(m)受風面寬度(m)含水率(%)起塵風速(m/s)污染物排放速率(mg/s)原礦堆場及原煤堆場14040081.1513.6610天然磁鐵礦堆場9021081.159.5047均化堆場10016081.158.980精礦堆場749081.156.7402臨時堆場656581.155.8240燃煤堆場454581.154.6245*——排放標準采用《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79-1996)中的表2中的標準。.1建設期 運營期項目投產運營后,廢水來源主要為生產廢水及生活廢水。生產廢水主要是鐵精粉沉淀過濾水和尾礦砂沉淀水及廠房地面沖洗水,主要污染物為SS、COD等,選礦生產回水量排水隨尾礦進入尾礦和精礦沉淀池,最后進入尾礦回水系統回用于選礦生產。生活污水經化糞池(500m.1建設期運營期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尾礦、生活垃圾和破碎及篩分除塵粉塵,具體見表4.3-10。表4.3-10固體廢物排放情況固廢名稱產生量治理措施排放量尾礦21.31萬t全部綜合利用0生活垃圾52.65t運至工業園區規劃的北側4km處垃圾填埋點衛生填埋0鍋爐灰渣9657.3t用于鋪筑場外道路0破碎篩分除塵灰8800t加入生產流程44.496t/a脫硫渣674.56t.1建設期建設期項目施工主要設備是推土機、挖掘機、混凝土攪拌機、振搗機、卡車等,設備噪聲源強具體見表4.3-11。表4.3-5主要噪聲源噪聲級序號施工階段設備單機最大噪聲值dB(A)噪聲測距1土方推土機865m2土方裝卸機905m3土方挖掘機845m4土方混凝土攪拌機905m5結構振搗機805m6結構電焊機855m7材料運輸卡車805m運營期本項目運營期的主要設備有給料機、破碎機、球磨機、振動篩等,噪聲源的聲壓級見表4.3-6。表4.3-6主要噪聲源噪聲級及采取的措施序號噪聲源數量噪聲級dB(A)環評采用的防治措施1顎式破碎機1100基礎減振、隔聲2圓錐破碎機2110基礎減振、隔聲3圓振動篩1110基礎減振、隔聲4擺式給料機8100基礎減振、隔聲5直線振動篩2105基礎減振、隔聲6拋煤羅茨風機3110減振、隔聲、吸聲7燃燒羅茨風機3110減振、隔聲、吸聲8濕式格子型球磨機3100基礎減振、隔聲9濕式溢流型球磨機2100基礎減振、隔聲10半逆流式磁選機2490減振、隔聲、吸聲11高壓重型深錐濃縮機295基礎減振、隔聲4.4閉廠期項目服務期滿后在運營期產生的空氣、固廢和噪聲污染將結束,但在設備拆移和運輸過程中將產生短暫的粉塵和噪聲污染。同時還存在項目區地貌及生態恢復問題。4.5“三廢”及污染物排放統計4.本項目年處理120萬t選礦廠項目正常運行時,新增生產粉塵廢氣排放量44.496t/a,新增工業窯爐煙氣排放量712.7352×106Nm3/a;新增鍋爐煙氣排放量25.25×106Nm3/a;新增尾礦渣工業固體309145.84萬t/a,新增鍋爐灰渣9657.3t/a,脫硫渣約為674.56t/a。全廠污染源見表4.5-1。4.本項目主要污染物來自選礦廠破碎、篩分、原礦焙燒工序產生的粉塵污染物。本項目選礦生產廢水不外排,生活污水采用化糞池處理,排放至工業園區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全部用于園區綠化。本項目的固體廢物尾礦渣年產生量約44.254584萬t/a,最終全部綜合利用;生活垃圾約52.65t/a,由工業園區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理運至工業園區北側4km處的垃圾填埋點。鍋爐灰渣9657.3t/a,全部綜合利用。本項目廢氣和廢水、固體廢物等污染物排放情況分別見表4.5-1。表4.5-1建設項目污染源一覽表類別污染源名稱來源污染物單位排放量治理措施排放特性廢氣生產廢氣破碎、篩分、輸送工序廢氣萬m3/a309000廠房密閉,集塵罩收集后送往除塵器連續粉塵t/a44.496焙燒原礦焙燒窯爐煙氣萬m3/a712.7352×106煙氣收集、煙氣除塵和脫硫連續SO2t/a79.36煙塵t/a35.64NO2t/a195.48鍋爐煙氣鍋爐房煙氣萬m3/a2525鍋爐煙氣采用除塵器進行除塵連續SO2t/a15.25煙塵t/a2.83NO2t/a8.62煤氣發生爐煤氣SO2t/a0.154煤氣經過二級旋風除塵器除塵后,全部進入焙燒窯爐間斷(每年40h)煙塵t/a0.02NO2t/a0.43廢水生產廢水生產車間泥渣、SS萬m3/a0回用于生產連續生活污水等辦公區CODcr、BOD5、SS、NH3m3/a171.5進園區污水處理站間歇固廢尾礦生產車間尾礦渣萬t/a44.254584前期少量用于平整場地,后期全部綜合利用連續鍋爐灰渣鍋爐房灰渣t/a9657.3綜合利用連續窯爐脫硫焙燒窯爐脫硫渣t/a674.56綜合利用生活垃圾辦公生活區辦公垃圾、生活垃圾t/a52.65運至工業園區規劃的北側4km處垃圾填埋點衛生填埋間斷噪聲給料機破碎工段聲污染dB(A)100減震、隔聲、吸聲連續破碎機dB(A)110連續球磨機磨礦工段dB(A)110連續振動篩dB(A)100連續分級機dB(A)105連續磁選選機浮選工段dB(A)100連續砂泵各工段dB(A)90連續高壓重型深錐濃縮機尾礦工段dB(A)95連續4.本項目的非正常工況發生在以下兩種情況:①破碎篩分車間集塵除塵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此時粉塵未經處理即外排;②工業窯爐煙氣除塵脫硫系統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煙塵未經處理即外排。本項目假定非正常工況下為排放量較大的布袋除塵系統發生故障,且發生故障時未及時停車檢修。非正常工段粉塵排放統計見表4.5-2。表4.5-2非正常工況破碎篩分除塵工段粉塵濃度統計排放指標排氣量(m3/h)排放濃度(mg/m3)外排量(kg/h)排氣筒高度(m)1#除塵系統2000004000800302#除塵系統400004000160253#除塵系統20000400080404#除塵系統9000400036305#除塵系統20000400080306#除塵系統2000040008020本項目假定非正常工況下為排放量較大的除塵脫硫系統發生故障,且發生故障時未及時停車檢修。非正常工況焙燒窯爐排放統計見表4.5-3。表4.5-3回轉窯爐大氣污染物排放統計污染物排放情況煙氣量SO2煙塵NOx初始濃度(mg/m3)5561650274.2產生量712.7352×106(Nm3/a)396.8(t/a)1176(t/a)195.48(t/a)排放標準(mg/m3)*850200——5、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5.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本項目主要污染物為SO2、NO2、PM10監測指標均不超過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二級標準的限值要求。總體來看,本項目所在區域空氣環境質量良好。5.2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蓋孜河水質除氨氮、鋅指標外,其余指標均滿足《地表水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Ⅰ類標準的要求。氨氮超標原因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鋅指標超標可能與原生環境有關。5.3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 建項目區域地下水水質指標分為兩大類,反應人類生產生活影響的如高錳酸鹽指數、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等項指標能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中的Ⅲ類標準要求,可能是人為因素造成氨氮指標超標;反應水質天然影響因素的如總硬度、氯化物、銅、鉛、鋅、砷、鎘等指標均符合要求,項目地下水經消毒處理后,各項指標滿足項目的生產生活用水的需求。5.4聲環境現狀監測與評價 本項目所處區域的廠界環境噪聲本底值較好,各廠界晝、夜間噪聲背景值均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標準的要求,噪聲絕對值相對較低,對本項目的制約作用較小。5.5生態現狀調查與評價通過對本項目所在地區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狀況的調查,土壤和自然生態環境現狀分析,結合本工程施工和運營的影響特征,對評價范圍內動植物、水土流失等基本生態因子做出綜合評價,在此基礎上,提出項目建設和運營時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和建議。據調查,項目占地為工業園區規劃用地,現為空地,其上生長的天然植被覆蓋率較低,主要種類為常見荒漠植被。野生動物為常見物種。評價區土壤屬于堿性土壤(pH=7.42),土壤中重金屬濃度均未超過《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的二級標準限值,表明評價區域目前未受到重金屬污染。項目區所在地為山前沖積平原,主要天然植被類型以荒漠植被為主,有無葉假木賊、粗糙假木賊、圓葉鹽爪爪等,覆蓋較低,只有5-10%。阿克陶縣境內有雪雞、天鵝、雪豹、黃羊、盤羊、棕熊、塔里木白條等珍貴野生動物,廠區及周邊區域因人類活動影響已無野生動物出沒。5.6固體廢棄物環境現狀評價本項目為新建項目,項目區內無生活垃圾等其他固廢,不存在因固廢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6、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6.1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本工程建設需占地36.065hm2,現屬于工業規劃用地,植被覆蓋度低。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施工作業排放的污染物對自然景觀及生態系統的影響、改變土地使用功能等。施工結束后,應及時對項目區及周圍進行綠化,可減輕由項目建設帶來的生態損失。6.2建設期粉塵對環境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揚塵對環境不可避免地要產生一些不良影響。揚塵主要來源于項目區場地平整后擾動地面及土方挖掘和現場堆放回填土的揚塵,散放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砂子等)的揚塵,項目區運輸道路的揚塵等。場地擾動后在未被建筑物和植被覆蓋前,表層松散物遇風時極易起塵。其起塵量與風速大小、松散物粒徑及含水量有關。項目區風速較小,在無擾動的情況下,一般不會起塵。根據國內外的有關研究資料,施工揚塵的起塵量與許多因素有關。挖土機等在工作時的起塵量與挖坑深度、挖土機抓斗與地面的相對高度、風速、土壤的顆粒度、土壤含水量等有關。對于渣土堆而言,起塵量還與堆放方式、起動風速及堆場有無防護措施等有關。在起動風速以上,影響起塵量的主要因素分別為防護措施、風速、土壤濕度、挖土方式或土堆的堆放方式等。施工期車輛運輸灑落塵土的一次揚塵污染和車輛運行時產生的二次揚塵污染均會對環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揚塵的產生量及揚塵污染程度與車輛的運輸方式、路面狀況、天氣條件等因素關系密切。只要采取合適的防護措施就可以減少運輸揚塵的污染。運輸車輛運行時間一般都較短,其排放的尾氣對評價區域空氣環境質量的影響不大。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施工作業時,將造成粉塵飛揚污染施工現場的環境空氣,影響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