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男雙運動員劉雨辰、李俊慧的前四拍技術運用分析 論文_第1頁
羽毛球男雙運動員劉雨辰、李俊慧的前四拍技術運用分析 論文_第2頁
羽毛球男雙運動員劉雨辰、李俊慧的前四拍技術運用分析 論文_第3頁
羽毛球男雙運動員劉雨辰、李俊慧的前四拍技術運用分析 論文_第4頁
羽毛球男雙運動員劉雨辰、李俊慧的前四拍技術運用分析 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國羽毛球男雙運動員劉雨辰、李俊慧的前四拍技術運用分析摘要:為了深入了解我國羽毛球男雙運動員劉雨辰、李俊慧的前四拍技術運用,通過對劉雨辰、李俊慧兩人近兩年各站超級系列賽等重要賽事的20場43局比賽進行分析研究,為羽毛球的教學訓練中提供有益的參考。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數理統計法、歸納總結法,用Excel表格進行統計整理、分類、匯總分析。關鍵詞:羽毛球;男子雙打;發球;接發球;

AnanalysisoftheapplicationofthefirstfourracquetsofChinese BadmintonMen'sdoublesplayersLiuYuchenandLiJunhui

Abstract:InordertounderstandtheapplicationofthefirstfourracquettechniquesofChineseBadmintonMen'sdoublesplayersLiuYuchenandLiJunhui,thispaperanalyzesandstudiesthe20gamesand43gamesofmajoreventssuchassuperseriesofeventsofLiuYuchenandLiJunhuiinrecenttwoyears,soastoprovideusefulreferenceforbadmintonteachingandtraining.Keywords:badminton;Men'sdoubles;Serve;Receiving;Thefirstfourshoot一、前言 1.選題依據

羽毛球是一項加速度和技術融為一體的競技體育運動項目,所以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要求都非常高。羽毛球這項運動毋庸置疑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的運動。羽毛球共分為五個單項,分別為男子單打、女子單打、女子雙打、男子雙打、混合雙打,雙打項目比單打項目更具有觀賞價值,而雙打項目中更具有觀賞價值的當屬男子雙打,因為男子雙打節奏更快,對抗更加激烈,男子雙打不僅要求運動員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體身體素質,而且要求隊員之間具有默契的配合和清晰的戰術思想。在羽毛球運動中,雙打項目尤其是男子雙打競爭最為激烈、技術應用要求更高,這使得不斷提高羽毛球男子雙打運動員的技術能力就成為科學訓練的重要內容。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研究,為羽毛球的教學訓練提供有益的參考。 2.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劉雨辰、李俊慧技術特征為切入點,運用錄像觀察法對比賽中,共20場比賽前四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合運動員劉雨辰、李俊慧羽毛球項目發展特點及技術特征,運用文獻資料法、比較分析法等,對兩人前四拍技術特征運用進行綜合分析,目的是為羽毛球的訓練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3.研究意義

經過分析我國男雙羽毛球運動員劉雨辰、李俊慧的技術特點,了解和掌握我國羽毛球男子雙打運動員在不同比賽中的技術運用,揭示劉雨辰、李俊慧兩名運動員發球、接發球、發球之后的第三拍和接發球之后的第四拍技術發展情況。也為羽毛球的教學訓練中提供有益的參考。 4文獻綜述

(1)中國羽毛球男子雙打技戰術研究進展

許天賾在《中國羽毛球男子雙打技戰術研究進展》中寫道,總結現有男子雙打研究成果我們可以發現兩大主要特點,第一,追求主動進攻是男子雙打發展的主要趨勢。第二,研究的方向逐漸從后場進攻兇猛的得分表象逐漸轉變到如何從前場發起進攻這一層面。任何競技體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勝利,但是,前者的研究是基礎的根據技術的出現頻次進行羅列,簡單的分析技術使用頻數,而未進一步發現某些技術的使用或某幾個技術相結合能達到的回球目的,沒有透過技術的表象發現制勝的內涵。表明男子雙打殺球技術運用是主要得分手段但是為了最終比賽的勝利也可以從前場創造進攻手段,所以發接發甚至是前四拍的角逐在男子雙打中變得尤為重要。 (2)關于雙打發球的研究

丘玉玲在《對羽毛球雙打發球的心理探討》一文中通過對20場比賽的1978個發球進行統計分析,分別統計運動員在比賽的不同時段發球的效果,主要分為發球得分、失誤、被動、主動和一般情況,還探討了影響發球效果的因素,得出運動員的心理狀況對比賽結果有直接影響,在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降低發球的失誤率,發球應以穩定為主,通過第三拍區爭取場上的主動權。同時,在比賽中若是將網前技術和中、后場的技術緊密結合起來、靈活運用,對對手進行全場的調動或進攻,就能掌握場上的主動權,不僅能直接展現運動員的競技實力,也為比賽致勝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男子雙打發接發對比賽的主動或被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了比賽的輸贏。 (3)關于雙打第三拍的研究

仲達,解祥梅在《優秀羽毛球男子雙打運動員第三拍技術的探討》中寫道,當今世界級羽毛球男雙選手的接發球效果以主動的情形為主,其比例占66.5%。發球方要想取得主動機會,除了提高發球質量增加對方接發球的難度外,還可以通過第3拍的處理來爭取主動,搶得先機。當接發球主動時,第3拍的效果以一般居多,其次是被動。當接發球一般時,第3拍的效果則以一般為多數;當接發球被動時,第3拍的效果則以主動為多數。 (4)關于雙打第四拍的研究

孫慧敏在《中國羽毛球優秀男雙運動員技術特征分析》一文通過對中外選手接發球和第四拍效果的結合分析,認為接發球的效果對第四拍有著直接的影響,當接發球主動時,運動員第四拍比較積極敢于搶先機,當接發球一般時,運動員應通過第四拍的處理轉為主動,當接發球被動時,接發球方第四拍往往處于被動,且容易失分。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論文以劉雨辰、李俊慧在各類比賽中的前四拍為研究對象,觀察分析在重要場次的錄像,研究其前四拍的落點,采用的技術。 賽事主要包括:羽毛球世界錦標賽、湯姆斯杯、蘇迪曼杯、世界羽聯各站超級賽、超級賽總決賽。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計算機、互聯網進行網絡文獻搜索工作,利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文獻資料資訊平臺對男子雙打羽毛球技術的論文期刊等重要文獻進行歸納總結和整理分析,對相關的指標進行界定,通過運動員所選擊球技術,擊球的狀態為發球、接發球、第三拍落點和第四拍落點的區域劃分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同時通過早期學校的圖書館對相關的文獻進行了閱讀,為研究奠定了的理論基。 (2)錄像觀察法

a.觀察對象

本論文以劉雨辰、李俊慧在各類比賽中的前四拍為研究對象,觀察分析在重要場次的錄像,研究其前四拍的落點,采用的技術。運用錄像觀察法對共20場43局比賽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合運動員劉雨辰、李俊慧羽毛球項目發展特點及前四拍技術特征進行研究。具體觀察場次見上表1。通過優酷、騰訊影音播放器對錄像進行數據統計。 b.相關指標的界定 圖1發球落點示意圖

圖注:1區為網前內角、2區為網前外角、3區為后場內角、4區為后場外角、5區為網前追身小球、6區為后場平高球。 圖2接發球、第三拍和第四拍落點劃分示意圖

(3)數據統計法

采用Excel對20場43局比賽進行統計處理,將比賽中所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分析男子雙打的前四拍技術運用特點,從而獲得相關的結果,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論證。三、結果與分析 1.劉雨辰、李俊慧雙打發球技術的運用分析

發球是羽毛球運動里最基礎也是尤為重要的技術之一,它是每一分的開始,發球質量的高低也決定了這一分的角逐。因此發球質量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比賽的勝負。所以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教練員也尤為重視發球技術的使用,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最大程度的為自己取得優勢地位,本文對劉雨辰、李俊慧的發球技術分析如下。以劉雨辰、李俊慧的20場比賽43局比賽中的855個發球進行了數據統計,發球落點劃分為6個區域:為發球區域內的1區為前場網前內角,2區為前場網前外角,3區為后場內角,4區為后場外角,5區為前場追身小球,6區為后場平高球。如上圖1所示。表2總體發球落點統計表發球123456失共區域區區區區區區誤計數量474%269%176%50223%371%2485百分比63.01.95.854.32.8555.826.3100%7%0%在上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李俊慧、劉雨辰發球主要以發前場小球為主占總發球數的85.21%,發后場平高球和平射球占總發球數的10.46%。而小球以發前場網前內角1區和網前追身小球5區為主,百分比分別為55.80%和26.37%占了發球的82.17%。楚小昆在《新賽制下羽毛球頂尖男雙前三拍效果研究》一文中統計得出優秀羽毛球男子雙打選手發球的落點發網前小球占90.68%,后場高球占9.32%。男子雙打發后場球的比例明顯增加,說明現如今的男雙運動員發球有了很多的變化,但還是以發前場網前內角1區和網前追身小球5區為主。表3每位選手發球落點統計表發球1區23456失共區域區區區區區誤計劉雨2414123510242045辰195百分52.93.03%2.67.623.95.24.10比6%7%9%5%7%390%李俊23125151113440慧560百分58.73.05%1.23.729.03.25%1.0010比5%0%5%0%%0%通過上表3可以看出發球落點主要集中在1區和5區。劉雨辰1區落點比例為52.96%,其次是5區落點比例23.95%。李俊慧1區落點比例為58.75%,其次5區為29.00%。劉雨辰發后場球占比15.59%,而李俊慧發后場球占比8.25%。兩位隊員主要的發球落點戰術基本相同,而劉雨辰發后場球明顯比李俊慧多說明劉雨辰發球變化比較多。 2.劉雨辰、李俊慧雙打接發球技術的運用分析

吳斌在《里約奧運會羽毛球男雙決賽發接發技術分析》中提出接發球是開局階段又一重要環節,高質量接發球能夠迅速在比賽中占據主動權,掌握場上節奏,形成輪轉配合,并且破壞對手發球后的進攻意圖。所以高質量的接發球的可壓迫對手迅速掌握主動可以很好的連接下一拍進攻,甚至直接得分。 (1)劉雨辰、李俊慧雙打接發球技術使用率分析

根據對劉雨辰、李俊慧20場比賽43局的技術運用統計,劉雨辰、李俊慧共接發球736個,有效接發球715個(接發球失誤21個),雙打接發球采用前場技術(放網、推球、勾對角、撲球、挑球、撥球),中后場技術(擋網、殺球、抽球、高遠球、吊球)來進行統計分析。表5接發球技術統計表技搓推撲撥勾挑殺吊高抽擋接共術放球發計失

誤數22426595161712372812452173量30.36.12.2.12.31.65.03.81.60.50.62.86%104300907032034750在上表3中我們可以看出劉雨辰、李俊慧在接發球時主要運用的是前場技術,以放網30.43%、推球36.00%、撲球12.90%為主。然而由于新規則的限制發球得分的幾率沒有很大,只能回一定程度上調動對方。但接發球不一樣,可以根據對方的發球意圖進行預判來球方向從而進行抓拍,使對方陷入被動,當然也是有直接得分的幾率的。(2)劉雨辰、李俊慧雙打接發球落點分析

表6接發球落點統計表區1區2區3區4區5區6區7區8區9區失共計域誤數2615526351755826457221736量%3.621.43.54.824.28.03.66.29.92.9·1000495020360落點劃分示意圖見上圖2。由上表4可看出劉雨辰、李俊慧接發球落點主要集中在中前場,而中前場的中路(2區、5區)又是最密集的分別為總數的21.44%和24.20%。而其他區域落點也相對較少且平均分布。由此可見接發球變化較少且主要目的依然是突擊、下壓,逼迫對方起高球爭取主動。(3)劉雨辰、李俊慧雙打接發球效果分析表7接發球效果統計表效果主動均勢被動失誤共計數量4631787421736百分比62.90%24.18%10.05%2.90%100%從上表7中可知劉雨辰、李俊慧總體接發球主動62.90%,均勢也占比24.18%,二者相加竟有87.81%,而接發球被動僅有10.05%。由此可見劉雨辰、李俊慧對接發球的重視,由于發球新規的頒布發球運動員發球不能高于1.15米,也限制了發球的攻擊性,發球也只能靠高質量的發球限制對手接發球的進攻。3.劉雨辰、李俊慧雙打第三拍技術的運用分析(1)劉雨辰、李俊慧雙打第三拍技術使用率分析表8第三拍技術統計表技放推撲撥勾挑殺吊高抽擋失共術球誤計數63142152417156259131761173779量7.917.1.83.02.119.3.11.11.622.14.4.64%1038882464433167350由上表8中可知劉雨辰、李俊慧第三拍技術主要運用了抽球技術比例達到22.16%。抽球能夠很好的控制過網的弧度,可以起到突擊或者快速變線的作用,球速比較快可以緩解來球給的壓力。其次是挑球技術,比例達到了19.64%。挑球是被動技術,只有當自己陷入被動時或者對手進攻能力較弱和我方防守能力較強時使用。(2)劉雨辰、李俊慧雙打第三拍技術落點分析表9第三拍落點統計表區1區2區3區4區5區6區7區8區9區共域計數量561026188131116804578757%7.3913.478.0511.6217.3015.3210.565.9410.30100由上表9可知,第三拍落點集中在中場的5區,占比為17.30%。5號區為發球隊員發球結束要回位的區域,所以回球到5號區是追身小球比較多。其次是前場2號區域和中場靠近邊線的4號區和6號區分別為13.47%、11.62%和15.32%。由此可見第三拍回球區域比較均勻。(3)劉雨辰、李俊慧雙打第三拍技術效果分析表10第三拍效果統計表效果主動均勢被動失誤共計數量21922331537794百分比27.58%28.08%39.67%4.65%100%在上表10中可看出,第三拍效果主要以被動為主比例為39.67%,其次是主動和均勢相互持平,比例分別為27.58%和28.08%。由數據可以看出第三拍以被動為主,這就說明對手具有著高質量的接發球,才會讓劉雨辰、李俊慧第三拍回球被動。而主動和均勢的比例也說明了劉雨辰、李俊慧即使面對高質量的接發球也會從容應對,化解威脅。四、結論與建議1.結論

(1)李俊慧、劉雨辰發球主要以發前場網前內角和前場追身小球為主。發球有了很多的變化,但還是以發前場網前內角和網前追身小球為主,劉雨辰發后場球明顯比李俊慧多說明劉雨辰發球變化比較多,由于發球規則的限制發球沒有攻擊性只能通過高質量的發球來限制對手的回球。(2)劉雨辰、李俊慧在接發球時主要運用的是前場技術,以放網、推球、撲球為主。接發球變化較少且主要目的依然是突擊、下壓,逼迫對方起高球爭取主動。(3)第三拍主要運用了抽球和挑球,第三拍以被動為主,這就說明對手具有著高質量的接發球,才會讓劉雨辰、李俊慧第三拍回球被動。而主動和均勢的比例也說明了劉雨辰、李俊慧即使面對高質量的接發球也會從容應對,化解威脅。(4)第四拍劉雨辰、李俊慧主要使用的技術是抽球殺球和擋網。第四拍擊球落點主要分布在中場。第四拍效果主要為主動,這也表明劉雨辰、李俊慧有著質量很高的接發球技術和意識。2.建議

(1)發球落點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